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导致北极灾难

合集下载

全球变暖如何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全球变暖如何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全球变暖如何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近年来,全球变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全球变暖不仅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本文将探讨全球变暖如何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气候系统的变化全球变暖导致了气候系统的变化,进而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首先,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地球的温度也不断上升。

这种气候变暖的趋势使得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

许多地区的气温达到或超过了历史记录,导致了热浪、干旱和森林火灾等极端天气事件。

二、海洋变暖的影响全球变暖还导致了海洋温度的升高,这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海洋温度上升会导致飓风和台风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海水温度的上升提供了更多的能量,加剧了热带气旋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海洋温度上升也会导致冰盖的融化,进而提高了海平面,造成了海洋涌潮和洪灾等极端天气事件。

三、水循环的变化全球变暖还引起了水循环的变化,这对极端降水事件产生了重要影响。

温暖的气候条件增加了大气水蒸气含量,导致了更频繁和更强烈的降水事件。

这种变化表现为强降雨、洪涝和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此外,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释放了大量的淡水,进一步加剧了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

四、生态系统的破坏全球变暖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从而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

生态系统的破坏通过降低植被覆盖度、破坏湿地和破坏自然屏障等途径,导致了土壤侵蚀、泥石流和风沙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生态系统的破坏还削弱了对气候变化的缓冲能力,使得地球更加容易受到极端天气事件的威胁。

针对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应采取以下措施:1.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对温室气体的管理和减排措施,包括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鼓励能源效率提升和加强工业排放管控等。

2. 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建设完善的气象观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和预测能力,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救援措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球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

全球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

全球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

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导致了地球气候的极端波动,如飓风、洪水、干旱、暴雨、雪灾等极端天气事件不断频繁地发生,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威胁。

其中,暴雨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是全球变暖所引发的最直接和最危险的灾害之一。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大气湿度增加,水汽含量增多,因此暴雨的概率和强度也相应增加。

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内涝、泥石流等极端天气灾害。

同时,由于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海洋暴风、飓风也愈加威力惊人。

例如,近期美国发生的超强飓风“达利安”就是由于海水温度上升,导致大气的不稳定而引发了极端的天气变化。

此外,全球变暖还加剧了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大规模的冰川消融会影响到高山地区的水资源。

降水持续性减少,被蒸发的水分增加,土地的水分亏损严重,最终引发气候干旱。

草地土地上大量的植物死亡导致土壤退化,威胁到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

例如,2019年澳大利亚干旱严重,导致全国范围内的森林大火不断,长达几周的“黑色圣诞节”让大家更加意识到全球变暖的严重程度。

最后,全球变暖也加强了海平面上升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从2015年开始,全世界各大洲出现海平面突然上升的情况,这不仅对世界各地的海岸线形成严重的威胁,还会引发更加强大的飓风、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

1984年的台风“桑迪”所在区域的海平面升高约2厘米,导致了大量的海岸线侵蚀,楼房崩塌,死亡人数超过一百人。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如2012年的超强飓风桑迪,就由于海水温度上升,气候不稳定导致了海平面的猛烈上升,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后果。

如何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尤其是加剧了的极端天气事件?目前,多国政府愈加重视能源环保的高标准,例如发展绿色经济和新能源,限制高排放行业的发展,倡导循环无损耗,用绿色低碳限制开发塑造人类自然环境。

同时,社会组织和环保团体也倡导公众减少碳排放量,生态环保意识渐渐加强。

全球变暖对极地冰川的影响与后果

全球变暖对极地冰川的影响与后果

全球变暖对极地冰川的影响与后果全球变暖是当代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不仅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产生广泛影响,也对极地冰川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全球变暖对极地冰川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一、全球变暖对极地冰川的融化速度影响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对极地冰川的融化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众所周知,极地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存储库之一,它们对地球的水循环和气候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使得大量的淡水释放进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

二、海平面上升的后果全球变暖引发的极地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首先,海平面上升威胁到低洼海岸地区的居民和生态系统。

许多低洼国家和地区面临着被淹没的风险,这将导致大量的人口流离失所。

其次,海水倒灌进河口和水源地,破坏了淡水资源的可用性,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此外,海平面上升还会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破坏珊瑚礁和沿海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

