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锦集5篇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锦集5篇驻村干部民情日记篇1今天风和日丽,车窗外几树盛开的桃花从眼帘掠过,偶尔传来几声使牛拉犁的吆喝,感觉淳朴的乡村人勤春更早。
昨晚接到建军村支书电话,邀请我和管区的干部参加村里上午的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
我把车停在龙潭村,走路到建军村去,曾经列入娄底市“最美乡村”评选的龙潭村,那坝那水那桥,在暖春的阳光下色彩格外靓丽,我却无心欣赏。
今年被镇党委安排挂点田坪管区,管区又安排我驻点建军村。
在我当村支书时的记忆里,建军村民风彪悍,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村情相当复杂,那时候很多干部谈“村”色变。
前年换届选举,村委会班子至今都没有选出来,党支部在开展工作。
听说村里今年要修公路,矛盾重重,管区特意安排我和另外一个支书出身的管区干部去驻点这样的村子,服从之余,心情总有些不顺。
从龙潭村公路末端,沿着田间小道来到建军村才九点多。
建军村居民集中,几乎就是一个大院落,从院子中走过,好多村民就知道我们的到来是为了矛盾重重的公路问题。
到支书家落座喝了杯开水,初步了解今天会议的议程后,我要求大家去村部,到那里去等参会人员。
说实话,村里开会争论吵闹不欢而散的事情非常多,我对今天的`会议过程中会发生什么,能否顺利进行,心中没底,毕竟这是一个曾经名声在外的“麻烦村”。
与会人员陆陆续续到来,我都主动招呼,用诚恳的态度营造会议的和谐气氛。
德高望重的老支书康厚普握着我的手,问候语让我震惊:“小康,你敢来建军说明你胆子不小,吃得半升生米进,建军就靠你们多关照啊……”闲谈了约半小时,人员来了24人,基本到齐,会议在支书的主持下开始了。
支书过于直爽,开场白做了与会人员的介绍后,把今天会议要讨论的事情以结论的口气表达出来,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感。
我和老支书做了及时的解围,解释了一个女支部书记在村里工作的难处,总算缓和了一些不满情绪。
接着大家开始围绕修公路事宜就如何统一思想、矛盾处理,资金来源等问题各抒己见,气氛尤为热烈。
我认真听着大家的发言,并主动提出为村里做会议记录。
村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_2050字

村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_2050字村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篇一】8点准时来到了挂钩联系的赤岸社区,拿到社区发放的人员联系表,我和同事沈小妹分到了北大街、泰山西路、包场中路及新建中路等区域共81户居民家。
8点20分左右我们带上党群联系服务卡来到了北大街小组长王祥英家,在去王组长家的路上,看到了好多居民手提着方便袋从市场买菜回来了,或许我们选择的这个时间很适合,晨练、买菜的人们都已返回家中。
在王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第一站来到了北大街,从包场中路右拐两个巷子就到,虽说是本镇人对赤岸社区也不算陌生,但真正哪条巷叫啥却对不上号。
跟着王组长后面我们开始了挨家挨户的走帮服活动。
居住在北大街的居民们很是热情,或许因为房子之间间距不大,大家处得都很亲近,每到一户都有邻居之间在串门、聊天。
北大街44号的谢成桂夫妇看到我们很热情的将我们迎进门,不大的屋子被老两口收拾的干干净净,看着就很温馨,从与老人的聊天中了解到老两口都是退休职工,75岁的谢老告诉我们,现在他们俩在家主要就是养生、享乐,二人都有着可观的退休金足够二人开支,子女不需要他们负担,他们现在就负责将自己的身体养好,健健康康的、开开心心的生活就是对子女最大的贡献。
老两口心态很好,人也很随和,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从北大街往回走的路上突然觉得这次走帮服活动很有意义,因为这一路看到了居民们的淳朴及对我们的信任,脚步也轻快了许多,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到每一户中听民众了民情。
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做得更实更细。
切实解决好、维护好、实现好群众最基本的问题。
村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篇二】走帮服就像一粒种子,落到哪里,就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小花开到哪里。
现在有个热词叫走心,不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
不但要身到,还要心到。
走帮服活动中我被分到丁所村3组和4组部分人家,我是住曹园村的,对丁所村不熟悉,对所走访的对象也一无所知,村里安排了一名退休老干部储开耀同志,带着我去走访组里的每户人家,他对组里每户人家都比较了解,村民们都会亲切的叫他老储会计,通过了解原来他年轻时做过会计,所以村民对他都很亲切客气,从而对我也很放心,在交谈中也就少一层屏障。
干部联系群众民情日记

干部联系群众民情日记干部联系群众民情日记【篇一】3月7日小雨今天天气有点寒冷,淅淅的小雨依旧下个不停。
我们早早地就起床了,因为今天的任务很重,我们第一批队员的任务是察民情,摸清村里的基本情况,了解群众疾苦。
匆匆地吃完早餐,我们就在振衡副局长的带领下出发了。
村里在家的人不多,大多都出去打工或做农活去了。
我们走访的第一户是十组的邹学富。
