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城市背景下昆明市城市园林景观植物群落的植物配置

合集下载

浅谈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

浅谈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

浅谈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是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起到了呼吸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能够为城市增添绿意,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进行浅谈,并探讨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是多样性和包容性。

城市是一个多样性的集合体,包含了不同的人群、文化和自然环境。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考虑到城市的多样性,不同的区域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

城市的市中心可以设计成开阔而富有现代感的景观,而郊区可以设计成更加自然、生态的景观。

而在植物配置方面,也应该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配置,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美观,还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

在植物配置上,应该倡导使用本地植物和原生植物,这些植物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更加友好,可以减少对外来物种的依赖,减少水和肥料的使用。

城市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态平衡,保护和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在植物配置上,应该适度增加树木和草地的种植,减少砖石和水泥的覆盖面积,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环境。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考虑到城市居民的需求。

城市居民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在城市中能够享受到自然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

而在植物配置上,应该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性和功能性,选择那些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进行配置,同时保证这些植物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能够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及配置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及配置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及配置发表时间:2020-07-06T15:01:23.58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第9期作者:吕世斌[导读] 植物的合理配置,增加园林的文化内涵,营造园林景观意境,对园林空间进行合理的运用,增加园林的艺术内涵。

摘要:城市环境生态化建设,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目标,园林在设计阶段,要考虑园林在环保中的作用,同时还要兼顾园林景观的营造,实现风景园林建设的意义,植物作为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装点园林的氛围,还具有环境保护的功能,净化城市的空气。

植物的合理配置,增加园林的文化内涵,营造园林景观意境,对园林空间进行合理的运用,增加园林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植物;主要功能;配置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城市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重视城市环境的保护。

其中,城市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成为优化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作为组成园林的重要元素,植物的合理选择成为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关键。

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实现植物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对城市污染生态化的治理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1、园林植物优化城市环境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环境治理工作需要新的突破。

生态化的风景园林建设推动城市环境治理的进程。

在风景园林设计阶段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通过种植树木和花草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发挥植物净化空气、改善土壤的功能,对城市进行生态化的建设。

植物在成长过程中,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具有蒸腾和吸附的功能,能够调节城市的温度,净化城市的空气。

2、园林植物与城市文化相辅相成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可以美化城市的环境,是城市规划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通过园林植物合理的配置,形成多种自然景观,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将城市的精神面貌通过园林植物的建设进行体现。

城市的文化需要园林植物的衬托,而园林植物需要城市文化的底蕴,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协调,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昆明市屋顶花园植物景观配置探析

昆明市屋顶花园植物景观配置探析

昆明市屋顶花园植物景观配置探析昆明市屋顶花园植物景观配置探析摘要屋顶花园植物景观配置是屋顶花园的灵魂,它是表现自然生态的关键。

论述了屋顶花园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昆明市屋顶花园的实例分析,对其不同景观配置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指导以后的设计,营造出优美独特、清新怡人的屋顶花园景观。

关键词屋顶花园;植物景观配置;实例分析;云南昆明随着当今社会的日益发展,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只留下面积较少的土地用作景观绿化,因此人们合理地利用屋顶空间,创造出现代社会的“空中花园”。

屋顶花园是指根据屋顶的具体条件,选择相应的乔木、藤本植物、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进行屋顶绿化植物配置,并设置园路、座椅和园林小品等,提供一定的游览和休憩活动空间所用的复杂绿化[1]。

屋顶花园以植物造景为主,强调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放在首位。

通过乔、灌、草、花卉及藤本植物的合理搭配,给屋顶以生命力,为屋顶创造了一种园林意境和惬意氛围,四季不断变化的植物让花园产生无限魅力。

植物景观代替了灰色混凝土和黑色沥青,合理利用和分配了城市上层空间,美化了城市高层建筑空间,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创造出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城市景观。

1昆明市屋顶花园生态环境及植物种类昆明市位于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省中部地区,它拥有大量的绿化景观,屋顶花园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使平面绿化变为立体绿化,使地面园林向空中延伸和拓展的空中绿化形式,促使植物与建筑物、自然景观与人造绿化景观相结合。

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及风韵都能增添建筑物的美感,使之产生出生动活泼而具有季节变化的感染力,这种动态的均衡构图,正是屋顶花园植物所要传达的景观意境。

