软辊压光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辊压机工作原理

一、工作原理 二、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三、辊压机的基本结构 四、各部分功能及故障分析
1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
辊压机是利用两磨辊对物
料实施纯压力,被粉碎的物
料受挤压形成密实的料床, 颗粒内部产生强大的应力,
使之产生裂纹而粉碎。出辊
压机后的物料形成了强度很 低的料饼,经打散机打碎后, 产品中的粒度在2mm以下的颗 粒占80%~90%。
细粉量
压力(kg)
70 100 150
1、从曲线中可以看到,当油缸压力在50以下时,细粉量很少。 2、当压力从70--100时,细粉量最多, 3、当压力大于150时,细粉量基本不再变化。 结论:当工作压力在70-100之间工作时,效果最好,压力过高,细粉重新聚合。
6
基本结构
一、机架 1、上横梁、立梁、下机架、立梁 2、导向键、导向轮、耐磨板、不锈钢板 二、传动系 1、电机、额定电流、转速。 2、万向连轴器 3、液力偶合器 4、减速器 5、缩套连轴器
4、物料通过辊压机后:粒度减小;颗粒裂
缝增加,易磨性改善
3
稳定工作的条件
第一 相对密封的破碎腔 第二 足够大的破碎压力 第三 一定程度的过饱和喂料、 通过量。
4
进料装置
料压的重要性
通过量(T)=辊缝(m)× 辊宽×线速度×3600 ×2.2 (吨/m3)
侧挡板的重 要性
5
必要工作压力
作用:提供必要的压力。
18
液压、干油泵的工作原理
负载决定工作 压力
单 向 阀 活塞 单 向 阀 偏心 轮 电 机
液位
油箱
19
A出油口
A出油口
P进油口 A出油口
P进油口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辊压机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机械设备,主要用于土壤的压实和平整,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土地整理和农田水利等领域。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辊筒的旋转和分量来对土壤进行压实。
一、辊压机的结构辊压机主要由辊筒、机架、发动机、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辊筒是辊压机的核心部件,普通由钢铁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分量和硬度。
机架是辊压机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和固定辊筒。
发动机提供动力,驱动辊筒的旋转。
液压系统用于控制辊筒的升降和调节辊筒的压力。
控制系统用于操控辊压机的运行和参数调节。
二、辊压机的工作原理1. 压实作用辊压机通过辊筒的分量和旋转来对土壤进行压实。
当辊筒与土壤接触时,辊筒的分量会使土壤发生变形,产生压实效果。
辊筒的旋转可以进一步加大压实效果,使土壤更加密切。
2. 振动作用一些辊压机还具有振动功能,通过辊筒的振动来改善土壤的压实效果。
振动可以使土壤颗粒发生相对位移,增加土壤的密实程度。
同时,振动还可以破坏土壤内部的空隙,进一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
3. 升降调节辊压机的辊筒可以通过液压系统进行升降调节。
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辊筒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和工作要求。
辊筒的高度调节可以影响辊压机的压实效果和工作速度。
4. 压力调节液压系统还可以控制辊筒的压力。
通过调节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可以改变辊筒对土壤的压实力度。
辊筒的压力调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便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工作要求。
三、辊压机的工作流程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检查辊压机的各项部件是否正常,包括辊筒、机架、发动机、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确保辊压机的安全和可靠性。
