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撰写规范及要求
论文写作中的写作规范和学术道德

论文写作中的写作规范和学术道德在学术界,写作规范和学术道德是论文写作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遵守写作规范和学术道德可以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可靠性,保证学术研究的推进和共享。
本文将详细探讨论文写作中的写作规范和学术道德,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写作规范写作规范是指在撰写论文时需要遵守的格式、结构、语言等方面的规范。
遵守写作规范有助于使论文清晰、易读、易理解,并且便于评审和引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写作规范要求:1. 格式要求:根据论文的类型和所在学科领域的规范,选择合适的格式,如APA、MLA、Chicago等。
确保文本的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等符合规范要求。
2. 结构要求:论文应该具有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基本结构。
每个部分应该清晰明确,逻辑严谨。
3. 标题和子标题: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命名标题和子标题,确保能够准确概括该部分内容。
4. 引用和参考文献:必须准确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在文末提供准确且完整的参考文献。
引用应使用适当的引用格式,并注意避免抄袭和剽窃。
5. 图表和公式:应该清晰、完整地标注图表和公式,并解释其含义。
确保图表和公式的编号和顺序正确。
二、学术道德学术道德是指在学术研究和写作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学术道德的遵守有助于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并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以下是一些学术道德的基本原则:1. 诚实和真实:研究人员应该遵循诚实和真实的原则,不夸大研究结果,不进行数据造假或篡改。
同时,应对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进行诚实的表述。
2. 尊重知识产权:在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时,应尊重知识产权,正确引用并注明出处。
避免剽窃和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
3. 保护被调查者权益:在进行人类或动物研究时,研究人员应保护被调查者的权益和隐私,并获得必要的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
4. 避免冲突利益:研究人员应避免利益冲突,如金钱、职位、关系等。
确保研究过程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含字体段落公式等要求)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学术文献资料,是能否毕业的基本依据。
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
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一、内容要求1.1题目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30字,不设副标题。
1.2摘要与关键词1.2.1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要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论文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3.1绪论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
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3.2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是对研究过程是否合理、科学的一个展示。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3.2.1实验材料原材料、主要试剂、主要仪器设备。
1.3.2.2实验方法对实验过程所使用的方法进行逐一按步骤介绍。
1.3.2.3 分析方法对实验过程所设计到的分析方法进行逐一按步骤介绍。
1.3.2.4 数据处理方法对实验过程特殊的数据处理过程进行介绍。
1.3.2结果与讨论一般格式: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进行阐述;具体的实验过程依次进行阐述;结果(图表或文字);结果分析(即对图表进行说明);得出结论,并对本成果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
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论文写作规范及要求

论文写作规范及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试行)1.毕业论文(设计)的组成要素: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目录(任选);(2)题目;(3)摘要;(4)关键词;(5)正文;(6)致谢;( 7)注释;(8)参考文献;(9)附录(任选)。
2.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要求2.1目录(任选)2.1.1目录按章、节、条三级标题编写。
要求标题层次清晰,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目录中应包括引言(或绪论)、论文整体、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2.2题目2.2.1论文题目要求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2.3摘要2.3.1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2.3.2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
2.3.3摘要的字数在200~400个汉字。
2.3.4“摘要”左顶格书写,后空一格书写摘要的内容。
2.4关键词2.4.1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数量一般选用3—8个。
2.4.2“关键词”左顶格书写,后空一格书写关键词,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依次排序。
2.4.3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符号。
2.5正文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包括引言(或绪论)、正文主体、结束语(或结论)三部分。
2.5.1引言(或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应解决的问题。
根据需要,“引言”这一标题可不写。
2.5.2正文主体是对论文(设计)内容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
要求客观真实、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2.5.3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是全篇论文的归结。