1.1昆明市屋顶花园生态环境昆明市属于滇中高原亚热带半湿润半干旱种质资源区,其气候的突出特点是冬春少雨干旱,年干燥度为1.2~2.0。

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形成了屋顶花园独特的生态环境。

昆明市拥有适宜的温度、光照和空气等地上环境条件;拥有丰富的水和植物等中间环境条件;拥有充足的土壤等地下环境条件,这些都为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起到调节气候、防止土壤侵蚀、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

下面将介绍植物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

一、植物的主要功能1. 美化环境: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色彩和香气,可以为城市带来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2. 调节气候: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持空气中的湿度,降低城市的温度,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和有害气体的含量,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3. 净化空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释放出氧气,提高空气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

4. 防止土壤侵蚀:植物的根系可以牢固地固定土壤,防止土壤的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城市的水源和土地资源。

5. 吸收噪音:植物的枝叶可以吸收周围环境中的噪音,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干扰,营造宁静的居住环境。

6. 提供休闲空间:植物能够提供庇荫、防风、遮阳等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空间,增加生活乐趣。

7. 增加生态多样性: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配置,可以增加城市植物的多样性,吸引各种动物和昆虫栖息,促进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植物的配置方法1. 根据功能需求进行配置: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功能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在繁华商业区可以选择观赏效果好、适应能力强的花卉和乔木;在居民小区可以选择具有清新香气、美化环境的花草植物;在湿地公园可以选择适应水分环境的湿地植物等。

2. 考虑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植物的配置应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包括与建筑物、道路、水体、人行道等的统一风格和美感。

同时还应考虑植物的大小、形态、颜色和季节花期等特点,使其与周围环境相互呼应,形成整体的景观效果。

3. 选择适应能力强的植物:在城市环境中,植物需要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湿度、土壤质地等。

城市生态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城市生态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城市生态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成为规划建设的重要目标。

本文就根据城市生态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做出探讨。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配置一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生态设计的植物配置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使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

在传统文化和传统园林艺术中,园林植物往往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如比喻,吟咏雅趣和形实兼丽等,通过合理配置设计,可以在局部地区将园林植物的寓意和韵律予以表达,促使植物形与神的结合,启迪居民。

因此,汲取和借鉴传统园林的文化传统,融合自然规律和人文传统,综合园林生态,审美和精神功能,创造意境,烘托环境氛围,增加绿地品味和情调,实现功能,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满足市民的游憩和身心再生需求,丰富和提升植物景观的内涵和功能。

二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2.1 统一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 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 显示多样性, 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 这样既生动活泼, 又和谐统一。

总之变化太多, 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失去美感。

过于繁杂的色彩还会引起心烦意乱,无所适从, 但太平铺直叙, 没有变化, 也会显得单调呆板, 因此生态园林设计时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

2.2 景观性原则应该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 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

这需要我们进行植物配置时, 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造景功能, 并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握, 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 使植物在生长周期中,“收四时之烂漫”,达到“ 体现无穷之态, 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 丰富群落美感, 提高观赏价值。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不仅美化环境,还承担着生态保护、空气净化、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

在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必须考虑到其生态功能和风景效果,从而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美化环境:植物的色彩、形态、纹理和香气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2. 生态保护:植物可以改善土壤、水质和空气,有效阻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维护地质环境和生态平衡。

3. 调节气候: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温,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气候舒适度。

4. 保护生物多样性:植物提供了丰富的生物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支撑了城市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5. 减少噪音:植物通过吸收声波和改变声传播途径,可以减少城市中的噪音污染。

由于不同植物种类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因此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需要对植物的功能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最佳的生态效果和美化效果。

植物的配置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应环境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在植物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其生长习性、适应性、观赏性和生态功能,以及对城市环境的适应能力。

2. 植物的组合:根据设计的要求和场地的特点,选择植物进行组合搭配,以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植物的组合应该注重色彩搭配、形态对比和层次分明,以增强景观的深度和层次感。

3. 植物的空间布局:根据景观布局和功能要求,合理布置植物的位置和分布,使其在空间中形成丰富的层次结构和环境气氛。

植物的空间布局要考虑到其生长需求、功能作用和景观效果,以实现最佳的空间利用效果和观赏效果。

4. 植物的维护管理:在植物配置中,要考虑到植物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合理规划植物的维护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景观效果。

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其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风景效果的双重目标。

论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

论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

论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发布时间:2022-01-06T02:15:46.256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6期作者:张晓鑫[导读] 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现在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理念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风貌的体现。

张晓鑫身份证号:44162119791108****摘要: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现在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理念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风貌的体现。