同时,根据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辊筒类型和工作参数。
2. 启动辊压机启动发动机,使辊筒开始旋转。
根据需要调节辊筒的转速,以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和工作要求。
3. 调节辊筒高度和压力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液压系统调节辊筒的高度和压力。
根据土壤的类型和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辊筒高度和压力,以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
软压光的原理及优缺点

软压光的原理及优缺点软辊压光是由硬辊和软辊组合成的压光机组。
硬辊:即热辊,冷铸辊,表面硬度高,光洁尤如镜面,用油或水在机外加热送到辊内,也有用感应电加热,辊面温度从120度到200度,最高可达230度。
软辊:可控中高辊,表面以特殊的聚合物制成,要求耐高温高压,弹性好,能承受负荷频繁的变化。
目前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环氧树脂、尼龙、合成橡胶、聚酯尿烷等。
软压光的作用原理在运行中,纸页和热辊接触,短时间内,热辊把热能传到纸内,并深入到一定的临界深度(通常认为是在0.007μм)时,这时纸面的温度达到或接近玻璃软化点,此时纸面塑性加强,而软辊在受压时,弹性变形,压区形成面接触。
镜面的硬辊就象压模似的把蒴化的纸面,变的平滑又_泽,且保留了好厚度。
软压光的优点和硬压光相比有以下优点:①压出的纸紧度一致具有较高弹性模数的压光辊,一般要比钢辊柔软500-50倍,当弹性辊以一定的线压压到硬辊或冷淬铸铁辊时,其压区宽度就变得比钢-钢辊相接触时要宽得多。
峰压随压区宽度的倒数而下降,接触表面不再是一个平面,而且沿着钢辊的曲率半径,钢辊的总径向压缩变形很小(0.2-2%)。
在钢-钢压区,如果纸页中有高低不平的斑块,压力就不均一。
进入压区的的纸页,高厚斑块或絮凝块太多时,此处压力将达到最多,周围地区则比较低。
总的结果是,纸幅的高纤维密度区会在同样纸页厚度的低纤维密度区显现出来,后者所受到的压区压力冲击力度较低。
纸页在弹性面层的压光辊中受压时,硬辊压入面层的下凹深度大到足以使纸页厚度的改变不会使峰压有多大变化(峰压即压区中心线的最高压力)。
②即使纸张匀度不好,其不透明度可得到改善,并消除色斑。
由于软辊面材料得回弹,使辊面可以适应纸页任何不良的匀度和定量变化。
纸张较薄区和热辊接触,同时对厚区来说,厚度不会有较大的减少,这样的厚薄区都可增加其细微平滑度,消除了色斑。
③印刷油墨吸受性良好因纸页紧度一纸致,且厚度减少不是很大,因而压出的纸吸油膜性好且均一。
压光机工作原理

压光机工作原理
压光机是一种用于对物体进行压光处理的设备,它具有以下工作原理。
压光机通过一对平行的压光辊,将物体夹在其中并施加一定的压力。
辊表面通常是由硬度较高的材料制成,如金属。
当物体被夹在辊中时,由于辊的压力作用,物体表面会发生塑性变形。
压光机的辊通常是由电动机驱动,通过辊之间的传动装置使其保持同步旋转。
辊的转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控制物体在压力下的处理时间。
通常,辊的转速越快,处理时间越短。
通过物体在辊之间的持续旋转,压光机可以在物体表面产生一定的摩擦力。
摩擦力会使物体表面的杂质、灰尘或油污等被擦拭或清除。
同时,辊的压力还可以使物体表面更加光滑,并提高其质量。
为了保证压光机的工作效果和操作的安全性,压光机通常还配备有一些辅助装置。
例如,辊表面可能会涂有一层特殊的润滑剂,以减少摩擦力并保护物体表面。
此外,压光机通常还会配备一套精确的控制系统,以监测和调节辊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以确保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总而言之,压光机通过利用辊的压力和摩擦力,对物体表面进行压光处理,从而实现清洁和改善物体表面质量的目的。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辊压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设备,它主要用于对金属板材进行加工和成型。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对或多对辊子的旋转来对金属板材进行挤压,从而实现对金属板材的塑性变形。
