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化工行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化工行业产能分析报告一、产能概况中国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涵盖了石化、化学材料、农化等多个子行业。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化工行业的产能呈现出逐渐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化工行业的总产能达到XXX万吨,较上一年增长了X%,占到国内总产能的X%。
二、产能结构分析1.石化子行业产能分析石化子行业是中国化工行业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涵盖石油加工、化肥生产、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
据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石化子行业的总产能达到XXX万吨,占到中国化工行业总产能的X%。
其中,石油加工行业占比最大,其产能达XXX万吨,占到石化子行业总产能的X%。
2.化学材料子行业产能分析化学材料子行业是中国化工行业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塑料、橡胶、纺织助剂等领域。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化学材料子行业的总产能达到XXX万吨,占到中国化工行业总产能的X%。
其中,塑料行业占比最大,其产能达XXX万吨,占到化学材料子行业总产能的X%。
3.农化子行业产能分析农化子行业是中国化工行业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关键领域。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农化子行业的总产能达到XXX万吨,占到中国化工行业总产能的X%。
其中,农药行业占比较大,其产能达XXX万吨,占到农化子行业总产能的X%。
三、产能利用率分析目前,中国化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不够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产能过剩:由于行业竞争激烈,部分企业为了追求规模效应和市场份额,盲目地扩大产能规模,导致产能过剩现象比较突出。
2.技术水平不高:部分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陈旧,生产效率不高,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
3.环保压力加大:近年来,环保政策不断加强,部分企业由于不符合环保要求,导致产能被限制或清洁生产改造,降低了产能利用率。
四、产能优化建议为提高中国化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的背景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淘汰落后产能:对于技术落后、环保水平较差的企业,应该加大淘汰力度,推动产能过剩的企业退出市场,优化产能结构。
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市场风险
石油化工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 投资者需关注市场动态,避免因 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
政策风险
各国政府对石油化工行业的政策 调整可能对投资者产生影响,投 资者需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 投资策略。
环保风险
石油化工行业是高污染行业,投 资者需关注环保法规的变动,确 保合规经营。
行业投资价值综合评估
06
石油化工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市场增长机会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 长,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持续增 长,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
间。
技术创新机会
石油化工行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 面不断取得突破,为投资者提供了 通过技术创新获取竞争优势的机会 。
政策支持机会
各国政府对石油化工行业的政策支 持力度加大,如税收优惠、财政补 贴等,为投资者降低投资成本。
行业历史与现状
发展历程
石油化工行业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起步阶段,到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阶段, 再到目前的转型升级阶段。
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加大、能源结构调整等多 重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机遇。
02
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行业发展概况
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 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
行业分类
根据产品类型和应用领域,石油 化工行业可以分为石油炼制、石 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等子行业。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支柱产业
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产业之一,其产值和利润在工业领域 中占据较大比重。
产业链关键环节
石油化工行业是整个石化产业链的关 键环节,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交 通、建筑、纺织、电子等领域。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石化行业的现状分析

我国石化行业的现状分析景气周期即将结束“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风光无限的石化产业突然之间发觉景气周期结束已经近在眼前了。
在日前召开的“石化市场分析会”上,专家提出一个结论:对中国石化行业景气周期来说,2022年11月是其高峰,2022年增速放缓,景气周期维持到2022年中。
举出的数据显示了一个残酷的远景:以千亿计的石化项目投产后只能进一步压低石化产品价格,更有甚者,消息人士称,假如维持目前的油价,中石化下个月的炼油、石化项目将消失亏损,加上油田,牵强打个平手。
中国石化行业的标竿企业都只能维持月度保本,石化行业的景气可谓风云突变,急转直下。
景气周期已经见顶中国石化询问公司高工高春雨特地讨论了世界石化市场景气周期的嬗变,他认为,近20年来消失了四次石化行业景气周期:1978-1980,1988-1990,1994-1996和目前这次。
分析前三次周期可以看出其共同点,就是景气周期中价格和毛利上升,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增幅超过3%,石化产业开工率提高,乙烯装置开工率超过90%,集中消失大规模大项目投资。
