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五首复习单

合集下载

《词五首》复习课

《词五首》复习课

③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 建功立业的决心。
从 “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 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
“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 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 “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 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 “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 百倍,激情无比。
•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 字的表达效果。
•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悲壮肃杀的 气氛。
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 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 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 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_______ 可怜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词中“ , ” 两句表达了作者的理想。
1.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 2.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
3.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
4.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作者报效国家,英勇杀敌的爱国 激情和雄心壮志
“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 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 的军营生活氛围。
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 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 么?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思乡忧国、壮志难酬,还含 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 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 边功的愤懑不平。
渔家傲
秋思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 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嶂一 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 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 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词五首复习课

词五首复习课
衬托临危不惧
精读诗歌,探究词风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其中 一首词具体探究并解读豪放词 风的典型特色。
提示:小组合作探究
点拨豪放词风
1、描写场景——辽阔浩荡 2、抒发感情——雄心壮志 3、语言风格——壮丽豪爽 4、内容题材——军情国事
配乐诵读,内化展示
配乐感情诵读, 我们向经典致敬!
课下搜集,积累提升
初读诗歌,检测默写
《破阵子》表达渴望建功立业 的抱负及壮志难酬的悲愤的诗句是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雁门太守行》表达将士们忠
君和誓死报国的决心的诗句是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再读诗歌,品味写法
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借景 抒情、用典抒情等等,结合这几 首诗词从一个角度具体分析它们 共有的抒情方式。
初读诗歌,感知情怀
《渔家傲》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雁门太守行》
浓郁的爱国情感
初读诗歌,检测默写
《渔家傲》表达思乡报国及 壮志未酬的无奈的诗句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江城子 密州出猎》表达渴 望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课下搜集初中阶段学过 的具有豪放词风的诗词,深 刻领会抒情技法。
提示:个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思考
点拨抒情技法
1、
“燕然未勒归无计”“亲射虎看孙郎” “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 “马作的卢飞快”“报君黄金台上意”
点拨抒情技法
“千骑卷平岗” “沙场秋点兵”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半卷红旗临易水”。
点拨抒情技法
《渔家傲》“泪” 思乡 忧国忧民 壮志未酬 《江城子》“狂” 英姿飒爽 自信 豪迈 雄心 《破阵子》“秋” 渲染肃杀 凄凉 遒劲 悲壮 《雁门太守行》“压” 敌军来势汹汹

《词五首》复习案

《词五首》复习案
五、巩固达标:()(8分钟)
六、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归纳,师生评价。(2分钟)
教学反思
主题、内容及作者朝代作品出处
对应策略:;要求学生用10分钟时间结合课堂笔记复习各首词的内容及主题;师生反馈矫正复习单中的疑难题,明确答案,记忆解题技巧(28分钟)
3、考点四-----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
应对策略:(1)应抓住诗歌中的关键性词语或诗中的重要意象来概括。(2)要求学生抓住主旨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3)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的身世及自己的感受。
九年语文导学预案
课题
《词五首》复习
备课人
刘桂芬
课型
综合解决课
第周第课时
日期
月日
总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记住文学常识,知道五首词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背诵默写
3、能赏析五首词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课堂笔记回顾课文的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复习巩固记忆的习惯。
导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检测:(1)我国古代的词从风格上可以分为几种?试举例(1分钟)
二、导入新课:词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体裁,词人们常常借这种文学样式表达心声,本节课我们复习《词五首》(1分钟)
三、师出示本节课目标----口述目标(1分钟)
四、复习(33分钟)
1、考点一:默写填空
对应策略:要求学生用10分钟回顾课文背诵,练写难字,师检测背诵(5分钟)
2、考点二和考点三:写法(修辞、典故、词的作用、名句的深意)

《词五首》复习学案

《词五首》复习学案

《词五首》复习学案(《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复习目标:1.积累五首词中有关作者的相关情况2.积累词中重点的字词句3.会背诵默写翻译五首词4.理解五首词的内容与写法。

5.会赏析词中的名句。

复习过程:一、学生围绕目标自由复习,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提问,或者以小组为单位提问。

为下面回答问题做铺垫。

二、结合学案内容让学生回答,或齐答;或单人回答。

以记忆为主。

文学常识积累:1.《望江南》作者:,原名岐,字飞卿。

太原祁人。

是派的重要作家。

花间派。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

他们多写闺情。

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2. 《武陵春》作者:,女词人。

号,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3. 《渔家傲秋思》作者:(980--1052),字,(朝代)政治家、家。

