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砖化学成份及物理性能
烧结砖规范

烧结砖规范烧结砖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应用广泛。
为了确保烧结砖在建筑过程中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来规范烧结砖的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就烧结砖的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烧结砖的分类和性能要求1. 烧结砖按用途分为烧结砖和烧结空心砖两种。
烧结砖用于一般的建筑墙体,而烧结空心砖用于结构和装饰墙体。
2. 烧结砖的性能要求包括强度、吸水率、吸湿变形、耐火性能等。
烧结砖应具有一定的压缩强度,一般要求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
吸水率应不大于15%,吸湿变形不应大于0.5mm/m。
耐火性能要求烧结砖能够承受一定的高温。
二、烧结砖的尺寸和允许偏差1. 烧结砖的尺寸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常见的尺寸有240×115×53mm和200×100×50mm等。
尺寸的偏差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一般要求长度和宽度的偏差不大于±3mm,厚度的偏差不大于±4mm。
2. 烧结砖的直角度偏差和表面平整度也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一般要求直角度偏差不大于2mm,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mm。
三、烧结砖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要求1. 烧结砖的物理性能包括体积密度、显气孔率、显气孔度等。
烧结砖的体积密度应不小于1.8g/cm³,显气孔率应不大于45%,显气孔度应不大于35%。
这些参数可以影响烧结砖的强度和吸水性能等。
2. 烧结砖的化学性能主要指耐酸碱性能和不溶物含量。
烧结砖应具有一定的耐酸碱性能,一般要求能够耐受一定浓度的酸碱腐蚀。
不溶物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应影响烧结砖的使用性能。
四、烧结砖的使用和施工要求1. 烧结砖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储存和运输,以保证其质量和完整性。
砖块应垛码整齐、不应有杂物和沾污。
2. 烧结砖在墙体砌筑时,应采用砌筑工艺和技术标准,保证砌筑质量。
砌筑时应采用湿筑法和浇水养护,确保砌筑后的砖缝结实牢固。
3. 在砖结构的施工中,应合理选用砂浆,掌握砂浆的搅拌比例和施工工艺。
烧结砖原料的基础知识(上)

烧结砖原料的基础知识(上)一、常见的烧结砖原料及烧结砖原料的物理性能:烧结砖原料有很多种,如现在较常用的原料有:黏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尾矿、淤泥、建筑垃圾等。
要想深层次对原料的了解,掌握原料的技术重点,都要从它的物理性能、化学原理去认识它、掌握它。
只有掌握原料的内在性质,才能知道什么原料适应烧成合格产品。
1.1煤矸石煤矸石为煤伴生废石。
在掘进、开采和洗煤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物。
是碳质、泥质和砂质页岩的混合物,具有低发热值。
含碳20%~30%有些含腐殖酸。
中国历年已积存煤矸石约1000Mt,并且每年仍继续排放约100Mt,不仅堆积占地,而且还能自燃污染空气或引起火灾。
煤矸石排量很大,一般为煤碳贮量的15~20%。
例如一个年产100万吨的煤矿,每年排出矸石量约为15~20万吨,那么这种数量可供一个年产7000万块标砖(若生产自保温砌块可达15000万块折标砖)使用量。
用煤矸石做原料制砖,其发热量除能满足本身烧结的需要外,一般还可利用其余热干燥砖坯及加热锅炉使用等,大大节约热原用煤。
我国各地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别很大,煤矸石的种类也很多。
有泥质矸石,砂岩质矸石,又有多年风化的陈矸石和刚开采新矸石;从颜色上看有白矸、灰矸、黑矸和红矸(过火矸石);地域不一样矸石的硬度也不同,有的硬度(莫氏硬度f)2~3称为软质页岩(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通常用摩氏硬度表示,需要指出的是,摩氏硬度只是相对等级,并不是硬度的绝对数值!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萤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晶9°-刚玉10°-金刚石),有的硬度为(f)4~5称为硬质页岩。
发热量也高低不一,少的每公斤有200多千卡,多的达1000~2500千卡,粉碎后塑性指数低的5~7,高的可达18左右,自然含水率低的4~5%,高的达20%。
南通淤泥烧结多孔砖原料物理性能试验研究