三、极地冰川融化对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极地冰川的融化还对全球气候产生了反馈作用。

冰川融化释放出大量的冰川水,这种淡水会改变海水盐度,破坏海洋环流系统。

海洋环流系统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旦遭到破坏,将引发更加严重的气候变化。

此外,融化的冰川还会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的速度。

因此,全球变暖导致的极地冰川融化不仅是一个气候问题,也是一个气候恶性循环的始发点。

四、减缓全球变暖的措施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极地冰川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

首先,各国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其次,全球应加大力度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国际合作达成减排协议。

此外,我们还需要大力推动环境教育和意识的普及,使更多人了解全球变暖对极地冰川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危害,并行动起来。

总结起来,全球变暖对极地冰川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反馈作用等。

气候变化与全球暖化之间的关系

气候变化与全球暖化之间的关系

气候变化与全球暖化之间的关系气候变化和全球暖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气候变化指的是长期的气候系统的变化,包括温度、降水、风向等多个因素的变化。

全球暖化则是指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趋势,是气候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了气候变化和全球暖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

首先,全球暖化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暖化是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效应增强而引起的。

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

这些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的热量,形成“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温度逐渐上升。

随着全球暖化的发展,引发了气候系统的变化,如降水模式的改变、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等。

其次,气候变化也反过来加剧了全球暖化的趋势。

气候变化导致了冰川的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现象,这进一步加强了地球表面的吸热。

冰川的融化不仅减少了地球的反射率,还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如甲烷等,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

海平面上升会引发海洋温度的变化和海洋环流的改变,这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暖化的海洋会输送更多的能量到极地地区,导致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冰盖减少,进一步加速全球的变暖。

此外,气候变化和全球暖化还会相互影响地改变生态系统的平衡。

随着气候变化,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发生了改变。

温度升高和降水模式的改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迁徙规律。

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物种的适应能力受到挑战,导致一些生物灭绝,破坏了生态多样性。

而全球暖化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影响,如海洋酸化、沙漠化等。

这些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暖化的挑战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任务。

首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关键。

各国应该共同努力,制定并执行减排措施,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气候变暖带来了哪些灾害

气候变暖带来了哪些灾害

气候变暖带来了哪些灾害
气候变暖带来的灾害有:1、全球变暖会引起缓发性海洋灾害。

全球升温会引起海水膨胀、海洋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

当全球升温1℃~2℃时,发生极端高温天气的概率也会随之提升。

2、全球变暖会影响农业产量。

气候变暖容易发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而这些自然灾害会增加农业产量的不稳定性。

3、全球变暖会造成我国华北平原静稳天气增多,冬季频繁发生强霾事件。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会使冬天陆地升温较快,海陆间温度梯度也会随之减小,导致华北平原欠缺西北风,加上华北平原的冬天少雨、少降雪,就无法消散淤积的雾霾,从而增加了冬季强霾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4、全球变暖会改变物种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影响物种的多样性。

气候变化不但影响蜥蜴体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还会影响到蜥蜴的寿命,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蜥蜴,其寿命比那些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蜥蜴要短。

气温上升是由于人们过度燃烧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使地球温度上升,造成全球变暖。

据中青在线报道,从全球范围来看,数据显示,2016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前高出1。

1℃。

从中国气象局监测的全国气温来看,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也处于一个气温较高的阶段,如2016年,该局监测到的全国气温较常年偏高0。

