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隧道施工初支、二衬检测方案

合集下载

隧道二衬施工方案

隧道二衬施工方案

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坪石至樟市段隧道二衬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隧道集团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第T10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年十月目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二、工程概况 (2)2.1设计概况 (2)2.2水文地质概要 (4)2.3人员组织概况 (4)三、总体施工方案 (4)3.1总体施工安排 (4)3.2二衬施工顺序 (5)3.2施工进度及计划 (5)3.2.1工期安排原则 (5)3.2.2 总体工期安排 (5)3.3 主要施工进度指标 (6)四、施工工艺、方法、技术措施 (6)4.1施工工艺流程 (6)4.2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6)4.2.1 隧道初支断面净空测量 (7)4.2.2 清底和基面处理 (7)4.2.3仰拱及仰拱填充施工方案 (7)4.2.4拱墙施工 (9)4.2.5防排水施工 (15)4.2.6钢筋施工 (24)4.2.7砼施工技术措施 (28)五、质量保证措施 (30)5.1技术保证措施 (30)5.2制度保证措施 (32)5.3回填注浆施工 (33)六、工器具、设备投入 (34)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5)八、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36)8.1环境保护措施 (37)8.2水土保持措施 (37)九、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38)9.1文明施工目标 (38)9.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38)9.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8)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乐广高速公路T10标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补遗文件。

2、《乐广高速公路T10标标招标设计图纸》。

3、长基岭隧道施工设计图纸。

A、设计标准、规范:(1) ISO9001标准及GB/T1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F60-2009)B、施工、验收标准及规范:(1) ISO9001标准及我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相关国家、部颁发的其它规范和标准。

隧道二次衬砌(首件施工方案)

隧道二次衬砌(首件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1.1、岳武高速公路安徽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3、《公路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1.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4、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2、编制原则2.1、优先考虑安全、质量的原则。

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确保无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2.2、在施工方案中,坚持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

2.3、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快速施工技术,无轨运输,开挖先行,仰拱及回填紧跟,确保基底不受破坏。

拱墙施工方案编制做到施工总体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相结合,重点突出、内容全面。

3、工程概况3.1、主洞工程概况岳西至武汉高速公路安徽段全长46.235km,是连接湖北省英山县S5高速路的一部分。

第八标段位于安徽省岳西县境内,标段起于河图镇西北侧,起点桩号K29+914(ZK29+920),线路经小铺村、司空山脉,终于白帽镇余祠堂附近,终点桩号K35+100,线路全长5.186km。

隧道围岩级别分类见表3-1所示。

表3-1 隧道围岩级别分类表序号隧道名称起讫桩号(本标段)长度(m)Ⅲ级围岩长度/%Ⅳ级围岩长度/%Ⅴ级围岩长度/%洞门形式1 司空山隧道左线ZK31+690~ZK34+034 2344 2060m/87.88% 100m/4.27% 184m/7.85% 削竹式2 司空山隧道右线K31+606~K34+040 2434 2060m/84.63% 110m/4.52% 264m/10.85% 削竹式隧道主洞内轮廓为三心圆曲边墙结构,上半圆半径为555cm,隧道总高度为7.28m,总宽度为10.77m,设计时速80km/h。

隧道洞口段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设置明洞,其余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构的复合式衬砌,即以系统锚杆、喷射砼、立型钢钢架等为初期支护,模筑砼或钢筋砼为二次支护,并在两次衬砌之间铺设PVC防水板+无纺布。

高速隧道施工初支、二衬检测方案

高速隧道施工初支、二衬检测方案

×××××××高速公路××××段隧道施工质量检测方案单位名称2014年11月目录1、检测内容..........................................2、检测依据..........................................3、检测项目及频率....................................4、检测方法及仪器....................................5、检测程序..........................................6、检测管理制度...................................... 附件:检测资质简介..................................1、检测内容(1)初支检测:钢架间距、数量;初支背后空洞。

(2)二次衬砌检测:二衬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和内部缺陷。

2、检测依据(1)《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2010年第六十五号令;(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5)及其它国家颁布、国家部门颁布、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和规章;(6)工程设计图纸文件等。

