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类文阅读含答案
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篇一:《夜雨寄北》《论诗》练习(附答案)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一、《夜雨寄北》(李商隐)(一)、作者作品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表演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也是唐代诗人中会的“三李”之一(李白、李贺)。
尤其是他的十四行诗,最为人传诵,他对先祖诗人及词人的影响很大。
主要名篇有:《登乐游原》、《无题》、《夜雨寄北》等。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其夫人。
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
(二)、主题点击通过诗人寄给妻子的复信,虽归期难以约定,但诗人想像中的他中旬相逢,烛光下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定会给“问归期”的妻子以慰藉,展示了彼此相思之意。
(三)、美点聚焦“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蕴含的一个成语是剪烛西窗。
用想象未来团聚的欢乐,来反衬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将深挚的唱著想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四)、内容赏析(原文略)1、文学常识填空:李白、上同杜甫在文学史上为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元稹则有小李杜之称。
(李商隐)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____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_; [话]:_____①何时能够②再回叙;3、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君问归期内心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4、《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有答案-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9课_古诗二首_山行》同步练习卷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山行》同步练习卷一、基础题)1. 解释词语。
2. 比一比再组词3. 默写《山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填空.)4. 按要求填空。
《山行》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
5.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6. 《山行》中写行路的人被傍晚枫林吸引而停下车来,那经霜打的枫叶在夕阳的晚照下比二月的花朵还要红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快车。
秋阿姨的脸上总是带着幸福的微笑。
她手里拿着一只大篮子,里边装满各种鲜艳的颜色。
她日夜不停地忙着,为圆圆的大苹果抹红脸蛋儿,给香喷喷的甜梨扑上金粉,给柿子胖乎乎的脸上撒一层薄薄的白霜,把绿色的树叶染成金黄、鲜红……一阵凉风吹来,高声叫着:“冬爷爷要来了。
秋阿姨,你准备怎样迎接冬爷爷呢?”秋阿姨说:“我把丰收的果实装满篮子,送给冬爷爷。
”(1)我给词语化化妆。
________的颜色________的脸________的果实________的苹果________的甜梨________的微笑(2)秋阿姨的篮子里装满了各种颜色,她给________抹红色,给________扑金粉,给________撒白霜,把________染成金黄、鲜红。
(3)秋阿姨送给冬爷爷的礼物是________。
8. 辨字组词我最棒)9. 给下列诗句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远在寒山石径(jìng jìn)________斜(xié xiá)________。
10. 给下列诗句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白云生(shēng shēn)________处有人家(jiā jia)________。
11. 一字多义任我选。
坐:①坐下;②(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③瓜果等植物结实;④把锅、壶等放在炉子上;⑤因为(1)火旺了,快把锅坐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传《8.古诗二首》知识点归纳(后附习题)

8.古诗二首夯实基础、知识点精析知识点(一):生字——听说读写 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 1.认识“楼、依”等 12 个生字,会写“楼、依”等 10 个生字。
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引导学 生熟练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汉字、分析汉字的笔顺笔画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喜 欢写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也是课标中 1、2 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因此 要让学生主动探究,充分感受汉字的形美。
夯实基础—多想多练 【我会选】 欲穷(qióng qóng) 瀑布(pù bào) 火炉(lú lóu) 【我会写】 gāo lóu yòng jìn shān chuān yān huā zhào kàn huáng sè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两首诗 传颂已久,读起来朗朗上口。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体验,想象古诗所 描绘的画面,这样就能较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词的意境,感受古诗词语 言的优美。
知识点二:阅读训练 【把这首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快乐阅读】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夕阳西下,黄河奔流的景象,还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_____________”的道理。
(3)“白日依山尽”中“依”的意思是()a、依靠 b、同意 c、按照【根据不同的语境填写诗句】(1)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
我看到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而下,那么壮观,不由地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课内阅读专项找春天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吧?1.请把下面的词语按序号填写在文中空缺处。
音符琴声眼睛眉毛(1)(2)(3)(4)2.你能仿照“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写两个AABB的词语吗?3.仔细地寻找春天中,文中都找到了什么?4.春天里我们还能看到哪些景象?(举一个例子,选文中的除外)XXX叔叔,你在哪里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究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XXX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暖和—(。
