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湘江湘潭段水质情况 的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湘江水质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湘江水质状况、水质变化趋势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湘江水质的现状和问题,为保护水环境、提高水质提供技术支撑。
2、调查目的本次湘江水质调查的主要目的包括:- 了解湘江水质的基本情况,包括水质参数、污染物排放情况等;- 分析湘江水质的变化趋势,评估水质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研究湘江水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相关风险和潜在问题;- 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治理建议,促进湘江水质的改善和保护。
3、调查方法3.1 数据收集本次调查利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包括水质监测站点的实地采样、水质监测数据的获取、回顾性资料的分析等。
通过多种数据来源的综合分析,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水样采集在湘江沿线设置若干水质监测站点,定期采集水样进行分析。
采样点选择上,考虑途径的主要污染源、地理分布的均匀性以及水域类型的代表性等因素。
根据相关标准,采集各指标的水样,并记录相关环境参数。
3.3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的水样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包括水质参数的汇总统计、相关性分析、时空变化趋势分析等。
借助专业的水质分析软件和模型,对湘江水质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4、湘江水质状况4.1 水质参数通过对水样的分析,得出湘江水质的各项参数指标,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
分析结果显示,湘江水质在部分区域存在严重污染现象,特别是工业废水排放较多的下游地区。
4.2 污染物排放调查显示,湘江水质受到排污口的污染较为严重。
其中,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是主要污染源。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对湘江水质造成了显著影响。
5、湘江水质变化趋势5.1 时序分析通过对历史水质数据的研究,揭示了湘江水质的长期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显示,湘江水质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尤其是对溶解氧、氨氮等指标的恶化。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了解湘江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水质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调查过程、结果及建议,希望为相关部门和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查目的与方法1、目的:通过对湘江的水质进行调查,了解其污染状况,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2、方法:在湘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设立监测点,定期采集水样,对各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水质指标总体情况:经过对各监测点的水质进行检测,发现湘江的水质总体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上游水质最好,中游次之,下游最差。
2、污染源分析:湘江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对中游和下游的水质影响较大;农业污水主要是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对上游水质影响较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较大,对中游和下游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3、水质变化趋势: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湘江的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四、结论与建议1、湘江的水质总体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近年来,水质呈下降趋势,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2、建议:a)加强废水排放监管,降低工业废水排放量;b)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c)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水排放;d)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e)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
五、结论湘江作为湖南省的重要水源之一,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次调查发现,虽然湘江的水质总体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好这一宝贵的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加强监管、推广生态农业、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加强宣传教育和完善水质监测体系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湘江的水质得到有效保护,为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e6d4d8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2.png)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湘江水质进行的一次调查,旨在评估湘江的污染程度,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结论。
湘江是中国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其水质的良好与否对于当地居民以及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湘江的水质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调查:- 采样点选择:选择了湘江流经的重要城市和乡村地区作为采样点,包括长沙市、岳阳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
- 水样采集:在每个采样点,我们使用专业的水样采集器具进行水样的采集,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水质监测:将采集到的水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检测水中的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
3.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以下是湘江水质的主要结果:3.1 溶解氧含量湘江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普遍较低,特别是在城市区域,溶解氧含量更为严重下降。
这表明湘江受到了有机物和污染物的影响,对水中生物的生存产生了不利影响。
3.2 氨氮和总磷含量湘江水体中氨氮和总磷含量较高,尤其是在农业区域。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活动过程中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导致了农业产污。
3.3 总氮含量湘江水体中的总氮含量也较高,特别是在城市工业区和农业区域。
工业废水的排放和农业活动的产生的废弃物导致了湘江水质恶化。
4. 结论与建议湘江水质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受到了城市污水、农业活动和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
为了改善湘江水质,以下是我们的建议:- 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加强对工业废水、农业产污的监管,并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
- 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动有机农业发展。
-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并加强对其运行情况的监控。
- 加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鼓励居民从自身做起,减少对湘江的污染。
以上是本次湘江水质调查的详细报告,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公众的关注,共同为改善湘江的水质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1. , . (2020). 湘江水质调查与分析. 湘江环保杂志, 15(2), 12-25.2. 王五, 赵六. (2019). 湘江水污染主要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湘江科技, 10(4), 45-58.。
