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第十九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历年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运动和力(学生版+解析版)

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题分类汇编:专题02 运动和力1.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桌面对木块的弹力跟木块受到的重力之间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一对平衡力(C)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D)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2.形状一样、质量相等的A,B两个契形物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质量均为m的两个物块分别沿A,B的斜面下滑,其中,A斜面粗糙且斜面上的物体恰好匀速下滑,而B斜面光滑。
两物体下滑时A,B都始终保持静止。
该过程中,A,B对地面的正压力分别为N A、N B,A、B对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f A、f 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N A>N B; f A>f B=0(B)N A>N B; f B>f A=0(C)N B>N A; f B>f A=0(D)N B>N A; f B=f A=03.如图所示,长度为2L的铁链挂在宽度为L的桌面上,桌面与铁链之间的摩擦因数为1/3,为保证铁链静止在桌面上,铁链左端距离桌面的最短距离为( )(A)L/3 (B)L/4(C)L/5(D)L/64. 公共汽车站每隔t0开出一辆汽车,汽车始终沿直线运动,汽车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汽车出站后,与前方相邻汽车之间的距离( )(A)先减小,后保持不变(B)先增大,后保持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最后保持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5.如图所示,河两岸平行,河内水速保持v不变,在河的南岸P处同时开出甲、乙两艘小船,小船相对水的速度均为u,船头分别指向对岸下游的A、B两点,两船分别到达对岸B, C两点处,则( )(A)AB<BC(B)AB>BC(C) AB=BC(D)由于不知道v、u之间的大小关系,无法判断AB与BC的大小关系6.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仔细观察轮胎我们会发现轮胎上布满了纵向和横向的花纹,这些花纹的主要作用是( )(A)增大承重能力(B)加快排水速度(C)增大地面摩擦(D)加快热量传递7. 如图所示,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紧靠其右侧有竖直挡板S,在P和S之间放有一个质量均匀的光滑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2019-2020年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

2019-2020年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2019-2020年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一、选择题1.潜泳的人,从水下向上看,会看到一彩色镶边、内有图像的圆面,那么(。
)。
A.圆面内只能呈现水面上的部分景物B.彩色镶边是由于水面四周各种物体的颜色所引起的C.彩色镶边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略有不同所致D.圆面中图像呈现的是水面外的景物,且看到景物的高度比实际景物要低答案:C解析:彩色镶边是由于光在水面与空气中的折射率不同,导致不同颜色的光在折射时发生偏转,从而形成彩色镶边。
2.磁带录放机可高速播放正常录制的声音,在高速播放时最有可能听不到的声音是正常录音时(。
)。
A.音调较低的声音B.音调较高的声音C.响度较小的声音D.响度较大的声音答案:C解析:在高速播放时,声音的频率不变,但声音的时长变短,因此响度较小的声音可能听不到。
3.两个人共同搬一个50千克质量分布均匀的木箱上楼梯,如图所示。
木箱长1.25米,高0.5米;楼梯和地面成45,而且木箱与楼梯平行。
如果两人手的用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上的,那么在下面的人对木箱施加的力与上面的人对木箱施加的力的比值是(。
)。
A.8/3.B.7/3.C.5/3.D.5/4答案:B解析:由于木箱与楼梯平行,所以斜面上的重力分解为两个方向,即竖直向上和沿斜面向上。
因此,下面的人需要承受的重力分量比上面的人多,所以下面的人对木箱施加的力与上面的人对木箱施加的力的比值为7/3.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请问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
