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延安.

合集下载

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红色岁月

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红色岁月

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红色岁月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革命年代的见证者和承载者,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延安时期的光荣历史。

它不仅是一个展示延安时期的场所,更是一个具有教育和纪念功能的地方。

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友人,都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红色记忆的力量,重温红色岁月的荣光。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革命纪念广场上,占地面积广阔,建筑风格独特,气势恢宏。

进入革命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杨家岭广场,它是延安革命纪念馆的正门口,红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庄严肃穆。

广场上还有雄伟的纪念碑,上面刻着“延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样,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意。

进入革命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我们可以看到一色红墙围合的大院子,中间是一座巍峨壮观的纪念堂。

纪念堂内陈设着展览和纪念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和成就。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毛主席像,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也是延安时期的精神旗帜。

毛主席的形象铜像庄严肃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不仅可以欣赏到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物模型了解更多的历史细节。

例如,在纪念堂内的展览厅,可以看到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的图片和文字;在革命年代的办公室里,可以看到毛主席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在革命年代的军事指挥中心里,可以看到红军的战斗布局和军事策略。

除了观赏展品和文物,延安革命纪念馆还提供了许多互动项目,让游客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感受红色岁月。

比如,可以穿上红军服装,在红军前线战斗的场景中拍照留念;可以参加模拟军事训练,体验红军的艰苦训练生活;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互动,了解红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延安革命纪念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延安时期的场所,更是一个重温红色岁月的地方。

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红色记忆的力量,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伟大历程。

通过参观和学习,他们可以汲取战斗精神和革命意志,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之,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地方。

延安革命纪念馆寻找红色印记

延安革命纪念馆寻找红色印记

延安革命纪念馆寻找红色印记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和决策中心。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许多伟大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

作为延安的象征和见证,延安革命纪念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红色记忆。

本文将带您一同感受延安革命纪念馆所散发的浓厚红色氛围,寻找那些留下的红色印记。

一、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历史背景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建立于1953年。

它是我国第一座全面反映和宣传革命斗争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一座具有较高纪念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延安革命纪念馆以展示延安时期党的领导、军事斗争、文化教育、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丰功伟绩为主题,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和形式,向人们展示了革命历史的光辉瞬间。

二、红军长征纪念厅——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延安革命纪念馆的红军长征纪念厅是馆内最具历史意义和感人力量的一部分。

这里通过展览图片、实物和文字,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英勇斗争。

在长征的征程中,红军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敌人的疯狂追击,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党的领导和革命斗争展厅——感受红色的力量党的领导和革命斗争展厅是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另一个重要部分。

这里通过展示党中央和毛泽东等伟大领袖的思想、决策和领导工作,呈现了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英勇斗争和艰苦奋斗。

展厅内的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让观众感受到了红色信仰的力量和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四、文化教育和社会建设展厅——见证延安的变迁和繁荣文化教育和社会建设展厅展示了延安时期的文化教育工作和社会建设成果。

这里展示了延安大学、延安整风运动以及兴修公路、改建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照片和实物。

通过这些展示,人们可以感受到延安在革命战争胜利之后的迅速发展和繁荣,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情况。

五、革命领袖纪念堂——怀念伟大的先驱者延安革命纪念馆还设置了革命领袖纪念堂,那里供奉着毛泽东、周恩来等伟大的先驱者的铜像和遗物。

延安红色回忆

延安红色回忆

延安红色回忆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长征的艰苦历程中,于陕北延安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这个被誉为“革命圣地”的地方,见证了那个英勇时期的一切,留下了深深的红色记忆。

延安红色回忆是对这段历史的铭记,是对那段光辉岁月的追忆。

一、革命圣地的延安延安是陕西省的一个古老城市,自古就有“西北小京都”的美誉。

然而,延安真正名扬全国和世界的,是由于这里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根据地。

在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驻扎在延安,成为了他们的家园和战斗基地。

二、红色参观之旅如今,延安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但延安红色回忆引以为豪的是其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

游客可以参观陕北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旧居等纪念馆,了解党的历史和革命的艰辛过程。

同时,延安还保留着许多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如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让人们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段历史。

