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型基质材料
液相色谱柱的分类

液相色谱柱的分类:(按色谱固定相基质分)一.硅胶基质:1.反相色谱柱:反相色谱填料常是以硅胶为基础,表面键合有极性相对较弱的官能团的键合相。
反相色谱所使用的流动相极性较强,通常为水,缓冲液与甲醇,已腈等混合物。
样品流出色谱柱的顺序是极性较强组合最先被冲出,而极性弱的组份会在色谱柱上有更强的保留。
常用的反相填料有C18(ODS)、C8(MOS)、C4(B)、C6H5(Phenyl)等。
2.正相色谱:正相色谱用的固定相通常为硅胶(Silica),以及其他具有极性官能团,如胺基团(NH2,APS)和氰基团(CN,CPS)的键合相填料。
由于硅胶表面的硅羟基(SiOH)或其他团的极性较强,因此,分离的次序是依据样品中的各组份的极性大小,即极性强弱的组份最先被冲洗出色谱柱。
正相色谱使用的流动相极性相对比固定相低,如:正乙烷(Hexane),氯仿(Chloroform),二氯甲烷(Methylene Chloride)等。
3.离子交换色谱柱:以磺化交联强阴/阳离子键合硅胶色谱柱,常用规格:强阴离子色谱柱(SAX),强阳离子交换色谱柱(SCX)二.聚合物基质:聚合物调料多为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或聚甲基丙酸酯等,其主要优点是在PH值为1~14均可使用。
相对与硅胶基质的C18填料,这类填料具有更强的疏水性;大孔的聚合物填料对蛋白质等样品的分离非常有效。
现在的聚合物填料的缺点是相对硅胶基质填料,色谱柱柱效较低。
三.其他无机填料:其它HPLC的无机填料色谱柱也已经商品化。
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一般仅限于特殊的用途。
如石墨化碳也用于正逐渐成为反相色谱填料。
这种填料的分离不同与硅胶基质烷基键合相,石墨化碳的表面即是保留的基础,不再需其它的表面改性,该柱填料一般比烷基键合硅胶或多孔聚合物填料的保留能力更强,石墨化碳可用于分离某些几何导构体,又由于HPLC流动相中不会被溶解,这类柱可在任何PH与温度下使用。
氧化铝也可用于HPLC,氧化铝微粒刚性强,可制成稳定的色谱柱柱床,其优点是可在PH高达12的流动相中使用。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由聚合物基质中加入颗粒、纤维或薄片状增强材料制成的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
1.纳米材料的应用:近年来,纳米材料成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
纳米粒子的添加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例如,纳米粒子的添加可以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使其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和热阻性能。
2.高性能增强材料的研发:为了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人员不断提出新的增强材料。
例如,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二维纳米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
同时,碳纳米管、纳米纤维和陶瓷纤维等增强材料也在不断研发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制:除了传统的增强材料外,研究人员还在努力研制新型复合材料。
例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加入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材料,可以使复合材料具有形状可逆调变的功能。
此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加入具有光敏性能的材料,可以使复合材料具有光刻功能,从而实现微纳米加工和器件制备。
1.可持续性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可持续性发展。
他们试图将可持续材料(如生物基材料)应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研究人员还探索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回收利用技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多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多功能复合材料。
多功能复合材料可以同时具有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导电性能、热学性能等多种功能。
例如,研究人员研制出了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可以在受损后自动修复,延长使用寿命。
3.智能复合材料的研制:智能复合材料是指能够根据环境和外界刺激自主调整性能的复合材料。
例如,研究人员设计了具有温度响应性能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改变其形状和力学性能,实现智能控制。
PEO 基聚合物电解质

本文档下载自文库下载网,内容可能不完整,您可以点击以下网址继续阅读或下载:PEO基聚合物电解质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第19卷第2期2003年3月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POLYMER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19,No.2VolMar.2003PEO基聚合物电解质唐致远,王占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Ξ摘要:聚氧化乙烯(PEO)基电解质是研究最早的聚合物电解质体系,它在电池生产中已得到应用。
