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1.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不仅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大发展,而且在航海事业中也很有使用价值。

B.一场大火,将实验室烧毁,全体实验人员都对这次遭受的损失令人心痛和惋惜。

C.从这些不容辩驳的事实中,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

D.根据各种实验和理论暗示,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认为:自然界中有一种奇特的、迄今为止在很大程度上人们还没有研究的被称为“超对称”的结构。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语序不当,应该把“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大发展”与“在航海事业中也很有使用价值”的位置互换。

B.成分赘余,去掉“令人”。

C.缺少主语,去掉“从……中”。

D.正确。

据此,答案为D。

2.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偶题朱熹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

②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③底处:何处。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答案】B【解析】【详解】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

ACD三项正确。

B项错误。

“幅巾终日面崔嵬”的意思是: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

这是表面意思,深层意思是人要终日学习时间オ不会浪费。

并不是“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二、名句名篇默写3.古诗文名句积累。

嘉禾中学九年级开展“今人读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趣解古诗文时髦网络语唯美古诗文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成语“教学相长”“宁静致远”“三顾茅庐”分别出自《礼记》、诸葛亮的《诫子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B.《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儒家经典《论语》。

C.《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里经常使用比、兴手法。

比,即比喻;光,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D.古人讲究礼节,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用敬称,如“令郎”“家君”“贤弟”,对自己一方则用谦辞,如“尊君”“舍妹”“小儿”等。

【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和文化常识。

D项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父亲,并非对对方亲属的敬称。

“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敬称。

故选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A.这一派奇美令人眩目,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B.在成绩面前,他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C.白从儿子离家出国留学后,她每天都望眼欲穿....,盼望他能早日学成回来。

D.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才华出众,夸夸其谈....,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答案】D【解析】【详解】D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夸夸其谈”指形容说话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贬义词。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②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③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一模(即期末)语文考试题及答案.doc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一模(即期末)语文考试题及答案.doc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一模(即期末)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名句默写(共1题)评卷人得分1.默写(18分)1.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11.下列理解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2分)17.第⑦段中“藏在深闺人未识”在文中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3分)18.第⑤段画直线句主要运用____________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的问题,进而提出____________的观点。

围绕论点,作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10分)【答案】16.溃(1分)匮(1分)17.优秀作家的作品没有翻译成外文,不为他人所知。

(3分)18.举例论证(2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翻译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

(2分)19.C (3分)20.中国文学如何进一步走向世界(2分)我们很有必要大力加强翻译工作(2分)(1)翻译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2分)(2)翻译工作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及造成的后果( 2分)(3)加强翻译工作的建议(或措施)( 2分)难度:中等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2.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6分)蝈蝈的叫声①“唧唧,唧唧——”窗外,若隐若现地传来一阵叫声。

②我警觉地竖起耳朵。

是什么声音?从哪里传来的?怎么这么刺耳?③自从儿子进入中考倒计时以来,我对声音就特别敏感。

有一次,六楼一户人家搞装修,虽然与我家隔了四层,但是,我还是感觉电钻和电锯的声音,非常刺耳、吵人。

我跑上楼,与那户人家商量,我家孩子正在迎接中考,孩子每天下午五点半放学回家,能不能请你们在五点半前停工?户主一听我的来意,二话没说,当即吩咐工人,每天五点二十准时停工。

后来才获知,去年他的小孩刚刚参加过高考,深有体会。

2020年长宁区、金山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2020年长宁区、金山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2019学年长宁、金山第一学期初三语文质量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

(《望岳》)2.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3.然后知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4.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

(《月夜忆舍弟》)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作者既是祝福别人也是宽慰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第6—10题(12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直万钱”中“直”的意思是_________;“济沧海”中“济”的意思是_________。

(2分)7.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表现了昂扬豪迈的气概。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自己增加了信心。

D.“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回到现实中来,诗人再一次感到前路崎岖、歧途甚多,因而发出慨叹。

①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②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为传承找到了一条宽广而新颖的途径。

B.中国高铁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让中国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地获得了享有世界领先的幸福感。

C.针对春季传染病频发的客观实际,湖北省药监局、教育厅联合召开全省学校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

D.《红海行动》通过表现国力强盛和大国威严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看来能否点燃人们的爱国热情取决于电影的质量。

【答案】B【解析】【详解】B.语序不当,可将关联词前后内容进行调整,改为:不仅让中国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地获得了享有世界领先的幸福感,也带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修改病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A.“提高”与“范围”搭配不当,应删去“和范围”;B.缺少宾语,应在“尤其是读经典名著”后加“的习惯”;C.正确;D.语序颠倒,应改为“不但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而且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

二、名句名篇默写3.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矜.持(jīn)滑稽.(jí)笑容可掬.(jū)B.滂.沱(páng)角.色(jué)兴致勃.勃(bó)C.折.本(shé)窗棂.(líng)未雨绸缪.(móu)D.吞噬.(shì)阑珊.(shān)面面厮觑.(xū)【答案】C【解析】【详解】A. 稽(jí)——jī,B. 滂(páng)——pāng,D. 觑(xū)——q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A.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B.乔布斯的生活片断被无限放大,他的话受到人们的热捧,甚至“不要为别人而活’’这样的话也被一些年轻人断章取义....,奉为“创业宝典”。

