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地理月考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最主要的原因是(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好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2.城市等级与服务围大小的关系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围越小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围越小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围越大3.我国南方大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会合处,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A.水源B.气候C.经济D.交通4.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 ( )A.商业区用地B.工业区用地C.住宅区用地D.绿化用地5.现代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特点是 ( )A.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地价高的市中心地区B.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C.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昼夜人流车流不息,热闹非凡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界限分明,体现了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6.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B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比C.城市面积的大小 D.城市职能的重要性7.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和小城镇就业机会多B.在大城市工作经济收入水平低C.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高,基础设施完善D.小城镇人口密集,文化交流条件好8.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9.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 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10.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平原的水稻种植③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郊区的乳畜业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11.下列关于阿根廷帕斯草原大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A.牧羊业占主要地位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C.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 D.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12. 20世纪初,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其主要原因是:A.大型集装箱的使用 B.海上冷冻船的发明C.水下隧道的开通 D.大型航空运输机的使用13.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A.五大湖流域B.古巴C.葡萄牙D.帕斯草原14.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各种肉类和禽蛋B.乳畜业的农场既种植牧草,也种植饲料,故不轮转放牧C.乳畜业是密集农业,日常挤奶工作无法使用机械D.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重要因素就“美国‘硅谷’与德国“鲁尔区”两地比较完成15~16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地理月考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最主要的原因是(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好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3.我国南方大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会合处,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A.水源B.气候C.经济D.交通4.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 ( )A.商业区用地B.工业区用地C.住宅区用地D.绿化用地5.现代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特点是 ( )A.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地价高的市中心地区B.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C.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昼夜人流车流不息,热闹非凡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界限分明,体现了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6.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B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比C.城市面积的大小 D.城市职能的重要性7.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和小城镇就业机会多B.在大城市工作经济收入水平低C.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高,基础设施完善D.小城镇人口密集,文化交流条件好8.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9.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 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10.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11.下列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A.牧羊业占主要地位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C.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 D.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12. 20世纪初,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其主要原因是:A.大型集装箱的使用 B.海上冷冻船的发明C.水下隧道的开通 D.大型航空运输机的使用13.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A.五大湖流域B.古巴C.葡萄牙D.潘帕斯草原14.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各种肉类和禽蛋B.乳畜业的农场既种植牧草,也种植饲料,故不轮转放牧C.乳畜业是密集农业,日常挤奶工作无法使用机械D.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重要因素就“美国‘硅谷’与德国“鲁尔区”两地比较完成15~16题。
高一地理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23小时56分4秒C. 12小时D. 48小时2.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3.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南美洲?A. 巴西B. 阿根廷C. 智利D. 所有选项4.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5. 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A. 曾母暗沙B. 黄岩岛C. 钓鱼岛D. 南沙群岛6.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我国的直辖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天津7.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8. 我国的陆地面积是:A. 960万平方公里B. 1000万平方公里C. 1200万平方公里D. 1300万平方公里9. 我国的海岸线总长度是:A. 1.8万公里B. 2.2万公里C. 3.2万公里D. 4.2万公里10.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我国的邻国?A. 朝鲜B. 俄罗斯C. 印度D. 加拿大11.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 巴丹吉林沙漠D. 库木库里沙漠12.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A. 台湾岛B. 海南岛C. 崇明岛D. 舟山群岛13. 我国最大的盆地是:A. 柴达木盆地B. 塔里木盆地C. 准噶尔盆地D. 四川盆地14. 我国最大的高原是: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15. 我国最大的平原是: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珠江三角洲16.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17. 我国最大的瀑布是:A. 黄果树瀑布B. 壶口瀑布C. 庐山瀑布D. 德天瀑布18. 我国最大的峡谷是:A.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B. 长江三峡C. 黄河壶口D. 怒江大峡谷19. 我国最大的瀑布群是:A. 黄果树瀑布群B. 壶口瀑布群C. 庐山瀑布群D. 德天瀑布群20. 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A.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B.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C.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D. 卧龙自然保护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 我国地势呈______走向,东部沿海地区地势较低,西部内陆地区地势较高。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右面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1~2题。
