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集成的体系结构

合集下载

信息系统集成的体系结构

信息系统集成的体系结构
特点
信息系统集成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涉及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工程等多个领域;同时,信 息系统集成需要综合考虑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等多个方面,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
信息系统集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要性
1 2 3
提高信息共享效率
信息系统集成能够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 的共享,提高信息传递和利用的效率。
提升组织协同能力
数据集成工具
数据集成工具用于将不同来源的 数据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的共享
和交互。
数据集成工具包括数据抽取、转 换和加载(ETL)工具、数据仓 库工具、数据映射和转换工具等。
数据集成工具能够提高数据的质 量和一致性,为上层应用提供可
靠的数据支持。
应用集成工具
1
应用集成工具用于将不同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实 现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
在信息系统集成过程中,不同系统之间的功能模块可 能存在交叉或重叠,导致应用冲突。这不仅增加了系 统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还可能影响业务流程的顺畅 运行。
界面不统一
总结词
界面不统一是指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用户界面风格、操 作方式、交互逻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影响用户的使 用体验和效率。
详细描述
由于不同信息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界面设计和开发技术 ,导致界面不统一问题。这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和使 用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影响了企业形象和品 牌价值。
界面集成
界面集成概述
界面集成是将不同系统的用户界面进行整合,以提供统一的用户交互 体验。
界面集成方法
界面集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单点登录、门户网站和统一身份认证 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和优势。
界面集成技术
界面集成涉及的技术包括UI设计、前端框架和用户行为分析等,以确 保用户界面的美观、易用和个性化。

信息系统集成试卷及参考答案

信息系统集成试卷及参考答案

云南大学软件工程硕士《信息系统集成》课程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信息系统2. 体系结构3. B/S模式4. DNS5. 信息系统集成6. 数据集成7. 数据共享8. 接口集成9. 数据仓库技术10. J2EE1、信息系统是用信息化手段将业务逻辑固化的,是人、设备、应用软件、操作环境、业务流程的集合体。

信息系统是管理理念、整合实施水平的体现。

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2、体系结构,指信息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层次、拓朴结构、布局、接口、边界等;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操作规程、文档、参与的人员等。

3、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又称B/S结构。

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模式应用的扩展。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IE浏览器来实现的。

B/S 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 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最大的缺点是对企业外网环境依赖性太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企业外网中断都会造成系统瘫痪。

4、DNS 是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的缩写,它是由解析器和域名服务器组成的。

域名服务器是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

将域名映射为IP地址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

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

DNS 命名用于Internet 等TCP/IP 网络中,通过用户友好的名称查找计算机和服务。

当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输入DNS 名称时,DNS 服务可以将此名称解析为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如IP 地址。

物流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功能定位与体系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功能定位与体系结构

该文件 ,则将该文件彻底删除 。 云服务 器上 存储 的文件 可 以根 据用 户 的 需求进 行类型转换 ,一般是 隐私文件和普通文 件之间的转换,从数据 安全 角度上看 ,从 隐私 文件转为普通文件的风险远 比从普通 文件转化 为隐私文件来得高,因此,这 里重 点讨论 隐私
究 【 J 】 . 辽 宁工业大学学报 , 2 0 1 2 ( 0 4 ) .
则说 明文件并未改变过 ,也就是云服务器的文 件与本地文件相一致 ,则不 需要将该文件再上
钥进行加密,可信第三方通过公钥进行解密后
直接将 请求发送 给云服 务器 。云服务器接收到 文件属性更新请求后,接 收来 自本地客户端发
作者简介
卓 皓,男,硕士 ,助教 ,研 究方向为云计 算技
术、移动开发技术等。
随着 信 息技术普 及与 现代 物流业 的迅 速
发展 , 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 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 快速 、高效的现代物流活动必须依赖于信 息技 术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相融合, 以信 息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这 已成为企业 降低 物流成本 、提高竞争力 的重要手段。此外,信 息化也促进 了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企 业 的转型与级 。可 以说 ,物流信息化的应用和 图 1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层次模 型
转化执行过程,本地 隐私文件 需要转换为普通
文件后在云端同步,首先必须 发送一个请求给
可信第三方,该请求通 过本地客户端保存 的私
[ 5 】李志敏 . 哈希 函数设计与分析 【 D ] .北京:
北京 邮电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 2 0 0 9 .
果云服务器文件索 引列表 中具有相 同的索 引,
【 关键词】物流信息系统集戊平台 体系结构

