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资本市场中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壮大,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本文将以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在2023年的发展状况,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整体发展概况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实现了持续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表现突出,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此外,文化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也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第二部分:文化创意设计的崛起在2023年,中国文化创意设计产业持续繁荣,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增加值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创新思维的兴起。

中国的设计师们正在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动中国设计迈向世界舞台。

第三部分: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2023年,中国的文化旅游产业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文化旅游消费总额突破X亿元,同比增长X%。

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文化旅游政策的不断优化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

同时,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关注和参观,促进了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

第四部分:文化教育的深入推进2023年,中国的文化教育产业持续发展,文化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文化教育产业增加值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这一成绩得益于对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提升和文化教育资源的广泛开发。

文化教育项目的开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展望:展望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几年,随着科技创新的推动,数字文化和文化科技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新亮点。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也成为了中国极具发展潜力的一个产业。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多元化、创意性、数字化、全球化的特点。

但是,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一、现状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总产值已经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左右。

文化产业从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方面,中国文化产业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在电影、音乐、出版等领域,中国文化产业也有着广泛的市场和受众。

此外,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一些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比如中国电影、中国动画、中国游戏等等,都具有强烈的本土特色,受到了海外的广泛关注。

二、挑战然而,中国文化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就是文化输出与输入的问题。

虽然中国文化不乏优秀的产品和作品,但是却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文化输出不足。

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尚未形成较为强大的竞争力。

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尚未充分输出到国际市场上,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都很低。

即便是一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也很难有机会被外界所接受。

这就使得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始终难以打开局面,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处于很低的水平。

其次,是文化加工和制作能力不足。

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其加工和生产过程需要丰富的文化背景和专业技能,这对制作者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等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

但是,中国文化产业在这方面显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在文化内容质量和创新方面。

目前,虽然国内很多文化产品获得了很高的商业成功,但是对于文化质量和体现国际化程度却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最后,是政策不足和技术落后。

尽管中国在文化产业方面投资和政策不断增加,但是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仍然难以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技术支撑,而目前仍有很多技术落后的局限存在,这会给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大量的制约。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第一章: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重点,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资本和文化价值融合的产业。

目前,全球范围内文化产业发展都比较成熟,而中华文化深厚悠久,具备丰富的文化传承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却相对薄弱。

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 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文化艺术领域,而其他细分领域则相对较少。

这就导致了市场需求不能充分满足,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 产业链不完整在整个文化产业链中,文化产品生产环节总体较强,而服务环节和维护环节则相对薄弱,这就导致了产业链不完整,影响了产业的整体发展。

3. 营销手段单一在文化产品营销方面,目前主要通过传统媒介来推广,缺乏个性化、多元化的宣传手段。

这就导致了文化产品的推广难度增大,也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二章: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分析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国家政策支持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文化产业支持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政策的指导和扶持,文化产业得到的发展机遇将更加广阔。

2. 科技技术发展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众多科技技术的发展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逐渐发展,将为文化产业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

3. 消费升级趋势与消费升级趋势相适应,人民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

这就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需求,为文化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第三章: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和建议1. 完善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完善适应我国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政策法规,包括税收扶持、产业资金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2. 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应该更加注重细分市场和细节的打磨,推出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数字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分析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文化产业的现状1.品类丰富多样:文化产业包含了文学、音乐、电影、电视剧、戏剧、舞蹈、美术、手工艺等各个领域。

无论是经典作品的传承,还是当代艺术的创造,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潜力与活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国内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文化产品的销售额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3.创新成果颇丰:文化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音乐、电影、动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与推广。

同时,新颖的创意设计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概念与价值。

二、文化产业的未来趋势1.数字与虚拟现实的融合: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文化产业也将与其深度融合。

人们可以通过VR技术来亲身体验音乐会、戏剧演出甚至参观博物馆。

这将为文化产业注入更多新鲜的创意与可能性。

2.跨界合作的加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将成为常态。

例如,音乐与科技、电影与游戏的结合等,将激发出更加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3.文化创意的崛起: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创意产品强调独特性与个性化,能够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

