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近科学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习题1(无答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华东师大版七上科学-

1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知识点1大自然的奥秘1.我们知道蝙蝠被蒙住眼睛,在黑夜中也能飞行,这个事实能说明()A.蝙蝠是用耳朵来辨别方向的B.蝙蝠不是用眼睛来辨别方向的C.蝙蝠的眼睛是没有用处的D.蝙蝠的耳朵特别发达2.“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B.大雁迁徙路程最长是多少公里C.兰花展会上的哪种兰花最漂亮D.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3.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雨后出现的彩虹B.“神舟十一号”上天C.流星划破夜空D.大雁南飞知识点2观察和实验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A.在树林中偶然发现一只野兔B.用体温计测量一名同学的体温C.用录音机录下昆虫的叫声,并加以分析D.用照相机把水稻发芽、生长、拔节和抽穗的几个过程拍摄记录下来5.观察是探究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几名同学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说:观察就是只用眼睛去看B.乙说:仔细观察不仅可以发现问题,还可以解决许多问题C.丙说: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才能进行D.丁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说明用耳朵去听不属于观察6.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实验C.观察D.查阅资料7.为证明黄栌叶片变红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需将黄栌盆景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内进行处理,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测量法D.实验法8.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做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并注意安全B.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C.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如所测数据与实际不符,可修改所测数据D.做实验时,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学会如何控制实验条件【能力提升】9.宁波是国内较早开展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的地区之一,从2008年起就一直引领着中国石墨烯产业应用领域的发展。
走近科学第一节探索奇妙的自然界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5. 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新疆天山上雪豹的数量、分布及生活环境,布设了25台红外相 机抓拍雪豹的图像和视频,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 )
A. 观察
B. 调查
C. 实验
D. 测量
6. 动手做做下列小实验,然后回答问题。
(1) 夏天,把冰块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 玻璃杯外壁
有水珠 。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答: 玻璃杯外壁的水珠是如何
年份 亩产/kg
2004年 ≥500
2011年 1026.7
2019年 1046.3
2020年 1530.76
A. 观察法 C. 推测法
B. 比较法 D. 分类法
11.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观察要求的是 (C)
A. 观察要有目的和对比 B. 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不同,要边观察,边思考 C. 不符合常规的观察结果可不记录 D. 有些观察结果可以绘制成图表
走近科学
1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1. 树上熟透了的苹果会往 下 落,这可能与 重力 有关;蝙蝠在黑暗中仍能在 布满纵横交错的细线间穿梭飞行,而不会碰上细线,这可能与它能发出 超声波 有关;大雁等候鸟具有秋去春来、远程迁徙的习性,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受到 气
候 的影响;南极气温极 低 ,但企鹅等生物却能生存下来,这可能是因为它们 适应了低温环境;恐龙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科学家通过对古生物 化石 的考 证,知道恐龙曾经在地球上生存过。
2. 问题 是科学探究的始点,对自然现象的 观察 ,能使我们发现许多问题, 此外,通过 实验 也能发现许多有趣的、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 3. 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 信息 ,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 人为 控制 的条件下 再现 ,它们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七年级科学上册 走近科学 1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习题课件 华东师大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并对现象提出有意义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页。
16.某同学将筷子放入水中见到如图所示现象,请你提出一个(yī ɡè)
有意义的问题:_________筷__子___(k_u_à_i_z_i_)在__水___中__看__上___去?为什么是折断 的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页。
12 ⑥水槽 ⑦玻璃棒
13 B
第三页,共四十页。
答案(dá àn) 显示
习题(xítí)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4 A (1)为什么熟鸡蛋比生鸡蛋转得快
15 (2)鸡蛋慢慢浮起来;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呢 16 筷子在水中看上去为什么是折断的
第四页,共四十页。
答案(dá àn) 显示
习题(xítí)链接
施加任何影响;因此,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故选A。
【答案(dáàn)】A
第十八页,共四十页。
10.观察可分为两种,不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性观
察;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量观察。那么用放大
镜观察蜗牛属于_________定__性_,(d用ìng尺xìn子g)测量课桌(kè zhuō)高度属
D.③④
第十三页,共四十页。
7.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在讨论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4位同学分别讲了如下的
看法。甲说: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乙说: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可以(kěyǐ)进入科学的世界。丙说:科学 的发现有赖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丁说:科
第十四页,共四十页。
学的发现都是从偶然的观察中得到的。根据你的观点,最
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近科学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教学目标通过对列举的奇妙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有很多奥妙,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难点:启发学生提出更多问题。
教具1.多媒体课件《天文》、《海底世界》、《熊猫》、《火山》等。
2.化学实验溶液酸、碱、酚酞等。
课时2节课教学活动第一课时:以讨论为主。
