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体格检查

合集下载

心内科查房查体流程

心内科查房查体流程

心内科查房查体流程英文回答:The process of conducting rounds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s in the cardiology department typically involves several steps. As a cardiologist, my main goal is to assess the overall cardiovascular health of my patients and monitor their progress. Here is a breakdown of the typical workflow:1. Reviewing medical records: Before entering apatient's room, I first review their medical history, including any previous diagnoses, test results, and medications. This helps me prepare for the specific issues I need to address during the examination.2. Introducing myself: Once inside the patient's room,I introduce myself and explain my role as their cardiologist. Building a rapport with the patient is crucial for establishing trust and ensuring effectivecommunication.3. Gathering information: I start by asking the patient about their current symptoms, any changes in their condition, and any concerns they may have. This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ir overall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helps me tailor the examination accordingly.4.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involves assessing vital signs such as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rate. I also listen to the patient's heart and lungs using a stethoscope to detect any abnormal sounds or murmurs. Additionally, I may perform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s extremities to check for signs of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or edema.5. Ordering tests: Based on the patient's symptoms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findings, I may order further diagnostic tests such as an electrocardiogram (ECG), echocardiogram, or stress test. These tests provide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tient's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help guide treatment decisions.6. Discussing findings and treatment plan: After completing the examination and reviewing the test results,I discuss my findings with the patient. I explain any abnormalities or concerns and outline a treatment plan tailored to their specific needs. This may involve medication adjustments,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orreferrals to other specialists if necessary.7. Addressing questions and concerns: I always makesure to give the patient ample opportunity to ask questions or express any concerns they may have. I provide clear explanations and ensure they understand their condition and the recommended treatment plan.中文回答:心内科查房和体格检查的流程通常包括几个步骤。

心脏及体格检查实习报告

心脏及体格检查实习报告

心脏及体格检查实习报告实习期间,我有幸在心内科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期间跟随导师学习心脏及体格检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心脏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心脏检查方法。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成果和体会。

首先,我了解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泵血和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

心脏疾病是指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常见的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

这些疾病会对心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至关重要。

在心内科实习期间,我跟随导师学习了心脏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心脏体格检查是通过观察、听诊和触摸等方式来评估患者心脏状况的一种方法。

在检查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包括体型、面色、呼吸等。

通过听诊,我学会了识别不同的心脏杂音,如舒张期杂音、收缩期杂音等,这些杂音可能是某些心脏疾病的标志。

此外,我还学会了触摸患者的心尖部和胸骨旁,以评估心脏的大小和搏动情况。

除了心脏体格检查,我还学习了心电图(ECG)的检查和解读。

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可以反映心脏的节律和传导情况。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贴置电极片,并进行心电图的拍摄。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解读心电图报告,包括评估心脏的节律、速率、传导情况等。

通过心电图的检查,我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心内科的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

通过这些活动,我了解了心内科的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

在讨论中,我学到了如何分析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以作出准确的诊断。

在教学查房中,我亲眼看到了医生如何与患者沟通,解释疾病的情况和治疗方案。

这些经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心内科的临床工作,并为我未来的医生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心内科实习,我对心脏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心脏检查方法。

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心内科查房查体流程

心内科查房查体流程

心内科查房查体流程步骤1:进入病房礼貌地向患者致意,介绍自己和团队。

确认患者身份,询问姓名、出生日期和病历号。

步骤2:询问病史询问患者的主要投诉、就诊原因和病史。

记录既往病史、手术史、过敏史和用药史。

询问社会史、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状况。

步骤3:体格检查一般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整体外观、体重、身高和生命体征。

检查皮肤、粘膜和淋巴结,寻找异常。

心脏听诊:使用听诊器评估心音,注意频率、节律、强度和杂音。

Auscultation auscultation部位包括主动脉、肺动脉、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心电图检查: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电活动。

分析节律、心率、QRS 波群、PR 间期和 QT 间期,识别异常。

胸部叩诊和叩诊:进行胸部叩诊,评估肺部共振和实变。

进行胸部叩诊,评估是否有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胸部 X 线检查:查看胸部 X 线影像,评估心脏大小、形状和位置。

识别异常,如肺部浸润、心力衰竭或心脏扩大。

步骤4:实验室检查查看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生化全项、心肌酶和 BNP。

解释异常值,评估其对患者病情的意义。

步骤5:诊断和治疗计划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建立诊断。

制定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手术或其他干预措施。

解释治疗计划给患者和家属。

步骤6:出院安排如果需要,安排患者出院。

提供出院后护理和随访说明。

回答患者和家属的问题,确保他们了解出院后的期望。

步骤7:填写查房记录准确而全面地记录查房过程,包括患者评估、诊断、治疗计划和出院安排。

签署并注明查房日期和时间。

心内科工作流程

心内科工作流程

心内科工作流程心内科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心内科工作流程是指在医院中,医生和护士们在处理心血管病患者时所遵循的一系列工作步骤和流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内科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

