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ppt

合集下载

高分子化学课件资料全

高分子化学课件资料全
航天器用高分子材料
高比强、高比模结构材料
火箭整流罩、卫星接口支架、液氢/液氧发动机共底、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等: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F-22的材料组成
钛合金:41%;铝合金:15%;钢:5% 树脂基复合材料: 24% 环氧树脂、聚双马来酰亚胺。用于雷达罩、进气道、机翼(含整体油箱等)、襟翼、副翼、垂尾、平尾、减速板及机身蒙皮等。
高分子材料具备金属和陶瓷等材料的性能特点,在几乎所有的应用领域大量地取代它们,甚至综合性能更优良。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是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生产的20项发明之一
每年全球生产超过2亿吨聚合物材料以满足全世界的60亿人的使用需要。在这一生产过程,只消耗了全球原油年产量的4%。比较而言,全球每年采伐的木材量所等效的石油消耗却要比聚合物大一个数量级。
复合化 高性能的结构复合材料是新材料革命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以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为主的复合材料不仅在当前已进入大规模生产和应用阶段,而且在将来仍会有所发展。
支柱
生物技术
先进材料
信息技术
能源环境 结构材料 军事 航空、航天
三大材料
金属 陶瓷 高分子
材料是人类进化史的里程碑,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发展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高分子材料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高分子的应用Βιβλιοθήκη 未来为满足航天航空、电子信息、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等多方面技术领域的需要,在机械性能、耐热性、耐久性、耐腐蚀性等方面性能进一步提高
高性能化
合成新的高分子 改性 通过新聚合反应控制分子结构(如: 阴离子活性聚合) 通过聚合方法和聚合过程的控制、提高性能(如: 齐格勒纳塔聚合)
可控制反应物空间立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所谓可控聚合 活性聚合、酶催化聚合、微生物催化聚合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及合成 基于分子识别、分子有序组装的分子设计、组装化学和组装方法 包括分子改性和表面改性在内的聚合物改性方法和原理

《高分子化学》PPT课件

《高分子化学》PPT课件
纤维增强效果
纤维增强可以显著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 、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同时还可以改善材料的耐塑料、复合材料等领域,如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 等。
加工成型技术
加工成型方法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方法包括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压延成型等。这些方 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高分子制品的生产。
高分子催化剂
高分子催化剂在石油化工、有机合成 等领域具有催化效率高、选择性好等 优点。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人工器官、药 物载体、生物传感器等在医疗卫生领 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发展趋势
向高性能、高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 展,同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06
实验部分:高分子化学实验操作与注意事 项
汽车工业
轮胎、密封件、减震件等是汽车橡胶制品的 主要应用领域。
医疗卫生
医用手套、输液管、医用胶布等橡胶制品在 医疗卫生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日常生活
橡胶鞋、橡胶管、橡胶带等橡胶制品在日常 生活中随处可见。
发展趋势
向高性能、高耐磨、环保型橡胶方向发展, 如绿色轮胎、热塑性弹性体等。
纤维领域应用及发展趋势
发展历程
从天然高分子到合成高分子,经 历了漫长的岁月,随着科技的进 步,高分子化学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
高分子化合物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 分子;根据性能可分为塑料、橡胶、 纤维等。
特点
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 分子链长、多分散性、物理和化学性 质独特等特点。
高分子化学研究意义
《高分子化学》PPT 课件
目录
• 高分子化学概述 • 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方法 • 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与性能 • 高分子材料改性与加工技术 • 高分子材料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 实验部分:高分子化学实验操作与注意事

