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总结
降压药总结

【产品规格】0.25克×60片(含盐酸可乐定0.03mg、氢氯噻嗪5mg、芦丁20m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硝苯地平缓释片【产品规格】 10mg【用法用量】1 空腹整粒吞服,不得嚼碎或掰开服用。
2 从小剂量开始服用。
初始剂量为20mg/次,最大剂量为60mg/次,一日一次。
日服最大剂量不超过120mg。
3 硝苯地平的剂量应视患者的耐受性和对心绞痛的控制情况逐步调整。
增加剂量前需监测患者血压。
如患者症状明显,可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缩短剂量调整期。
4 停药时未观察到"反跳"症状,但是仍需逐步减量,并严密观察患者情况。
5 普通制剂的剂量可安全的替换成缓释制剂的剂量。
例如:普通制剂30mg/次,一日三次,可替换为缓释制剂90mg/次,一日一次。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片)【产品规格】 50mg【用法用量】治疗高血压100~200mg/次,一日2次,在血液动力学稳定后立即使用。
急性心肌梗死主张在早期,即最初的几小时内使用,因为即刻使用在未能溶栓的患者中可减小梗死范围、降低短期(15天)死亡率(此作用在用药后24小时即出现)。
在已经溶栓的患者中可降低再梗死率与再缺血率,若在2小时内用药还可以降低死亡率。
一般用法:可先静脉注射美托洛尔2.5~5mg/次(2分钟内),每5分钟一次,共3次10~15mg。
之后15分钟开始口服25~50mg,每6~12小时一次,共24~48小时,然后口服50~100mg/次,一日2次通用名:复方利血平片通用名:复方降压片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2片,一日3次。
罗布麻降压片[产品规格]:每片0.3克[主要成份]:罗布麻、夏枯草、钩藤、珍珠母、泽泻、菊花、牛膝、山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
[产品性能]:平肝潜阳,息风活血,通络止痛。
用于肝阳上亢,淤血阻络,头晕,目眩,头痛,烦躁及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见上述证侯者。
高血压用药总结

高血压用药总结推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如“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沙坦类,如“缬沙坦”)钙拮抗剂(CCB)--(地平类,如“氨氯地平”)不推荐:利尿药--(噻嗪类,如氢氯噻嗪)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如美托洛尔)常见降压药有哪些?不同情况的选药原则近40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新的降压药不断问世,而且都经过了大型临床试验的科学评估。
目前在我国常用的一线降压药主要有利尿药(如常见的氢氯噻嗪和速尿)、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如“缬沙坦”)、钙拮抗剂(CCB,如“氨氯地平”)等五大类。
顾名思义,降压药的共同作用就是降低血压,但不同类别降压药因降压机制不同而各有其侧重点,这些侧重点正是医生为不同病情患者选择不同降压药的依据。
1)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降低收缩压的作用优于舒张压,更适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或有心衰表现的患者,应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钾过低,同时如果您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情况,请务必告知您的医生,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2)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怀孕的患者,但如果您有哮喘或周围血管病则不要使用该类药物。
同时该类药物还会影响糖脂代谢,可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青年人高血压,心率快、心输出量大,用药后可明显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对舒张压的降低比收缩压更明显,因此适合于治疗单纯舒张压高的高血压病人,或联合其他类降压药来治疗收缩压、舒张压均高的高血压病人。
对尿酸代谢影响较小,经肾脏排泄。
比索洛尔:比索洛尔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尤其是夜间收缩压显著下降。
一般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对糖脂代谢有一定影响,这是由于非选择性β受体使α受体失去拮抗而兴奋,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增加,使血脂升高。
但是可能由于比索洛尔具有高度的β1选择性,且本研究药物应用剂量小,因此对脂代谢无明显影响。
药师科普:高血压药物总结(二)

