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选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污水消毒工艺比选

污水消毒工艺比选

1.1.污水消毒工艺比选过滤后出水除大肠肝菌未达标外,其他指标均已达到设计指标,因此须采取消毒措施,一般消毒方法包括液氯、O3法、ClO2法、紫外线法、漂粉精法及氯片法等。

其中漂粉精和氯片的购买和储存不易,且处理效果不稳定,只适合在小型污水处理站使用。

目前污水常用消毒剂比较见表3.4-1。

表3.4-1 几种消毒剂的比较一览表紫外线消毒和加氯消毒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消毒工艺。

氯作为一种强氧化性消毒剂,由于其杀菌能力强,价格低廉,使用简单,是目前污水消毒中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剂,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氯气消毒自1908 年问世以来,为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起过重大作用。

但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随着水质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科学家们对液氯消毒在水处理上的应用重新进行了评估和研究,发现氯气消毒具有以下缺点:(1)氯会与水中腐殖酸类物质反应形成致癌的卤代烃(THMs);(2)氯会与酚类反应形成具有怪味的氯酚;(3)氯与水中的氨反应形成消毒效力低的氯胺,而且排入水体后对鱼类有危害;(4)氯在pH 值较高时消毒效力大幅度下降;(5)氯长期使用会引起某些微生物的抗药性。

有鉴于此,人们对其他的代用消毒剂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二氧化氯在最近几年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紫外线消毒在小型的水处理和灭菌要求较高的医院污水处理中一直有较多的应用。

其灭菌范围广、效果好、无须投加化学药剂、使用简便、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得到广泛的认同。

然而昂贵的设备及成本限制了紫外线消毒技术的推广。

近年来,随着紫外线消毒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仅有少数国家才能生产的高技术含量的紫外线灯管价格大幅度下降,紫外线消毒技术已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工程对紫外、液氯两种工艺做比选如下:(1)投资比较紫外线设施的一次投资主要有紫外线消毒渠、紫外线灯架、紫外线灯管、清洗装置、配电装置和控制设备。

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较

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较

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了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消毒是关键步骤之一,其目的是杀灭病原菌及其他微生物,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本文将介绍城市污水处理厂常见的消毒工艺,包括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并进行比较。

氯消毒氯消毒是最为普遍和常用的消毒工艺之一。

它的优点主要是操作简单,消毒效果好,而且具有消毒杀菌的广谱性。

氯消毒使用的药剂主要是氯化钠或余氯含量很高的含氯漂白粉等。

在氯化钠投加后, chloride离子(Cl-)在水中自动分解成自由氯[Cl2],紫外线漏斗灯等设备的存在可以使氯更快地溶化在水中,继而与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反应,氯气会与微生物中的蛋白质、酶等进行化学反应,进而杀灭微生物。

氯消毒的缺点是可能会产生副产物,如致癌物质三卤甲烷和氯仿等,同时对水中的TP和NH3-N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长期使用氯消毒技术,可能会产生氯耐药菌,影响消毒效果。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新型的无害消毒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紫外线通过对水中的病菌、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破坏性作用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其消毒效果与氯消毒类似。

紫外线消毒技术具有消毒速度快、无副产物、稳定性高等优点,在很多城市的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紫外线能深度透过水层,直接照射到细菌等微生物细胞中,使微生物DNA分子的氢键发生断裂,致使病毒DNA脱氧核苷酸无法合并,使得微生物无法分裂繁殖,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紫外线消毒技术的缺点是随着紫外线波长的增大,消毒效果会变得差一些。

另外,在处理含悬浮物较多的污水时,其阻挡紫外线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消毒效果下降。

臭氧消毒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污水处理中以臭氧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氧化和分解有机物质,进而达到消毒杀菌和水质改善的功效。

臭氧消毒技术具有消毒效果好、无臭味、可降解水中有机物等优点,在处理高浓度有机物质时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臭氧消毒技术中,臭氧气体首先通过臭氧发生器制造,经过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加氧(插入式O3/reactor)和注射。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一、概述污水处理工艺比选是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比选不同的工艺方案,可以找到最适合特定污水处理项目的工艺方案,以达到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效果。

本文将以某市某污水处理项目为例,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的步骤和相关数据分析。

二、污水处理工艺比选步骤1. 采集基础数据首先,我们需要采集与该污水处理项目相关的基础数据,包括污水水质特征、日处理量、处理要求等。

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工艺比选提供基础。

2. 确定候选工艺根据采集到的基础数据,我们可以确定一些适合该项目的候选工艺方案。

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等。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可以选择几种常用的工艺进行比选。