1.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 b )A .①B .②C .③D .④ 2.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右图图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图。
据此回答3~5题。
3.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是 A .印度 B .古巴 C .新西兰 D .中国 4.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A .政府人口调控政策力度大B .政局动荡,长期战乱C .3年自然灾害,饥荒严重D .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 5.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d )A .甲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B 、.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C .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D .目前甲国人口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据此回答5-6题。
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 c )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城市化速度快6.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 d )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
据此完成7~8题。
自然增长国际净迁移自然增长国际净迁移国内净迁移国内净迁移总人口增长总人口增长1981~19901991~20000 2 3 1 4-3-1 -2 0 2 3 1 4-3-1 -2 人口年变化率%7、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8、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右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量与总人口的比值,正值为迁入。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下)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12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下图是某城市某方向上地租水平与距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丁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而地租水平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该地A.地形崎岖??B.降水丰富?C.交通便捷D.传统工业集聚5.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A.低级住宅区B.中心商务区?C.工业区?D.文教区图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空间发展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图示城市中,级别最高、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A.玉林B.凭祥C.南宁D.钦州7.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的积极意义是A.促进城镇间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B.争夺周边城镇资源,优先发展核心城市C.平均资源分配,确保各地城市化水平一致D.促进各城镇独立发展,减少对外经济交往8、2010年以来,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A.英国B、美国C、中国D、阿根廷9.最能体现拉萨地域文化特色的是A.10ABCD11A从而形成城郊间的局地热力环流。
图表示某城市夏季午后1213AC14.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区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增加大气降水B.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C.减少地表水蒸发D.减少水汽输送15.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措施是A.增加城区绿地B.增加城区硬化面积C.加快城市交通建设D.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区海水稻是正在研究阶段的水稻新品种。
它耐盐碱,能在海水灌溉条件下生长,未来产量可望达到200~300千克/亩。
据此完成16-17题。
16.与耐盐碱野生稻相比,海水稻单产高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B.劳动力C.科技D.土壤17.我国适宜种植海水稻的地区可能位于A.太行山区B.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下图示意某年6月10日我国冬小麦发育及收获的地区差异(中国气象中心发布)。
2024-2025学年人民新版必修2地理上册月考试卷980

2024-2025学年人民新版必修2地理上册月考试卷98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本村家庭户数的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淘宝村”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由扶贫工程扶持成长B. “淘宝村”的发展主要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惠政策C. “淘宝村”的建设有利于发展地方的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D. “淘宝村”的快速发展严重威胁了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2、天水市(105.7°E,34.6°N)位于甘肃东南部,藉河穿城而过,市政府在城区河段修了数座弧形坝。
下图为某中学地理研学团队拍摄的弧形坝景观,图中虚线为弧形坝在阳光下的影子顶端,基本上与坝体平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坝体设置为弧形的主要原因是()A. 河水沿弧面坝体向下流动,水流噪音较小B. 减轻河水对坝体的冲刷,不易被洪水冲毁C. 弧形坝外观呈流线形,美化城市河道景观D. 作为城市过河休闲步道,方便居民的通行3、全球第六家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浦东,与之密切相关的区位优势是( )①气候适宜②科研力量强③消费市场大④交通便捷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读我国某年东中西部GDP分布、网民数分布和人口数分布比较图,回答下面问题。
图中信息反映出A. 我国东部地区的网民比重是其人口比重的两倍多B. 我国中西部地区因人口相对较少,故网民比重较低C. 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故互联网发展基础好D.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网民比重均超过人口所占比重5、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长江中下游88600 22000 395青海、西藏10000 1000 4①地势高、气候寒冷②生态环境脆弱③自然资源丰富④土地生产潜力小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6、读下图,回答下题:下列正确的推理是()A. 甲曲线可能代表发展中国家B. 甲曲线城市化速度较快C. 乙曲线城市化起步较晚D. 乙曲线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7、某山区农民利用“互联网+农产品”模式,促进了农业生产。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分高一地理第二次月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 )A .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B .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 .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 .