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01生活与消费(练)(含解析)

合集下载

生活与消费专题训练-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解析版)

生活与消费专题训练-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解析版)

生活与消费—【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1.“直播带货”已成为当前消费热词。

山东省某市副市长发起“博士市长助力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视频播放量突破200万。

在直播间购物现已成为一种线上新型消费方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直播带货”( )①利用网络直播方式,有利于增加产品附加值②顺应了消费者心理,有利于提高产品销量③增加了新消费对象,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④容易形成聚众效应,促进商品价值的实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是历史上对沂蒙山的真实写照。

现如今,沂蒙山果农当地农民种出来的蜜桃只能在周边销售,才几毛钱一斤。

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请教国内水果保鲜权威专家,改进储存方法;咨询海关,改进报关流程……4万斤蜜桃到达迪拜基本完好无损,价格每斤十几元。

沂蒙山果农增收,是因为( )①改进储存方法,延长了蜜桃的保鲜时间②改进报关流程,降低了蜜桃的出口关税③蜜桃的保鲜有利于实现其价值④迪拜人的购买力强,决定了出口蜜桃价格比国内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1年元旦开始,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纸吸管取代了原来的塑料吸管,成为不少茶饮店的“桌上客”,但受制于资金、成本、技术等问题,纸吸管的供给增长难以满足需求。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D、S分别表示需求曲线、供给曲线,D1、S1分别表示变化后的需求曲线、供给曲线),这一状况可用以下图示表示( )A. B.C. D.4.下图中的需求价格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买方对一定产量的产品或服务愿意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市场商品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的敏感程度。

下列选项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需求价格曲线(a)的变动与总收益曲线(b)的变动总是呈负相关关系②经营者要合理定价,才能实现总收益最大化③单位产品(服务)的需求价格是企业收益的最终来源④经营者应根据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来调整经营策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我国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部分经济生活专题一生活与消费Word版含解析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部分经济生活专题一生活与消费Word版含解析

1.(2015·福建文综,31,4分)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答案】B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居民生活质量下降,A与材料不符;通货膨胀率升高,可能会出现居民存款贬值,所以其储蓄意愿会明显降低,B符合题意;通货膨胀率上升不一定影响消费者的投资欲望,C说法过于绝对;通货膨胀情况下,工薪阶层收入相对减少,处于不利地位,D说法错误。

2.(2015·安徽文综,3,4分)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万亿元。

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A.5万亿元B.6万亿元C.7.5万亿元D.10万亿元【答案】B解答本题分两步:第一步,计算去年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即20(万亿元)÷4(万亿元)=5(次);第二步,计算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30(万亿元)÷5=6(万亿元)。

故选B。

3.(2014·江苏单科,7,2分)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①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③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④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根据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流通速度成反比,①正确;使用信用卡与货币需求量增加无关,②不选;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需求量增多,③正确;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但价值总量不变,不需要增加货币量,④不选。

故选B。

在现代经济运行中,货币发挥着重要作用。

回答下题。

4.(2013·海南单科,1,2分)2012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测)(含解析)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测)(含解析)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专题01 生活与消费(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年1月15日,德国联邦银行表示,将把人民币资产纳入外汇储备。

同一天,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央行已经持有一些人民币外汇储备。

人民币被越来越多国家央行用作外汇储备表明( )①这标志着人民币已跻身于国际储备货币行列②这说明人民币自由兑换外币的机制开始形成③这意味着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④这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认可A.①② B.③④李明明C.②③ D.①④【答案】D2.2017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16年同期上涨1.5%。

结合下图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衣着需求量将急剧减少②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③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增加④我国国内经济企稳向好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答案】B【解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16年同期上涨1.5%。

其中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环比涨幅上升,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和娱乐环比涨幅下降,这说明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增加,我国国内经济企稳向好,③④适合题意;衣着需求涨幅下降不意味着衣着需求量将急剧减少,①是错误的;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

