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政治工作》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PPT课件

.
24
➢ 1918年,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对“十月革命” 的胜利表示十分钦佩,提出“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
争”。表明了他国共合作的思想。之后又与共产国际代 表马林进行会谈,促进了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两党合作 并决定建立军官学校。
➢ 1923年8月,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士 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党务和军事,参观苏联红军和各类
.
1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且成为中国人民的选 择
• 李大钊的这三篇文章,表 • 1919 年 , 他 阐 述 了 马 克 明他已经迈出了资产阶级 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民主主义的门槛,进入了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 科学社会主义的广阔天地。 义和唯物史观。这是由中 这既代表中国先进分子对 国人第一次系统地介绍马 十月革命以后世界形势的 克思主义,而且是经过学 正确判断,也标志着中国 习和研究达到 比较熟悉 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开 的程度。 始。
军事学校。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以黄埔旧水师学堂 和陆军小学的旧址为校址,进行开学典礼,陆军军官学校 正式成立。1926年3月,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
25
黄埔军校的办学特色
第一,以实现三民主义为办学宗 旨,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的同时, 贯彻政治教育和军事教育相辅而 行的原则 第二,采取学校教学与现实斗争 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锻练成为 “革命军”战士。教育相辅而行 的原则。 第三,依法从严治校,使整个学校 管理走上法制化、正规化轨道。
.
21
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是如 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
总结其经验和教训
.
22
黄埔军校
➢ 黄埔军校即“陆军军官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 物;是一所为创建真正属于革命党的军队之学校。黄埔 军校摈弃了以往旧军队制度上的一些弊端,提出了一套 比较完整的建军路线,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开创 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七讲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军队高中级干部理论学习读本》, 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887页。
二、深入搞好“四个教育” (一)“四个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 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1、“四个教育”是实现军队思想政治 建设使命的必然要求
“ 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 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 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 务是不能完成的。”
二、深人搞好“四个教育” (一)“四个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的基础性工程 1、“四个教育”是实现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使命的必然要求 2、“四个教育”是强化官兵精神支柱的基 本 途径
3、“四个教育”是解决官兵现实思想问题的 迫切需要
(一)“四个教育”是军队思 想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二)“四个教育”高度概括 了新形势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 基本内容
一、坚持不懈地搞好理论武装
(一)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官 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 搞好理论武装的方法途径
二、深入搞好“四个教育”
1994 年底江泽民明确提出, 在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官兵头脑和 指导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还要 着重抓好爱国奉献教育、革命人 生观教育、尊干爱兵教育、艰苦 奋斗教育”。
——《 毛 泽 东 选 集 》 第 3 卷 , 人 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二、深人搞好“四个教育” (一)“四个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的基础性工程 1、“四个教育”是实现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使命的必然要求 2、“四个教育”是强化官兵精神支柱的基 本 途径
进行爱国奉献教育,是强化官兵 精神支柱的基础。 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是强化官 兵精神支柱的重点。 进行尊干爱兵教育,是强化官兵 精神支柱的纽带。 开展艰苦奋斗教育,是强化官兵 精神支柱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深入搞好“四个教育” (一)“四个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 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1、“四个教育”是实现军队思想政治 建设使命的必然要求
“ 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 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 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 务是不能完成的。”
二、深人搞好“四个教育” (一)“四个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的基础性工程 1、“四个教育”是实现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使命的必然要求 2、“四个教育”是强化官兵精神支柱的基 本 途径
3、“四个教育”是解决官兵现实思想问题的 迫切需要
(一)“四个教育”是军队思 想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二)“四个教育”高度概括 了新形势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 基本内容
一、坚持不懈地搞好理论武装
(一)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官 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 搞好理论武装的方法途径
二、深入搞好“四个教育”
1994 年底江泽民明确提出, 在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官兵头脑和 指导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还要 着重抓好爱国奉献教育、革命人 生观教育、尊干爱兵教育、艰苦 奋斗教育”。
