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课后思考题

合集下载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试题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试题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试题武汉大学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系别学号姓名考分“西方哲学史”试卷梳理和分析如下哲学文本中的思路和论证,并简要评价(2题,每题50分)。

1、“我早就注意到,为了实际行动,有时候需要采纳一些明知很不可靠的看法,把它们当成无可怀疑的看待,这是上面说过的。

可是现在我的目的是专门寻求真理,我想做法就完全相反:任何一种看法,只要我能够想像到有一点可疑之处,就应该把它当成绝对虚假的抛掉,看看这样清洗之后我心里是不是还剩下一点东西完全无可怀疑。

因此,既然感官有时欺骗我们,我就宁愿认定任何东西都不是感官让我们想像的那个样子。

既然有些人推理的时候出错,连最简单的几何学问题都要弄乱,作出似是而非的推论,而我自己也跟别人一样难免弄错,那我就把自己曾经用于证明的那些理由统统抛弃,认为都是假的。

最后我还考虑到,我们醒时心里的各种思想在睡着时也照样可以跑到心里来,而那时却没有一样是真的。

既然如此,我也就下决心认定:那些曾经跑到我们心里来的东西也统统跟梦里的幻影一样不是真的。

可是我马上就注意到:既然我因此宁愿认为一切都是假的,那么,我那样想的时候,那个在想的我就必然应当是个东西。

我发现,‘我思,所以我存在’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怀疑派的任何一条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予以采纳,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

”2、“向来人们都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必须依照对象;但是在这个假定下,想要通过概念先天地构成有关这些对象的东西以扩展我们的知识的一切尝试,都失败了。

因此我们不妨试试,当我们假定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时,我们在形而上学的任务中是否会有更好的进展。

这一假定也许将更好地与所要求的可能性、即对对象的先天知识的可能性相一致,这种知识应当在对象被给予我们之前就对对象有所断定。

这里的情况与哥白尼的最初的观点是同样的,哥白尼在假定全部星体围绕观测者旋转时,对天体运动的解释已无法顺利进行下去了,于是他试着让观测者自己旋转,反倒让星体停留在静止之中,看看这样是否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西方哲学智慧课后思考题

西方哲学智慧课后思考题

1.简述笛卡尔关于“我思故我在”的思想(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

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是完全自明的。

因为,我虽然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怎么也不能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而怀疑活动是思想活动,所以说我在怀疑也就是我在思想。

既然我在怀疑、思想是无可怀疑的,那么作为怀疑主体的“我”的存在也就是确定可靠的了。

于是,也就得出“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

笛卡尔把“我思故我在”看作是绝对可靠、牢不可破的真理,甚至认为连怀疑派的任何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

于是他把“这条真理” 当作整个哲学的基石。

)“我思故我在”是通过普遍的怀疑而最终确定的唯一不证自明无可置疑的第一原理,笛卡尔由此确立了理性的地位。

当我们怀疑一切的时候,唯有思维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因为在怀疑“我在怀疑”时就证实了我在怀疑的真实性。

而怀疑也是种思想。

显然,我在怀疑,我在思想,必然有一个在怀疑在思想的“我”存在。

因为说某个东西在思维着,而它在思维时却又不存在,这是自相矛盾的。

换言之,怀疑必然有一个怀疑者在怀疑,思维必然有一个思维者在思维。

笛卡儿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

我们虽然可以通过怀疑来确定“我”的存在,但是这也表明“我”的存在是不完满的。

因为怀疑除了确定“我在”之外不可能确定别的什么,而认识显然比怀疑具有更大的完满性。

由此可见,“我”是一个不完满的、有缺陷的实体。

笛卡儿试图从该出发点证明出上帝的存在。

笛卡儿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有一个完美实体――即上帝――必定存在。

从所得到的两点出发,笛卡儿再次证明,现实世界中有诸多可以用理性来察觉的特性,即它们的数学特性(如长、宽、高等),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

虽然笛卡儿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即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灵魂”和“扩延”),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

西方哲学史复习思考题2008

西方哲学史复习思考题2008

西方哲学史复习思考题20081.简述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思想。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501 B.C,火本原说1.变的普遍性: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2.变的基础(外在本原):永恒的活火,火∨∧气∨∧水∨∧土;3.变的尺度(内在本原):逻各斯——变化所遵循的尺度和规律;4.变的原因:对立统一,一切都由对立而产生;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

