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缆载流量选型计算
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电缆的载流量是指电缆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
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是电缆设计和选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缆载流量计算方法。
1.造成电缆温升的热损耗计算方法:热损耗是电缆运输电流时产生的热量。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电缆的热损耗:P=I^2*R其中,P是电缆的热损耗(单位是瓦特),I是电缆的电流(单位是安培),R是电缆的电阻(单位是欧姆)。
2.电缆允许载流量计算方法:电缆允许载流量是指电缆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电缆的允许载流量:Ic=k*S其中,Ic是电缆的允许载流量(单位是安培),k是电流的载流量系数,S是电缆的截面积(单位是平方毫米)。
3.电缆的最大短时载流量计算方法:电缆的最大短时载流量是指电缆能够承受的短时间内的最大电流。
它通常用于预防电流过载和电缆烧损。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电缆的最大短时载流量:Imax = k * S * √(t/td)其中,Imax是电缆的最大短时载流量(单位是安培),k是电流的载流量系数,S是电缆的截面积(单位是平方毫米),t是最大短时负荷时间(单位是秒),td是电缆的定时器冷却时间(单位是秒)。
4.多芯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方法:对于多芯电缆,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电缆的总载流量:Itotal = ∑(Ii^2 * ni)其中,Itotal是多芯电缆的总载流量(单位是安培),Ii是每一芯线的电流(单位是安培),ni是每一芯线的导线数目。
需要注意的是,电缆的载流量计算还需要考虑因素如环境温度、电缆的安装条件、地下敷设深度等。
此外,载流量系数k的选择也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总结起来,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涉及到热损耗、允许载流量、最大短时载流量和多芯电缆的载流量四个方面。
这些计算方法能够帮助工程师正确设计和选择电缆,确保电缆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工作。
常用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

常用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电力电缆是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电流的传输。
正确计算电力电缆的载流量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方法。
电力电缆的载流量是指电缆能够承载的最大电流值。
电缆的载流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电缆的截面积、导体材料、环境温度、敷设方式等。
以下是常用的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方法:1.根据电缆截面积计算载流量电缆的截面积是电流通过的横截面的面积,是电缆承载能力的重要参数。
通常,电缆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可以通过电缆的额定电流来确定。
电缆的额定电流是指电缆在标准环境条件下能够长时间连续运行的电流值。
一般情况下,电缆的额定电流可以在电缆编号或技术资料中找到。
通过额定电流和电缆截面积的对应关系,可以计算出电缆的载流量。
2.考虑导热因素计算载流量电缆传输电流时会发生电阻,电阻产生的热量会导致电缆温度升高。
电缆的载流量还受到导热因素的限制,即电缆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
通常,电缆的材料和敷设方式会影响导热系数。
考虑导热因素计算载流量时,除了要考虑电缆的截面积外,还需要考虑电缆的导热系数和环境温度。
这样,可以根据导热系数和环境温度来限制电缆的载流量。
3.考虑敷设方式计算载流量电缆的敷设方式也是影响电缆载流量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电缆敷设方式包括直埋敷设、架空敷设和管道敷设。
不同的敷设方式会对电缆的散热和通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般而言,直埋敷设的电缆散热和通风条件较差,其载流量较低;而管道敷设和架空敷设的电缆散热和通风条件较好,其载流量较高。
因此,在计算电缆载流量时,需要根据敷设方式对载流量进行修正。
综上所述,电力电缆的载流量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电缆截面积、导热因素和敷设方式。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根据电缆的额定电流、材料数据和环境条件来确定电缆的载流量。
同时,应密切关注电缆的工作环境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敷设方式和防护措施,确保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线电缆载流量及计算常用数据