1. 患者接待和登记当患者到达心内科门诊时,首先会由护士进行接待和登记。

护士会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并登记在病历中。

同时,护士还会询问患者主诉,即患者的症状和就诊目的。

这些信息对医生进行初步了解患者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2. 体格检查接下来,患者会进行体格检查。

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检查患者的血压、体温、心肺听诊等。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健康状况。

3. 心电图检查对于疑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安排进行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一种简单而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医生会根据心电图的结果来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

4.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安排相应的血液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心肌标志物、血脂等。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和心脏健康状况。

5. 影像学检查除了心电图和血液检查,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安排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心脏CT等。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6. 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在完成上述各项检查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最终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7. 患者教育和随访在制定了治疗方案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指导。

同时,医生还会安排患者的随访计划,定期对患者进行复诊和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体格检查心内科

体格检查心内科
危重 影响检查结果 5.注意上下、左右、相邻对照 6.第三者在场 7.注意保护自己
3
基本方法
4
一、 视诊
是医师用眼睛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 的诊断方法。 首先接触
包括 全身视诊 局部视诊 特殊部位视诊
简便易行适用广 减少和避免视而不见
5
二、触诊
是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 觉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进一步
体格检查
1
体格检查,是指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 和借助于传统或简便的检查工具,来客 观地了解和评估病人身体状况的一系列 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五种方法。
2
体格检查时应注意:
1.以病人为中心,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2.检查时光线适当,环境温暖安静;手法规范轻柔;
被检查部位充分暴露。 3.力求达到全面、系统、重点、规范和正确。 4.体格检查要按一定顺序进行;避免反复搬动病人。
35
十、姿势
举止的状态
十一、步态
走动时所表现的姿态
蹒跚步态、醉酒步态、共济失调步态、慌张 步态、跨阈步态、剪刀步态、间歇性跛行
36
皮肤
37
一、颜色
苍白
发红 生理性 病理性 持久
发绀 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
黄染
呈青紫色改变 皮肤粘膜发黄
(紫绀) 黄疸
食物
色素沉着 色素脱失
生理性 病理性
1.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 2.腋窝汗液擦干 3.附近无过冷过热物品 4.斜插腋窝深处,协助夹紧 5.读数时手持体温计末端,眼睛平视刻度 6.冲去消毒液
29
四、发育与体型
(一)发育 综合年龄、智力、体格成长状态
成人发育正常指标 影响发育因素 遗传、内分泌、营养、锻炼 病态发育:巨人症 侏儒症 呆小病

常用内科体格检查【范本模板】

常用内科体格检查【范本模板】

常用内科体格检查【范本模板】一、体格检查目的体格检查是内科医生针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系统观察和评估的重要手段,旨在发现体征异常和疾病症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常用内科体格检查项目1. 体温测量: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的体温,通常腋下测量,正常体温为36.5°C-37.5°C。

2. 脉搏触诊:用手指触摸患者的动脉,检查脉搏的频率、规律和强弱,正常成年人脉搏心率为60-100次/分钟。

3. 血压测量:用血压计测量病人的血压,通常在上臂处测量,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不超过140mmHg,舒张压不超过90mmHg。

4. 心肺听诊:用听诊器听诊病人的心脏和肺部音响,检查心脏杂音、呼吸音等,可发现心肺疾病。

5. 腹部触诊:用手探查病人的腹部,检查腹部器官的形状、大小和压痛等,可发现腹部病变。

6.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观察病人的神经反射、神经肌肉活动和感觉功能等,可发现神经系统病变。

7. 皮肤检查:观察病人的皮肤颜色、湿润度、异常纹理和皮疹等,可发现皮肤病变、传染病等。

8. 淋巴结触诊:触诊病人的淋巴结,检查淋巴结的大小、硬度和敏感度等,可发现淋巴系统疾病。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医生应注重细节,仔细观察和记录病人的体征和症状。

2. 检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尊严,与病人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

3. 鉴于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检查项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添加。

四、结论内科体格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通过综合观察和评估,可以发现病人的体征异常和疾病症状,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医生应准确、细致地完成各项检查项目,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尊严。

以上是常用的内科体格检查范本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

心内科查体叩诊表

心内科查体叩诊表

心内科查体叩诊表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心内科查体叩诊表的概述
2.心内科查体叩诊表的内容
3.心内科查体叩诊表的注意事项
正文
【心内科查体叩诊表的概述】
心内科查体叩诊表是心内科医生进行心脏检查时所使用的一种工具,通过对患者进行叩诊,以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

心内科查体叩诊表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音、心律、肺部呼吸音等情况,对于诊断心脏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内科查体叩诊表的内容】
心内科查体叩诊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

