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工程管理考核标准.doc

合集下载

泵站技术管理规程

泵站技术管理规程

泵站技术管理规程【题名】:泵站技术管理规程【副题名】:code of practice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pumping station【起草单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标准号】:sl 255-2000【代替标准】:《泵站技术规范》sd204-86(技术管理分册)【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日期】:2000-10-11【实施日期】:2000-08-01【标准性质】:水利行业标准【批准文号】:水利部水国科[2000]458号【批准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泵站技术管理规程》sl255-2000的通知水国科[2000]458号根据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农水司主持,以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为主编单位修订的《泵站技术管理规程》,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

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sl255-2000《泵站技术管理规程》本标准实施后取代《泵站技术规范》sd204-86(技术管理分册)本标准自2000年8月1日起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主持部门,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二000年十月十一日【全文】:泵站技术管理规程前言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水利部农村水利司组织,对sd204-86 《泵站技术规范(技术管理分册)》进行了修订,修订后更名为《泵站技术管理规程》。

《泵站技术管理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总则;——泵站技术经济指标;——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工程管理;——调度管理;——安全管理;——科学试验与技术档案;本规程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本规程主编单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本规程参编单位:江苏省水利厅湖北省水利厅广东省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局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继珊林建时赵乐诗冯贤华徐叶琴1 总则1.0.1 为了加强泵站工程技术管理,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服务,制定本规程。

泵站工程管理考核标准

泵站工程管理考核标准

泵站工程管理考核标准泵站工程是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泵站工程的管理考核标准,是保障泵站工程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泵站工程管理考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工程设计考核标准。

1. 泵站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2. 设计应考虑到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3. 设计应充分考虑泵站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要求。

二、工程施工考核标准。

1. 泵站工程施工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标准,保证施工质量。

2.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和技术能力,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三、设备安装考核标准。

1. 泵站设备安装应符合设备制造厂家的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

2.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保护,避免损坏设备。

3. 安装后应进行设备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四、运行维护考核标准。

1. 泵站的运行维护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 运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保证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3. 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

五、安全管理考核标准。

1. 泵站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 加强对泵站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确保安全生产。

六、环境保护考核标准。

1. 泵站工程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定期进行环境检查,保证泵站周围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3. 加强环保意识培养,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泵站工程管理考核标准是保障泵站工程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需要在工程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运行维护、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制度,确保泵站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

只有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进行管理,才能提高泵站工程的管理水平,保障泵站工程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6泵站工程管理考核标准

6泵站工程管理考核标准

泵站工程治理考核标准类别工程考核内容标准分赋分原那么备注1、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一、组织治理理顺治理体制,明确治理权限;实行管养别离,内部事企分开;分流人员合理安置;建立竞争机制,实行竟聘上岗、40优化组合;建立合理、有效的安排鼓舞机制。

治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有批文;岗位设置合理,按部(省)颁标准配备人员;技术工人经培训上岗,关键岗位要30持证上岗;单位有职工培训方案并按方案落实实施,职工年培训率到达30%以上。

治理单位领导班子团结,职工敬业爱岗;庭院干净,环境秀丽,治理范围内绿化程度高;治理用房按要求设置,管没有理顺治理体制,治理权限不明确扣10 分;未实行管养别离扣5 分,内部事企不分扣5 分;分流人员未得到合理安置扣 5 分;未实行竞聘上岗扣 5 分;未建立合理、有效的安排鼓舞机制的扣10 分。

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无批文的扣10 分;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多于部〔省〕颁标准配备,或技术人员配备不能满足治理需要的扣10 分;技工不具备岗位技能要求,未实行持证上岗的扣5 分;无职工培训方案扣10 分或按职工年培训率到达30%、20%、10%,分别扣0、5、10 分。

单位领导班子不团结,职工思想不稳定扣10 分;绿化程度在本省属好、中、差,分别扣0、3、5分;环境不秀丽,庭院不干净扣 5 分;文、体、图书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扣5 分;违反?治安治理条实行管养别离包括在内部实行管养别离获省、部级精神文〔150分〕3、精神文明理有序;配套设施完善;单位内部秩序良好,遵纪守法,40无违反?治安治理条例?和?方案生育条例?行为发生;近三年获县级〔包括行业主管部门〕以上精神文明单位称号。

