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平均功率因数的计算

合集下载

功率因数如何计算

功率因数如何计算

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因此,所谓的"无功"并不是"无用"的电功率,只不过它的功率并不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而已;因此在供用电系统中除了需要有功电源外,还需要无功电源,两者缺一不可。

在功率三角形中,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cosφ,其计算公式为:cosφ=P/S=P/[(P2+Q2)^(1/2)]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

在电力网的运行中,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

这样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降到最小,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从而提高电能输送的功率。

1 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1)大量的电感性设备,如异步电动机、感应电炉、交流电焊机等设备是无功功率的主要消耗者。

据有关的统计,在工矿企业所消耗的全部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占了60%~70%;而在异步电动机空载时所消耗的无功又占到电动机总无功消耗的60%~70%。

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载率。

(2)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一般约为其额定容量的10%~15%,它的空载无功功率约为满载时的1/3。

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

(3)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供电电压高于额定值的10%时,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无功功率将增长得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110%时,一般无功将增加35%左右。

当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也相应减少而使它们的功率因数有所提高。

但供电电压降低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所以,应当采取措施使电力系统的供电电压尽可能保持稳定。

无功补偿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低压个别补偿、低压集中补偿、高压集中补偿。

功率因数的考核标准及计算方式

功率因数的考核标准及计算方式

功率因数的考核标准及计算方式一、功率因数考核范围及考核标准客户的无功电力应就地平衡。

为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减少电能损耗,客户应在提高用电自然功率因数的基础上,按有关标准设计和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并做到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

除电网有特殊要求的客户外,客户的功率因数应达到下列规定:(1)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kVA(kW)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kVA(kW)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

(2)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kVA(kW)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kVA(kW)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kVA(kW)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

(3)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kVA(kW)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部门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4)居民生活用电户和100 kVA(kW)以下的客户不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各供电企业应按上述标准,严格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二、功率因数的电量计算依据(1)各类功率因数标准值是指供电企业(电网)与客户资产产权分界处的功率因数。

各供电企业应在用户每一个受电点内按不同电价类别,分别安装用电计量装置。

每个受电点作为用户一个计费单位。

客户装设的内部考核电能计量装置不得作为计费依据。

在客户受电点内难以按电价类别分别装设用电计量装置时,可装设总的用电计量装置。

然后按其不同电价类别的用电设备容量的比例或实际可能的用电量,确定不同电价类别用电量的比例或定量进行分算,分别计价。

各供电企业每年必须至少对上述比例或定量核定一次,并经本单位审批后作为计费依据。

(2)凡执行功率因数调整办法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的客户(除纯居民用电外的其他所有用户)均应加装具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能表,倒送电网的无功与用电网无功的绝对值相加作为计算功率因数调整无功电量的依据。

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

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

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功率因数是指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是衡量电路负载的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指标。

在实际电路中,功率因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电路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因此,了解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对于电路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功率因数的定义。

功率因数是指电路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用符号cosφ表示,其中φ为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在理想情况下,电压和电流是同相位的,此时功率因数为1,表示电路中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相等,电路负载完全有效。

而在实际电路中,由于电感、电容等元件的存在,电压和电流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相位差,导致功率因数小于1,表示电路中有一部分视在功率没有被有效利用。

二、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

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如下:cosφ = P / S。

其中,P表示电路中的有功功率,单位为瓦特(W);S表示电路中的视在功率,单位为伏安(VA)。

有功功率P的计算公式为:P = U I cosφ。

其中,U表示电路中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I表示电路中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

视在功率S的计算公式为:S = U I。

将P和S的计算公式代入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中,可以得到:cosφ = U I cosφ / (U I)。

化简后得到:cosφ = P / S。

三、功率因数的意义。

功率因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电路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功率因数越接近1,表示电路中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越接近,电路负载越有效,能源利用率也越高。