我们到他家的时候,他刚从外干部联系群众民情日记【篇二】从2003年3月起,我市深入开展以“民情日记”一、提高了为民服务水平“民情日记;在了解民情、记“民情日记”活动,不仅增强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民情日记”来自于群众,根植于群众。
要写好“民情日记”,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能凭空想象,也不允许走马观花。
“民情日记”活动实工实做,不流于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良好作风的形成。
三、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了写好“民情日记”,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农村、深入农民群众,把农民群众在发展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记录下来,并帮助农民群众想法子、找路子,提供资金、信息和技术服务,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民情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因而“民情日记”的触角,不仅要触及经济领域,而且要触及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民情日记”活动,广泛收集农村社会各个层面反映的情况,为党委政府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存在的问题提供决策依据,使“民情日记”真正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
四、推动了和谐农村建设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开展“民情日记”活动中,深入农村了解情况,认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建立起一套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化解矛盾的快速反应机制,调处解决了大量的矛盾纠纷。
通过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充分调动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干部联系群众民情日记【篇三】今天上午8:30,天气阴凉。
干部下乡民情日记精选

干部下乡民情日记精选干部下乡民情日记精选导语:下乡可以使干部直接了解农村真实情况,有利于相关干部开展有关农村帮扶工作。
下面是干部下乡民情日记,欢迎大家的阅读和参考。
干部下乡民情日记之一201*年*月*日星期* 天气:*天终于挤出点时间,吃过午饭,便带领相关人员深入联系企业丹棱万平纸业有限公司去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和面临的困难。
丹棱万平纸业有限公司位于丹棱县城东工业园区内,现有总资产8800万元,公司注册资本1680万元。
占地面积76.8亩,拥有员工近200人,主要产品为施胶瓦愣纸,年生产能力5万吨,年产值1.5亿余元,年税利超过2000万元。
该企业率先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废水循环使用零排放工艺流程,被省、市列为重点关注企业,连续三年荣获丹棱县委、县政府先进企业表彰;连续两年被MS市政府授予“MS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荣获四川省农业发展银行AA+信用等级。
公司正投资7800万元,新建第二条2.5万吨高强瓦楞纸项目,该项目属秸杆综合利用工程,采用热电联产工艺,被列为四川省火炬计划,我见到了正在施工的现场。
目前公司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流动资金不足。
通过实地了解,我感觉到这是一家底子很好,发展前景可观的企业,下一步我将积极协调环保、金融等相关部门,将其纳入技改项目规划,向省上争取污染治理和技改资金,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临走时,留下了电话号码,并表示有任何困难可以直接联系,我将尽全力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很感动,说“市委作出的主动作为创一流为民服务当先锋的决定就是好,让他们找到了主心骨,看到了希望”。
干部下乡民情日记之二201*年*月*日星期* 天气:*今天,我走访联系了官庄村邑尾里村小组村民张某家,其家共有4口人,大女儿在温泉小学上学,小女儿不到6岁,妻子由于患有间歇性精神问题,一直由其在家照管,不能外出务工,家庭无其他收入来源,仅仅靠民政部门每个月发放的390元低保生活,生活十分困窘。
我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村委会和小组干部一起,与其谈心交流。
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

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篇一】天气晴朗,雨过天晴的好天气。
上午八点半,我们从政府出发,前往我们中心走帮服的堡河村。