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治理规章制度,包括人事劳动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请示报告制度、检4、规章制度查报告制度、观测工作制度、养护治理制度、平安保卫制20度、事故处理报告制度、工作总结制度、工作大事记制度等,关键岗位制度明示,各项制度落实,执行效果好。

大中型泵站工程管理岗位设置及定员标准

大中型泵站工程管理岗位设置及定员标准

1大中型泵站工程管理岗位设置及定员标准1.1一般规定与泵站有关联的水库、水闸和灌区等工程的定岗定员,其单位负责、行政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水政监察及辅助类岗位应统一设置,水库、水闸中的技术管理、运行、观测类岗位和灌区中的渠道管理类岗位按本标准相应岗位类别分别设置。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承担灌溉、排水、引水等功能并由水利部门管理的大中型泵站:单站装机流量大于等于10m³/s的泵站;单站装机功率大于等于1000kW的泵站;小型泵站可参照执行。

1.2定员级别(1)大中型泵站工程管理定员级别按表7.2.1的规定确定。

②当泵站装机容量和装机流量不在同一级别范围时,按其中较高者确定定员级别。

③统一管理多座或多级泵站的工程管理单位的定员级别划分按总装机容量核定。

1.3岗位类别及名称大中型泵站工程管理的岗位类别及名称见表7.3.1。

1.4岗位定员大中型泵站工程管理各岗位定员按表7.4.1的规定确定。

1.5岗位定员说明(1)突出档案管理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将档案管理和安全生产单独设岗。

应落实专人负责,但可兼岗。

(2)根据实际情况,取消2006标准中工程管理类的水土资源管理岗位和计划与统计岗位,将以上2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并入工程技术管理负责岗。

(3)为适应运行管理规程的要求,新增检修维护类岗位,负责泵站日常检修和维护。

(4)主机组及辅助设备运行岗位定员按表7.5.1确定。

(5)泵站运行过程中,使用操作票的操作应由两人执行。

1.6岗位职责1.6.1单位负责类(1)单位负责岗位1)主要职责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决定、指令。

②全面负责行政、业务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工程安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③组织制定、实施单位的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组织泵站技术经济指标考核,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④推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加强职工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⑤协调处理各种关系,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泵站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泵站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泵站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泵站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保证泵站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及我司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质量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下属泵站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各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必须认真执行。

三、质量管理目标1.确保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规定。

2.提高泵站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满足客户的需求和要求。

3.保证泵站工程的安全施工,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质量管理责任1.公司总经理负责制定泵站工程质量目标,并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2.项目负责人负责具体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

3.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施工队伍进行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4.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五、质量管理措施1.施工前,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保证符合要求。

2.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做到合理施工,保证质量。

3.施工后,要进行验收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符合要求。

4.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5.建立质量档案,对工程质量进行记录和管理,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六、质量管理考核1.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检,评估工程质量情况。

2.对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业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七、质量管理改进1.根据工程质量抽检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定期总结工程质量管理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3.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以上是我司泵站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希望各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认真执行,确保泵站工程质量稳步提升,为我司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考核制度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考核制度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考核制度一、考核目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考核制度的制定旨在对公司员工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和考核,促使员工养成爱护设备、勤奋工作、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二、考核内容1.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员工需每日按照规定的保养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包括润滑油的更换、设备外部清洁、零部件检查等工作。

考核时将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维护记录评定员工的维护工作质量。

2. 设备使用管理员工在使用设备时需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并在使用完毕后做好设备的清洁和安全防护工作。

考核时将综合考虑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操作规范评定员工的使用管理情况。

3. 设备故障处理员工在设备出现故障时,需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并按照维修流程进行处理。

员工的故障处理速度和处理结果将是考核的重要内容。

4. 安全管理员工在工作中需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做好设备周围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消除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对员工的考核结果有着不利影响。

5. 设备管理记录员工需认真做好设备管理记录的填写工作,确保设备的使用状况能够被清楚记录下来。

管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将是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考核方式1. 定期考核公司将会定期对员工的设备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一般为月度考核,以评定员工在一月内的工作表现。

考核结果将影响员工的绩效考评结果。

2. 不定期考核公司还将不定期对员工的设备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一般为随机考核。

此类考核主要是为了检验员工在平时的工作状态和执行情况。

3. 突发事件考核在发生严重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时,公司将会对涉事员工进行突发事件考核,以评定员工在危急情况下的反应和处理能力。