——《 毛 泽 东 选 集 》 第 3 卷 , 人 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二、深人搞好“四个教育” (一)“四个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的基础性工程 1、“四个教育”是实现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使命的必然要求 2、“四个教育”是强化官兵精神支柱的基 本 途径
进行爱国奉献教育,是强化官兵 精神支柱的基础。 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是强化官 兵精神支柱的重点。 进行尊干爱兵教育,是强化官兵 精神支柱的纽带。 开展艰苦奋斗教育,是强化官兵 精神支柱必不可少的环节。
部队ppt课件教案

游击战
利用地形和民心,采取分散、 隐蔽、袭击等方式打击敌人。
信息战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干扰、破 坏敌方信息传输和指挥系统。
部队的协同与配合
统一指挥
确保部队在作战中听从指挥,协调行动。
信息共享
及时传递情报和信息,确保各部队了解战场 态势。
分工合作
根据各部队的任务和能力,合理分配任务, 发挥各自优势。
支援与掩护
01
02
03
最高层
总司令部,负责制定战略 计划和指挥全军作战。
中间层
军区司令部,负责某一区 域的作战指挥和部队管理 。
基层
部队、分队,负责具体作 战任务和执行上级命令。
各级领导的职责与权力
总司令
负责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和 军事政策,指挥全军事指挥 和部队管理,协调区域内 各军兵种协同作战。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部队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通过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利益等途径,为国家的发 展和繁荣做出贡献。同时,部队也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工具,通过参与国际维和、反恐等行动,展示国家实力 和形象。
部队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部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部队的装备和作战能力不 断提升。
防御任务
保卫国家领土、领海和 领空安全,防止外部势
力入侵。
进攻任务
主动出击,打击敌方军 事目标,夺取制空权和
制海权。
支援任务
为友军提供火力支援、 物资补给和医疗救援等
。
特种作战任务
执行情报搜集、暗杀、 破坏等特殊任务。
部队的作战方式与策略
阵地战
依托工事和火力,坚守阵地, 打击敌人。
军事理论课课件.ppt

政治统帅,指导和影响国防,国防为政治服务,两者关系 可用“三个决定”来概括: ⑴ 国家的政治总目标决定着国防目标 ⑵ 国家的政治稳定,决定着国防的巩固和稳定
⑶ 国家政治制度决定国防体制的有效性
2、国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国防不单纯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而是既消耗又 “增殖”。 3、国防与军事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彭德怀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所作 的《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的报告中,提 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1977年叶剑英代表中央军委所作《抓纲治军,准备打仗》的 报告中,又提出“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 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军委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针对国内 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指出:“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好多事情都不 好办”,并强调“我们未来的反侵略战争,究竟采取什么方针? 我赞成就是‘积极防御’四个字”。 三、新时期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㈠军队建设有突破性进展 ⒈军队体制向精兵、合成、高效迈进。 ⒉军事训练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多样化。 ⒊武器装备日益改善。 ⒋军队干部队伍趋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㈡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成就斐然
第一讲、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和类型 ㈠ 国防的含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语》中的国防定义是:“为保卫 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的武装侵略和颠 覆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国防法》第二条规定: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 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 安全,所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 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㈡ 国防的基本类型 国防从性质上分为两种:侵略性质的进攻型和自卫性 质的防守型。 国防按不同的概念和标准,当今世界的国防归纳起来 有四种类型:
其基本精神是:国防建设和军队工作从立足于“早打、大 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正常建设的轨道上 来。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有 重点地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建设;从单方面强调军队建 设转变到全面增强综合国力上来;从主要准备对付全面战争转 变到重点打赢现代条件下局部战争上来。根据这一重大决策采 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㈠军队精减100万; ㈡军队编制体制改革; ㈢走“军民兼容”的国防发展道路; ㈣不断完善和加强战争动员体制和后备力量建设; ㈤更加重视军事理论和国防科技研究等。 二、我国的国防战略 国防战略是对国防建设和运用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实 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它取决于国家战略和国家政策,是由 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整个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我国国防战略主要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指导和规范军队政治工作的根本法规(2011.4.12)

指导和规范军队政治工作的根本法规
——学习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
一、新修订的《政工条例》是由中共 中央向全党颁布的重要法规
第一,从法规地位看,《政工条例》具有权威性。
第二,从法规性质看,《政工条例》具有双重性。 第三,从适用范围看,《政工条例》具有全员性。 第四,从主体内容看,《政工条例》具有根本性。 第五,从作用时效看,《政工条例》具有稳定性。
