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设置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的探讨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的探讨
本 期发 生 或 支付 的 应 由 以后 各 期耗 用和 受 益的
费用。 它的借方登记 已经支付或发 生的待摊 费 用; 方登记在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摊转入有关 贷 成本 费用科 目的待摊费用 ;期末余额在借 , 反 映 尚 未摊 销 的 待 摊 费 用 。 3“ 用费用” 目。该科 目用来核 算按规 .预 科 定从 成本费 用中预 先提取 但尚未 实际支 出的 各项 费用 ; 期末余额在 贷方 , 示已经预提 而 表 尚未 实际 支取 的 费 用 。 4“ .累计 折 旧 ” 目。用 于核 算在 学年 末 计 科 提 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折 旧时。 直接计入有
已 经 支 付 但 应 由本 期 和 以 后 各 期 分 别 负担 的
要求 日常成本核算 中, 首先正确划分收益性 支 出和资本性 支出的界限。在 高校支出中, 收 性 支出是指在 办学过程 中发生 的人员 费用和 公共 费用等经常性项 目的支 出, 资本性 支出通
常是为取得 固定资产 、 无形资产等长期性 资产

权 责发生制的本 质是凡是本 期成本 应 负 担 的费用 , 不论款 项是否 支付 , 均应计入 本期 成本 ;凡 是 不 属 于 本 期 成 本 应 负担 的 费 用 , 即
使 款 项 已经 支付 , 不 能 计 入 本 期 成 本 。 这就 也
2“ ,待摊 费用” 目。该科 目用来核 算高校 科
文 章 编 号 :0 4 4 1( 0 8 0 — 2 — 2 10 — 9 4 2 0 )6 13 0
算对 象, 有利 于教 育成本的 归集和分 配, 以便 于准确地计算各级各类学生的培养成本。 三 、 本 核 算 的 原 则 成 目前 , 高校 的 会 计 核 算 是 以收 付 实现 制 为 基 础 的 。 以收 付 实现 制 为基 础 的 会 计 核 算 制 在 度 下, 高校 会 计 核 算 只 能 简单 地 反 映 收 入 和 支 出 , 法 进 行 真 正 意义 上 的 成 本 核 算 。 高校要 无 进行成 本核算 , 必须对现行的会计制度 进行改 革, 建立以“ 权责发 生制” 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体

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研究

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研究

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研究作者:姚逸飞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12期摘要:文章基于中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现状,针对当前公共事业单位存在的普遍核算主体、范围难以界定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核算理论基础及流程。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会计假设;核算原则;核算流程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12-0107-03一、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现状及意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我国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一直被列入社会非物质生产部门,其办学经费完全由国家财政包揽,支出相应地也被看作是消费性支出,不以盈利为目的,不需要计算利润,因此也就没有核算教育成本的外在强制和内在要求。

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多种所有制办学的局面逐步形成。

研究教育成本核算方法,探讨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既是高校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同时还可为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和确定收费标准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理论前提(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假设会计基本前提亦称为会计假设或假定,是指会计人员为实现会计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目标对所处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做出合乎情理的判断。

依据这些前提,会计人员才能合理确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核算内容及核算程序和方法。

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这些前提同样适用1.核算主体。

提供教育成本信息:首先要考虑的是提供具体单位的成本信息,亦即教育成本核算主体或成本主体的确定。

成本核算的主体必须从产品生产者或提供者的角度考虑。

具体到教育产品,其提供者是学校,学校就自然地成为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也有人认为高等学校的院系可以作为准会计主体(荆新,1997)。

