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ACS系统招标文件

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ACS系统招标文件
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ACS系统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

招标编号:

招标项目名称: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

湖南省人民医院

2006年2月

招标文件目录

招标邀请

第一部分投标方资质要求

第二部分 PACS系统建设总体要求

第三部分湖南省人民医院PACS系统初步规划第四部分 PACS系统软件功能需求

第五部分 PACS系统硬件配置需求

第六部分商务条款

第七部分投标文件格式

邀请函

公司:

我司受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委托,将对医院的PACS系统进行邀请招标。经过考察、研究,决定邀请贵公司参加投标。请于

前将投标文件密封好并加盖公章交至我司,具体的要求详见此招标文件的以下各部分内容。

招标文件中的所有陈述、内容、要求、由医院负责解释,投标方有任何疑问,请于前电话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向我司咨询。TEL:

E-Mail:

第一部分投标方资质要求

1.投标方应该有正规合法的营业执照,产品注册证并提供有效证明。

2.本项目为大型的综合型PACS项目,需要供应商在产品研发、客户化修改、

售后服务上有较强的持续投入能力,所以要求投标方注册资金≥300万。

3.投标系统应用的PACS软件必须是投标商原厂制造,提供有关软件著作权证

明原件。

4.投标方的产品具有成功实施三家以上三级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成功案例,并提

供医院证明文件。

5.投标方的产品应具有与HIS连接的能力,实现临床影像浏览和病人信息读

取。

6.投标方应详细说明能够提供我院的技术支持能力,包括工程实施、系统调试

安装及客户化、培训计划、故障响应及解决能力、因政策等医院不可抗拒的因素改变而导致系统功能改变时的技术支持能力等,并在投标前提供有效证明或承诺书。

7.投标总价应含有PACS系统基本软件价、硬件价、工程实施费等相关一切人

民币含税价。

8.投标方应严格按照招标书《投标文件格式》的要求提供投标文件,提供的相

关证明文件如有缺项,必须在一周内补齐,否则按废标处理。

第二部分 PACS系统建设总体要求

1、最大限度地共享及应用现有的信息体系资源,构建在业务处理功能方面可进行互动的系统,针对医院的所有业务,构建先进的集成医疗信息系统。

2、PACS各个系统要求完全遵循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整个系统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兼容性和可持续扩展性。

3、所建PACS系统必须符合卫生部影像基本功能规范及医院信息系统评审标准。

4、所建PACS系统必须确保图像质量符合医学诊断所需,数据的安全、可靠、并与医院现有HIS系统的无缝连接。

5、根据医院的PACS构成标准,由提案公司提供向本院提案的全部系统构成图,并详细叙述数据流程。

6、以病人医疗信息为主线,我院筹建PACS系统计划如下:

将放射、超声、病理等科室相关数据联网,实现集中读片、数据共享,与医院HIS连接,全院各临床科室阅片工作站,逐步达到全院数据共享。

7、建设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确保在未来5年内系统的实用性

8、系统具有抵御外界环境和人为操作失误的能力,有足够的防护措施,防止非法用户侵入,导致系统的崩溃等。

9、对存储的数据应有冗余保护措施,保证用户数据的随时可提取性,对于容错及冗余都有相应的保护机制。

10、全中文操作界面。

11、系统安装后,提供对应用人员(影像、临床)和本院管理人员的应用培训和详细的技术维护培训。

12、提供系统的软件源代码。

13、系统应具有以下特性

在系统设计中,该系统满足放射科室基本的传输、存储、阅片的需求,可优化工作流程,兼顾医院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保持原有的诊断审核流程及医生阅片诊断,使临床科室能够进行高效的数字化传输、软阅片、电子报告单,根据临床具体需求,提供符合各个临床科室不同应用的功能。

●开放性

该系统能兼容多种影像设备和系统,为不同类型的影像设备提供不同专业的影像处理工具,同时,PACS系统不仅要具有很好的兼容性,还需和医院乃至整个医疗系统中的其它应用系统有效、无缝的连接在一起,保证互通、互联,逐步实现电子病历。另一方面,开放性还表现在与其它PACS系统的连接,如影像处理工作站,可灵活弥补各个系统的不足,提高PACS系统整体的水平。因此系统要遵循开放性的原则,采用开放性的架构,支持通用的标准化协议。

●先进性

技术上采用业界先进、成熟的软件开发技术,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支持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应用;