高分子化学绪论全解.pptx

高分子化学绪论全解.pptx

例如,聚乙烯醇。
24
第25页/共61页
对于由两种单体合成的共聚物:
A. 用两种单体的简称加后缀“树脂”来命名。
例如,酚醛树脂等。 B. 对于合成橡胶类共聚物,从共聚单体中各取一字,后缀
“橡胶”二字来命名。例如,丁苯橡胶等。 C. 根据结构特征来命名,其代表一类聚合物。
例如,聚酰胺、聚酯等。 D. 以“尼龙”代表聚酰胺一类的聚合物,用数字分别代表
数均分子量:一种按聚合物分子数目统计平均的 分子量,即高分子样品的总重量m 除以其分子 的总数量:
m
M n
ni
ni M i ni
mi
mi M
i
xi M i
41
第42页/共61页
重均分子量:一种按聚合物重量统计平均的分
子量,即i-聚体的分子量乘以其重量分数的
加和:
M w
mi M i mi
5
第6页/共61页
6
第7页/共61页
7
第8页/共61页
8
第9页/共61页
高分子? Macromolecule(大分子):包括天然大分子、合成大分子
天然大分子: 蛋白质 DNA、RNA 纤维素 淀粉 天然橡胶 ……
合成大分子:在适当条件下人工 合成的大分子,称:
Macromolecular Compound(大分 子化合物)
离子型聚合:分子量随转化率
呈线性关系,这种类型的聚合 反应是快引发、慢增长、无终 止的活性聚合。
38
第39页/共61页
第四节 分子量
聚合物的力学强度等性能与分子量有关:
A. 最低聚合度,低于此值时,聚合物 完全没有强度,许多乙烯类聚合 物在100以上。当超过此值时,强 度急剧上升,达到临界点B后,强 度上升又变缓慢。

高分子化学ppt幻灯片课件

高分子化学ppt幻灯片课件
产业的发展。
02
高分子化合物结构 与性质
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结构
链状结构
由长链分子组成,链上原子以共 价键连接,形成线性或支链结构。
网状结构
由三维空间的分子链交织而成,具 有高度的交联性和空间稳定性。
聚集态结构
高分子链在空间中的排列和堆砌方 式,包括晶态、非晶态、液晶态等。
高分子化合物聚集态结构
晶态结构
高分子化学ppt幻灯 片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高分子化学概述 • 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 高分子合成方法与反应机理 • 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 • 高分子材料性能与应用领域 • 高分子化学前沿研究领域与展望
01
高分子化学概述
高分子化学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 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的科学。
维。
后处理
纺织加工
对初生纤维进行拉伸、 热定形、卷曲等后处理, 改善纤维的物理机械性
能。
将纤维加工成纱线、织 物等纺织品,满足服装、 家居用品等领域的需求。
05
高分子材料性能与 应用领域
塑料性能及应用领域
塑料主要性能
质轻、绝缘、耐腐蚀、易加工成型等。
应用领域
包装、建筑、汽车、电子电器、农业等。
发展趋势
高分子链在空间中规则排列,形 成晶体。晶态高分子具有优异的
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非晶态结构
高分子链在空间中无规则排列, 呈现无序状态。非晶态高分子具
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加工性能。
液晶态结构
介于晶态和非晶态之间的一种特 殊聚集态,高分子链在空间中呈 现一定程度的有序排列。液晶高 分子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力
高性能化、功能化、环保化。

高分子化学 ppt课件

高分子化学 ppt课件

第二部分 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
2.1 什么是纤维?
纤维是指长度比直径大千倍以上,直径只 有几微米或几十微米,并且具有一定柔韧性的 纤维物质。
纺织 纤维 的分 类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植物性纤维(纤维素纤维) 棉、麻 动物性纤维(蛋白质纤维) 毛、蚕丝
人造纤维
合成纤维
2.2 天然纤维
天然纤维的来源: 麻皮、棉花、羊毛、蚕丝 天然纤维:自然界生长的纤维材料,可以直接用 来纺纱织布。
高分子是指由多种原子以相同的、 多次重复的结构单元并主要由共价 键连接起来的、通常是相对分子量 为104~106的化合物。
6
高分子材料简介
表1 常见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塑料 HDPE
相对分子 质量/万
6~ 30
纤维 涤纶
相对分子 橡胶 相对分子
质量/万
质量/万
1.8~2.3 天然橡胶 20~40
PVC 5~15 尼龙-66 1.2~1.8 丁苯橡胶 15~20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Focus on Polymeric Materials
化学与材料
—高分子材料
人类已进入合成材料时代














防水胶
聚乙烯丙纶高分子 复合防水卷材
2
有机玻璃
聚苯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烯
我被高分子 包围了呀!
涤纶
酚醛塑料
塑料
聚四氟乙烯
3
提纲
四大塑料“四烯”
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合成纤维“六纶”