PEO基聚合物电解质主要分为聚合物??盐型和凝胶型两大类,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因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而被认为是固态锂离子电池最有应用前景的电解质体系。
对两种类型的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PEO基聚合物电解质中离子的传输机理。
PEO基聚合物电解质中离子的运动能力与链的结构、离子浓度、温度、增塑剂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聚氧化乙烯;凝胶;电解质;锂离子中图分类号:O63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555(204聚合物电解质是近20年来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它不但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而且还具有高分子材料所特有质量轻、柔性和弹性好、易成膜等特点。
1973年,Wright等[1]首次发现了聚氧乙烯(PEO)与碱金属盐配位具有离子导电性。
1978年,Armand提出PEO??碱金属盐配合物作为带有碱金属电极的新型可充电电池的离子导体,从此揭开了对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研究的序幕。
PEO是研究最早且最为广泛的聚合物电解质基质材料,其主要原因是在无任何有机增塑剂的情况下,它能与锂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且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随着研究的深入,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其导电机理、界面性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入,而且它在生产中也得到了应用[2]。
1 PEO??锂盐型聚合物电解质PEO能与锂盐形成络合物,这就使得它适合于用作聚合物电解质的基质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优势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由聚合物基质与纤维增强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或颗粒填充材料(如硅灰石、陶瓷等)组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它的优势包括:
1. 轻质高强:由于纤维增强材料的加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比传统材料如钢铁、铝等重量轻,但强度却更高。
2. 耐腐蚀: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很好,可以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而不受到腐蚀和氧化的影响。
3. 抗疲劳:与金属材料相比,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抗疲劳性能更好,可以在重复载荷下长期使用而不致疲劳断裂。
4. 自润滑:某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加入适当的固体润滑剂,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自动释放出润滑剂,从而改善材料的摩擦性能和耐磨性。
5. 高温性能:某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高温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使用而不失效。
6. 成型性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易于成形,可采用热压、注
塑、挤出等多种加工方式,可以生产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复合材料制品。
7.热膨胀系数低:与金属相比,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低,这意味着它们在温度变化时变形较小。
8.加工成本效益:尽管初始材料成本可能较高,但在生产过程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通过减少装配步骤、降低废料和能源消耗等方式,可以带来总体成本效益的提高。
9.环保可持续:某些类型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可以使用可再生或回收资源制造,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0美学效果:一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染色或表面处理产生美观的效果,使其适合于建筑装饰和其他需要视觉吸引力的应用。
基于这些优势,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等领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
层析介质的品质影响因素——基质材料

层析介质的品质影响因素——基质材料导论我们在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时候,层析技术是最普遍和通用的纯化方法之一,层析介质又是层析技术的核心,那么层析介质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其品质了,最终会影响我们纯化工艺过程及纯化结果呢?今天首先介绍介质基质材料对其品质的影响。