81℃,是1951年以来历史第三高的年份,仅次于2015年和2007年。

科学家称全球变暖正在毁灭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科学家称全球变暖正在毁灭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大 量 地 在 整 个 北 极 地 区 消 失 这 个 过 程 可 能 需 要 超
过 5 O年 甚至 10年 的更 长时 间 。 0 但朝 着 北方 森林 或 类似 生态 体 系 ( 变 ) 转 的趋 势 不可 避免 ” 。 俄勒 冈州 立 大 学 的 气候 变化 科 学 家 多 米 尼 克 ・ 巴切 莱 特 ( o iiu ah l ) 于 2 0 D m nq eB c ee 曾 t 0 4年 预 测 , 到 20 10年 , 原 “ 苔 以及 与 之相 关 的植 物 、 动物 甚 至基
于苔原 的人类 生 态 系统都 将 大量 从 阿拉 斯加 的景 观
特 别是 严 重 依赖 地 衣 为 食 的 驯 鹿受 到 的影 响 最 大 。 20 0 3年 ,阿 拉斯 加 最 大 的驯鹿 种 群 数 量达 到 顶 峰 。
接近 5 0万 头 , 后该 种 群数 量 大 幅 下 降 ,0 7年大 此 20 约 只剩 3 . 头 。这 给一些 阿拉斯 加本 土居 民敲 响 77万
园林科技
21 0 0年第 3 期
总第 17期 1
・ 7・ 4
科 态 妻动
科学 家称 全球 变 暖正 在毁 灭 北极 苔原 生 态 系统
有 大量 苔藓 ( 2 %) 灌木 状 地衣 ( %) 占 0 和 7 的地 方 , 这 些 物种 几乎 已经 踪 迹全 无 ; 与此 同时 , 木柳 覆 盖面 灌
改变 。”美 国内政部 土 地管 理局 的火灾 生态 学 家兰 迪 ・ 特 ( a d Jn t说 , 灌 木 增 多 是 以地 衣 和 苔 简 R n i a d) “ 藓 的丧 失作 为代 价 的 。 随着 柳树 接 管 ( 一 区域 )它 这 . 们还 会 进一 步改 造景 观 。其 中的关键 在 于土 壤在 升 温, 不论 火灾 导 致 的升温 是 逐步 的还 是剧 烈 的 . 没 都 有关 系 。” 土壤 的温 度不 断增 加 有利 于灌 木生 长 . 因 为灌 木更 容 易生 根 , 在温 和 的条 件下 长势 也更 快 , 最 终将 胜 过苔藓 和 地衣 。

2010年考研英语一阅读text4

2010年考研英语一阅读text4

2010年考研英语一阅读text41. 文章概述2010年考研英语一阅读text4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

文章主要讨论了全球变暖对极地地区的影响,并呼吁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文章结构分析2.1 第一段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全球暖化的问题,并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2.2 第二段第二段主要描述了全球暖化对极地地区的影响,包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

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使得读者对环境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3 第三段第三段强调了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呼吁人们应该采取行动,共同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3. 文章内容分析3.1 全球暖化的严重性文章中指出全球暖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3.2 极地地区的变化作者通过描述极地地区的冰川融化、动植物种裙受影响等现象,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全球暖化对极地地区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3.3 呼吁行动作者在文章末尾呼吁人们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只有人们齐心协力,全球环保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进展。

4. 思考和展望4.1 对于环境问题的思考本文引起了我们对全球暖化和环境问题的深入思考。

人类应该如何应对环境问题,是一个摆在每个人面前的现实问题。

4.2 对于环境问题的展望虽然环境问题严重,但只要人们齐心协力,共同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5. 总结2010年考研英语一阅读text4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通过描述全球变暖对极地地区的影响,引发读者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文章内容深入浅出,紧抠主题,呼吁人们齐心协力,共同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以上就是对2010年考研英语一阅读text4的分析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0年考研英语一阅读text4是一篇环境保护的文章,它深刻地描绘了全球暖化对极地地区的严重影响,提醒人们环境问题的迫切性,并呼吁大家共同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极地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脆弱性

极地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脆弱性

极地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脆弱性近年来,全球极地地区的环境变化已引起广泛关注。

北极和南极是地球上最为寒冷和恶劣的地区之一,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极地生态环境正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极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首先,极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体现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上。

极地地区的温度极低,导致冰冻覆盖着大部分土地和海洋。

冰层的形成和融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种群的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极地冰层正在逐渐融化,这对极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威胁。

冰层的消融会导致海洋水位上升和生态链的破坏,进而影响海洋动植物的生存状况。

其次,人类活动对极地环境的影响也加剧了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由于极地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人类的开发活动不断增加。