以干土重即得绝对含水率。 试样含水率、 密度及堆积密度测试
结果见表 1 。
表 1 部分土样含水率、 密度和堆积密度测试结果
不仅提供了宝贵的水利资源和航运条件, 而且随江水滚滚而
来的大量泥沙淤积在区内沿江浅滩, 仅市区天生港水道, 年平
均淤积量就达 9 万一0 万 m 。另外, 5 10 由于潮汐作用, 有大量
LU H nm i L ioa Z 0矿, I o g e , U X ay n,HU A fn
Kn u
( . le e o c ie tr n vlEn i ern , no g Un v riy Na tn 2 01 Ja gu, ia; 1Colg fArh tcu e a d Cii gn e g Na tn iest , no g 2 6 9,in s Chn i 2Colg fMe h nc lEn ie rn , no g Unie iy Na tn 2 01 Ja g u C i a . le e o c a ia gn e g Na tn i v r t, no g 2 6 9,in s , h n ; s 3Of c o al . f e fW l i Mae a In v t n n idn eg — a ig Ma a e n , no g 2 6 0 Ja gu, hn ) tr l n o ai a d Bul ig En ry svn n g me tNa tn 2 0 7,in s C ia i o Absr c : e o k rv r sl a ls fo t a t W to e i smpe r m sx r a t dfee t olc aa tr i no g n c rid u e tn n it i t i ae s wih i rn s i h r ce s n Na tn a d are o t tsig o sl
烧结空心砖(或空心砌砖)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GD2103007

说 明
GD2103007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以粘土、页岩、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主要用于非承重部位的空心砖和
空心砌块。
2.依据标准
(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
(2)《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 13545-1992)。
(3)《砌墙砖检验规则》(JC/T 466-1992(1996))。
3.抽样批量
每3万块为一检验批,但不得超过一条生产线的日产量,不足3万块按一批计。
每批抽查一组,每
组100块。
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按随机抽样法在每批堆垛中抽取100块砖,再从以上合格砖样中抽取45块进行
强度、密度、孔洞及排数、物理性能试验。
其中强度抽样10块;冻融、密度、孔洞及其排数、吸水
率、泛霜和石灰爆裂各5块;备用5块。
4.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为: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密度。
型式检验项目为:《烧结多孔砖》GB 13544-2000 要求的全部项目。
现场复试按出厂检验项目进行。
烧结砖生产首要因素——原料(基本知识)

烧结砖生产首要因素——原料(基本知识)中国砖瓦网[2018/3/28]摘要:一般来说,凡是能烧制普通砖的原料都能生产空心砖,只不过空心砖孔多壁薄坯体弱,对原料的制备和内燃料的掺配要求更严,有害杂质应更少,颗粒级配应更合理,矿物组分应更充分疏解、松散、分布均匀,以保证制砖原料的塑性和良好的结合能力。
对原料的基本要求,主要在于其化学成份、矿物组成和物理性能。
一、原料主要化学成份对制砖的影响二氧化硅(Si02):是烧结砖原料中的主要成份,含量宜为55~70%。
超过时,原料的塑性太低,成型困难,而且烧成时体积略有膨胀,制品的强度也会降低。
三氧化二铝(AL2O3):在制砖原料中的含量宜为10~25%。
过低时,将降低制品的强度,不抗折;过高则必然提高其烧成温度,加大烧成煤耗,并使制品的颜色变淡。
三氧化二铁(Fe203):是制砖原料中的着色剂,含量宜为3~10%。
太高时将降低制品的耐火度,并使其颜色更红。
氧化钙(CaO):即生石灰,在原料中常以石灰石(CaC03)的形式出现,是一种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5%。
否则,不仅会缩小制品的烧结温度范围,给焙烧带来困难,当其粒径大于2mm时,还会造成制品的石灰爆裂,或吸潮、松解、粉化。
氧化镁(MgO):是一种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越好,不许超过3%。
它和硫酸钙(CaS04)、硫酸镁(MgS04)一样,都将使制品出现“泛霜”,甚至剥层、风化。
硫酐(SO3):最好完全没有,最多也不能超过1%。
否则,制品将在焙烧时产生气体,使砖体积膨胀、疏解粉碎。
二、矿物分析对原料进行矿物分析,有助于了解其某些物理性能,以便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予以改变,以满足制砖的要求。
如:原料中的长石将降低制品的抗冻性能,当其含量超过15%时制品将不抗冻。
又如蒙托石(澎润土),粘性极高,吸水后使体积剧烈膨胀,干燥后又强烈收缩,其线收缩率高过13~23%,造成坯体大量干燥裂纹,实践证明:当原料中蒙脱石的含量达到20%时,干燥裂纹已无法避免。
烧结砖质量检测标准

