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的形式美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作者:郑桂敏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年第17期艺术的形式与形式美问题,在图案美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式和内容是一个整体,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依赖形式得到表现,形式在内容的前提下存在,形式美法则即是图案的构成法则。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是图案的构成规律和构成原理相结合。
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主要有变化统一、对称均衡、比例权衡、节奏韵律。
1.变化统一它是指图案中的形态的大小、长短、疏密、位置高低的对比,以及色彩深浅、冷暖的变化,均要有统一协调的关系。
对比是变化的运用,调和是统一的体现。
变化统一在图案设计中的造型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变化统一的矛盾存在。
在图案的造型中,各种构成因素的差异和同一性的恰当组合,组成艺术作品完美的艺术效果。
任何的意识形态都需要变化的对比,它是一切艺术造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用以加强艺术的感染力。
事物都是通过比较,才显现其差异和特征,在图案中变化是差异性的强调,它是求得变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将分量、形状、性质等完全相反的因素,组织在一起,相互衬托,更加鲜明地突出各自的特征。
统一是形象及其要素的同一性和类似性的显现和强调,它是构成形、色、量和画面各个部分的组合。
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强调统一性质部分的共同性和他们的内在联系,缩小差异性或使差异性有主有从,彼此和谐,相互联系,产生同一性。
其二是不同因素的恰当组合,层次分明,赋之以秩序,其作法常常是一些方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另一方面运用调和的手法,使他们之间在交叉穿插中取得“多样统一”的整体效果。
总之,在图案中,只要有两个以上的因素存在,就会存在谁主谁次的问题。
在设计变化统一中,他们不能同等对待,而是要有主有次地对待,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使一方居于统辖的地位,做到既变化又统一。
以色彩为例:红色和绿色是两个对比很强的色调,他们是相互争艳的互补色,为了适应人们在视觉和审美方面的习惯,达到既变化又统一即对比调和的艺术效果,一般以红色为主,绿色则作为配置,或者以绿色为主,红色作为配置。
图案的形式美原理与法则教案

1.概念
变化指性质相异的东西并置在一起,给人造成显著对比的感觉。强调多样性、差异性。
统一指性质相同(或相类似)的东西并置在一起,给人造成一种同一趋势、一致的感觉。
2.内容
具体而言,图案中的变化是通过图案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差异产生的:包括造型上的大小、方圆、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等;色彩的冷暖、深浅、浓淡、鲜灰等;工艺材料的轻重、软硬、光滑与粗糙等变化。
美术
图案的设计制作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教案)
刘金山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拓宽学生视野,多角度探索,进一步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渴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作业设计
收集一些有关形式美的素材(生活中的美和图案作品),并运用形式美法则予以分析
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主板书:
第二节图案的形式美原理与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二)对比与调和
(三)对称与均衡
(四)节奏与韵律
2分钟
(二)
对比调和
(5分钟)
1.教师讲解3分钟
2.学生探索分析
2分钟
(三)
对称均衡
(5分钟)
1.教师讲解3分钟
2.学生探索分析
2分钟
(四)
节奏韵律
(分钟)
1.教师讲解3分钟
2.学生探索分析
2分钟
三
深入研讨
(8分钟)
1.学生讨论交流
4分钟
2.师生一起评析
4分钟
四
巩固加深
(10分钟)
1.学生讨论交流
副板书:随教学情节展开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辅助板书。
浅谈传统陶瓷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纹样

浅谈传统陶瓷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纹样陶瓷艺术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有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的继续性。
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
我们继承和借鉴一切有用的东西,对于今后的艺术创新是很有帮助的。
图案,作为最早的传统陶瓷装饰艺术种类之一,历经千年筛选、提炼,至今仍在流传使用。
学习传统陶瓷装饰图案,从中吸收一些艺术创造规律、工艺材料和绘制条件对图案的影响、图案形式美的运用等,都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一、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优秀的陶瓷图案设计,包含着“工艺”与“美”两大要素;而美的要素,主要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两方面。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图案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因此,认真研究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是非常必要的。