刚到堡河村,就看见村里各个小组的村民小组长聚集在村服务大厅的会议室里,原来他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到村里,特地早早地从家里赶了过来。
我先是找到了我要走访的第九村民小组的小组长林开和,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他就带着我出发了。
巧合的是,我们一开始走访的几家户主都姓林,这样一来就自然熟络了起来,看着他们热切淳朴的眼神,感受到他们对党委政府由衷的感谢,让村民实实在在感觉我们是来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我才深刻体会到了走帮服活动的意义多么重大。
不知不觉中,一个上午的时间已经走访了九组的十五户人家,在返回到村办公室的路上,我遇到了不少已经走到的人家,他们都很热情地喊我去吃中饭,顿时感觉心里暖洋洋的,原来我也被村民们记住了呀。
4月中下旬,我在堡河村张树斌主任的带领下,第二次走访了堡河村,因为第一次走访七组、八组的时候是在下午,有不少人都不在,幸运的是,这次去,遇到了上次没有走访到的农户。
第二次的走访,让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我跟大家的距离更近了。
家住在九组的毛长根老人一看见我来,就赶忙的拿凳子给我,上次来的时候只遇到了老人和他的夫人,这次来因为是星期天,他的儿媳和孙女也在家,我将他们想咨询的问题一一记录了下来并向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了请教,之后打了两次电话没通后,我只得将问题的解决方法以短信的方式告知他们。
虽然问题并不复杂,只是去服务大厅咨询了相关人员,但是能帮助到群众,让群众感受到政府热情的服务,我想这就是走帮服活动的意义所在吧。
通过这几次的走访,我亲自感受到了党委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使我对“三农”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村民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
我想,走帮服活动不仅仅是了解村民们的家庭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聚焦他们在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生产生活方面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帮助他们去解决,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为人民服务优秀民情日记三篇

为人民服务优秀民情日记三篇篇一今天和县作风办的向韶同志、花门镇的退休干部王玖华及喜乐的帮扶干部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彭泳辉再一次来到了喜乐家里,向韶和玖哥都是热心人,知道喜乐这个事之后一定要过来看看,一方面表示慰问关心,另一方面也看能不能通过新闻媒体来帮助这个令人疼爱的小姑娘。
喜乐的奶奶、爸爸及一些邻居早已在家门口等候了,这些邻居,居然能够认出我的车,每次看到我开车路过就说:“妇保院的干部又来看喜乐了!”然后都会自发的过来和我们唠唠家常,喜乐见到我们的欢乐心情自不必多说了,脸上的笑容比外面的阳光还要灿烂。
这次我们给她带来了牛奶、水果和糖,彭院长还特意给她买了一身外套和一身睡衣,青春期的少女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几个月没见喜乐的彭院长把衣服买小了,穿上去有点紧,但喜乐却一个劲的说:“喜欢,喜欢!”为了让她穿得舒服,我们打算拿回去换成合适的码子再叫她妈妈带回来,毕竟小家伙本来就行动不便,一定要穿得舒适才行。
我们彭院长已经几次给喜乐买衣服了,可见她对小姑娘也是非常的疼爱呢!坐下来跟喜乐及邻居们唠唠家常,看到喜乐扎着两个小辫子,我问她:“是谁给我们喜乐扎的小辫辫呢?”她很自豪又带点小可爱的说:“是爸爸!”李爸爸不好意思的笑了,他说喜乐把一直舍不得剪的指甲也给剪掉了,我问她:“怎么不留长指甲啦?”“把弟弟抓伤了!”小家伙心疼弟弟呢!喜乐的弟弟庆鹏现在在医院里帮妈妈做事,他怕妈妈太累了,两姐弟都是同样的乖巧懂事。
邻居跟我说:她也有个女儿跟喜乐一般大,以前是同学,喜乐以前成绩非常好,歌也唱得很棒,现在病成这样都不能照顾自己了,真是造孽。
喜乐非常的盼望你们来,每次打电话说你们要来她就特别高兴,现在政府就是好,有你们这么关心她。
是啊,我们也能感觉到喜乐对我们一次比一次强烈的依恋之情,可惜花门路途遥远,我们工作也忙,不能抽更多的时间来看她。
牵着她的手,我和她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断断续续的歌声里是喜乐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顽强抗争,也是对我们的饱含深情。
2023最新-驻村干部民情日记【优秀5篇】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优秀5篇】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就是为了干部走访、记录、汇报、反馈、督办、协办基层和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更好的解决问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驻村干部民情日记》,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民情日记篇一5月6日,天气刚刚转暖,再次前往南坝乡永安村蔡立飞家中开展“双联双民”行动帮扶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帮扶物资。