C.语文课上,王老师将《智取生辰纲》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在其中。

D.关于如何举办好今年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玉...吧!【答案】B【解析】【详解】B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A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运用语境错误。

B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贬义。

运用正确。

C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运用对象错误。

改为“绘声绘色”。

D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与上文“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的语境不符。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2020届上海市金山区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有答案)(加精)

2020届上海市金山区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有答案)(加精)

届金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 分)(一)默写(15分)1.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2.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4.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 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歌一曲”是指()(2 分)A.唱一首歌曲B.一首歌曲C.赠送一首诗D.一首赠诗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 分)A.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漫长的贬谪生活。

B.颔联借用典故表达世事沧桑的怅惘以及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C.颈联借“沉舟”“病树”表达对仕宦沉浮、世事变迁的感伤之情。

D.尾联表达了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以及振奋精神的决心。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醉翁亭记(节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8.下列作品不属于作者贬谪期间所作的是()(2 分)A.欧阳修的《醉翁亭记》B.白居易的《卖炭翁》C.柳宗元的《小石潭记》D.范仲淹的《岳阳楼记》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 分)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0.选文由“环滁皆山”起笔,写出景物“□”“□”的特点,由“山”到“人”点出本文主旨“”。

(4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 分)乔山人善琴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4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预示着中国将开启文化和旅游新时代。

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

D.通过《黑豹》这部电影,使我从服装、道具、场景、语言、仪式等方面全方位地感受了非洲文化。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搭配不当,删去“感受和”;B.否定词使用错误,删去“不”;D.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故选C。

【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写作能力的高低意味着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多大,甚至也可衡量出一个人对文化的理解程度。

B.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未来机器人将接手人类的大部分工作,但也有人觉得自己的工作不会受到影响,对于这一点,很多市民表示认同。

C.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近50岁左右才由经济学转行,开始研究汉语拼音方案。

D.“口袋公园”的出现,犹如沙漠中的绿洲,满足了周边居民对绿色和休闲的需求。

【答案】D【解析】【详解】A.前后不一致,句末加“的高低”;B.表意不明,“对于这一点,很多市民表示认同”中“这”所指内容不明确;C.“近”与“左右”重复,删除其一;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二、名句名篇默写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山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8.1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2.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4.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歌一曲”是指()(2分)A.唱一首歌曲B.一首歌曲C.赠送一首诗D.一首赠诗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漫长的贬谪生活。

B.颔联借用典故表达世事沧桑的怅惘以及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C.颈联借“沉舟”“病树”表达对仕宦沉浮、世事变迁的感伤之情。

D.尾联表达了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以及振奋精神的决心。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醉翁亭记(节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下列作品不属于...作者贬谪期间所作的是()(2分)A.欧阳修的《醉翁亭记》B.白居易的《卖炭翁》C.柳宗元的《小石潭记》D.范仲淹的《岳阳楼记》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0.选文由“环滁皆山”起笔,写出景物“、“”的特点,由“山”到“人”,点出本文主旨“”。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乔山人善琴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邻媪①闻之,咨嗟惋叹。

既阕②,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扣③之。

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今客鼓④此,酷类.其声耳。

”山人默然而返。

【注释】①媪(ǎo):老妇人。

②阕:止息,终了。

③扣:问,询问。

④鼓:弹琴。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以弹絮为业.()(2)酷类.其声耳()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杰出琴师的教授。

B.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不同琴师的教授。

C.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能够向不同的人教授琴技。

D.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能够向其他的人教授琴技。

13.文中从侧面表现乔山人“善弹琴”的语句是“”。

(2分)14.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想些什么?(3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楹联趣话①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②对联起源于汉文学形式中的对仗或偶句,可谓源远流长。

比如《诗经·采薇》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尚书·大禹谟》中“满招损,谦受益”之句,皆属于工稳之对仗。

到骈体文出现后,几乎通篇皆用偶句,对仗俯拾即是。

比如唐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对仗的千古绝唱。

而对联,则是偶句与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形成的我国民间过年悬挂桃符的习俗相结合的产物。

③所谓桃符,即书写着传说中二位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之名号的两块桃木板,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续了千余年后,至五代时,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A】据《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孟昶自题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B】④到明代,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与当今所见的春联如出一辙。

据《簪云楼杂话》载,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某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微服出巡,逐门逐户观察欣赏,大得其乐。

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之方式,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功莫大焉。

【C】尔后,文人学士无不将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D】清代,对联更是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直至当今,对联仍随处可见,表现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⑤就应用类型而言,随着时光推移,早已不限于春联,还衍生出喜联、寿联、挽联、行业联、交际联、谐趣联和装饰联等多种形式。

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圆墅等。

而按字数来分,又可分为短联、中联、长联。

按联语来源来分,有集句联、集字联、摘句联、创作联。

就表现形式而言,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珠对、集句对等。

⑥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⑦一曰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特定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二曰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在实践中,对联创作所遵循的的平仄规律,与律诗对仗基本相同,一般上下联的第一、三、五个字平仄不必严格相合,第二、四、六个字平仄要相合。