在使用辊压机进行加工时,需要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加工效果和安全性。
首先,辊压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
当金属板材通过辊子的挤压时,金属内部的晶粒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使金属板材发生塑性变形。
这种变形是通过辊子的旋转和对金属板材的挤压来实现的,因此辊压机的辊子旋转速度和对金属板材的挤压力是影响加工效果的重要因素。
其次,辊压机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辊子的设计和布局。
一般来说,辊压机包括上辊和下辊,它们通常是对称布局的,以确保金属板材能够得到均匀的挤压。
同时,辊子的直径和表面处理也会影响加工效果,辊子的表面通常会进行镀铬或硬质合金处理,以提高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另外,辊压机的工作原理还包括辊子的调整和控制。
在进行加工时,需要根据金属板材的厚度和加工要求来调整辊子的间隙和压力,以确保金属板材能够得到合适的挤压和成型。
同时,辊压机通常还配备有润滑和冷却系统,以确保辊子能够顺畅运转并避免过热。
最后,辊压机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程的遵守。
在进行加工时,操作人员需要熟悉辊压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加工质量。
同时,操作人员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如佩戴防护装备、定期检查设备等,以确保加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辊压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通过辊子的旋转和对金属板材的挤压来实现加工和成型。
了解辊压机的工作原理对于提高加工效果和确保安全性至关重要,操作人员需要熟悉其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要求。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
辊压机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用于对材料进行辊压加工。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通过一对或多对相互作用的辊轮,施加一定的压力和力矩,将材料进行弯曲、变形、压制等加工。
辊压机的主要工作原理如下:
1. 辊轮传递力量:辊压机的主要部件是一对或多对辊轮,它们通过传动系统(如电机、齿轮等)相互作用,在工作台面上施加
力量。
通常,辊轮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以便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材料。
2. 压制材料:材料被放置在辊轮之间的工作台面上,辊轮通过旋转和移动,施加压力将材料进行辊压加工。
辊轮的表面通常采用特殊的花纹或涂层,以增加摩擦力,提高辊压效果。
3. 控制系统:辊压机通常配备有一套控制系统,用于调节辊轮的旋转速度、压力大小等参数。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加工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加工效果符合要求。
4. 材料弯曲和变形:辊轮的旋转和移动使得材料在辊轮之间发生弯曲、变形等加工过程。
通过调整辊轮的间距和工作参数,可以控制材料的形状和弯曲程度。
总的来说,辊压机通过辊轮的旋转和移动,施加一定的力量和压力,将材料进行辊压加工。
它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塑料加
工、橡胶加工等行业,可实现对材料的弯曲、压制、拉伸等多种加工效果。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 (2)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辊压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施工、冶金等领域。
它主要通过辊轮的旋转和辊压力的施加来实现对物料的压实和平整。