1.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构成图案形式美最基本的法则,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一条普遍原则或规律。
变化是一种对比关系。
图案设计讲究变化,在造型上讲究形体的大小、方圆、高低、宽窄的变化;在色彩上讲究冷暖、明暗、深浅、浓淡、鲜灰的变化;在线条上讲究粗细、曲直、长短、刚柔的排列变化;在工艺材料上讲究轻重、软硬、光滑与粗糙的质地变化。
以上这些对比因素处理得当,能使设计的图案给人一种生动活泼、富有生气之感;反之,过分变化容易使人产生杂乱无章之感。
“统一”是规律化,是一种协调关系。
图案设计讲究统一,在设计时应注意图案的造型、构成、色彩的内在联系,把各个变化的局部,统一在整体的有机联系之中,使设计的图案有条不紊、协调统一。
但不可过分“统一”,过分则会产生呆板,没有生气,单调乏味。
在图案设计中,要做到整体统一、局部有变化。
2.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取得变化与统一的重要手段。
对比,是指在质或量方面的区别或有差异的各种形式要素的相对比较。
调和与对比相反,是由视觉上的近似要素构成的。
如图案设计中的线、形、色以及质感等要素的相同或近似所产生的一致性,往往使图案具有和谐宁静之感。
3.对称与平衡。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它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主要包括:对称与均衡、齐一与参差、调和与对比、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
对称与均衡视觉形态的平衡关系,可以分为以静感和以动感为主导的平衡形式两种。
对称是以形象和色彩在不同位置上的相同来求得统一。
均衡是图案在不同位置上量与力在视觉心理上的平衡,求得内在的统一。
对称(绝对的统一)主要是指在形状,重量,面积上,位置上的统一平衡。
均衡(变化的统一)是指量等形不等,是视觉心理上的平衡,稳定力学上的不平衡。
均奇与平衡是图案形象的外貌状态,一般以固定的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发展的等形等量或者等量不等形的表现。
所谓固定的中心就是依据中轴线出现的形式,这种形式在视觉上保持平衡,产生安定的效果。
均奇与对称是同义词,均奇是等量等形,对称有时等量不等形。
齐一与参差人类对形式美的认识和创造、运用,是逐步从简单发展到复杂的。
参差与齐一是最简单的形式美。
“参差齐一”是指按“一生一”的结构构成的形式规律。
“参差”是指在形式中有较明显的异和对立的因素,如差异色调等。
“齐一”是一种整齐划一的美,即形式是以特定形式因素组成一个单元,按照一个统一规律反复重复组成的。
按照“参差齐一”法则构成的形式能够给人以次序感受、条理感。
调和与对比对比是含有两个以上不同造型因素才能显示出来,是求得变化的最好方法,须依整体需要,可轻微,可显著,可简可繁。
调和是构成美的对象在内部关系中无论质和量都相辅相成,互为需要,其矛盾形成秩序的动态,是一种变化的美。
在图案中是指形与形之间和色与色之间的关系趋于一致,和谐,形成有秩序,有条理,相互联系着,密切结合的统一体。
第八讲:构图的形式美法则

第八讲:构图的形式美法则一、构图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1.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画面中的物体图形,在大小、形状上相对某个点、线、面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有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中心对称等多种组织形式。
均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在画面中等量不等形所形成的视觉平衡。
均衡一般不是通过简单的图案量化对称达到平衡。
而是通过画面不同的疏密留白以及色彩等元素,达到意向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大与小、多与少、疏与密、黑与白、冷与暖等要素在二维空间的布局,最终达到视觉的平衡。
2.对比与调和对比可以使画面在众多要素中突出主题和释放情绪。
对比的形式有:大小、虚实、明暗、疏密、浓淡、冷暖、动静等。
其主要作用为加强差异,产生跳跃和冲突。
调和是在不同的视觉元素中找寻相互协调的因素,是避免视觉过渡不自然、建立色彩和谐统一的重要手段。
调和的主要目的为寻求共同点、平稳过渡、缓和矛盾。
3.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是画面线条、形状、影调、色彩有序重复交替的变化。
节奏在摄影中是指同一视觉元素连续重复所产生的运动感。
通过设计摄影作品中的形状、色彩、线条,可以达到不同的节奏效果。
韵律是图片产生规律的形式与色彩的变化,使之产生类似于音乐的旋律感,在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某种基调或情趣。
作品节奏和韵律是利用画面中的形态元素,如:点、线、面、形状和色彩以及大小、长短、疏密,冷暖影调的浓淡和远近层次所呈现的。
4、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是美学法则中最基本的条件,也是能使画面丰富的常用手法。
统一指在画面不同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共性成分,使共性成分产生整体变化是相对统一而言的,具体方法为增加画面的对比因素,使画面产生活跃气氛,增加视觉冲击力。
对比因素包括方向、大小、形状、位置、色彩、肌理、明暗等。
第三章 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17页]
![第三章 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17页]](https://img.taocdn.com/s3/m/4d18f8a5b52acfc788ebc980.png)
传统装饰图案造型的对称形式包括左右 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曲线对称等。
对称图案
© Copyright Wethink Corporation 2010
3.4 节奏与韵律法则
3.4.1 节奏
节奏是规律性的重复。节奏在音 乐中被定义为“互相连接的音,所经 时间的秩序”,在造型艺术中则被认 为是反复的形态和构造。在装饰图案 设计中将图形按照等距格式反复排列, 作位置的伸展,如连续的线、断续的 面等,就会产生节奏。
建筑的节奏感
© Copyright Wethink Corporation 2010
对称与均衡的构成形式
© Copyright Wethink Corporation 2010
3.2 对比与调和法则
3.2.1 对比