三、延安精神的传承延安红色回忆背后深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

延安精神是指在延安根据地的艰苦环境下培养起来的一种崇高品质和人格力量,如艰苦奋斗、顾全大局、雷厉风行等。

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延安红色回忆的意义延安红色回忆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我们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基石,也是我们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首先,延安红色回忆可以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怀。

通过了解革命的艰辛历程和英勇斗争,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这对于我们坚定自己的国家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延安红色回忆可以激励人们追求进步。

延安精神中的艰苦奋斗、顾全大局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只有不断奋斗和付出,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延安红色回忆是我们与历史对话的桥梁。

通过了解延安革命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了解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基本原则,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追寻红色延安 感悟中国梦

追寻红色延安   感悟中国梦

追寻红色记忆走进延安
在如今幸福安稳的和平年代里,战争已渐渐离我们远去,那些红色的记忆也已渐渐淡去。

然而这些老一代的革命精神却并不能被人们所忘记,必须时刻谨记在心里。

在中国梦的领导下,我们更应当了解、传承这些红色记忆。

我们这次暑期实践的内容也与此有关,我们的小团队也将携手走进延安,开始我们的红色之旅。

这将是一次文明之旅,寻根之旅,更是一次追寻红色记忆之旅。

延安——一个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是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终点,是延安精神教育的基地。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的事业也都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行动上认真实践;延安精神就是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渐形成的,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并且引领我们走向革命的胜利;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我们才能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发展。

虽然现在我们小组对延安这个红色革命圣地不是太了解,但是我们相信在这次红色之旅中,会逐渐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对延安精神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知。

在追寻红色记忆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会努力宣扬延安精神,这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与崇尚,是我们的一种信仰。

我们必须坚信“延安精神”,并且与新时代的“中国梦”相结合,坚定我们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红色延安的简介

红色延安的简介

红色延安的简介
红色延安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时期红军长征胜利后所建立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

红色延安是中国共产积极开展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重要基地之一。

以下是红色延安的简介:
1. 建立背景:红军长征胜利后,中国共产领导的工农红军到达延安,并在延安展开了以整编军队、加强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

2. 政治中心:红色延安成为中国共产的中央政治和军事机关所在地。

在这里,中央组织了中国共产的七大、八大、九大和中央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

3. 军事中心:红军长征胜利后,红军谋求战略转移,将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以及红四方面军后来发展成的晋察冀游击区。

这些军队在延安进行了整编和休整,为抗日战争做好准备。

4. 文化中心:红色延安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在这里,中国共产开展了大规模的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陕甘宁新文化研究会等组织,推动了中国文化革命的发展。

5. 医疗救助:红色延安还设立了多个军民医院,提供医疗救助和培训医务人员。

延安医院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医疗救护机构之一。

红色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一站,见证了中国共产在艰苦岁月中的奋斗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推进。

红色延安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如今,红色延安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参观和学习。

延安红色记忆观后感缅怀革命圣地的历史印记

延安红色记忆观后感缅怀革命圣地的历史印记

延安红色记忆观后感缅怀革命圣地的历史印记延安,这座以红色记忆为底色的城市,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印记。

最近,我有幸游览了延安,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红色记忆的深刻影响。

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延安是中国革命党的诞生地和红军长征的起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

这座城市处处弥漫着革命的气息,各个角落都散发着浓厚的红色记忆。

回望历史,延安是革命精神的摇篮,是毛泽东思想的孵化器。

当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英勇斗争的年代,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延安的红色景点数不胜数,其中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延安革命纪念堂。

这座以毛泽东雕像为中心的宏伟建筑,气势恢弘,让人肃然起敬。

在革命纪念堂内,展览陈列着革命岁月的珍贵照片和文字,让人们能够深入了解革命的艰辛和伟大。

这里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让我对革命先辈们的付出和奋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意。

除了革命纪念堂,延安还有许多其他具有红色记忆的景点,如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等。

这些景点都呈现出红色革命岁月的痕迹,让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到那个艰苦卓越的时代。

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里面展示了延安整个革命时期的历史沿革,是我了解革命历史的重要窗口。

