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五

合集下载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言语理解与表达3. 判断推理6. 数量关系7. 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随着房地产市场限贷、限购等政策的出台,各地区_______出了一系列新兴的职业,从业者通过各种渠道帮助购买者_______政策的限制。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演化躲避B.演变避免C.衍生规避D.衍化避开正确答案:C解析:“演化”指物种进化。

“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

“衍生”指演变而产生,从母体物质得到的新物质。

“衍化”指演变产生变化的意思。

四个词语中只有“衍生”包含了“产生新事物”的意义。

结合后文的“新兴的职业”可知,“衍生”用在此处最合适。

第二空中,“规避政策”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答案为C。

2.按国内专家计算,中国现有的石油资源只够开采13年,天然气40年,煤炭60年。

这绝非_______,而是不争的事实。

若没有新的能源_______,人类只好再回到牛车薪火时代去。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杞人忧天使用B.信口开河延续C.哗众取宠更新D.危言耸听替代正确答案:D解析:由“13年”、“40年”、“60年”可知,专家的话表达的是对资源问题的严重担忧。

“信口开河”和“哗众取宠”均体现不出担忧的意味,排除B、C。

第二空中,句意为石化资源已严重不足,需要找到能“替代”的新能源,A项“使用”不合句意,排除。

答案为D。

3.音乐电视这种舶来的艺术形式,已在中国_______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世界化B.民族化C.市场化D.社会化正确答案:B解析:“舶来”指的是从国外进口,结合句意可知,句子描述的是舶来品的“中国本土化”。

四个选项中只有“民族化”与“中国本土化”意义相近,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B。

4.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能明白,艰苦的环境_______能磨砺一个人,使他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意志,但我们不要忘了,苦难同时也会_______人的力量和斗志,让人悲观绝望。

2010年江苏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类真题及参考解析

2010年江苏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类真题及参考解析

2010 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C类)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一、造词填空。

从题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文意的一项。

请开始答题(1~5题):1.牛年末虎年初,世人已经开始思考:国际旅游岛的规划,对于海南楼市究竟会有多大的利好带动?这一轮房价暴涨,海南岛是否会有____1993年房产泡沫覆辙的危险?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延续B.开启C.重蹈D.出现2.在太阳系中,土星是仅次于木星的第二大行星,____是地球的1O0多倍,其巨大的____可达13O0万公里。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体积引力场B.规模磁力场C.质量质量场D.面积吸引力3.作为互联网革命的产物,网络文化已经成为____80后一代青年人的主流文化。

我们这些印刷文化的过来人,对这一新崛起的网络文化,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都____认真对待。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影响不得不B.支撑不能不C.控制应该D.支持必须4.统筹城乡管理就是要____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____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____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臵。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突破调整去除B.纠正调整削除C.打破纠正去除D.突破纠正铲除解析:C。

打破结构,纠正偏向,习惯性搭配。

5.(1)他其实跟大家一样,也会有自己的局限的,你____把他说得太好了。

(2)她刚刚正式接手公司主办会计,有时____忙乱一些。

(3)由于经验不足,我们在工作中走一些弯路是____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免难免未免B.不免未免允许C.未免不免难免D.难免不免可能二、片段阅读。

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数字推理 2. 数学运算 3. 图形推理 4. 定义判断 5. 类比推理6. 逻辑判断7. 言语理解与表达8. 资料分析9. 常识判断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1.0,0,6,24,60,120,( )A.180B.196C.210D.216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为立方修正数列,0=03-0,0=13-1,6=23-2,24=33-3,60=43-4,120=53-5,(210=63-6),所以选择C选项。

2.2,3,7,45,2017,( )A.4068271B.4068273C.4068275D.4068277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为平方递推数列,3=22-1,7=32-2,45=72-4,2017=452-8,(4068273=20172-16),最后计算直接用尾数判断即可,所以选择B选项。

3.2,2,3,4,9,32,( )A.129B.215C.257D.283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为递推数列。

2×2-1=3,2×3-2=4,3×4-3=9,4×9-4=32,9×32-5=(283)。

所以选择D选项。

4.0,4,16,48,128,( )A.280B.320C.350D.420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为递推数列,与2010年国考题第一个数字推理题规律相同。