石油开采、渔业和旅游业等活动对极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压力。

石油泄漏和工业污染等问题导致水、空气和土壤受到污染,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此外,过度捕捞也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更多的人类活动带来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地区遭受了更多的自然灾害。

再者,极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还表现在其依赖性和复杂性上。

极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生物种类有限。

同时,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也较强。

例如,北极熊依赖于海冰进行觅食和捕猎。

然而,由于冰层的减少,北极熊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威胁。

此外,极地地区的食物链关系错综复杂,一旦某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食物链都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这种高度复杂性使极地生态系统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扰动。

为了保护极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国际社会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全球气温上升速度是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此外,加强环境保护,限制资源开发和捕捞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

国际合作和科学研究的加强对于了解极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有着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全球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对极地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河流1/3鱼 开始变性 避孕 药等污染所致
• 2006年7月,一项惊人的研究 发现,受“两性弯曲”污染的 影响,英国河流中1/3的鱼正在 变性。专家说,由避孕药和相 关药物产生的女性荷尔蒙被冲 到河流里,结果导致雄鱼也开 始产卵了。这个在英国全国范 围内出现的问题已经引起英国 人的高度紧张,他们担心这种 污染物质很可能也正在污染饮 用水,甚至影响到人类的繁衍 生殖问题。随着人类食用污染 过的食物和水所造成的体内雌 激素的增加,人类的健康也处 于危险的边缘。
美报告称污染 和滥捕鱼类导 致水母大爆发
• 2009年2月,美国科学基金会研究小组汇总的报告称,严重危害渔业 的水母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大量繁殖,而水质污染、滥捕鱼类等破坏海 洋环境的行为是其罪魁祸首。报告称,全球至少有14片海域常常发生 水母大爆发,其中包括黑海、地中海、美国夏威夷沿岸及墨西哥湾等。 在黑海海域,船舶压舱水带来的外来水母多次大量繁殖,高密度区内 每立方米海水甚至聚集着千只以上拳头大小的水母,对旅游业和渔业 造成经济损失达3.5亿美元。此外,全球有1.5亿海水浴爱好者和渔民 深受水母困扰,美国福罗里达州每年有20万人被水母蛰伤 .
科学家称气候 变化和污染导 致北极熊“变
小”
• “憨厚敦实”的北极熊是庞然大物,但相对于百年前的祖先,今天的 北极熊则属“苗条型”。2009年8月,科学家在对比20世纪初期和末 期的北极熊头颅骨后说,由于污染增多和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的体 积变小,体态也发生了变化。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头骨尺寸来推算北极 熊的体型。在对比近300个北极熊头骨标本后,科研人员发现头骨尺 寸在过去百年里缩小了2%至9%。参与研究的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佩 托尔蒂说:“由于冰雪融化,北极熊不得不用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 就限制了它的生长。”
珠峰受大气污 染严重 积雪 中查出禁用农

•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 的一场龙卷风,这是气候学的“蝴蝶效应”理论。2010年 11月,科学家发现了这一连锁理论的现实版:在常年积雪、 海拔6000米之上的珠穆朗玛峰上,竟能检测出DDT、六 六六等20年前就被禁用的农药。常年监测珠峰环境的科研 人员讲述了高原敏感地带令人沉痛的当下——黑雪、高 原 洪水……中科院珠峰站副站长王忠彦博士忧心地说: 当地人对珠峰的影响毕竟有限,气候是全球性的,大气带 来的污染任何人都无法控制。
• 挪威冰盖惊现“哭泣人脸” 气候变 暖恶化