)。
A.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B.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C.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D.既没有绕月球的转动,也没有自转答案:C解析: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公转周期相等,因此月球上的一面始终面向地球,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时只能看到地球的一面,而且没有绕月球的转动。
2019大同杯复赛及答案

上海市第二十九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
其中第一、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夕不写解答过程: 第三~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考试完毕将试卷、一答题纸、草稿纸分开上交。
4.本试卷中常数g 取9.8牛/千克,水的比热容4.2×103焦/千克·℃,水的密度1.0×103千克/米3,大气压强1.01×1 05帕,水银密度13.6×103千克/米3。
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 2分)1.50年前华裔物理学家高锟在光导纤维通信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因此获得2009年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纤传播信息利用的原理是( )(A)光的全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衍射 (D)光的散射 2.对以下物理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正确的是( )①在有雪的路面上撒些食盐,使冰雪的熔点升高,更容易融化。
②在加油站,有“禁止使用手机”警告语,这是由于手机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汽油燃烧,发生危险事故。
③通常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东西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物理现象都说明水的比热容比空气大。
④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是由于纸片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不同,导致纸片上各处受力不均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为了节能,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
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走近扶 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
要实现这样的功能,需要安装传感器,则一般采用的 传感器为( )(A)位移传感器 (B)电压传感器 (C)光电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4.某同学站在圆心O 处用细绳拉着小球,使球跟着身体在水平面内作逆时针运动,俯视图如图所示。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含答案)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一、(20分)某甲设计了1个如图复19-1所示的“自动喷泉”装置,其中A 、B 、C 为3个容器,D 、E 、F 为3根细管,管栓K 是关闭的.A 、B 、C 及细管D 、E 中均盛有水,容器水面的高度差分别为1h 和1h 如图所示.A 、B 、C 的截面半径为12cm ,D 的半径为0.2cm .甲向同伴乙说:“我若拧开管栓K ,会有水从细管口喷出.”乙认为不可能.理由是:“低处的水自动走向高外,能量从哪儿来?”甲当即拧开K ,果然见到有水喷出,乙哑口无言,但不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甲又进一步演示.在拧开管栓K 前,先将喷管D 的上端加长到足够长,然后拧开K ,管中水面即上升,最后水面静止于某个高度处.(1).论证拧开K 后水柱上升的原因.(2).当D 管上端足够长时,求拧开K 后D 中静止水面与A 中水面的高度差.(3).论证水柱上升所需能量的来源. 二、 (18 分) 在图复19-2中,半径为R 的圆柱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指向纸外,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均匀变化,变化率/B t K ∆∆=(K 为一正值常量),圆柱形区外空间没有磁场,沿图中AC 弦的方向画一直线,并向外延长,弦AC 与半径OA 的夹角/4απ=.直线上有一任意点,设该点与A 点的距离为x ,求从A 沿直线到该点的电动势的大小.三、(18分)如图复19-3所示,在水平光滑绝缘的桌面上,有三个带正电的质点1、2、3,位于边长为l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