药师科普:高血压药物总结(二)抗高血压药一线降压药(5大类)1、利尿剂(第七章第一节,氢氯噻嗪等,后述)2、β受体阻断剂(第三节)——XX洛尔3、钙通道阻滞剂(第三节)——XX地平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XX普利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XX沙坦第四亚类其他抗高血压药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1、利血平——交感神经末梢抑制剂。
使交感神经末梢内囊泡内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又阻止其再入囊泡——逐渐减少或耗竭——冲动传导受阻——降压。
轻度降压,作用缓慢而持久。
缺点——单用疗效不佳、停药后有反跳现象、不良反应显著。
与双肼屈嗪、氢氯噻嗪等组成复方制剂——轻、中度早期高血压;高血压危象。
2、可乐定和甲基多巴——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激活血管运动神经中枢α2受体,减少交感神经冲动传出——降压。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概略图——极端重要!【甲基多巴】1、妊娠高血压——首选药;2、不降低肾小球滤过率——特别适用于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患者;3、长期使用可逆转左心室心肌肥厚。
3、硝普钠、肼屈嗪——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
①、硝普钠——对小静脉、小动脉和微静脉均有扩张作用,但静脉强于动脉;②、肼屈嗪——仅扩张小动脉【硝普钠】用于:A、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恶性高血压等急症;B、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功能不全者;C、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阵发性高血压;D、麻醉时产生控制性低血压;E、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
作用时间很短,必须静滴。
4、哌唑嗪、特拉唑嗪——阻滞血管平滑肌突触后膜α1受体。
使小动脉和小静脉舒张——降压。
减轻前列腺增生,适合老年高血压患并有前列腺增生者。
起效快,作用强,改善胰岛素抵抗,并能降低TC、TG与LDL-ch,升高HDL-ch,对高脂血患者有利。
与β受体阻断剂或利尿剂联合,用于重度顽固性高血压。
(二)典型不良反应1、利血平作用于中枢——镇静、嗜睡、大剂量可出现抑郁症。
简单版高血压用药知识点超详细大全

氯沙坦钾胶囊
• 适应症;1,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 用法用量;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时服用。对大多数人通常起始剂
量和维持剂量为每天一次50毫克,治疗3到6周可达到最大降压效果。
• 在部分病人中增加到每天一次100毫克可产生进一步的降压作用。 • 不良反应;腹痛,乏力疲劳,胸痛,水肿,心悸,头晕失眠
• 3,横纹肌溶解,服药期间要问肌肉的反应情况。4,晕厥和失去意识。
• 5,高钾血症
缬沙坦胶囊
适应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用法用量;80毫克或160毫克,每天一次,进餐时或空腹服用。建议 每天在同一时间用药(早晨),2周内达确切降压效果,4周后达最大 疗效,效果不满意可加利尿剂。 不良反应;关节痛,无力,背痛,腹泻,头晕,头痛
尼莫地平
• 不良反应: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用尼莫地平 治疗时约有11.2%的病患出现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血压下 降的程度与药物剂量有关。
• 肝炎、皮肤刺痛、胃肠道出现、血小板减少,偶见一过性头晕头痛, 面潮红、呕吐、胃肠不适等。
• 少见;此外,口服尼莫地平以后,个别病人可发生碱性磷酸、乳酸 脱氢酸、AKP的升高,血糖升高以及个别的血小板数的升高。
酒石酸美托洛尔
• 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的心肌病。 主动脉夹层、心率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神经功能症等。也 可用于心衰,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用法用量:剂量应个体化,避免心动过缓,应空腹服用。
• 不良反应:头痛、头晕、疲劳,肢体发冷,心动过缓,心悸腹痛, 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
尼莫地平片
• 适应症: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轻度珠网膜下腔出血所至脑血管痉挛,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知识点总结