2009年9月,摄影师迈克尔·诺 兰(Michael Nolan)在挪威奥斯特 芬那冰盖(Austfonna ice cap)拍 摄到处于融化状态的冰川呈现出一 副逼真的哭泣人脸形状。猛得一看 这与其他融化冰川并无太大差异, 但仔细一看却能够看到它非常像正 在哭泣的人脸,融化的海水就如同 流出的眼泪。这副看上去凄凉的 “自然母亲”逐渐地将融化的冰块 和积雪融入海水之中。据悉,奥斯 特芬那冰盖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特群 岛,看上去非常像环境保护者对于 全球气候变化进行的严重抗议。
由于环境污染 导致澳大利亚 出现双头怪鱼
• 2009年1月,澳大利亚专家称,它们在澳大利亚北部发现成千上万的 双头仔稚鱼,并认为它们极可能是受到化学品污染而导致鱼类基因突 变所引发。澳大利亚兽医学院科学家、水产动物专家马特·兰德斯 (Matt Landos)表示,这种基因突变的仔稚鱼在努萨河养鱼场孵出 后仅存活仅48小时,然后就大批量死去。这使他对这种现象感到震惊, 他说:“我们对养鱼场的水进行了采样,并把仔稚鱼带回进行研究, 发现仔稚鱼已极可能已经被化学物品所污染,这直接导致了鱼类畸形 的发生。”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 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目前世界范围内认为主要原因很可 能是由于温室气体(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 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排放过多造成。
美摄影师航拍 人类工业污
染 颜色可怖丑 陋
• 乍眼一看这些照片,仿佛让人以为是什么自然奇观。照片中的颜色 “鲜艳”却十分诡异丑陋,其实,这是美国摄影师亨利·菲尔航拍的 北美工业污染照片。照片中的色彩来自工业污水、露天采矿、原油和 化学物质泄漏。菲尔称,他想通过这些“美丽”的照片让人们思考如 此景象出现的原因。“我一直关注环保问题,也为机器大生产带来的 美感如痴如醉。但是工业污染也会随之出现。这一切综合起来,‘成 就’了我们面前的场景。”菲尔说。菲尔表示,他拍摄这些照片,就 是为了研究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20海豚死
• 2011年2月,英国石油公司的清污人员在美 国密西西比州的海岸地带总共发现20只幼 年死海豚。据悉,研究人员在死海豚身上 发现明显石油污染物痕迹,可能与2010年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存在关联。
重庆发现猫长翅 膀 或是环境污 染致生理缺陷
• “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还可能是猫,你相信吗?2009年5月,重 庆沙坪坝区一学生在网上发帖称,看到一只长了翅膀的猫,全身白毛。 真有长翅膀的猫吗?为了核实该帖子的真实性,记者来到了位于玉清 寺电机厂的家属区,见到了“长翅膀的猫”。重庆市自然博物馆工作 人员侯江称,猫长“翅膀”在俄罗斯、美国等国家都发生过,国内比 较少见。“翅膀可能是多长出的器官,这是种非正常现象,可能是由 于环境污染的原因,导致猫的基因发生改变,出现生理缺陷。”
揭开巨型鱿 鱼死亡之谜: 海洋噪音污 染损害平衡
• 在大约10年前于西班牙沿岸发现巨型鱿鱼尸体时,科学家便怀疑
来自船只的强大声脉冲将这种动物推向死亡。2011年5月,科学家们 发现了相关证据,证明这一推测。根据一项新研究,人类活动产生的 低频声波不仅影响鲸鱼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同时也会影响鱿鱼以及 其他头足类动物。长久以来,科学家便认为包括鲸鱼在内的海洋哺乳 动物容易遭受声脉冲影响。
环境污染导致 青蛙变性 1/3
的蛙类面临灭 绝
• 2007年3月,瑞典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雄性蝌蚪在类似 自然界中含雌性激素的污染物环境下,最终会长成雌性青 蛙。研究还表明,有些雄性青蛙经过变性后,完全具备了 雌性青蛙的功能,但另一些雄性蛙虽然有卵巢,却无输卵 管,变成了终身不孕的“阴阳蛙”。环境毒物学研究专家 塞西莉亚·博格说:“这一结果让人震惊。通过实验可以 看出,我们只是向青蛙生长的环境中加入了一种污染物, 就发生了如此明显的性别变化。而在自然状态下,青蛙面 临的很可能是多种污染物混杂的环境。”
北极新生儿呈阴 盛阳衰 环境污染
是罪魁祸首
• 2007年9月,科学家发现,由于来自工业国家的污染剧 增,北极地区新生儿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女孩的数量是 男孩数量的两倍还要多,格陵兰岛许多因纽特人家庭所生 的甚至全部都是女孩。科学家还发现,在北极地区俄罗斯 境内的某些地方,新生男孩普遍体弱多病,体重也与一般 的儿童相去甚远。参与研究的科学家认为格陵兰岛和加拿 大北极地区的某些地方也存在类似的现象,而这些都与化 学物质有关。
全球暖化导 致北极熊饥 不择食 大熊
吃小熊
2011年12月,英国摄影师珍妮·罗丝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特群岛拍摄到一组 北极熊为填饱肚子,不惜同类相食的照片。该组照片显示北极熊面对冬 天食物减少,对年幼的熊仔“痛下杀手”。罗丝说,“当我们的船还未 靠近时,我一开始还以为它在捕杀海豹,靠近一看,才震惊地发现是一 只幼小的北极熊幼崽。”对于北极熊而言,海冰的锐减,猎物的减少, 捕食同类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为了生存,它们已经别无选择。随着全球 温度继续上升,这种现象可能会更加频繁。
印度孟加拉争 夺30余年小 岛沉没 因全
球变暖
• 20世纪70年代,印度和孟加拉国都宣称拥有孟加拉湾中部小岛——葛 拉马拉岛(印称,Ghoramaraisland)的主权。可是30多年后,受全球 变暖、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这座小岛已经沉入水面以下,成了全球变 暖的最新“受害者”。印孟两国的争端竟以这样传奇的方式化解。 2010年3月,印度贾达普大学海洋研究学院宣称,这座印度称为葛拉 马拉岛、而孟加拉国称为南塔尔巴提岛的小岛,已经完全被淹没。这 座长3.5公里、宽3公里的小岛已经难以从卫星图片上找到。当地渔民 和巡逻海军证实,这座小岛已经完全不见了。
科学家研究发 现汞污染让雄 白鹮“断背”
• 汞污染能让雄鸟“断背”。2011年4月,在对动物繁殖能力的研究中,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生态学家彼得·弗雷德里克偶然发现,幼年美洲 白鹮(huán)摄入甲基汞,长大后会有同性恋倾向。这很可能是科学家 第一次发现环境污染物改变性取向的科学证据,该研究结果发表在 《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卷》。弗雷德里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研 究结果不能简单地推演到其他物种身上,尤其是人类,但汞会干扰内 分泌,出于这一原因,应该避免吃鲨鱼、金枪鱼等汞含量高的鱼类。
全球变暖导致 大批加拉帕戈 斯海狮南漂秘