C 为三角形的中心,三个质点的质量皆为m ,带电量皆为q 。
质点 1、3之间和2、3之间用绝缘的轻而细的刚性杆相连,在3的连接处为无摩擦的铰链。
已知开始时三个质点的速度为零,在此后运动过程中,当质点3运动到C 处时,其速度大小为多少? 四、(18分)有人设计了下述装置用以测量线圈的自感系数.在图复19-4-1中,E 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2019上海华师大二附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选拔赛试题及答案

2019上海华师大二附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选拔赛试题及答案A ・IOr B. 6βC C ・69以上D ・6βC 以下 6・F 列关『比学实验的说法∙锚i 吴的足() A ・探%r ∣fii½成像待点时•做姜次实验获衍姜组数热;是为r 减小決羌B. 探兀光的反射足评时•吹纸恢呵以显小光的传插坷從C ・探完光的折射待点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D.探允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FiW 烛燃烧变短・光胖上的像会向上移动7.长均为-质秋均为m 的两根均匀赳杆A 、B∙它们的上瑞用光滑饺链较接•悬挂于天花板上•在距离两杆下 端点均为号处•用光滑牧链卜仁N 与疗杆C 枚接.A∙ BWH 被厅杆C 挥开的角度为2θ∙疗杆C 和较链的质秋 均不计•如图所示•则可知疔杆对杆A 的作用力方向( )A ・眶直与OA 杆向左B ・/E M Λ处沿殍村的切线方向向庄C. 水平向左D .以上三个方向均√j∏rf½8•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関柱体A 、B 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PA * PB =1: 2.对地而的压强之比P A : P B =I: 3・则它们的高度Z 比»: h ∣l 与它们的质壌之Itm A : mp 分析正确的是( )A ・ h z ∖: hβ=1: 3B ・ h z ∖:h ∣j=2s 3 C ・ m z v mβ=3sD ・ mA : m∏= 1: 2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彖中∙属「•比的血线传描现象的足(Λ.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工放大的虚像D・正工缩小的股像1丨•叭乙胸物体的形状都足实心的规则长方体•根据图中甲.乙两物体的质秋与体枳的关系图彖.F列说法IE确A. 物体甲放在水中•定漂浮在水血B. 物体乙放在水中一定沉入水JtfcC・将体枳相等的中、乙两物体捆(f.∙⅛i放入水中•定沉入水底D・将质试相竽的甲、乙轉物体捆在•起放入水中•定沉入水底12・狂李的J1HL常州红梅公园的河面上经滋飘行淡淡的门雾,如图所示•这些“门雾-的形成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址<)A.升华B.凝华C.汽化D.液化13. 汽车在平11公路上以速度®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o∙聚引力为Fo・U时刻开始,司机蔽小了油门•使汽午保持恒定功率P行驶•到(2时刻.汽午•乂开始做匀速N线迖动•速度为v・LI知运动过程中汽乍所受阻力定不变.汽乍牵引力F融时间I变化的图檢如图所不•則()B. F0=2fC・U至12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D. 〔2时刻Z后.汽乍将保持功碍行驶14. 如图她拍摄机动乍闯红灯的工作原理示总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灯发出的光会白动闭合•压力开关受到机动乍的压力会闭介•摄像系统任电路接通时町白动In 摄违住乍辆.则F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婪比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摄像系统祖会“动拍摄B ・若将光控开关和斥力开关并联.也能包到相同的作用C. 只有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都闭合时.摄像系统才会自动拍摄D. 只耍机动牟驶过理右压力开关的路II.摄像系统就会白动拍摄15. 站在白米农范终点的计时几 听到超眾的枪M 討.即开始计时•测得个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杪.肖时气温I5βc.则乍明同学跑I r i 米的JX 实时间足( )A ・14.29杪 B. 14.00杪 C∙ 13.71杪 D.无法确定16. 篮球场上,运动员练习投篮.篮球划过・条標亮的弧线落入篮笹.球的轨迹如图中康线所示.从篮球出F 到落入篮傥的过程中.篮球的呎力势能()A. -J 1LifI 大B. 一“彼小C.先碱小KiifiλD ・先增大麻减小 17 •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俎成淆轮姐. 