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与相似三角形

合集下载

九下 相似三角形4种判定方法 知识点+模型+例题+练习 (非常好 分类全面)

九下 相似三角形4种判定方法 知识点+模型+例题+练习 (非常好 分类全面)

①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l 1∥l 2∥l 3。

则,,,…AB BC DE EF AB AC DE DF BC AC EFDF===②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③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4推论: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条边,截其它两边(或其延长线),那么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推论○4的基本图形有三种情况,如图其符号语言:∵DE ∥BC ,∴△ABC ∽△ADE ;知识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符号语言:拓展延伸: (1)有一组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2)顶角或底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例题1.如图,直线DE 分别与△ABC 的边AB 、AC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D 、E ,由ED ∥BC 可以推出AD AEBD CE=吗?请说明理由。

(用两种方法说明)例题2.(射影定理)已知:如图,在△ABC 中,∠BAC=90°,AD ⊥BC 于D.求证:(1)2AB BD BC =⋅;(2)2AD BD CD =⋅;(3)CB CD AC ⋅=2例题3.如图,AD 是Rt ΔABC 斜边BC 上的高,DE ⊥DF ,且DE 和DF 分别交AB 、AC 于E 、F.则BDBEAD AF =例题精讲AEDBCABCD吗?说说你的理由.例题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过点B 作BE ⊥CD 于E,连接AE ,F 为AE 上一点,且∠BFE=∠C(1) 求证:△ABF ∽△EAD ;(2)若AB=4,∠BAE=30°,求AE 的长;3分之8倍根号3 (3)在(1)(2)条件下,若AD=3,求BF 的长。

2分之3倍根号3 随练: 一、选择题1.如图,△ABC 经平移得到△DEF ,AC 、DE 交于点G ,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D A . 3对 B . 4对 C . 5对 D . 6对2.如图,已知DE ∥BC ,EF ∥AB ,则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是( )CADCBEF G F E DCBA。

三角形的相似性知识点

三角形的相似性知识点

三角形的相似性知识点相似三角形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相似性对于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三角形相似性的定义、判定方法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在学习相似性知识点时,我们需要掌握比例、角度和边长的关系,并且能够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一、三角形相似性的定义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可能不等大的三角形。

正式定义为,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通常用符号~表示相似关系。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AA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2. SS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边分别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3. SA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相等,另外两个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 对应角相等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都相等。

2. 对应边成比例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之间的比值相等。

3. 比例性质:相似三角形的相应边长比例等于相应角度的边长比例。

四、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例如测量高楼的高度、影子长度的测量等。

以下是一个例子:假设有一根高塔,在地面上有一杆测量仪器,测量仪器与塔尖的距离为1.5米,同时测量仪器与杆子的投影长度为0.5米。

如果知道测量仪器与塔尖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求塔的高度。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我们可以将测量仪器与塔尖的连线、杆子和塔的高度组成一个相似三角形。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比例关系:(塔的高度) / (杆子的长度) = (测量仪器与塔尖的距离) / (测量仪器与杆子的投影长度)即 h / 0.5 = 1.5 / 0.5解以上比例可得 h = 1.5 米因此,塔的高度为1.5米。

结语: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点是解决与三角形相关问题的基础,我们通过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方法以及性质,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相似三角形全部知识点总结附带经典习题和答案

相似相似三角形全部知识点总结附带经典习题和答案

拔高相似三角形习题集适合人群:老师备课,以及优秀同学拔高使用。

一、基础知识(不局限于此)(一).比例1.第四比例项、比例中项、比例线段;2.比例性质:(1)基本性质:bc ad d c b a =⇔= ac b c bb a =⇔=2 (2)合比定理:d dc b b ad c b a ±=±⇒= (3)等比定理:)0.(≠+++=++++++⇒==n d b ban d b m c a n m d c b a3.黄金分割:如图,若AB PB PA ⋅=2,则点P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二)相似1.定义:我们把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称为相似形.2.相似多边形的特性:相似多边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4)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5.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6.梯形的中位线定义:梯形两腰中点连线叫做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性质: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7.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利用三角形相似,可证明角相等;线段成比例(或等积式); 2、利用三角形相似,求线段的长等3、利用三角形相似,可以解决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长度。