从第三项开始,递推式为an+2=(an+1-an)×4。

或者用乘法拆分,分别为:2×0,4×1,8×2,16×3,32×4,下一项为64×5=320。

故选B。

5.0.5,1,2,5,17,107,( )A.1947B.1945C.1943D.1941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为递推数列,递推式为an-1×(an+1)+an=an+2,n≥1。

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目录 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一)(1) 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二)(24) 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三)(48) 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四)(72) 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五)(95) 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六)(120) 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七)(143) 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八)(166) 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九)(191) 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十)(214)
内容简介
中公教育的李永新、张永生、邓湘树、宋震、王学永、李琳、吴鸿民、于天笑等老师是公务员考试辅导领域 公认的最一流师资,这一团队结合多年辅导智慧,在把握公考最新变化与趋势的基础上,倾心打造了国内最一流 的品牌图书——李永新团队系列公考图书。几年来,这一系列图书以其精深的研究与强大的创新成为引领公考的 领袖图书,本书具有如下四大特点:一、八年辅导智慧结晶
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2010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分册信息
03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历年真题精解·行 政职业能力测验》
04 人民日报出版社
《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是2010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永生、张成、邓湘树、 李琳、刘彦、于天笑、王振东、吴鸿民、王学永。
第一,真题命题科学,思路稳定。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色所谓“公务员考试题”,很多胡拼乱凑,不仅题目 刁钻古怪,而且答案解析错误连篇,根本谈不上科学性。这样的题目只能把考生引入歧途。浮躁的空气中,历年 真题对广大考生的指引性作用更显珍贵。
第二,解真题有利于把握规律。多做真题可以使考生透过真题分析了解命题规律,并学会换位思考,全面了 解命题意图,从而快速提高考试成绩。

201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词填空 2. 概括文意 3. 图形推理 4. 类比推理 5. 逻辑判断6. 定义判断7. 数字推理8. 数学运算9. 常识判断10. 资料分析1.在过去六十年中,现代中国的建设走过一条_____的道路,经历过无数艰辛、动荡、摇摆与反复,既有山重水复之_____,也有柳暗花明之转机。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循环往复迷惘B.迂回曲折困惑C.艰难险阻迷惑D.跌宕起伏困难正确答案:B解析:由后文的“经历过无数艰辛、动荡、摇摆与反复”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体现这四个词语的意思。

A项“循环往复”仅体现了“反复”;C项“艰难险阻”仅体现了“艰辛”;D项“跌宕起伏”仅体现了“动荡、摇摆”。

只有B 项“迂回曲折”体现了这四个词语的意思。

2.《功夫熊猫》的热映说明“中国元素”已不仅仅只是好莱坞电影中的_____,它甚至已经成好莱坞电影导演的灵感来源。

片中“功夫”和“熊猫”两个主要元素都来自中国文化,而猴王、老虎、螳螂、毒蛇、丹顶鹤等五大高手更是把中国功夫中的轻功演绎得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点缀惟妙惟肖B.卖点栩栩如生C.陪衬精妙绝伦D.题材活灵活现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干扰项为C。

“精妙绝伦”意为精致美妙,无与伦比;“惟妙惟肖”形容模仿得非常逼真。

句意为“功夫”和“熊猫”两个主要元素都来自中国,《功夫熊猫》中五大高手对中国功夫模仿得非常像,故选“惟妙惟肖”更贴合句意。

另外,“点缀”一般强调其积极意义,多有锦上添花之意;“陪衬”在使用时则相对消极。

从句意来看,这里应填一个积极意义的词,故选“点缀”更合适。

本题答案为A。

3.奥运一百多年的历史始终陷入一种_____。

一方面它高扬超越民族的人类精神,另一方面参与竞争的基本单位是民族国家。

前者表现为超越功利的尊重和欣赏;后者则是更实在的、不敢怠慢的国家荣誉和自尊心,金牌多寡成了竞争的_____。

2010年9月18日联考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WORD完整版)

2010年9月18日联考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WORD完整版)

2010年9月18日联考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发布(WORD完整版)2010年9月18日,2010年下半年共12个省市的公务员考试笔试如期举行。

除北京外,其余省市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内容相同,从大纲到考试题型都与国考保持一致,由此再次体现了省考向国考靠拢的趋势。

本次考试特点一、试卷结构与上半年联考类似,形式趋于稳定本次联考总题量为120题,共有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五大模块,参加联考的各省市的模块顺序有所差别,而模块内部的题序无变化。