高分子课件(第一章)

高分子课件(第一章)

远程结构
高分子的大小(分子量 极其排布) 高分子的形态(刚柔性 )
28
2.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晶态结构 非晶态结构 取向态结构 液晶态结构 织态结构(高次结构)
第三层次结构
29
高分子的链结构:又称一级结构,它表明单个高分子链 中原子或基团的集合排列,即分子内结构。
近程结构:第一层次结构,指单个高分子内一个或几个 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化学结构。
高聚物:重复单元数较多,增减几个单元不影响其物理性 质。
低聚物:重复单元数较少增减几个单元对其物理性质有显 著影响,或分子中仅有少数几个重复单元,其性质无显著 的高分子特性,类同于一般低分子化合物。
∴ 高分子化合物是不同大小分子量的同系混合物,以高 聚物为主体,含有少量低聚物,在总体上表现出高分子物 理-力学性能。也称聚合物。
分子量:104~106,原子数103~105个。 高分子与低分子是以相对分子量区别:
大于10000→高分子; 1500~10000中等分子化合物; 小于1000~1500低分子。
3
高分子的巨大分子量和它的特殊结构,所以具 备低分子没有的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形变性能:弹性、粘性、粘弹性 断裂性能:强度、韧性
远程结构:第二层次结构,指单个高分子的大小和在空 间所存在的各种形态和构象。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又称二级结构,是高分子整体的 结构,指单位体积内许多大分子链间的排列堆砌方式, 即分子间结构。
30
※ 高分子的链结构(一级结构)是反映高分子各种特 性的主要结构层次,直接影响聚合物的某些特性,如 熔点、密度、溶解性能、黏附性、黏度等。 ※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决定聚合物制品使用性能的主 要因素。

高分子化学全套PPT课件


2024/1/28
3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34
塑料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包括合成树脂、填料、增塑剂、稳定剂等原料的 选择及预处理方法。
塑料加工设备与模具
介绍塑料加工中常用的设备如注塑机、挤出机、 吹塑机等,以及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ABCD
2024/1/28
塑料成型工艺
详细阐述注塑、挤出、吹塑、压延等成型工艺的 原理、特点及应用。
塑料制品质量控制与检测
分析塑料制品常见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 措施及检测方法。
2024/1/28
高分子溶液粘度
粘度与分子量关系,粘度测定 方法
高分子溶液流变性
剪切变稀和剪切增稠现象,触 变性
高分子溶液稳定性
高分子聚集和沉淀,稳定性影 响因素
18
高分子凝胶性质
凝胶形成过程
溶胶-凝胶转变,凝胶结构和性质
凝胶强度与韧性
交联度对凝胶强度影响,增强凝胶韧性的方法
凝胶溶胀与消溶胀
溶胀动力学和热力学,消溶胀过程
发展历程
从天然高分子到合成高分子,经历了 漫长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化学领域 的重要分支。
2024/1/28
4
高分子化合物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根据结构可分为线型、支链型和体 型高分子。
特点
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链长、多分散性、物理和化学性质独 特等特点。
24
纤维制备与加工
纤维原料与分类
介绍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原料 的来源、分类及性能特点。
纤维制品性能检测与应用
阐述熔融纺丝、湿法纺丝、干法 纺丝等纺丝工艺的原理及设备。