苏州吴县人。

我们学过,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文学家、书画家。

字,号,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弟合称“三苏”。

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

政治上不得意。

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1140--1207),字,号稼轩,宋朝词人。

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三、字词句积累(一)看音写字或看字注音:脉脉()白蘋洲())舴艋()()酒()(hān )裘()千骑()()管(qiāng )()下(huī)()(zhì)(二)、重点字词解释1、斜晖脉脉水悠悠2、千嶂里3、也拟泛轻舟4、老夫聊发少年狂5、左牵黄,右擎苍6、会挽雕弓如满月7、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了却君王天下事9、五十弦翻塞外声10、马作的卢飞快11、八百里分麾下炙(三)理解性默写:1、《望江南》中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无尽相思之情的两句是:2、《望江南》中与《天净沙秋思》点题句“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3、《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事紧张的三句是:4、《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6、《江城子密州出猎》表现诗人报国之志的词句:7、《武陵春》中表现景物依旧、人事已变,引发人内心伤感的词句是:8、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九年级上《词五首》复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词五首》复习题(附答案)

《词五首》赏析试题汇编一、基础练习(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筠()倚()斜晖()脉脉()貂裘()麾下炙()舴艋()(二)默写。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 ,燕然未勒归无计。

(3)千嶂里,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将军白发征夫泪。

(5)为报倾城随太守,_________ , _________ 。

(6 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

(7)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_____ 。

(8)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9)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 。

(10_____________ ,赢得生前身后名。

(三)填空1、《望江南》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姓名),________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词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作者是________朝文学家________(姓名)。

词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姓名)字________,号________,与________并称“三苏”。

“江城子”是________,_______是词的题目。

词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武陵春》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姓名),号________。

词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哀伤的程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____朝爱国词人_______(姓名),字________,号________,与________并称“苏辛”。

第25课《词五首》单课精练

第25课《词五首》单课精练

《词五首》单课精练一、积累运用1.文学常识填空。

①词,是(时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

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一般称为“”,后来才称为“词”,又称“”“”等。

②温庭筠,原名,字。

晚唐太原祁人。

是派的重要作家。

③《武陵春》选自,李清照,(朝代)女词人。

号,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④范仲淹,字,(朝代)、。

苏州吴县人。

⑤苏轼,(朝代)、。

字,号,眉州眉山人。

是“”之一,与父、弟合称“”。

⑥辛弃疾,字,号,著有,存词600多首。

2.默写填空。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②四面边声连角起,,。

③人不寐,。

④会挽雕弓如满月,,。

⑤只恐双溪舴艋舟,。

3.“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

请你再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归纳一下,诗人往往借“酒”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二、阅读精练1.赏析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并答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作者巧着一个“”字,统领全词,表现出塞下苦寒、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②词的下片重在抒情,作者妙用一个“”字,表现出将士们因思家心切、有家难归、功业难成的哀伤。

2.赏析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并答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词的上阕重在叙事,所叙述的主要内容是:。

②词的下阕重在抒怀,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是:③词的上阕巧用典故,表现出作者发少年狂气的句子是:④词的下阕妙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渴求重用的句子是:3.赏析李清照的《武陵春》并答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五册词五首复习练习

五册词五首复习练习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渔家傲》中表现国家贫弱时代,将帅和士兵们的共同悲哀的句子是2.选出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各句围绕着“异”字,写出西北边塞地区到了秋天,风景与中原不同之处。

B.“衡阳雁去无留意”写出将士们为了守边杀敌,不留意雁去南归。

C.“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是边塞上引起人们悲秋之情的笛声、马声、号角声等。

D.“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引用典故来抒发报国之志,写出了作者为国立功的远大抱负。

3.“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是作者的自称吗?是4.用“/”划分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

长烟落日孤城闭5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向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6上阕“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的特点。

7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情感。

8“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蕴含了戍边将士的什么感情?无比思念遥远的家乡而不能归,借酒浇愁的痛苦心情9“燕然未勒”的意思是什么?其中的“勒”字是什么意思?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勒”字是“刻石记功”的意思■梦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⑴词中“独”字写出思妇的孤单身影,“倚”字写出思妇久久等待的神态。

⑵写等待时间之长的短语是过尽千帆,刻画思妇绵绵不绝的离愁别恨的词句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⑶词中写景的句子是:斜晖脉脉水悠悠⑷全词点明主旨的一句是:肠断白苹洲。

⑸联系全词,说说“过尽千帆皆不是”这一句包含了倚楼人怎样的感情?包含了倚楼人思念、等待、渴盼、失望等复杂的情感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五首复习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五首复习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背诵复习五首诗词,赏析《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2、通过赏析,理解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例题练习,丰富文化积累,掌握诗词赏析的方法。