艺术设计、手工艺制作等领域的发展将为文化产业带来更加丰富的创意经济。

4.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增加: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更加频繁。

不同国家的文化艺术作品相互借鉴、交流,这将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并推动各国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5.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凸显: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保护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能够为文化产业注入独特的魅力,也能够满足人们对根文化的需求,实现文化的多元共存与发展。

三、文化产业的挑战与应对1.版权保护的难题:在互联网时代,版权保护仍然是文化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概述我国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文化产业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这些问题和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原创内容、市场狭小和无序竞争、生态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二、缺乏核心技术和原创内容1. 技术水平较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数字娱乐、游戏开发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仍然依赖于进口。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上的研究还相对薄弱。

这使得我们无法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并导致行业内部高层次人才的匮乏。

2. 原创内容缺失我国文化产业中最显著的问题之一是原创内容的匮乏。

大量企业更倾向于模仿和山寨他人的作品,导致创意不足。

因此,在全球文化市场中,我们的原创作品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这不仅损害了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限制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市场狭小和无序竞争1. 市场规模不大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文化产业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经过多年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美国等大型市场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这使得企业在资金、技术、用户等方面都受到限制,并且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网络共享机制。

2. 竞争无序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着竞争无序的问题。

许多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频繁推出低质量、雷同内容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整个文化市场。

这种情况既拉低了行业整体水平,也阻碍了行业内部优势资源的集中与整合。

四、生态环境需进一步改善1. 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这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侵权惩处机制,使得原创作品成为盗版和山寨的重灾区。

此外,对于新兴模式如在线教育、网络直播等也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2. 人才培养亟待加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中高端人才相对匮乏,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升级换代造成了一定阻碍。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国虽然是一个文化大国, 但它的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那么具有竞争力。

从以前到现在, 中国的文化产业一直是以国家形象炫耀为主要目标, 没有严格意义下的商业化一词。

直到近年来, 随着文化产业的逐渐扩大, 商业化模式正在渗入这个行业。

实际上,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振兴文化产业一直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方向之一, 这也是最近文化产业的发展领域之一。

下面就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作一些探讨。

一.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中国文化产业目前的形势非常不错, 这一行业的发展势头是十分迅猛的。

就在华裔电影《疯狂的亚洲富豪》的全球热映中, 我们可以看到, 许多电影院都报告说, 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相当不错。

全球观众们对这部独具特色的影片十分感兴趣, 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产业在过去几年里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进步。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 在去年中国文化产业市场总规模约为3.7万亿元人民币, 年增长率超过20%。

其中, 电影、网络文化、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和出版物等领域发展迅猛, 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在不断涌现的文化新品中, 我们看到的是无数创作人员的默默付出和无数消费者的热情回报。

二.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自由时间的不断增加, 文化消费市场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就像我们能看见的, 中国文化产业目前的市场规模已趋于成熟, 并将逐渐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在过去几年里, 我们已经看到了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势头。

中国目前文化产业的规模, 已经超过了许多同类行业, 并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正在成为文化产业的忠实拥趸。

从技术角度来看, 我们也不难看出, 中国文化产业正面对着许多挑战。

比如, 随着VR、AR技术等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文化产业也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

我们相信, 随着我们所有人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这个行业也将有更好的未来。

三. 如何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文化产业涉及广泛,包括文化创意、文化遗产、媒体和娱乐等领域。

本文将从产业定义、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经过创作、制作、发行、传播和利用等环节,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产业链。

它与传统的商品生产不同,不仅关注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更注重文化内涵和艺术性。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1.数据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超过4%,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其中,电影、音乐、艺术品等细分领域也取得了持续增长。

2.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提供了税收减免、融资支持、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为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技术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的应用给文化产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

数字媒体、在线娱乐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4.国际交流合作我国文化产业正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吸引外资和引入国外先进的文化产业模式。

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渐提升。

五、发展趋势1.文化创意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注重创意和原创性,将各种艺术形式与商业模式相结合,给人们提供独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2.数字化与互联网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分享文化产品,文化创意作品也可以更广泛地传播。

同时,互联网平台的崛起将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3.跨界融合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产业之一。