湘江湘潭段水源地水质安全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湘江湘潭段水源地水质安全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湘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多个省份和城市,并提供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水资源。
然而,湘江的水质一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工业、农业、生活废水等各种因素对湘江河水的污染,使得水质不断恶化,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湘潭是湘江流域的一个重要城市,是湘江中游的关键节点。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湘江湘潭段的水质安全性越来越关注,希望针对该水源地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措施,以保证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湘江湘潭段水源地水质的现状、污染源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湘江流域水环境污染控制和湘潭市水资源的保护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湘江湘潭段水源地水质现状分析。
采集各类水样进行水质指标测定,通过监测湘江湘潭水源地近年来的水质变化情况,对水质的变化趋势、主要污染指标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评估水质状况。
2、湘江湘潭段水源地污染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现场考察和调查,了解湘潭市各类污染源的分布、数量、类型、排放量等情况,找出主要的污染源和排放途径,并分析其对水质的影响因素。
3、湘江湘潭段水源地水质安全性评价。
结合学术研究和现实情况,收集相关数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建立湘江湘潭段水源地水质安全性评价体系,并对水质安全性进行评估。
4、湘江湘潭段水源地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策略分析。
根据对污染源和水质情况的分析和评估,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和措施,包括加强污染源管理、优化污水处理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在保护水资源的前提下,逐步改善水质状况。
三、研究方法1、野外样品采集。
按照水体类型划分,选择湘江湘潭段水源地的关键采样点,并在不同时间段采集水系中的水体样品,包括地下水、地表水、饮用水、工业废水等。
2、水质指标分析。
对于不同类型水体样品,进行水质指标测定,如pH值、COD、BOD、NH3-N、TN、TP、Cu、Cr、Pb等指标,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一、引言湘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在湖南省境内流经长沙市、岳阳市等地。
作为湖南省的重要水源之一,湘江的水质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解湘江水质的现状并提出改善措施,本次调查报告将对湘江水质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
二、调查目的⒈了解湘江水质的主要问题和污染源。
⒉评估湘江水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⒊提出改善湘江水质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查范围和方法⒈调查范围:湘江长沙市段至岳阳市段。
⒉调查方法:a)实地采集水样:采集湘江各个位置的水样,并进行水质参数测试。
b)调查问卷:对沿岸居民、农业生产者、工业企业等进行问卷调查。
c)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水质指标、污染源排放情况等。
四、湘江水质现状分析⒈水质指标分析:a)总悬浮物:分析总悬浮物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b)化学需氧量:评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c)氨氮:分析水体中氨氮含量及其来源。
d)溶解氧:评估水体中溶解氧值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⒉污染源分析:a)农业污染:分析农业活动对湘江水质的影响,包括化肥使用、农药使用等。
b)工业污染:评估工业排污对湘江水质的影响,包括产业结构和废水排放情况等。
c)城市污染:分析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对湘江的影响。
五、水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⒈对水生生物的影响:a)水生植物生长。
b)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繁殖和饵料资源。
c)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a)水源问题和供水安全。
b)水体中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六、改善湘江水质的建议和措施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a)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
b)建立水资源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
⒉完善农业污染防治:a)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b)建立农田水利工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⒊加强工业废水治理:a)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监管,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
b)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排放。
七、附件⒈水质调查数据表。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一、引言湖南省是我国湘江流域的重要区域之一,湘江是湖南省的母亲河,对该省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湘江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给当地经济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湘江水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以保护湘江水质,提升当地环境质量。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样品采集、现场测试、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等。
我们选择了湖南省湘潭市作为调查样本点,对该地区的湘江河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
三、水质调查结果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湘江水质污染情况严重:在我们的调查样本点,湘江水质呈现明显的污染状态,主要表现为水体颜色混浊、气味异味、富营养化现象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农业非点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
2.重金属超标:调查样本中发现,湘江水体的部分重金属元素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其中镉、铅等重金属的超标情况较为突出。
3.水生态系统破坏:湘江的水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水中生物种类明显减少,鱼类数量和品种减少,对湘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原因分析湘江水质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废水排放不达标:湘江流域工业发达,大量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而一部分工业企业对废水处理不力,排放不达标。
2.农业非点源污染严重:湘江流域农业发展较快,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当导致了大量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使得水体受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和农药残留的污染。
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但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对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
五、改善措施为保护湘江水质,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我们提出了以下措施:1.加强工业污水治理: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排污检查力度,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鼓励企业采取先进的净化技术来减少废水排放和净化处理。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 概述本报告是对湘江水质进行调查和评估的结果。