二、考察内容以国考为指导,难度分布较为适中三、争议题相对于2010年国考大大减少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之选词填空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参考时限30分钟)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中国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

春日_________,夏天绿荫满枝,秋时_________,冬日银装素裹。

A 姹紫嫣红硕果累累B 风光旖旎充实丰盈C 生机勃勃琳琅满目D 婀娜多姿五谷丰登【QZZN答案】A【QZZN解析】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

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

“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生机勃勃”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婀娜多姿”形容女性姿态各异,美丽娇媚,轻盈柔美。

这里形容“春日”,可以排除D选项;“充实丰盈”通常用来修饰人,“琳琅满目”常用来形容东西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第二个空处的成语用来形容“秋天”,而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用“硕果累累”来形容最为合适。

所以选择A选项。

【原文出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春日的姹紫嫣红,夏天的绿叶满枝,秋时的充实丰盈,冬季的银装素裹。

而我对秋天却情有独钟,走进秋天,就走进了一份意境,一份情怀,一切都会使你感慨。

蘸一抹落叶的金黄,染一层芦絮的洁白,披一缕太阳的余辉,沐一丝微笑的凉风,飘一行绵绵的细雨,这就是秋的明艳。

华图行测终极模拟试卷五答案及解析

华图行测终极模拟试卷五答案及解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终极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常识判断1.D[解析]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我国成为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世界第一是意大利。

2. A[解析]B选项,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C选项,澜沧江不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应该是多瑙河。

D选项,我国河运最发达的河流是长江。

3. C[解析]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五四运动是1919年,A错误。

戊戌变法在辛亥革命之前,B错误。

三大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因此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D错误。

4. C[解析]造纸术发明于西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因此A错误。

早在魏晋时期已经出现,广泛应用于唐末,因此B错误。

D选项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不是雕版印刷术,D错误。

5. D[解析]A选项和B选项错误,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劳动力价格上升,所以既不利于出口也不利于引进外资。

C选项,人民币升值和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无关。

因此本题选D。

6. A[解析]董仲舒是西汉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正是由于他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B选项,老子的思想是辩证的,但不是唯物的,老子属于唯心主义思想家,。

C选项,孔子的思想是“仁”而不是“仁政”。

D选项,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是黄宗羲提出的。

7. D[解析]因为被告是A部,A部属于县级以上政府,因此需要去中级人民法院诉讼。

同时在一般的案件中采取被告所在地诉讼原则,因此去B城。

本题选D。

8. D[解析]A选项,公民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获得物质帮助,失业不符合。

B选项,服兵役在我国不是一种义务。

C选项,只有劳动者才有休息权。

因此本题选D。

9. D[解析]选项D在十八大报告中表述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0. C[解析]A选项正确,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以秦岭淮河为界。