它使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人,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

相反者相成,对立创造和谐。

5.对变化的认识——感性与理性,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爱智慧的人应当熟悉很多事物;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思想是人人共有的,人人都禀赋着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思想的能力。

自然喜欢隐藏起来。

火作为本原,是世界的原初状态,由火生成万物,万物又复归为火。

火与万物的转换(生成与毁灭)以及事物之间的转换都遵循不变的原则——逻各斯的支配,逻各斯决定着转换或事物运动的方向、节奏和程度。

逻各斯,logos,原意是“话语”,赫拉克利特用来表示“说出的道理”,就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可被理解为“理性、理由”等,就本原而言,可被理解为“原则”、“规律”和“道”等生成辩证法:转化、和谐、同一、对立或相对2.你怎样理解“美德即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呼应,对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美德的知识。

心灵的内在原则。

无人有意(自愿)为恶。

知道什么是善而不行善是自相矛盾。

邪恶源于无知。

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

3.简述柏拉图的分离学说和理念论。

“分离学说”,柏拉图哲学的核心,肯定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这就是理念领域或理念世界。

不同的认识能力在本性上与不同的对象相联系、相对应,意见和知识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能力,因此,知识的对象不会等同于意见的对象。

希腊哲学家一般相信,感觉是相对的,变动的,因而是不可靠的;理智却能够得出确定不疑的结论。

武汉大学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试题真题2004-2014、2019

武汉大学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试题真题2004-2014、2019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历年考研真题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2019(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1.存在(巴门尼德)2.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阿奎那)3.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洛克)4.人是机器(拉美利特)5.自在与自为(萨特)二、简答题(每题15分)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2.简述休谟关于两类知识的区分3.简述早期维特根斯坦关于可说与不可说的区别三、论述题(每题30分)1.试述康德的绝对命令学说2.试述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评2014(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2.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说”3.霍布斯的“利维坦”4.斯宾诺莎的“神即自然”二、简述题1.简述希腊化时期怀疑主义对感觉和理性的否定2.简述对笛卡尔的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理解3.简述对莱布尼茨实体、属性和样式的理解三、论述题1.试论述中世纪时实在论与唯名论的斗争及评析2.康德对旧的形而上学批判,希望建立未来的形而上学,试论述康德论述的思路2013(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柏拉图的“知识”和“意见”2.古代怀疑论3.亚里斯多德的实践智慧4.莱布尼兹的“自然从不飞跃”5.卢梭的社会契约论6.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7.后结构主义8.忘了二、论述题1.笛卡尔的第一原理和上帝存在的证明2.康德的先验演绎3.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2012(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1.巴门尼德的存在论2.柏拉图的通种论3.普罗提诺的太一说4.我思故我在5.贝莱克的存在即被感知6.尼采的权力意志7.思维经济原则8.逻各斯中心主义二、论述题1.比较康德的范畴论和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2.从费希特的自我哲学到谢林的同一哲学3.海德格尔的理解的前结构和伽达默尔的前见论2011(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1.四根说2.光照说3.利维坦4.绝对精神5.皮尔士确定信念的四个方法6.尼采的超人学说7.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步骤二、论述题(每题20分)1.试述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身心关系说的发展2.评述康德的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及其解决3.维特根斯坦的“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理论,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误解是一种理解吗?结合解释学相关理论回答2010(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理念世界2.身心交感论3.美的四个契机4.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5.排斥形而上学二、论述题1.休谟关于因果问题的基本思想2.黑格尔逻辑学概念论的基本内容3.波普尔的伪证主义思想4.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论2008(真实性70%)一、名词解释1.美德即知识2.光照说3.单子论4.绝对同一性5.价值重估6.最大幸福理论7.语言学转向二、论述题1.述评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2.述评康德自由理论3.述评海德格尔“沉沦”4.述评波普的证伪主义2007(官方版)一、解释分析(每题10分)1.存在存在,非存在不存在2.信仰寻求理解3.人是机器4.实体就是主体5.回到事物本身二、论述(每题25分)1.论述和比较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伦理学的基本思想2.论述和比较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身体和心灵的关系的学说3.论述和评析叔本华意志主义的基本思想4.论述和评析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基本思想2006(官方版)一、简答题(每题10分)1.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2.亚里士多德的“隐德来希”3.神正论4.身心平行论5.尼采的权力意志二、论述题(每题25分)1.笛卡尔是如何调和必然与自由的?2.试论克尔恺戈尔对辩证法的理解与黑格尔的差别及其意义三、原著解读(每题25分)1.下面一段文字选自塞涅卡《论幸福的生活》,请做出解释和评论(文选见附件1)2.The following is selected from Descartes’ Discourse on Method, give the general idea fist, then make some comments(文选见附件2)2015(官方版)一、名词解释1.第一哲学2.古代原子论3.苏格拉底的方法4.通种论5.实践哲学6.教父学7.上帝的本体论证明8.自然神论9.偶因论10.先天综合判断二、简答题1.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计2.胡塞尔的详细学的还原3.海德格尔的此在论4.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三、论述题1.试析英国近代经验哲学发展的轨迹2.试论德国古典哲学在西方史上的突出贡献2014西方哲学史(官方版)一、名词解释1.逻各斯2.原子论3.第一哲学4.第二哲学5.单子6.统觉7.偶因论8.绝对命令二、简答题1.新柏拉图主义2.奥卡姆的剃刀3.皮科对人的定位4.培根的三表法5.休谟问题6.黑格尔的客观精神7.费尔巴哈的“我”与“你”三、论述题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中世界唯实论、唯名论之间的关系2.试论康德哲学的哥白尼革命的意义。