如求河的宽度、求建筑物的高度等。

《相似三角形》相似图形PPT课件

《相似三角形》相似图形PPT课件

定义
两个多面体,如果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长 成比例,则称这两个多面体相似。
1. 对应角相等
通过测量或计算验证两个多面体的对应角是否相 等。
3
2. 对应边长成比例
通过测量或计算验证两个多面体的对应边长是否 成比例。
性质总结
性质一
相似多面体的对应面面 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
方。
性质二
相似多面体的对应体积 之比等于相似比的立方
案例分析
测量河流宽度
通过构造相似三角形,可以测量 河流的宽度,为水利工程和桥梁
建设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估算森林面积
利用航空照片和相似三角形的原理 ,可以对森林面积进行估算,为林 业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分析交通事故原因
在交通事故分析中,相似三角形可 以帮助分析事故原因,确定责任方 ,为交通事故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性质三
相似多面体的对应棱的 中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性质四
相似多面体的对应高的 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 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
相似比。
应用前景展望
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利用相似多面体 的性质可以方便地按比例缩放建 筑模型,以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
的设计项目。
艺术创作
在机械、航空等工程领域,相似 多面体的概念可用于按比例放大 或缩小零部件和装置,以简化设

相似比与对应角关系
01
02
03
相似比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 之间的比值称为相似比。
相等性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互补性
如果两个角在一个三角形 中是互补的,那么它们在 另一个相似三角形中也是 互补的。
性质总结
对应边成比例

三角形相似(含方法步骤)

三角形相似(含方法步骤)