电线电缆载流量及计算常用数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线电缆是电力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电流的能力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电线电缆的载流量及计算常用数据。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是指其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值。
载流量取决于电线电缆的导体截面积、绝缘材料、散热情况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导体截面积越大的电线电缆,其载流量也越大。
而绝缘材料的导热性能和耐热性也会直接影响电线电缆的载流量。
在进行电线电缆的选型和设计时,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需求来确定载流量。
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需要考虑多个参数。
最主要的参数就是电线电缆的导体截面积。
导体截面积决定了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直接影响着电流的传输能力。
还需要考虑导体的温升情况。
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导体无法及时散热,则会导致温升过高,进而影响电线电缆的安全运行。
在计算载流量时,还需要考虑导体的散热情况。
除了导体截面积和散热情况,还需要考虑电线电缆的环境温度、敷设方式等因素。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电线电缆的传输和散热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计算载流量时对环境温度进行考虑。
敷设方式也会直接影响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过于密集的敷设会导致电线电缆的散热不良,从而影响其载流量。
在实际计算中,一般会采用电磁场有限元软件对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进行分析和计算。
通过建立电线电缆的几何模型,结合电流密度、电磁场分布等参数,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电线电缆的载流量。
还可以通过电热偶温度计等仪器对电线电缆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运行。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进行电线电缆的选型和设计时,需要对其载流量进行准确计算,并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载流量计算和实时监测,可以保证电线电缆在安全范围内运行,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第二篇示例:电线电缆是电力传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承载着电能传输的重要任务。
电缆选型计算

电缆选型计算工作电流及计算电(线)缆工作电流计算公式:单相I=P÷(U×cosΦ)P-功率(W);U-电压(22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三相I=P÷(U×1.732×cosΦ)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一般铜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5-8A/平方毫米,铝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3-5A/平方毫米。
在单相220V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左右,在三相负载平衡的三相电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
也就是说在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可以承受1KW功率荷载;三相平衡电路可以承受2-2.5KW的功率。
但是电缆的工作电流越大,每平方毫米能承受的安全电流就越小。
电缆允许的安全工作电流口诀:十下五(十以下乘以五)百上二(百以上乘以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二五乘以四,三五乘以三)七零九五两倍半(七零和九五线都乘以二点五)穿管温度八九折(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算好的安全电流数上乘以零点八或零点九)铜线升级算(在同截面铝芯线的基础上升一级,如二点五铜芯线就是在二点五铝芯线上升一级,则按四平方毫米铝芯线算)裸线加一半(在原已算好的安全电流数基础上再加一半)其他:1.导线截面积计算公式(导线距离/压降/电流关系)铜线S=IL÷(54.4×U)铝线S=IL÷(34×U)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 L-导线长度(m);U-允许的压降(V);S-导线的截面积(平方毫米)2.电线线缆基础知识1.电线一扎长度:100米,正负误差0.5米;2.电线型号:BV单股,BVR多股,BVV双胶单股,BVVR双胶多股;3.电线常用规格:1平方/1.5平方/2.5平方/4平方/6平方/10平方等;4.BV/BVR区别:BV为单芯线,BVR为多股,BVR比BV贵10%左右;5.BVR比BV的好处:a水电施工方便.b在板弯时不易把线折断;6.国标GB4706.1-1992/1998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部分)7.家庭电路设计,2000年前,电路设计一般是:进户线4—6 mm2,照明1.5 mm2,插座2.5 mm2,空调4 mm2专线。
电线负荷的计算方法

电线负荷的计算方法一、常用电线的载流量:500V及以下铜芯塑料绝缘线空气中敷设,工作温度30℃,长期连续100%负载下的载流量如下:1.5平方毫米-—22A2.5平方毫米——30A4平方毫米——39A6平方毫米——51A10平方毫米——74A16平方毫米—-98A二、家用的一般是单相的,其最大能承受的功率(Pm)为:以 1.5平方毫米为例Pm=电压U×电流I=220伏×22安=4840瓦取安全系数为1.3,那么其长时间工作,允许的功率(P)为:P=Pm÷1.3=4840÷1。
3=3723瓦“1.5平方”的铜线。
能承受3723瓦的负荷。
三、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是22A,220V的情况可以长时间承受3723W的功率,所以24小时承受2000瓦的功率的要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综合上述所说的,现在的电力衰减厉害,加上电力设备的质量中等化,所以安全的电力是每平米6A,电力使用每平米7A ,安全的电力使用每平米应该为6A,如果您需要计算方式应该是1。
5平米×6A=10.5A10。
5A×220W=2310W这就是1.5单轴最大输出功率如:1.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1。
5×8A/mm2=12A 220V的电压的话就是功率=电压×电流=220×12=2640瓦=2.64千瓦应该根据负载的电流来计算功率的,1。
5平方的铜芯电缆最大能承载接近25A电流的,可用于三相动力设备额定电压380V的2.5KW以下的电机),可用于单相照明等(额定电压220V)设备,每相能承载2。
5KW以下的单相设备的。
在作为三相电机的接线电缆不太长(10米内)时可载荷2。
电线电缆线径、载流量如何计算及选型