对于学校兴办的企业和其他附属机构,如医院、幼儿园等,不能纳入学校的会计核算中,更不能让其费用支出计入教育成本。

试论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

试论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

试论我 国高校教 育成本核算
黄 明卿h 张 秀兰
( 林航 天 工业 高等 专科 学校 财 务 处 2桂 林 航 天 工 业 高等 专科 学 校 工 商 管理 系 广 西 桂 林 5 10 ) 1桂 40 4
摘 要 由于我国没有统一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规范, 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不能提供相关的成本数据。而高校体制改革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3期 桂林 航天 工业 高等 专科学校学 报 ( 总第 4 3期 ) J U N LO U LN C L E EO E O P C E H O O Y 高校 管理 O R A FG II O L G FA R S A ET C N L G
关 键词
高校; 教育成本; 核算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O9 0320)3 06 —0 1O—13(060- 05 2
中 图分 类 号 : 6 75 G 4.
当前 , 国 没 有 统 一 的 高 校教 育成 本 核 算 规 范 , 我 而高 校 育 成 本 的现 实 支 出 水 平 及 支 出 构 成 , 现 存 在 的 问 题 。对 发 体 制 改革 目标 之 一是 国 家 、 会 及 学 生 家 长 分 别 分 担 部 分 存 在 的 问题 以及 资 源使 用 效 率 不 高 、 果 不 好 的情 况 , 及 社 效 要 加 力求 合 理配 置 人 力 资 源 和 实 教 育 成 本 。这 就 必 然 使 学 生 及 家 长们 普遍 关 注 高 校 教 育 成 时 的制 定 整 改措 施 , 以整 改 , 本, 教育 成本 中 国 家 投 人 多少 , 生 家 长应 当负 担 多 少 等 成 验 室 , 高资 源 的 利 用效 率 , 断改 善资 源 的利 用 效 果 。进 学 提 不 为 现 阶段 教 育 行 政 主管 部 门 、 高校 、 生 及 家 长 们 普 遍关 行 高 校 教 育成 本 核 算 后 , 可 以用 相 关 的 数据 及 分 析材 料 , 各 学 就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概述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指对高校在培养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等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计算、核实和分析的过程。

它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1.人员经费:包括教职工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支出。

2.设备购置及维护:涉及教学、科研、办公等设备的采购、维修和更新。

3.教育教学活动费用:如教材费、实践教学费用、实习实训费用等。

4.科研经费:用于支持教职工开展科研项目的资金支出。

5.管理费用:包括学校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开支。

6.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如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维修和改造。

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方法1.全面成本法:全面计算高校教育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直接成本法:仅计算直接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本。

3.作业成本法:以教育教学过程为对象,将成本动因分配到各个作业环节,计算各环节的成本。

四、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实践应用1.成本控制与预算编制:通过对教育成本进行核算,有助于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实现成本控制。

2.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根据教育成本核算结果,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教学质量评估:教育成本核算可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4.收费标准制定:教育成本核算可为收费标准制定提供依据,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五、提高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效益的策略1.加强成本核算体系建设:完善成本核算制度,确保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2.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素质:加强成本核算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其业务水平。

3.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成本核算的自动化、智能化。

4.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对成本核算工作进行定期审计,确保教育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新政府会计准则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背景新政府会计准则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成为了教育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政府会计准则要求高校要完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

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又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对新政府会计准则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成本分类:对高校的教育成本进行了详细分类,包括教学工资、教学设备、教学用书、教学科研经费、学生生活费等方面的成本。

并要求对各项成本进行详细核算和分析。

2. 教育成本计算方法:要求高校对教育成本的计算方法进行规范,采用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教育成本控制和管理:要求高校加强教育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制度,确保教育成本的有效使用和管理。

4. 教育成本公开和透明:要求高校对教育成本进行公开和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推动高校教育成本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

1. 教育成本分类不清晰:由于高校教育活动多样化,教育成本往往难以明确界定,导致成本分类不清晰,难以进行精确核算。

以上问题和挑战,都给新政府会计准则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和压力。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优化对策,以推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有效实施。