高分子材料化学PPT课件


第19页/共140页
溶剂的选择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极性相似相溶原则 溶剂化原则
第20页/共140页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如何选择溶解高分子材料合适的溶剂是药物制剂中常 遇到的问题,如制备薄膜包衣液或制备控释膜,如何 来选择溶剂、应用何种不同性质的化合物来调节膜上 孔隙的大小,药物、溶剂和高分子的相容性如何等, 这就需要运用判断高分子溶解度及相容性的一般规律。 这些规律对聚合物的溶剂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极性相似相溶原则313溶剂的选择?极性相似相溶原则?溶剂化原则?如何选择溶解高分子材料合适的溶剂是药物制剂中常遇到的问题如制备薄膜包衣液或制备控释膜如何来选择溶剂应用何种不同性质的化合物来调节膜上孔隙的大小药物溶剂和高分子的相容性如何等这就需要运用判断高分子溶解度及相容性的一般规律
1
1 3
1 :2 1: 2
第23页/共140页
极性相似相溶原则
对于非晶态极性聚合物不仅要求溶剂的溶度参数与聚 合物相近,而且还要求溶剂的极性要与聚合物接近才 能使之溶解,如聚乙烯醇是极性的,它可溶于水和乙 醇中,而不溶于苯中。
第24页/共140页
溶剂化原则ຫໍສະໝຸດ 溶度参数相近的聚合物一溶剂体系,不一定都能很好
只能发生溶胀。 交联度越大,溶解度越小。 交联度可以用交联点密度表示。交联聚合物中交联链
的结构单元数Nc占总结构单元数N的分数,通常用q表 示。Q=Nc/N。
第9页/共140页
制备药用高分子溶液的方法
药用高分子材料大多呈粒状、粉末状,如果将其直接 置于良溶剂中,易于聚结成团,与溶剂接触的团块表 面的聚合物首先溶解,使其表面粘度增加,不利于溶 剂继续扩散进人颗粒内部。
第33页/共140页

高分子化学课件PPT第3章自由基链式聚合


聚合物分子量
终止反应对聚合物分子量有重要 影响,因为终止反应可以终止链 增长,控制聚合产物的分子量。
03
自由基链式聚合的影响因素
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自由基链式聚合速率的影响
01
随着温度的升高,聚合速率通常会增加,因为高温可以提供更
多的能量,促进链引发和链增长的速率。
温度对聚合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02
在聚合过程中,温度也影响分子量。在较高的温度下,链断裂
高分子化学课件ppt第3章自 由基链式聚合
目录
• 自由基链式聚合概述 • 自由基链式聚合反应 • 自由基链式聚合的影响因素 • 自由基链式聚合的应用 • 自由基链式聚合的挑战与展望
01
自由基链式聚合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自由基链式聚合是一种高分子合 成方法,通过引发剂引发单体聚 合形成高分子。
特点
的可能性增加,导致分子量降低。
温度对聚合物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03
温度还影响聚合物微观结构,如结晶度和取向,从而影响聚合
物的宏观性能,如机械性能和热性能。
压力的影响
压力对自由基链式聚合速率的影响
压力的增加通常会减缓聚合速率,因为压力增加会使分子碰撞的频率降低,从而减缓聚合 反应的速率。
压力对聚合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物分子量。
02
引发剂浓度对自由基链式聚合的影响
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聚合速率通常会增加,因为更多的自由基可以
同时存在并参与聚合反应。
03
引发剂纯度对自由基链式聚合的影响
引发剂的纯度也会影响其活性和选择性,从而影响聚合反应的效率和产
物性能。
04
自由基链式聚合的应用
高分子合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分子中含有推电子基团,如烷基、烷氧基、苯基、乙烯 基等,碳—碳双键上电子云增加,有利于阳离子聚合进行。
δ
CH2
CH
Y
丙烯分子上有一个甲基,具有推电子性和超共轭双重效 应,但都较弱,不足以引起阳离子聚合,也不能进行自由基 聚合。只能在配位聚合引发体系引发下进行配位聚合。 其他含有一个烷基的乙烯基单体也具有类似的情况。
0.109
0.114 0.133 0.232
+
+ + +
++ - -源自-- - --
- - -