●针对性

在PACS系统的使用者中,分为影像科室用户和临床科室用户,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到各个学科、各个学组,因此系统除了提供基本的方法和工具之外,还要针对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工具和功能,如为DR设备提供专用阅读设备和显示技术,为手术室提供手术导航工具。

●灵活可配置性

系统根据医院现有的工作流程、工作模式进行设计,具有灵活的方式方法让用户根据不同科室、不同设备、不同时期的要求进行方便的调整和设置,同时根据不同科室、不同设备的医生所需要的影像类型和阅片方式,系统可以进行灵活的配置,减少医生的工作内容,提高效率。

整个系统有极高的安全性,在正常、安全运行同时,还能考虑各种灾难、病毒等因素对系统造成的损害,数据库的备份策略恰当,以防灾难发生,在万一灾难发生时也能快速从灾难中恢复。

●标准化

软件设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软件工程的标准,保证系统质量,系统支持DICOM以及HL7的相关标准、协议、格式,同时,也遵循IHE的相关流程、标准和规则,应用设计符合国际、国家、医疗卫生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和医院自身的发展规划。

●可扩展性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病人数量的增加,影像设备的扩展,组织结构的改变,系统能够满足现有的节点数目、存储容量、传输速度的要求,还具有很好的扩展能够,使之能够随着医院应用环境的扩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灵活的进行扩展和维护。

第三部分湖南省人民医院PACS系统规划

一.医院简介

建设院级医学影像网络系统PACS,将数字化影像检查设备CT,MR,DSA,ECT、DR、CR和数字X光机、超声、胃镜、病理、检验设备等影像设备连接到PACS系统上,组建数字化阅片室和数字化读片中心,实现影像诊断数字化。二.系统接入设备介绍和存储量估算

设备数量型号接口

螺旋CT 1 东芝Xpress/GX DICOM

MRI 1 东芝OPART DICOM

DSA 1 东芝CAS—8000V DICOM

SPECT 1 GE VG-HAEKEYE SPECT DICOM

DR 1 待定DICOM

CR 1 待定DICOM

X光机 1 东芝NAX—1000A

超声设备 5 飞利浦450、东软NAS-1000HF、GE LOGIC 200、TOSHIBA SA-550A GE VG-HAEKEYE SPECT

病理 1

1)数据存储要求:

根据工作量和影像类型,估算存储量约:4GB/日

2)设备接口说明:

投标方必须解决现有DICOM(非DICOM)设备和将要引进数字化设备影像的访问、发送、传输和获取等许可证等,所有连接到PACS系统而产生的各种费

用均包含在投标价内,PACS系统是一整套解决方案,投标价应包括所有连接软、硬件费用,每项价格可向有关设备厂家咨询。

3)存储方式

要求采用分级存储机制,中心影像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方式,磁盘阵列采用SAN结构,以上有效存储容量,离线备份,提供在线4T冷备份管理方案。

第四部分 PACS系统软件功能需求

一、软件整体需求说明

1、PACS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必需是自主开发,具有高度易用性、简便性、先进性、扩张性、高可用性及高效率,并行处理能力强,美观实用。具备底层开发软件的源代码知识产权证书。

2、投标公司必须是PACS应用软件的开发者。

3、详细提供软件功能说明书。

4、第三方软件必须使用正版。

(1)数据库 SQL SERVER/QRACLE

(2)服务器操作系统 Windows2003 Server/LINUX/UNIX

(3)功能终端操作系统Windows2000/XP

(4)双机热备份软件

(5)系统防病毒软件

5、提供在线、离线存储解决方案,满足备份及未来可能日益增加的数据存储要求。

二、软件功能需求

一、PACS服务器系统软件

序号货物名称功能描述

影像服务器管理软件由影像服务器、磁盘阵列和光盘库构成在线,离线存储体系。

1.专业服务器双机热备份,保障稳定运行。

2.在线存储容量以上

3.采用数据流控制技术,平衡网络数据流量,实现数据高效、安全传输。

后备服务器管理软件1.在线冷备份。

2.在线存储容量4T以上。

Web影像发布管理软件与影像服务器配合,实现诊断信息和影像信息的WEB发布

1.快速发布图像和诊断报告。

2.图像质量分级别控制,支持多种有损、无损压缩格式。

3.基于网页的病例信息管理。

4.帐号权限级别控制,保证数据安全。

5.多图像处理功能,满足用户需求。

光盘刻录管理软件将PACS系统中的影像刻录到光盘上,实现在线数据的离线保存:

1. 支持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刻录光盘。

2. 显示在线数据详细信息,包括光盘状态、设备类型、历次刻录时间、光盘容量、数据中最早检查时间和最迟检查时间等。

3. 500片以上光盘库。

二、影像获取预处理系统软件

序号货物名称功能描述

预处理工作站1.影像的DICOM获取、动态传送等。

2.通过专有机制,保障数据采集的完整性。

3.可实时存储影像,供实时调阅,同时可担任系统的一级存储。

图像预处理工作站(非DICOM输出设备)1.采集模拟设备图像。

2.采集支持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

3.通过专有机制,保障数据采集的完整性。

4.可实时存储影像,供实时调阅,同时可担任系统的一级存储。

4.专家系统模板,快捷生成报告。

5.报告修改历史可追溯。

病理工作站1. 工作站图像与镜下图像同步显示,高清晰图像时采集。

2. 分析测量功能丰富,准确可靠。具有长度、周长、距离、面积等测量。

3. 采用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可对图像进行标注、缩小、放大、处理等。

4. 支持多种查询方式,快速返回查询结果。

5.编辑报告快速、放便,提供大量实用的诊断词库、模板,图文并茂报告格式支持自定义。

6. 编辑报告和采集图像可同步进行,互不影响。

三、功能终端系统软件

序号货物名称功能描述

登记管理1.预约/取消预约

2.患者基本信息和检查信息录入和分诊。

3.对于复诊病人,可以自动调出患者基本信息。

4.对急诊病人,支持先影像检查,后登录信息。

5.病人一旦预约或登记,其所处的检查状态可明确标明(如预约、登记、检查、报告、审核、打印等)。

6.登记方式:支持手工录入,条形码识别,磁卡获取等多种方式,能与支持Worklist的设备传送病人信息。

7.开放支持和医院HIS系统的病人信息共享。

胶片打印管理1.支持共享激光相机。

2.支持DICOM、JPEG多格式的胶片输出。

3.照相排版格式多种,并可由用户自定义。

4.可以对输出的图像进行调窗。

5.支持不同检查或不同病人的图像进行拼图输出。

6.图像相关信息可以同时输出在相应胶片上。

统计管理1.科室业务统计:包括医生工作量、收费、科室每天汇总、设备收入等

2.病人信息统计:包括病人年龄分步统计、病人性别统计等

3.病例信息统计:包括病人阳性率、疾病种类、部位及部位阳性率等

4.支持列表和柱状图、饼形图等报表格式

5.报表内容可分为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等,时间任意设置

权限管理1.权限划分精细,细分到每一项操作

2.分角色管理,分科室设置,用户权限分配简便

3.角色权限任意设置,更改角色权限分配

4.用户支持多角色、多科室设置,支持多重角色管理

影像读片报告1.查询:支持多种输入的查询,如姓名、ID号、日期、影像设备、检查方式、病种等等,并支持模糊查询。

2.图像显示:多种格式的图像阵列显示方式,并可自行定义。通过锁定,进行同屏不同序列图像、不同检查日期、不同病人的图像的对比显示。能够选择显示图像的相关信息,如病人信息和各类检查参数。