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2、下列农业生产布局受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影响明显的是: A 、青藏高原的放牧业 B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 C 、三江平原的商品粮基地建设 D 、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 、单位面积产量低,但商品率较高B 、科技水平高C 、灌溉便利,水利工程量小D 、机械化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 4、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 、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C 、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D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5、下列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部门的是:( ) A 、水果罐头厂 B 、啤酒厂 C 、电子装配厂 D 、制鞋厂 6.生产具有一定季节性的工业部门是:A 、甜菜制糖工业B 、造纸工业C 、钢铁工业D 、化学工业 图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1回答7~9题: 7、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 、37.6︰17.4︰45.0B 、31.6︰30.5︰37.9C 、15.5︰24.5︰60.0D 、37.6︰24.5︰37.9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9、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10、我国的内河航道运量最多的是:()A、大运河航道B、珠江航道C、长江航道D、松花江航道11、农业区位的选择实质就是A、农作物的合理分布B、对气候的资源的合理利用C、对农产品市场的最佳选择D、对土地的合理利用12、有关交通运输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路运输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大B.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费低C.水路运输运量大,受天气影响大D.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运量大13、下列工厂中有投入—产出联系的是()A、织布厂、印染厂 B.炼铁厂、面粉厂C、食品厂、印刷厂D、造纸厂、炼油厂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集聚可获取规模效益,因此工业不宜分散B、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是先建基础设施后再吸引投资者建厂C、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内D、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完成的15、鞍钢和宝钢是我国两个大型钢铁公司,两者区位的不同之处是:()A、宝钢有发达的水陆交通运输条件,而鞍钢没有B、宝钢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而鞍钢没有C、鞍钢附近有铁矿石和煤,而宝钢没有D、宝钢附近劳动力充足,而鞍钢附近劳动力不够丰富16、某一城市的新开发区内,有电子、钟表、服装、鞋帽、雨伞、包带等多种工厂,其集聚的主要原因是()A.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B.共同利用公共设施C.相互之间是原料供应关系D.投入-产出的关系17、1999年夏天,荔枝在京津唐地区售价偏低,其主要原因是()A、北方居民普遍不喜食荔枝B、京津地区荔枝大丰收C、逢荔枝“大年”,供应量偏多D、海运直达,运费降低18、根据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的主要因素,上海市近郊农业发展的重点是 ( )A、发展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B、利用优越的水热条件种植水稻,使上海实现粮食自给C、大量种植棉花,为纺织工业提供原料D、营造用材林,为工业部门和建筑业提供木材19、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区位条件是 ( )A、交通运输B、市场需求C、政府干预D、降水多少20、从经济效益的角度选择工业区位,右图中数码代表的工业部门可能是()A、①印刷厂②制伞厂③制糖厂④炼铝厂B、①家具厂②制药厂③炼钢厂④服装加工厂C、①水产品加工厂②包带厂③制糖厂④炼铝厂D、①面粉厂②飞机制造厂③纺织厂④电镀厂21、海南建省之初,很多人向海南迁移,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宗教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C、经济因素D、民族因素22、印度某城镇计划建一座大型水泥厂,比较合理的区位选择是:()A、建在城镇西北B、建在城镇东北C、建在城镇中心D、建在城镇西南23.有两吨急救药品要从上海送往北京抗击“非典”第一线,适宜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海洋运输D、航空运输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回答24-25题。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一节。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
据此完成1-2小题。
1.该材料反映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科技发展水平B.资源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2.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A.东北平原B.珠江三角洲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埃及气候干热,全国大部分的土地被沙漠覆盖,人口分布不均。
下图为埃及人口密度分布图。
据此回答3-4题。
3.甲河沿岸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土壤B.地形C.水源D.气候4.近几十年来,甲河沿岸人口密集区出现不断向东西两侧拓宽的趋势,主要原因是()A.灌溉农业区扩展B.工业发展C.交通建设D.气候变暖读下图,完成5-6小题。
5.此图反映的影响城镇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与城镇中心的距离B.与交通要道交叉点的距离C.土地面积的大小D.建筑物和设施条件6.图中丙区域被工业部门租用,这是因为()A.这个区域的土地租金最高B.工业部门付给丙区域的租金比甲、乙两地要高C.工业部门付给丙区域的租金比其他两部门高D.丙区域的交通比甲、乙两地要方便老区延安位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广布,大陆性强,适合苹果的生长,走进陕西延安,梁茆沟壑层叠,连片果园延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武安市第三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必修Ⅱ试卷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C .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可能相符合的国家是A.埃塞俄比亚 B.德国 C.中国 D.美国读下图“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回答3~4题。
3.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增长率约为A.33‰B.43‰ C.25‰ D.15‰4.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A.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D.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左右5.下图是某国人口增长率下降状态的人口增长情况,图中所统计的起始年份的人口总数约为A.40万 B.2000万C.200万D.2340万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
请对6~7题作出选择。
6.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上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日的比重约是A.93% B.23%C.13%D.60%7.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数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合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图中的①②两图分别两个国家的人口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有关两个国家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国家的老龄人口男性比女性多B.①国就业压力大C.②国社会养老负担重D.两个国家人口增长类型不同9.这两国家最有可能是A.①俄罗斯②印度B.①德国②日本C.①肯尼亚②法国D.①英国②巴西读人口变动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如果图中a~d表示不同的国家,则下面几组排列中,最有可能的是A.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德国、埃塞俄比亚B.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C.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D.印度、尼日利亚、南非、英国11.如果图中各点表示人口变化,符合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规律的是A.a中国的上海B.b美国的华盛顿C.d埃及的开罗D.e法国的巴黎1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3.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和劳动力不足的国家分别是A. A国、D国B. B国、C国C. C国、D国D. A国、C国14.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张教授到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学术研讨活动B.李老师暑假期间到桂林旅游C.刘同学湖南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工作、定居D.王先生今年五月到香港出差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状况示意图,回答各题。
