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管理系统主要流程

合集下载

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流程

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流程

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流程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流程如下:
1.准备物品,包括腹膜透析液、口罩、碘液微型盖、管路夹子以及清洁的工作台等。

2.穿刺部位局部浸润麻醉,切开一小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腹直肌前鞘。

3.用穿刺针以45度经腹直肌鞘朝着骨盆腔方向进入腹腔,注入500~1000ml生理盐水。

4.经穿刺针将导丝置入盆腔,拔出针头,置入扩张器或可撕脱鞘直到鞘到达骨盆中部。

5.拔除导丝和扩张器针芯,在导针的引导下将腹膜透析导管置入腹腔。

6.撕开并拔除可撕脱鞘,将腹膜透析管深涤纶袖套置入腹直肌内。

7.缝合腹直肌和前鞘,借助于隧道针,引导腹透管出皮肤并连接钛接头和腹透外短管。

8.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无菌敷料覆盖手术切口和隧道口。

腹膜透析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操作流程
(一)组成与连接
双连袋可弃式“Y”形管道系统的基本特征为:“Y”形管道系统中的二个分支分别与新透析液袋和引流袋以无接头形式相连接,“Y”型管的主干以接头形式与延伸短管上的接头相连接。

2
3
4
5
杆。

6
冲冼时间为5秒钟,冲冼液大约30-50ml左右被引入引流液袋。

7、关闭与引流袋相连的“Y”形管分支上的管夹,打开延伸短管上的滑轮,使新的透析液灌入患者腹腔,灌入完毕后关紧延伸短管上的滑轮同时夹紧与新透析袋连接的“Y”型管分支。

8、“Y”形管主干未端接头与延伸短管接头分离,将小帽拧在延伸管接头上。

2019-8-5
9、观察引流袋内引流液情况,并称重记录后弃去。

2019-8-5。

腹膜透析工作制度

腹膜透析工作制度

腹膜透析工作制度一、目的为确保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腹膜透析室(PD Unit)的各项工作,包括患者评估、操作技术、培训与教育、质量控制等方面。

二、组织结构1. 腹膜透析室(PD Unit)设有一个负责人,负责腹膜透析室的整体工作。

2. 腹膜透析室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透析技术员等,负责患者的日常治疗、护理、技术支持等工作。

3. 腹膜透析室质量控制小组,负责质量控制和改进工作。

三、工作内容与流程1. 患者评估(1)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综合因素,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腹膜透析治疗。

(2)护士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患者一般状况,为医生提供评估依据。

(3)技术员对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技术培训,确保患者掌握腹膜透析操作要领。

2. 操作技术(1)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腹膜透析治疗方案,包括透析频率、剂量、药物使用等。

(2)护士按照医嘱执行腹膜透析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治疗过程。

(3)技术员定期检查腹膜透析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培训与教育(1)腹膜透析室负责人组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2)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3)技术员对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技术培训,确保患者掌握腹膜透析操作要领。

4. 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小组定期检查腹膜透析室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医生、护士、技术员相互监督、协作,确保治疗质量。

(3)腹膜透析室负责人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总结,不断提高腹膜透析治疗水平。

四、工作规范与要求1. 工作人员要求(1)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和技能。

(2)遵守职业道德,关爱患者,尊重患者隐私。

(3)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2. 环境要求(1)腹膜透析室要保持清洁、整洁,通风良好。

(2)设备齐全,布局合理,便于操作。

腹膜透析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腹膜透析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腹膜透析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一、管理制度1. 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对腹膜透析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十分重要。

操作流程包括设备操作规范、透析液准备、腹膜透析管路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操作,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2.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建立患者的腹膜透析档案,包括个人信息、病史、透析记录、检验结果等。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记录,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透析液换袋、血压监测等操作,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3. 加强质量控制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对透析设备的定期维护、透析液的检测和保管、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方面的管理。

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4.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让患者了解透析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帮助患者掌握透析的技巧,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操作流程1. 设备操作腹膜透析设备是透析治疗的关键,操作人员应该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包括设备的开启、关闭、清洗和消毒等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

2. 透析液准备透析液的准备和使用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应该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方法准备透析液,检查透析液的成分和温度,确保透析液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

3. 腹膜透析管路管理腹膜透析的管路管理对于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应该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管路连接和拆除,确保管路的通畅和无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4. 患者监护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全程的监护。