B选项正确,新疆的整体地形以天山为界,北部为准噶尔盆地被称为北疆,南部为塔里木盆地被称为南疆。

[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本硕类(判断推理)模拟试卷5.doc

[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本硕类(判断推理)模拟试卷5.doc

[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本硕类(判断推理)模拟试卷5类比推理1 三心:两意(A)五脏:六腑(B)朝令:夕改(C)惊世:骇俗(D)信誓:旦旦2 平静:讲述(A)欣喜:接受(B)恼怒:言论(C)悲哀:哀乐(D)快乐:行为3 愤怒:驳斥(A)微笑:高兴(B)可爱:纯真(C)详尽:陈述(D)善良:魅力4 物价上涨:宏观调控:经济措施(A)刮风:下雨:乌云(B)落后:教育:政策(C)生病:吃药:治疗(D)生产:运输:商品5 促销:利润:商场(A)游戏:娱乐:游乐园(B)美化:绿化:城市(C)检修:安全:铁路部门(D)诚信:美德:人类6 尊重:崇敬(A)承受:忍受(B)了解:知晓(C)疲倦:困乏(D)动摇:松动7 兼济天下:独善其身(A)扶危济困:落井下石(B)前车之鉴:后顾之忧(C)出双入对:形单影只(D)好高骛远:好大喜功8 业务:业绩(A)工作:收入(B)现实:幻想(C)投入:产出(D)手术:疗效9 政务:公文(A)广告:电视(B)品牌:产品(C)市场:需求(D)规划:计划10 风俗:习惯(A)男人:大人(B)吃饭:生活(C)电力:能源(D)爱好:特长11 寓言:哲理(A)日记:笔记(B)邮箱:信件(C)成语:典故(D)通讯:报道12 学生证:学生(A)驾驶证:开车(B)学位证:学校(C)结婚证:夫妻(D)身份证:护照13 比赛:裁判(A)歌唱:指挥(B)诉讼:法官(C)驾驶:司机(D)考试:监考14 电报:通讯(A)电流:电灯(B)金属:传导(C)信号:雷达(D)报纸:传媒15 鱼沉雁渺:音信全无(A)风声鹤唳:人心惶惶(B)焚琴煮鹤:附庸风雅(C)举杯望月:对牛弹琴(D)势成骑虎:威风凛凛16 农民:农药:庄稼(A)医生:药物:疾病(B)学生:知识:成绩(C)原告:法律:权益(D)司机:汽油:汽车17 博弈论:经济学:纳什(A)历史学:新儒学:钱穆(B)小说:文学:梁启超(C)日心说:天文学:哥白尼(D)量子物理:物理学:薛定谔18 诊断:疾病:仪器(A)考查:知识:试题(B)尺子:丈量:长度(C)提高:学习:素质(D)工作:生活:丰富19 勘探:矿石:工厂(A)运输:货物:火车(B)养殖:鲤鱼:餐厅(C)训练:士兵:战场(D)驯服:海豚:大海20 芒种:成熟:节气(A)音响:立体:设备(B)流星:闪光:天体(C)冠礼:婚嫁:礼仪(D)古稀:高寿:称谓21 程序:会议:主持人(A)规则:比赛:裁判(B)指导:交流:领导(C)方案:工作:情况(D)平台:活动:专家22 物体:振动:声波(A)土地:耕种:丰收(B)飞机:延误:滞留(C)岩石:风化:沙粒(D)导线:通电:磁场23 金文:青铜器:书体(A)年轮:树木:标志(B)水墨画:宣纸:国画(C)沙漏:玻璃:容器(D)唐三彩:陶器:色彩24 ( ) 对于领航相当于规则对于 ( ) (A)航班选手(B)航标犯规(C)导航比赛(D)航线裁判25 ( ) 对于湿地相当于稀土对于 ( ) (A)候鸟工业(B)生态资源(C)雨水黄金(D)沼泽矿产26 书签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浏览器(A)阅读网页(B)书本收藏夹(C)记录网页(D)书本插件27 ( ) 对于织物相当于彩陶对于 ( )(A)刺绣陶器(B)染料彩绘(C)丝绸岩画(D)织机图案逻辑判断28 在毕业考试结束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五1.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乙醇可以替代汽油成为汽车的燃料。

实际上,世界上已经有超过500万辆汽车使用乙醇作为燃料,这些乙醇燃料汽车不仅比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汽车更经济,而且几乎不会向环境排放有害的温室气体。

根据这段话,我们可以推出的是()A.乙醇燃料具有经济的特点B.只有乙醇可以替代汽油成为汽车的燃料C.世界上大部分汽车都在使用乙醇作为燃料D.乙醇燃料将是绿色能源的一种出路答案D[解析] A项是本段文字的直接表述并非推论,B、C两项是错误的理解。

由文中的“乙醇可以替代汽油成为汽车的燃料”和“几乎不会向环境排放有害的温室气体”可以推出D 项正确。

2. 氢能无限,在地球上的氢主要以其化合物,如水、甲烷、氨、烃类等的形式存在。

而水是地球的主要资源,地球70%以上被水覆盖;即使在大陆,也有丰富的地表和地下水。

水就是地球上无处不在的“氢矿”。

不属于本段文字所反映的信息的是()A.氢是一种化合物B.氢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C.氢能具有来源多样的特点D.水是氢能最重要的来源答案A [解析] 由“氢能无限”以及来源于水等可以看出氢能的可再生、来源多样的特点,B、C两项表述正确。

由“水就是地球上无处不在的‘氢矿’”不难推出D项正确。

而A项完全是断章取义。

3.现代传媒已经比传统传媒有了较大的重心位移,即从出卖传媒本体原有价值过渡到营销传媒附加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重心转移造成了传媒与受众的脱节,一句话,传媒不再像从前那样依赖受众了,传媒如今更加依赖广告商了。