层析介质常用的基质材料有无机化合物组成硅胶,也有有机化合物组成的聚苯乙烯,还有纯化生物大分子最常用的多糖聚合物(琼脂糖,葡聚糖,纤维素)等。
(1) 硅胶系列的介质,其刚性大,但不耐碱,多用于制备正反向层析介质,在小分子化合物提取分离,特别是植物提取行业广泛应用,也多用于分析型色谱柱介质的制备。
(2) 聚苯乙烯系列填料,刚性较强,层析过程传质速度高,但是其亲水性差疏水性强,生物相容性差,多用于多肽,生物碱等物质的分离提纯,也有少部分用于生物大分子纯化。
(3) 多糖系列层析介质,目前有琼脂糖微球,葡聚糖微球,琼脂糖交联葡聚糖微球,琼脂糖交联纤维素微球等为基质制备而成的各种层析介质,广泛用于疫苗,抗体,蛋白,血液制品,生长因子,酶的分离纯化,其生物相容性良好。
如Focudex G-25广泛用于生物大分子的脱盐,是葡聚糖交流纤维素制备而成的凝胶过滤介质,而Focurose 4FF广告用于疫苗的分离纯化,是交联琼脂糖制备而成的凝胶过滤介质等。
交联琼脂糖制备而成的介质应用最为广泛,如GE公司的Sepharose FF系列介质及汇研生物Focurose FF系列介质,在离子交换介质,亲和介质,疏水介质制备上应用最为广泛。
葡聚糖交联纤维微球介质,如GE公司Sephadex系列介质及汇研生物Focudex系列介质,在生物大分子脱盐及小分子多肽分离纯化中广泛应用。
葡聚糖交联琼脂糖微球介质,如GE公司的Sepharose XL及汇研生物的Focurose XL 系列介质,其即可避免介质和蛋白结合的空间位阻,又提高了可利用配基的密度,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介质的载量,比FF基质的填料有明显的载量优势,也广泛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
阻尼隔音毡材料成分

阻尼隔音毡材料成分1. 介绍阻尼隔音毡是一种用于隔音、吸音和减震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和电子设备等领域。
它能有效地降低噪音传输和振动传导,为人们提供更加安静和舒适的环境。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阻尼隔音毡材料的成分,并详细探讨这些成分对其性能的影响。
2. 成分阻尼隔音毡材料通常由以下主要成分组成:2.1 聚合物基质聚合物基质是阻尼隔音毡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材料的大部分体积。
常见的聚合物基质材料包括橡胶、聚氨酯、聚丙烯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消散声音和振动能量。
聚合物基质的选择对阻尼隔音毡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2.2 阻尼剂阻尼剂是阻尼隔音毡材料中的一种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增强材料的阻尼性能。
常见的阻尼剂包括颗粒状物质、纤维状物质和液体。
阻尼剂能够通过粘滞和摩擦消耗声波和振动能量,减少其传播和传导。
不同类型的阻尼剂具有不同的阻尼效果,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2.3 填料填料是阻尼隔音毡材料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用于调节材料的密度和硬度,并增强其结构稳定性。
常见的填料包括粉状材料、纤维状材料和颗粒状材料。
填料的选择和添加量对阻尼隔音毡的物理性能和声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3. 影响因素阻尼隔音毡材料的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成分、结构和处理方式等。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3.1 成分比例不同成分的比例会对阻尼隔音毡的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合适的成分比例可以提高材料的阻尼能力和吸声性能,同时保持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3.2 结构特征阻尼隔音毡的结构特征包括孔隙率、孔径分布和孔隙连通性等。
这些结构特征决定了材料的吸声和隔声性能。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材料的吸声效果和隔声效果。
3.3 处理方式阻尼隔音毡材料的处理方式也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压延、热压和涂覆等。
适当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材料的紧密度和均匀性,从而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4. 阻尼隔音毡材料的应用阻尼隔音毡材料在各个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定义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定义一、引言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聚合物基质和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在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定义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指由聚合物作为基质,同时加入增强材料和填充剂制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