[全]马工程《西方哲学史》第2版教材配套真题详解

[全]马工程《西方哲学史》第2版教材配套真题详解

马工程《西方哲学史》第2版教材配套真题详解1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武汉大学2015年研]答: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是指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要素的总和。

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包括: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的人口因素和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要素是指人类社会生存于其中的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的人口因素是指一定数量、质量、密度的人口,此二者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武汉大学2015年研]答: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是指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的方法。

苏格拉底在同别人讨论问题时,往往总是说自己对任何问题都不懂,只好向别人请教。

但当别人回答他的问题时,苏格拉底却对别人的答案进行反驳,使对方矛盾百出。

最后通过启发,诱导别人把他的观点说出来。

但苏格拉底认为这些观点不是自己的,而是对方心里本来就有,只是由于肉体的阻碍未能显现出来。

他的作用是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

苏格拉底把最后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形象地称为“思想助产术”。

这个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启发式教育的典型。

3斯宾诺莎的知识分类和真观念[武汉大学2015年研]答:斯宾诺莎的知识分类和真观念是斯宾诺莎在认识论方面的基本观点。

他在《知性改进论》和《伦理学》中将知识归结为“意见或想象”“理性知识”“直观知识”(即真观念),认为真观念能够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不至于陷入错误,并将其作为推论知识确立的出发点、前提和基础。

斯宾诺莎认为哲学原则和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直观的认识活动获得的,人们凭借天赋的认识能力(直观和推理)在心中建立起一个真观念,作为天赋工具,作为认识的原始起点,逐渐形成作品,再制造新的工具,实现知识的进步。

4唯名论[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唯名论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主要派别之一。

经院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

西方哲学史答案

西方哲学史答案

(1)德性论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

(2)问答法它是通过一系列问题与对话者进行相互质问,苏格拉底由此寻求暴露对话者的各种观点中的冲突,并在反思这些冲突及关于它们的可能答案的基础上重建这些信念。

苏格拉底问答法即不纯粹是否定的,也不只是为了揭示他的对话者的观念混乱。

苏格拉底采用问答法,目的在于让人们看到事物的本身。

柏拉图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或形式是共同名字表述和界定的、若干或许多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实体事物。

柏拉图把世界分成两个:一个是由个别事物组成的、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世界,他称之为“可感世界” ,一个是由理念组成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理念世界,他称之为“可知世界”。

他认为这两个世界的关系是原本和慕本的关系,理念世界是原本、模型,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慕本。

柏拉图又把理念划分为若干等级。

最低一级的是具体事物的理念。

高一级的是数学、几何学方面的理念。

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 ,善是创造世界一切的力量,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亚里士多德,“质料因”即“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部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作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都是“质料”的始基作用。

其次,“动力因”即“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再次,“形式因”即事物的“原型亦即表达出本质的定义”,以“数”和“理念”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实际上都是:“通式”的定性作用。

最后,“目的因”即事物“最善的终结"。

培根培根以知识论作为自己哲学的中心问题,把改造人类的知识,实现科学的“伟大的复兴”,建立一个能促进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哲学,当作自己理论活动的目的。