湘江是中国重要的水域之一,对于保障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湘江水质的当前状况,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湘江的不同区域进行了多次采样,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不同位置。
采集水样后,进行了多项水质指标的分析,例如溶解氧、氨氮、总磷和 pH 值等。
3. 调查结果通过对采样水样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果:3.1 溶解氧含量湘江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整体较低。
调查发现,尤其是下游区域的溶解氧含量明显低于上游和中游区域。
这可能与城市化和人为污染有关。
3.2 氨氮含量氨氮是水体中常见的一种污染物,其含量可以作为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调查显示,湘江水体中氨氮的含量普遍较高,尤其是在城市附近的区域。
3.3 总磷含量总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湘江水体中总磷的含量较高,尤其在农业和工业密集的下游区域。
4. 问题分析通过对湘江水质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问题:4.1 污染源调查结果显示,湘江水体存在较高的氨氮和总磷含量,这可能是来自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等方面的污染源。
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确定具体的污染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4.2 水生态环境溶解氧是维持水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湘江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较低,可能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需要加强对湘江流域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5. 和建议,湘江水质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改善。
建议:1. 加强水源保护,控制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2. 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降低城市生活污水对水体的影响。
3. 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定期进行水质调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开展水体生态修复工作,提高水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科学的管理,湘江水质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饮用水和生态环境。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一)湘江作为湖南省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当地的农田灌溉、居民生活以及工业生产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湘江水质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沿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湘江水质进行了调查,并就其污染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在调查中,我们选择了湖南省长沙市附近的几个重点监测点进行水质采样和分析。
通过采样和实验,我们发现湘江的水质普遍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首先,水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其中铅、汞等有害物质的浓度达到了极高水平,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其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也显著超过了安全标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难以降解,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
在分析湘江水质污染的原因时,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
首先,大量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湘江,其中部分企业违反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其次,农业活动的过度施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导致了农田径流中的大量养分和有机物进入湘江,从而加剧了水质问题。
此外,城市生活垃圾的乱排和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对湘江水质质量造成了巨大影响。
为了应对湘江水质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应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执行,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其恶劣行为得到严厉惩罚。
其次,农业部门应引导农民合理施肥,实行农田排水系统和农田生态景观建设,减少养分和农药进入湘江。
此外,城市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投入和力度,确保城市生活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湘江水质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报告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公众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共同保护好湘江的水质,为当地的生态健康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二)作为湖南省重要的水资源,湘江水质的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当地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经过我们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湘江水质受到工业排污、农业活动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
湘江湘潭段水质情况
的
调
查
报
告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
2007(14)班
熊书涵方兆融
2009.8
前言
湘江,英文为HsiangRiver,亦作Hsiang Chiang或Xiang Jiang。
中国湖南省的最大河流。
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
本源自湖南省永州市海拔近2000米的九嶷山脚,在湖南省永州市市区与发源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的潇水汇合,开始称湘江。
由于秦代灵渠的修筑,两千年来一直被误认为源自广西自治区灵川县海拔仅1200米的海洋山。
湘江向北流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县入洞庭湖後归长江。
全长817公里,流域面积92,300平方公里。
上游水急滩多,中下游水量丰富,水流平稳。
干支流大部可通航,旧时是两湖与两广的重要交通运输线路。
湘江
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喂养了潇湘大地的千万儿女。
近年来,随着湖南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对湘江的水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湘江的水质也成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早几年还曝光了“湘江湘潭段水质镉等重金属超标30多倍”的新闻。
弄得湘潭市人心惶惶,湘潭市民“谈水色变”。
最后弄得湘潭市民不敢食用自来水,出现了湘潭各大超市饮用水供不应求的局面。
市民抢购饮用水
那么,湘江湘潭段的水质到底如何呢?
现在我们开始展开调查…
现场调查
首先,我们来到了湘潭市中环水务公司的一水厂取水口。
通过取出的水我们发现,这段湘江水质还不错,基本达到了饮用标准,江面上也较为干净。
接着,我们到了湘潭电机厂与湘潭钢铁厂所在的那段湘江岸边。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江面较为浑浊。
通过取出的水我们发现,用于检测的小鲫鱼在水箱中开始乱游,行为反常。
我们推论这段湘江的水质不符合饮用标准。
然后,我们到了湘江湘潭段的下游—易家湾镇。
这里的江面上漂浮有一些垃圾,小鲫鱼同样有不良反应。
我们同样推论这里的水质不符合饮用标准。
最后,我们来到了湘潭市环境保护局。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湘江湘潭段的水质情况、污染的由来和政府的治理进程。
问卷调查
我们分两组,一组到了湘江沿岸的居民家调查,一组到了闹市区调查。
在闹市区的调查结果;
1 您对于湘江的水质问题关心吗?