包括对患者的血压、体温、透析液的流速和温度等数据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效果。

5. 患者教育和指导对于患者的教育和指导是腹膜透析治疗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患者的教育,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和原理,掌握治疗的技巧,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治疗的并发症和提高治疗的效果。

腹膜透析的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的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的操作流程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既往病史,化验检查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有无水肿及消化道症状,有无腹膜透析禁忌症。

2评估外出和伤口的情况
3观察机器是否正常运行,观察患者腹透液灌入和引流是否通畅,患者有无不适,观察引流液有无絮状物及浑浊
(二)操作要点
1准备操作环境,遵医嘱备齐用物,护士洗手,戴口罩
2开机自检
3遵医嘱设置治疗参数,包括治疗方式,总治疗量,末袋量,总治疗时间,循环数等。

4安装管路,连接透析液。

5按照机器的指引排气
6连接患者端透析短路,开始治疗
7固定短路和透析连接管路避免打折或扭曲。

8巡视,观察机器的运转情况,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主诉,及时处
理报警
9腹膜透析结束后,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超滤量及引流液的性状并记录。

10按照机器的指引分离患者,卸下管路,处理用物。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使用APD的目的及配合的技巧
2必要时培训患者居家APD的操作技术和处理报警的技巧
3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嘱患者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进行处理。

(四)注意事项
1APD管路每日更换
2机器报警时需要仔细检查可能发生的原因并予以排除。

滑县新区医院血液净化室二〇一六年六月。

门诊腹透工作流程

门诊腹透工作流程

门诊腹透工作流程
1、准备物品,包括腹膜透析液、口罩、碘液微型盖、管路夹子以及清洁的工作台,戴口罩并洗手,打开腹膜透析液外面的袋子,取出腹膜透析液,检查接口拉环、管路、塞和透析液袋是否完好,取出身上的短管,确保短管处于关闭状态,称量腹膜透析液,并做好记录。

2、悬挂覆膜透析液带取下外接短管上的碘伏帽,迅速将腹膜透析液与外接短管相连,连接时应将短管口朝下,旋拧腹膜透析液管路至完全闭合。

3、用管路夹子夹住入液管路将腹膜透液袋的出口塞折断,将引流袋放低位,将短管开关旋开一半,当感到阻力时,停止开始引流,同时观察引流液是否通畅引流完毕后,关闭短路。

4、重新移开入液管路的管路夹子,观察透析液引流袋,慢数到五秒后再用管路夹子夹住引流管路。

5、打开管路旋钮开关开始灌注,灌注结束后关闭短管,再用一个管路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6、撕开碘伏帽的外包装,检查帽盖内海绵是否浸润碘液,将短管与腹膜透析液分离,将短管朝下,旋紧碘伏帽至完全密合,称量透出液,并做好记录。

腹膜透析操作规程

腹膜透析操作规程

腹膜透析操作规程腹膜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通过在腹膜腔内注入透析液,利用腹膜的滤过和吸收功能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同时平衡体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

下面是腹膜透析操作的规程。

一、准备工作:1. 材料准备:透析液、透析器、引流袋、注射器、导管、消毒剂等。

2. 设备准备:透析机器、监护仪、输液泵等。

3. 患者准备:确保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平稳。

二、操作步骤:1. 患者体位: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为卧位或半卧位。

2. 皮肤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患者腹部进行彻底消毒,保持消毒区域干燥。

3. 准备引流袋:将引流袋连接到导管上,确保连接牢固,避免漏液。

4. 注入透析液:将透析液注入注射器,按照医嘱的要求注入适量的透析液。

注意透析液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6-37摄氏度。

5. 插入导管:将导管插入患者的腹膜腔内,注意插入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腹膜。

6. 进行透析:将注射器连接到导管上,将透析液缓慢注入腹膜腔内,注射完毕后将注射器接口关紧,避免漏液。

7. 监测患者情况: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平稳。

8. 透析时间:根据医嘱规定的透析时间进行透析,一般为4-6小时。

9. 按时更换透析液:根据医嘱规定的时间,定时更换透析液,避免感染和溶质重吸收。

10. 结束透析:透析结束后,将透析液从腹膜腔抽出,将导管取出。

11. 整理术后皮肤:清洁患者腹部的皮肤,及时更换清洁干燥的敷料。

三、注意事项:1. 操作前要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充分检查,避免插入导管时损伤脏器。

2. 操作过程中,注意消毒措施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3. 注射透析液前,要检查透析液的温度和清晰度,确保无异常。