合理配置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而且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园艺公司的相关员工必须优化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

本文详细分析了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城市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今后的城市园艺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现代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对策建议一、引言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环境破坏问题也变的日益严重。

而生态园林项目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好的、愉快的休闲活动场所。

所以当今世界,园林建筑项目越来越多,优化园林设计、合理配置园林内的植物现今已成为园艺业的共同任务。

但由于园林工程项目的第一步就是种植合适的花草树木,所以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案尤为重要,但是我国园林植物配置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

为了生态园林设计能够充分发挥相应的效益,工作人员必须精心设计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方案,合理管理园林中的植物,不断更新管理方法和设计理念,确保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更好的满足人民的需要。

二、城市生态园林设计植物的作用(一)减少城市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几年,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空气质量严重受到破坏。

而城市园林设计便是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园林中的植物又是提高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一部分,植物具有调节生态平衡和改善环境污染的作用,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有效发挥自身对于空气净化的作用。

昆明市园林植物配置以及造景特色分析

昆明市园林植物配置以及造景特色分析

昆明市园林植物配置以及造景特色分析摘要:园林植物是一类比较典型的构景要素,其在城市绿地景观营造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本文以昆明市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就其配置及造景特色进行深入剖析,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昆明市;园林植物;配置;造景特色植物拥有其专属自身的生命规律与生存环境,在建设城市绿地时,需要秉持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

另外,在城市绿地当中,无论是植物配置还是造景,都需要遵循景观与生态的基本要求,以此来更好的利用的目的。

除了要做好树种选择及合理配置工作之外,还需要重视其生态环境与影响,兼顾使用人群的行为心理,使其植物配置与造景的人性化、生态性与艺术性。

本文结合当前实况,以昆明市为对象,就其植物配置即造景特色探讨如下。

1.昆明市园林概况昆明市是中国云南省省会,为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通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因风景名胜众多、气候宜人、人文特征丰富,因而是我国的重要旅游胜地,具有“春城”之称。

市区内共有19个公园绿地,不仅有宝海公园、翠湖公园等综合类公园,而且还有篆塘公园、弥勒寺公园等社区公园,以及带状公园(如玉带河公园等)、专类公园(圆通山动物园等)。

另外,绿化效果较好的小区有江东花城、阳光昱苑、佳原上居等。

当前,昆明市区的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公园绿地等,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生态环境系统,其为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根基。

经实地考察发现,昆明市园林绿化植物当中的基调树种为荷花玉兰、乐昌含笑、滇朴、银杏、香樟、天竺桂等。

2.昆明市园林植物配置及景观空间组合2.1植物种类选择首先,强化乡土树种的培育及应用。

现阶段,昆明市经常会用到诸如复羽叶栾树、香樟、滇朴、云南松等乡土树种,特别是杜鹃类植物,因而经常将云南称之为“杜鹃王国”。

但真正应用在城市绿化当中的仅有两种,即西洋杜鹃与毛杜鹃;一些具有较好观赏性的杜鹃品种未能得到广泛利用。

而对于落叶类大乔木而言,仅有复羽叶栾树、黄连木及滇朴使用较多,而小乔、观花类大灌木应用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生态城市背景下昆明市城市园林景观植物群落的植物配置构建生态城市背景下昆明市城市园林景观植物群落的植物配置【摘要】依据城市的植物群落的材料构成,可将城市景观植物群落划分为草坪、花境、疏林草地、密林以及复层树群等几种类型。

按照植物群落的基本功能,可以将其分为生产型、文化型、科普型、环保型、游憩型以及观赏型几种。

同时,还包括道路绿地群落和滨水绿地群落等两类具有特殊位置的类型。

本文总结了昆明市城市园林景观植物群落的具体范式、配置手法以及植物组成等资料,从而为城市园林景观植物群落的实施、设计和规划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园林景观;植物群落;植物配置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若缺乏独具特色的绿荫和花草,则无法达到降低声浪喧嚣和雾尘污染的目的,而且,城市居民也无法享受到清秀的山峦和蔚蓝的天空。

所以,城市园林景观配置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草坪、花卉和树木在内的植物材料能够为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改善提供保证和基础,而城市园林建设艺术水平和观赏效果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园林植物配置情况的影响。

城市园林配置应遵循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凸显出城市园林景观的艺术效果,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并举。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形式较为丰富,不同的地点、场合和地区需要实现不同的种植方式和植物组成,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