他坚定相信人类的理智能力,认为只要人们认识自己的力量,并愿意尝试和发挥这种力量,就可以获得比以往更多的东西。

(NEW)武汉大学哲学学院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NEW)武汉大学哲学学院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第一部分 武汉大学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13年武汉大学842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武汉大学844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试题(回忆版)2007年武汉大学439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06年武汉大学452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05年武汉大学468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第二部分 武汉大学相关专业考研真题2007年武汉大学621西方哲学问题考研真题2006年武汉大学338西方哲学问题考研真题2004年武汉大学331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03年武汉大学311西方哲学史(A)考研真题2003年武汉大学311西方哲学史(B)考研真题第一部分 武汉大学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13年武汉大学842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柏拉图的“知识”和“意见”古代怀疑论亚里斯多德的实践智慧莱布尼兹的“自然从不飞跃”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后结构主义二、论述题:笛卡尔的第一原理和上帝存在的证明康德的先验演绎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2012年武汉大学844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每题9)1.巴门尼徳的存在论2.柏拉图的通种论3.普罗提诺的太一说4.我思故我在5.存在就是被感知6.尼采的权力意志7.思维经济原则8.逻各斯中心主义二、(每题26分)9.比较康徳的范畴论和亚里士多徳的范畴论10.从自我哲学到同一哲学11.海德格尔理解的前结构和伽达默尔的前见论。

西方哲学史的部分问题及回答

西方哲学史的部分问题及回答

第一次讨论1问题:洞穴比喻与柏拉图线喻和日喻有什么关系?名称解释:太阳喻:太阳喻为对善的理念的解释。

苏格拉底从善的儿子解释善。

作为认知的第一步——感知。

不仅仅需要感官和客体的客观存在,更需要使感官感知使客体被感知的伟大的存在。

作为与视觉对应的即是太阳的伟大。

释放到“父亲”,那么我们对于知识与正义和善的理念的关系就已然明晰。

知识与正义是客观的存在,我们的灵魂用来感知知识和正义客观的存在,善就是是我们感知到知识和正义的存在,善是比太阳神伟大得多的东西。

这个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乃是知识和认识中的真理的原因。

柏拉图的线喻:用线段来区分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以此来表示认知世界的程度。

以一定比例分割一条线段,第一段为可见世界,第二段为可知世界。

两端分别以相同比例分为对应的两部分,比例决定于清楚与不清楚的程度。

第一部分中的影像对应第二部分中的这部分影响的实体,即是指我们所认知的周围的实物。

可见世界中我们所看见的实物对应于第二部分中认知的更高程度——灵魂。

柏拉图以此对我们所认知的东西的明晰程度即我们的灵魂状态进行分级。

同时应用到我们不可反驳的两个假设:灵魂由于不能突破与超出我们之前对线喻的假设,不能向上活动而达到原理:在研究过程中利用了在它们下面一部分中的实物做为对象——虽然这些实物也有自己的影像,并且是比自己的影像来得更清楚的更重要的。

由于以上理性理智信念想象如此分级。

洞穴比喻:洞穴比喻避开了怀疑主义,赋予了人的认知能力和推理能力,只是将人的起点,最初被告知的知识改变,被赋予了我们认为的错误的知识,或者“恶的知识”。

同时通过对其进行再次教育引导其走向善的过程中得出的重要结论——关于太阳喻的认识,灵魂转向的技巧和可能性。

三者比喻之关系三者之间具有多重关系,包含了各自分别独立以及相互证明特性的并列关系,同时包含了为同一主题——哲学王相关命题的证明的递进关系。

并列关系:首先三者都是为解释柏拉图的理想国之中的哲学王而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哲史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试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角度来说明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思想的发展脉络。

2、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源端?
2、说明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火与逻各斯的关系。

4、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所指称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他是古代最早提出唯理论思想的人?
5、试分析芝诺的诡辩论与高尔吉亚的诡辩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6、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是如何导致了自相矛盾的后果?
7、梳理从“四根说”、“种子说”到“原子论”的内在逻辑线索。

8、根据“原子自动”的思想,总结古希腊自然哲学在质料与动力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发展。

9、为什么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10、说明苏格拉底辩证法的基本特点?
11、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它如何奠定了西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根基?
12、试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柏拉图“理念论”之间的根本对立和内在同一性。

