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三维目标写教案专用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教案三维目标

初中生物教案三维目标

初中生物教案三维目标Grade: Junior High SchoolTopic: Plant Cell StructureObjective:1. Knowledg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identify and label the main parts of a plant cell, including the cell wall, cell membrane, cytoplasm, nucleus, chloroplasts, and vacuole.-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function of each of these parts in a plant cell.2. Skill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create a model of a plant cell using basic materials such as clay, paper, and marker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explain the importance of each part of a plant cell in the survival and growth of a plant.3. Values:- Students will develop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plant cells and how they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a plant.- Students will demonstrate respect for living organisms and the environment by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plant cells in the ecosystem.Materials Needed:- Diagram of a plant cell- Clay- Paper- Markers- Scissors- GlueLesson Plan:1. Introduction (10 minutes)- Show students a diagram of a plant cell and ask them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 parts.- Discuss the function of each part of the plant cell and why they are important for the survival of a plant.2. Activity: Creating a Plant Cell Model (30 minutes)- Divide students into small groups and provide each group with materials to create a model of a plant cell.- Instruct students to follow the diagram of a plant cell and label each part as they create their model.- Encourage students to discuss and collaborate on the placement and labeling of each part of the plant cell.3. 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 (15 minutes)- Ask each group to present their plant cell model to the class and explain the function of each part.- Lead a class discussion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plant cell models created by the groups.- Encourage students to ask questions and provide feedback to their peers.4. Reflection and Assessment (5 minutes)- Ask students to reflect on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bout plant cells and their importance in plant growth.- Asses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plant cel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rough a short quiz or written response.5. Conclusion (5 minutes)- Summarize the key points of the lesson and reinforce the importance of plant cells in the ecosystem.- Encourage students to continue exploring the world of biology and the wonders of plant life.Extension Activity:- Have students research and present on a specific plant cell organelle, such as the chloroplast or vacuole, and its role i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By the end of this lesson, students should have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lant cells, as well as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complexity and importance of plant life in the ecosystem.。

七年级生物下册三维目标(写教案专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三维目标(写教案专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三维目标(写教案专用)第一篇:七年级生物下册三维目标(写教案专用)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第二节人的生殖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2)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

二、学习重点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三、学习难点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第三节青春期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发育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二、学习重点了解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三、学习难点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食物中含有的主要的营养物质。

2.收集六大营养物质主要功能的资料,归纳出几种营养物质的重要功能。

3.结合自己的食物习惯,说明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训练,加深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2.在自学过程中提高收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生物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生物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生物教案第一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课核的发现-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能够掌握核的发现与意义。

- 教学重点:核的发现与意义。

-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并了解核的重要性。

- 教学准备: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细胞模型等。

第二课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核等。

- 教学重点:细胞膜、细胞质、核的结构与功能。

-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膜、细胞质、核的结构与功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教学准备: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细胞模型等。

第二单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第三课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并能够描述地球上最早的生物。

- 教学重点:生命的起源、最早的生物。

- 教学难点:理解生命的起源的理论,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教学准备: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生命起源的实验视频等。

第四课生命的演化-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演化,包括进化论和自然选择。

- 教学重点:进化论、自然选择。

- 教学难点:理解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的原理,并能够分析生物进化过程。

- 教学准备:投影仪、电脑、幻灯片、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的实例等。

第三单元生物体内物质的吸收与运输第五课人体的消化道和消化过程-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道和消化过程,并能够描述消化过程中各器官的作用。

- 教学重点:消化道和消化过程、消化器官的作用。

- 教学难点:理解消化道和消化过程的过程和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教学准备:投影仪、电脑、幻灯片、模拟消化过程的实验等。

第六课植物体内物质的吸收与运输-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内物质的吸收与运输,并能够描述植物中的组织与器官的作用。

- 教学重点:植物体内物质的吸收与运输、植物中的组织与器官的作用。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方案5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方案5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方案5篇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方案5篇生物教案在生物教学中具有指导性、资源整合、学习引导、评估反馈和教学改进等多重作用。

它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和参考。

下面给大家分享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方案,欢迎阅读!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方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通过观察与小组讨论,肾的皮质与髓质、肾盂。

(若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由于标本小,要配合挂图或投影片讲解,肾脏实物要放在解剖盘中让学生传看。

)活动( 2)可以通过看挂图、看投影片等认识肾小体。

通过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自己归纳肾单位的结构。

(由学生小结肾脏的结构。

)4、尿液的形成(1 )学生:观察活动,阅读课文。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毛细血管的分布位置,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下毛细血管的作用。

(学生:总结得出,两处有毛细血管分布。

一处是肾小球,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另一处是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由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本23页的数据资料。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分析资料的方法。

学生甲:通过对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比较,我发现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而无机盐、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稍有增加,所以,我认为排尿主要是排出无机盐和尿素,还有多余的水。

教师:如果尿液中没有水,请你判断一下无机盐和尿素能否排出体外学生甲:不能,无机盐和尿素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排出体外。

学生乙:比较血浆和原尿(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发现肾小囊中液体的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和血浆中完全相同,水略有增加,而蛋白质只有极少量。

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而大分子的蛋白质一般很少透过。

学生丙: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了。

(3)我们已经知道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又知道肾脏是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的,又知道血液与尿液的成分差异,那么,尿是怎样形成的呢参照尿的形成示意图,看书21页与26页并思考以下问题。

初中教案生物三维目标

初中教案生物三维目标

初中教案生物三维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器等的作用和组成。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细胞的特点及基本结构,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引导学生爱护生态环境,尊重生命。