导入新课:播放有关图片和录像,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
探究:1.你对宇宙了解有多少?2.海洋深处有生物吗?如果有,它们的能量来自何处?人能在那里生存吗?3.为什么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你认为熊猫会灭绝吗?为什么?4.为什么地球表面会发生火山和地震等自然灾害?5.让学生提出问题。
讨论:1.你还对自然界的哪些其他现象感兴趣?2.为什么你对这些现象感兴趣?3.让学生提出可讨论的问题。
探究:1.恐龙为什么会灭绝?2.怎样能发现蝙蝠的定位本领?3.有些动物有迁徙的习性,它们是靠什么导航的?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茫茫宇宙,奇妙无穷,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一个美丽的星球——我们共同的家园,那里有人类及人类的朋友——各种动植物。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自然,学习科学,保护自己的美好家园。
作业:1.让学生提出一个关于科学的问题。
2.自主准备下一节课的有关实验。
(可参照课本也可自己设计)第二课时:以活动为主。
引入新课:展示科学家霍金的照片,介绍有关霍金的研究成果,提问:为什么霍金及爱因斯坦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引起学生对科学实验的重视。
活动:1.让学生做明信片下落的实验,记录、讨论。
2.老师做液体颜色有变化实验、要求学生做记录、讨论。
3.参观实验室和了解实验室的各种仪器。
4.学生演示自己准备的实验,老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总结:让学生通过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学会观察、记录、讨论科学的方法。
七年级华东师大版上册第0章绪论 走进科学(知识点 练习)

走进科学《科学》七年级华东师大版上册“走近科学”属于初中科学教学的起始课。
这节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根据教材内容,本节课虽然设计了众多的实验和活动,但不要求学生记住具体现象和结论,主要目的是用生动的现象制造悬念探索奇妙的自然界:(1)有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2)培养学生重视实验以及养成细致有目标观察的习惯;(3)使学生们对自然界保持新奇感、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浓厚兴趣;什么是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2)理解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1)了解水银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了解水银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1)质量的概念;巩固与练习1 在校运动会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尺测量比赛结果,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尺拉得太松,则测量结果比实际结果值会()A 偏大B偏小 C 不变D都有可能2 关于误差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误差和错误一样可避免的B 用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做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
C 测量工具越精密,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
D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3.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4物质不但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形式,并且各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葛洲坝水电站发电时,能量的形式转化是: ( )A .电能转化为水能B .形变的能转化为电能C .水能转化为电能D .光能转化为电能 5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会改变的是( )A 一块铝变成铝壶B 一块冰熔化成水C 一台仪器被宇航员带到月球D 自行车补胎日久磨损6. (08广安)天平的每个祛码都有一定的质量,它们的质量在下述情况中会发生变化的是( )A.用摄子取放砝码B.气温升高C.掉在干净的水泥地板上砸了一下D.生锈了7.(08温州)天平是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使用时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当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边时(如图所示),要使指针停在中央刻度线,应该( )A .将平衡螺母向右调B .将平衡螺母向左调C .将游码向右移动D .在右盘中加砝码8,小明同学的质量是50___________。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走近科学知识点(含答案)

0章走进科学一、探索奇妙的自然界1.大自然的奥秘:树上熟透的苹果会下落,这与__________有关;蝙蝠是黑暗中的飞行能手,具有如此高超的本领与它能发出__________有关;大雁等候鸟具有冬去春来、远程迁徙的习性,可能与生活环境的__________有关;南极气温极低,但企鹅却能生存,这是因为企鹅__________了低温环境;根据科学家对古生物__________的考证,发现恐龙在地球上生存过,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与地球气候的自然变化有关。
2.观察和实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1) _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对自然现象的__________,能使我们发现许多问题。
(2)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_________,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再现。
二、什么是科学探究1.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1) __________是科学家探索自然的基本方式,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2)海王星的发现【提出问题】很多天文学家在观察中发现,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与按牛顿理论计算的结果不一致。
【作出猜想】剑桥大学二年级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教员勒威耶认为这一“反常”现象很可能是由某颗未知行星的影响造成的。
【验证猜想】他们查阅了大量关于天王星的观测数据,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了复杂的推算,提出了有关这一未知行星在宇宙中运动轨道参数的预言。
【观察发现】1846年9月,德国天文学家__________根据勒威耶的预言,用望远镜发现了海王星。
2.如何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科学探究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做出猜想和__________,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寻求__________,还需要不断地思考和评价,应用科学原理解释现象和结论。
三、建立健康信息档案1.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__,有直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初中科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走近科学第一节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B. 观察就是仔细地看一看C. 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耳朵听的过程D. 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观察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是要用眼睛看、耳听、脑想.观察不一定要借助工具进行,有些可以直接观察做出判断.选A.2.【答题】小琪同学读书笔记中的部分摘录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 用吸管能吸取饮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B. 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火车站的站台设置了1米安全线C. 在家重醋可预防流感,房间充满醋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小,沿海地区气温变化比内陆地区气温变化大【答案】D【分析】(1)吸取饮料时,口腔与吸管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将液体压上来;(2)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3)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比热容是物质的性质,比热容大的物质升温慢降温也慢,反之则快。