第三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是,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 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 重要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党 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邓 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新形 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 指导方针,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军事战 略方针,落实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 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发扬听党指挥、服务人 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强军事斗争准备, 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 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而奋斗。
第二章
1、思想政治教育 3、干部队伍建设 5、民主制度建设 7、政法工作 11、科学文化教育 13、群众工作
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2、党组织建设 4、共产主义青年团建设和青年工作 6、纪律检查和监察工作 8、保卫工作 12、文化体育工作 14、联络工作 16 、经常性思想工作 18 、执行任务中政治工作 20 、预备役部队和民兵政治工作
——学习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
一、新修订的《政工条例》是由中共 中央向全党颁布的重要法规
第一,从法规地位看,《政工条例》具有权威性。
第二,从法规性质看,《政工条例》具有双重性。 第三,从适用范围看,《政工条例》具有全员性。 第四,从主体内容看,《政工条例》具有根本性。 第五,从作用时效看,《政工条例》具有稳定性。
第三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是,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 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 重要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党 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邓 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新形 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 指导方针,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军事战 略方针,落实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 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发扬听党指挥、服务人 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强军事斗争准备, 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 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而奋斗。
第二章
1、思想政治教育 3、干部队伍建设 5、民主制度建设 7、政法工作 11、科学文化教育 13、群众工作
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2、党组织建设 4、共产主义青年团建设和青年工作 6、纪律检查和监察工作 8、保卫工作 12、文化体育工作 14、联络工作 16 、经常性思想工作 18 、执行任务中政治工作 20 、预备役部队和民兵政治工作
军队政治工作概述ppt课件

• 4、战争的威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才能使我军与人民群 众保持血肉联系,获得战斗力之不竭源泉。
第二讲 我军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和内容
• 一、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三)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被历史实践证明的客观真理
一是我军之所以能够建设成为一支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靠的是政治工作。 二是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强大的敌人,靠的是政治工作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三是建国后我军在自身建设和执行任务中取得的一切成绩,也都与政治工作密不可分。
教学重点: 怎样正确理解“党
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 “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 线”的科学含义。 授课时间:3课时 思考题:
一、如何理解“党 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二、应当怎样理解 "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 线"的科学含义?
三、联系实际说明 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只 能加强不能削弱?
授课内容
第一讲,我军政治工作的实践,发展和组织管理体系; 第二讲,我军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和内容; 第三讲,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根本方针和原则、方法; 第四讲,消防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期间的军队政治工作。 • 3、“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军队政治工作。 • 4、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历史转折阶段的军队政治工作。
第一讲 我军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发展
• 二、军队政治工作的实践历程
(三) 改革开 放和社 会主义 现代化 建设时 期的军 队政治 工作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的军队政治工作。
第二讲 我军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和内容
• 本讲内容
一、政治工作 是我军的生命
线
二、政治工作 在新世纪新阶 段的基本任务
三、政治工作 的主要内容
第二讲 我军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和内容
• 一、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三)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被历史实践证明的客观真理
一是我军之所以能够建设成为一支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靠的是政治工作。 二是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强大的敌人,靠的是政治工作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三是建国后我军在自身建设和执行任务中取得的一切成绩,也都与政治工作密不可分。
教学重点: 怎样正确理解“党
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 “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 线”的科学含义。 授课时间:3课时 思考题:
一、如何理解“党 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二、应当怎样理解 "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 线"的科学含义?