三曰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曰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而又不能重复。

⑧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15.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有此特点。

(2分)16.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对联是在古代“桃符”和“偶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对联又叫“楹联”、“对子”、“春联”。

C.春联源远流长,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D.楹联习俗对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7.上文围绕“楹联”,第②—⑧段依次介绍的内容有:(1);(2);(3);(4)楹联的文化价值。

(6分)18.下列文字若要放回原文,放在A、B、C、D哪处最合适?请写出你的理由。

(5分)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多有沿袭旧贯,将春联称为“桃符”。

19.假设你的爷爷要过六十大寿了,下列最适合...送给他的一副对联是()(3分)A.春至百花福满地时来万事祥临门B.人顺家和福星照心想事成鸿运开C.八月秋高仰仙桂六旬人健比乔松D.爆竹声声福来到祥和处处岁时新(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1分)败笔田玉莲①姥爷念过私塾,虽说腹中墨水不多,却极喜好收藏古玩和古画,并且花钱在小镇繁华地带租了一处房子,开起了一家经营古玩和古画的店铺。

②在一个春风依依、花开烂漫的日子,姥爷的店里走进一位衣着得体的客人。

交谈中,姥爷得知此人是经营茶叶的南方商贩。

那人在店铺里溜达了一圈,看中了一幅画。

那幅画是一人牵一驴过一座小木桥,小桥很狭窄,仅能容人和驴子走过。

因为桥过于狭窄的缘故,驴子非常胆怯,执拗着不肯过桥,牵驴人就用力拽着它前行。

③商贩非常喜欢这幅画作,在跟姥爷讨价还价之后,以二百两银子成交。

商贩先付了一百两银子给姥爷作为定金,讲好不要再卖给其他人,剩下的一百两银子,待他回到住处筹措够了再来取画。

④等那商贩走了之后,姥爷高兴得简直有些忘乎所以,手中掂量着那一百两银子,喝下了一大黑瓷碗地瓜酿的烧酒。

姥爷想,这幅画能卖二百两银子,真是个不小的数目,恐怕开三年店也赚不了这么多钱。

姥爷得意地哼着小曲:“姐儿呀,南园呀……”⑤鸡叫天亮,商贩带着银子如期而至。

可是,令姥爷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商贩重新打量一番那幅画后,竟不乐意了,硬要姥爷把预付的一百两银子退还给他。

⑥姥爷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就质问商贩:“说得好好的,怎么说变卦就变卦呢?这不是耍弄人吗?”⑦商贩见姥爷一副十分委屈的神态,就解释说:“这幅画,是一个人牵着驴子过桥,画上并没有画出缰绳,但仍能清晰地感觉到牵驴人拖拽的力度,这正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啊!”商贩接着说,“此处不落一笔,却蕴含着无限的奥妙,可谓神来之笔。

然而,这么一幅好画,却让你平白无故地给毁了。

”商贩长吁一声,晃晃头,极为惋惜。

⑧听着商贩的话,姥爷不由自主地“哎”了一声,懊悔得直跺脚。

⑨昨晚,他喝下一碗地瓜烧后,喜不自禁地把那幅画展开来看,突然,他发现画中有一处瑕疵——牵驴人虽然在用力拽驴子,却没有缰绳。

嗨,姥爷禁不住埋怨起作画的人来:太粗心,真是马大哈!更让他纳闷的是,这样的画,竟还有人愿花二百两银子买,真是个外行。

⑩姥爷庆幸自己发现得及时,要不然,明日商贩要是察觉了这一疏漏,这二百两银子还不打水漂了!于是,他研墨拈笔补上了一条粗壮的缰绳……(选自《读者》2014年第9期)20.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21.姥爷在卖画过程中经历了由_____ →→委屈→_____的情感变化过程。

(6分)22.标题“败笔”文中表现在“”,称其为“败笔”是因为。

(3分)23.若采用顺叙的结构,第⑨⑩段应放在第与段之间。

试分析作者把这两段作为小说结尾的好处。

(5分)24.下列对小说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告诉我们要努力提升艺术修养,否则会贻笑大方。

B.嘲讽现实生活中那些外行充内行、弄巧成拙的人。

C.提醒人们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败笔,留有遗憾。

D.告诫人们在生活当中应诚信交易,不能出尔反尔。

三、综合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5—27题(10分)鲁迅不但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

先生说:“忘记我,管自己生活。

”半个多世纪以来,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却都没有忘记先生。

怀念鲁迅,研究鲁迅,书报、杂志、网络都时有相关的文章发表。

让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纪念鲁迅先生。

25.看图写文(3分)以下是丰子恺先生为鲁迅的一些作品画的插图,请根据画面内容写出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文章篇名。

(1)(2)(3)26.挽联赏析(3分)鲁迅先生逝世后,时任《晨报》副刊编辑的孙伏园写了下面这副挽联,请你将这副挽联填写完整,并作简要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