延安的红色记忆不仅体现在文物古迹上,更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当我走在延安的街头巷尾,看到老百姓对革命英雄充满敬意的眼神,听到他们述说着历史的典故和英雄的事迹,我心中涌动着激动和自豪。

这座城市虽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延安人民对红色记忆的传承和弘扬并没有改变。

他们时刻保持着对红色革命的敬意和追思,使延安成为一座具有独特红色历史印记的城市。

延安的红色记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加意识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使命。

革命先辈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宁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发扬红色基因,在各行各业中做出更加杰出的贡献。

红色延安的故事

红色延安的故事

红色延安的故事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

1935年至1948年,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

在这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他们在延安实行了土地改革、整党建军、文化教育等一系列革命斗争和建设工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红色延安,有着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延安整风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在这里展开。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思想政治斗争,它在党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中国文艺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文艺事业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推动了中国文艺的发展。

红色延安的故事,还有着许多普通人的感人事迹。

延安时期,许多革命者和革命群众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革命理想,为红色延安增添了一道道绚丽的风景线。

红色延安的故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象征。

红色延安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延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红色延安的故事,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让我们铭记红色延安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延安精神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延安精神

追寻红色记忆感悟延安精神——“红色之旅”心得2011年*月*日,我们开始了为期5天的红色之旅。

这是一次文明之旅,寻根之旅,更是一次团队精神之旅。

和以往一样,每次出去旅游都有一种本能的冲动和兴奋。

然而这次冲动却有些不同。

去延安的冲动显然没有去华山的震撼激动,也没有去黄山的心旷神怡.大概是陕北历来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其在我的脑海中第一时间呈现的出的是那一片片荒凉的景象。

延安,它的神奇和魅力,仅是在革命光环的笼罩下闪耀着。

第一站黄帝陵。

站在黄帝陵,那种感觉无法言说。

仿佛我们穿越了五千年时光之河,和祖先进行着一次心心相印的交流。

那是一种根的感觉。

巍巍青山,厚厚黄土,掩埋着华夏初祖的血肉之躯.黄帝陵,多少民族精英肃然起敬,战争的怂恿者在此放下屠刀,和平的缔造者进殿祈福太平,高高的汉武灵台虽不能谒见先祖神圣的面容,但海内一家,子孙共荣,是华夏儿女的共同期盼,也是回报先祖殷殷功德的最好途径。

时光如此悠长,我们或许早已忘记自己的来处,我们无法了解时光为什么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只能向生命索取一些印记。

这里处处流动着让我们熟悉的气息;这里到处隐伏着我们已然熟悉到血液之中的中国文化;这里流淌着我们民族的心灵之歌。

这所有的感觉都在告诉我,这就是我们的根,这就是我们的血脉!汽车行驶在寸草不生的黄土地上,窗外蜿蜒曲折的沟壑、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坡,车内同事们高亢的歌声,这一切牵引着我的思绪进入这黄土高原。

经过几个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抵达此次行程的第二站——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黄河壶口。

远远的,那壶口巨声已然入耳,平地凹陷如泻瀑布,水滴石穿使铿锵巨石演变成无底巨壶,七彩之霓虹在万道霞光映衬下连起秦晋大地,和不远处的黄河大桥交相辉映,让人间胜景和自然奇观同时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站在这里,我完完全全被她的气魄深深震撼。

