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考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20210211151607)

合集下载

(新课标)2012—2019年高考历史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解试题(全国卷,含解析)

(新课标)2012—2019年高考历史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解试题(全国卷,含解析)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

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

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

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

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

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

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

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

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7分)【考点】三娘子【解析】(1)由材料“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得出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由材料“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由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得出个人能力与威望。

(2)由材料“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材料“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得出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由材料“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沿边旷土皆得耕牧”得出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答案】(1)原因: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

2021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2021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课时作业1.(2019湖北荆州三模)[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家与儒家在战国时期一起号称“世之显学”。

墨子指责王公贵族“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

认为“制为节用之法” “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

墨子反对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怠惰思想,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墨子提出“仁则兼矣” “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非攻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各国间兼并问题而提出的主张。

墨家提出“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的观点,在人民群众中产生深刻的影响。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概括墨子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墨家学说在当时成为显学的历史背景。

答案(1)墨子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宣扬“非攻”,谴责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他的治国主张是“尚贤”,反对任人唯亲。

(任答三点)(2)墨家学说否定传统的命定论,强调人的力量,主张有所作为,具有积极意义;墨家提出非攻学说,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和平、过安定生活的愿望;墨家具有严密的组织,且经常到各国进行政治活动,墨家学说的影响越来越大,故成为各阶层所追捧的显学等。

(任答三点)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可知,墨子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墨子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可见其尚贤,反对任人唯亲;墨子主张“制为节用之法” “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可见其主张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根据材料“非攻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各国间兼并问题而提出的主张”得出墨子主张非攻。

第(2)问,根据材料“反对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怠惰思想”可知,墨家学说否定传统的命定论,强调人的力量,主张有所作为,具有积极意义;墨子主张非攻,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和平、过安定生活的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具有严密的组织,且经常到各国进行政治活动,墨家学说的影响越来越大,故成为各阶层所追捧的显学等。

精选2019-2020年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第9课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岳麓版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二

精选2019-2020年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第9课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岳麓版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二

精选2019-2020年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第9课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岳麓版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拿破仑一生中的重大事件( )①平定巴黎保王党人叛乱②颁布《民法典》③土伦战役④远征埃及⑤奥斯特里茨战役⑥滑铁卢之战⑦发动“雾月政变”A、①③④②⑦⑤⑥B、③②①⑦⑥⑤④C、③①④⑦②⑤⑥D、②③①④⑦⑤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拿破仑在意大利统治了14年之久,在各地强迫施行《拿破仑法典》,使旧式的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简化,所有的公民不分贫富贵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能够表明的是拿破仑战争( )A、稳定了法国的社会秩序B、客观上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C、得到欧洲各民族的拥护D、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亡【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说明( )①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非正义性②欧洲封建势力强于资本主义力量③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完全丧失④拿破仑统治违背了历史发展方向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据《从高卢到戴高乐》载:“拿破仑在1808年正式创立帝国贵族制度,据统计,在帝国贵族中,旧贵族出身的占22.5%,资产阶级出身的占58%,其他阶级出身的占19.5%。

进出宫廷的公卿、侍臣、宫女与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人本身就是几代的贵族。

”下列对拿破仑统治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统治集团以资产阶级为支柱,吸收了其他阶级的成员②具有包容性、妥协性③实行个人独裁统治④拿破仑政权是封建政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解析】:第5题【单选题】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独裁政权,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加冕称帝。

他们的做法根本上出于什么需要( )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B、实现个人政治野心C、稳定资产阶级统治D、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德国诗人海涅在拿破仑打败某次反法同盟后写道:“拿破仑呵了一口气,就吹掉了普鲁士。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课后作业:第六部分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课后作业:第六部分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课后作业1.(2019·河北衡水中学摸底)[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自从被先秦儒家奉为“克己复礼”的先驱,周公的形象在古代思想史上一直享有极高地位,备受古代君子的推崇。

西汉虽然已经逐步确立大一统政治,但对周公“辅幼归政”的故事仍然保持着宽容和好感,汉武帝授意霍光秉政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正因为对“周公辅成王”这一历史形象怀有充分信任,西汉末年,王莽依托周公、居摄行权的举动在当时不但没有遭到强烈的反对,反而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