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分类2、氨氯地平(1)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ACEI):卡托普利(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1)a1—R阻断药:哌唑嗪(2)β—R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3)a和β—R阻断药:拉贝洛尔(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甲基多巴(2)神经节阻断药:美卡拉明(3)NA能神经末梢阻滞:利舍平、胍乙啶(1)血管扩张药:硝普钠(2)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常用抗高血压药(一)利尿药包括高效、中效、低效以中效最为常用作用机制:早期排钠(Na+)利尿减少ECF和血容量长期Na+—Ca2+交换减少不良反应:长期大剂量可电解质紊乱、血脂、血糖、尿酸升高强效、长效降压药(二)钙离子拮抗药第一代:维拉帕米地尔硫卓钙拮抗药分代第二代:尼莫地平非洛地平第三代:普尼地平口服10~20分钟见效,舌下含服5~10分钟适应症:治疗轻、中、重度高血压,伴有心绞痛、糖尿病、哮喘、肾脏疾病、高脂血症氨氯地平口服1~2周呈现降压作用(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RAS)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常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2)对中、重度高血压合用β受体阻断药或利尿剂,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多见于初始剂量过大见于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服用留钾利尿药的患者慎用:肾衰竭、高血钾、孕妇、哺乳期妇女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常用药物:缬沙坦厄贝沙坎地沙坦AT1受体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受体抑制AngⅡ的缩血管和促进醛固酮分泌作用(三)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a受体阻断药常用药物有:特拉唑嗪多沙唑嗪2、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心得安)降压机制:(1),抑制心脏收缩力,减慢心率,使心排出量减少抑制肾素释(3)(4)使外周交感神经降低1、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轻度腹泻、停药可消失2、阻断心脏的β1受体,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心率小于50次/分,向医生报告阻断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否则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诱发心绞痛,停药宜逐渐减量长期应用:血糖降低,血脂升高a、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对心脏无抑制作用,不会引起心率加快,降压作用温和交感神经抑制药不良反应:停药综合征(长期服用突然停药后出现心悸、出汗、血压突然升高,可用a—R阻断药酚妥拉明治疗)不良反应:(1)≥0.5mg可出现鼻塞、胃酸分泌过多、嗜睡、乏力(2)久用可致精神抑郁,大剂量可引起震颤,麻痹(3)5、血管扩张药直接扩张血管药()静滴给药作用机制: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内出现明显降压作用适应症:(3)难治性心功能不全: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慢心功能不全患者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常见恶心、呕吐、出汗、头痛、心悸该药遇光易破坏,故静脉滴注的应新鲜配制和严格避光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作用机制:舒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而降低主要治疗Ⅰ、Ⅱ高血压,难治性的高血压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1、根据病情特点阶梯用药二联: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直接扩张血管药三联:利尿药+钙阻滞药+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ACEI抑制药+利尿药+钙阻滞药利尿药+米诺地尔+β受体阻断药2、保护靶器官3、根据并发症选择用药4、按药物的作用特点联合用药5、治疗剂量个体化。
高血压治疗总结

高血压治疗总结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高血压治疗的总结: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的基础,常用的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
选择药物时应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次,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活方式调整措施:
积极控制体重,保持适宜的体重指数(BMI)
减少盐的摄入量,控制每日钠盐的摄入量在5g以下
饮食健康,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限制饮酒和咖啡因的
摄入
增加身体活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
戒烟和限制饮酒
控制压力和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测量血压,并进行记录和跟踪
心理支持
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医生应
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可以建议患者尝试一些放松和应对技巧,如深呼吸、瑜伽和冥
想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治疗需要个体化,并且需要患者与医生
密切合作。
患者应定期接受医生的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应自觉遵守医嘱,坚持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只有综合
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
药理学抗高血压药总结