3. 确定评价指标在进行工艺比选时,我们需要确定一些评价指标,以便对不同工艺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

常见的评价指标包括处理效果、处理能力、投资成本、运行成本、运维难度等。

根据项目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适合该项目的评价指标。

4. 数据分析与比较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和确定的评价指标,我们可以对不同的工艺方案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或者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摹拟计算,得出不同工艺方案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情况。

5. 综合评估在数据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不同工艺方案进行综合评估。

可以使用加权平均法或者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将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权衡,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

6. 结果解读与决策最后,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我们可以对各个工艺方案进行解读和决策。

选择最适合该项目的工艺方案,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设计。

三、数据分析与比较在某市某污水处理项目中,我们采集到了以下数据:- 污水水质特征:COD浓度为200mg/L,BOD浓度为100mg/L,氨氮浓度为20mg/L,悬浮物浓度为50mg/L。

- 日处理量:5000m³/d。

- 处理要求:COD去除率≥90%,BOD去除率≥90%,氨氮去除率≥80%,悬浮物去除率≥90%。

城镇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选择

城镇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选择

城镇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选择近年水环境容量减少及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标准。

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要求,同时为了更好的解决消毒过程中工艺选择困扰,避免消毒效果不良和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所以对各种消毒工艺进行对比,以便城镇污水处理厂在不同条件下使用合适的消毒工艺。

标签:城镇污水;消毒;工艺1 引言城市污水主要存在着病原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对人体有害的两大类物质,且数量庞大。

为了使排出的水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降低,减少患病风险,所以必须在排出水体前将有害物质去除。

消毒技术在工业生产的各方面的应用都很重要,尤其是在给水技术和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应用。

2 化学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的作用原理有两种,一是通过无机制剂或有机化学制剂消灭微生物中特别的酶;二是经强烈氧还反应使细菌的细胞质发生彻底的改变,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2.1 氯制剂消毒法2.1.1 氯气消毒氯气消毒是最常见的消毒方法,其主要具有三个有点。

一来它对微生物具有很强的灭活性;二来它能一直起到消毒的作用;三是使用方便,成本低。

最主要的缺点是容易产生副产物。

2.1.2 液氯消毒液态氯呈黄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味道,有强氧化性。

液态氯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会扩散到细菌表面,并透过细胞壁到达病原菌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细菌酶体遭到破坏,起到消毒的作用。

液氯消毒具有杀菌能力强、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一是安全性差,在输送和运输过程中极易泄露,易发生爆炸;二是存在二次污染,水中一些有机物与液氯反应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含氯化合物;三是液氯与水中的氨反应,生成的氯氨会导致消毒能力下降。

2.1.3 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试剂,其在水处理过程中有祛色、杀菌、消味及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其对水体中大部分病菌都要很好的杀灭效果。

二氧化氯的主要杀菌机理是其在同病原菌接触时,对细胞壁有强大的吸附力和穿透力,后将微生物快速的破坏、分解和扩散,并将细胞内酶氧化,致其死亡。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而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对于处理效果和成本效益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比选,以确定最适合的工艺方案。

二、背景某市区的污水处理厂需要对该区域的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该区域的污水特点为高浓度有机物、低浓度重金属和微量有机物的混合污水。

根据该区域的污水特点和处理要求,我们将比选以下两种工艺方案:生物法和物化法。

三、工艺方案比选1.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一种处理方法。

该工艺方案的主要步骤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后处理。

预处理阶段主要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和去除大颗粒物质。

生物处理阶段通过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后处理阶段主要对生物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处理和处置。

2. 物化法物化法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

该工艺方案的主要步骤包括预处理、物化处理和后处理。

预处理阶段主要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和去除大颗粒物质。

物化处理阶段通过调整pH值、添加化学药剂等方法对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去除和转化。

后处理阶段主要对物化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处理和处置。

四、比选指标为了确定最适合的工艺方案,我们将根据以下指标进行比选:1. 处理效果:包括COD、BOD、氨氮、重金属等指标的去除率。

2. 运行成本:包括设备投资、能耗、药剂消耗等方面的成本。

3. 操作维护:包括工艺的操作难度、维护工作量等方面的因素。

4. 环境影响:包括工艺对环境的影响、产生的污泥处理等方面的因素。

五、比选结果经过对比选指标的评估,我们得出以下比选结果:1. 处理效果方面,生物法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特别是对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处理效果更佳。