回头望向远处的黄土高坡,我仿佛听到了黄河的诉说.她穿越整个黄土高坡而来.她不急不缓,坚定执着。

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都是她行走的脚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在呼唤,黄河在咆哮
永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丰碑
刘志丹的军事生涯虽然共十年零四个月,其中领导西北与国军作战有八年 时间,他阵亡时33岁,在与中共内部“左”倾运动的内耗中,刘志丹表现 出高尚风范,其中主要有二点: 忠心耿耿 1935年10月初,中共西北武装根据地的搞“肃反运动”,造成刘志丹和其 他人被关押。刘志丹虽然多次被中共左倾人物排挤,诬陷和打击,被撤职、 降职甚至被关押,但他对中共组织忠贞不二。 周恩来称赞"刘志丹对党忠贞不二,很谦虚,最守纪律。他是一个真正具有 共产主义品质的党员。" 坚韧不拔 1943年4月23日,朱德在延安举行的近万人参加的刘志丹烈士公祭大会上, 代表党中央和八路军指出,"刘志丹是创造红军的模范",他的"这种精神和 毅力,就是建军的基本条件。""如果有人要问共产党员是什么样子,那么 就请看刘志丹同志。“ 为纪念刘志丹烈士,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 县。并在城北建刘志丹陵园,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题词石刻。 刘志丹烈士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英勇善战,百 折不挠,艰苦奋斗,忠心赤胆,为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为中国人民的 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 雄”。
在此领导中国革命将近十三年。使延安这个历史名 城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心和战略总后方。 党中央、 毛主席在延安和陕北期间,胜利地领导了中国人民 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此先后召开了中共 中央政治局延安四月会议、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中 央政治局洛川会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党的第七 次代表大会;在此领导了全国解放区党政军民开展 了伟大的整风运动和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此 期间还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和粉碎了国民党军 队的进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陕北期间,毛主席依据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 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写下了大量的马列主义的 不朽著作,在《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158篇著作中, 在陕北写的有112篇,其中在延安写的就有92篇,为 中国革命的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丰富 和发展了马列主义。
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
延安解码
• 延安,古称肤施、延州,原陕甘宁边区政府首 府。简称"延",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 延安是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全国优 秀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 三大教育基地。 • 延安位于陕北金三角经济协作区腹地。历来是 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区 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 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 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 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毛主席在指导生产
转战陕北
• 1947年3月18日晚,中共中央(含解放军总部)撤离延安,踏上了 转战陕北的征途。 • 在那硝烟弥漫着陕北高原,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都被蒋军占领的艰 难岁月里,主席一直留在陕北,和周恩来、任弼时一起,以大无畏的 胆略和气魄率领我党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历时370天,辗转 2000余里,在延安、延川、清涧、子长、安塞、靖边、横山、子洲、 绥德、佳县、米脂、吴堡12个县的38个村庄的农家窑洞里,在领导 全国解放战争的同时,指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西北野战军,同敌人 在千沟万壑之中“蘑菇”。经过短短一年的较量,就使敌人在西北战 场损兵10万,狼狈逃窜,“重点进攻”宣告彻底破产,我军在各个战 场转入了战略大反攻。为了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主席于1948年3月 23日东渡黄河,离开了陕北。 • • 艰苦的转战途中,主席还从事了巨大的理论工作,写下了《重行颁布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许多重要 著作,仅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17篇。这些著作不仅指引我国人 民胜利的完成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历史使命,而且将永 远成为我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南泥湾:革命的粮仓
• 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垦事 业的发祥地。 • 1941年3月12日,为克服解放区面临的日军 “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封锁以及自然灾害造 成的困难,响应中共中央组织起来,开展生产 运动的号召,王震旅长率领三五九旅度过屯垦 南泥湾的第一个劳动日。 • 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 口号下,全旅指战员立志将荒凉的南泥湾变成 牛羊满川、麦浪起伏的陕北江南。
延安精神照耀华夏
• 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根 据地军民在革命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 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在延安,中国共 产党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 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延安 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 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 远的影响。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 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 精神内涵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 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事业是 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 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 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 也是思想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 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 同奋斗。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 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 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 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 为"民主的政治。"
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宝塔山
匠心独运的陕北窑洞
别具特色,匠心 独运的陕北窑洞 窑洞是陕北人民 特有的居住方式, 形成了陕北一道 亮丽的风景线。 据考证,窑洞最 早出现于周代, 经过数千年历史 风雨的洗刷,这 个文明……
历史的云烟
• 从党的遵义会议后,党中央、毛主席率领中央 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于1935年10月19 日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随后中国工农红军二、 四方面军也相继到达,三个方面军在陕北胜利 会师,在此举行了“奠基礼”。1935年12月党 中央、毛主席进住瓦窑堡(今子长县),1936 年7月移住保安(今志丹县),1937年1月7日 进驻革命圣地延安,直到1948年3月23日,党 中央、毛主席为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东渡黄 河,前往华北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