,血管平滑肌舒张而降压;
②胞内钙减少可使血管平滑肌对收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降低; ③可诱导动脉壁产生扩张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等。
抗高血压药
二、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药及AT1阻断药
(一)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
代表药:卡托普利 Captopril 依那普利Enalapril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心血管 系统中是重要调节因素,亦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现 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存在局部RAAS,存在肾素、血管紧 张素原的mRNA,有相关基因表达,并以旁分泌及自分泌 方式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功能和结构起调节作用。
抗高血压药
特拉唑嗪 Terazosin
能选择性阻断1受体。除降压外,还能降低前列腺及膀胱出口平 滑肌紧张度,改善排尿,可用于前列腺肥大的治疗,特别适用伴 高血压的患者。
乌拉地尔 Urapdidil 新型1阻断药
可选择性阻断中枢、血管上的α 1受体,降低中枢交感活性,外 周阻力下降而降压。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和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
常用药物有肼屈嗪、硝普钠等。
抗高血压药
肼屈嗪 Hydralazine 选择性扩张小动脉的口服降压药,作用快、 较 强、短。适用于中度高血压的联合用药治疗。高剂量使用可引起全 身性红斑性狼疮综合征。
硝普钠 Sodium nitroprusside 为强、快、短效的动静脉扩管药。 临床主要用于静脉点滴抢救高血压危象及难治性心衰。使用时注意新 鲜配制,避光使用。
抗高血压药
ACEI通过对RAAS中的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减少Ⅱ的形成,从 而发挥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抗高血压药
抗高血压作用机制
1.抑制循环中的RAAS活性,减少AngⅡ的形成,改善血流动力学。即
高血压用药知识讲座小结

高血压用药知识讲座小结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水平。
以下是高血压用药知识讲座的小结:
1. 高血压的首选药物是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管阻力,减少心脏负担。
2. 利尿剂也常常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它们通过排尿过多的方式减少体液量,降低血压。
3.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是另一类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它们可以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来降低血压。
4.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脏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脏对血液的需求。
5. 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物,如利尿激素拮抗剂、中枢作用型药物等,也可根据个体情况使用。
6. 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低血压、胃肠道不适、头痛等。
此外,一些药物与其他药物或食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7. 病人在用药期间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药物治疗,并在必要时定期监测血压并调整用药量。
8. 高血压的治疗还需要结合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减少盐摄入、戒烟和限制饮酒等。
9. 在用药期间,病人应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和身体状况,并定期复诊,与医生及时沟通,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这些是高血压用药知识讲座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总结
2014级中医学(五年制)1班黎咏麟 20140121062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成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5%--20%。
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常使用抗高血压药,又称为降压药,这是一类能降低血压、减轻靶器官损害、防止并发症出现的药物。
合理地应用降压药不仅可有效地控制血压,还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同时还能延缓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减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延长寿命。
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线抗高血压的药物有利尿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RAS抑制药)、钙通道阻滞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等。
上述各类一线用药都有其常用药,大致如下:
1、利尿药: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单用即有降压效果,并可
增加其他降压药的作用。
常用药为噻嗪类利尿药,其中以氢氯噻氢最为常用。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RAS抑制药):RAS分两类,一
类存在于血液中,成为循环RAS;一类存在于心血管等组织中,称为组织RAS。
常用来一直RAS药物有①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ACEI)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③肾素抑制药。
其具体作用机制如下图:
ACEI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ARB常用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
3、钙通道阻滞药:可以选择性阻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抑制细胞
外钙离子内流,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缺乏足够的钙离子,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根据受体的选择性,可分为β受体,
α受体。
其中β受体阻断药常用药物有普纳洛尔;α1受体阻断药常用药物有哌唑嗪。
下面,根据对《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_2014年修订版》的学习,对降压药的联合应用进行简单的叙述。
1、降压药联合组合方案如下,优先推荐以下6种组合方案。
①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ACEI;
②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ARB;
③ACEI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
④ARB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
⑤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
⑥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
2、联合用药时,初始小剂量单药或小剂量联合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联合治疗血压才能达标。
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和危险程度,提出初始治疗用小剂量单药或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治疗的方案。
建议血压水平<160/100mmHg,或低危、部分中危患者初始用小剂量单药治疗;对血压水平≥160/100mmHg,或血压水平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患者初始用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治疗。
治疗中血压未达标的,可增加原用药的剂量或加用小剂量其他种类降压药。
对部分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视病情初始可用固定低剂量复方制剂。
高血压初始小剂量单药或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治疗。
在原疗效不佳的时候,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联合治疗。
实际治疗过程中2级以上高血压或高危患者要达到目标血压,常需要降压药联合治疗。
因此,熟练掌握联合用药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对临床对高血压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