中石化技术讨论院副院长毛加祥认为,42美元是石化行业的保本价格,而国内买油价格已经在60美元左右,在60美元的价格下石化行业的利润空间大幅度下降,2022年上半年化工行业的毛利始终在下降。
高春雨称,进入2022年后,石化产品价格没有随着油价一路上涨,可以认为上涨是在肯定范围内,超过这个范围就不会再涨,所以石化行业的毛利消失下降,而随着2022年度赛科、扬巴、大庆和国际上一些大型项目的集中投产,产能集中释放,石扮装置开工率下降。
此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8月下旬的调查显示,大部分讨论机构认为美国GDP增长将从2022年的3.5%下降到2022年的2.8%,全球经济增长则低于3%。
这是石化景气周期结束的先行指标。
石化行业的景气周期将在2022年下半年结束,2022年消失较大幅度的下降。
也有石化行业专家分析认为,2022年11月景气周期达到顶峰,此后景气周期已经开头回调,2022年还能维持增长,价格高位运行,但是毛利已经下降,可以说高油价实际是延长了本轮周期,可以维持到2022年中,但是这种意外刺激,低谷期也会持续时间较长,折旧、库存都需要消化,假如国际油价在年底美国用油高峰突破80美元时,景气周期可能在2022年就结束了。
石化行业2024年总结及2024年展望分析报告

一、2024年石化行业总结2024年是石化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形势下,石化行业经历了一系列挑战和变革。
总体来说,2024年的石化行业发展较为稳定,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2024年石化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过去几年的投资热潮,石化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渐显现,导致供需矛盾加剧。
一些大型石化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了压缩,市场竞争激烈。
其次,石化行业在环保方面受到了严格的监管。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政府加大了对石化企业的环保要求。
一些环保标准的提高对石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使得石化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另外,国内石化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仍然相对较弱。
虽然国内石化企业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但与国外同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也导致了国内石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二、2024年石化行业展望在2024年,石化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对2024年石化行业的展望:首先,石化行业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国家将大力推动石化行业的结构调整,倡导石化企业加大对科研技术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通过淘汰老旧的产能,加强市场监管,减少产能过剩的问题。
其次,石化行业将进一步加强环保建设。
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石化企业的环保要求,推动相关企业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和技术升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政府也将加强对石化企业的监管,严禁造假行为,保护环境。
另外,石化行业将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石化企业将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拓宽市场渠道,增加企业利润空间。
最后,石化行业将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石化行业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开拓海外市场,减少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2024年石化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2024年的展望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
石化行业分析报告

石化行业分析报告石化行业是指石油化工行业,是中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
本文将从行业概况、发展趋势、优势与挑战四个方面对石化行业进行分析。
石化行业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消费行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石化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同时,石化行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石化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将加大对石化行业的投资,继续推进石化产业的改革和转型升级。
其次,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未来石化行业将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再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化行业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市场空间将更为广阔。
最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石化行业的生产技术将会不断提高,效率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石化行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具备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备,这为石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我国的石化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再次,我国政府对石化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政策的引导,为石化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最后,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为石化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然而,石化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供给不足,导致石化企业面临着原材料的不稳定性和价格波动的风险。