其中,增强材料可以是纤维、颗粒或片状的无机或有机物质,填充剂则主要用于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如增加硬度、改善耐磨性等。
三、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优点1. 轻质:相比于金属,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更轻的重量,能够减轻产品重量,提高运载能力。
2. 高强度:由于增强材料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3. 耐腐蚀:由于聚合物本身就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再加上增强材料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4. 良好的设计自由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成型性,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5. 能够满足多种应用需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分类1. 根据增强材料分类:(1)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由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聚酰亚胺、环氧等聚合物作为基质制成。
具有高强度、高刚度、低密度等特点,在航空、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由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环氧、不饱和聚酯等聚合物作为基质制成。
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在建筑、船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根据成型方式分类:(1) 压缩成型:将预先加工好的增强材料和聚合物基质一起放入模具中,施加压力使其成形。
(2) 注塑成型:将预先加工好的增强材料和聚合物基质混合后注入模具中,通过高温高压使其成形。
(3) 拉伸成型:将预先加工好的增强材料和聚合物基质放置在拉伸机上,通过拉伸使其成形。
五、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应用1. 航空领域:由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的机身、翼面等部件制造中。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聚合物复合材料是由聚合物基质和填充物组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
然而,为了确保复合材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一、引言聚合物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越的力学性能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复合材料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和荷载等。
因此,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二、拉伸性能测试与分析拉伸性能是评价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拉伸试验通过施加拉伸力来测量复合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行为。
通过拉伸试验可以获得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参数。
在拉伸性能测试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可以了解到材料在不同应变下的力学响应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杨氏模量计算复合材料的刚度。
三、压缩性能测试与分析压缩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到压力时的抵抗能力。
压缩试验是通过施加压缩力来测量材料的强度和变形行为。
通过压缩试验可以得到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压强度和压缩应变等参数。
压缩性能的测试和分析与拉伸性能类似,都需要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计算杨氏模量。
不同的是,在压缩过程中,材料的破坏方式通常是屈曲,对于复合材料而言,还可能出现层间剥离的现象。
四、弯曲性能测试与分析弯曲性能是指材料在施加弯曲力时的抵抗能力。
弯曲试验是通过施加弯曲力来测量材料的刚度和弯曲行为。
通过弯曲试验可以得到材料的弯曲模量、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参数。
弯曲性能的测试和分析也类似于拉伸性能和压缩性能。
通过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可以了解材料在不同应变下的力学响应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弯曲模量计算复合材料的刚度。
五、疲劳性能测试与分析疲劳性能是指材料在反复加载下的耐久能力。
疲劳试验是通过施加交变载荷来模拟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循环加载,并测量材料的寿命和损伤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型基质材料