对比,又称对照,把反差很大的 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置在一起,虽 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 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 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强烈。
对比法则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具有很大的实用效果。对比是事物矛 盾性的表现,有矛盾就有对比,有了 对比才有变化,才有丰富多样性,有 了丰富多样的画面才更具有艺术性。
有韵律的图案
© Copyright Wethink Corporation 2010
3.5 动感与静感法则
3.5.1 动感
产生动感的七种方法:
①局部变异,也称局部变形
②倾斜
③转曲
④收束
⑤形态的反复
⑥形态的渐变 ⑦形态的类似
学生作品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教案首页课序:3 (2学时)课题:第三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目的要求:(1)理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变化与统一(2)理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3)理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4)理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5)了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安定与比例(6)了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渐变与突变(7)了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统觉与错觉教学内容:任何造型艺术都有共同的美的规律和自身美的法则。
装饰图案它既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不是自然的真实再现,它既有与其他绘画形式一致的追求,还注重形式的美、外在的美、强调形式的表现,为了深入学习这们课,使我们能够创作出更加动人,完美的图案,有必要研究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重点难点:重点:图案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平衡,条理与反复,对比与调和。
难点:图案动感与静感,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对照。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和范画说明复习提问题:不同历史时期的图案特征作业题目:临摹唐代图案作品,体会它的时代特征预习内容:图案美的法则第三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一件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不但要有深刻而生动的内容,而且要具有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我们进行图案设计必须运用的重要法则。
因此,研究探讨图案的形式规律是很必要的。
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关于图案艺术的形式法则和规律。
这些法则和规律是表现图案内容的方法,是图案完美形式的一些共同原则。
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反映在图案上的法则也是在不断的丰富。
因此,我们在图案创作的艺术实践中,应结合图案的实用要求和具体内容,结合不同材料和制作条件,去学习和运用这些法则,并使其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一、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适用于一切造型艺术表现一个普通的原则。
它反映着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也是构成图案形式美的最基本的法则。
例如一套设计成功的茶具或餐具,图形不一,大小不一,为什么我们感到它的形象有变化而又协调,让人看起来就知道是一套呢?这就是设计者很好地运用了变化与统一的法则的结果。
论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

论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摘要】图案形式美是指在设计和艺术中通过图案的排列方式和形式来创造美感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文通过对图案形式美的定义进行探讨,包括对称性、重复性、比例、平衡和协调性、色彩以及材质等方面的分析。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影响着图案的审美效果。
文章讨论了图案形式美的重要性,探究了图案形式美在设计和艺术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其在视觉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图案形式美的研究,可以帮助设计师和艺术家更好地运用这些特征来创造具有吸引力和美感的视觉作品。
【关键词】图案形式美、重要性、研究目的、定义、对称性、重复性、比例、平衡和协调性、色彩、材质、应用、总结。
1. 引言1.1 图案形式美的重要性图案形式美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图案形式美可以增加作品的观赏性和吸引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产生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图案形式美还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使作品更具商业竞争力和市场潜力,促进艺术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图案形式美还具有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功能,可以传递作者的艺术思想和情感,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背景,激发观众的审美情感和思考深度,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共鸣。