其次,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石化行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石化企业需加大减排力度,转向清洁生产方式。
再次,人工成本上涨和国际竞争压力加大,使得石化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
最后,石化行业的科技进步相对滞后,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石化行业作为中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但同时也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在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积极努力下,相信石化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石化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石化行业分析研究报告石化行业分析研究报告一、行业背景石化行业是指以原油、天然气等石油和天然气化学品作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加工过程,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行业。
石化行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行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石化行业主要包括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塑料等制品生产三个主要领域。
二、发展现状目前,石化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正在迅速推进。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石化消费国和第三大石化生产国,石化行业的规模和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石化产品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涵盖了石油炼制、天然气化工、煤制油气和化学制品等多个领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石化行业的前景非常广阔。
三、竞争分析尽管石化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首先,全球化竞争是石化行业的主要特点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石化产品的生产和市场已经越来越国际化,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参与到了我国市场的竞争中。
其次,技术创新也是石化行业竞争的关键。
只有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石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成本控制也是石化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石化产品的价格受到原油等原材料价格的影响,企业需要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发展机遇与挑战石化行业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首先,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石化产品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加,为石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其次,环保意识的提高为石化行业发展带来了挑战。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石化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
再次,技术创新也是石化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投入和风险的挑战。
五、发展趋势与建议根据目前石化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市场需求,我们对石化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宁波石化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宁波石化行业现状分析报告近年来,宁波石化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
本报告旨在对宁波石化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宁波石化行业概述宁波石化行业是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石化企业集群,包括石油炼制、石化装备制造、化工原料生产等多个领域。
宁波石化行业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产业链条,成为浙江省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宁波石化行业的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宁波石化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外部市场开拓的积极努力,宁波石化行业的产值持续增加。
2.技术实力宁波石化行业注重技术创新和引进,通过技术突破和自主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产能水平。
同时,宁波石化行业还积极应对环保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挑战,不断提升行业整体的竞争力。
3.产业升级宁波石化行业正朝着高效、环保和智能化方向迈进。
在生产工艺、设备改造和产品升级方面,行业企业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改造和升级,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发展需求。
三、宁波石化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宁波石化行业将进一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引进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2.优化产业布局宁波石化行业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综合竞争力。
通过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产业协同效应,并打造核心竞争力。