4. 透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有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5. 插管后,注意导管的固定,防止移位。

6. 透析结束后,及时清洁术后皮肤,避免感染。

7. 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适合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腹膜透析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腹膜透析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儿科中腹膜透析的开展虽然已经有较长时间,但是长期进行慢性腹膜透析的单位还不多,因此如何实施儿科腹膜透析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尚未形成共识,以下的建议供参考。

一、腹膜透析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1.开展腹膜透析治疗的单位必须是经过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并通过该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校验。

2.新建的腹膜透析室(中心)应向县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该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家委员会审核合格后经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开业。

二、腹膜透析室(中心)结构布局(一)腹膜透析室(中心)的功能分区及设施要求腹膜透析室(中心)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功能分区,但其规模及设施可因患者量、医院设备条件而定。

1.医生/护士办公区必须配备电脑和网络设备,安装有腹膜透析管理数据库,能满足定期向卫生部批准的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透析登记系统上报数据的要求。

2.培训区必须配备电视机、电脑或录像机、白板、教学挂图、教具等培训设施。

3.手术区手术在医院手术室或中心专用手术室进行(急诊抢救手术除外),用于患者植管、拔管及特殊操作等。

4.治疗区用于患者换液、出口处护理。

必须配备:恒温箱、弹簧秤/婴儿秤(称量透析液用)、体重秤、输液架(悬挂腹透液)、治疗车、洗手池、紫外线灯、挂钟、有盖式污物桶、血压计、诊疗床。

5.污物处理区用于处理废弃透析液。

必须配备:有盖式污物桶、洗手池,废弃液必须统一排放到医院的污水处理系统。

6.储藏区用于存放腹透病历资料、腹透液及消耗品等。

(二)腹膜透析室(中心)专用手术室要求是否设置专用手术室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

1.手术室为限制区,管理同医院常规手术室。

2.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包必须包括腹膜透析置管专用器械,如:隧道针、导丝等。

手术器械消毒应按医院相关消毒要求进行。

3.配备相应抢救设备。

4.腹膜透析置管医生手术必须严格执行手术消毒灭菌规范,更换标准手术衣。

(三)检验与检查要求开展腹膜透析的单位必须具备:血常规、血生化、体液细胞计数、细菌培养、X线摄片等基本检验与检查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膜透析管理系统主要流程1.2.透析充分性和残余肾功能记录;3.营养状况评估(SGA);4.生活质量评估;5.腹膜炎记录;6.培训考核记录及腹膜透析操作考核评价记录。

注:对腹膜透析病历信息进行网络登记,将患者基本信息和随访情况及时录入国家卫生部全国腹膜透析网络登记系统。

三、透前疾病状态的评估1. 对患者的原发病、残余肾功能、贫血状况、血压、液体和酸碱平衡、营养状态、尿毒症症状、饮食、睡眠、心理状态以及临床用药等进行整体评估,明确诊断。

鉴别是急性还是慢性肾衰竭。

2. 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腹膜透析治疗,评估患者的尿毒症症状、心肺功能、贫血、酸中毒程度、电解质情况。