- - -
* 碳原子半径:0.075nm
16
2.3 自由基聚合机理
考察自由基聚合有两个重要指标:聚合速率和分子量。 为了弄清楚这两个指标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就必须从自 由基聚合的机理入手。 2.3.1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 1)链引发反应 形成单体自由基活性种的反应。引发剂、光能、热能、 辐射能等均能使单体生成单体自由基。
21
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结构单元间的连接存在“头—尾”、 “头—头”(或“尾—尾”)两种可能的形式,一般以头- 尾结 CH CH CH CH 构为主。
2 2
CH2
CH + CH2 X
CH X
X
X or CHCH2 CH2CH X X
CH2CH CHCH2 X X
原因: (1)头尾连接时,自由基上的独电子与取代基构成共轭体 系,使自由基稳定。而头头连接时无共轭效应,自由基不稳 定。两者活化能相差34 ~ 42 kJ/mol。共轭稳定性较差的单 体,容易出现头头结构。聚合温度升高,头头结构增多。
阻聚反应不是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但在高分 子化学领域中十分重要。
29
2.3.2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 (1)可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各基元 反应活化能相差很大。其中链引发反应速率最小,是控制聚 合过程的关键。 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2)只有链增长反应使聚合度增加。从单体转化为大分子 的时间极短,瞬间完成。不存在聚合度递增的中间状态(图 2—1)。聚合度与聚合时间基本无关。
第二章 自由基聚合
2.1 引言
烯类单体通过双键打开发生的加成聚合反应大多属于连 锁聚合。
n CH2 CH X [ CH2 CH ] n X
连锁聚合反应通常由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等基元反 应组成。每一步的速度和活化能相差很大。
1
链引发
I R* + M
R* RM* RM2* RM3*
链增长
RM* + M RM2* + M
25
偶合终止的活化能约为0,歧化终止的活化能为8 ~ 21 kJ/mol。 终止方式与单体种类和聚合条件有关。一般而言,单体位 阻大,聚合温度高,难以偶合终止,多以歧化终止为主。 例如:60℃以下苯乙烯聚合以几乎全为偶合终止, 60℃以 上歧化终止逐步增多。 60℃以下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两种终 止方式均有, 60℃以上则以歧化终止逐步为主。
C O C O
5
烯类单体的碳—碳双键既可均裂,也可异裂,因此可进 行自由基聚合或阴、阳离子聚合,取决于取代基的诱导效应 和共轭效应。 乙烯分子中无取代基,结构对称,因此无诱导效应和共 轭效应。只能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低密度聚 乙烯。在配位聚合引发体系引发下也可进行常温低压配位聚 合,得到高密度聚乙烯。
30
(3)单体浓度随聚合时间逐步降低,聚合物浓度逐步提高 (图2—2) 。延长聚合时间是为了提高单体转化率。 (4)少量阻聚剂(0.01~0.1%)足以使自由基聚合终止。
图2—1 自由基聚合中分子量与时间的关系
图2—2 自由基聚合中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31
2.4 链引发反应
CH2 CH + X CH X CH2 CH2 CH X CH X CH2
24
歧化终止:链自由基夺取另一个自由基上的氢原子或其 他原子而相互终止的反应。此时生成的高分子只有一端为引 发剂碎片,另一端为饱和或不饱和结构,两者各半,聚合度 与链自由基中的单元数相同。
CH2 CH + X CH X CH2 CH2 CH2 + CH X X CH2
3
自由基聚合是至今为止研究最为透彻的高分子合成反应。 其聚合产物约占聚合物总产量的60%以上。 特点:单体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制备方法多样。 重要的自由基聚合产物:高压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 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及其 酯类、聚丙烯腈、聚丙烯酰胺、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 橡胶、ABS树脂等。
22
(2)以头—尾方式结合时,空间位阻要比头—头方式结合 时的小,故有利于头尾结合。 虽然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都有利于生成头尾结构聚 合物,但还不能做到序列结构上的绝对规整。从立体结构来 看,自由基聚合物分子链上取代基在空间的排布是无规的, 因此聚合物往往是无定型的。
23
3)链终止反应 链自由基失去活性形成稳定聚合物的反应。可以分为偶 合终止和歧化终止。 偶合终止:两个链自由基头部的独电子相互结合成共价 键,生成饱和高分子的反应。生成的高分子两端都有引发剂 碎片,聚合度为链自由基重复单元数的两倍。
RCH2 CH + CH2 X CH X RCH2CHCH2CH X X RCH2CH [ CH2 CH ]n CH2CH X X X
两个基本特征: (1)放热反应,聚合热约55 ~ 95kJ/mol。
20
(2)链增长反应活化能低,约为20 ~ 34 kJ/mol,反应速率 极高,在0.01 ~几秒钟内聚合度就可达几千至几万,难以控 制。 因此,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体系内,往往只存在单体和聚合 物两部分,不存在聚合度递增的一系列中间产物。
14
1,2双取代的烯类化合物,因结构对称,极化程度低,位 阻效应大,一般不能聚合。但有时能与其他单体共聚,如马 来酸酐能与苯乙烯共聚。 三取代、四取代的烯类化合物一般不能聚合,但氟代乙 烯例外。例如:氟乙烯、1,1-二氟乙烯、1,2-二氟乙烯、三氟 乙烯、四氟乙烯均可聚合。
不论氟代的数量和位置,均极易聚合。
偏二氯乙烯
CH2=CCl2