2016年以来,我国PPI降幅持续收窄,2016年9月份实现4年半以来首次“由负转正”。

2017年4月份PPI同比上涨6.4%,继续呈现恢复性上涨态势。

不考虑其他因素,PPI恢复性上涨对我国经济发展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①企业家信心和投资意愿逐步增强②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增强,效益提高③生产规模扩大,劳动力需求增加④经济下行压力缓解,增长更加稳定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 D.②→①→③→④【答案】D4.2017年6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93 4,较前一交易日6.793 5上涨1个基点。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精品试卷及答案: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精品试卷及答案: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1.(2019·吉林期末)网络团购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将有相同购买意向的消费者组织起来,向供应商进行大宗购买的行为。

团购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购物方式,从数码产品到服装美食……,网络团购最让人动心的是实惠的价格。

在这里,团购价是货币执行职能的表现()A.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C.支付手段D.交换手段【答案】B【解析】团购价只是表示商品的价格,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此时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

答案选B,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需要现实的货币,不选A;支付手段是存在于赊购赊销经济行为中,排除C;货币没有交换手段职能,排除D项。

2.(2019·皖南联考)2019年元旦期间,小王在银座购物广场购买了一台打折的联想电脑,原价为人民币7800元,实际支付了6888元。

在这次消费活动中,人民币执行的职能是()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答案】B【解析】该题易误选C。

C项错在对货币的职能和纸币的性质理解不清。

商品标价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标价的背后是金属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

3.(2019·厦门质检)2012年8月,厦门入市楼盘数量不减反增,约有近20个楼盘将开盘或加推。

某个体老板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78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34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44万元和利息10万元。

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78万元,首付34万元,利息10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毛段【答案】A【解析】78万元是房子的价格,属于价值尺度职能;34万元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属于流通手段;付清利息属于支付手段。

4.(2019·南京市、盐城市一模)解决物价问题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控制过多货币投放量,从而消除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

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是()A.发行纸币多会引起物价上涨B.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C.纸币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D.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答案】D【解析】控制货币投放量以控制物价,这是因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D项入选;纸币发行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A项说法不科学;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但不符合题意;纸币的本质是货币符号,不是一般等价物,C项排除。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练)(含解析)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练)(含解析)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专题01 生活与消费1.练高考1.(2017北京文综,33,4分)“移动互联网+手机支付+自行车租赁”催生了共享单车这一崭新的行业,共享单车正成为经济生活的一抹亮色,小橙车、小黄车、小蓝车……彩虹般的色彩装点了街巷。

共享单车改变了许多人的出行方式,与城市公交和地铁共同构成了绿色、便利的交通网络。

关于共享单车,下列判断正确的有①在使用过程中,自行车与手机是互补品②凭借信用分可以免押金租用,说明讲诚信能降低企业的成本③减轻了高峰期公交系统的压力,表明其对公交车、地铁有一定的替代作用④其发展为自行车制造企业带来大量订单,这反映了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的竞争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2..[2017全国卷Ⅲ,13,4]钢铁行业复苏,导致对铁矿石需求增加。

在此背景下,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的四大矿产企业不断增产,引发业界对铁矿石价格战的担忧。

对于这种担忧的产生,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3.(2017天津文综,5)随着我国银行卡用卡环境的持续改善,在线支付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和使用。

对银行卡用户而言,这不仅方便了国内的日常消费,也满足了境外消费的支付需求。

这里的银行卡在线支付 ( )A.体现了货币价值尺度职能B.规避了汇率波动的风险C.体现了货币流通手段职能D.增强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作流通手段。

材料中的银行卡在线支付虽然区别于传统的现金支付,但体现的依然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故选C,不选A。

使用银行卡在线支付不能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故排除B。

D强调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材料无关,故不选。

4.(2017课标Ⅱ,13)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01生活与消费(测)(含解析)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01生活与消费(测)(含解析)

专题 01 生活与花费总分 100 分时间 45分钟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得分 _______一、选择题(此题包含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每题 4 分,共 48 分)1.【甘肃穆宁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二模】 2018 年 10月 26 日 , 华为新机 Mate20 与苹果新机 iPhoneXR 在国内同天出售。