去提150牛的朮物.加少用刀()A. 75 牛B. 50 牛C. 150牛 D •无法判断18.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術状态.如果将物体A 和B 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斷正确的½ () __ C-------- ≡-⅛ SA ・杠杆仍能半衡B •杠杆不能平断右蜩下沉C •杠杆不能平街・左端下沉D.无法刘斯∣9.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波浪能*采集«r .如图所示•在船的两侧装有可倉及水面的"工作W W .“工作VT 的底端装仔F 宋状的、紧贴水血的浮标。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历年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浮力(学生版+解析版)

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题分类汇编:专题04 浮力1.用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在浸在水中的直棒AB的A端,棒的截面积处处相等,密度分布均匀,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此时A端距离水面x,棒与水面的夹角为θ,棒浸在水中的长度为L,B端的深度为h。
现由图示位置缓慢向上增大x直至棒的B端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中,下列关于F、L、θ、h大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 F先不变后增大(B) L先增大后减小(C) θ先增大后不变(D) h先增大后减小2. 如图所示,浸入某液体中的物体恰好悬浮。
物体的上、下表面积分别为S1和S2,并且S1<S2,此时物体下表面与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为△F。
现用手将物体缓慢下压一段距离,松手后( )(A)物体保持悬浮,因为△F不变(B)物体保持悬浮,但△F变大(C)物体将上浮,因为△F变大(D)物体将下沉,因为△F变小3. 如图所示,在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甲的液面低于乙的液面,此时两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恰好相等。
若容器足够高,并在两容器中同时倒入或同时抽出各自适量的液体,最终使得两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h乙(C)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D)抽出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等于h 乙4. 如图所示,长为L 、密度为ρ的均匀细棒下端系一根细线,细线的另一端被拴在杯底A 点处,细棒竖直浸没在杯中的液体内,液体密度为ρ0(ρ0=4ρ)。
现打开杯底阀门k ,使液体缓慢流出。
当细棒露出液面一定长度时,细棒有可能倾斜,该长度的最小值为( )(A)L 54 (B)L 43 (C) L 32 (D) L 215. 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
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 倍。
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 )A .ρ11+nB .ρ1+n n C .ρ2)1(1+n D .ρ22)1(+n n6. 如图所示,直径为36cm 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的端口水平。
上海市第19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解答

上海市第十六届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初赛试题说明:第1至40题每题3分,第41至第46题每题5分,满分150分.常用物质的密度(×103kg/m3)1.下列四种情况中,速度大小最接近20m/s的是( ).A.员工上下班骑自行车的速度 B.内环线高架快车道的限速C.沪宁高速公路快车道的限速 D.磁悬浮列车正常行驶的速度2.一个弹簧秤,将其弹簧截去原长的1/5,然后再调好零点,用此弹簧秤称同一物体的重力,则弹簧秤的示数跟原来相比是(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定3.建筑工地需要长1.Om,宽0.5m,高0.3m的花岗岩350块,现用一辆载重量为5t的卡车去加工厂运回,则共需要运几次方可运完( )A.28 B.29 C.30 D.314.一个置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木块在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了测定桌面与木块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应选择下列哪组实验仪器( )A.