.相似三角形及相似条件1.【基础知识】1-1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 1-2判定定理:定理1.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定理2.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定理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1-3相似性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的比对应边的比周长比都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 【知识应用】题目要直接证明相似,边成比例或求边的比值,周长,面积的比值 方法:2-1.从问题中找出要证明的两个三角形,若没有则需作辅助线构造三角形2-2.若条件中出现角相等或平行线,垂线的,优先考虑用定理1 2-3.若条件中出现边长或边的比,则考虑定理2和定理32-4再根据所选定的定理,看还差什么条件,到已知中去找或者到图形中去找隐含条件,如对顶角,公共角,直角,公共边等从而证明出相似注意:1.写对应边比例式时,要遵循“横纵一致原则”即,横向看所有处在分子位置的边必须是属于同一个三角形,处在分母位置的边亦然,纵向看分子分母必须是一组对应边 2.在证明边成比例时,如果按步骤2-1仍然无法找到符合的三角形,则一般情况考虑用两组相似三角形,找出一个比例中间量,利用中间量证明边成比例 3.【综合应用】题目问边长3-1.看已知边和要求边同时出现在哪些三角形中,从而确定出相似的两个三角形 3-2.根据【知识应用】的方法,证明相似3-3利用对应边的比例关系,列出等式,解出所求注意:列比例关系时,一定要是对应边,再者等式两边比的先后顺序也要一致 【基础训练】1. 对应角___________,对应边_____________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2. 如果~'''A B C A B C ∆∆,对应边6,''3,AB cm A B cm ==那么A B C ∆与'''A B C ∆的相似比为________;'''A B C ∆与A B C ∆的相似比为__________________3. A B C ∆的各边长之比为2:5:6,与其相似的另一个'''A B C ∆的最大边为18,cm 那么它的最小边为___________.4.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4:3,则相似比为_____________.5. ~''',ABC A B C ∆∆A B C ∆的三边长分别为3、4、5,'''A B C ∆的最大边长为15,则'''A B C S ∆=________.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② 三角形全等是相似的特殊情况;③ 全等三角形是相似比等于1的相似三角形..0A .1B .2C .3D7. A B C ∆的三边长为3:4:5,与它相似的'''A B C ∆的最短边长为6,则'''A B C ∆的周长是( ).12A .18B .24C .36D8.两个相似多边形的相似比是2:3,它们的面积之差是302,cm 那么它们的面积之和为( )2.74A cm 2.76B c m 2.78C c m 2.80D c m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一定相似 .B 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C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D 相似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10. ~''',ABC A B C ∆∆如果0055,100,A B ∠=∠=则'C ∠的度数等于( ).A 055 .B 0100 .C 025 .D 030【典型例题】例1.①已知~,ABC ACD ∆∆且5,4,AD BD ==则A C D ∆与A B C ∆的相似比是________. ②在R t A B C ∆中,D 是A C 的中点,D E 垂直于斜边,AB 点E 为垂足,则~,ABC ADE ∆∆若10,4,AB AE ==则AD =___________.1题图 2题图 3题图 4题图③如图所示,G 为A B C ∆的重心,作//D G A C 交B C 于,D 作//E G A B 交B C 于,E 则G D E ∆的面积与A C B ∆的面积比为___________.④ 如图所示,在A B C ∆中,//,DE BC 且分A B C ∆为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则:D E B C =_. ⑤如果111~,ABC A B C ∆∆且相似比为2,3111222~A B C A B C ∆∆且相似比为5,4则A B C ∆与222A B C ∆的相似比是( ) 5.6A 6.5B 5.6C 或658.15D例2.如图所示,已知~,4,2,ACP ABC AC AP ∆∆==求A B 的长.例3、①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和13,与其相似的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39,那么较大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是多少?②已知一个三角形框架,其边长分别为4,5,6,现在要做一个与其相似的三角形框架,已知现有一根长为2的木条,则其他两根木条应取多长?例4.已知,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1:4,BC D ABC ABC D E BC S S ∆∆=求C E 的长.例5.如图,在A B C ∆中,,AB AC =B D 为腰A C 上的高.求证:212C D C A B C ⋅=例 6.①如图,梯形A B C D 中,0//,90,A B D C B E ∠=为B C 上一点,且,A E E D ⊥若12,BC =7,:1:2,DC BE EC ==求A B 的长.②已知如图,在梯形A B C D 中,0//,90,7,2,3,AD BC A AB AD BC ∠====在线段A B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P A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这样的P 点有几个,并计算出A P 的长度.例7.如图所示,在A B C ∆中,090,6C AC ∠==厘米,8B C =厘米,斜边10A B =厘米,点P 从点B 出发,沿B C 向点C 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C A 向点A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 Q 分别从,B C 同时出发.(1)经过多少秒时,~;CPQ CBA ∆∆(2)经过多少秒时,以,,C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 B C ∆相似.例8.如图,一个边长为3厘米、4厘米、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正方形顶点B 重合,另两个顶点分别在正方形的两条边,AD DC 上,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平方厘米.【课堂练习】1、如果~,ABC FDE ∆∆则A ∠=_________,C ∠=_______,A B B C=___________.2、如图,~,10,13,8,ABC DCA AB BC AC ∆∆===则AD =_____,D C =______.3、如图A D 是A B C ∆的角平分线,,,12,20,BE AD CF AD CF BE ⊥⊥==64,AB AC +=则A B =_______.2题 3题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分斜边为3:2两段,斜边上的高为6,cm 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5、已知~''',ABC A B C ∆∆且:''1:1,AB A B =则A B C ∆和'''A B C ∆的关系是________.6、已知~,ABC DEF ∆∆且3,2A B D E=则这两个三角形对应中线之比为________,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7、在A B C ∆中,12,8,AB cm AC cm ==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如果AD E ∆与A B C ∆能够相似,且4A D cm =时,则A E =______________cm .8、E 是平行四边形A B C D 的B C 边上一点,A E 交B D 于,F 且:4:5,BE EC =求B F F D和A F F E的值.9、在锐角A B C ∆中,F 是A C 上一点,且1,2A F G F C=是B F 中点,连结A G 并延长,交B C与.E (1)求B E E C的值。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ACD
∵∠ADC=∠ACB,又∠A=∠A,∴由判定定理 1,知
△ABC∽△ACD
∵AC CD
=
AB BC
,∴AACB
=
CD BC
,由判定定理
2
知,不能单独判断
△ABC∽△ACD
∵AC2=AD·AB,∴AACB
=
AD AC
,又∠A=∠A,由判定定理
2,知
△ABC∽△ACD
答案:C
3.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1)定理1:如果两个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 对应成比例 ,那么它 们相似 . (3)定理3: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 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对应成比例 ,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 相似.
△ABC中,DE∥BC,则△ABC∽△ADE.
(2)判定定理 1: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 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 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相似.简述为: 两角对应 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
(3)引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所得的 对应线段 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 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
反思感悟 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定义 ,可由三角形相似得到成比例的 线段,从而可推出线段长度之积相等 .在推理过程中 ,要注意对应边、 对应角 ,避免出现不对应的情况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变式训练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点E在DC上.
若DE∶EC= 1∶2,则BF∶BE=
.
∴∠C'= 55°.
答案:55°
???'????'?= ????'???'?,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 ”错, 误的画