然而,历史并没有机械地重演。

东汉建立以后,王莽作为汉祀中绝的罪魁祸首自然成为东汉朝廷着力批判的对象。

为了恢复汉朝的正统地位、巩固君臣之间的尊卑伦理,东汉政权重新塑造世人对“周公辅成王”这一历史形象的认知。

于是乎,周公便完全退居到臣子的位置上,他那些“践祚当国”“摄行天子事”的壮举也不再被人们轻易提起,在东汉人眼里,他完全成了一位本分忠臣的代表、温柔敦厚的化身。

而这样一个全新的周公形象,也成为东汉政教文化的历史缩影。

——摘编自宋艳萍《汉代画像与汉代社会》(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公备受古代君子推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汉时期周公形象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答案(1)原因:儒家的推崇;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基础;辅弼幼主,重用贤人,是千古忠臣的楷模。

(2)变化:从摄政当国的风云人物转型为始终克己复礼的本分忠臣。

原因:王莽篡汉冲击了周公形象;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东汉政权对周公形象进行再塑。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自从被先秦儒家奉为‘克己复礼’的先驱,周公的形象在古代思想史上一直享有极高地位,备受古代君子的推崇”“‘辅幼归政’的故事仍然保持着宽容和好感”等信息概括得出原因。

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周公制作礼乐,为历代所沿用,也是其被推崇的原因之一。

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周公‘辅幼归政’的故事仍然保持着宽容和好感”“周公便完全退居到臣子的位置上,他那些‘践祚当国’‘摄行天子事’的壮举也不再被人们轻易提起”可概括出变化。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4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4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对应学生用书第296页)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孔子(1)政治思想①“仁”:基本含义是“爱人”;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实现“仁”要遵循“忠恕”之道。

②“礼”:“克己复礼”“正名”。

③以德治国,以德化民。

(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3)思想影响①对中国: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②对世界:亚洲许多国家接受儒家文化;儒学传到西欧,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

2.柏拉图(1)哲学思想——理念论。

把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

(2)政治思想①《理想国》:国家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构成,国家统治者必须懂得哲学。

②《法律篇》: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3)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重视自然科学。

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1)认为先有事物后有理念,世界万物都是运动和变化的,具有唯物色彩。

(2)创立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在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众多学科中,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是“最博学的人”。

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孙中山(1)贡献①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③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面。

(2)评价: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

2.甘地(1)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

②行动纲领:学生罢课、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赴英机构任职、士兵拒受英奖章、改穿土布。

③历史作用:给英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二战后赢得印度独立。

④历史局限:害怕群众暴力斗争;对英政府抱有幻想。

(2)地位①甘地主义的创始人,国大党领导人。

②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五、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讲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杰出的中外科学家训练选修4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讲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杰出的中外科学家训练选修4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讲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杰出的中外科学家训练选修41.(2016·绍兴高二期末)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如果你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选择以下哪部著作作为参考( )A.《资本论》B.《共产党宣言》C.《法兰西内战》D.《德意志意识形态》解析《资本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故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的纲领性文件,故B项错误;《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基础上写成的一部重要著作,故C项错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故D项正确。

答案D2.有关剩余价值学说资料,你选择以下哪部著作参考( )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法兰西内战》D.《德意志意识形态》解析《资本论》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即剩余价值学说。

答案B3.1950年,苏联政府发行邮票,纪念列宁创办《火星报》50周年(如图)。

列宁当时创办该报主要是( )A.为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做好准备B.为建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做准备C.为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做准备D.为发动十月革命做舆论方面的准备解析1898年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并没有完成建党工作,列宁认为,要在俄国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必须从思想建党着手,他把创办政治报纸作为建党的第一步。

答案B4.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

”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解析要理解“新时代”,必须弄清楚十月革命前后世界历史的变化。

2019年精选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岳麓版巩固辅导第四篇

2019年精选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岳麓版巩固辅导第四篇

2019年精选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岳麓版巩固辅导第四篇第1题【单选题】李时珍曾经对父言诗明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 诗中表达的李时珍的志向是A、科考做官B、读书应试C、编修本草D、终生行医【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詹天佑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他主持修建并负责的中国第一条铁路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春节联欢晚会“英伦配”一曲《本草纲目》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新一轮深层次的思考。

《本草纲目》最大的价值在于A、是研究传统药物学的瑰宝B、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医学著作C、代表了中国医学最高水平D、集中体现了民间医学的精华【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 )。

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B、侧重于理论探索C、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D、提倡实验科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詹天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②曾经留学美国③曾经参加保路运动、组织保路同志会④曾经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艘铁壳轮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曙光和传统科技的晚霞”,这里的“晚霞”是指( )A、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B、官方编纂的大型图书成就C、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出现D、古代小说的蓬勃发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李四光的科学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勘探石油②重大工程建设③寻找铀矿④预测和预防地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875年,吴淞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通车,中国人第一次听见了火车的汽笛声,但比英国足足晚了半个世纪。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作业新人教版选修4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作业新人教版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作业(四十一) 第41讲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时间 /20分钟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吉思汗出现前,他们没有首领或君王。