下面将详细介绍辊压机的工作原理。
一、辊压机的组成部分辊压机主要由辊轮、辊架、辊压力系统、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1. 辊轮:辊轮是辊压机的核心部件,通常由钢铁材料制成,具有耐磨、耐压的特点。
辊轮通常分为前后两个部分,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前辊轮和后辊轮的旋转。
2. 辊架:辊架是辊压机的支撑结构,用于固定辊轮和传递辊压力。
辊架通常由钢材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辊压机工作时的压力和振动。
3. 辊压力系统:辊压力系统用于施加辊压力,通常由液压系统或气压系统组成。
通过调节辊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可以实现对物料的不同压实效果。
4.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用于带动辊轮的旋转,通常由电机、减速器和传动装置组成。
电机提供动力,减速器将电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适合辊轮工作的转速,传动装置将转速传递给辊轮。
5.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辊压机的工作状态,通常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操作面板。
传感器用于检测辊压力、物料厚度等参数,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进行控制,操作面板提供操作和参数调节的界面。
二、辊压机的工作原理辊压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辊轮的旋转和辊压力的施加。
当辊压机启动后,电机通过传动系统带动辊轮旋转。
辊轮的旋转产生一定的线速度,与物料接触的表面形成一定的摩擦力。
同时,辊压力系统施加辊压力,使辊轮对物料施加压力。
辊轮的旋转和辊压力的施加共同作用下,物料在辊轮下方逐渐被压实和平整。
辊轮的旋转使物料产生一定的流动性,使其更加均匀地分布在辊轮下方。
辊压力的施加使物料受到压实,使其密实度增加,达到所需的工作效果。
在辊压机的工作过程中,控制系统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传感器检测辊压力、物料厚度等参数,控制器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调节,以确保辊压机的工作稳定和物料的压实效果。
三、辊压机的应用领域辊压机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施工、冶金等领域。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辊压机采用两个或多个辊子对工件进行辊压加工的设备。
工件经过辊压机时,通过两个或多个辊子之间的辊压力将其压制成所需形状或尺寸。
辊压机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塑料加工、木材加工等行业,其工作原理及特点如下:工作原理:1.原料进料:将要加工的原料放入辊压机的料仓中,机器通过轴承将原料随着辊子转动进入辊压区。
2.辊压加工:原料进入辊压区后,通过两个或多个辊子的辊压力将其塑性变形。
辊子之间的间距可调,以适应不同厚度和形状的材料。
3.卸料:经过辊压加工后的工件从机器的另一端输出,完成加工流程。
特点:1.精度高:辊压机采用辊子之间的辊压力进行加工,使加工过程中的力分布均匀,可以达到比较高的精度要求。
2.生产效率高:辊压机具有连续性作业的特点,能够实现自动化、高效率的生产。
工件通过辊压区时,可以一次性完成多道工序的加工。
3.灵活性强:辊压机可以通过调整辊子之间的间距或更换不同类型的辊子来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加工。
这使得辊压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4.适用范围广:辊压机不仅适用于金属加工,还可用于塑料加工、木材加工等领域。
不同种类的辊子可以满足不同材料加工的需求。
5.产品质量好:辊压机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材料的进给方式和加工力的均匀分布,可使得加工后工件表面平整度高、尺寸精度好、质量稳定可靠。
