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

合集下载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三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三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三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导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重点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带和录音机。

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7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1、看图听音乐,说说你从歌词和图画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2、大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创作背景每当唱起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歌词中描绘的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想起刚刚过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

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这一首歌,更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

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

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

50多年来,乔羽共创作了1000多首歌词,每首都不过数百甚至数十字,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品味着抒情的歌词,心头却会涌起纯真、振奋、美好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2)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的字。

(方法提示:小组长负责抽卡点名认读;或全组轮读;同座互相抽查。

)(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认了字,又读了词,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好后还可以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

3、指名读,检查生字和课文的认读情况。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教案(最新4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教案(最新4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教案(最新4篇)篇一: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学唱这首歌。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教学方法:综合识字法、图文结合法、朗读感悟法、想象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幸福童年照片。

教学流程:一、回顾生活,接触快乐1、学生展示自己的成长照片,向大家介绍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

2、导课:北京的小朋友也和我们一样,瞧,他们来了,你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说)3、板题著名的词作家乔羽爷爷看到小朋友这么开心,就创作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1、播放歌曲,看看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2、请学生把课本翻到71页歌词,自由读文,想办法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巩固识字游戏:划船接力去白塔。

双桨波浪倒影环绕飘荡愉快凉爽尽情幸福洒满绿树红墙4、读课文接力。

5、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三、突破重点,品味快乐(一)、伴着音乐再读一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小节,边读边想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受?(二)、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这一小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师生评议。

3、小声读一读,你从那些词句里感受到美?理解“倒映”“环绕”“推开”等。

4、直观感受北海秀丽风光。

播放课件。

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三)、学习第二小节1、指名读,你为什么喜欢第二小节?2、质疑:“红领巾”指什么?水中的鱼儿为什么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歌唱?3、激情仿写:水中的荷花望着我们,天空中的小鸟望着我们。

4、配乐朗读1、2小节。

水中的鱼儿,天空中鸟儿,水里的荷花仿佛也成了我们的一员,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快乐读出来吧。

(三)、学习第三小节1、默读思考:是谁给我们安排下了幸福生活?2、讨论交流:3、你有过“尽情欢乐”的体验吗?4、课件展示旧社会孩子们的童年。

有关《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4篇

有关《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4篇

有关《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4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篇1学习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导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带和录音机。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7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1、看图听音乐,说说你从歌词和图画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2、大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创作背景:每当唱起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歌词中描绘的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想起刚刚过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

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这一首歌,更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

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

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

50多年来,乔羽共创作了1000多首歌词,每首都不过数百甚至数十字,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品味着抒情的歌词,心头却会涌起纯真、振奋、美好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2)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的字。

(方法提示:小组长负责抽卡点名认读;或全组轮读;同座互相抽查。

)(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认了字,又读了词,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好后还可以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

小学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三篇】

小学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三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词作者是乔⽻、曲作者刘炽都是我国的词曲作家;作于20世纪50年代,是⼉童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传唱半个多世纪到现在仍然是经久不衰。

⽆忧考⼩编整理了⼩学⾳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学⽣⽿熟能详的歌曲,学习对歌曲旋律的学习不会有太⼤的困难,但对歌曲情绪、情感的理解、把握、表现需要教师进⼀步的指导。

相信在教师精⼼创设的情境中,在深⼊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在富有感染⼒的⽰范下,学⽣会越唱越想唱,越唱越喜欢。