……部落之间时时发生战斗和冲突。

他们有些人把抢劫、暴行、淫猥和酒色看成豪勇和高尚的行为。

契丹汗(指金朝皇帝)经常向他们强征硬索财物。

……他们过着这种贫穷、困苦、不幸的日子。

——伊朗史学家志费尼材料二可以看出他(铁木真)步入成功的奥秘:(一)在逆境中成长;(二)在团结中壮大;(三)在征战中强盛……1219年秋,成吉思汗亲率十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中亚古国,包括中亚地区以及阿富汗、伊朗等地)……1220年春,成吉思汗率主力攻占不化剌(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1221年,成吉思汗追战于申河(印度河)……至此,花剌子模全部沦陷于蒙古。

1226年成吉思汗亲率骑兵攻破灵州(今甘肃灵武)。

蒙古军四处搜杀,西夏军民“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

——《中国通史》(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成吉思汗能够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上述材料,评价成吉思汗。

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儿童6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

16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

而奴隶主子弟在17—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

体育训练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其次还要学习军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例如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奴隶主子弟结束学习,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成为军人。

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继续受教育,用20年的时间来研究辩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

这是最后阶段的教育,学生50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对应学生用书第296页)、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人物时代主要贝献局限评价秦始皇秦朝:封建社会初期(1) 完成统一大业(2)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3) 采取巩固统一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筑长城)(1) 繁重役税(2) 严刑酷法(3) 焚书坑儒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唐太宀宗唐朝:封建社会繁盛期(1) 制度调整(2) 善于用人⑶统治开明(4) “贞观之治”晚年骄奢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康熙帝清朝:封建社会后期(1) 巩固统一(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策妄阿拉布坦叛乱)(2) 维护国家主权,组织雅克萨反击战文字狱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开启“康乾盛世”1 •孔子(1) 政治思想①“仁”:基本含义是“爱人”;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实现“仁”要遵循“忠恕”之道。

②“礼”:“克己复礼”“正名”。

③以德治国,以德化民。

(2)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3) 思想影响①对中国: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②对世界:亚洲许多国家接受儒家文化;儒学传到西欧,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

2 .柏拉图(1) 哲学思想一一理念论。

把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

(2) 政治思想①《理想国》:国家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构成,国家统治者必须懂得哲学。

②《法律篇》: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知识系统归纳! 合I整合知识幫统理解夯实基础(3) 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重视自然科学。

3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1) 认为先有事物后有理念,世界万物都是运动和变化的,具有唯物色彩。

(2) 创立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 在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众多学科中,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是“最博学的人”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四、亚洲觉醒的先驱1 .孙中山(1) 贡献①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③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面。

⑵评价: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

2 .甘地(1) 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

②行动纲领:学生罢课、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赴英机构任职、士兵拒受英奖章、改穿土布。

③历史作用:给英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二战后赢得印度独立。

④历史局限:害怕群众暴力斗争;对英政府抱有幻想。

⑵地位①甘地主义的创始人,国大党领导人。

②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五、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 .马克思、恩格斯(1)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 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3) 不朽的巨著一一《资本论》①内容a •从分析商品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揭示近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b •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根源及其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趋势。

②意义: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解放全人类和自身的理论武器。

2 .列宁(1) 领导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一一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了列宁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 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 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建设方面,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 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一国首先取得胜利。

3 .毛泽东、邓小平(1)毛泽东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

②在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一套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⑵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六、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高考备考方略汇萃I(对应学生用书第298页)考情精析考向探究考向一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突出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例1(2017 •全国卷I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 “季札……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其父吴王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概括。

第(2)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从文化传播、扭转认识、加深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

【答案】(1)原因: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意义: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考向二结合历史人物的高尚品格,隐性考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例2(2017 •全国卷II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

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可知道德品行高尚;根据材料“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可知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根据材料“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可知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根据材料“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可知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第(2)问,根据材料“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可知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根据材料中时间“汉代以后”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成为统治思想;根据材料“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可知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答案】(1)原因: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原因: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

考向三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考查历史重要转折时期的历史人物例3(2017 •全国卷川)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

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

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

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等信息可知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根据材料“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经验教训和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阶段简述陈云对经济建设的贡献,根据材料“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

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被中央采纳实施”可知,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等信息可知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根据材料“1979年春,陈云指出……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可知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