高聚物微球作为色谱填料的基质树脂,因其可以广泛选择各种单体与交联剂为原料,并可采用不同聚合方法来制备,所以聚合产物的结构类型是很多的。
同多糖型凝胶相比较,交联共聚物微球的颗粒骨架结构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所以更适合于能以经受高流速高压力操作的高效液相色谱使用。
常见的合成树脂按其结构形态与性能,有多孔与非多孔之分,有疏水性与亲水性之分;部分树脂也可以不经改性而直接在用于色谱分离。
(一)交联聚苯乙烯树脂
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的交联共聚物(PS-DVB)微球,是各种液相色谱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基质树脂。
常见的由美国、日本、英国等多家公司所推出的商品,诸如Pohm - Haas的Amberleite XAD 系列、Hamilton Co. 的PRP - 1(1μm)、Hitachi的Hitachigel 3010 与3011(10μm、25μm)、Japan Spectroscopics 的HP-01(10μm)、Mitsubara Chemicals的Diaion CHP -3C(10μm)、Poly - mer labs的PLRP - S 系列(8μm)等。
这些 PS-DVB 微球因其具有良好的颗粒刚性、小而均匀的粒度和适宜的孔径大小与分布,所以均适于用作高效液相色谱填料的基质材料。
如前所述,颗粒均匀性呈现单分散的填料和具有贯穿性超大孔结构的填料,代表了当前高效填料的最新发展水平。
这些具备特定物理结构的新一代产品,其基质树脂大都是高交联的PS-DVB微球。
颗粒单分散树脂的制备,在文献中已介绍过许多方法,如种子溶胀聚合法、有机介质中的分散聚合法、微重力环境中连续溶胀聚合法、单体气溶胶的阳离子聚合法、喷射 - 冷冻成形和辐射聚合法等。
相比之下,由Ugelstad等人建立的种子溶胀聚合方法,对于制备液相色谱用的颗粒单分散PS-DVB树脂更为有效。
用这类方法所合成的产品(包括大孔结构产品)作为填料已得到广泛应用。
由Pharmacia公司先后发展出的颗粒分散高效填料,如Mono Beads系列(粒度10μm,包括强阴与强阳离子交换填料)和SOURCE系列(粒度15、30μm,包括阴阳离子交换、疏水层析和反相层析填料),都是以颗粒完全均一的多孔型PS-DVB树脂为基质的产品。
所谓贯流色谱填料,是由Regnier等人发展出的。
前面已经提到,此类填料是以具有贯穿性超大孔结构的PS-DVB树脂为基质的。
由这种树脂所派生的PORO系列产品(粒度、10、20μm),包括反相、离子交换、疏水性相互作用、金属螯合和生物亲和等快速高效填料。
颗粒小而均匀的非多孔型PS-DVB微球,也是非常有用的基质树脂,以其所制备的各种分离模式的填料,用于快速高效高分辨的分析检测和小量微量的分离制备,是很有意义的。
我国也相继发展出了各种类型颗粒单分散的多孔(包括大孔与超大孔)与非多孔的树脂。
例如,用分散聚合与溶胀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并采用高分子溶液致孔技术,制备出的颗粒单分散并具有大孔超大孔结构的PS-DVB微球,或者不经致孔而得到的颗粒单分散非多孔PS-DVB微球,以其作为高效填料的基质树脂,同样具有优异的性能。
(二)交联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
以甲基丙烯酸的甲酯、丁酯、羟基乙酯、环氧丙酯等化合物为单体,可以制备出多种类型的高联高聚物微球,交联剂既可以使用与单体结构相近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也可以使用二乙烯苯成其他双烯类化合物。
这些树脂,无论是疏水性的还是亲水性的,基本上都可用作色谱填料的基质材料,部分树脂也可直接用于色谱色谱分离。
捷克Lacherma公司制备的Spheron系列凝胶,是基于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交联共聚物微球。
此类凝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颗粒刚性,并按其孔径大小而成系列。
以其作为高效的凝胶过滤色谱填料,以其作为基质材料而被衍生成的高效离子交换和高效亲和色谱填料,均得到广泛应用。
与Spheron结构相类似的其他亲水性凝胶,如Spheron OH Pak 、Hitachi Gel 3020等产品,也同样得到广泛应用。
颗粒单分散的多孔(或非多孔)型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作为性能优异的活性基质材料,已有报道。
这类树脂具有良好的化学反应性,在很温和的条件下,就能方便地衍生成适合于不同色谱使用的分离填料。
例如,将其环氧基水解开环,就变成亲水性树脂;将其与不同的类型的离子化试剂反应,就可制得相应的强弱阴阳离子交换剂以及螯合树脂;将其与生物亲和配基反应,就可制得相应的亲和树脂等。
(三)其他类型树脂
由日本Toyosoda公司生产的亲水性凝胶,TSK gsl PW 系列,是一种含有-CH2-CH2(OH)-CH2 - O- 链段的交联高聚物,即羟基化的聚醚树脂。
该系列凝胶的颗粒刚性好,粒度分布范围窄,按其孔径大小有多种型号产品。
它们无论作为填料还是基质材料,均有优异的性能,直接用于凝胶过滤色谱,可在水相体系中分离多种类型水溶性高分子。
特别是大孔结构的凝胶经化学改性所制得的各种高效填料,在离子交换、反相、疏水性相互作用以及生物亲和等色谱技术中,均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
以小颗粒非多孔结构的凝胶TSK gsl NPR为基质,所制得的各种填料用于快速高效高分辨的分析分离生物大分子,同样具有优异的性能。
此外,多孔结构的交联聚乙烯醇树脂,如Asahipad GS 系列(包括GS-310、320、510、520 型号)、Toyoparl系列(按分子量分离范围分为6个型号),多孔型的交联聚丙烯酰胺类树脂,如Trisacryl系列(包括GF 05、GF 2000)等,都是性能良好的亲水性凝胶。
交联聚乙烯吡啶树脂,因其所含吡啶环而呈现弱碱性,可能直接用作弱阴离子交换填料;将树脂季胺化,可得到强阴离子交换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