四、考核结果根据员工在考核中的表现情况,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

优秀表现的员工将有机会获得嘉奖或晋升机会,而表现不佳的员工将受到警告、扣减奖金或降职处理。

五、总结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考核制度的建立有助于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及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

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及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

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及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23.07.11•【字号】云水农〔2023〕13号•【施行日期】2023.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及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各州(市)水利(水务)局: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的通知》(办农水〔2022〕331号)要求,为规范开展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依据《关于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办法》(水云管〔2022〕130)等文件要求,省水利厅重新修订了《云南省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及评价标准(试行)》《云南省大中型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及评价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切实取得管理实效。

原《云南省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云水农〔2020〕22号)同时废止。

云南省水利厅2023年7月11日云南省大中型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提升大中型灌排泵站管理水平,保障泵站工程安全运行和持续、充分发挥效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水利部《大中型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泵站技术管理规程》和《泵站安全鉴定规程》等要求,结合云南省大中型灌排泵站工程建设与管理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省单站设计流量≥10m3/s或装机功率≥1MW以上,且落实管理单位的大中型灌排泵站。

第三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构建科学高效的泵站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泵站建设管理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泵站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成“设施完好、工程安全、运行节能、调度科学、站区优美、管理高效”的现代化泵站。

泵站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泵站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泵站工程质量控制方案一、质量目标1.1 确保泵站工程建设达到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及相关规范要求。

1.2 提高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

1.3 减少事故隐患,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二、质量控制组织2.1 泵站工程质量控制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组成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召开质量会议,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和管理。

2.2 建立工程质量档案,对重要节点和隐蔽工程进行备案,并及时报送监理单位进行复核。

三、质量控制流程3.1 前期准备工作3.1.1 建设单位委托专业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方案,并在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3.1.2 建设单位委托专业监理单位编制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包括监督检查、抽查和日常巡查等内容。

3.2 施工阶段3.2.1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并制定工序卡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3.2.2 施工单位应提供必要的工程资料和材料,以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3.2.3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的质量档案,每个重要工序和设备的安装都应进行备案。

3.2.4 监理单位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3 竣工验收阶段3.3.1 施工单位在竣工验收之前,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和清理,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3.3.2 监理单位对竣工工程进行验收,对合格的工程及时出具竣工验收报告。

四、质量控制措施4.1 施工方案4.1.1 确保施工单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主要工序的流程和工艺要求,以及潜在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4.1.2 监理单位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

4.2 材料选择4.2.1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选择合格的材料,严格遵守供货合同,杜绝使用假冒伪劣材料。

4.2.2 监理单位对材料进行跟踪管理,对到货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出具检测报告。