15.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甲 B.乙C.丙 D.丁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甲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 B.乙地是四地中最可能位于发达国家C.丙地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 D.丁地的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2011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亿人次,同比增长12.5%。
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客流压力最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7.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A.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出区B.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入区C.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城市之间D.当地已进入逆城市化发展阶段18.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A.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环境因素C.经济因素、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如图为我国2005—2034年分年龄段(0—15岁、16—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含预测),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
读图,回答19~21题。
19.到2034年,我国0—15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A.58%24% B.19%24%C.24%19% D.19%58%20.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B.劳动力不足C.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D.人口老龄化21.中央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使A.人口死亡率较目前更高B.国家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增大C.0—15岁人口比重上升D.人口向国外进行大规模迁移22.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因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有临海优势B.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则无城市分布C.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地带D.沿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23.读兰州市略图,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布局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社会经济的发展C.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24.下图为某城市某区域日均公交客运量统计图,该区域最可能是A.游览区B.工业区C.商业区D.居住区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5.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A.一环路B.二环路C.三环路D.环城路26.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①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②市中心交通拥堵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⑤市中心人口减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读某城镇略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28.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水岸名邸,上风上水图10为“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其中c区域通常是A.中心商务区 B.批发与轻工业区C.低级住宅区D.高级住宅区30.图中所示城市空间结构A.是同心圆模式B.受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明显C.往往形成于城市发展早期D.该空间结构的形成不考虑环境要素读下图某城市书店与书亭分布图,回答31~33题。
31.关于书店与书亭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书店服务范围小,只集中分布于两地点B.书店服务范围大,因为所销售商品的等级低C.书亭服务范围大,覆盖整个城区D.书亭服务范围小,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32.关于该城市由书店和书亭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书店等级低、数目少,彼此距离大B.书亭等级高、数目多,彼此距离小C.书店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其服务范围大D.书店等级高、数量多,书亭等级低、数量少33.假设你准备开设一个新的书店,下列各点最适宜的是A.①B.②C.③D.④34.墨西哥是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城市化水平超过了75%,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墨西哥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 该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同步推进C. 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加D. 城市地区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下图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35.我国城市化水平最接近50%的是A.1980年B.1990年C.2000年D.2010年3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产业结构改变B.科学技术进步C.社会经济发展D.对外开放程度读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回答37~38题。
37.依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D.两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38.世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的时期出现在A.1825年前后B.1875年前后C.1925年前后D.1950年前后39.近年来我国有很多河流流域因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流域的生态破坏,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急剧扩大,水质逐年呈下降和富营养化趋势。
在降水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对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 城镇不透水面积增加,蒸发量增多B. 流域植被减少,下渗增多C.流域气候恶化,温差减小D. 防洪形势严峻,洪峰出现的时间提前40.电动公交车低碳环保、安静舒适,有利于减轻下列城市环境污染中的是①噪声污染②光污染③水污染④汽车尾气污染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④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41. (10分)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
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发展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三个不同阶段。
在上述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
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 下左图示意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 下右图示意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目前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2分)(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积极意义:。
社会问题:。
(4分) (3)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2.(10分)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________。
(2分)(2)简要说明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位置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