虽然这次帮扶无法彻底改变他们的家庭状况,通过与他们面对面交谈,心切心沟通,使我深切感受到农民的纯朴与勤劳,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自己生活条件的优越,对我心灵是一种震撼,对我以后的工作是一种鼓励。
我要趁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春风,我将以最热烈的情怀,最积极的行动,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走进农村,走向农民,倾情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帮助他们出谋划策,脱贫致富。
民情日记篇二x月x日星期二天气小雨早春三月,料峭春寒还未消遗殆尽,下雨的时候还是倍感湿冷。
早上料理手头工作的时候忽然想起一件事,今天下雨,李少德可能在家。
于是,我加快了工作速度,赶在中午前把工作做完,好能多留点时间走访一回我联系的贫困户李少德,同时,做一份详尽的民意调查。
中午时分,小雨一直下着没停。
镇上距李少德家有5公里的路程,因为好长一段路不能通车,去少德家就只能徒步了。
我是中午一点钟到少德家的,那会少德正在家里划竹子,见到我,少德显得有些局促和惊讶,我表明了的来意后,少德甚是欢喜,一边划着竹子一边和我攀谈了起来。
通过交谈,了解到少德这些年之所以没有能够脱贫,除了家庭拖累大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脱贫的路上没有一个正确的向导。
近两年,少德父母相继下世,家里就只有少德一个人了,虽然家里人口少了,开支小了,但那种循规蹈矩的生活模式依旧没有改变,用少德的话说就是“路没少跑,力没少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大好的光阴就这样给糟蹋了”,但家庭的生活状况仍然没有改变。
加之因“8·12”洪灾导致家中仅有的三间住房成了危房,三亩耕地被洪水全部冲走,家庭生活因此又是雪上加霜。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一】进村入户第四天:半山腰上住着七八户人家,住在简陋的木板房里,门前空地不足一米。
四处散养的小鸡,三五成群的小猪,刀耕火种的坡地,好在通电通水,生活还不是太乏味。
咿呀学语的小朋友跌跌撞撞的跑到我怀里,于是我们愉快的合了个影,我还给她留了个见面礼。
下山的时候犯难了,热心的阿娘一路牵着我的手把我安全带到山下。
这么大的人走不了山路,实在汗颜。
,原本瘦弱的郭敏体力达到了极限。
““但我是第一书记呀,根本没脸不去。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二】谈,我们了解到,该村民小组是鲁掌村较低。
400户农户,收获比较6个工作队自3月1日起奔赴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始驻村帮扶工1016户3039人。
全村31个村民小组从半山至沿江一线点状分布,各村组之间距离远,交通不便,且多为分散居住。
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我和队员每天住在村子里,白天深入农户,晚上整理资料,交流心得。
我们意识到,扶贫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想取得实效,首先是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农户首先实现“心理脱贫”,才能在国家省州县的扶持下,通过自力更生,尽快脱贫。
所以,在走访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结合当地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户们讲解国家扶持政策,增强他们脱贫的信心,调动生产积极性。
农户也很高兴我们的到来,争相拉着我们提出问题,我们耐心的一一解答。
看着他们满意的神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眼神,我们也由衷高兴。
回到村委会,看着收集上的一摞摞厚厚的资料,想到在不久的将来,各项产业将因地制宜有序分布在鲁掌村各个村民小组,农户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身上的疲倦顿时烟消云散。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三】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州委组织部派驻剑川县老君山镇新生村的扶贫工作队员于3月10日上午前往驻地报到。
作为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单位之一,州委组织部严格落实上级有关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和调整要求,在保证“大稳定、小调整”基础之上,带头选派优秀干部充实驻村扶贫工作力量,保障扶贫工作队员全脱产驻村帮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员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
党员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篇一】