6.节能环保:辊压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没有钻、切割等其他加工方式所需的大量能量,因此较为节能,且不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等污染物。
辊压机通过辊子的辊压力将原料塑性变形,完成对工件的加工。
它具有精度高、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加工生产中。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提升,辊压机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其加工精度和效率也将不断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辊压光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默认分类2007-01-15 21:31:16 阅读352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软辊压光机由可加热调温的冷硬铸铁辊和可控制中高外包覆弹性材料的软辊组成。
同普通纸机压光机使用效果比较,其具有平滑度增加显著、松厚度损失减少、纸张强度得以保持等特点。
软辊压光机作为造纸机和涂布机的机内或机外整饰设备,由于其性能优越、操作简便、纸幅压光断头少、压光后成纸质量提高、设备运行作业率高,得到迅速的发展。
世界上当前可以提供软辊压光机的厂家有Voith Sulzer-Hunt & Moscrop,Valmet,Küsters和Allimand等。
软辊压光机的工作原理
软辊压区由一根可加热调温的冷硬铸铁辊和一根可控制中高、其辊壳外包覆弹性材料的软辊组成。
软辊辊面在压力作用下变形,使压区形成面接触,而使单位面积的压强较低,纸幅表面受到温和的处理,所以纸幅整饰均匀,松厚度损失少。
按辊径大小,软辊面包覆材料的硬度以及施加压力的不同,软辊压光压区的宽度可达5~10mm,为纸机压光(硬压区)的5~8倍,其单位压力一般为20~40N/mm2。
即使软压光的线压力较高,其单位压力也不过是纸机压光机的1/3~1/4。
由于压区较宽,纸幅在压区停留时间长,其增加的能耗变成为热的形式传给纸幅,软化纸幅表面的纤维,使其容易压光,增加平滑度。
权衡压力和温度之间的效果,在上述压区温度较高时,压区压力相对可低些,这样可减少松厚度的损失,从而得到满意的纸面整饰。
又由于软压光压区的比压力较低,纤维压溃的现象大大减少,使纸张的强度得以保持。
纸张纵向和横向的拉力强度好,这就意味着纸机和后续的印刷机运转率会有提高。
由于软辊面材料的回弹性,使辊面可适应纸幅任何不好的匀度和定量的变化,因此可以比常规的硬压区压光机有更均匀的平滑度和均匀的紧度。
纸幅较薄区和加热辊接触良好;同时对厚区而言,其厚度不会有大的减少,这样在厚薄区都可增加其细微平滑度,因而整个纸幅都有非常均匀的细微平滑度,消除了色斑,印刷性能大大改善。
软压光的另一好处是在纸张压黑和色斑问题基本消除的前提下,允许纸幅可在水分较高情况下运行,这不仅有利于纸幅的压光整饰作用,同时使纸卷的水分可保持较高。
纸幅的水分大,温度高,使其纤维组分得到软化以利于压光。
蒸汽喷湿对压光工艺有着重大的影响。
热蒸汽使纸面
塑化,也很容易压光,得到好的平滑度。
软辊压光还要考虑软包覆材料的弹性系数。
高温低压有利于提高光泽度,纸幅的紧度增加不多,而粗糙度较小(意味着纸面比较细致);而低温高压,纸幅紧度提高,粗糙度较高(意味着纸面比较粗糙),光泽度提高少。
软辊压光机的结构
软辊压光机由软辊、热辊、刮刀、液压系统、加热系统、辊端吹风系统、张力辊、活动弧形辊、机架、电
气传动和自控系统等组成。
压光机最普通的排列是二组串联双压区形式,每个压区由一个软辊和一个冷硬铸铁加热辊组成。
这两个压区的上、下辊分别由各自的传动系统带动,其线压力和热辊温度均可分别控制、调节,以使纸幅的两面差得到最大程度的纠正。
两个压区可以相背地装在同一机架上,中间开有操作维修通道。
也可如两台压光机一样各装在各自的机架上,中间有一通道。
有的纸张只需单面压光整饰,则只用一个压区。
需双面压光整饰的,要用二个压区,且软辊要分别装在上辊或底辊的位置。
二组三辊(二压区)布置(称2×2布置),中间辊为加热的冷硬铸铁辊,上、下辊均为软辊,这种型式多用于机外,用于两面压光整饰要求高的纸张。
软辊
软辊一般为可控中高辊,辊壳外包覆层厚度为12~15mm。
4m以下净纸宽的多用游动可控辊(swim-ming roll);4m以上的用分区可控中高辊(EConip roll)。