文化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创新,更是一种以文化为核心的经济产业。

本文将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来分析文化产业的发展。

首先,从发展现状来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以中国为例,文化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总规模已达到6.3万亿元,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

在文化产业中,影视、音乐、动漫、旅游等板块成为最受欢迎的领域,为国家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在全球范围内,文化产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纷纷制定相关政策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其次,从未来趋势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乐观。

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文化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取文化产品更加便捷,数字内容消费逐渐成为主流。

未来,随着5G等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将进一步融合新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结合。

其次,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越发频繁。

通过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多样性,还可以提供更多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

此外,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通过将文化与创意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具商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然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产品和服务的更新速度较快,对创意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一方面,文化产品的质量和传播受到一系列问题的影响,如盗版、版权侵权等,这些问题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以文化为核心的经济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方面,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并将继续发展壮大。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文化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陆资本市场中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赵菁周恒宇詹正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00084)[论文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媒产业开始挣脱政策的束缚,逐步走入资本运营与产业化经营中去。

为此,国内资本市场中的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以传媒产业为核心的圈层。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2004年4月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为标准,锁定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5家文化产业类公司,通过对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与宏微观政策背景进行交叉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受到政策影响范围广、程度深;强大的传媒产业链还没有形成;深层次资本与媒体的结合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等。

[关键词] 资本市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相关文化产业层上市公司Abstract: Unde r the circumstance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hinese mainlandhas began to deviate from the policy control, and get into the process of capital running. For this reas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Chinese mainland has formed many layers, of which the core is the media industr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for cultural industry and other reference industry, which is released b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in 2004. According to this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we analyzed the 35 cultural corporations, which appear on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By studying their annual reporting in 2003 and macro policy background, we drew some conclusions, such as the cultural policy has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the powerful media industry chain does not emerge etc.Key Words: capital market the core layer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 periphery layer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 reference layer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全文提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媒产业开始挣脱政策的束缚,逐步走入资本运营与产业化经营中去。

为此,国内资本市场中的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以传媒产业为核心的圈层。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2004年4月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为标准,以我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各类公司的归类原则为依据,同时考虑了国内文化产业相关上市公司比较年轻,主营业务较不稳定的情况,制定了自己的一套归类标准,最终锁定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5家文化产业类公司,对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与宏微观政策背景进行交叉分析。

研究发现,文化产业核心层几家公司经营情况尚可,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家政策性的限制,媒体企业的核心资产如编辑、新闻制作等未纳入上市公司业务。

为了上市融资,它们一般都剥离出自身最优质的资产间接上市。

同时,母公司的发展也一直得到政策的保护或支持,所以这些上市公司一般运营非常稳定。

但是这也导致了媒体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关联交易度过高。

此外,这些公司在管理、费用控制、激励约束机制方面还有很大不足,基本上属于外延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广告服务、旅游文化服务和娱乐文化服务三部分。

2003 年“非典”疫情肆虐,旅游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

但广告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由于多元化经营较好,受损最轻;旅游文化服务为主营业务的4家公司主营收入增长率均大幅下降,从中也可以推断2003年全国的旅游行业均呈低迷状态;在娱乐文化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中,中体产业效益最好。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相比于旅游业,体育产业在我国是更加朝阳的产业。

在相关文化产业层,11家造纸类公司总体经营惨淡。

主要原因是关税持续降低、国家保护森林等外部激烈的竞争环境。

造纸行业唯有依靠规模经营、技术改造、费用控制等手段,同时抓住机遇以及国家现有的政策保护,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文化设备类公司由于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即大力开发海外销售市场,以及大力发展数字电视,盈利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增强。

总体而言一个显著的现象是,从核心层到外围层,乃至相关层,越向外层扩展,上市的公司数目就越多。

这说明我国的文化产业政策是在不断对外放宽的。

媒介产业链外层上市公司最多,说明该部分放宽力度最大。

但在核心层中,上海证交所只有5家上市公司,直接反映出我国还没有形成强大的传媒产业链。

文化产业真正的“泰坦尼克号”的出现,需要更深层次、更大范围资本与媒体的结合。

而做到这些,则需要国家政策体制在核心层面的继续放宽。

从经营水平看,35家公司两极分化严重,经营总体水平不高;与此同时,业外资本已经广泛进入文化产业。

可以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进入最好的发展期,同时也迈入了关键性步骤,任重而道远。