集成体系结构及类型

集成体系结构及类型
交换
帧中继 帧中继是分组交换的同时时,其目的是提高分组交换的速度。帧中继
▪信分的实然混报是元电现优组原现后合文通交路 两 点交理的进交是交过换交台是换很交行换A换节换设,:简换T“信:M:点:备一分单帧。存元是交混报的电的旦据组,信中储是通换合文多路数建,交由元继转具信技交交次交据立时换于交不发有线术换换“换交起延是使换进”路5。主是存3是换通小指用与行,的字此要指储指。信。将光帧差从利节外是通转通例线其数纤中错而和用的,指用发过如路缺据传继检实更率定还同双”由:,点划输的测现低较长有时方将中电则是分技主和更的高数上使以发间话通通成术要纠高通,据述用报方节网信信固,区正的信缺单两电文报点就双线定通别下通费点元种路为文建是方路长信在,信用是,分交单传立采能的度线于只线。报信组换位送的用以利的路帧进路文元交和交到一电恒用分的中行利传交换分换目条路定率组误 继分用输换技组数的专交的较(码的组率时是术交据地用换传低长率帧转、延指的换,。通。输。度非长发更较以改。无报信电速远常度。短大信进,专文线路率小低可的。元技典用交路交传于,变传为术型线换来换输报因,输单。的路的实的数文此而时位应,优),信延而用而点,
一Ar般ch对ite四ctu个re视,图普从渡两企个业角参度考观体察系建结设构过)、程C:IM一OS是A(从Op实en现S过yst程em看A,rc即hit从ec适tur合e 大for多 数企业CIM情,况C的IM一开般放问系题统到体部系分结相构同)、的G领ER域AM问(题Ge再ne到ra具lize体d 问En题ter的pr实ise施R细efe节re,nc这e 个过程 被形象Arc地hi称tec为tu搭re积an木d 过Me程th;od二ol是og分y,析通建用模企过业程参,考从体系系统结的构需和求方分法析论开)以始及到陈系禹统六的详 细设计教最授后提到出实的施SLA描(S述ta,ir-l该ike过C程IM体Sy现st了em模A型rch的ite继ct承ur性e,。阶梯型体系结构)等。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架构设计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架构设计
─ 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企业流程集成改变了以往流程间、工序间以及员工间的职能型机 制,形成以订单为中心、以契约为纽带的相互平等、相互服务的机制,实现岗位间的 协同运作,减少企业内耗。
3.2 三大系统业务流程集成阶段、任务与技术
(1)流程集成的阶段和任务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绘制企业现有的 业务流程
对现有业务流程 进行分析与评价
部门职能驱 动的运营



设市 生财

计场 产务


以部门职能驱 动为主的运营
设市 生财 计场 产务
─ 对于业务过程的集成,就是要改变传 统的部门职能驱动的运营模式为过程驱 动的模式,实现企业围绕核心业务过程 (如基于知识挖掘的需求创造、生产计 划及供应链等)组织运营。
以过程驱动 为主的运营

客户服务
集 成 难 度 越 来 越 大
─的业在关信键面的息是向集集实W成e成现b 层对智面数能,据集信库成息、集应未集技成用来成术模程式序
以务及相关服务接口互联,集成方式
主口透过程复杂度增要明集有、成面面的的一数三向向集集致据种信过成成访复,息程问制实数应过。现、据用程多数集集集个据成成成异联构盟目集技成数以前成术熟据及源接