3. 明确是否需要急诊置管手术并立刻开始腹膜透析或择期手术及腹膜透析。

四、置管手术风险的评估1.心功能2.皮肤感染3.腹腔空间和有效腹膜面积4.可能影响腹膜透析的疾病如有腹壁疝、脐疝、膈疝等。

5.心理和精神评估五、其他因素评估(能否够自行腹透操作、家庭环境、卫生情况是否适合做腹膜透析。

)六、腹膜透析处方制定初始处方的制定具体制定及调整流程图:1. 初始透析处方的制定依据主要依据临床状态、体表面积及残余肾功能。

①临床状态;根据患者的意愿和生活方式确定透析模式(CAPD 或 APD),根据患者容量状态决定透析液的葡萄糖浓度。

②体表面积:一般来说,体表面积大的患者需要较大的透析剂量。

③残余肾功能:残余肾功能较好的患者可考虑从较低的透析剂量开始,或者适当缩短透析液的留腹时间。

在随访中必须加强残余肾功能的监测,及时调整透析处方。

根据残余肾功能,提供参考的初始透析剂量:⑴肾小球滤过率(GFR)> 2 ml/min:CAPD:2.0 L×2 ~ 4 次 /dCCPD:2.0 L×4 次(8 ~ 10 h/ 夜间)+ 0 ~ 2.0 L/ 日间⑵肾小球滤过率(GFR)≤ 2 ml/min:CAPD:2.0 L×3 ~ 5 次 /dCCPD:2.0 L×4 次(8 ~ 10 h/ 夜间)+ 2.0 L×1 ~ 2 次 / 日间2. 初始透析处方的制定内容包括:透析模式: (CAPD/ APD/ IPD)根据病情选择;透析液的葡萄糖浓度: (1.5%、2.5%和4.25%三种)尽可能采用低浓度;每次交换量: CAPD 每次交换量为 2 L交换次数与留腹时间: CAPD 治疗方案中,一般白天交换 3 ~ 5 次,每次留腹时间为4 ~ 6 h;夜间交换 1 次,每次留腹时间为10 ~ 12 h。

24 h 透析液总量: CAPD 透析剂量为每天 6 ~ 10 L。

七、腹膜透析处方调整(一)腹膜透析处方调整的目标:肾脏和腹膜的小分子溶质清除率目标值是每周 Kt/V ≥1.7。

(二)腹膜透析处方调整的依据1.腹膜转运特性(1)腹膜平衡试验(PET)的动态观察:腹膜透析开始后 2 ~ 4 周须进行 PET,此后每 6 个月重复 PET。

必须在稳定的腹膜透析状态下进行 PET,如有腹膜炎或肺部感染,应在控制后至少 4 周后进行。

(2)根据腹膜转运特性调整透析处方:高转运患者应缩短透析液留腹时间或采用APD;平均转运患者适合 CAPD 以及 APD;低转运患者需适当增加透析剂量或者较大剂量的 APD 治疗。

(三)腹膜透析处方调整的方法1.透析处方的调整与溶质清除2.透析处方的调整与水分清除3. 将标准的 CAPD 转换为大剂量的 APD 治疗,也可能增加溶质清除率。

八、腹膜透析治疗模式目前常规使用的腹膜透析模式主要有:1.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定义:一般常规 CAPD 每天交换透析液3 ~ 5 次,每次使用透析液 1.5 ~ 2 L,透析液白天在腹腔内留置4 ~ 6 h,晚上留置10 ~ 12 h。

2. 间歇性腹膜透析(intermittent peritoneal dialysis,IPD);定义:标准的 IPD 方式是指每次腹腔内灌入 1 ~ 2 L 透析液,腹腔内停留 30 ~45 min,每个透析日透析 8 ~ 10 h;每星期 4 ~ 5 个透析日。

夜间间歇性腹膜透析(nocturnal intermittent peritoneal dialysis,NIPD);持续循环腹膜透析(continuous cycling peritoneal dialysis,CCPD)潮式腹膜透析(tidal peritoneal dialysis,TPD)等。

由自动循环式腹膜透析机操作时,又称为自动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dialysis,APD)。

九、腹膜透析随访内容随访频度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一般新入患者出院后 2 周至 1 个月后返回医院完成首次随访;病情稳定患者每 1 ~ 3 个月随访 1 次,病情不稳定患者随时随访或住院治疗。

(一)随访管理1.定期随访:术后应按照随访规范定期进行随访(包括患者来院随访、电话随访及家访)。

随访需要腹膜透析专职医师、专职护士的参加。

有条件的医院有营养师的定期加入。

2.随访内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腹膜透析相关情况(换液操作情况、出口处评估、管路情况、透析处方执行情况、腹膜炎及其他腹膜透析并发症等)、贫血、矿物质、骨代谢、营养指标、PET、Kt/V、CCr、e GFR、生化指标、传染病指标、心肺功能、用药情况、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回归社会情况等,并做出个体化透析方案调整。

3.随访频率治疗初期 2 周至 1 个月随访 1 次,稳定期 1 ~ 3 个月随访 1 次(包括电话随访)。

更换外接短管宜 6 个月 1 次。

4.随访相关检查5. 腹膜透析患者随访流程图(二)资料登记腹膜透析中心对随访患者应进行常规记录(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

记录内容包括基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和转归资料等。

(三)腹膜透析中心质量评估应定期对腹膜透析中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1.腹膜炎发生率、感染率(计算所有的感染和各种微生物导致的感染)(1)每 2 次腹膜炎发生的间隔(月):中心患者总透析病人月除以腹膜炎发生次数(即多少透析月 / 次,如 50 透析病人月 1 次)。