教学⽅法:听唱法、教唱法与随琴跟唱法。

在较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三段歌词。

教学⽬标:1、初步了解影视⾳乐,能以柔美的声⾳、连贯的⽓息演唱歌曲,表达热情、优美的⾳乐情绪。

2、运⽤⽰范演唱、指挥⼿势、情感术语提⽰等⽅法,引导学⽣体会以柔美、轻快的声⾳表现欢快、热情的⾳乐情绪。

感受驾着⼩船,悠闲⾃得的⾳乐形象。

3、培养孩⼦们热爱祖国,热爱⽣活的情感,使学⽣感觉到⽣长在社会主义祖国⽆⽐幸福。

教学课时:第⼀课时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不同情绪的意境美;能⽤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让学⽣能够熟练掌握弱起节奏OX XX的唱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电⼦琴(钢琴)、竖笛、船型座位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问好!⼆、导⼊教师播放课件:影视⾳乐《敢问路在何⽅》、《葫芦娃》师:同学们,在哪⾥听过吗?会唱的同学随着⾳乐可以唱⼀唱⽣:是电视剧《西游记》、动画影⽚《葫芦娃》的主题曲。

师:不错,这些都是影视⾳乐。

影视⾳乐分为影视歌曲和影视器乐曲两种。

影视歌曲:是指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作为⽚头曲、⽚尾曲及插曲,并随着影视作品的流⾏⽽被⼴泛传唱,并得到⼤家喜爱的曲⽬。

影视器乐曲:分为场景⾳乐、背景⾳乐和情景⾳乐。

下⾯⽼师就带着⼤家来欣赏⼀部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感受优美的风景和歌声。

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师:好听吗?⽣:好听师:这么优美动听的歌曲,你们知道歌曲名字吗?⽣:回答师:下⾯⽼师就给同学们介绍作品及其作者三、作品及作者简介:《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是⼉童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传唱半个多世纪到现在仍然是经久不衰。

苏教版三年级上《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上《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

《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这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

它的作者是()。

2、通过课前预习,你已经会读哪些生字了呢?你还能为哪个生字组词?【合作探究】探究一:认读生字词(一)学习引导: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5、自由认读下列生字词:双桨推开波浪白塔四周环绕轻轻飘荡凉爽愉快洒倒映伙伴悄悄安排6、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

(二)展示交流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探究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学习引导:1、标上小节号,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展示交流可以个别展示、小组竞赛、挑战别人等。

探究三:品读第一自然段(一)、学习引导1、先看看文中的插图,再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呢?2、联系上下文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3、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从课文中找出。

4、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是怎样的状态呢?(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5、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6、练习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三年级语文1《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1《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

淮师二附小三年级语文第 1 课课文导学案编者卜奎雷时间20分第 1 课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习要求】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我能读写本课8个生字,能读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

还能用生字组成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3.我能说出诗歌内容及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作业】2.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tuī kāi bō lànɡ yú kuài dào yìnɡ()()()()huán rào sì zhōu shuānɡ jiǎnɡ()()()【课内知识回顾练习】1.我能辨字组词。

谁()狼()消()推()浪()悄()酒()奖()塔()洒()桨()答()2.我能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白塔()的生活()地唱歌()的风()的小伙伴()地飘荡3.我会对号入座。

轻:(1)重量小;(2)数量少,程度轻;(3)轻松;(4)不重要;(5)用力不猛;(6)轻视。

(1)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2)这场战斗很重要,我们千万不能轻.敌。

()(3)新来的老师很年轻.。

()(4)作为班长,身上的责任不轻.啊!()(5)油比水重,所以轻.浮在水面上。

()(60今晚,剧院有一场轻.音乐会。

()4.我会找朋友应映()照答()放()倒()飘漂()浮()扬()荡()泊5.填空(1)“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 _。

(2)“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一句中的“谁”是。

【课外知识拓展】探究句子我最棒。

1.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1)这句话中把鱼儿当做()来写,表达了我们内心的()。

(2)想象一下,鱼儿回到水深处,会说些什么呢?2.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1)句子中的“谁”指的是()。

(2)如果你也在和小伙伴们一起荡舟,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课题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页)语文园地五(页)。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优秀8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优秀8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优秀8篇)教学过程:篇一【激趣导入】1、教师弹奏影视音乐。