应与引言中提出的问题相呼应。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根据需要,“结论”这一标题可不写。
2.6致谢致谢中主要感谢论文指导教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要求与格式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要求与格式规范一、(设计)的基本结构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结构是:1.前置部分:包括封面、任务书、选题审批表、指导记录、考核表、中(外)文摘要、关键词和目录等。
2.主体部分:包括前言、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等。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一)前置部分1.封面由学校统一设计。
2.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由各教学单位负责安排,并根据已确定的论文(设计)课题下达给学生,作为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从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依据。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包括课题名称、学生姓名、下发日期、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进度和起止时间等。
3.论文(设计)选题审批表4.论文(设计)指导记录5.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表指导教师、评阅人评审意见分别由指导教师和评阅人填写,答辩委员会意见、评定成绩以及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等材料应由答辩委员会填写。
6.中(外)文摘要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内容及结论的简明概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其内容包括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试(实)验方法、结果、结论和意义等。
中文摘要不少于400字;英文摘要必须用第三人称,采用现在时态编写。
7.关键词关键词均应为专业名词(或词组),注意专业术语的通用性,数量一般为3-5个;外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8.目录目录由论文(设计)的章、节、附录等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
(二)主体部分1.前言(引言或序言)简要说明本项研究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学术、实用价值),本项研究的前人工作基础及其欲深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方法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
2.正文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核心部分,应占主要篇幅。
正文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书写工整,符合学科及本专业的有关要求。
论文(设计)中的用语、图纸、表格、插图应规范、准确,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
毕业论文要求和规范

毕业论文要求和规范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通常会有一系列的要求和规范需要遵守,以确保
论文的质量和准确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毕业论文要求和规范,供参考:
2.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首先应进行文献综述,搜集和整理与研究主题
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并归纳总结,以提供背景
和理论基础。
3.研究方法:论文应明确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方法学,说明为何选择该
方法,并详细描述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步骤和过程。
6.格式与排版:论文需要符合学校或学院的专门格式要求,如字体、
字号、行距、页边距等。
尤其要注意论文的结构和逻辑,段落间的过渡和
标点符号的使用,以保证论文的整体质量。
7.语言表达:论文的语言应准确、简练、明确,避免口语化和模棱两
可的表达。
句子结构要清晰,使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并注意专业术语的
使用和解释。
8.文章标注:对于引用他人的观点、研究结果或数据等,要用适当的
引文标注和引文格式,标明出处,以避免抄袭行为。
总之,完成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同时
遵循论文撰写的要求和规范。
以上提到的要求和规范只是一些常见的方面,具体应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和遵循。
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要求及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要求及规范
一、选题
1.选择一个与专业相关且自身有兴趣的话题。
2.选题要明确、具体,避免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
3.做好选题前的文献综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现有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1.在论文开始前,撰写一份对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
2.文献综述能够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问题和争议点。
3.综述应该有逻辑性,清晰地呈现出前人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
1.根据选题确定适用的研究方法。
2.方法应该是可靠的、有效的,并满足论文研究目标。
3.描述研究的过程和实施细节。
四、理论和实证分析
1.根据选题的性质,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2.理论分析应该基于文献综述,对前人的理论假设进行解读和扩展。
3.实证分析应该基于研究方法,利用实证数据验证理论假设。
五、撰写论文。
论文的撰写要求范文

论文的撰写要求范文1.结构清晰:论文应包含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应明确指出研究问题、目的和意义,并提出假设。
主体部分应详细介绍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结论部分应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2.文字精炼:论文应使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达研究观点,避免冗长、回旋和生僻的词汇和句式。
同时,要注重逻辑性和语法正确性,确保文章的流畅和易读。
3.数据支持:在主体部分中,论文应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实验结果,以支持对研究问题的回答和假设的验证。