而功率因数越小,表示电路中有一部分视在功率没有被有效利用,电路负载效率低,能源利用率也低。

四、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在实际电路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功率因数,提高电路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1. 使用功率因数校正装置,功率因数校正装置是一种专门用于提高功率因数的装置,可以通过补偿电路中的无功功率,使得电路中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趋于一致,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2. 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在电路设计和选型过程中,可以选择功率因数较高的电气设备,这样可以减少电路中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

企业月平均功率因数计算公式

企业月平均功率因数计算公式

企业月平均功率因数计算公式以企业月平均功率因数计算公式为标题,我们来讨论一下功率因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什么是功率因数呢?功率因数是指电路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它反映了电路中有用功率的比例。

通常用符号PF(Power Factor)表示,其取值范围为0到1之间。

功率因数越接近1,说明电路中的有用功率越高,效率也就越高。

那么如何计算企业的月平均功率因数呢?下面是计算公式:月平均功率因数= √(有功功率平方和 / 视在功率平方和)其中,有功功率平方和表示一个月期间企业所消耗的有功功率的平方之和,视在功率平方和表示一个月期间企业所消耗的视在功率的平方之和。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某企业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有功功率总和为10000瓦,视在功率总和为12000瓦。

那么,该企业的月平均功率因数如何计算呢?计算有功功率平方和和视在功率平方和:有功功率平方和 = 10000^2 = 100000000瓦平方视在功率平方和 = 12000^2 = 144000000瓦平方然后,代入计算公式:月平均功率因数= √(100000000 / 144000000) ≈ 0.866所以,该企业的月平均功率因数约为0.866。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月平均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只需要计算有功功率平方和和视在功率平方和,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那么为什么要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呢?月平均功率因数的计算结果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电路的效率情况,进而优化用电方案,提高能源利用率。

如果一个企业的月平均功率因数较低,说明电路中存在较多的无功功率,这意味着电路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效率较低。

通过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改进电路设计、优化用电设备等,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能耗。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外,还可以对功率因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通过安装功率因数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实时用电情况对功率因数进行动态调整,以保持功率因数在合理范围内,进一步提高用电效率。

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实例:总有功电量:42919 总无功电量:18000 力率:92
力调系数:-0.8 有功变损:0 无功电损:0 线损电量:0
计算力率电费,把计算过程写清楚```计算方法。

知道了以上的数值后,计算就简单的多了!
首先计算电费:42919*0.735(我们着的商业用电单价)=31545.5元
算力调电费,你的力调系数是负值说明要奖励:
用总有功42919*0.7022(我们这的无税电价)=30137.7元(这个是参加力调电费)
然后用参加力调电费*-0.8%=奖励给你的力调电费
30137.7*-0.8%=-241.1元
总电费(31545.5)+力调电费(-241.1)=实际电费
参考资料:有不明白的可以发消息给我
=ROUND(1/SQRT(1+SUMSQ((SUM(H8:H9))/H4)),2)
H8:H9=无功电量
h4=有功电量
你的数据有问题
=ROUND(1/SQRT(1+SUMSQ((SUM(1680))/4800)),2)=0.94
你不是高压计量,还有有功,无功损耗未列出数据
实际上=有功电量/(有功电量^2+无功电量^2)^(1/2)
根据你的数据,有功与无功倍率一样就忽略
有功电量=685.53-597.66=87.87
无功电量=308.21-273.69=34.52
力率=87.87/SQRT(87.87^2+34.52^2)=0.930
本人欲通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公式如下,不知这样计算对不对?。

功率因数的考核标准及计算方式

功率因数的考核标准及计算方式

功率因数的考核标准及计算方式一、功率因数考核范围及考核标准客户的无功电力应就地平衡。

为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减少电能损耗,客户应在提高用电自然功率因数的基础上,按有关标准设计和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并做到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

除电网有特殊要求的客户外,客户的功率因数应达到下列规定:(1)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kVA(kW)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kVA(kW)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

(2)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kVA(kW)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kVA(kW)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kVA(kW)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