)到处—(。
)寻觅—(。
)2.第一节中写XXX曾把()背回家。
3.“哪里需要献出爱心,XXX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的意思是()A.在需要人们奉献爱心的地方,到处都有像XXX叔叔那样热心助人的叔叔、阿姨们。
B.XXX叔叔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千人糕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经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干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1.照样子,写词语。
很多很多想了想2.用“”画出文中爸爸说的话,用“”画出孩子说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选出正确的答案。
“千人糕”是指(。
)A.由一千个人才干做成的糕。
B.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的糕。
一匹出色的马一个春天的傍晚。
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外去散步。
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
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
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
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春天的郊外。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千秋雪门泊万里船1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千秋雪门泊万里船1.四时同2.毕竞六月中风统编版二年级下册《小学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课文部分1、古诗二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古诗碧绿剪刀化妆儿童山村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dīliǔtāocái三、读一读,填一填。
1、碧妆绿丝2、长飞春烟四、根据古诗内容填空,填序号。
1、CBA2、B2找春天一、看拼音,写汉字。
姑娘寻找吐出桃红柳绿荡秋千二、连线。
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寻找春天小草—春天的眉毛野花—春天的眼睛树木—春天的音符小溪—春天的琴声三、发挥想象,练习写一写。
小鸟愉快歌唱花儿散发清香柳枝荡起秋千3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比一比,看谁拼得准,写得好。
邮局原来黄色叔叔土堆礼物鲜花邮递员二、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guǒàngyǎnuàn三、想一想,写一写。
1、花籽示例:生日时候同学赠送的生日贺卡2、美好的礼物五、阅读欣赏。
风里有花香、鸟鸣、歌声。
一、比一比,看谁拼得准,写得好。
休息碧空如洗满引人注目格外万里无云二、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tánzhuóuǎnkēng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满是汗珠休息2、绿油油笔直满意的笑容四、读一读,写一写。
3月12日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比一比,看谁拼得准,写得好。
雷昨天冒雨弯曲洒水温暖背包保二、选择。
1、bēibèi2、留流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长长弯弯温暖2、脚窝足迹露珠爱心雷锋叔叔6千人糕一、比一比,看谁拼得准,写得好。
能力味道买菜甘甜劳动工具二、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1、zhòngzhòngzhǒng2、dedí三、补充完整。
1、农具2、肥料3、水4、种甜菜5、甜菜汁6。
火7。
送货8。
销售7一匹出色的马一、比一比,看谁拼得准,写得好。
波纹风景好像要求恋恋不舍二、照样子,写词语。
1、大圆聪明可爱2、枝棵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024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 酬和类 专题练习合集 (含解析)

2024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酬和类专题练习合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子瞻新城道中①苏辙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
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
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
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
【注】①子瞻新城道中:苏轼因厌弃朝廷党争而请求外调杭州,在出巡杭州西南新城途中有感而发,写下《新城道中》,诗中有“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之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很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乡间生活特有的氛围中。
B.乐与野农共食却嫌尉卒扰人,其背后的心态与陶潜所写的桃花源中的村民有相似之处。
C.闲花落尽说明春意已深,白酒未清说明生活清贫只买得起浊酒,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
D.诗中多种感官交织,自然风景与田园生活融合,诗人最终形成“犹觉胜”的整体印象。
2.对苏轼发出的“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的感慨,苏辙在这首诗中是如何回应的?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寄满子权王令楼前暮霭暗平林,楼上人愁意思深。
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
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
欲作新声寄遗恨,直弦先断泪盈琴。
【注】满子权:为王令少年时的至友,两人皆有治国安民之志。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上句点明地点和时间,下句写此时此境诗人的思绪,从而为全诗奠定基调。
B.颔联诗人触景生叹,薄云未必降雨,秋日从来多阴,暗含了诗人对人世的感喟。
C.颈联诗人向友人倾诉自己境况,表达了即便怀才不遇,志向也定会实现的信心。
D.本诗中所选的意象如“暮蔼”“平林”“薄云”“秋日”均含有萧瑟凄凉之感。
4.“楼上人愁意思深”一句中“意思深”包含哪些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答张十一功曹①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②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七年级下语文《古诗二首》

28课《古诗二首》《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选自他的组诗《步出夏门行》,属古乐府诗,写于东汉建安12年(207年)秋天。
当年夏历5月,曹操率军北征乌桓,7月出?龙塞,9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感慨万分,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这首诗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壮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的雄伟抱负。