量筒,温度计 B.弹簧秤,刻度尺 C.天平,秒表 D.电压表,电流表5.跳伞运动员在跳离飞机但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阻力不做功 B.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减少 D.机械能减少6.某同需要清理金鱼缸中沉在底部的污物,其手中只有一根透明的塑料软管,采用虹吸的方法来将鱼缸底部的污物排除.软管的一端插入鱼缸的底部如图1所示,该同学用嘴在软管的另一端吸气,使管中液面到达某点时停止吸气,管中就能自动排出鱼缸底部的污水,同时保证污水不能流进该同学的嘴中,该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7.实验室测量油膜分子的大小:取待测油1mL,滴入容量瓶中,再向容量瓶中倒入某有机溶剂直至总体积达到500mL.用滴定管取去1/25mL滴入水槽中.由于该有机溶剂与水的结合力远大于油,故水面最终留下了一层油膜,测出其面积约500cm2,则该油膜分子的直径约为( )A.1.6×10-9m B.1.6×10-10m C.3.2×10-9m D.3.2×10-10m8.如图2所示一位魔术师现场表演“点燃手指”的魔术,有以下三步过程:(1)手指在酒精中浸一下;(2)手指在水中浸一下;(3)“点燃”手指.请判断下列哪组操作顺序是最合理的( ).A.(1)(2)(3) B.(1)(3)(2)C.(2)(1)(3) D.(2)(3)(1)9.室温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用密封细管相连,右边烧瓶内装满水,左边烧瓶内充满空气,如图3所示.现将装置浸没在热水中,则气、液界面0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A.向右 B.向左 C.不动 D.无法确定10.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中主要原因是(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C.白天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变大D.瓶内气体压强减小11.在油锅倒入一份醋和两份油,进行加热,不一会儿,锅里的油和醋就会上下翻滚,此时.一位表演者将手放入锅内,却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 )A.表演者长期练功,能够忍受沸油的高温B.醋能在手的表面产生保护层,避免表演者被烫伤C.由于对流,醋能很快将沸油的温度降低D.虽然锅里的油和醋上下翻滚,但沸腾的只是醋而不是油12.下列各种现象中,能说明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就越快的是( ).A.把木材放在烘房里要比放在露天里干得快B.晴天把洗好的衣服凉出来要比在阴天的时间干得快c.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D.洗脸后将毛巾挂在毛巾架上要比把毛巾团放在脸盆内要干得快13.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14.如图4所示,P字形发光物经透镜£在毛玻璃光屏肘上成一实像,观察者处于E处,他看到屏肘上的像的形状为( )A.q B.pC.d D.b15.图5是一个半径为10cm的均匀透明球,一束光由球面A点射人,从球面B点射出,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30°,已知人射光线与半径幽的夹角为75°,则该光线在球内传播的路径长度为( )A.10cm B...20cm16.五官科医生给病人检查耳道时,戴一个中间有小孔的镜子,这种镜子是( )A.凸面镜,作用是增大照射范围 B.凹面镜,作用是会聚光线C.凹面镜,作用是发散光线 D.凸面镜,作用是形成虚像17.如图6所示,当闭合开关后,四个小磁针指向都正确的图是( )18.图7是一根粗细不同的导线,较细部分的横戴面积为S1,较粗部分的横截面积为S2,则电流通过导线时( )A.通过.S1的电流,I1大 B.通过.S2的电流,I2大C.通过S l、.S2的电流I1、,I2一样大 D.无法判断19.如图8所示,如果在a、b两点之间再并联一个灯泡,则(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B.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C.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20.如图9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一会儿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阻R1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阻R1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滑动变阻器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滑动变阻器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小21.用混合法测定物质的比热的实验中,由于不可避免会有热量的损失(包括小铝筒容量的吸热),那么( )A.