3、检测项目及频率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对隧道工程洞身开挖、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混凝土衬砌和钢支撑各项目的基本要求和实测项目规定,拟定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

详细的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见下表1。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表13 检测方法及仪器(1)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密实度和背后空洞探测采用地质雷达对喷射混凝土内部缺陷和背后空洞进行探测。

隧道二衬实体检测方案

隧道二衬实体检测方案

隧道二衬实体检测方案一、检测依据及原则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3-2018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8);3.《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TB10426-2004 );4.《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 10223-2004 );二、抽检内容、部位、数量主要抽检隧道二衬实体厚度、密实度、空洞、钢筋数量、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等内容,抽检内容及频次见下表:检测地质雷达法、钢筋保护层检测仪检测法主要抽检本标段所有完工的二衬中龄期不小于 14 天的二衬,回弹法主要抽检本标段所有完工的二衬中龄期不小于 56 天的二衬。

三、各标段检测工作组人员工作组由以下人员组成:施工单位分管检测的副经理(或总工)、分部(或工区)检测负责人、监理单位分管副总监、检测单位负责人,共同协助开展检测工作。

四、检测部位及点数地质雷达法:每板二衬检测 7 条检测,主要为正拱顶、左右侧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

检测前标记好检测线并每 5 米标记一次。

具体布点位置见图 1:钢筋保护层检测仪检测法:每板二衬检测5 条检测,主要为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

检测前标记好检测线。

具体布点位置见图 1。

回弹法:每板二衬拱顶随机选取 2 个测区,拱腰左右两侧各 2 个测区,边墙左右两侧各两个测区,共10个测区,组成一批,按批评定回弹结果。

检测前按要求标记好测区,测区面积不直大于 0. 04m2 。

五、检测方法及结果1. 地质雷达法按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10223-2004 )中地质雷达法部分对所选部位进行检测,所选地址雷达主机及天线该符合规范要求。

首先在现场对介电常数进行标定,确定本隧道的介电常数:根据检测台车行走速度选择合适的参数保证数据准确,检测台车行走应保持匀速:检测开始后应根据现场标记进行打标,分段测量时重复长度不得小于lm :准确记录每根测线起始以及终止里程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高速隧道施工初支、二衬检测方案

高速隧道施工初支、二衬检测方案

×××××××高速公路××××段隧道施工质量检测方案单位名称2014年11月目录1、检测内容 (1)2、检测依据 (1)3、检测项目及频率 (1)4、检测方法及仪器 (2)5、检测程序 (3)6、检测管理制度 (5)附件:检测资质简介 (5)1、检测内容(1)初支检测:钢架间距、数量;初支背后空洞。

(2)二次衬砌检测:二衬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和内部缺陷。

2、检测依据(1)《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2010年第六十五号令;(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5)及其它国家颁布、国家部门颁布、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和规章;(6)工程设计图纸文件等。

3、检测项目及频率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对隧道工程洞身开挖、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混凝土衬砌和钢支撑各项目的基本要求和实测项目规定,拟定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

详细的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见下表1。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表13 检测方法及仪器(1)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密实度和背后空洞探测采用地质雷达对喷射混凝土内部缺陷和背后空洞进行探测。

地质雷达是通过天线将雷达波(脉冲电磁波)发射入被测物体,由接收天线接收不同的介质和界面反射的雷达波形,检测人员以此影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隧道二次衬砌的厚度和衬砌背后的回填状况(是否密实、有无空洞等)。

仪器:瑞典产的RAMAC/GPR型地质雷达(主机编号为CUⅡ),选用500MHz和1000MHz屏蔽天线各一套。

其技术参数为:采样频率:8000~12000MHz;采样点数:480点;叠加次数:4次;窗口时间:60~90(ns);触发方式:距离触发。

隧道二衬钢筋检测

隧道二衬钢筋检测

1.DJGW-2A钢筋位置测定仪结构组成
按上述位置测试方法找到钢筋的位置,保持探头不动,按选项键此时在直径测量的右侧显示两组数据,前一数值为测试的直径值,后一数值为测试的厚度值。