1. 加强成本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的教育成本分类管理体系,对教育成本进行科学分类和细致管理,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五、结语新政府会计准则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1文章从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入手,从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确定教育成本核算主体、教育成本核算周期、教育成本核算原则、教育成本项目以及教育成本的'计算方法等方面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进行了探讨.作者:乌海馨 WU Hai-xin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财务处,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刊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 20xx ""(24) 分类号: F221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成本核算高校管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2【摘要】广西区高校研究生教育成本还没有建立系统完整的成本核算指标体系,研究生教育成本的信息通过教育经费支出统计,存在很多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

笔者根据上述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广西区高校研究生教育成本的准确性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成本;核算指标教育成本核算指标是指利用会计系统,记录教育资源的耗费,计算教育成本所需的成本分类核算项目。

教育成本核算指标设置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育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研究生教育是重要的高等教育阶段,以高校为会计主体研究研究生教育成本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区高校研究生教育成本核算指标构成目前,广西区高校研究生在校期间的教育耗费是与在校本科生、专业生一起按照事业支出项目列示的,主要包括人员工资、学生事务支出、教学业务费、科研费、行政事业费、业务辅助支出、后勤支出、离退休人员保障支出等。

研究生教育成本的信息是教育经费支出项目归集出的数据在不同学历教育间分配得到的,具体核算指标的构成如下:(一)人员支出包括在职教职员工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课酬、各类津贴、奖金、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等。

也包括对在职教职员工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如困难补助、住房补贴、探亲路费等。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 关键词 】 高等学校 教育成本 成 本核算
中豳分类号 : 60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9— 0 7 2 1 》5— 0 3—0 G4 A 10 4 6 {0 0 0 0 1 1
1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成本核算 中存在的 问题
1 1高等学校教育成本主体错位 . 长期以来 , 国高等学校 的所有 经费全部由财政包下来 , 我 高等学 校 需要多少钱 , 就要多少钱 , 由国家财政平衡 单位预算 , 在这 种状况 下, 高 等教育是一种政府行为 , 经费完全 由国家财政无偿拨 款解决 , 于 所需 至 经费投入不足那是政府 职责范 围应思考解 决的 同题 , 无需 高校 自身解 决 。因而高等学校只是想办法把教育经费花掉 , 至于开支是否合理 和必 要, 则无人过问。在组织教育经费支 出核算 过程中 , 侧重 教育经费开 支 的合法性 , 偏废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 无需考虑如 何节省经 费开 支, 减少资金占用 , 提高资金 使用效益 问题。高等学校 既无 筹措经 费的 压力 , 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 也不 实际成了经济核算 的从动者。 12高等学校成本核算用户的单一性 . 高等学校会计工作是高等学校 内部管理工作的熏要组成部分 。 过 通 会计工作应既能为国家提供 会计信息 。 满足 宏观管理 的需要 , 同时 又能 为高等学校 内部提供信息 , 满足微观管理 的需要 , 而现行 的高等学校 会 计核算体系做不到这一点 , 其职能作用是单一的。按照现行 的会计制 度 要求 , 高等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 收支科 目组织会 计核算 , 并定 期地按统一规定的格式编制报送会计报表。在支 出核算方面 , 侧重对 高 等学校外部 的作用 , 主要为国家和主管教 育部门提供 资料 , 满足有关 部 门对高等学校核定经费预算指标 , 进行宏观管理 的需要 , 同时 , 现行 的高 等学校经费支 出的核算侧 重进行 事后反 映, 进行 滞后型 的费 用成本 管 理, 没有体现费用成本的事前预测 、 决策 、 事中控制等职能作用。 13会 计 核算 单 一 化 . 我国很多高校长期处于 “ 年初报预算 , 年终 报决算 , 出靠拨款 。 支 不 足伸手要, 高等学校教育成 本不计算 , 经济效益无人管 ” 的状况 , 从而造 成高等学校人 、 、 财 物的极大浪费。虽然后来 国家在对 高等学校财务 制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分析研究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分析研究