13、根据“理念论”与“回忆说”的关系,说明形而上学本体论与先验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1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5、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如何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进行总结的?
16、简述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本内容?
17、说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差异及其意义。

18、比较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葛主义的异同之处。

19、试说明古代怀疑主义“悬置判断”的思想观点。

20、分析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精神联系。

1、说明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在对待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上的差异性和同一性。

2、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如何表现了一种神秘主义决定论思想?
3、波菲利提出的“共相”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4、唯名论与实在论在“共相”问题上的根本差异是什么?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在神学上将可能导致什么结论?梳理二者各自的发展演变情况。

5、分析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6、分析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7、托马斯·阿奎那是如何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学说来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
8、试论作为英国自然实验科学思潮之开创者的罗培尔·培根的主要哲学思想。

9、简述邓斯·司各脱的意志主义神学观。

10、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原则?它的哲学意义何在?
1、说明经验论与唯理论在知识的来源、过程和真理性等问题上的根本差异。

2、简述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理论。

3、培根创建的科学归纳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试比较霍布斯与洛克在社会契约论方面的差异性与连续性。

5、洛克是如何批判“天赋观念说”的?他所提出的“白板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试分析洛克的实体学说与经验论原则之间的深刻矛盾?
7、贝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实体学说和两种性质学说而得出了否定物质实体的结论?
8、试说明贝克莱从“存在就是被感知”走向“自然实在论”的思想过程,并分析贝克莱哲学的内在矛盾。

10、休谟是如何否定因果联系的必然性和客观性的?
11、为什么说休谟怀疑论是经验论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12、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是什么?他是如何从自我意识走向心物二元论世界的?
13、为什么说在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与身心交感说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14、简述笛卡尔关于观念的三种来源的思想,并说明其唯理论特点。

15、伽桑狄和马勒伯朗士是如何从相反的立场来解决笛卡尔提出的身心关系问题的?
16、斯宾诺莎泛神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7、简述斯宾诺莎关于真理的内在标志和外在标志的思想。

18、试论莱布尼茨单子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前定和谐学说。

19、说明莱布尼茨的推理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关系。

20、唯理论哲学是如何走向独断论的?独断论与怀疑论的根本对立何在?它们如何表现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理论弱点。

1、简述伏尔泰的自然神论上帝观。

2、简述孟德斯鸠的三种政体学说和自然环境决定论。

3、试分析卢梭人性论思想中的历史辩证法因素。

4、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什么?
5、简述狄德罗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

6、试分析爱尔维修的“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和内在矛盾。

7、说明霍尔巴赫的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困境。

8、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最主要的理论缺陷是什么?
1、康德认识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康德认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的最后结论是什么?
3、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对于辩证法的发展有何贡献?其缺陷何在?
4、试说明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道德律与自由的关系。

5、分析康德道德哲学中道德与宗教的关系。

6、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是如何调和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的对立的?
7、费希特是如何批判康德哲学的?他在什么基础上实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8、费希特“知识学”的三条基本原理是什么?这三条原理与康德的“二律背反”相比如何推进了辩证法的发展?
9、谢林是如何批判费希特哲学的?他作为整个哲学出发点的东西是什么?
10、谢林是如何通过自然界与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而实现了主客观的绝对同一?
11、简述黑格尔对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的批判。

12、黑格尔逻辑学的开端是什么?这个开端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基本原则?
13、试分析黑格尔逻辑学本质论中关于矛盾的思想。

14、黑格尔在逻辑学的概念论中如何实现了本体论、认识论与逻辑学的三统一。

15、试分析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理性的狡计”的思想。

16、请论述黑格尔关于“历史的和逻辑的相一致”的思想。

17、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什么?黑格尔哲学的最深刻的内在矛盾是什么?
18、试分析德国古典哲学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的逻辑发展。

19、试分析德国古典哲学在矛盾问题上的逻辑发展。

20、请思考一下为什么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在后世遭受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

1、简述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理性神学”的批判?
2、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基本内核”和局限性何在?
3、试论马克思感性学的基本思想。

4、试分析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黑格尔的“自由意识的发展”思想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5、简述叔本华的意志本体论与康德的“自在之物”之间的联系。

6、简述尼采的权力意志和超人理想。

7、克尔凯郭尔是如何通过对黑格尔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而走向非理性主义的存在哲学?
8、从康德哲学中是如何导出实证主义哲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