作者想要表述的观点是()A.现代传媒越来越市场化了B.现代传媒的重心转移不失为一种好现象C.现代传媒与传统传媒相比有较大的局限性D.现代传媒的绝大多数收入来自广告答案A [解析]B、C两项倾向性过于明显的或褒或贬都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D项属于对本段文字的过度推断,不是此段论述的重点。

所以选A,可以完全概括作者的观点。

4. 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城市包括它周围的农村地区如果能相对的自给自足将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它将有能力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当然这不排除和其他周围城市甚至更远地区的贸易交换,但本土地区不能依赖这种贸易往来来维持生存。

作者的态度是()A.认为只有自给自足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B.对贸易交换持否定态度C.在可持续性城市发展中,人们的基本需求应该脱离贸易D.与乡村地区相比,城市更容易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答案.C [解析]A项论述过于绝对。

由“当然这不排除和其他周围城市甚至更远地区的贸易交换”可知B项错误。

D项作者并未谈及。

由“如果能相对的自给自足将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本土地区不能依赖这种贸易往来来维持生存”可知D项正确。

5.“石”的虚用,正在其对“意”(神)的激发。

析而言之,包括对情的激发和对理的挖掘两个层面的统一。

第一层面是指“石”所引发的审美感受,表现为主观感情的流露。

第二层面是指“石”蕴含的审美意蕴的阐发,表现为审美感受的深化和审美联想的拓展。

正是这两个层面焕发情神的虚用,才促成了意由景生、象外生境的虚境形成。

这段文字想要说明的是()A.主观感情的流露是“石”所引发的审美感受的表现B.“石”在意境营造中的虚用—美感生发C.“石”蕴含的审美意蕴的阐发表现为审美感受的深化和审美联想的拓展D.由“石”的形式而生发出审美感受,是意境生成的必须条件,也是游赏者必然的感觉反应答案.B [解析]A、C两项分别是“两个层面”中的一个方面,故表述不全面。

D项本段文字并未谈及。

只有B项是对本段文字概括、全面的表述。

6. 城市遗产的利用现在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和旧建筑再利用两方面。

就旅游开发来说,方式单一,无非是把传统街道做成旅游商业街,到处都是明清一条街,还有汉街、唐街、宋街,大有千街一面的势头;要么就是仿效上海新天地,很多城市都把一些旧建筑群造成“某某新天地”,也无论原有的功能是什么,周围的环境区位如何,一律改作高档酒吧和餐馆。

这段文字所表明的中心是()A.城市遗产利用方式的单一和趋同B.城市遗产的利用现在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和旧建筑再利用两方面C.当今城市遗产的利用存在误区D.对当地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造成了遗产利用的单一和趋同答案.A [解析]B项只是例证而不是中心。

C项表述过于宽泛不够具体。

D项所述的原因本段文字并未提及。

A项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整段话的中心意思,是正确的。

7. 手持相机的摄影者,无论性格如何内向,就在快门的“咔嚓”一声中,他的思考、他的观察,都立刻通过镜头定格在底片上。

镜头是人们心灵的诉说着,什么也瞒不过镜头。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A.相机B.摄影者C.镜头D.摄影者的观察和思考答案.C [解析]不难发现,本段文字主要是讲述镜头的,而相机、摄影者等都是为了表现镜头的,都不是表述的重点。

8. 书是读书人生命的一部分,是读书人一生难以割舍的情缘。

书话中渗透着他们与书的血脉联系,自然情感的抒发也会不自觉地弥漫于整个书话的写作之中。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A.书话B.书C.读书人D.自然情感答案.A [解析]书和读书人的联系是渗透在书话之中的,而“自然情感的抒发也会不自觉地弥漫于整个书话的写作之中”,所以说书话是这段文字表述的重点。

9. 传统上说,理解与应用是两个独立的、前后分割的学习阶段。

学生在学校的任务就是理解,而且认为他们在没有理解前是不能应用这些知识的。

没有理解前就进行实践被看作是死记硬背,不被认可。

在这种假设下,我们可以知道()A.理解和应用是矛盾对立的B.学生的学习绝大部分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相脱离C.理解应在应用之后D.知识的应用应被看作是学习的组成部分答案.B [解析]A项是对“理解与应用是两个独立的、前后分割的学习阶段”的断章取义的表达。

C项是本段文字假设的内容而非结果。

D项是作者赞同的观点而非本段文字假设的结果。

只有B项是正确的。

10. 虽然教授与教师曾经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但现在学生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得信息与知识。