全国多地华为门店出现了排队抢购的场景, 场面异样火爆 , 甚至致使一机难求。

而 iPhoneXR 的首发现场却略显冷清无人排队。

华为手机在国内的成功“逆袭”主要受益于经过自主创新①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获取竞争优势②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提高性价比③增添商品的使用价值, 扩大商品需求④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商品的价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2.【山东济宁市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假如将钱币作为一种特别的商品,其汇率就是该钱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钱币的价钱相同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如图:Q表示美元的数目,P 表示美元的价钱( 单位“人民币”) ,S 是美元的供应曲线,D是美元的需求曲线,对图中由M1点至M2点产生的变化结果及其可能的原由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美元贬值。

原由:美国推行宽松的钱币政策,大批印发美钞,致使美元在美国国内的购置力上升,美元对内贬值B.美元增值。

原由:美国对中国增添出口,致使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供应上升,美元对人民币增值C.美元贬值。

原由:美国从中国增添入口,致使外汇市场上美元供应增添,美元对人民币贬值D.美元增值。

原由:中国推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增添投资和花费,致使物价上升,人民币在中国国内的购买力降落,人民币贬值,美元增值【答案】 C3.【泉州市泉港一中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2018 年 11 月 13 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9618 元,而 2018 年 10 月 23 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3388 元。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一生活与消费对对练含解析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一生活与消费对对练含解析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命题角度1货币与纸币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 (2019全国I • 12)近年来,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

为此,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从劳动价值论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因为()①商品的质量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②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A. 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①观点错误,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②表述错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的大小由价值决定;从劳动价值论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因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D项。

2. (2017全国川• 12)小夏使用信用卡在北京透支8 000元购买了一台外国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免息期内通过银行偿还了该笔消费款。

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B. 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答案C解析以使用信用卡透支购物为问题情景,运用货币职能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

依题干可知,购买电脑的8 000元人民币,是用货币表达电脑的价格,其职能是价值尺度;购买电脑,其职能是流通手段;通过银行偿还债务,其职能是支付手段;故选C项。

3. (2016北京• 30)2016年中国在部分地区试点“一元券硬币化工程”,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2015年丹麦公布了关于“无现金社会”的议案,计划用电子货币代替纸币;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委内瑞拉货币面值极高,2008年该国政府发行新的货币,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例是1 : 1 000。

上述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都()①体现了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力②改变了用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③可以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④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A. ①③B.①④C. 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中三个国家出台了不同的货币方案和措施,由此可见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力,①符合题意;中国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丹麦用电子货币代替纸币,委内瑞拉发行新的货币,都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④符合题意;上述三个国家的货币方案和措施,都没有改变用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也不能稳定物价和控制通货膨胀,②③不符合题意。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1:生活与消费(附解析)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1:生活与消费(附解析)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1:生活与消费(附解析)高考高频考点分析1.偶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2)信用工具(3)消费类型(4)消费心理2.常考点:(1)货币的基本职能(2)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影响价格的因素(4)价格变动的影响(5)消费观念3.必考点:(1)汇率(2)商品的价值量(3)影响消费的因素(三)考情分析预测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货币的职能、汇率变化及其影响、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作用。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计算类和曲线类选择题考查趋于减少,主观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价格、消费”部分。

在备考中应注意:(1)结合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考查其利弊。

(2)以图表等形式考查对价格波动的认识。

(3)结合具体事例考查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结合具体的消费行为考查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知识梳理核心考点一金属货币与纸币【真题导航】1.(2018年北京卷)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越出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A.强化人民币支付职能,弱化贮藏职能B.减少国内货币供给,降低物价水平C.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D.增加境外人民币需求,利于扩大进口【解题思路】此题考查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使其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这会增加境外对人民币的需求量。

在货币市场上人民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会引起人民币增值,增强人民币的购买力,进而有利于扩大我国的进口。

D项正确。

A中“强化”“弱化”说法错误;B中“减少国内货币供给”说法错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没有必然联系,C项排除。

故本题选D。

【答案】D【考点归纳】1.货币与纸币3.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1)外币汇率与本币汇率的变动是反向的人民币升值,换取外币增多,人民币(本币)汇率升高,外币贬值,外币汇率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8年北京卷)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越出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
A.强化人民币支付职能,弱化贮藏职能
B.减少国内货币供给,降低物价水平
C.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
D.增加境外人民币需求,利于扩大进口
【答案】D
2(2018年全国Ⅰ卷)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表1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3(2018年全国Ⅱ卷)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4所示。