3.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引导下,宁波石化行业将加强对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和环保设备的引进,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为宁波石化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宁波石化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在未来,宁波石化行业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产业布局,并加快发展环保产业,以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对宁波石化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并期待其为宁波乃至整个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石油化工行业是指以石油及其副产品为原料生产有机化学原料和产品的工业部门,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行业之一。
下面从行业概况、发展趋势、市场竞争以及投资建议四个方面对石油化工行业进行分析。
一、行业概况: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能源和化学工业的两大支柱之一,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
该行业包括石油炼制、石油化学、石化装备制造等子行业。
我国石化行业主要企业有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化工等。
该行业的主要产品有石油、石化产品和石油化工装备等。
二、发展趋势:1. 多元化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石油化工企业将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实现多元化发展。
2. 绿色环保:近年来,环保治理成为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企业必须加强环保意识,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
3. 国际化竞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石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转型升级。
三、市场竞争: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优势企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国有石油化工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资源优势。
它们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份额,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资金实力。
2. 民营企业:随着我国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鼓励,越来越多的民营石油化工企业涌现出来,它们在技术创新和灵活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3. 国外竞争:国际石油化工巨头在我国市场上也存在一定的竞争。
它们具有先进的技术和全球资源的优势,但也面临着文化差异和市场适应的问题。
四、投资建议:1. 技术创新:作为石油化工企业,必须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等方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2. 节能减排:投资者应考虑选择那些重视环保和节能减排的企业进行投资,以避免环境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提示:强势分析:生产持续增长,主要石化产品的价格较2003年同期有较明显的增长,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石油开采企业因国际原油持续高价,收益稳定上升。
弱势分析:石油进口继续增加,我国石油价格机制受到国际油价上涨严重挑战;国内成品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下游化工企业,原材料成本方面的压力加大,企业炼化一体化业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机会分析:进入原油供应短缺时期,石化市场将经历重大调整,石化行业的战略重组以及石化业进入周期性上升将创造新的行业投资机会;石油战略发展给业内企业尤其是大型上市公司带来较大投资空间;燃料油期货推出将为相关企业创造期货投资条件。
风险分析:国际油市动荡影响国内即将全面开放的成品油市场,影响下游相关行业企业成本和内需增长,从而影响企业业绩增长。
中国石化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产品的供不应求,部分石化产品自给率相对较低,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压力。
热点提示:石油价格问题;部分行业投资过热问题;贸易逆差严重;石油战略转型;润滑油终端市场整合。
正文目录石化行业基础数据平台 (33)一、工业产值 (33)二、产品产量 (44)三、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 (66)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88)一、生产继续增长,石油和化工行业产销平稳 (88)(一)石油生产增速放缓,需求大幅增长,价格创历史新高 (88)(二)石化产品需求旺盛,产量增幅回落,价格增势放缓 (1515)二、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稳速增加 (2020)(一)产值快速增长 (2020)(二)销售产值平稳增加 (2020)(三)经济效益增速加快 (2121)(四)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产品结构得到较大改善 (2121)石化行业主要经济问题概述 (2323)一、石化扩能走向规模化,部分行业投资过热 (2323)二、中国与国外石化业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525)三、第二阶段排放标准挑战我国炼油工业 (2727)四、国产润滑油不断扩大高端市场份额,竞争急需规范 (2828)石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3030)一、需求将继续增加,全球石油化工业走势将更为强劲 (3030)(一)下半年原油价格将依然持续坚挺 (3030)(二)全球炼厂高负荷运转国际炼油毛利保持较高水平 (3333)(三)下半年全球化工业走势将更为强劲 (3434)二、下半年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3535)(一)石油市场增速回落,进出口贸易仍呈显著逆差 (3535)(二)需求增长强劲,石化业供不应求,总体价格水平向好. 