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四有趣的图形”中的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是学习平面图形的起始课,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是“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重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乃至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图形直观进行思考的重要基础。

由于平面图形比较抽象,它不能独立存在,考虑到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和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教科书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左侧图形是谁的脚印?试着圈一圈。

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称。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到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小组合作完成。汇报交流操作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教师归纳方法。

3.小结。

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4.尝试把平面图形分一分,连一连。看你连的和老师的一样吗?(课件演示)

5.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让学生找一找有哪些平面图形?

三、巩固加深,灵活运用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

2.涂一涂,让学生把不同的平面图形用不同的颜色涂一涂。

3.想一想,接着画。先让学生找出图形排列规律,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4.数一数。先让学生独立数,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 △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