通过图案形式美的表现和传播,可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观念,促进文化的繁荣和繁荣。
图案形式美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对艺术创作、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只有充分重视和发挥图案形式美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实现艺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分析其对美学与设计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图案形式美的定义、对称性、重复性、比例、平衡和协调性、色彩以及材质等方面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图案在艺术、设计、建筑等领域中的应用和作用。
通过研究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可以帮助设计师和艺术家更好地运用这些特征来创作出更具美感和艺术性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案的形式美
【课题】图案的形式美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介绍了图案形式美的原理,主要讲解图案的变化与统一两者的关系,图案的组织规律以及图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教材中包含大量图例,采用对比方法展示,条理清晰,概念阐述明确清楚,适合学习。
【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根据同学们之前的学习情况以及本节课的具体性质设定了一下几个目标:
一、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图案形式美的原理以及图案的组织规律和图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二、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学会自己设计图案,学会欣赏美的图案。
【教学重点】图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在掌握图案形式美的法则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出美的图案。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教材、幻灯片、绘画工具等
【学具准备】教材、铅笔、素描纸、橡皮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知识,评点作业,选取其中的典型作业做范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
引出本课内容:图案的形式美。
二、讲授新课:
图案一般不表现重大题材和复杂情节,只是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自身的形态、色彩、纹饰、构成等要素而显现其审美价值,让人们在生活日用中得到愉悦。
1、形式美的原理
指多样统一或称为变化与统一的和谐。
1)统一与变化
变化的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
A、形的变化:大与小、长与短、曲与直、粗与继、厚与薄等;
B、色的变化:浓与淡、冷与暖、明与暗、强与弱等;
C、构图的变化:高与低、正与反、疏与密、虚与实。
恰当地运用这些手法
去设计图案,就会达到变化丰富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变化”是多样的,可使图案活泼、生动。
“统一”要求有规律,可使图案完整、庄重大方,过分强调易造成比较单调。
关系是:只有变化和统一结合起来,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才
能充分体现出图案形式美的艺术规律。
2)条理与反复
“条理”是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更多的体现“程式化”的美。
(条理化,
达到层次分明)
“反复”利用同一种纹样重复出现。
表现出一种节奏的图案。
2.图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1)对称与平衡
“对称”是依中轴为中心,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配置等量纹样的结构形式。
左右对称:在中心线左右两方配置相同的纹样,称绝对对称。
上下对称:在中心线上下不同方向配置相同的纹样和色彩叫上下称,如配置纹样相异但量相等,可称相对对称。
特点:构图严谨、庄重大方、静中求动。
“平衡”是依中心点保持平衡的,这种平衡是采取等量不等形的配置方法。
它有两种类型:一是天平称物、力臂相同、同量而不同形。
二是如中国秤称物,力臂不同,形不同量相等(或相近)的。
特点:生动活泼,有动的感觉。
形式:静的平衡,动的平衡。
2)对比与调和
“对比”指形、色、数、量、组织排列、质地、制作技法等方面的差异,并由此造成的各种变化。
对比有多样性,才有醒目、突出、生动之效。
“调和”狭义的理解指“统一”“类似”。
广义的理解,调和还有适合、安定、完整的含义。
恰当处理好对比与调和的辨证关系,对比中有调和的因素,调
和中有对比因素。
3)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变化起伏的规律,没有变化也无节奏。
“韵律”较强调“韵”的变化
渐变在图案设计中,是韵律和节奏特别鲜明的一种形式而被
普遍使用。
渐变集中体现了韵与律,变化与统一的关系,既规则条理又
容易取得生动活泼的效果。
4)比例与权衡
“比例”指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
“权衡”“权”指秤锤,“衡”指秤杆,引申为衡量比较。
三、本课小结:
本课学习了图案形式美的原理,图案的组织规律以及图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回顾本科重难点,提示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学生临摹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临摹一幅图案画。
五、板书设计:
图案的形式美
一.图案的形式美
二.图案的组织规律
三.图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