烧结砖质量检测标准烧结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项目中。
为了确保烧结砖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本文将介绍烧结砖质量检测的标准和方法,希望能对相关行业人士有所帮助。
首先,烧结砖的外观质量是检测的重点之一。
外观应该光滑平整,无裂纹和变形,颜色应均匀一致。
在检测时,可以使用目视检查和比较样板的方法进行评定。
另外,还可以使用测量工具对烧结砖的尺寸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烧结砖的物理性能也是需要检测的内容之一。
包括抗压强度、吸水率、抗冻性等指标。
抗压强度是评定砖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压力试验机进行检测。
吸水率可以通过浸水法或称重法来进行检测。
抗冻性可以通过冻融试验来评定。
这些物理性能的检测可以有效评定砖的质量,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和环境影响。
此外,烧结砖的化学性能也需要进行检测。
主要是指化学成分和放射性指标的检测。
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化验方法来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放射性指标的检测则需要使用放射性检测仪器进行检测,确保砖材的放射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最后,烧结砖的包装和标识也需要进行检测。
包装应该完整无损,标识应该清晰可辨,包括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
通过检测,可以确保砖材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并且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产品的相关信息。
综上所述,烧结砖的质量检测是确保砖材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包装标识等方面进行严格检测,可以有效确保砖材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本文对相关行业人士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烧结页岩多孔砖强度

烧结页岩多孔砖强度
烧结页岩多孔砖的强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原料组成、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压力和酸碱性等。
1. 原料组成:烧结页岩多孔砖通常由页岩粉末和一定比例的粘结剂混合制成。
原料中的粘结剂可以增加砖块的强度,但过多的粘结剂可能会导致砖块的质量下降。
2. 烧结温度和时间:高烧结温度和适当的烧结时间可以提高砖块的强度。
烧结过程中,原料会发生化学反应和结晶,形成结实的晶体结构。
3. 压力:在烧结过程中施加适当的压力可以增加砖块的密实度和强度。
压力能够使原料颗粒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并减少孔隙的存在。
4. 酸碱性:酸碱性条件对烧结页岩多孔砖的强度也有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酸碱性都可能导致原料的矿物成分发生变化,影响砖块的结构和性能。
总的来说,烧结页岩多孔砖的强度取决于原料组成、烧结温度和时间、压力以及酸碱性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烧结砖标准

烧结砖标准
烧结砖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抗压强度、耐久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为了确保烧结砖的性能和质量,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烧结砖的标准及其相关要求。
一、概述
烧结砖的标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尺寸、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放射性核素限量等。
国内外常用的烧结砖标准包括:国际标准:ISO 17000
欧洲标准:EN 12981
中国标准:GB 5101-2003《烧结普通砖》、GB 13544-2011《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
二、尺寸要求
烧结砖的尺寸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基本尺寸:烧结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加上10mm 砌筑灰缝,4块砖长或8块砖宽、16块砖厚均为1米。
允许偏差:烧结砖的尺寸偏差应符合标准规定,如GB 5101-2003规定,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偏差分别为±5mm、±3mm和±2mm。
平面度和直角偏离度:烧结砖的平面度和直角偏离度应符合标准
规定,如GB 5101-2003规定,平面度公差为±2mm,直角偏离度公差为±5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结砖化学成份及物理性能
一、原料化学成份
评价某种物料是否能生产出烧结砖,其主要取决于它的物理性能,而化学成份对制品的性能具有间接的影响。
在判断原料性能时,化学的成份分析可以作为判断的参考依据。
化学分析通常测定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镁、硫矸和烧失量等。
SiO2(二氧化硅)是烧结砖原料中的主要成份,含量在55~70%之间,超过此含量时,原料的塑性大为降低制品的强度极限。
Al2O3(三氧化二铝)在制品原料中的含量以10~20%为宜,低于10%时制品的力学强度降低,高于20%时,虽然制品强度较高,但烧成温度也高,耗煤量加大,并使制品的颜色变淡。
Fe2O3(三氧化二铁)是制砖原料中的着色剂,一般含量为3~10%为宜,含量过高时会降低制品的耐火度。
CaO(氧化钙)在原料中的石灰石(CaCO3)的形成出现,是一种有害物质,含量不宜超过10%,如含量过高时将缩小烧结温度的范围。
当氧化钙含量大于15%时,烧结范围将缩小25℃,给焙烧操作造成困难,其颗粒较大于2mm时更易形成酥砖或引起制品爆裂,可导致坯体严重变形,如吸潮、松解、粉化等。
MgO(氧化镁)原料中的含量不超过3%,越少越好,其化合物如硫酸镁在制品中会产生一种白色的泛霜,影响产品的质量。
SO3(硫矸)在原料中的含量一般不超过1%,越少越好。
硫矸在焙烧过程中
的逸出,使制品发生膨胀和产生气泡的原因。
其它的含硫物也对制品有害,如硫酸钙引起制品泛白和起霜,硫酸镁能引起制品泛霜和膨胀。
原料化学成份的要求范围一览表
二、原料物理性能
原料物理性能测试时,通常测定颗粒组成、可塑性、收缩率、干燥敏感性,烧结性等项目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