【解答】A. 用吸管能吸取饮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吸取饮料时口腔与吸管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将饮料压上来,故利用了大气压,A不符合题意;B. 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火车站的站台设置了1米安全线,因为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人在站台上等车时,车子过来引起人靠近车这侧的气体流速增大,气压减小,人远离车一侧的气流速度小,气压大,外侧的气压将人推向火车,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C. 在家重醋可预防流感,房间充满醋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房间内充满醋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D. 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小,沿海地区气温变化比内陆地区气温变化大,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受水的影响沿海地区气温变化比内陆地区气温变化小,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3.【答题】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
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近科学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习题1试题(共3页)

?探究(tànjiū)奇妙的自然世界?习题一、选择题1.小王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奇妙的科学世界,以下说法和知识不正确的选项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考虑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2.以下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电闪雷鸣 B.“神六〞升空C.雨后彩虹 D.大雁南飞3.我们知道蝙蝠蒙住眼睛,在黑夜中也能飞行,这个事实能说明〔〕。
A.蝙蝠是用耳朵来区分方向B.蝙蝠不是用眼睛来区分方向C.蝙蝠的眼睛是没有用途的D.蝙蝠的耳朵特别兴旺4.可以在南极生存的生物必须〔〕。
A.会游泳 B.会飞翔 C.耐严寒 D.耐干旱5.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创造了蒸汽机……在讨论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4位同学分别讲了如下的看法。
甲说: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乙说: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丙说:科学的发现有赖于仔细观察、认真考虑、积极实验。
丁说:科学的发现都是从偶尔的观察中得到的。
根据你的观点,最不同意谁的看法〔〕。
A.甲 B.乙 C.丙 D.丁二、填空题1. 和是探究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xuéxí)科学的重要方式。
通过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通过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
2.根据科学家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恐龙早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
你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吗?假如不理解,请上网查一查。
根据你掌握的信息,提出一个有关“恐龙是怎样灭绝的〞猜测。
你的猜测:。
3.请你仿照例子,针对现象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
例:鱼在水中游动。
问题:鱼为什么会在水中游动?①下雨了。
问题:。
②秋天,一些树开场落叶了。
问题:。
例: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
问题:钢铁在什么条件下易生锈?①种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易发芽。
问题:。
②湿衣服在有风的环境中易干。
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近科学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习题1(无答
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一、选择题
1.小王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奇妙的科学世界,下列说法和知识不正确的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2.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电闪雷鸣 B.“神六”升空
C.雨后彩虹 D.大雁南飞
3.我们知道蝙蝠蒙住眼睛,在黑夜中也能飞行,这个事实能说明()。
A.蝙蝠是用耳朵来辨别方向
B.蝙蝠不是用眼睛来辨别方向
C.蝙蝠的眼睛是没有用处的
D.蝙蝠的耳朵特别发达
4.能够在南极生存的生物必须()。
A.会游泳 B.会飞翔 C.耐严寒 D.耐干旱
5.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在讨论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4位同学分别讲了如下的看法。
甲说: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乙说: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丙说:科学的发现有赖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
丁说:科学的发现都是从偶然的观察中得到的。
根据你的观点,最不同意谁的看法()。
A.甲 B.乙 C.丙 D.丁
二、填空题
1. 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通过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通过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
2.根据科学家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恐龙早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
你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吗?如果不了解,请上网查一查。
根据你掌握的信息,提出一个有关“恐龙是怎样灭绝的”猜想。
你的猜想:。
3.请你仿照例子,针对现象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
例:鱼在水中游动。
问题:鱼为什么会在水中游动?
①下雨了。
问题:。
②秋天,一些树开始落叶了。
问题:。
例: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
问题:钢铁在什么条件下易生锈?
①种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易发芽。
问题:。
②湿衣服在有风的环境中易干。
问题:。
4.先在杯子中装满水(如图甲),再盖上硬纸板(如图乙),然后用手压着硬纸板将它倒置过来,放手后(如图丙),你猜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经过操作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将它记录录在下面横线上。
①你的猜想:。
②亲自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
③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