3838石化行业投资风险与机会分析 (4343)一、仍处景气周期,2004年石化行业投资价值提升 (4343)二、成品油经营将迎来转势之年 (4444)三、成本控制释放化工投资价值 (4545)四、中石化整合产业链提升企业投资价值 (4646)石化行业基础数据平台一、工业产值表1-1 2004年1-6月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值表二、产品产量表1-2 2004年4-6月全国石油和化学产品产量表能源及其加工产品天然原油(万吨)1,411.8 1,473.7 1,440.9 8,571.3 2.4 1.9 天然气(亿立方米)31.2 32.5 30.9 194.9 16.3 15.9 原油加工量(万吨)2,207.0 2,309.3 2,250.5 13,390.4 20.1 17.9 汽油(万吨)427.2 429.6 423.0 2,574.7 13.7 13.2 煤油(万吨)68.9 77.0 82.5 465.2 74.7 16.4 柴油(万吨)819.4 853.5 857.3 4,930.1 25.0 22.1 润滑油(万吨)44.9 38.4 45.9 237.6 29.5 29.0 燃料油(万吨)163.4 173.1 168.1 1,032.2 21.0 16.7 石油沥青(万吨)76.0 88.8 83.8 457.8 7.7 32.3 液化石油气(万吨)119.3 126.1 120.0 730.9 13.8 8.6 焦炭(万吨)1,371.7 1,434.0 1,440.3 8,211.6 18.9 24.0 机械化焦炉生产的焦炭1,159.4 1,216.9 1,241.7 7,042.7 22.0 24.5 原煤(万吨)13,129.3 12,872.3 13,540.9 74,308.9 12.3 14.9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1,678.9 1,692.9 1,748.1 9,908.5 14.3 15.8 火电1,409.0 1,372.4 1,383.2 8,360.8 13.3 15.8 水电225.1 277.8 318.9 1,279.3 19.6 13.4 核电37.0 36.8 40.4 226.3 8.5 21.1 有机化学产品乙烯(万吨)53.7 56.4 49.9 317.8 7.5 7.8 纯苯(万吨)21.2 22.4 20.8 129.5 11.9 6.6 精甲醇(万吨)36.3 37.5 35.9 213.2 18.7 37.0 冰醋酸(万吨)8.7 9.2 8.1 51.6 -7.6 3.8 油漆(万吨)15.7 15.3 16.0 83.7 10.6 15.3 建筑涂料(万吨)9.9 11.1 10.8 52.6 25.3 32.0 油墨(万吨) 1.8 1.7 2.0 11.4 12.2 6.3 颜料(万吨)10.8 10.8 11.0 60.9 4.0 8.5 染料(万吨)8.0 7.6 8.4 41.6 6.8 13.2 轮胎、胶鞋及胶卷轮胎外胎(万条)2,364.1 2,210.4 2,228.3 12,711.7 13.3 17.7 子午线轮胎外胎965.8 837.4 889.9 4,858.2 38.2 36.8 胶鞋(万双)8,906.4 10,935.9 10,795.9 51,874.3 16.9 9.0 照像胶卷(万平方米)206.8 202.6 188.9 1,338.8 167.8 101.7 合成材料塑料树脂及共聚物(万吨)148.2 152.6 146.5 891.2 14.7 14.2 聚氯乙烯树脂39.8 41.9 41.1 243.2 21.0 20.4 聚乙烯树脂35.7 39.7 34.8 224.2 5.7 11.4 聚丙烯树脂39.1 40.0 39.9 237.5 16.5 10.6 合成橡胶(万吨)11.5 12.1 13.6 74.3 26.3 22.0 顺丁橡胶 3.3 3.5 2.7 19.5 -14.1 6.8 合成纤维单体(万吨)48.8 55.1 53.8 319.2 17.4 21.4己内酰胺 2.0 1.9 1.9 11.2 27.9 13.9 合成纤维聚合物(万吨)65.4 65.2 68.5 398.5 29.2 19.3 聚酯58.7 58.6 62.0 361.1 30.9 19.9 化学纤维(万吨)118.6 113.2 120.4 687.3 23.4 29.8 粘胶纤维8.2 7.7 7.4 46.4 15.5 18.2 合成纤维109.3 104.5 111.8 634.3 24.2 31.1 锦纶纤维 5.8 5.7 6.0 32.7 17.1 19.6 涤纶纤维94.3 89.8 96.6 546.7 27.5 34.2 腈纶纤维 5.4 5.2 5.3 33.0 -3.6 10.7 维纶纤维0.4 0.3 0.2 1.9 -54.2 -14.2 丙纶纤维 2.6 2.5 2.7 14.6 10.4 12.5 基本化学原料(无机化工原料)硫酸(折100%)(万吨)304.1 308.0 317.0 1,787.7 18.7 18.2 浓硝酸(折100%)(万吨)10.0 9.5 9.4 59.4 -7.2 3.3 盐酸(含HCl31%以上) (万吨)50.1 50.7 49.6 291.2 5.0 9.6 氢氧化钠(烧碱) (折100%)(万吨)86.0 88.7 88.5 517.0 13.9 14.2 离子膜法烧碱(万吨)20.0 20.7 20.7 121.0 11.9 8.3 碳酸钠(纯碱) (万吨)109.4 107.1 104.5 615.4 20.0 14.7 氧化铝(万吨)57.6 60.3 57.0 341.8 16.2 16.9 碳化钙(电石) (折300升/千克) (万吨)45.6 48.4 57.8 293.8 28.7 19.1 化学矿及农用化工产品硫铁矿(折含S 35%)(万吨)95.3 101.3 92.7 519.2 12.7 30.3 磷矿石(折含P2O530%)(万吨)247.8 220.3 248.8 1,279.9 4.1 6.6 合成氨(万吨)350.3 349.1 349.5 2,030.7 7.4 8.3 化肥总计(折纯) (万吨)394.2 393.2 405.2 2,216.7 12.1 12.7 氮肥(折含N100%)277.8 299.7 308.4 1,662.2 11.5 10.5 尿素氮肥(折含N100%)155.3 173.7 174.7 955.4 8.7 9.0 磷肥(折含P2O5100%)88.9 81.3 80.4 485.5 11.1 17.5 钾肥(折含K2O100%)27.6 11.0 16.2 67.2 31.2 41.6 磷酸铵肥(万吨)47.5 51.1 48.1 279.4 28.8 36.5 化学农药(折100%)(万吨)8.5 9.4 8.5 46.9 4.8 9.6 杀虫剂(折100%) 4.1 4.5 4.2 22.3 -5.6 2.4 杀菌剂(折100%)0.8 1.1 1.0 4.8 40.2 21.2 除草剂(折100%) 2.5 2.6 1.7 13.3 9.5 12.6 数据整理:国研网数据中心数据来源:中国石化协会三、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表1-3 2004年1-6月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亿元,%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2004年二季度的石化行业的运行发展印证了我们上个季度对主要石化产品价格将攀升的预测,我们观察到此次石化行业周期出现在国民经济对能源需求大幅上升的宏观背景下,形成了所谓“高油价,高产品价差”的理想景气特性。
原油、成品油和石化产品的价格上涨,也是促使信贷紧缩、利率上调等宏观政策变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因而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景气时间并提高了其强度。
但在国家遏制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措施下,二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趋缓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