2 您觉得湘江水质的发展形势乐观吗?
3 您认为政府的治理有效吗?
4 您认为作为市民,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湘江沿岸的一户居民家的调查结果:
问:大爷,您住江边上多少年拉?
答:我啊?我住了60多年拉!
问:以前的湘江水是不是和现在不一样?
答:是啊,以前的江水可清啦!我们小时候洗衣东西都在里面。
问:那您看到现在江水这么浑浊,您有什么想法?
答:我感到非常心痛啊!这么好一条江,偏把它搞浑了,不值得啊。
我希望党和政府能多关注这条母亲河啊!
总结
通过我们的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
湘江水质从历史变化来看,90年代,影响湘江湘潭段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汞、酚、镉等,其中汞主要来自上游株洲,酚主要是湘潭钢铁公司炼焦产生,镉是我市和株洲的共同影响,2000年前湘潭钢铁公司治理了酚污染, 2006年1月我市着力镉污染整治,至此,解决了湘江流域湘潭段汞、酚、镉的污染。
近几年,湘江水质氨氮呈上升的势头,据统计2007年湘潭市水污染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粪大肠菌群、铁、生化需氧量、锰。
我市锰污染源主要来自湘潭电化集团公司和原锰矿地区的所有采矿、炼锰企业及鑫湘锰业、华亿锰业、进兴锰业等电解锰生产企业。
铁污染源主要来自湘潭钢铁公司及各种钢丝钢带厂、机械加工的酸洗工段。
大肠菌群、氨氮是湘江全流域的污染,是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源造成的影响,但主要是生活污染造成的。
株洲的工业污染源是造成氨氮超标的很重要原因,我市境内的生活污水和少数企业排放氨氮也加重了湘江水质的污染。
据调查分析,上游城市株洲的城市污水使大肠菌群大量繁殖,使我市饮用水源全面超标。
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我市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加重了湘江氨氮和大肠菌群超标。
我们都知道,株洲市是一个依靠有色金属冶金工业的城市,他们的重污染企业在湘江株洲段的下游。
江水自净需要20~30公里的流程,但是株洲到湘潭的水路距离只有区区十几公里不到,远远达不到要求。
所以株洲的重污染企业排放以及过短的距离是湘江水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罪魁祸首。
那么,政府又是怎么办的呢?
通过我们了解。
省政府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行动动员大会召开以来,我市按照《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要求,一是在7月1日召开了我市“2008-2010年污染物总量减排和蓝天碧水工程行动动员大会”,市政府下发了《湘潭市2008-2010年污染物总量减排和蓝天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按照五个一批,明确我市整治企业名单;二是市政府与各市属企业和县市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市管企业按会议要求一项一项抓落实,对各县(市)区所属企业,把任务明确到了各县(市)区政府;三是成立了以市长余爱国为组长,常务副市长毛腾飞为常务副组长,副市长谈文胜为执行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湘潭市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四是对各整治企业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对淘汰退出企业和停产治理企业进一步明确了执行标准;五是完成了湖南科源科技化工有限公司硫酸生产线、南天实业有限公司甲胺磷生产线和金兔纺织有限公司年产毛巾30万条生产线的淘汰退
出,完成了湘乡冶金化工有限公司等7家停产治理企业的停产,完成了湘潭碱业有限公司淡氨液回收、湖南康普制药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的限期治理任务,30家造纸整治企业已按要求进行了关闭、停产;六是完成了氨氮、锰、铁污染重点企业的整治,我市氨氮主要污染源之一的湘潭碱业公司氨氮排放量由过去的4吨/天下降到现在的1吨/天,湘潭电化集团治理后锰排放量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湘钢和机加工企业等排铁大户,通过回收利用,现在已大大减少了入江排放量。
通过整治,湘江流域湘潭段各监测断面5、6月份没有超标因子。
看来政府也提高了投入,誓把湘江治理好!同时寻要提高的是市民的环保意识与责任心。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湘潭市的自来水基本达标!
注:鲫鱼是一种对水质要求高且对周围水质反应灵敏的鱼类,所以用鲫鱼来检测水质是科学的。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用这个方法。
感谢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科技组的指导
感谢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网络资源提供
感谢湖南省湘潭市的市民是你们的配合才让我们顺利取得了宝贵资料
感谢湖南省湘潭市环境保护局的鼎力协作
感谢家住湖南省湘潭市老县城的张大爷的肺腑之言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
2007(14)班
熊书涵方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