测出放热物质的比热大干其真实值,测出吸热物质的比热小于其真实值B.测出放热物质的比热大于其真实值,测出吸热物质的比热大于其真实值C.测出放热物质的比热小于其真实值,测出吸热物质的比热小于其真实值D.测出放热物质的比热小于其真实值,测出吸热物质的比热大于其真实值22.在某次青少年“机器人”展示活动中,甲、乙、丙三个智能机器人在周长为20m的圆形轨道上进行速度测试活动.它们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甲率先跑完5圈,此时乙正好落后甲半圈;当乙也跑完5圈时,丙恰好也落后乙半圈.假设甲、乙、丙沿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均保持不变,按照大赛的要求,三个机器人都要跑完50圈,那么当甲完成任务时,丙还要跑( )A.9圈 B.9.5圈 C.10圈 D.10.5圈23.如图10所示,木块A的质量为m1,一端与水平细绳相连,细绳的另一端挂着质量为m2(m2<m1)的钩码B,木块恰好在桌面上匀速运动.若在A上再加一个质量为m的砝码,同时在日下再挂上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木块的速度将( )A.不变 B.变快 C.变慢D.由m l、m2、m的大小关系而决定24.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
第1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与解答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地、市题号-一- -二二三四五六七总计学校姓名一、(20分)某甲设计了一个如图复19-1所示的“自动喷泉”装置,其中A、B、C为三个容器,D、E、F为三根细管。
管栓K 是关闭的。
A、B、C及细管均盛有水,容器水面的高度差分别为h i和h2,如图所示。
A、B、C的截面半径为12cm ,D的半径为0.2cm .甲向同伴乙说:“我若拧开管栓K,会有水从细管口喷出。
”乙认为不可能。
理由是:“低处的水自动走向高处,能量从哪儿来?”甲当即拧开K,果然见到有水喷出,乙哑口无言,但不能明白自己的错误何在。
甲又进一步演示。
在拧开管栓K前,先将喷管D的上端加长到足够长,然后拧开K ,管中水面即上升,最后水面静止于某个高度。
1 •论拧开K后水柱上升的原因。
2•当D管上端足够长时,求拧开K后D中静止水面与A中水面的高度差。
3 •论证水柱上升所需的能量来源。
性别现读年级准考证号全卷共七题,总分为140分。
二、(18分)在图复19-2中,半径为R的圆柱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图面指向纸外,磁感强随时间均匀变化,变化率△ B/ △ t = K (K为一正值常数)。
圆柱形区域外空间中没有磁场。
沿图中AC弦的方向画一直线,并向外延长,弦AC与半径OA的夹角a = n /4。
直线上有一任意点,设该点与A点的距离为x,求从A沿直线到该点的电动势大小。
三、(18分)如图复19-3所示,在水平光滑的绝缘桌面上,有三个带正电的质点1、2、3 ,位于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C为三角形的中心。
三个质点的质量皆为m,带电量皆为q。
质点1、3之间和2、3之间用绝缘的轻而细的刚性杆相连,在3的连接处为无摩擦的铰链。
已知开始时三个质点的速度为零,在此后运动过程中,当质点3运动到C处时,其速度为多少?1卜1LJC •\>31L2图复19-3得分四、(18分)有人设计了下述装置用以测量线圈的自感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第十九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2005年)说明: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
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
第三~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常数g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红色的“E”字。
当你通过红包玻璃观察写在这张白纸上的“E”字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清晰的红色“F”字。
B.清晰的黑色“F”字。
C.清晰的红底白色“E”字。
D.几乎看不出“E”字。
2.小明把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杆上.用刻度尺测得绕有17匝细铜丝的铅笔的长度L=50.7mm.如图1所示。
则正确的表示细铜丝直径的是: ( )A.1.1mm。
B.1.08mm。
C.1.079mm。
D.1.0787mm。
3.在弹性限度内。
当弹簧的长度为16cm时.它产生的弹力大小为20N;弹簧的长度变为7cm时.它产生的弹力大小为10N。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1.25N/cm。
B.1.43N/cm。
C.3.33N/cm。
D.1.11N/cm。
4.某中学的科技研究小组.为太空工作站的宇航员设汁了如图2所示的四种电加热水壶.其中设计合理的是:()5.将阻值相等的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在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两端。