教学重点:
1. 了解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细胞器等的作用和组成。

3. 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细胞结构的三维展示,包括细胞膜、细胞器等。

2. 掌握细胞功能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细胞的结构,并发问学生,你知道细胞的结构有哪些部分吗?这些部分有什么作用?
2. 授课内容:介绍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器等的作用和组成,引导学生认识细胞的基本特点。

3. 操作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细胞的结构,引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比较不同细胞的结构差异。

4.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分组讨论细胞结构的作用和功能,展示到细胞的三维模型制作。

5. 总结复习: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细胞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细胞的影响。

教学工具:投影仪、显微镜、实验器材、图片、视频等。

课堂评价:学生的实验表现、讨论发言、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细胞的更多知识,参与科技创新课题,深入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探索细胞结构在医学上的应用等。

生物初中三维目标教案

生物初中三维目标教案

生物初中三维目标教案主题:植物生长的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2. 掌握植物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3. 了解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生态作用。

二、能力目标:1. 能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2. 能够通过实验方法,观察和分析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种植植物的实验方案。

三、情感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植物的生长过程1. 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影响因素;2.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3. 植物生长的需求条件。

第二节:植物的组成结构及功能1. 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的结构和功能;2.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 植物对水分、养分和光照的吸收和利用。

第三节: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植物在氧气循环和二氧化碳减排中的作用;2. 植物在土壤保护和水源涵养中的作用;3. 植物在生物多样性维护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2. 观察实验和实践操作相结合;3. 小组合作和课堂展示相结合。

评价方式:1. 课堂测验;2. 实验报告;3. 课堂表现和合作评价。

拓展活动:1. 参观植物园或植物科研基地;2. 种植植物,并进行观察记录;3. 设计植物生长实验并展示成果。

备注:本教案根据三维目标教学理念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愿学生在本教案的指导下,能够全面发展自己,成为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计划(6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计划(6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计划一、教学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措施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3、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四、应对策略和教学设想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落实,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4、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5、倡导探究性学习。

6、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七年级生物教案下册(优秀9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下册(优秀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带来的七年级生物教案下册(优秀9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人教版篇一《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4、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或图片。

2、学生准备:(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课时安排1课时[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课]教师:请问“生物的多样性”这个词侧重于哪个字?学生:“多”字。

教师: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多”法呢?有几个层次内容呢?“多”的意义何在呢?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

请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投放多媒体课件,有关内容如下:画外音:“自然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

”画面中出现: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第二节人的生殖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2)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

二、学习重点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三、学习难点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第三节青春期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发育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二、学习重点了解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三、学习难点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食物中含有的主要的营养物质。

2.收集六大营养物质主要功能的资料,归纳出几种营养物质的重要功能。

3.结合自己的食物习惯,说明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训练,加深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2.在自学过程中提高收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同的目标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同。

认识到偏食、厌食和贪食的危害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学习重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2.以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

3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三.学习难点探究活动的组织和结论的形成以及减少实验的误差是难点。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②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过程与方法③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④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3.情感与价值观:⑤通过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惜自己的身体。

二学习重点:1.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被消化的过程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三.学习难点:1不同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消化的过程。

2.探究活动的组织,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是该节的难点。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讲究合理的食物搭配。

2.关注食品安全;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能够鉴别一些常用食物的安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心长辈的饮食。

2.学习了解一些判断食品安全的方法,培养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二.学习重点①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②学生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三.学习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由意识转化为行为。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能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合作讨论,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探究水平。

(2)在图文等资料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通过表达交流,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合作交流中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学习重点:(1)呼吸系统的组成。

(2)如何防止呼吸道疾病。

三、学习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能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体会自身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并学会测量胸围差。

(3)结合自身体验模拟膈肌的运动。

(4)学会使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的实验,通过分析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解释人的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提高分析资料数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测量观察和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践能力。

(2)通过表达交流,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合作交流中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点:(1)外界气体如何进除肺。

(2)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三、学习难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2)能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体会自身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并学会测量胸围差。

(3)结合自身体验模拟膈肌的运动。

(4)学会使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的实验,通过分析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解释人的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提高分析资料数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测量观察和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践能力。

(2)通过表达交流,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合作交流中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点:(1)外界气体如何进除肺。

(2)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三、学习难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学会采集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3)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并尝试用所学的方法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合作交流中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资料分析以及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明白自己的健康就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二、学习重点:(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做好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三、学习难点:(1)学会正确采集尘埃粒子和比较精确的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2)学会抽样技术的方法。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学会采集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3)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并尝试用所学的方法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合作交流中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资料分析以及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明白自己的健康就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二、学习重点:(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做好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三、学习难点:(1)学会正确采集尘埃粒子和比较精确的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2)学会抽样技术的方法。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课题: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学教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通过对人血的永久涂片的观察,进一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能(4)通过血常规化验单的测定值与正常参考值的比较,学会认识血常规化验单,并能初步预示某些疾病,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法、观察、讨论,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探究水平。

(2)、讨论与讲授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表达交流,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时而形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2)通过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学习及对化验单的解读,充分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及生物与自然的统一性,增强热爱自然、善待生命的情感。

二、学习重点:1、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区别。

3、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的培养。

三、学习难点:1、血液成分和主要功能的教学。

2、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的培养。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学教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通过对人血的永久涂片的观察,进一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能(4)通过血常规化验单的测定值与正常参考值的比较,学会认识血常规化验单,并能初步预示某些疾病,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法、观察、讨论,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探究水平。

(2)、讨论与讲授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表达交流,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时而形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2)通过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学习及对化验单的解读,充分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及生物与自然的统一性,增强热爱自然、善待生命的情感。

二、学习重点:1.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区别。

3.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的培养。

三、学习难点:1.血液成分和主要功能的教学。

2.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的培养。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