(3)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kVA(kW)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部门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4)居民生活用电户和100 kVA(kW)以下的客户不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各供电企业应按上述标准,严格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二、功率因数的电量计算依据(1)各类功率因数标准值是指供电企业(电网)与客户资产产权分界处的功率因数。

各供电企业应在用户每一个受电点内按不同电价类别,分别安装用电计量装置。

每个受电点作为用户一个计费单位。

客户装设的内部考核电能计量装置不得作为计费依据。

在客户受电点内难以按电价类别分别装设用电计量装置时,可装设总的用电计量装置。

然后按其不同电价类别的用电设备容量的比例或实际可能的用电量,确定不同电价类别用电量的比例或定量进行分算,分别计价。

各供电企业每年必须至少对上述比例或定量核定一次,并经本单位审批后作为计费依据。

(2)凡执行功率因数调整办法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的客户(除纯居民用电外的其他所有用户)均应加装具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能表,倒送电网的无功与用电网无功的绝对值相加作为计算功率因数调整无功电量的依据。

功率因数如何计算

功率因数如何计算

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因此,所谓的"无功"并不是"无用"的电功率,只不过它的功‎率并不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而已;因此在供用电‎系统中除了需‎要有功电源外‎,还需要无功电‎源,两者缺一不可‎。

在功率三角形‎中,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c osφ,其计算公式为‎:cosφ=P/S=P/[(P2+Q2)^(1/2)]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

在电力网的运‎行中,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

这样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降到最小,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从而提高电能‎输送的功率。

1 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1)大量的电感性‎设备,如异步电动机‎、感应电炉、交流电焊机等‎设备是无功功‎率的主要消耗‎者。

据有关的统计‎,在工矿企业所‎消耗的全部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占了‎60%~70%;而在异步电动‎机空载时所消‎耗的无功又占‎到电动机总无‎功消耗的60‎%~70%。

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载率‎。

(2)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一般‎约为其额定容‎量的10%~15%,它的空载无功‎功率约为满载‎时的1/3。

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

(3)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供电电压高‎于额定值的1‎0%时,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无功功率将增‎长得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11‎0%时,一般无功将增‎加35%左右。

当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也相‎应减少而使它‎们的功率因数‎有所提高。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计算办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计算办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计算办法1 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1.1 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1.2 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1.3 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2 功率因数的计算2.1 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2.2 凡装有无功补偿设备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的用户,应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部分无功补偿设备。

电业部门并应在计费计量点加装带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按倒送的无功电量与使用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2.3 在计算转供户用电量、最大需量及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时,应扣除被转供户、公用线路与变压器消耗的有功、无功电量。

但是被转供户如果不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时,其有功无功电量都不扣除。

2.4 如该用户需要计算变、线损,计算功率因数的电量应包含变、线损电量。

2.5 功率因数的计算方式如下:实际功率因数=有功电量/((有功电量平方+无功电量平方))开方3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计算3.1 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

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3.2对于变压器高压一点计量的用电客户,其无功电量考核点应在高压侧计量表计处,对于该变压器所供电的动力及照明用电,均应纳入功率因数计算,对于实行无功电量在变压器低压侧计量的,应对无功考核点以下的所有用电执行功率因数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率因数简介
功率因数分为自然功率因数、瞬时功率因数
和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1)自然功率因数:是指用电设备没有安
装无功补偿设备时的功率因数,或者说用电
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功率因数。

自然功率因数
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用电设备的负荷性质,电
阻性负荷(白炽灯、电阻炉)的功率因数较高,
等于1,而电感性负荷(电动机、电焊机)的功
率因数比较低,都小于1。

(2)瞬时功率因数:是指在某一瞬间由功
率因数表读出的功率因数。

瞬时功率因数是
随着用电设备的类型、负荷的大小和电压的
高低而时刻在变化。

(3)加权平均功率因数:是指在一定时间
段内功率因数的平均值,
月平均功率因数计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