物化法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

2. 运行成本方面,生物法的设备投资较高,但能耗和药剂消耗相对较低。

物化法的设备投资较低,但能耗和药剂消耗较高。

3. 操作维护方面,生物法的操作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方案比选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方案比选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方案比选1.1污水处理工艺简介根据设计原则,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设计进出水水质、受纳水体、污水处理厂规模,污泥处置方法、用地面积及当地温度、工程地质等多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技术成熟,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管理方便,设备先进的工艺。

当前城市污水常见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有普通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SBR工艺及其变形工艺、A/0、A2ZO,曝气生物滤池、氧化沟及其改良工艺等,这几种工艺都是从传统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各有其特点。

对本工程的原水水质分析可知,目标水质除了要求去除有机物之外,还需要控制出水氨氮和磷的含量,因而工艺选择时应采用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相关工艺。

另外,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的稳定处理也是污水处理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它的基建费用高,直接影响到处理工艺的选择。

常规二级生化处理的去除目标是有机污染物,对污水中同时存在的氮、磷等营养物只能去除其中的一小部分,一般氮的去除率只有20%左右,通过生物合成去除的磷也只有15%~20%,残存的大部分氮和磷将随出水排放到受纳水体,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要求。

某些化学法或物理化学法可以有效地从污水中去除氮和磷。

如投加金属离子的化学沉淀法,是使污水中的磷与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的可沉物而从水中去除,具有很高的除磷率;折点氯化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氮。

但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所需运行费用较高,尤其是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经济上难以承受。

与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相比,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因具有对有机物、氮和磷去除效率高、投资较低、运行费用省、污泥沉降性能好等优点而受到污水处理界的重视,特别是近20年来,在工艺、技术和专用设备的研究及工程应用方面都得到很快的发展。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能将总氮去除率提高到70%~95%,总磷去除率提高到70%~90%,一般情况下可以稳定可靠地满足处理要求,因此确定本工程污水处理的二级生化处理工段将采用具有生物脱氮除磷的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非常关键。

本文将比选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以满足任务名称描述的内容需求。

二、背景某市区的污水处理厂需要更新其污水处理工艺,以更好地处理日益增长的污水量。

现有的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处理要求,因此需要比选合适的工艺。

三、比选工艺根据任务名称描述的内容需求,我们将比选以下三种污水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和混合处理工艺。

1.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成本较低:相对于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的设备和运行成本较低。

- 对环境友好:生物处理工艺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小。

- 处理效果稳定:生物处理工艺对有机物的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2.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

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处理效果好: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沉淀物和溶解物等污染物。

- 处理速度快:相对于生物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的处理速度较快。

- 适应性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

3. 混合处理工艺混合处理工艺是将生物处理工艺和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方式。

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处理效果综合:混合处理工艺结合了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的优点,可以更全面地去除污染物。

- 稳定性强:混合处理工艺相对于单一工艺更加稳定可靠。

- 适应性广:混合处理工艺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比选结果根据对以上三种污水处理工艺的比选,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可以选择生物处理工艺。

- 如果处理效果是主要考虑因素,可以选择物理化学处理工艺。

- 如果综合考虑成本和处理效果,可以选择混合处理工艺。

五、结论根据任务名称描述的内容需求,我们比选了生物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和混合处理工艺三种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而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是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的标准格式,包括工艺比选的目的、比选的步骤、评价指标、数据分析和最终结果。

二、目的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的目的是根据特定的污水水质及处理要求,选择最适合的处理工艺,以确保达到排放标准,并在经济和技术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比选步骤1. 收集相关数据:收集与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相关的数据,包括污水水质、流量、处理要求、经济和技术条件等。

2. 确定评价指标: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确定适用于比选的评价指标,如处理效果、能耗、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等。

3. 评估候选工艺:根据评价指标,对候选工艺进行评估,分析其处理效果、能耗、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等方面的数据。

4. 数据分析:对评估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工艺在各项指标上的优劣势。

5. 结果确定: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最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并给出理由和依据。

四、评价指标1. 处理效果:包括COD、BOD、SS、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率,以及排放水质是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 能耗:包括能源消耗、电力消耗等。

3. 投资成本:包括设备采购、土建工程、安装调试等方面的费用。

4. 运行维护成本:包括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费用。

5. 技术可行性:包括工艺的可行性、稳定性、适应性等。

五、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评价指标,对候选工艺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其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

可以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重要性。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工艺在各项指标上的得分情况,进而比较各个工艺的优劣势。

六、最终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最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并给出理由和依据。

最终结果应该是基于科学的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的,并且要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和排放标准。

同时,还需要考虑经济和技术条件,选择既能满足处理要求又具有较低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较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 水质已经改善, 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 但细菌的绝对数量仍很可观, 并存在有病原菌的可能, 必须在去除掉这些微生物以后, 废水才可以安全地排入水体或循环再用。