因为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且时刻处于生长变化之中,因而不同的植物组合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然而,植物群落配置也是有章可循的,因而在城市园林景观植物群落的植物配置时,应对其具体范例、配置方法和植物组成进行综合分析。

1 自然式配置昆明市城市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无需完全遵守严格的种类和株数规定,株间距无需固定,且不要求严格的中轴对称排列。

应遵循变化自然、生动活泼、参差错落、互相掩映、有大有小、有疏有密、有远有近和自然搭配等基本原则。

本文以昆明世博园建设项目为例,对生态城市背景下城市园林景观植物群落的植物配置中,自然是的配置形式进行了分析:第一,孤植。

在面积较大的巨石旁、小岛上、水边、道路转弯处、院内、门前、广场和草地上仅需栽种1棵树,这一配置方法称为孤植。

其主要作用在于兼有观赏与庇荫的作用。

这一配置方法要求植物自身形态姣美,或是飘香四溢、色彩斑斓,或是秀丽多姿、体态潇洒,或是体型壮伟,因而能够成为空旷地上的主景。

树木要求具有较为突出的个性美。

对于外形较为高大,叶色、叶形较为优美,开花繁茂,树姿优美,树冠轮廓变化丰富的树木,都是孤植的理想树种。

然而,这一配置方法需要具有合适的观赏视距,协调空间的大小与树木的数量,并注重风景层次的丰富性。

常用的树种包括:花繁色艳的广玉兰、樱桃准花、山茶、碧桃、梅花、紫薇、玉兰、海棠等;潇洒多姿、体态轻盈的棕榈、垂柳、械树等;树荫如盖、体型壮伟的银杏、雪松、榕树、樟树等,同时,黄色的漆树、五角枫、枫香或是红色的枫叶等也是较为常用的树种。

第二,林植。

大量栽植的乔灌木共同形成的森林景观,具有较为特殊的防护能力。

占地面积较大的卫生防护林带、疗养区、风景浏览区和空静区通常使用林植的配置方式。

昆明市政府的后院即为一片面积较大的樟树林,且树下能够种植麦冬草等植物,这样能够丰富林内景色,在林下形成一片活动和休闲区域,且冬天有阳光,夏天可庇荫,形成一种怡神且宁静的感觉。

林植在构图方面应遵循有过渡、有转换、自由错落、断断续续、疏疏落落、风致韵调的基本原则。

既可远眺,又可孤赏;既可草地,又可树丛,从而构成一种简明疏朗的园林风光。

第三,群植。

指的是几十株或是十几株树木共同种植形成的树丛群体结构。

这一配置方法具有株数多、单元面积较大等特征,而且实际属于小块人工林。

所以,在具体种植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种间关系、景观效果及生物学特性。

群植通常由多树种或是单一树种的灌木和乔木形成。

依据群体美的构图规范实施树种搭配,形成大小、形态和色彩方面的对比。

第四,丛植。

指的是由几十株或是几株植物构成的丛林,通常可依据其功能划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以观赏为目的的树丛,这一类型能够与宿根花卉相搭配并能与乔灌木混交;另一种是以庇荫为目的的树丛,通常由单一树种的乔木树种构成。