[ 文章编号]17 — 6 9 20 )2- 18 0 6 3 50 (09 0 0 1 - 3
Anay ia ud n s c u i g o i e st l tc lSt y o Co tAc o ntn fUn v r iy Edu a i n c to
LI M i U n
刘 敏
( 西师范 学院 , 西 南宁 广 广 500 ) 30 1
[ 摘要] 高校教 育成本的核算是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 本文探讨 了高校教 育成本 核 算 的 内涵 、 义、 意 原则和会 计科 目的设 置等 几 个方 面的 问题 。 [ 关键词] 高校 ; 教育成本 ; 成本核算 [ 中图分类号] 24 2 F 3 . [ 文献标识码]A
教 育 成 本 是 为 使 受 教 育 者 接 受 教 育 服 务 而 耗 费 的 资 源 的价 值 , 是 综 合 反 映 学 校 管 理 水 平 和 办 学 经 济 它 效 益 的一 项 重 要 指 标 。它 既包 括 以货 币支 出的 教 育 资 源的 价 值 , 包 括 因资 源 用 于教 育所 造 成 的损 失 , 者 也 前 为实 支 成 本 , 者 为 机 会 成 本 。高 校 教 育 成 本 是 指 高 后 校 为 培 养 一 名 合 格 的毕 业 生 从 该 生入 学开 始 到 毕 业 为 止 的全 部 费 用 , 括 所 消 耗 的 活 劳 动 和 物 化 劳 动 。高 包 校 教 育 成 本 包 括 “ 会 总 成 本 ” “ 人 总 成 本 ” 部 社 和 个 两 分 , 中社 会 总 成 本 又 包 括 社 会 直 接 成 本 和 社 会 间 接 其 成 本 , 人 总 成 本 包 括 个 人 直 接 成本 和 个 人 间 接 成 本 。 个 “ 会直接成本” 指社会对高等教育 的直接投入 , 社 是 包 括 教 育 人 员 费 用 、 校 基 本 建 设投 资 、 学 图书 资 料 和 仪 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设置研究
论文通过介绍高校教育成本的含义,提出目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最后提出完善会计科目的设置,规范会计成本核算的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the cost of college education,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st account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finally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setting of accounting subjects and standardize accounting costs.
标签:高校教育成本;会计核算;会计科目
1 引言
为了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为配合财政预算改革和满足高校经济业务发展需要,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合《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修订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新会计制度调整了部分会计核算科目,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完善,对高校的会计核算进一步做了规范,但依然没有明确设置教育成本核算科目,没有实现对教育成本的核算。

因此,如何通过设置会计科目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反映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成本,是高校管理者以及每个财务人员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2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的概念及特征
高校教育成本是指一定時期内为培养本校学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是指高校教育的实际支出,不含学生的个人教育成本或机会成本,简而言之与高校教育学生相关的、由高校支付的费用均应计入教育成本核算的范围。

[1]
高校教育成本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高等学校及其下属单位是成本核算的主体;②学生是其核算对象,学生的在校期间是成本核算的核算周期;③有明确的成本核算范围,只对与学生有关的资源实际耗费进行计算,不包含机会成本。

3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有了较大改变,进一步细化了对支出类的会计科目,区分了资金来源和性质,以及使用范围等,新制度将原来的“事业支出”细化为现在的“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离退休支出”等主要的五大类,再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作为经济分类,更加细化了核算管理。

新制度虽没有明确提出成本核算的科目,但是完善了会计核算基础,扩大了权责发生制的使用范围,这些对完善成本核算科目设置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精确性提供了保障。

另外高校基建并入学校的“大账”,保
证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完整性。

高校教育成本可以衡量一个学校的经营管理水平,还有学校的办学效益,提供教育活动中耗费资源的数据,以便满足政府、社会、学生等不同主体对高校教育成本信息的需求。

不同于西方国家,我国大部分高校只是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其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政府拨款,用于日常运行,会计核算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也没有专门的核算教育成本的会计科目,严重制约了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长期以来也没有要求计算教育成本、计算盈亏。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也没有一套完整统一的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和核算管理体系。