2.检查部位:包括心脏、肺部等。

3.检查内容:包括心音、心律、肺部呼吸音等。

4.检查结果:包括正常、异常等。

5.检查医生签名:用于记录检查医生的姓名。

【心内科查体叩诊表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心内科查体叩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患者应放松心情,避免紧张影响检查结果。

2.检查时应仔细聆听心音、心律等情况,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在检查肺部呼吸音时,应让患者深呼吸,以更好地了解肺部状况。

4.在填写心内科查体叩诊表时,应认真记录检查结果,以便医生进行诊断。

5.检查结束后,应将心内科查体叩诊表交给医生,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心内科查体叩诊表是心内科医生进行心脏检查时所使用的一种重要工具,通过对患者进行叩诊,以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为诊断心脏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心脏查体

心脏查体

(三)血压变动的意义 1、高血压 见于高血压病、肾脏疾病、肾上腺肿瘤、甲亢 等。 2、低血压 见于休克、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心包填 塞等。
3、四肢血压差异常 见于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动脉血 栓栓塞、主动脉夹层等。
4、脉压增大和减小 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 脉导管未闭、甲亢、严重贫血等。 脉压 减小见于主动脉瓣狭窄、休克、心力衰竭、心包填 塞等。
第二节 甲状腺显像
(一)原理和方法 (二)适应症 1、诊断异位甲壮腺; 2、寻找有功能的甲状腺癌转移灶;
3、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估计甲状腺的重量;
5、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
(三)图象分析与临床应用 1、正常图像:正常甲状腺呈蝶形,位于气管两侧,两叶下部 1/3由峡部相连。 2、临床应用:
(1)异位甲状腺 位于舌根部、胸骨后气管旁和卵巢内。
娠末期等。
2、心律 正常人心律规整。 早搏 二联律 三联律 房颤
3、心音 有四个:S1、 S2、 S3、 S4
发生机制及听诊特点 S1 :标志心室收缩期开始。 S2 :标志心室舒张期开始 S3 :出现在心室早期舒张
S4 :出现在心室舒张晚期
心音改变 (1)心音强度改变:S1增强见于 二尖瓣狭窄、完全性 房室传导阻滞、发热、甲亢
(1)生理条件下的改变:胸壁的厚度、肋间隙宽窄、 巨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2)病理条件下的改变:A心尖搏动增强:左心增大、 发热、甲亢、贫血 B 心尖搏动减弱:心肌病变、左侧 胸腔大量积气、积液等。C 负性心尖搏动:心包粘连。
(三 )心前区其它部位异常搏动 1、胸骨左缘第2、3肋间搏动----肺动脉扩张 2、胸骨中、下段左缘搏动----右心肥大 3、胸骨右缘第2肋间搏动----升主动脉扩张、升主动 脉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心包积液:呈烧瓶形,心浊音界随体位改变
而变化。
ppt课件
15
心脏听诊
心脏瓣膜听诊区(按听诊顺序)
1、二尖瓣区: 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 中线稍内侧
2、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3、主动脉瓣区 :在胸骨右缘第2肋问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
第3肋间 5、三尖瓣区: 在胸骨体下端左缘
1、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2、音调较高(62Hz),性质较S1
清脆
3、 历时较短(0.08s)
4、 在心尖搏动之பைடு நூலகம்出现
ppt课件
20
S1、S2的鉴别 鉴别点 最响部位 声音强度 S1和S2间距离 与心尖搏动关系
心脏听诊
S1 心尖区 响 较短 一致
S2 心底部 弱 较长 不一致
ppt课件
21
心脏听诊
第三心音:出现在心室快速充盈期,心室快速充盈,室 壁振动。 听诊特点: 1、心尖部及其内上方听诊较清晰 2、S2之后0.12一0.18s 3、音调低(<50Hz) 、强度弱 4、持续时间短(0.04s) 5、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清晰
心包摩擦感:部位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明显,收缩期和舒张期皆 可触及,收缩期更易触及, 坐位前倾或呼气末明显。
ppt课件
10
心脏触诊
心脏触诊方法: 检查者常用右手,以全手掌、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
中指触诊。 检查震颤常用手掌尺侧。 检查心尖搏动常用2-4指指腹
ppt课件
11
心脏叩诊的顺序 先左后右 由外向内 从下往上
ppt课件
6
1) 心 脏 疾 病: 心脏视诊
左 室 增 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心右尖搏室动移增位大原因::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1) 心脏疾病:
左室增大:心尖搏但动向不左向下移下位移位
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但不向下移位
左左右右室室增增大:大心尖:搏动心向尖左下搏移动位,向伴有左心下界向移两位侧扩大 右位心: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5肋间 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
ppt课件
1
体表标志
ppt课件
2
体表标志
ppt课件
3
体表标志
ppt课件
4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
心血管体格检查包括:心脏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血管检查
ppt课件
5
心脏视诊
胸廓外形:心前区隆起、扁平胸、鸡胸、漏斗胸 心前区搏动:有无 心尖搏动:
位置: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处 范围: 直径为2.0 --2.5cm
心脏叩诊
(1) 左心室增大:呈靴形,又称主动脉型心。 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心病。
(2)左房及肺动脉扩大:呈梨形,又称二尖瓣型心。 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3)右心室增大: 轻度--绝对浊音界增大
重度--相对浊音界向左右扩大
常见于肺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等
ppt课件
14
心脏叩诊
(4)双心室增大:呈球形,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且左界向下扩大,称普大型心。 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重症心肌炎、 全心衰竭。
2) 胸腹部疾病:
右向健侧位移位:心一:侧胸心腔积尖液或搏积动气心在尖胸搏动骨向健右侧缘移位第
5肋间 向患侧移位: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
腹部疾病: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心尖搏动位置上