数据应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并配以合适的标题和解释。
同时,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解释其与研究目的的关联性。
4.文献引用:论文中应引用相关的学术文献,并在文中标注出处。
引用的文献应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且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
在引用时要注意格式的规范,可以使用合适的引文格式如APA、MLA等。
5.学术诚信:撰写论文时要遵守学术诚信的原则,不得抄袭他人的成果和观点。
对于引用的内容要进行适当的标注和注释,且要对原创工作、帮助和合作进行鸣谢。
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是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之一6.格式规范:论文应符合规定的格式要求,包括页边距、字体、行距和标题等。
在撰写论文时可以参考学校或期刊的格式指南,确保论文的版面整洁、统一总体而言,撰写论文的要求是要清晰、准确地表达研究观点,通过数据支持和文献引用来证明论点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并遵循学术道德规范。
同时,格式要求和文字表达也是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
论文撰写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论文撰写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论文的要求
1、科学素养:论文应体现出良好的科学素养,包括概念清晰,语句
地道,语言文字精准,逻辑思路清晰,逻辑关系连贯,文章结构清晰,可
读性好等特点。
2、学术性:论文内容应严谨、科学,有效地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
表述鲜明、准确,深入浅出,符合学术要求。
3、原创性:论文内容应具有明显的原创性,不得照搬、抄袭他人文章,如有引用需注明出处。
4、权威性:论文引用的资料应有权威性,且须经过客观评价,不能
收集未经审核过的资料。
二、论文撰写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论文规范:论文应按标准的结构、格式要求完成。
2、选择正确主题:应确定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内容完整、深入、客观。
3、确定内容:论文应准确把握内容的组成结构,包括导言、正文、
结论等章节,写出完整的结构。
4、科学搜集信息:用有效有说服力的资料搜集,查询的信息应有权
威性、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准确性。
5、详尽分析:要清楚把握实际情况,分析原因,结合文献,给出科
学有说服力的结论。
6、自检:论文撰写完毕,应仔细查阅,查错、纠正,避免给自己留下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撰写规范及要求
一、论文(设计)的基本结构
1.主体部分: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2.附录部分(非必需):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相关图纸及图片等。
二、论文(设计)的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要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撰写论文通行的标题层次按以下五种格式编排:
撰写论文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格式,但所采用的格式须前后统一,不混杂使用。
1.中文摘要
摘要是论文(设计)研究内容及结论的简明概述。
其内容应说明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试验方法、结果、结论和意义等。
中文摘要不少于200字。
2.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论文中最主要、最关键、重复频率最高的专业名词或词组,有助于读者了解全篇主旨。
设置数量一般为3-4个,每词字数一般在6个字之内。
关键词之间以一个分号符分隔。
3.前言(引言或序言)
简要说明本项研究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学术、实用价值);本项研究的前人工作基础及其欲深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方法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
4.正文
正文是论文(设计)的核心部分,应占主要篇幅。
正文内容必须客观准确、论证充分严密、论据充分、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符合学科及专业的有关要求。
正文中出现的符号和缩语应采用本专业学科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
5.注释与参考文献
规范的注释或参考文献体现了学术工作的严谨性。
凡正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研究结论、观点、数据、图表等均需标注。
注释与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标注顺序列于正文后。
文献是期刊时,书写顺序为:“序号、作者、文献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号”;文献是著作时,书写顺序为:“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页码”;文献是网络资源时,书写顺序为:“序号、作者、文献题目、网址”(若网上搜集的资料已正式出版或发表,最好以期刊和著作标注)。
6.图表
正文中出现的图表力求简明,图次和表次一律写成图1,图2…或表1,表2…,并尽可能随文排。
三、论文(设计)排版要求
(一)主体部分
1.标题:主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副标题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居中排版。
2.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和【关键词】:【】内字符小四号楷体加粗,【】外字符五号楷体。
以上内容一律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两端对齐排版。
3.正文
(1)正文
一级标题字体不大于三号,黑体加粗;
二级标题比一级标题小半号,黑体加粗;
三级标题比上一级标题小半号,黑体加粗;
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
以上内容一律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两端对齐排版。
(2)图表
正文中图表均需编排序号、图表题目及说明(小五号、宋体)。
(二) 注释与参考文献
【】标题四号楷体顶格加粗,内容小四号楷体顶格。
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两端对齐排版。
示例如下:
【参考文献】
[1]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经济研究,1993年第11期
[2]姜书阁:陈亮龙川词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26-29页、36-43页
[3]韩秀义:中国民法典的立法条件成熟了吗?
/article/list.asp?id=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