丛植一方面要求具有个体美,另一方面还应兼顾群体美。

树木前、小岛、路旁、花坛中、广场上、草地上都能够选择这一植物配置方式。

与孤植相比,丛植要求在植物的观赏效果和植物数量方面都更富于变化,且效果要求更高。

丛植需要较好地处理种间和株间远近的关系,对于一个树丛单元来说,应以骨干树种为主体,以陪衬树种为搭配。

树木的配置应遵循统一多样的基本原则。

同时,左右呈顾盼或揖拱之状,错落有致,层次深远,俯仰斜直方位以提高其生动性,植物的配置应参差自然,疏密相间,避免杂乱繁琐。

2 规则式配置本文以昆明世博园建设项目为例,对生态城市背景下城市园林景观植物群落的植物配置中,规则式的配置形式进行了分析:第一,环植。

环植指的是依据特定的株行距将树木修整为圆环,由多种或一种花卉或树木进行搭配种植。

通常可栽为多环型、一环型或半环型,通常用于开阔地、周围花坛或主景的陪衬。

第二,列植。

这一配置方法需要留取特定的株行距,并对植物进行多行或一行的成行排列,依据特定的方式搭配多种或一种树种。

依据特定的隔行或隔株式的方式对多种树进行整齐排列的列植。

列植通常用于绿篱、岸边、防护林带、行道树等部位。

若进行超过2行的列植,则通常可以选择长方形、三角形或正方形等排列形式。

第三,对植。

通常在纪念物出入口两侧或建筑物前将植物进行对称的左右栽植,以主景为基础,两边呼应。

要求种植的树木四季常绿,大小一致,形态整齐,特别是纪念物前两侧排列时。

例如,烈士陵园的墓碑前应在两侧整齐划一地种植松榴等树种,以此来彰显该地区的庄严肃穆性。

然而,在普通的自然式园林或建筑物入口部位,通常种植雪松,其主要原因在于,雪松外形较为肃穆庄严,侧枝下垂开展,且形象为明快简洁的塔形[1]。

第四,中心植。

在花坛或广场的中心部位种植四季常青、生长缓慢、轮廓简洁、树形整齐的树木,从而突出构图中心或是视线交点,例如,枝条下垂、种植塔形的雪松同时具有严谨肃穆和潇洒自然的特征,同时也可选用棕榈、苏铁、罗汉松、柏、松等植物,且随着植物的形态其所显现出的艺术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

3 混合式配置第一,绿篱。

绿篱是维持相应形状,控制一定修剪高度,株行距紧密延长栽植的一种栽植形式。

依据其高矮可将绿篱划分为三个类别:30至60cm的矮篱,1.2m的中篱,3.8m的高篱。

绿篱的主要作用在于遮荫、隔音、防尘、绿屏挡风等。

矮篱通常由空间、图案、花镜镶边及花坛构成;中篱通常由空间、装饰绿门、区划境界构成;高篱通常由喷泉背景、雕塑、花坛构成[3]。

在绿篱的实际设计过程中,需从实际的客观需要出发,灵活运用各种配置方式,注重整体协调统一,强调和谐一致。

在绿篱配置过程中,不管选用何种配置,均应对各类树种的香味及色调、树木姿态和形态、艺术观赏特点和生物学特性等进行综合性考虑,实现树种的合理配置[4]。

第二,花镜。

花镜一种充分彰显花卉群体美和色彩美的栽植形式。

通常在建筑物边缘和庭园边角选择自然式栽植,这一配置形式,要求参差不齐,表现美观自然,高的在后、矮的在前,排列应有丰富的变化,高低错落,高度要低于窗台,种类避免过多,且色彩要协调,从而实现其三面或一面观赏[5]。

第三,花台、花丛。

花台、花丛等布置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出花卉观赏的节奏美、色彩美和群体美。

有些栽植在以不规则的石块为基础的土石花台上,有些栽植在规则砌筑的花台上,有些栽植在匿成栏栅的花池中。

花台、花丛通常布置不十分规则,可同时栽种木本、草本,但要保证色调和谐,主体鲜明,且种类不宜过多。

第四,花坛。

指的是将色彩不同的观赏植物种植在具有特定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并形成一种美丽图案的植物配置形式。

通常设置在庭园大门前、广场、道路交叉点等部位。

依据其布置形式的不同,通常可将花坛划分为:盆景花坛、立体花坛、带状花坛、毛毡花坛。

依据建筑材料的不同,通常可将花坛划分为下述几种类型,即灌木花坛、球根花坛、1至2年生草本花坛。

立体花坛通常布置于建筑物前、路口或大门入口。

以昆明世博园大门入口部位的花坛布置为例,其两侧分别设置4根圆柱形花柱。

钢材和竹木为其构筑骨架,再使用网蔸进行绑缚,将栽植好的五色堇装置其中。

注意立体花坛的修剪、喷水、管理。

一旦花色发生凋萎,需将其全部更换。

同时,在广场或公园的菊花展布置过程中,将菊花设置为龙腾虎跃、火箭、花盆等各种图案的造型。

参考文献:[1]李明娜.昆明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结构与景观分析评价[J].西南林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1(1):10--11[2]曾双贝,张利,朱勇.昆明市新建居住区园林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及评价[J].西南林学院园林学院,2005,1(5):453--454[3]彭建松,肖辉.昆明市公园不同类型植物群落树种多样性比较[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1(3):356--357[4]刘荣凤,张云,姜海凤.昆明市城市中心公园植物景观设计[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1(5):908--910[5]薄凌风.昆明市街道植物景观设计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1):13―14作者简介:陈鸿(1972-),男,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或是水利水务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园林建筑规划与设计。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