二、复习内容自主复习1、背诵诗词,注意名句中的易错字。

2、结合诗词内容及课下注释(可从文学常识、诗词主旨等方面)复习巩固。

复习检测1、《渔家傲》的作者_______,_______朝人,题目中《渔家傲》是______,题目是_______。

词的上片____,写________;下片____,写_________。

2、《江城子》作者_______,_____朝著名_______派诗人。

上片以____为主,描写了__________;下片以_____为主,写了_________。

3、《破阵子》作者_______,_____朝人,题目中“赋”是_________的意思,上片写_____________;下片写______________。

归纳中心:归纳《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三首词的中心主旨。

《渔家傲·秋思》本词通过描写塞外战地风光,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建功立业却又功业难成,思念家乡又不想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江城子·密州出猎》本词通过太守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本词通过作者回忆在军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作者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愤慨。

通过三首诗词的中心主旨归纳,分析比较三首诗词在思想感情上的异同。

•相同点都表现了作者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不同点《渔家傲》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爱国之情及思念家乡的情感。

《江城子》委婉地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破阵子》表达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课堂达标检测任务:背默《江城子密州出猎》1、《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时间主备人:刘桂芬第周第课时总课时:
《词五首》复习单
认真复习课下注释及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复习任务
1.给加粗的字注音。

(1)斜晖脉脉((2)白蘋洲()(3)人
不寐()(4)右擎苍()(5)锦帽貂裘()
(7)舴艋舟()(8)麾下炙()
2.解释下列加粗字。

(1)老夫聊发少年狂()(2)千骑卷平冈()(3)会挽雕弓如满月()(4)也拟泛轻舟()(5)五十弦翻外声()(6)马作的卢飞快()3.文学常识填空。

(1)《渔家傲》作者,字,(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2)《江城子》作者苏轼,字,号,北宋文学家,派代表人物。

(3)《破阵子》作者,字幼安,号,(朝代)著名的。

(4)《望江南》作者,本名岐,字长卿,代诗人、词人。

(5)《武陵春》作者,号易安居士,(朝代)女词人。

4、默写
《望江南》1.《望江南》中写出了思妇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

2.《望江南》中写思妇盼夫未回失望极深的句子是: 3.《望江南》中充分体现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诗句是:
《渔家傲·秋思》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主旨句):
2.《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4.《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江城子•密州出猎》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
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
《武陵春》1.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的句子是:
2.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独辟蹊径,抒发内心沉重的哀愁的句子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角和听角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
4、本诗主旨句:可怜白发生
二课文理解与阅读
(一)望江南
1 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三四句的诗意。

2 这首词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上?情感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你觉得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二)、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 词中“”字直接点明了季节,“”四字间接点明了季节,紧扣题目。

2上阕写景,突出了“”字。

在词中,风景异的具体体现在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
4文中所用典故是作者用这个典故,表明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三)、江城子密州出猎
1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2找出词中的典故,并说说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亲射虎:
遣冯唐:
射天狼:
词五首理解性背诵默写
(一)《望江南》(温庭筠)
1.《望江南》中写出了思妇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2.《望江南》中写思妇盼夫未回失望极深的句子是: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3.《望江南》中充分体现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诗句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二)《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主旨句)2.《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去掉)
(三)《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去掉)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去掉)
(四)《武陵春》(李清照)
1.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的句子是: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独辟蹊径,抒发内心沉重的哀愁的句子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五)《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角和听角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4、本诗主旨句:可怜白发生
阅读答案1 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三四句的诗意。

望穿秋水
2 这首词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上?情感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你觉得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表现了盼亲人不归的失望与怅惘。

情感上经历了希望-失望-肠断的过程。

艺术上清新淡雅、朴实自然。

(二)、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 词中“秋”字直接点明了季节,“衡阳雁”四字间接点明了季节,紧扣题目。

2上阕写景,突出了“异”字。

在词中,风景异的具体体现在(1)雁去无留意 2 边声四起 3 落日孤城;写出了边塞寒冷、荒凉、戒备森严的景色。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守边将士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感情。

4文中所用典故是作者用这个典故,表明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三)、江城子密州出猎
1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在上阕的文眼,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字贯穿全文。

“狂”的表现:劲装出猎;千骑相随;全城人随观;自比孙郎。

2找出词中的典故,并说说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亲射虎:以孙权自比,展现了词人虽然年纪不少,却仍有少年人的豪情。

遗冯唐:作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再起用他,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国家的愿望。

射天狼:是说为了抵抗西北的敌人,要把弓拉得如满月一样去参加战斗,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