电线电缆线径、载流量如何计算及选型1、综述铜芯线的压降与其电阻有关,其电阻计算公式:20℃时:17.5÷截面积(平方毫米)=每千米电阻值(Ω)75℃时:21.7÷截面积(平方毫米)=每千米电阻值(Ω)其压降计算公式(按欧姆定律):V=R×A线损是与其使用的压降、电流有关。
其线损计算公式:P=V×A P-线损功率(瓦特) V-压降值(伏特) A-线电流(安培)2、铜芯线电源线电流计算法1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7A。
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单相负荷按每千瓦4.5A(COS&=1),计算出电流后再选导线。
3、铜芯线与铝芯线的电流对比法2.5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4平方毫米铝芯线4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6平方毫米铝芯线6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10平方毫米铝芯线<10平方毫米以下乘以五>即: 2.5平方毫米铜芯线=<4平方毫米铝芯线×5>20安培=4400 瓦;4平方毫米铜芯线=<6平方毫米铝芯线×5>30安培=6600 瓦; 6平方毫米铜芯线=<10平方毫米铝芯线×5>50安培=11000 瓦土方法是铜芯线1个平方1KW,铝芯2个平方1KW.单位是平方毫米就是横截面积(平方毫米)电缆载流量根据铜芯/铝芯不同,铜芯你用2.5(平方毫米)就可以了。
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口诀

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口诀
1.环境温度考虑法
根据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载流量,可以使用下面的计算公式:
I = I_ref × K_T × K_C × K_P × K_A
其中,I为实际载流量,I_ref为参考载流量,K_T为温度系数,K_C 为拟合系数,K_P为土壤散热系数,K_A为海拔系数。
2.截面积法
I=K×S
其中,I为载流量,K为系数,取决于电线的材料和工作条件,S为电线的截面积。
3.电导率法
根据电线的电导率,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载流量:
I=K'×G
其中,I为载流量,K'为系数,取决于电线的材料和工作条件,G为电线的电导率。
4.等效电流法
通过将电缆电线与等效电阻串联,求得等效电流,然后根据等效电流和电缆电线的长度、散热条件等参数得出实际载流量。
计算载流量时,应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电缆电线的特性参数进行计算,以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运行。
此外,为了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使用,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线路长度:较长的线路会引起电压降低,需要在计算载流量时考虑
这个因素。
-散热条件:电缆电线在不同的散热条件下,其载流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散热系数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相关的标准
和规范,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运行。
电缆的线径载流量的计算方法

没有计算公式,查电缆载流量表。
一般来说,可以用电工口诀来算。
下面的口诀是我在网上粘贴过来的一段,可以参考一下。
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算出总功率以后,I=P/U按公式后在乘0.85的系数~!如果比较麻烦的话就是一个千瓦2个安培的电流~!是最通用的,里面包括了抛出的电流容量。
1KW=2A选择电缆也有方法按电流计算,下面给出的比较简单的选择算法以铝芯线为计算项目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这个是口诀十平方毫米以下的BLV线电流可以承载线径的五倍~!一百平方毫米以上的BLV线电流承载线径的二倍。
25mm2和35mm2的BLV电流承载在4倍和3倍的分割线。
70mm2和95mm2的电流容量是线径的2.5倍。
除此内容以外,有铜芯线的按照铝线的升级倍数来算,也就是说BV-10mm2按照BLV-16mm2的电流来算其他的也如此导线在穿塑料管或是PVC管,算出的电流要乘上0.8的系数导线在穿钢管的情况下,计算的电流在乘上0.9导线在高温的场所通过,计算的电流结果在乘上0.7如果导线在以上三种情况都有的话先乘0.9在乘0.7或者直接打到0.85也可以电缆线在四芯或五芯的电流乘0.85在乘0.7裸线的架空电力线比较简单就是一个0.9的系数,但是也要看环境,打到85折比较稳当。
在选择电缆的时候还要根据现场的情况选择电缆的用途比如普通的YJV电缆,用于电缆桥架内。
带铠装电缆可以进行直埋,可以承受外力的破坏,带铠装抗拉力电缆试用与高层建筑,直埋敷设。
如果偶说这些不明白的话看看35KV电气工程书,里面有一般用的电缆型号,以及用电设备。
常用电工计算口诀第一章按功率计算电流的口诀之一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 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