随着居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 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对城市水体造成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健康和安全问题的更多关注。

消毒是灭活这些致病生物体的基本方法之一, 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消毒已经成为污水处理中的重要工序, 水处理专业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污水消毒的最佳方法。

1 几种消毒工艺方法1. 1 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1. 1. 1 紫外线消毒原理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 紫外线消毒并不是杀死微生物, 而是去掉其繁殖能力进行灭活。

紫外线消毒的原理主要是用紫外光摧毁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 DNA 或RNA ), 使其不能分裂复制。

除此之外, 紫外线还可引起微生物其他结构的破坏。

紫外线是一种波长范围为136 nm ~ 400 nm 的不可见光线。

在该波段中260 nm 附近已被证实是杀菌效率最高的, 目前生产的紫外灯的最大功率输出在253. 7 nm 波长。

该波长输出在目前世界顶极紫外灯中已占到紫外能量的90%, 总能量的30%, 由于高强度、高效率的紫外C 波段的存在, 紫外技术已成为水消毒领域一个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技术。

1. 1. 2 紫外线消毒器的结构形式1)敞开式结构。

在敞开式UV消毒器中被消毒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经UV 消毒器并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2)封闭式结构。

封闭式UV 消毒器属承压型, 用金属筒体和带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把被消毒的水封闭起来。

1. 2 化学消毒方法1. 2. 1 液氯消毒1)液氯消毒原理。

向水中加入液氯或者次氯酸盐(如Na C lO)溶液消毒时, 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HOC,l OC l- 之和称作有效自由氯, 其中以HOC l消毒效果最好。

排入水体时, 氯会和水中的氨氮、有机氮反应生成消毒效果较差的无机氯胺和有机氯胺, 称作化合氯。

总余氯是指有效自由氯和有效化合氯之和。

氯的消毒效果受接触时间、投加量、水质 (含氮化合物浓度、SS浓度)、温度、pH 以及控制系统的影响。

2) 加氯系统。

目前常用加氯系统包括加氯机、接触池、混合设备以及氯瓶等部分, 如图1所示。

1. 2. 2 臭氧消毒1) 臭氧消毒原理。

臭氧( O3 ) 是氧( O2 ) 的同素异形体, 纯净的O3 常温常压下为蓝色气体。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仅次于氟), 能氧化大部分有机物。

臭氧灭菌过程属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 臭氧灭菌有以下三种作用:a. 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需的酶, 使细菌灭活死亡。

b. 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 破坏它们的细胞壁、DNA和 RNA, 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 导致死亡( DNA—核糖核酸; RNA—脱氧核糖核酸。

病毒是由蛋白质包裹着一种核酸的大分子; 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c. 渗透胞膜组织, 侵入细胞膜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 使细菌发生透性畸变, 溶解死亡。

因此, O3 能够除藻杀菌, 对病毒、芽孢等生命力较强的微生物也能起到很好的灭活作用。

2) 污水臭氧处理工艺。

臭氧氧化能力强, 且很不稳定, 也无法储藏, 因此应根据需要就地生产。

臭氧的制备一般有紫外辐射法、电化学法和电晕放电法。

目前臭氧制备占主导地位的是电晕放电法。

由臭氧发生器制备好的臭氧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密闭的臭氧接触池, 与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接触反应。

反应后的气体由池顶汇集后, 经收集器离开接触池, 进入尾气臭氧分解器, 在此剩余臭氧气体被分解成氧气排入大气中( 见图2) 。

1. 2. 3 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在水中溶解度是氯的5倍, 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 5倍左右,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

溶于水后很安全, 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中唯一高效消毒剂。

二氧化氯性质不稳定, 只能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备。

用于水处理领域的小型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主要有两种: 以氯酸钠、盐酸为原料的复合型二氧化氯发生器和以亚氯酸钠、盐酸为原料的纯二氧化氯发生器, 其中前者应用最为广泛。

1)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原理。

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以氯酸钠和盐酸制备二氧化氯为主、氯气为辅的混合气体。

反应如下: N aC lO3 + 2H C l= C lO2 + 1 /2C l2 + NaC l+ H 2O 该反应的最佳温度为70 ℃, 反应器采用耐温、耐腐蚀材料制造。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和氯气混合气体通过水射器投加到被处理水中。

2)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应用。

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用于消毒时, 消毒剂投加点一般在滤后, 有效氯投加量一般为3 m g /L ~ 5 m g /L; 用于脱色或降低COD时, 该复合气体投加在硫酸铝等混凝剂投加点之前效果较好, 投加量应根据水质由试验确定。