三角形与三角形相似

三角形与三角形相似

三角形与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图形之一,而相似三角形是几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三角形与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可能不同的大小的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是它们的对应角度相等,并且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用符号表示为∆ABC ∼ ∆DEF。

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对应角度必然相等。

2.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比值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这可以表示为边长比:AB/DE = BC/EF = AC/DF。

3.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值等于边长比值: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周长比值等于边长比值。

4.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值等于边长比值的平方: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面积比值等于边长比值的平方。

5. 相似三角形的高比值等于边长比值: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高比值等于边长比值。

三、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这一特性使得我们可以利用类似的三角形关系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1. 测量高度或距离:通过相似三角形,我们可以利用已知的三角形和其边长比值,来计算无法直接测量的高度或距离。

比如,通过测量一个人的身高和他/她的影子的长度,我们可以使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来计算树木的高度。

2. 图像变换和缩放:在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中,相似性是实现图像变换和缩放的基本原理。

通过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保持图像的比例和形状,同时改变其尺寸。

3. 工程设计和建筑:在工程设计和建筑中,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广泛应用于测量和设计。

例如,通过相似三角形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一座高楼的高度,而不需要直接测量。

4. 地理测量和地图制作:在地理测量和地图制作中,相似三角形被用来进行尺度转换和测量。

通过测量已知地点和其在地图上的位置,我们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来计算其他地点的坐标和距离。

数学中的相似形状与三角形

数学中的相似形状与三角形

数学中的相似形状与三角形一、相似形状1.定义:在平面几何中,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同,那么这两个图形称为相似图形。

2.相似图形的性质:(1)对应边成比例:相似图形的对应边长之比相等。

(2)对应角相等:相似图形的对应角度相等。

(3)面积比等于边长比的平方:相似图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它们对应边长比的平方。

1.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

2.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长分类: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2)按角度分类: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的三角形。

3.三角形的性质:(1)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2)外角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线: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

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垂直于对边的线段。

角平分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将对应角平分的线段。

4.三角形的判定:(1)SSS判定: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SAS判定: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对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ASA判定: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对对应角相等且夹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AAS判定: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对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相似三角形1.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完全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同,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称为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对应边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之比相等。

(2)对应角相等: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

(3)面积比等于边长比的平方: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它们对应边长比的平方。

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求解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解未知边长或角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与相似三角形
一、选择题
1.若a:b:c=3:5:7,且3a+2b-4c=9,则a+b+c的值等于()
A.-3
B.-5
C.-7
D.-15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平行四边形一定相似
B.两个菱形一定相似
C.两个矩形一定相似
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别在AD和BC上,AB∥EF∥DC,且DE=3,DA=5,CF=4,则FB等于()
A. B. C.5 D.6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B.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C.两个等边三角形相似
D.两个锐角三角形相似
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F是CD上一点,AE⊥EF.
下列结论:①∠BAE=30°;②△ABE∽△AEF;③3CF=CD;④S△ABE=4S△ECF.
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6.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DB∽△ABC的是()
A.∠ABD=∠ACB B.∠ADB=∠ABC C.AB2=AD•AC D. =
7.如图,Rt△ABC中,∠ACB=90°,AC=4,BC=6,以斜边AB上的一点O为圆心所作的半圆分别与AC、BC相切于点D、E,则AD为()
A.2.5 B.1.6 C.1.5 D.1
8.如图,以某点为位似中心,将△AOB进行位似变换得到△CDE,则位似中心的坐标为()
A.(0,0)
B.(1,1)
C.(2,2)
D.(3,3)
9.如图,在▱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点E是OA的中点,连接BE并延长交AD于点F,已知S△AEF=4.
则下列结论:①AF:FD=1:2;②S△BCE=36;③S△ABE=12;④△AEF~△ACD,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10.如图,已知:l1∥l2∥l3,AB=6,DE=5,EF=7.5,则A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