若其中R1的电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R2的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
则对R2加热或冷却,R2的电功率的变化情况为: ( )A.加热升温时,电功率增大.而冷却降温时.电功率减小。
B.加热升温时。
电功率减小,而冷却降温时.电功率增大。
C.无论是加热还是冷却.电功率均增大。
D.无论是加热还是冷却,电功率均减小。
6.夜晚有两个高矮不同的小朋友A和B,A比B高,相距d.他们分别站在路灯下,o’点是路灯。
在地面上的投影. A、B两人的连线通过o’点,如图3所示。
他们头部分别在地面上留下两个影子A’和B’,相距d’,当两人沿过O'点的直线,以相同的速度行进时.A’和B’的距离将: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7.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和水平x轴重合,透镜左侧x轴上有一点光源.点光源到透镜的距离大于f而小于2f,若将此透镜沿x轴向右平移2f的距离,则在此过程中点光源经透镜所成的像将: ( )A.一直向右移动。
B.一直向左移动。
C.先向右移动。
接着向左移动。
D.先向左移动,接着向右移动。
8.如图4所示。
A为电磁铁.B为铁芯.C为套在铁芯B上的绝缘磁环。
现将A、B、c 放置在天平的左盘上.当A中通有电流I时,C悬停在空中.天平保持平衡。
当增大A中电流时.绝缘磁环B将向上运动。
在绝缘磁环B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若不考虑摩擦及空气阻力.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天平仍保持平衡。
B.天平左盘先下降后上升。
C.天平左盘先上升后下降。
D.天平左盘一直下降至最低点。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9.如图5所示,用细线将术块A和金属块B连接在一起,放入水中。
A、B恰好悬浮在水中,此时,B受到___个力的作用。
若术块A的密度为O.8×lO3kg/m3.木块A与金属块B 的体积之比为79:2,则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 kg/m3。
10.火车以20m/s的速度沿某一段直线轨道驶向道口,为厂提醒看守道口的工作人员,司机在距道口940m处开始鸣响汽笛,每次笛声持续1s,停5s,然后再次拉响汽笛。
当道口工怍人员听到第三次笛声结束时,火车距道口的距离为___ m.道口工作人员昕到火车司机前后两次拉响汽笛的时间间隔为____s。
(已知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11.如图6所示,在一根长为2m,质量为2kg的细金属杆AB(质最分布不均匀)的A端施加一个与杆垂直的拉力 F.使杆静止在图示位置。
已知杆与地面成37°角,地面对杆怍用的静摩擦力大小为3.6N,地面对杆的支持力大小为15.2N.则杆的重心距B端的距离为____m.F的大小为______N。
(已知:sin37°=O.6.co s37°=0.8)12.如图7所示,A、B两立方体叠置在一起放于水平桌面上,A的密度为ρA,B的密度为ρB,若它们的边长比为lA:lB=1:1,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pA:pB=2:3,则ρA:ρB=____。
若不断地缩小A立方体的体积,但始终保持A的形状为立方体,使A、B两立方体的边长lA:lB的比值由1:1逐渐变为1:2,则压强PA:pB的比值变化情况为____(提示:通过计算分析后.写出变化情况)。
13.如图8所示,容器底部一根中间为圆柱形的管子与大气相连,管的直径为20cm,不计管壁的厚度。
现在管子上方压一个边长为50cm的塑胶立方体,将管口封住.使容器中盛有一定质量的水。
已知大气压强为1.O×105Pa。
塑胶立方体的密度为O.6×lO3kg/m3。
当水面恰好在塑胶方立体高的中点时。
塑胶立方体受到水对它的浮力大小为______N。
当容器中所盛水的水面到塑胶立方体底面的高度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塑胶立方体能封住管口,不让水从管子的孔中流水.该条件是_____。
(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三、计算题(本题共28分)14.(本题8分)某食盐溶液的密度随深度h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规律为ρ=ρ。
+kh,式中ρ0=1.O×lO3kg/m3。
为了求出式中的k值,现向溶液中投入两只用一根细线系在一起的小球A和B,每个球的体积为V=1cm3,其质量分别为m A=1.2g和m B=1.4g。
当将小球A置于水下,球心距水面的距离为O.25m时.A、B两个球在溶液中均处于静止,且线是拉紧的,两球心的距离为10cm。
试求k值的大小。
15.(本题10分)现有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的圆柱形长导体,它们的电阻均会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
下表列出了两个导体在不同温度时的电阻。