这表明()
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
③甲与丙是替代品④甲与丙是互补品
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
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根据材料信息和图像信息,当甲的价格上升后,甲的需求减少,乙的需求量也相应减少,丙的需求量相应增加,这表明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与丙是互替商品或乙与丙是互替商品。

①③⑤符合题意,②④⑥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试客的购买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D
6.(2018全国Ⅲ·12)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这说明( )
①市场竞争导致商品优胜劣汰 ②商品使用价值会影响人的消费选择 ③功能不同的商品会相互替代
④商品使用价值因替代品出现而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通过电子产品不断发展的事例,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智能手机的功能取代传统电子产品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①应选;“功能”体现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智能手机因功能强大,消费者则增加对其的选择,②可选;智能手机和传统电子产品功能相近,③说法错误;认为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因其替代品的出现而减小的观点错误,④排除。

7.(2018全国Ⅰ·14)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

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见下图)的是( )
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 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 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 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8.(2016江苏·7)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大学生借助“校园网贷”进行消费的方式悄然“走红”。

但一段时间以来,“校园网贷”引发的借贷纠纷甚至债务悲剧也不时见诸媒体。

这警示我们( )
A.要反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
B.要避免贷款消费
C.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倾向
D.要做理性的消费者
【答案】D
【解析】
某些大学生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利用“校园网贷”进行贷款消费,结果引发借贷纠纷,这启示我们要做理性的消费者,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D项符合题意;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有时会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因此不能反对这种消费,但是过分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是不值得提倡的,A项说法错误;B 项说法明显错误;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络购物次数提高④人均消费支出显著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某地近5年来居民人均购物次数增长率变化图可以看出,该地居民消费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网络购物次数提高,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在图中反映不出来,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项。

7.(2019届河北衡水中学)2018年10月19日,苹果iPhoneXR手机开始预售。

该款手机配备双面全玻
璃设计、抗水防尘、无线充电、人脸识别技术等功能,最低售价8388元,顶配版本近万元。

面对新款苹果手机,许多消费者充满了矛盾之情:因性能好想入手,又因贵而深感无奈。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优质优价——使用价值越大的商品,其价格就越高
②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商品价格影响其需求
③量入为出,理性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④从众心理引发流行趋势——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表述错误,价值决定价格。

②符合题意,因贵而深感无奈体现了高档耐用品是高需求弹性,价格对需求的影响较大。

③符合题意,许多消费者既关注使用价值,也关注价值和自己的收入情况,体现了量入为出,理性消费。

故选C。

④不合题意,材料中提到的消费者并没有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而购买,而是根据商品性价比和自己收入进行综合的衡量。

8.(2019届陕西师大附中)2018年8月18日,市场机构尼尔森了解到,其发布的中国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2018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比一季度上升两个点,创继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历史新高,达112点。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提高()
①反映对未来收入预期较乐观②说明社会收入差距扩大
③促使企业提高产品的价格④源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C
9.(2019届湖北师大附中)受2018年上半年环保核查“回头看”行动以及行业专项整顿的影响,部分稀土分离企业被迫关停,导致稀土价格上涨。

截至2018年7月,稀土价格较年初上涨10%。

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B.C.D.
【答案】A
【解析】“受2018年上半年环保核查‘回头看’行动以及行业专项整顿的影响,部分稀土分离企业被迫关停,导致稀土价格上涨”,说明稀土的供给量减少,价格上涨,A符合题意;B说明稀土的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不符合题意;CD表明需求曲线移动,与题意无关。

本题选A。

10.材料
早在十多年前政府部门就开始致力于扩大居民消费。

但是,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始终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截至2018年不足39%。

相比之下,2018年美国的居民消费率高达68.8%,英国也达到了65.5%,欧元区平均为54.6%。

即使与经济发展处于相似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也明显偏低,2016年金砖国家(不包括中国)居民消费率平均为58.5%,高出中国20个百分点之多。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说应如何扩大消费,以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答案】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升居民消费的信心。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坚持我国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的分配制度,推动按生产要素分配,激发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拉动
内需,扩大消费。

③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升就业质量和水平,增加就业,扩大消费。

④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通过的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拉动居民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