三、联系实际说明 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只 能加强不能削弱?
授课内容
第一讲,我军政治工作的实践,发展和组织管理体系; 第二讲,我军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和内容; 第三讲,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根本方针和原则、方法; 第四讲,消防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期间的军队政治工作。 • 3、“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军队政治工作。 • 4、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历史转折阶段的军队政治工作。
第一讲 我军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发展
• 二、军队政治工作的实践历程
(三) 改革开 放和社 会主义 现代化 建设时 期的军 队政治 工作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的军队政治工作。
第二讲 我军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和内容
• 本讲内容
一、政治工作 是我军的生命
线
二、政治工作 在新世纪新阶 段的基本任务
三、政治工作 的主要内容
军队政治工作精品PPT课件

• 完善、健全法规制度,我军政治工作实现制度化 和正规化。《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 2003年12月5日颁布实施,作为全军政治工作的 依据和法规。《基层建设纲要》2003年8月制定 和颁发 《军队经常性思想工作要则》《关于改革 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 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服役军官法》、《军 衔条例》、《文职干部条例》等
军队政治工作概述
2、古田会议决议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础 总结了红军建立以来的建军经验,规定了我军的 性质、宗旨和任务,指明了红军政治工作的方向; 确立了党对军队领导的组织原则,揭示了政治工 作的党性原则;阐明了政治与军事的关系,确立 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地位;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和党 的正确路线教育党员和部队,提出了政治教育是 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并对教育内容、方法 作出了具体规定;确立了正确处理军内外关系和 瓦解敌军的原则;论述了红军政治工作的作风和 方法。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坚实的基础。
• 坚持党对公 安消防部队 的绝对领导
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 坚持人民 军队的性 质和宗旨
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 坚持用科 学理论武 装部队
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 坚持把思想 政治建设摆 在公安消防 部队各项建 设的首位
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军队政治工作概述
• 江泽民建军和国防思想(1989年,十三届四 中全会) “一个根本、四个教育” (用邓小 平理论武装全军 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 尊干爱兵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苦奋斗教育)坚持从严治党, 大力加强军队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 严明、保障有力”五句话总要求
军队政治工作概述
军队政治工作概述
• 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为我军政治工作提出新课题。 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 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 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 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 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军队政治工作概述
2、古田会议决议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础 总结了红军建立以来的建军经验,规定了我军的 性质、宗旨和任务,指明了红军政治工作的方向; 确立了党对军队领导的组织原则,揭示了政治工 作的党性原则;阐明了政治与军事的关系,确立 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地位;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和党 的正确路线教育党员和部队,提出了政治教育是 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并对教育内容、方法 作出了具体规定;确立了正确处理军内外关系和 瓦解敌军的原则;论述了红军政治工作的作风和 方法。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坚实的基础。
• 坚持党对公 安消防部队 的绝对领导
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 坚持人民 军队的性 质和宗旨
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 坚持用科 学理论武 装部队
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 坚持把思想 政治建设摆 在公安消防 部队各项建 设的首位
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军队政治工作概述
• 江泽民建军和国防思想(1989年,十三届四 中全会) “一个根本、四个教育” (用邓小 平理论武装全军 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 尊干爱兵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苦奋斗教育)坚持从严治党, 大力加强军队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 严明、保障有力”五句话总要求
军队政治工作概述
军队政治工作概述
• 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为我军政治工作提出新课题。 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 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 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 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 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基层连队政治工作的三把把钥匙PPT课件

此课件可编辑版,如对课件有异 议或侵权的请及时联系删除! 课件可编辑版,请放心使用!