试问:怎样利用这两个导体(可以截取导体的一部分或使用导体的全部)制成一个阻值最大,但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M2ub6vSTnP温度O℃1O℃20℃30℃40℃50℃导体1 4 3.68 3.36 3.04 2.72 2.40导体2 1.O×10-2 1.06×lO-2 1.12×1O-2 1.18×10-2 1.24×10-2 1.30×10-216.(本题lO分)阅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实验表明:用…台输出功率恒定的电动牵引机拖动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时,物体获得的速度与牵引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如果从静止开始,拖动不同质量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拖动时间.物体获得的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材料二、实验表明:在相同高度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的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相等。
现用安装在一个大贮水池的两台水泵从中抽水,如图9所示。
已知水泵抽水的功率相等.离地面高度相等。
喷出水的水平射程分别为D和2D,并分别射人两个深度相等.底面积为1:2的空池A和 B 中。
试求为A、B两池注满水所需的时间tA和tB的比值。
设在抽水过程中,大贮水池内水面保持不变。
四、实验题(本题共14分)17.(本题5分)有一块如图1O所示的均匀薄板abcd,用作图法标出薄板的重心位置。
18.(本题9分)现有A、B两杯液体,其中A杯内液体为纯水,密度为ρA,B杯内液体的密度ρB未知。
为测量B杯内液体的密度,某同学在实验室内利用刻度尺制作了一个有固定转轴的杠杆,两力臂长之比l1:l2=1:2.并用不同材质、相同厚度的板制成形状相同的甲、乙两把毫米刻度直尺,并将甲、乙两把尺分别悬挂在杠杆的两侧端点上,如图11所示。
此外,该同学还取来了一些橡皮泥请你顺着以上叙述,写出某同学接下来的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得出用这些物理量求B杯内液体密度的计算公式。
五、判断与说理题(本题共46分)19.(本题9分)小强为课题研究小组提供了一把家中收藏的旧杆秤。
杆秤的刻度模糊不清。
秤砣遗失,只有5kg和6kg的刻度清晰可辨。
小组成员对杆秤的外形进行了测量,测量结量如图12所示。
请根据以上情况,判断该杆秤的重心(不包括秤砣)应该在提扭的哪一侧.并求出秤砣的质量。
20.(本题12分)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自己,可以说人类文明史,就是火的利用史。
(1)(3分)如果你身处遥远的古代.你有哪几种获得火种的方法,请写出三种获取火种的方法:(2)(3分)由于对流,热空气上升,在日常我们所见的烛焰,如图13所示。
但假如在完全失重充满空气的太空船里,你认为烛焰的形状是( )D.不能点燃(3)(3分)由于火焰温度很高.会使空气发生电离.从而火焰周围充满了正、负离子。
如果你用手摩擦一束细塑料包扎带,由于静电作用,包扎带会张开,如图14。
当你把火焰靠近包扎带时会发生 ( )A.包扎带张得更开 B.包扎带会合拢。
C.包扎带张开的情况不变。
D.包扎带先合拢后张开。
(4)(3分)如果在一个比较深且窄的直筒型玻璃容器的底部点燃一根蜡烛,一段时间后,蜡烛会熄灭或火焰变得很小。
请利用翦刀和一张足够大的硬纸片,设计一个简单方案,让蜡烛能长时间正常地燃烧。
把设计图画在纸上,并对操作步骤作简要说明。
21.(本题25分)在图1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A、B两端接电阻。
图17为一个暗盒,盒中装有由导线和三个阻值相等电阻组成的电路。
盒外的a、b、c、d是该电路的四个接线柱,某同学按图16所示的电路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实验时,某同学先把接线柱a、d,a、b(或b、d),a、c(或c、 d),b、c分别连接到图16电路中A、B两端.测得各电表的示数,如表1所示。
2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4分)表1中有几个空格漏填,请你根据题意完成表1的填写。
表1:实验数据表实验序号 A、B两端分别连接接线柱A表示数(安)A1表示数(安)V1表示数(伏)V2表示数(伏)V表示数(伏)V3表示数(伏)1 a、d 3.000 1.500 3.00 3.OO2 d、b(或b、d) 1.500 O.750 3.00 4.50 1.503 a、c(或c、d) 1.000 0.500 4.00 1.OO 5.004 b、c 0.750 O.375 4.50 0.75 5.25 O.75(2)(3分)某同学对表1中实验序号l与2(或2—3或3—4)中电压表V1、V2、V示数进行深入地研究后发现,三个电压表读数的变化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该关系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3)(6分)某同学为了研究通过电阻R2的电流跟它两端电压关系,设计了如表2所示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