(2)每年发作次数(次数 / 年):一段时间内微生物感染次数除以中心患者总透析年(即每透析年发生几次,如每透析年 2 次)。

腹膜炎发生率应低于 30 透析病人月 1 次。

2.住院率为每年腹膜透析患者住院人数所占百分比。

3.患者生存率单位时间内存活的腹膜透析患者占同期腹膜透析患者总人数的百分比。

以死亡为终点事件。

4.技术生存率单位时间内能继续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占同期腹膜透析患者总人数的百分比。

以转为其他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肾移植)或死亡作为终点事件。

1 年技术生存率应≥ 85%。

5.腹膜透析退出患者的腹膜透析治疗时间计算公式为:退出患者透析病人月总和除以患者人数,以“月”为单位。

如果某中心退出患者的腹膜透析时间长,则表明该中心腹膜透析技术生存率较高。

6.生活质量可以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如SF-36 量表。

十、腹膜透析监测频度监测频度列表:十一、临床常用的腹膜透析液组成成份表十二、腹膜透析宣教管理(一)透前宣教根据患者病情、心理状况、家庭环境等,向患者介绍腹膜透析基本原理和治疗方法。

(详见卫生部规范第8章)(二)开始治疗的培训与宣教拟行置管手术的病人介绍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并在术后进行的护理培训和生活指导。

(详见卫生部规范第8章)长期随访中的宣教与再培训1.培训对象:通常为患者本人、家属或者保姆等相关人员。

2.培训周期:通常应每 3 个月随访宣教 1 次。

但异常患者要加强随访宣教及再培训。

3.培训内容:(1)反复强调清洁与无菌的概念和重要性:让接受培训人员意识到遵守无菌原则是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

(2)更换腹膜透析液的操作培训:必须确定患者或家属是在中心接受过培训且合格的人员。

(3)导管出口处的护理:导管制动,避免过度牵拉。

注意淋浴事项。

(4)家庭腹膜透析的常见问题及紧急问题处理:出现导管出口处感染、腹膜炎,灌注困难、引流困难,短管脱落、腹膜透析导管破裂,透析导管卷曲、打折,流出液异常上述问题应及时返院处理。

(5)饮食:CAPD 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为 1.0 ~ 1.2 g/kg,其中一半以上应是优质蛋白,同时避免高磷饮食。

保证充足的热卡,食物应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

适当控制饮水,量出为入。

按尿量和腹膜透析超滤量确定每日液体入量。

(6)锻炼:患者在切口拆线后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不感特别疲劳为宜,可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不激烈运动为主。

(7)腹膜透析记录指导患者监测并记录腹膜透析有关的重要指标:干体重、血压、超滤量、24 h 尿量、饮水量等,随访时应将记录本带到腹膜透析中心。

(8)心理辅导: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多地与长期腹膜透析患者交谈,找出原因,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十三、附录附录一:腹膜透析患者须知每位患者都会得到医务人员的尊重,也希望您能在每次治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会有助于腹膜透析的顺利进行,提高您的生活质量。

如果您对治疗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得到妥善处理。

1.换液场所要保持清洁,不要堆放过多杂物;要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腹膜透析所需用品;光线要充足;换液环境应避免尘埃;避免他人在换液范围内走动;禁止宠物进入换液场所。

2.您在腹膜透析治疗时,应选择安静、洁净的环境,同时您也应保持环境清洁。

3.居家进行家庭腹膜透析时应严格执行换液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避免发生感染。

按预约时间定期到医院复查。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与您的医生或护士联系:(1)外接短管和腹膜透析液管路连接处松脱、污染。

(2)发热、腹痛、透析液浑浊。

(3)管路有破裂、渗漏。

出现任何紧急情况时请随时到医院就诊。

4.透析液应储存在常温、干净、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尽可能将透析液集中放置,并将透析液放置在原包装纸箱内。

5.应定期更换管路(通常双联系统及碘伏帽为一次性用品,外接短管每 6 个月更换1 次),这将有助于预防腹膜炎的发生。

6.应重视导管出口的护理,每天查看出口处和隧道有无异常。

如出口处完全愈合后不需敷料;不要任意使用非医生指定的油剂、粉剂等涂于出口处;避免扭折导管;按正确方式固定好导管;避免在无纱布覆盖的情况下,直接在导管上贴大块胶布;若导管有破损,应立即停止透析,用蓝夹子夹紧,并返回医院处理。

7.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每天或经常用淋浴方式洗澡,洗澡前应先除去纱布,检查隧道及导管出口有无红、肿、热、痛、液体渗出等异常情况。

洗澡后应清洁出口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