三、隧道二衬钢筋检测
本实训项目在隧道实训基地实施,检测步骤如下:
首先检测仪器是否可以安全使用,连接仪器并打开仪器,进行参数设置如图1所示; 设置好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等参数,如图
2
所示;
进行现场检测时,密贴结构表面,如图3所示,当碰到钢筋时,仪器会发出红色的警报,如图4所示,用水彩笔在结构上标记,就可以量出钢筋的位置和钢筋直径,反复测两次,取平均值后,仪器会自动显示与设计钢筋直径的误差,如图5所示
切换到保护层厚度检查,每组数据用水彩笔记录,测两组,取平均值,并填写相关数据记录表。

图3-55参数设置
图3-56钢筋直径设置
图3-57检测操作图3-58钢筋找中
图3-59钢筋位置检查图3-60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查
图3-61钢筋保护层厚度二次检查图3-26隧道洞口钢筋直径检查。

高速隧道施工初支、二衬检测方案

高速隧道施工初支、二衬检测方案

XXXXXXX高速公路XXXX段隧道施工质量检测方案单位名称2014 年11月1检测内容 (1)2、检测依据 (1)3、检测项目及频率 (1)4、检测方法及仪器 (2)5、检测程序 (3)6、检测管理制度 (5)附件:检测资质简介 (5)1检测内容(1) 初支检测:钢架间距、数量;初支背后空洞。

(2) 二次衬砌检测:二衬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和内部缺陷2、检测依据(1)《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2010年第六十五号令;(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2004);(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5 )及其它国家颁布、国家部门颁布、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和规早;(6 )工程设计图纸文件等。

3、检测项目及频率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2004 )对隧道工程洞身开挖、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混凝土衬砌和钢支撑各项目的基本要求和实测项目规定,拟定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

详细的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见下表1。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表13检测方法及仪器(1)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密实度和背后空洞探测采用地质雷达对喷射混凝土内部缺陷和背后空洞进行探测。

地质雷达是通过天线将雷达波(脉冲电磁波)发射入被测物体,由接收天线接收不同的介质和界面反射的雷达波形,检测人员以此影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隧道二次衬砌的厚度和衬砌背后的回填状况(是否密实、有无空洞等)。

仪器:瑞典产的RAMAC/GPR型地质雷达(主机编号为CU II), 选用500MHz和1000MHz屏蔽天线各一套。

其技术参数为:采样频率:8000〜12000MHz ;采样点数:480点;叠加次数:4次;窗口时间:60〜90 (ns);触发方式:距离触发。

(2)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采用钻孔(© 16〜© 20 )酚酞溶液染色,用钢卷尺直接丈量喷射混凝土厚度。

高速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高速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公路隧道衬砌施工过程、工程验收及运营维护的质量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3.1地质雷达法借助空间探测雷达原理,使用仪器向被探测物体(地质体、建筑物等)发射高频电磁波束,通过观测研究反射电磁波的时间滞后及强弱特征,来研究地质体的电磁勘探法。

3.2声波反射法利用激振声波信号,实测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曲线,依据波动理论进行分析,评价锚杆锚固质量的无损检测方法。

3.3介电常数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在相同的原电场中某一介质中的电容率与真空中的电容率的比值即为介电常数。

3.4相对介电常数介质相对于真空的介电常数。

3.5采样率每个采样周期的采样点数。

3.6采样间隔相邻采样点间的采样时间间隔。

3.7时窗信号采集的时间范围。

3.8直达波由信号发射端直接传播到接收端的波。

3.9有效异常检测目标体产生的异常。

3.10干扰异常检测目标体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异常。

3.11二度体具有一定走向,且沿走向方向变化不明显的目标体。

3.12三度体没有明显走向的不规则目标体,是三维空间函数。

3.13锚杆锚固岩体、维护围岩稳定的杆系状结构物。

本标准中所涉及的锚杆均指系统锚杆。

3.14频率域以频率作为变数对振动所进行的研究。

3.15锚固段通过粘结材料或机械装置将锚杆与周围介质锚固的部分。

3.16自由段利用弹性伸长将拉力传递给锚固体,且运行期内能够适应设计范围内的拉力变化以及伸缩和弯曲变形的杆体部分。

3.17锚固密实度锚杆孔中填充粘结物的密实程度,一般用锚杆孔中有效锚固长度占锚杆设计长度的百分比来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段隧道施工质量检测方案
单位名称
2014年11月
目录
1、检测内容 (1)
2、检测依据 (1)
3、检测项目及频率 (1)
4、检测方法及仪器 (2)
5、检测程序 (3)
6、检测管理制度 (5)
附件:检测资质简介 (5)
1、检测内容
(1)初支检测:钢架间距、数量;初支背后空洞。