师生问好:上课!等一下老师要弹(吹)奏几段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乐曲。

师:弹奏乐曲《大风车》、《西游记》、《红星歌》和《猪八戒背媳妇》各小段。

生: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

师:边弹边问师生互动,学生齐声回答。

师:看来你们都很熟悉啊!是在电影和电视剧里听到的吧!生:齐声说:是!师:是的!刚才这几首乐曲都归属于影视音乐。

影视音乐: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为电影节目和电视节目服务的音乐。

它分为歌曲和器乐曲两种。

其中歌曲分为主题歌、插曲和片尾曲。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影视音乐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寓教于乐】1、介绍曲词作者。

2、介绍歌曲背景。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当时影片的画面是:北京市一小学的五年二班,被评为最优秀的班级。

为了庆祝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脸庞,柳树在随风摇摆,美丽的白塔倒映在水中多美的景色,就在这时音乐响起,把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想像一下,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教师播放录音范唱,要求学生即兴的随音乐做动作。

)3、初听歌曲,设问:好!听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旋律高低起伏很优美、抒情!歌曲非常好听、听到了歌曲我仿佛真的划着小船。

)4、学唱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很优美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第一段。

学唱曲谱。

在学唱之前,我们要解决一个难点,就是歌曲的弱起部分。

弱起:强拍处有空拍而且在最开头(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1)学唱0X XX 弱起小节(2)唱第一乐段旋律,引导学生用有强弱变化的声音演唱。

( 教师弹琴反复教唱,并及时纠正学生在演唱时出错的乐句,使之改正直到教会为止。

)(3)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4)学唱二声部合唱。

教师弹琴反复教唱,并及时纠正学生在演唱时出错的乐句,使之改正直到教会为止。

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

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我会朗读朗读课文。

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并且能在文中给诗歌划出小节二、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学习难点: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四、教法指导:目标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教学法、。

五、学法指导:阅读自悟法、合作交流法。

六、课前预习:读通课文,会认本课生字,能理解本课生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七、目标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写的是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它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

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

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

(媒体播放歌曲)2、介绍北海:(出示北海公园图片)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不是真正的海,只是一个较大的湖。

3、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八、自主学习:学习引导(1):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

九、合作探究:学习引导(2):1、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2、、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1、自由认读下列生字词:双桨推开波浪白塔四周环绕轻轻飘荡凉爽愉快洒倒映伙伴悄悄安排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

(二)展示交流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3、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4、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5、小组交流,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十、拓展延伸: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十一、目标检测:1、给生字描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
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二课时)
1.让我们荡起双桨活动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活动方案】
活动一:初读文本,扫清障碍
(1)自己朗读课文,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重点读好:
白塔四周飘荡悄悄愉快
凉爽安排尽情双桨红墙
(2)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小组讨论,想办法记住生字;
(4)各组将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和难理解的词语写上黑板,派代表带领全班同学学习.
活动二:再读文本,理清脉络
1. 自读课文,理清条理。

2 .检查朗读课文:举行朗读接力赛,小组内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比一比,赛一赛。

3 .齐读全文
活动三:感受美景,朗读文本
1、自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朗读评价。

活动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桨墙洒愉
【检测反馈】
练习描红,完成习字册.
1.让我们荡起双桨活动单(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活动方案】
活动一:朗读体会,热爱祖国
1:绿树红墙、碧波荡漾,小船儿在水中轻轻飘荡,此时少先队员们在干些什么?心情怎样呢?自由读第2节体会。

2交流讨论:
(1)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2)理解“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句话.其中的”红领巾”和”太阳”分别指什么?
3朗读展示交流。

活动二:热爱生活,尽情欢乐
1、自由读,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2、交流:小朋友做完了功课,来尽情欢乐。

3、想象:尽情欢乐的情景?
4 朗读展示交流.
活动三:总结朗读,背诵课文
1.自由读三小节,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比赛朗读
3、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学唱歌曲。

4、背诵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