中国大陆资本市场中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上)——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赵菁周恒宇詹正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00084)[论文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媒产业开始挣脱政策的束缚,逐步走入资本运营与产业化经营中去。

为此,国内资本市场中的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以传媒产业为核心的圈层。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2004年4月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为标准,锁定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5家文化产业类公司,通过对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与宏微观政策背景进行交叉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受到政策影响范围广、程度深;强大的传媒产业链还没有形成;深层次资本与媒体的结合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等。

*赵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周恒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詹正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 资本市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相关文化产业层上市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文明传播中,一个值得重视的新特点是: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新的经济支柱,文化的渗透力量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可以说,曾经号称软力量的文化正逐渐向硬力量转化。

自1994年上海电广总局下属的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上市至今,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

随着WTO进程加快与政策层面的不断放宽,国内文化产业类上市公司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资本市场中的开拓力也逐渐增强。

本文希望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文化产业类公司解析中国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全貌,并从这些公司上市后的发展历程中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本文所采用的财务数据全部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上刊登的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003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

在对我国文化产业相关上市公司2003年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前,本文首先依据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4月1日印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上市公司进行分类。

该分类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牵头、中国政府相关单位参加共同制定的,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领域具有权威性。

同时,为反映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此分类还组合出了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以及相关文化产业层。

这种分类方法针对性、系统性强,而且便于本文从产业链角度观察文化活动。

具体分类方法以我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各类公司的归类原则为依据,同时考虑了国内文化产业相关上市公司比较年轻,主营业务较不稳定,变动频繁,且存在一定的多元化现象的情况,本文制定了自己的一套归类标准,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我国文化产业类上市公司实际情况:(1)当上市公司在文化产业上述分类标准上,某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则将其划入该层次相对应的类别;(2)当上市公司没有一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但如果某类业务营业收入比重比其他业务收入比重均高出15%,则将其划入该层次相对应的类别;(3)当上市公司业务涉及文化产业分类的不同层次,且各类业务均超过15%,则将同一层次上的不同业务比例相加,将其划入所占比重最大的层次。

参照以上分类标准,截至2003年末,本文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5家相关上市公司分为以下几类:1、文化产业核心层——共5家:2、文化产业外围层——共13家:本文对这35家上市公司2003年年报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在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以及相关文化产业层三个层次上,采取数据对比与背景分析的方法详细研究了这些公司的发展模式、发展现状、业务结构以及财务经营状况,得出了以下研究结果。

二、研究结果1、文化产业核心层上市公司(1)业务结构和财务情况分析(表1:文化产业核心层5家公司主营业务构成)公司简称各主营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地位中视传媒影视业务:60.47%广告业务:25.20%旅游门票收入:12.38%中国第一家兼营影视制作文化旅游业的A股公司博瑞传播印刷业务:26.40%新闻纸销售业务:33.05%中国报纸间接控股上市公司的第一例歌华有线有线电视传输:96.11% 中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之一,也是中国首家有线电视网络上市公司界龙实业印刷业务:81.27% 以印刷包装装潢、彩色印刷为主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万鸿集团印刷加工:62.59%(表2:文化产业核心层上市公司2003年12月31日主要财务指标)公司名称流动比率% 主营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三费”i比例%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资产比每股收益(元)中视传媒 2.39 -0.54 0.18 0.43 17.58 21.44 20.87 0 0.01博瑞传播0.91 30.14 0.49 17.51 51.61 15.17 37.79 1.94 0.42歌华有线 1.94 42.72 0.46 12.62 49.17 11.67 20.38 0.69 0.67界龙实业 1.15 3.70 0.23 4.68 23.46 20.83 67.25 9.56 0.09万鸿集团ii0.22 -14.43 0.110 10.96 170.39 252.63 16.11 -3.69 从表2中可以看出,博瑞传播和歌华有线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以及每股收益都远高于其他几家公司,这说明它们的盈利能力非常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