2
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教育史
主讲教师:
高耀东副教授 3
4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举
5
第二节 基层连队 政治工作的“三把钥匙”
6பைடு நூலகம்
成为打通连队工作之门的三把重要 钥匙 :
一是立功运动; 二是团结互助运动 三是新式整军运动
15
既有具体的组织性,又有广泛的群众性,便于发 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作用,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 来;也有利于开展竞赛和协调指挥,特别是在战 斗中的相互策应、相互援助,成为打不垮的坚强 集体;密切了同志间的思想感情和联系,有助于 “推动积极分子,团结中间分子,教育落后分 子”;也“有利于大量干部的培养”,对巩固部 队,增强战斗力,完成作战、训练、群众工作等 各项任务起了保证作用。
13
二、团结互助运动——集体主义 教育的创举
有经过长期革命战争锻炼的老战士,有土改翻身 后参军的新战士,还有放下武器的原敌军士兵补 入我军的解放战士。这三种战士各有所长,相互 间也存在一些矛盾。为了增进他们之间的团结, 互相取长补短,把积极性、创造性吸引到杀敌立 功运动之中,集中到赢得自卫战争胜利这一大目 标上来,晋冀鲁豫野战军首先开展团结互助运动, 其中最突出的典型是“王克勤运动”。
12
4、奖功庆功,隆重热烈。 为使立功运动深入持久,各部队都采用鼓舞人心、
激励来者的奖励办法:对立功人员颁发立功奖状、 立功证书、立功奖章,登报表扬,酌量给予物质 奖励,并将功绩记入档案;对立功单位授予锦旗, 其中有重大特殊功绩者授予称号,并举行隆重的 授旗、授号大会;对牺牲的功臣进行追功活动, 并由部队和地方政府予以慰问抚恤。各部队的庆 功大会都开得隆重热烈,功臣和立功单位代表披 红戴花,坐荣誉席;首长宣读嘉奖令,号召全体 指战员赞英雄、学功臣。
2
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教育史
主讲教师:
高耀东副教授 3
4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举
5
第二节 基层连队 政治工作的“三把钥匙”
6பைடு நூலகம்
成为打通连队工作之门的三把重要 钥匙 :
一是立功运动; 二是团结互助运动 三是新式整军运动
15
既有具体的组织性,又有广泛的群众性,便于发 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作用,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 来;也有利于开展竞赛和协调指挥,特别是在战 斗中的相互策应、相互援助,成为打不垮的坚强 集体;密切了同志间的思想感情和联系,有助于 “推动积极分子,团结中间分子,教育落后分 子”;也“有利于大量干部的培养”,对巩固部 队,增强战斗力,完成作战、训练、群众工作等 各项任务起了保证作用。
13
二、团结互助运动——集体主义 教育的创举
有经过长期革命战争锻炼的老战士,有土改翻身 后参军的新战士,还有放下武器的原敌军士兵补 入我军的解放战士。这三种战士各有所长,相互 间也存在一些矛盾。为了增进他们之间的团结, 互相取长补短,把积极性、创造性吸引到杀敌立 功运动之中,集中到赢得自卫战争胜利这一大目 标上来,晋冀鲁豫野战军首先开展团结互助运动, 其中最突出的典型是“王克勤运动”。
12
4、奖功庆功,隆重热烈。 为使立功运动深入持久,各部队都采用鼓舞人心、
激励来者的奖励办法:对立功人员颁发立功奖状、 立功证书、立功奖章,登报表扬,酌量给予物质 奖励,并将功绩记入档案;对立功单位授予锦旗, 其中有重大特殊功绩者授予称号,并举行隆重的 授旗、授号大会;对牺牲的功臣进行追功活动, 并由部队和地方政府予以慰问抚恤。各部队的庆 功大会都开得隆重热烈,功臣和立功单位代表披 红戴花,坐荣誉席;首长宣读嘉奖令,号召全体 指战员赞英雄、学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