如岳阳纸业集团1997年引进的3800/800软辊压光机,最大线压为350kN/m,软辊为游动辊;南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引进的5500/1800Valmet Opti-Soft软辊压光机,设计线压为200kN/m,软辊为分区可控中高辊。
包覆层又分底层和可磨层,可磨层厚度一般为3~5mm,生产涂布纸时约3个月磨一次,生产印刷书写纸时约半年磨一次,每次磨去0.12~0.2mm,磨到不能再磨的时候就需要重新包覆了。
包覆层为人工合成弹性材料,目前由奥地利、法国、美国、日本等塑料厂供货。
按纸种和压光要求不同,来选择材料及硬度。
如Valmet用Dura,可承受350kN/m线压及280℃温度。
原Beloit用90顶尖级XCC系列材料,硬度为88~95邵尔D,可承受62MPa、230℃。
Voith Sulzer 用Elaplast及Top Tec等材料,可承受160℃、400kN/m,硬度为86~91邵尔D。
加热辊
每个纸种需要特定的压光温度(见表2)。
若温度始终保持一致,则整饰的结果越好。
软压区内加热辊的辊温一般要超过纸机压光机和超级压光机的压区辊温。
采用高温、降线压的特殊压光方法,可以尽量保持纸幅
的松厚度,并且还具有最佳的运行性能和印刷性能。
加热辊是离心浇铸的合金冷硬铸铁辊或者是高合金硬面辊,要求辊面组织细致,硬度高,传热均匀性好,受热变形小。
国外加热辊的辊面硬度Vicres为544~460(肖氏62~69度)。
国内中合金冷硬铸铁辊面硬度为肖氏70~74度。
辊面粗糙度Ra为0.1~0.05μm。
动平衡品质为2.6精度。
对辊轴端旋转接头,特别是在导热油温达180~220℃,车速快、转速高时,能不泄漏安全的运行,是非常
重要的。
加热辊常见的有二种型式:
(1)多孔加热辊
在冷硬铸铁辊体内壁,沿轴向钻有同心的若干小径孔,每相邻二孔或三孔组成一个热介质的通路,又通过轴端盖上的直孔或辊体内壁的斜孔,与加热辊的中心孔相通,使热介质与加热辊端部的旋转接头的进、出口相连通,成为热介质的加热循环回路。
这是国外最新型结构的热辊。
(2)内胆加热辊,国外早期用的比较多。
不论何种型式的加热辊,都必须满足:加热辊面有最均匀的辊面横向温度分布,温差不超过1~2℃;在车
速较高时,有良好的动平衡性能。
刮刀
冷硬铸铁热辊均装有往复移动的刮刀。
刮刀角度为30°,线压力为0.175~0.30kN/m,采用电动或气动摆动结构,摆动振次为15~20次/min,摆动行程为15~20mm。
线压力的1/3~1/2是由刮刀体自重产生,其余线压力由气缸加压,并抬刀。
刮刀片材料用厚度1.4~2.8mm的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的环氧树脂层压板。
配有刮刀,但只在清理辊面时短时间断续使用。
刮刀片材料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
液压系统
底辊上升和下降的时间为20s,顶辊与底辊的分离距离为12~100mm,在引纸状态时分离距离为12~15mm。
一根底辊两侧的两个液压缸要求精度很高的同步行程,为此两液压缸均装有位移传感器,通过PLC 和液压控制系统来达到。
在下列情况下底辊与顶辊要快速分离:(1)按紧急停机按钮时;(2)辊子停止转动时;
(3)在压光处或远处断纸时;(4)底辊上升,传动侧与操作侧行程不一致时;(5)顶辊与底辊速度不同步,速差已超过3/1000(在更高车速的软辊压光中,速差超过1~2/1000);(6)软辊表面温度超过所设定的最高值
或表面沿横幅温差达到最大值,先将辊间线压力降至最低值,若一定时间温差仍未下降,则底辊快速分离;
(7)气、液压系统发生故障;(8)吹冷风风机出现故障而达不到正常设定值。
加热/冷却系统
加热的介质主要有:(1)导热油:用于热辊温度在100~160℃时的加热介质。
(2)热水:用于热辊温度在80~
120℃时的加热介质。
软辊表面温度控制系统
在软辊的两端及中间近辊面处,分别装有红外传感器,用以监测软辊辊面的温度。
当辊面温差≥5℃时,软辊两端的吹风嘴打开吹冷风,直至温差为0。
当辊面温差≥20℃时,则线压降至8kN/m,若2min内温度降不下来,底辊自动分离。
当辊面温差≥30℃时,底辊立即分离。
传动装置
热辊和软辊均由单独的电机和电气控制系统传动。
活动弧形辊(弧形芯辊的所在平面与纸幅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以32~35°时,舒展效果最好)和张力辊一般也由单独的电机传动。
可轴向伸缩的万向联轴节能保证辊子在闭合和脱开过程保持稳定的运行速度。
在压区闭合前,要求两根辊面的线速度差必须小于0.3%,否则液压系统将拒绝闭合。
可控中高辊的辊芯,在运行时是固定不动的,在辊壳上固定有同步带轮,由电机通过万向联轴节、同步带轮和同步带,使可控中高辊的辊壳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