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茶问题教案

沏茶问题教案
沏茶问题教案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圭峰小学:吴相兰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课本113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沏茶问题,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会用流程图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难点: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的老师,大家欢迎吗?好,那就请同学们好好表现,大胆的发言,给在做的老师们留下一个最棒的印象,能做到吗?

2.师:不错!那上课前老师就和大家玩个游戏吧,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出个谜,看看谁是最棒的!准备好了吗?……

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它是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珍贵而又最易被人忽略.当它快到极限时.人们才发现它的重要! 请问,这究竟是什么……(时间) 是啊,真聪明。时间是最长的也是最短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安排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数学广角里一起研究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老师问问大家,你们平时在家都接待过客人吗?…….接待过的请举手. 3.师:噢,那家里如果来了客人,你又是怎样招待他们的呢?

4.师:有同学说会泡茶招呼客人,是呀,客人喝上我们同学亲手泡的热乎乎的茶,心里肯定很舒服!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师:今天呀,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妈妈要陪客人聊天,让小明帮忙烧开水给李阿姨沏茶喝。(出示主题图)

2.师:想一想,说一说: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

3.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1)、小明沏茶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少时间?(出示工序图图示){请

学生说}

(2)、按照现在列出来顺序做可以吗?你认为先做那些事?再做哪些事才比较合理?如果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一件一件的完成,请你算一算需要

多长时间?

(3)、要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合理安排?应该先做什么?小明想先烧水行吗?(学生回答:不行,因为……)

师:看来,合理安排时间,要考虑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板书:先后顺序)(4)、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纸写一写,摆一摆,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展示,优化方法

1.小组交流汇报,学生分组解说设计方案,看谁的方案最好。

你看完这几份方案,你觉得哪份方案安排最合理,最节约时间?学生质疑,找出最合理的方案。

2.指名展示,摆一摆,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

预设:

A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1+1+8+2+1+1=14(分钟)

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1+1+8+1=11(分钟)

C:……

师:对于这两个方案,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请同学们点评,从哪里节省了时间?

3 .师小结:看来,合理安排时间,不仅要考虑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而且要把能同时进行的事情,安排同时进行,这样就节省时间。(板书:同时进行)但几件事情同时做的时候,在计算时间上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4. 师:(什么时候,哪些情况下可以同时做某些事情呢,)老师在给你们上课

的40分钟,能同时出现在操场上运动吗?(能同时进行的事情,安排同时进行)

流程图:在所有的方案中同学们都是用画箭头把沏茶的过程图表示出来,我们把表示做事情顺序的图示叫做流程图。横向图表示什么?(先后完成的事情)纵向图表示什么?(同时做的事情)。你觉得用流程图来表示沏茶的过程,有什么优点?(用流程图表示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做事的先后顺序和所用的时间,还可以很快的知道节省了多少时间)。

5. 师:通过沏茶问题,你觉得要合理安排一件事,应该考虑哪些问题?(不仅要考虑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而且要把能同时进行的事情,安排同时进行,这样就节省时间。)

6.举例生活:同学们说的真好,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于沏茶问题的例子,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提高效率,你能举例吗?(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7.同学们举得这些合理安排的事情,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对我们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让我们来用一用吧!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明帮妈妈做家务,需要做:

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扫地(10分钟)

整理书桌(10分钟)晾衣服(5分钟)

帮小明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选择正确的流程图表示出来。

2. 快到中午了,阿姨和小明都肚子饿了,妈妈想让大家尽快吃上饭,帮她安排一下吧:

洗电饭锅1分钟放米和水2分钟煮饭20分钟烧青菜3分钟

烧鱼6分钟烧肉6分钟烧汤6分钟(24分钟)

3.书中做一做,帮小红解决问题。(7分钟)

4.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曾经有过这样的行为吗?对此你有何看法?

(1)为了节省时间,小丁边走路边认真看儿童读物。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小丽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3)芳芳衣袋里装着一本《脑筋急转弯》放学后在公共汽车站坐着等车时拿出来看。

(看起来都很合理啊,你有何看法?)……

通过分析上面的事情,我们明白了,合理安排事情,不但要考虑节约时间,还要考虑人身的健康与安全,更要讲究科学,不能影响做事情的质量才叫合理。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数学广角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其实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就是最优化问题,也就是被大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称做“统筹安排”的问题,它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用处。古今中外仁人志士对时间的认识都很深刻,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就讲过这样一句话,请大家来读一读:

时间,每天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惰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老师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地安排自已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以往的义务教育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也是新增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寻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沏茶问题,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会用流程图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难点: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三、说设计意图:

1、唤起学生已有经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沏茶这个生活情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熟悉,以招待客人、沏茶引入,并让学生回忆沏茶的工序,特意激起学生的已有经验,以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中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沏茶的最佳方法探求中体会数学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

四、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通过沏茶经典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寻找最优化方案。渗透运筹思想,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来感受数学的魅力。本课的教学力求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

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学情,我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发展创新为宗旨。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直观演示、组织讨论、应用拓展等教学方法,精心组织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五、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模式制定为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举例生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总结”五步的课堂模式。

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于是本节课我设计以下活动:

(一)谈话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这一理念,上课一开始我采用谈话、猜谜游戏的形式导入。这样导入新课,和学生拉近了距离,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直接又富有情趣,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出示例2:优化理论(烧水问题:怎样安排各项事情,能尽快的喝上茶。)

1、教材由一个生活情景来引出问题,并给出沏茶的各项工序及所需的时间。

2、这些工序有先后顺序,有些顺序可以改变,有些不能改变。如洗茶壶、

接水、烧水、沏茶顺序不能改变。但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比如在烧水的时候可以洗茶杯、找茶叶等,能同时做的事情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认识流程图的优点。

(三)展示汇报,优化方法

这里选择了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搭建平台,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这样的教学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积极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教学的目标。自主设计方案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汇报中展示风采,提高自信和能力,并且在比较中得到最优方案,印象深刻。(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在课堂中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红最短多长时间就能休息,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体会优化思想在生活中应用。(五)课堂总结

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学习方法的最好指导。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反思

这一节课是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1、动手,让学生操作实践。

这一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来,在操作中感知,并且,这一环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生动,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时时为我们生活服务。

2、动口,让学生说。

上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再全班交流,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

但本节课值得反思的地方有以下二个方面:

1.整节课在细节的处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语言要更精炼。

2.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一方面还比较欠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努力实现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