ppt课件
7
心脏视诊
心尖搏动程度异常 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左室肥大,甲亢、发热、贫血 心尖搏动减弱: 心肌病变,心包、胸腔积液或积气 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心尖搏动内陷
ppt课件
26
心脏听诊
S1 S2同时改变: S1 S2同时增强: 见于心脏活动增强
S1 S2同时减弱:见于心肌严重受损、休克、心包胸 腔大量积液、肺气肿、胸壁水肿
ppt课件
16
心脏听诊
心脏听诊的内容 心率
心律
杂音
额外心音
心包摩擦音
ppt课件
17
心音
心音的组成 性质的改变 强度的改变 心音的分裂
心脏听诊
ppt课件
18
心音的组成
心脏听诊
第一心音:出现在心室等容收缩期,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Ø心室收缩,二、三尖瓣突然关闭
Ø室壁和大血管壁的振动
Ø半月瓣的开放
Ø心室肌收缩
心脏听诊
A2增强:由于主动脉内压力增高所致。主要见于高血压、主动 脉粥样硬化。
A2减弱:由于主动脉内压力降低所致。主要见于AS、AI、主动 脉瓣粘连或钙化。
P2增强: 由于肺动脉内压增高所致。见于MS、MI、左心衰竭、 左至右分流的先心病。
P2减弱: 由于肺动脉内压力降低所致。主要见于PS、PI等。
ppt课件
8
心脏视诊
心前区搏动异常
1、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 见于肺动脉高压 2、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见于右室肥大 3、胸骨右缘第2肋间搏动:见于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弓瘤 4、剑突下搏动:可见于右室肥大或腹主动脉搏动
ppt课件
9
心脏触诊
心尖搏动
心前区搏动
震颤(thrill):瓣膜口狭窄、关闭不全、异常通道使血流产生漩涡,振动 心壁或血管壁传至胸壁所致震颤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压力阶 差呈正比
第二心音:出现在心室等容舒张期, 标志心室舒张开始
Ø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突然关闭
Ø大血管壁振动
Ø房室瓣的开放
Ø心室肌的舒张和乳头肌ppt课、件 腱索振动
19
心脏听诊
S1听诊特点
1、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2、音调较低(55—58Hz),性质较钝
3、历时较长(持续约0.1s)
4、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
S2听诊特点
ppt课件
22
心脏听诊
第四心音:出现在舒张晚期, 与心房收缩有关。
听诊特点: 1、出现在心尖部及其内侧 2、在S1之前约0.1s
3、低调沉浊
ppt课件
23
心音改变
心脏听诊
包括强度、性质改变、心音分裂三种 强度改变: S1强度改变
影响因素:心室充盈与瓣膜状况,心室收缩力与收缩速率等
ppt课件
24
S1增强: 1、 二尖瓣狭窄:
心脏听诊
左室充盈减少,二尖瓣位置低垂,收缩时间缩短,左室内压上升迅速,二尖瓣关
闭 振动较大
2、心室收缩力加强及心动过速 (运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
S1减弱: 1 、二尖瓣关闭不全 2、心室肌受损
S1 强弱不等: 1、心房颤动 2、室性心动过速 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大
炮)
ppt课件
25
S2强度改变:
心脏叩诊
ppt课件
12
心脏叩诊
正常的心浊音界
右(cm) 右(cm)
2-3 2-3
2-3 2-3
3-4 3-4
肋间 肋间
Ⅱ Ⅱ
Ⅲ Ⅲ
Ⅳ Ⅳ
Ⅴ Ⅴ
左(cm) 左(cm)
2-3 2-3
3.5-4.5 3.5-4.5
5-6 5-6
7-9 7-9
左锁中线距胸骨正中ppt线课件为8-10cm
13
心界改变及其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