+
12
表2—1 常见烯类单体的聚合类型
单体 中文名称 氟乙烯 四氟乙烯 CH2=CHF CF2=CF2 分子式 自由基 ⊕ ⊕ 聚合类型 阴离子 阳离子
续表
配位
六氟丙烯
偏二氟乙烯 烷基乙烯基醚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腈 偏二腈乙烯 硝基乙烯
CF2=CFCF3
10
结论:
乙烯基单体对离子聚合有较强的选择性,但对自由基聚 合的选择性很小,大部分烯类单体均可进行自由基聚合。 取代基对乙烯基单体聚合机理的影响如下:
阳离子聚合
取代基 X:
NO2
CN
COOCH3
阴离子聚合
CH
CH2
C6H5
CH3
OR
自由基聚合
11
表2—1 常见烯类单体的聚合类型
单体 中文名称 乙烯 丙烯 正丁烯 异丁烯 丁二烯 异戊二烯 氯丁二烯 苯乙烯 α-苯乙烯 氯乙烯 CH2=CH2 CH2=CHCH3 CH2=CHCH2CH3 CH2=C(CH3)2 CH2=CHCH=CH2 CH2=C(CH3)CH=CH2 CH2=CClCH=CH2 CH2=CHC6H5 CH2=C(CH3)C6H5 CH2=CHCl ⊕ + ⊕ ⊕ ⊕ ⊕ + + + + + + ⊕ ⊕ ⊕ + + 分子式 自由基 聚合类型 阴离子 阳离子 配位 ⊕ ⊕ ⊕ + ⊕ ⊕
7
1,1取代的异丁烯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推电子能力大大 增强,可进行阳离子聚合,但不能进行自由基聚合。 含有烷氧基的烷氧基乙烯基醚、苯基的苯乙烯、乙烯基 的丁二烯均可进行阳离子聚合。
结论:
含有1,1-双烷基、烷氧基、苯基和乙烯基的烯烃因推电 子能力较强,可进行阳离子聚合。
8
分子中含有吸电子基团,如腈基、羰基(醛、酮、酸、 酯)等,碳—碳双键上电子云密度降低,并使形成的阴离子 活性种具有共轭稳定作用,因此有利于阴离子聚合进行。
由初级自由基与单体加成产生,为放热反应, 活化能低, 反应速度快。 E = 20 ~ 34 kJ/mol (2—3) 链引发包含第二步,因为这一步反应与后继的链增长反应 相似,有一些副反应可以使某些初级自由基不参与单体自由基 的形成,也就无法链增长。
19
2)链增长反应 链引发反应产生的单体自由基具有继续打开其它单体π 键的能力,形成新的链自由基,如此反复的过程即为链增长 反应。
CH2 CH + X CH2 CH X CH2 CH2 + X CH2 C X CH2 CH X
CH X CH2 CH2 C X
链转移反应不是自由基聚合必须经过的基元反 应,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8
链自由基向某些物质转移后,所形成的新自由基活性很 低,不足以再引发单体聚合,只能与其他自由基发生双基终 止,导致聚合过程停止。这种现象称为“阻聚反应”。具有 阻 聚作用的物质称为“阻聚剂”。如:苯醌、1,1-二苯基-2-三 硝 基苯肼(DPPH)等。
RMn-1* + M
链终止
RMn* 死聚合物
RMn*
聚合过程中有时还会发生链转移反应,但不是必须经过 的基元反应。
2
引发剂分解成活性中心时,共价键有两种裂解形式:均 裂和异裂。 均裂的结果产生两个自由基;异裂的结果形成阴离子和 阳离子。
R A R B 2R A + B
自由基、阴离子和阳离子均有可能作为连锁聚合的活性 中心,因此有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和阳离子聚合之分。
原因: 氟原子半径较小,仅大于氢原子,不会造成空间位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