4.3 施工质量4.3.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每个工序的质量达到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下列3种情况之一,此项不得分:1.上级主管部门对单位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结果不合格;2.不重视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班子成员发生违规违纪行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3.单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近三年(从上一年算起)连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精神文明单位或先进单位称号,此项得满分。
一类工程和已除险加固或更新改造的此项满分。
二、安全管理(250分)
13.防汛抢险
各种防汛责任制落实,防汛岗位责任制明确;防汛办事机构健全;抢险队伍机动能力强,人员经业务培训;防汛抢险预案、措施落实;根据工程需要储备必要的抢险物料、工具、器材设备等。
20
防汛岗位责任制不明确,扣1~5分;防汛办事机构不健全、人员未经培训,扣1~5分;防汛抢险预案、措施不落实,扣1~5分;抢险物料、工具、器材设备等不满足工程抢险需要,扣1~5分。
泵站工程管理考核标准
类别
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赋分原则
备注
一、组织管理(150分)
1.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管理体制顺畅,管理权限明确;实行管养分离,内部事企分开;建立竞争机制,实行竞聘上岗;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25
没有完成水管体制改革的,新成立水管单位不符合水管体制改革要求的,此项不得分。
管理体制不顺畅,管理权限不明确,分类定性不准确,扣1~5分;未实行管养分离,扣5分;内部事企不分,扣5分;未实行竞聘上岗,扣5分;未建立激励机制,扣1~5分。
二、安全管理(250分)
8.安全鉴定
按照《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 316)开展安全鉴定工作;鉴定成果用于指导泵站的安全运行和除险加固或更新改造。
30
未按SL 316的规定进行安全鉴定,此项不得分。
未将鉴定成果用于指导泵站安全运行和除险加固或更新改造,扣15分。
9.等级评定
按《泵站技术管理规程》(GB/T 30948)的规定开展泵站建筑物和设备等级评定工作。
已确权划界但土地使用证领取率未达到95%的,每低10%扣2分;无界桩、标志或界桩、标志不全等,扣2~10分。
12.工程安全隐患管理
工程安全隐患情况清楚,并登记造册;有相应的除险加固或更新改造规划或实施方案(由有资质单位编制);工程除险加固或更新改造前应有安全度汛措施。
30
工程隐患不清楚且未登记造册,扣10分;无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规划或实施方案,扣10分;工程除险加固或更新改造前未制定安全度汛措施,扣10分。
3.精神文明
管理单位领导班子团结,职工敬业爱岗;重视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和水文化建设,职工文体活动丰富;单位内部秩序良好,遵纪守法,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近三年获县级(包括行业主管部门)及以上精神文明单位或先进单位等称号。
30
管理单位领导班子不团结,扣5分;单位职工反映的意见较多,合理意见长期得不到解决,扣5分;精神文明创建、水文化建设活动制度不健全、职工参与程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等,扣1~10分;
20
未按GB/T 30948的规定开展建筑物和设备等级评定,此项不得分。
开展了建筑物和设备等级评定,但事前无方案、过程无记录、事后无总结,扣5~20分;
泵站主要建筑物和设备,有评定为三类或四类的,但未制定应急措施和除险加固或更新改造计划的,此项不得分。
10.水行政管理
坚持依法管理、巡查,发现侵占、破坏、损坏水利工程的行为,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并及时上报;依法对管理范围内批准的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主要部位有明显警示警告标志。
50
发生危害工程安全的活动,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的每起扣5分,未及时上报的每起扣10分;对建设项目监管不力,无巡查记录,扣5分;主要部位无明显警示警告标志,扣5分。
11.确权划界
按规定界定工程的管理范围;对工程管理范围用地进行确权划界,领取土地使用证;界桩、标志齐全、明显。
30
未进行确权划界,此项不得分。
档案管理制度健全,配备档案管理专业人员;档案设施齐全、完好;各类工程技术资料建档立卡,图表资料等规范齐全,分类清楚,存放有序,按时归档;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高;档案管理获档案主管部门认可或取得档案管理单位等级证书。
20
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扣2分;未配备档案管理专业人员,扣2分;档案设施不齐全,扣2分;工程技术资料没有建档立卡,扣2分;工程技术档案分类不清楚、存放杂乱,扣1~6分;不按时归档,扣2分;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扣1~3分;未获档案管理主管部门认可或无档案管理单位等级证书,扣4分。
宜绿化面积率为:已绿化面积/可绿化面积
5.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关键岗位制度明示,各项制度落实,执行效果好。
15
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针对性不强,扣1~5分;关键岗位制度未明示,扣1~5分;制度执行无记录或记录不全,扣1~5分;发现有松懈、执行不够、违规现象,扣1~5分。
6.档案管理
管养分离包括内部实行管养分离。
2.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有批文;岗位设置合理,人员配备满足管理需要,不超过部颁标准;配备技术负责人,技术工人经培训上岗,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单位有职工培训计划并按计划落实实施,职工年培训率达到5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
25
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无批文,扣10分;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多于部颁标准配备,未配备技术负责人,或技术人员配备不能满足管理需要,扣1~5分;技术工人不具备岗位技能要求,未实行持证上岗,扣5分;无职工培训计划或职工年培训率未达到50%,扣5分。
7.年度自检和考核
管理单位根据考核标准每年进行自检,并将自检结果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按规定组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水管单位,水管单位应加强整改。
20
管理单位未开展年度自检、未报经上级主管部门考核或上级主管部门未按规定考核的,此项不得分。
对自检发现问题、上级主管部门考核反馈意见,管理单位未整改落实的,扣5~15分。
一、组织管理(150分)
4.工程环境和管理设施
管理范围内水土保持良好、绿化程度高,水生态环境良好;管理单位庭院整洁,环境优美;管理用房及配套设施完善,管理有序。
15
水土保持设施不足,宜绿化面积率为60%~80%,扣2分,宜绿化面积率低于60%,扣5分;水生态环境差,扣1~5分;管理单位(包括基层站、所、段等)办公、生产、生活等环境较差,扣1~5分;管理用房及文、体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或管理混乱,扣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