4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4.1 会计核算基础的差异不利于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中指明:“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因此高校的很多经济事项中,货币收支和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不一定完全一致,在收入和支出的确认方面,两种核算基础有着较大的差异,以货币收支为依据核算成本造成数据的失真,并不能准确、及时、完整的反应高等学校的经营状况。

4.2 目前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范围依然不明确
高校的费用支出种类非常之多,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债务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以及其他资本性支出等等,在核算教育成本过程中,如果不加以归类,简单地以学校所有实际支出作为成本的话,势必会大大高估了教育成本,比如:高校的科研经费,高校科研成果是衡量一个高校的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老师教学的重要资料,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科研成果,将科研支出全部计入教育成本,肯定会夸大高校的教育成本,因此是否应该计入,或者计入多少都是影响成本核算的重要指标。

还有就是离退休人员经费,离退休教师的工资福利支出是否应该计入教育成本也是目前讨论的重点之一。

4.3 长期以来的外界环境不重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
在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盈利组织,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不会对每一笔费用的支出去计算成本、利润等,而更加关注的是招生情况、学校的声望和排名等,另外学校大部分收入还是来源于财政的拨款,着重于教育设施、校园基本建设、科研和专项项目的投入,对教育成本核算的要求更加没有那么强烈,最多只会考虑到收支平衡。

5 完善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
5.1 按照与教育成本相关性的重要程度分类设置科目
高校支出种类繁多,首先要归集和剥离与教育无关的费用,再按照与教育成本直接、间接等重要程度设置科目。

①将科研支出以及科研分摊费用支出,还有其他不列入教育成本的划分为与教育无关成本,在核算教育成本过程中应该予以剔除。

②与教育相关的直接成本,如:教育事业支出、学生经费支出等计入完全教育成本,“教育事业支出”科目是用来核算与教学工作直接相关的各项成本,包括:教学直接费用、教务管理费用等教师授课课酬、教务办公用品、考务费用等等。

“学生经费支出”顾名思义就是与学生教育直接相关的支出,包括:学生奖助学金、学生活动费、学生实习、实践费、学生管理费、招生及分配经费等等。

③与教育相关的间接成本,主要涉及的是公共部分的费用支出,如:后勤公共服务支出、图书馆运行费用、财务费用、行政管理费用等等需要在期末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的支出,这部分费用往往既涉及教学又涉及科研。

5.2 增加成本核算相关的功能类明细科目的设置
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难度很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核算范围不明确,成本核算没有相应的依据,论文根据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与学生教育有关的直接和间接费用都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高校教育成本,与学生教育无关比如科研等费用则不计入高校教育成本。

由于新会计制度的支出科目无法明确核算高校教育成本,在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时可增设计入教育成本和不计入教育成本功能类明细科目,虽然目前经济分类中将各类支出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但依然没有解决支出科目与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内容不一致的问题[2]。

例如,学校新购入一批固定资产,在购入时计入对应的支出科目,但是不能一次性全部计入教育成本,通过每月计提折旧分期计入高校教育成本。

另外,新会计制度虽然提出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要进行摊销,但目前高校对于折旧和摊销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并没有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类科目,因此在科目设置中可以考虑以相同金额计入对应的支出类科目的借方和贷方,用支出类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作为提取高校教育成本的数据。

5.3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设置和细化会计科目
新会计制度相比与旧高校会计制度,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尤其是会计科目的设置上,进一步细化了支出类科目,并引入了预算管理概念。

随着会计核算管理系统的普遍应用,各类财务软件已经取代了之前会计手工做账的年代,利用财务系统所具备的会计科目、功能科目、经济分类科目三维核算方式,通过
科学的设置会计科目、项目代码和部门代码,可以确定每一笔经济活动的类别、属性、归属等,满足各类信息的需求,简化了教育成本核算数据的提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霞.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探析[J].价值工程,2015(27):11-12.
【2】何远祯.新会计制度下普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J].亚太教育,2015
(28):2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