• 2010年2月,秘鲁一家监测海洋哺乳动物的组织称,气温升高致使厄 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特有的海狮成群地向南游往1500公里处的秘鲁 北部。秘鲁的水生动物研究与保护组织表示,加拉帕戈斯群岛气温升 高是全球变暖引起的。专家称此地海狮大批南迁是它们首次在该岛以 外的乔迁活动。该组织监测人员称,秘鲁北部皮乌拉岛屿上的气温在 过去的十年中由17度上升至23度,现在的温度非常接近加拉帕戈斯群 岛上的25度。他们预计更多的海狮和其他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海洋物 种将会到达这里。
阿根廷渔民钓 到三眼怪
鱼 或是核污 染所致
• 2011年11月,阿根廷的渔民在阿根廷中部 科尔多瓦省(Crdoba)的一座核电站附近 的一个水库里钓到一条三眼鱼。该水库被 认为可能已被核物质污染了,才会导致产 生基因突变的怪鱼。
全球变暖威 胁企鹅生存: 上万新生小
企鹅冻死
• 全球变暖日益成为影响地球未来命运的灾难。不仅人类感受到其所带 来的危害,而且许多物种的生存也因全球变暖受到威胁。而憨态可掬 的企鹅也难逃全球变暖之害,其生存日益受到威胁。2008年7月,南 极地区连续爆发反常暴风雨,导致成千上万只新生小企鹅活活冻死。 据估计,经此一难,南极企鹅数目将锐减两成。南极专家认为,这是 气候变化给南极地区带来的又一灾难性影响。据悉,如果全球气温升 高2摄氏度,企鹅主要栖息地面积将减少一半甚至三分之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