数据传输
进行智能集成,形成企业智能实时监控系统 (或平台),实现数据与业务的实时智能分 析与监测预警。
主要在第一层集成的基础上,进行应用集成 的实现。
主要将分散于SCM、ERP、CRM系统的各种 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传输和数据集成,整合到 统一平台,实现应用集成。
技术集成的不同层次
2.3 技术集成第二层_过程集成
过程集成作用
─ 通过工作流引擎对企业内业务流程模型的执行实现业务应用数据或信息在不同 应用、子过程或执行任务的人员间流动;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概述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概述
➢ 在企业信息化服务层面上,服务的产品(信息和知识)主要通过界面来传 递给用户,企业信息门户(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EIP)就是这一界面 集成的体现形式。
5.2 系统融合界面管理
(1) 企业信息门户与集成系统关系
四要素:内容、应用、人员、流程
企业管理层 企业信息门户
李健明、叶丹
软件评测组
记忆:联络人1名,ERP项 目组,各部门负责人或主 管人员各1名 汉普:李博士、申瑞东、 赵庭尉、陈冲
2002-9-3
P. 5
企业IT面临的问题(管理部门)
我知道应用信息技术是个重要的趋势,但企业内几乎没人说得 清信息技术怎样和企业的经营目标联系起来。该怎样做出信息技术 投资决策?信息化是否支撑经营目标
发展趋势和 标杆对比
IT战略的机遇
信息、技术分析
业务体系架构及IT策略具体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立共同 的远景
信息化战略规划实施方法论
业务体系 架构及IT
策略
IT解决方 案
架构
IT战略与业务战略匹配
IT投资效 益与风险
评估
系统选型 与评估
最佳实践与变革管理
项目实施 与管理
IT资产管 理与绩效
评估
流程改进计划
组织体系重构
业务视角
技术视角
业务战略
我们的业务目 标是什么?
OOrrggaanniizzaattiioonn
Impact
业务流程
为实现业务目标,我 们需要怎么做?
Support
IT战略
IT能为业务创新 创造机遇吗?
Opportunity
IT系统
如何利用IT支持 业务目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系统集成)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系统集成)
15
2.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 项目环境--外部环境,内容环境。 项目必要性--信息时代的要求,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制造业面临 的机遇与挑战等。 企业现状与问题--现状包括:业务、经营、管理、开发、生产、 销售、经济效益,发展战略等,问题包括:实现经营发展目标 还存在哪些问题等。 企业需求--对需求调查进行分析,得到企业对CIMS的需求情况, CIMS有助于企业解决哪些问题。 建设目标和条件--建设CIMS的具体目标,已具备哪些条件,还 要创造哪些条件。 初步总体方案--CIMS功能与信息业务,子系统划分,系统性能 指标,系统技术方案与技术路线,技术可行性等。 实施计划--CIMS建设分哪几个阶段,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人 力、财力、物力如何保证等。 投资分析—包括设计费用,设备费用,施工费用,培训费用,维 护费用,管理费用等 16 经济评价—指经济效益分析等
4
• CAPP子系统主要功能:
完成产品零件的加工过程设计、工艺流程与工序设计,生产过 程工序图和工艺文件,向MIS、MAS等提供工艺信息。 • CAM子系统主要功能: 根据CAD的产品设计信息和CAPP的工艺信息完成产品零部件 的数据加工编程和刀具轨迹模拟,提供数据加工指令和加工 时间等信息,并可提供仿真功能。 • CAD/CAPP/CAM集成 形成一个从产品设计到制造的完整自动化系统,以工程数据库 (公用)为核心,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全过程的信息交流和共 享,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 CIMS关键问题 实现人、管理、经营和技术的有机地集成,必须依靠信息集成, 因为信息是粘合剂,信息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信息集成需 要使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5
9.2
信息集成
一.信息集成 1.概念 对CIMS系统中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避免数据冗余, 为用户提供统一、友好而透明的界面,从而有效地实现信息 交流和信息共享。 所谓透明是不同子系统的用户在调用非本地数据时就像在本地 调用一样。 2.信息集成重要性 是CIMS建设首要问题之一,由于CIMS中存在大量异构子系统, 其数据类型和格式等差别很大,故不同系统的用户很难调用 其他子系统的数据,更谈不上信息交流与共享。 信息集成不简单,涉及到不同的软件平台、不同的应用软件、 不同的应用模式以及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格式。例如同一实体 可能在不同的子系统中使用不同的名称、不同的数据结构和 格式,有的子系统使用WWW,有的子系统使用文件系统, 有的使用数据库系统,而同一实体又可能使用不同的媒体来 6 表示,例如图形、图像、视频、语音和数据等。

信息化的体系框架

信息化的体系框架

信息化的体系框架1. 介绍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组织、管理、决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造和升级,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目标。

信息化的体系框架是指将信息化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分类和整合,构建一个完整而有序的体系结构,实现信息化目标。

2. 信息化体系框架的重要性•提供指导:信息化体系框架为组织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划,使其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统一标准: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提高效率:通过优化流程、自动化操作等手段,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竞争力:有效的信息化体系可以帮助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竞争力。

3. 信息化体系框架的组成部分3.1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信息化体系框架的基础,包括硬件设备、网络设备和软件平台等。

在这一层面上,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硬件设备,并配以相应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软件平台。

3.2 应用系统层应用系统层是信息化体系框架中的核心部分,包括各种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根据组织的需求进行定制开发或采购,并通过与基础设施层的连接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

3.3 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是指组织内部所拥有的各种数据资源,如客户信息、产品信息、销售数据等。

在信息化体系框架中,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确保其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3.4 决策支持层决策支持层是指为组织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分析功能的各种工具和技术。

在这一层面上,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3.5 安全保障层安全保障层是信息化体系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等方面。

在这一层面上,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机制和措施,保护组织的信息资产免受威胁和损害。