2 上述几种消毒方法的特点2. 1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城市污水的消毒处理中, 包括低质污水、常规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污水、合流管道溢流废水和再生水的消毒。

紫外线消毒法除具有不投加化学药剂、不增加水的嗅和味、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消毒速度快、效率高、设备操作较传统消毒工艺安全简单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外, 运行、管理、劳务和维修费用也低, 近20 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紫外线消毒工艺对紫外穿透率较低的水质并不适用, 如未经处理或只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 SS高于30 m g /L的污水。

这种情况采用紫外线消毒的方式不但会增加能耗, 还会造成消毒效果不好。

而对于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和再生水, 紫外穿透率一般为40% ~ 80%, 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紫外线消毒法不能提供剩余的消毒能力, 当处理水离开反应器之后, 一些被紫外线杀伤的微生物在光复活机制下会修复损伤的DNA分子, 使细菌再生。

2. 2 液氯消毒液氯使用最大的优点是价格便宜, 杀菌力强, 该工艺简单, 技术成熟, 药剂易得, 投量准确, 有后续消毒作用, 不需要庞大的设备。

液氯消毒在各地医院、工业、民用的灭菌消毒中都有广泛应用, 并且有些已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液氯储存不是十分安全, 容易发生泄漏, 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发现氯可与水中多种物质形成致癌或致病变的产物, 致使该工艺在应用上开始受到限制。

2. 3 臭氧消毒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 它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 既能氧化有机物, 又能杀菌除色、嗅、味等特点, 可氧化铁、锰等物质, 通常认为它的氧化能力比氯高600倍~ 3 000 倍, 且接触时间短, 除能有效杀灭细菌以外, 对各种病毒和芽胞等生命力强的生物也有很大的杀伤效果。

臭氧消毒不受污水中NH3 和pH 的影响, 而且其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不产生致癌物质。

2. 4 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的特点是只起氧化作用, 不起氯化作用, 因而一般不会产生致癌物质。

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与氯气相当, 但当污水中NH3 N 浓度较高时, 耗氯量会大幅度增加, 但二氧化氯由于不与NH3 反应, 因而其投加量并不增加。

另外, 二氧化氯消毒还不受pH 的干扰。

二氧化氯不稳定且具有爆炸性, 因而必须在现场制造, 立即使用。

制备含氯低的二氧化氯较复杂, 且原料 ( NaClO2 ) 的价格较其他消毒方法高, 故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采用。

所以国内目前只是在一些中小型的污水处理工程中采用了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3 对几种消毒工艺的综合比较如表1所示, 几种消毒方式目前在国内均有运用。

由于液氯消毒运行费用低, 操作简单, 主要运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

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二氧化氯和紫外线消毒, 但由于紫外线消毒效果不稳定, 且设备维护费用较高等因素, 二氧化氯消毒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臭氧消毒主要运用于中水处理, 具有较强的消毒效果及脱色效果, 同时再辅以加氯消毒, 以保证出水中余氯要求。

来源:山西建筑作者: 张慧芬胡静文罗婷目前应用在污水中的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有液氯、二氧化氯、臭氧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

在工程设计中在选择消毒方法时,既要考虑所选择的消毒剂要具有灭活水中微生物的广谱性、尽量减少有毒副产物,又要考虑其安全,同时应该适当考虑其消毒的持续性。

根据处理后出水的不同用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消毒方法。

液氯消毒会增加二级出水的溶解固体(TDS)和氯化物浓度,从而影响出水pH 值;对原生动物的灭活相对无效(如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通常可以灭活大肠杆菌的常规剂量,对很多致病病毒、孢子、卵囊无效;储气地点有气体泄漏的风险;占地面积大,由于反应较慢,接触时间较长;需要较大的储存空间,占地面积大。

二氧化氯消毒方法具有较好的广谱消毒效果,其杀菌效率与臭氧相当,远高于氯气。

但脂肪族、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和有机氯农药在常规水处理条件下与二氧化氯几乎不发生反应。

臭氧的消毒机理包括直接氧化和产生自由基的间接氧化,与氯和二氧化氯一样,通过氧化破坏微生物的结构,达到消毒的目的,其优点是杀菌效果好,用量少,作用快,能同时控制水中铁、锰、色、味、嗅。

紫外线消毒法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

紫外消毒对细菌、病毒、原生动物都有效,即有其广谱性,紫外线对病原体进行消毒不受水温、pH 值的影响。

现在通常在使用一些联合的消毒方法,比如:氯+紫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