当教师和教授担当知识的源泉与传播者角色的时候,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规定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方法。

他们可以单方面规定学习的标准,学生则必须遵守这些标准。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A.作者对教授和教师持否定态度B.教授和教师曾经垄断着知识与信息的来源C.教授和教师单方面规定的学习标准并非完全是正确的D.学生不再需要教授和教师答案.B [解析]A项明显错误,作者只是对“教授与教师曾经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这种控制模式持否定态度。

C项本段文字并未谈及。

D项是错误的推断,虽然“现在学生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和知识”,但不能由此推断出学生不再需要教授和教师。

由“教授与教师曾经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可以得出B项完全是正确的。

自测题1. 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这个煽情的年代而牺牲自己应有的尊严。

长篇小说不能为了适应某些读者而缩短自己的长度、减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难度。

我就是要这么长,就是要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

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么写。

不符合本段意思的是()A.长度、密度、难度—长篇小说的尊严B.应竭力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C.长篇小说并不为了迎合某些读者而改变自己D.长篇小说已经不能够适应读者2. 为了辨别一颗恒星周围的昏暗天体,天文学家现在通常使用一个不透光的小圆盘或者光栅除去来自恒星的光线。

但是很多光线在这些障碍物周围都会产生衍射现象,就像声波在墙壁周围会产生弯曲一样。

这些偏离的光线会湮没来自伴生行星的光信号,使天文学家很难观测到这些天体。

“在这些障碍物周围…”中的“这些障碍物”指的是()A.昏暗天体B.小圆盘或者光栅C.恒星D.伴生行星3.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作为发展生产力主要的源泉,并导致以知识生产率取代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智能化制造的价值。

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的发展B.劳动生产率已被取代C.智能化制造价值的提高是知识生产率取代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知识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4. 政府、媒体和商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往往是急功近利的,希望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竞争产生更广泛的国内和国际影响。

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是否可以通过评审进入某一级的名录,而在于保持它的活力,使它在当代都市文化环境中能够获得生存繁衍的空间,从而保护都市文化的生态环境,增强都市文化的凝聚力。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的价值”的是()A.保持其自身的活力B.增强都市文化的凝聚力C.通过竞争和宣传扩大影响D.保护都市文化的生态环境5. 教育应否产业化、市场化事关重大,它关系着在市场经济中,教育服务中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的划定和政府职能定位,它关系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和轨道,关系着教育发展的进程和成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对于“教育应否产业化、市场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一问题的提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B.它与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密切相关C.它关系着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进程D.作者对这一问题并未做出回答6. 牛顿的贡献就是把“自然界是按照数学规律设计的”理论从空想变为现实。

在牛顿之前,信奉这句话的人多是数学家;由于牛顿的巨大贡献,牛顿之后,信奉这句话的人变成了普通人,这就使许许多多人的思维方式得以改变。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A.“自然界是按照数学规律设计的”这一理论是由数学家提出的B.牛顿的这一贡献改变了许多人的思维方式C.普通人并不相信数学家D.牛顿之前,只有数学家信奉“自然界是按照数学规律设计的”这一理论7.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现是什么?人们会列举一系列科学发现,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计算机的发明…但有识之士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最深刻的发现,是人们对自己生存危机的发现,是对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将如何影响人类进化的认识。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计算机的发明并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现C.科学技术给人类的进化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D.人类对自己生存危机的发现是伟大而深刻的8. 他很倔强,他不会让身边的每个人都喜欢,但是他却赢得了每个人的敬重。

“他”是杨业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员,他是一位共和国军队的将军。

这段文字主要写了()]A.杨业功的性格B.杨业功是将军C.杨业功受到所有人的敬重D.杨业功的品质和身份9. 俄罗斯是一个科技和产业潜力非常雄厚的国家,但又是一个缺乏创新活力的国家。

截至目前,从事创新活动的企业只约占5%。

而且只有五个工业部门产值超过工业平均增加值。

通过这段话,我们了解到()A.俄罗斯应全面实施科技和产业的创新活动战略B.俄罗斯没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C.俄罗斯只有五个工业部门进行创新活动D.俄罗斯的工业平均增加值是很高的10. 傅斯年的一生刚好跨越了20世纪上半段,这正是中国一个极其混乱而又充满变革性的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