4. 信息化体系框架的实施步骤4.1 确定目标和需求首先,需要明确组织信息化的目标和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3月20日1时39分
10
2.2 环境支持平台
(3)供电系统设计 设计考虑: ➢ 负荷计算:考虑计算机设备、空调设备、照明及
辅助设备以及机房扩展备份用电等因素; ➢ 功率平衡:将负荷均匀分配在电源的三相上。 ➢ 分开供电:空调、照明、计算机等设备分别用不
同电缆,从低压配电屏上分别联入各自的配电柜, 以减少于扰。
2020年3月20日1时39分
11
2.2 环境支持平台
独立的供配电系统:
配置一台配电柜和一台UPS分电柜。配电柜用作 机房的市电的供电控制与分路;UPS分电柜用作 机房UPS电源供电控制与分路。
供电规划:
• 机房计算机设备用电由分电柜UPS提供;
• 机房照明电源由机房配电柜市电电源提供;
• 机房事故照明由分电柜UPS供电,线路单独铺设, 确保可靠供电;
可管理性
在机房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 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 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 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 监测整个计算机机房的运行状况。
2020年3月20日1时39分
5
2.2 环境支持平台
2.2.2.2 机房装修
(1) 设计依据
2.1 信息系统集成初步体系框架
客户服务平台
WEB平台 用户界面
综合应用系统
GUI平台
数据与应用基础平台 系统软件(OS、DB等)平台
计算机网络及硬件平台 环境支持平台
2020年3月20日1时39分
网 络 安 全 平 台
1
2.2 环境支持平台
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正常运行所必备的运行环境。 包括:机房和电源。
2020年3月20日1时39分
6
2.2 环境支持平台
(2) 机房功能区划分
计算机主机房:放置计算机系统主要设备的房间, 是计算机机房的核心。
基本工作房间:数据录入室、终端室、通信室、 上机准备间、调度控制等,已记录的磁媒体存放
间、已记录的纸媒体存放间。
辅助房间:
第一类辅助房间:维修室、仪器室、备件间、未记 录磁媒体存放间
• 气体灭火:机房内大量的计算机及外联设备严格 要求使用气体灭火。
2020年3月20日1时39分
13
2.2 环境支持平台
(2)设计依据 •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263-9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11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建议草案)
2020年3月20日1时39分
8
2.2 环境支持平台
2.2.3 电力系统
(1) 电气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
供配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和工作环境的 舒适性。
供配电措施:
➢ 独立的电源三相380v专门向计算机设备供电;
➢ 必须在电源变压器上安装避雷器,它可以防止闪 电和电网开关切换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 计算机系统安装后,要考虑三相平衡问题;
标准化
机房系统设计必须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 关标推,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 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
2020年3月20日1时39分
4
2.2 环境支持平台
经济性
以较高的性价比构建机房,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 达到最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 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国标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国标GB936l-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国标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要求》
国标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国标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机房楼层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
2.2.1 机房
机房:
位于网管中心或信息中心用以放置网络核心交换机、路内 器、服务器等网络要害设备的场所,还有各建筑物内放置 交换机和布线基础设施的设备间、配线间等。
基本要求:
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对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供电电 源的质量(电压、频率、稳定性等)、接地地线、电磁场和 振动等项的技术要求外,还必须满足机房工作人员对照度、 流动速度、噪音等的要求。
2020年3月20日1时39分
2
2.2 环境支持平台
2.2.2.1 总体设计原则
易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设备和材料,既要满足当 前业务需求,又要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以适应 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件,
绝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机房布局、结构设计、
第二类辅助房间:资料室、软件人员办公室、硬件 人员办公室。
第三类辅助房间:贮藏室、更衣换鞋室、缓冲间等
2020年3月20日1时39分
7
2.2 环境支持平台
(3) 装修材料的选择 根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室内装修要求, 所选材料应为非燃烧材料(燃烧性能等级A)或难燃 烧材料(燃烧性能等级B1)。
• 机房空调、新风机电源由配电柜市电电源提供。
2020年3月20日1时39分
12
2.2 环境支持平台
2.2.4 消防系统
• 机房区域消防系统分为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 灭火系统。
(1)消防系统的特点:
• 三层报警:由于机房内部火灾主要为电气火灾, 而机房的吊顶上、地板下有大量的配电线路,因 此需设置吊顶上、吊项下、地板下三层报警;
➢ 重视电源频率、电压波动和市电负荷能力。
2020年3月20日1时39分
9
2.2 环境支持平台
(2) 设计依据 ➢ 国标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 国标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 国标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 国标GBJ52-82《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 国标GBJ54-8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 国标GBJ232-8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
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
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
可靠性技术
2020年3月20日1时39分
3
2.2 环境支持平台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 据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 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 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 更新的灵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