展开“走帮服”活动,是为深入展开两学一做。
上午9点多,我
骑上电瓶车,从单位出发,前往红旗村去我的帮服40户家中走访。
红
旗村虽然离单位不远,村村通水泥路也很好走,但因为是第一次走访,走走停停问问,赶到走访对象家时已9点半了。
农村人起得早,但打工的打工,干农活的干农活,在村里并未见
到多少村民。
顺着村民指的路,我径直来到最近的村小组长储小红家,想从她那里了解更多的情况。
据她介绍,现在村里留守老人很多,不
过这几年要好多了,过去青壮劳力几乎都到外地打工,现在通过招商
引资,也有些企业落户到村里,很多村民就近在厂里上班,下班后干
农活,虽然厂里工资比外边企业低,但能够顾家、照看小孩,还不误
农活,所以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在家门口打工。
会计说,总体上这是
件好事,说明村里经济发展了,企业也愿来落户了,村民打工方便了,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环保的任务加重了等等,基层干部在这方面
牵扯了很多精力。
通过这次“走帮服”活动,进一步了解农村实际,我觉得,要让“走帮服”活动落地生根,我们就要做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
变“活动要求做”为“用心主动做”,怀着真挚的感情,真正融入群众,把脚印留在基层,把口碑立在群众心间,让“走帮服”活动真正
落地开花。
我打算把这次走访感悟记在民情日记里,更记在心里,时
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
党员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篇二】
8点准时来到了挂钩联系的赤岸社区,拿到社区发放的人员联系表,我和同事沈小妹分到了北大街、泰山西路、包场中路及新建中路等区
域共81户居民家。
8点20分左右我们带上党群联系服务卡来到了北大街小组长王祥英家,在去王组长家的路上,看到了好多居民手提着方
便袋从市场买菜回来了,或许我们选择的这个时间很适合,晨练、买
菜的人们都已返回家中。
在王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第一站来到了北大街,从包场中路右拐两个巷子就到,虽说是本镇人对赤岸社区也不算陌生,但真正哪条巷叫啥却对不上号。
跟着王组长后面我们开始了挨家挨户
的走帮服活动。
居住在北大街的居民们很是热情,或许因为房子之间
间距不大,大家处得都很亲近,每到一户都有邻居之间在串门、聊天。
北大街44号的谢成桂夫妇看到我们很热情的将我们迎进门,不大
的屋子被老两口收拾的干干净净,看着就很温馨,从与老人的聊天中
了解到老两口都是退休职工,75岁的谢老告诉我们,现在他们俩在家
主要就是养生、享乐,二人都有着可观的退休金充足二人开支,子女
不需要他们负担,他们现在就负责将自己的身体养好,健健康康的、
开开心心的生活就是对子女的贡献。
老两口心态很好,人也很随和,
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从北大街往回走的路上突然觉得这次走帮服活动很有意义,因为
这个路看到了居民们的淳朴及对我们的信任,脚步也轻快了很多,我
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到每一户中听民众了民情。
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做
得更实更细。
切实解决好、维护好、实现好群众最基本的问题。
党员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篇三】
一早来到办公室,给赤岸社区泰山西路居民李忠来打了一个电话,约定上午九点左右到他厂里。
李忠来在泰山西路开了一家福宝蔬菜专
业合作社,因为上次去泰山西路走帮服时李忠来不在厂,将联系卡交
给了他老婆,本周李总与我电话联系,说经济上现遇一点难题,希望
能帮忙解决,后周四、周五李总到启东、吕四等地拜访客户便将时间
约定在今天上午。
因为经济上一些问题我不太懂,我便请康主任陪我一同前往,到
了福宝蔬菜合作社大门口,便听到李总爽朗的笑声,在李总的带领下
我们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办公室很宽敞,摆放简洁大方,给人舒适的
感觉,坐下来听李总简单介绍了一下合作社现状及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福宝蔬菜合作社拥有500固定资产,现正处于蔬菜收购季节,所需资
金比较多,而前期刚投入60万光能设备,现想通过银行借部分贷款周
转一下,可李总咨询过几家银行,因他本人年龄已达65岁,不能贷款,正愁这事时他看到我们送上的联系卡便打电话试试,看能否帮忙与银
行方沟通。
听了他所说的疑难问题,康主任拿起电话,现场办公,当
即与农商行李堡分行王主任取得联系,详细咨询贷款流程并将李总的
问题告知王主任,王主任听后说有房产证、土地使用证等手续可办理
企业贷款,具体的流程王主任将会与李总本人联系。
挂断电话后,康
主任将李总的手机号发给王主任,并将王主任所说的转告李总,看到
自己的疑难问题将得以解决,李总表示感谢。
而后,李总还带我们参观了食品操作间及存储地,看到一台台先
进的设备及各项消毒、安全检测设备,再听李总介绍他的创业理念,
不由得对眼前这么60多岁有着拼搏精神的中老年人表示敬佩,想想我
们自己,在工作中也应有这股拼搏劲儿趁年轻多学多做,勇于创新。
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康主任的帮忙下替群众解决了问题,一下
子觉得很充实,收获满满,一路上都未能抑制住内心的一点小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