(2)二次衬砌检测:二衬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和内部缺陷。

2、检测依据
(1)《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2010年第六十五号令;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5)及其它国家颁布、国家部门颁布、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和规章;
(6)工程设计图纸文件等。

3、检测项目及频率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对隧道工程洞身开挖、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混凝土衬砌和钢支撑各项目的基本要求和实测项目规定,拟定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

详细的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见下表1。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表1
3 检测方法及仪器
(1)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密实度和背后空洞探测
采用地质雷达对喷射混凝土内部缺陷和背后空洞进行探测。

地质雷达是通过天线将雷达波(脉冲电磁波)发射入被测物体,由接收天线接收不同的介质和界面反射的雷达波形,检测人员以此影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隧道二次衬砌的厚度和衬砌背后的回填状况(是否密实、有无空洞等)。

仪器:瑞典产的RAMAC/GPR型地质雷达(主机编号为CUⅡ),选用500MHz和1000MHz屏蔽天线各一套。

其技术参数为:采样频率:8000~12000MHz;
采样点数:480点;
叠加次数:4次;
窗口时间:60~90(ns);
触发方式:距离触发。

(2)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
采用钻孔(φ16~φ20)酚酞溶液染色,用钢卷尺直接丈量喷射混凝土厚度。

仪器设备:电钻、钢卷尺、酚酞试剂、喷壶等。

(3)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断面检测
采用激光断面仪对初期支护断面进行检测。

仪器设备:BJSD-3型激光隧道多功能检测仪(2045115)、电脑。

生产厂家: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

(4)二次衬砌厚度
采用地质雷达对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进行探测。

仪器设备:瑞典RAMAC/GPR地质雷达。

主机编号:CUⅡ
天线:500MHz
(5)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
使用回弹仪对衬砌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

回弹仪产品型号:ZC3-A;
生产厂家:山东乐陵市回弹仪厂;
4 检测程序
4.1、地质雷达检测
(1)地质雷达检测工作前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用装载机搭设工作平台并准备好喷漆、手电筒以及4名工人给予配
合,在隧道内每5m布设一里程标记。

地质雷达检测工作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检测工作程序图
(2)检测单位对雷达资料进行分析后判出空洞疑似点,施工单位根据检测单位出具的空洞疑似点里程桩号以及部位,在疑似点部位打孔,孔深必须≥40cm,孔径必须≥22cm。

4.2、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
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工作前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按要求打好检查孔,孔深必须比喷射混凝土设计厚度多3~5cm,孔径必须≥22cm,用挖掘机搭设工作平台,准备好酚酞酒精试剂、喷壶、卷尺、手电筒以及2名工人给予配合。

检测人员完成现场数据搜集后,在要求时间内给出检测结果。

4.3、隧道断面检测
隧道断面检测工作前施工单位应安排测量人员提前在所需检测断面处放好中线点和法线点,并提供检测断面的实际高程与设计高程。

检测人员完成现场数据搜集后,在要求时间内给出检测结果。

5 检测管理制度
5.1、全体检测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检测工作踏实认真、一丝不苟。

所有数据应直接量测获得,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5.2、检测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能力,认真学习检测的具体要求和评定的具体方法。

5.3、所有现场检测人员必须穿标志服、戴安全帽,服从现场安全人员的指挥。

5.4、检测过程中严禁工作期间喝酒,以防因酒误事。

外业检测工作尽量安排避开高温和高寒天气。

5.5、现场检测数据如实记录归档。

6 检测资质简介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主要项目统计表表4
附件:营业执照及检测资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