陶渊明的《饮酒》,是一首五言古诗,是作者《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
全诗以归复自然为宗旨,以即事即景的叙写,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乐于田居,陶醉于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他远离世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作者躲避社会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思想。
这两首诗表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人生态度。
这与诗人所处的时代,个人抱负和那个时代的文风有关。
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经历和写作时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和诗人感情;引导学生自行搜集有关资料,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感情;加强朗读训练,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经历,体会诗人感情。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积累理解名句,背诵全诗。
3、学习和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不同的优美境界。
【教学重难点】重点:训练朗读,培养语感,体会诗人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再创造的热情。
【教学安排】1、本教学安排两个课时。
2、布置预习,搜集相关资料(作者经历、写作背景材料等)。
3、第一课时:预习交流,训练诵读,自主合作学习诗歌。
4、第二课时:课堂合作探究,比较赏析,背诵默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今天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是曹操的具有恢宏壮丽之美的《观沧海》;另一首是陶渊明的具有清新脱俗之美的《饮酒》。
小学语文-有答案-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_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卷(1)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卷(1)一、基础运用1. 看拼音写汉字。
2. 先解释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________藏________,浮萍________。
不解:________踪迹:________一道:________开:________。
意思:________。
3. 先解释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意________蝉,忽然闭口立。
欲:________捕:________鸣:________意思:________。
4. 比一比,再组词。
5. 解释下列词语。
小娃:________。
撑:________。
艇:________。
白莲:________。
牧童:________。
林樾:________。
6. 多音字组词。
7. 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________8. 写出诗句的意思。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________。
9. 写出诗句的意思。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________10. 默写《所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阅读完成练习。
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
(2)这段话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
(3)造句:……也……:________。
阅读完成练习。
牵牛花有着细长的花柄,花柄的尖端有五片花瓣儿,花瓣儿的中心有几根细细的花蕊。
它好像很神气地向着天空,“滴滴答答”地吹着它那粉红色的小喇叭。
(1)短文共有________句话。
(2)短文依次描写了牵牛花各部分,下面排序正确的是________。
①花柄花瓣花蕊②花瓣花蕊花柄③花蕊花柄花瓣(3)选词填空。
细长的细细的________花蕊________花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卷(1)一、基础运用1.【答案】牧童,林樾,歌声,鸣蝉,小艇,白莲,踪迹,浮萍【考点】看拼音写汉字古诗二首(池上、所见)【解析】看拼音写词语是低年级语文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春季部编版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
15古诗二首
水乡歌
水乡什么多?
水多。
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水乡什么多?
桥多。
东一座,西一座,东西南北千万座,出门就要把桥过。
水乡什么多?
船多。
千条船,万条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水乡什么多?
歌多。
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
1. 水乡的多,多,多,多。
2. 水乡的水多,体现在()。
(多选)
A. 千条渠
B. 万条河
C. 池塘一个连一个
D. 飘满湖面飘河
3. 诗歌中“装满一箩又一箩”的意思是什么?请你做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大船小船上装有唱歌的设备。
()
(2)大船小船上的渔民们唱着赞美家乡的歌。
()
4. 你喜欢水乡吗?请写出两个理由。
参考答案:
1. 水桥船歌
2. A B C
3.(1)×(2)√
4. 示例:喜欢。
水乡的风景美、环境好。
看黄果村瀑布
常瑞
京京来到贵州省。
阳阳说:“不去看黄果树瀑布,就不算到了贵州。
”京京说:“那你带我去吧!”
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使了几个小时。
突然,“轰——轰——”远处传来一阵像打雷一样的声音。
阳阳说:“黄果树瀑布到了。
”
啊,瀑布!原来是山崖顶上飞落下来的大河。
阳阳说:“它有20层楼高,是中国最大的瀑布,在全世界也挺有名哪!”瀑布落到深深的潭中,水珠溅得比山崖还要高,银光闪闪,金银耀眼,像给大山罩了一层洁白的面纱。
京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壮观的景色,她急忙跑上观瀑台。
立刻,水珠像蒙蒙细雨,迎面扑来,打湿了她的脸、头发和衣衫,洗去了她一路旅行的疲劳。
阳阳说:“快,咱们过小桥,钻水帘洞去!”
于是,他们过了小桥,绕到瀑布背后,爬上山去,钻进了一个泉水叮咚的山洞。
洞内有六个洞口,就像六扇窗户。
京京爬到“窗口”,往外看,大瀑布就像给洞挂上一幅很大的窗帘。
从山洞出来,太阳已经偏西。
阳阳说:“快看,太阳在窗帘上系上了一条彩绸,那不是彩虹吗?”
京京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
她大声对阳阳说:“这回,我算真正来到了贵州吧!”
1. 文中的京京来到了看瀑布。
2. 听一听,文中哪个词语写出瀑布从上飞到下的声音像打雷一样。
()
A. 轰——轰——
B. 哗——哗——
3. 读短文,来写一写瀑布的样子。
远看,瀑布像山崖顶上飞落的。
近看,瀑布就像给洞挂上一幅很大的。
黄果树瀑布的景象真是太壮观了!
4. 我国的美景处处皆是,猜一猜下面两处风景是哪里?
()()
参考答案:
1. 贵州黄果树
2. A
3. 大河窗帘
4. 长城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