3.图像调窗:可以手动,自动,可以针对不同影像预设窗值。

4.图像处理:移动、无级缩放、放大镜、旋转、伪彩、直方图均衡、滤波、负像、边缘增强、锐化、伪彩等

5.图像动态播放:可以连续动态播放图像,电影回放,速度可调,并可在播放过程中随时调窗。

图像处理功能:可以在单幅图像的局部感兴趣区域进行相应的图像处理,比如调窗、缩放等等

7.测量:长度、角度、面积、灰度值/CT值(包括点测量和ROI测量)。

8.标注:文字和字母在图像上标注

9.图像的输出:支持DICOM、JPG、BMP、TIF等多种格式的图像输出。

10.图像上能显示病人的基本信息,并能加注释且能打印出来。

11.激光打印排版:支持激光相机多种排版格式,并可在同一张胶片上输出病人、时间、设备任意组合的影像。

CD_Viewer提供以光盘形式输出病人影像及诊断信息,可在其他电脑上察看影像和诊断报告

13.阅片诊断和报告编写同步进行,有机融合于一个程序,不需程序切换。

14.具有完善报告格式模板,模板可添加及用户自定义。

15. 双屏能同时看图与双屏各自看图与报告。

16.专家系统:采用结构化的树形报告模板,按设备类别、检查部位和病种展开,用户可自定义添加。

17.报告采用二级审核制,只有完成审核的报告才能正式归档和打印报告和发布。

18.疾病分类:可采用国际ACR的标准进行病种的分类。

第五部分 PACS系统硬件配置需求

项目名称数量备注

1 PACS服务器(双机热备) 2套

机架式企业级品牌服务器,双CPU,2G内

存,镜像硬盘

光纤通道磁盘阵列(2T)支持SAN结构1套

品牌全光纤磁盘阵列,双冗余控制,含同

品牌光纤交换机

2 冷备份服务器1套

机架式企业级品牌服务器,单CPU,2G内

4T磁盘阵列1套SATA磁盘阵列

3 PACS WEB服务器1套机架式企业级品牌服务器,双CPU,2G内存,700G容量

4 42U服务器机柜1套与服务器同品牌

5 光盘库(含控制工作站)1套500片光盘库,4DVD驱动器,品牌机,512M/80G/15”液晶

6 DICOM预处理工作站6套CT/MR/DSA/DR/CR/SPECT用,品牌机,512M/80G/19“纯平

7 模拟获取预处理工作站1套多功能X光机用,品牌机,512M/80G/19“纯平/专业图像采集卡

8 放射登记工作站4套品牌机512M/80G/15“液晶/条码阅读/文件扫描仪

9 主任管理工作站1套品牌机512M/80G/17“液晶/DVD刻录

10 科室读片报告台(19”CRT*2) 16套品牌机512M/80G/2*19“纯平

11 专业影像诊断工作站(2M)4套品牌机512M/80G/17“液晶+2M专业显示器

12 专业影像诊断工作站(5M)1套品牌机512M/80G/2*5M专业显示器

13 会诊教学工作站1套品牌机512M/80G/15“液晶+2投影仪(2000流明以上),含电动幕布

14 胶片打印工作站4套品牌机512M/80G/17“纯平

16 病理工作站1套品牌机512M/80G/15“液晶/进口专业图像采集卡

17 功能科登记工作站1套品牌机512M/80G/17“液晶/条码阅读/文件扫描仪

18 分诊叫号系统2套品牌机512M/80G/15“液晶/LED大屏/音箱

19 黑白激光打印机6台放射科

20 彩色激光打印机3台病理1台

第六部分商务条款

一.后服务要求

1)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拟定详细的PACS系统设计方案和硬件方案。

2)系统实施期间,无偿提供适应我院医生操作习惯的客户化修改。

3)提供详细软件相关说明书及使用手册等文档资料。

4)软件验收合格并正式使用后一年内,开发商提供免费售后现场技术服务和定期随访。

5)系统在试用期间,工程师应常驻现场,提供完善的技术培训。

6)提供售后服务保障点的地址、联系电话和联系人

二.付款方式

三.随机资料:

中文用户使用手册2套,详细技术说明书1套。

四.培训

1)卖方应对用户的维修人员提供一人/周的培训,使其能对设备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及能对一般故障进行维修,并向培训人员提供维修图纸及维修手册、维修密码。

2)卖方应对用户的操作人员提供相应的操作培训,使其能熟练应用系统。

3)上述两种培训的培训方式、地点、人员及费用(包含在投标总价中)投标商应在投标文件中详细说明。

五.安装调试

1)安装地点:湖南省人民医院

2)安装完成时间:接到用户通知后2个月内完成安装和调试,如在规定的时间内由于卖方的原因不能完成安装和调试,投标方应承担由此给用户造成的损失。由于买方原因滞后,则按滞后时间顺延。

3)安装标准:符合我国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和技术标准。

4)投标商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其安装调试过程中医院需配合的内容。六.验收

供货方应提供设备的有效检验文件,经买方认可后,与设备性能指标、合同内容一起作为设备验收标准。买方对设备验收合格后,双方共同签署验收合格证书。验收中发现设备达不到验收标准或合同规定的性能指标,卖方必须更换相关零部件。并且赔偿由此给用户造成的损失。

七.交货

1)货期:合同签订2个月内

2)交货地点:湖南省人民医院

八.报价方式

对其所提供的系统报CIP医院人民币总价及对其软硬件分项报价(含一年质保),质保期后的维保费单独报价。

第七部分投标格式文件

投标书构成:

1、软件分项价格表

2、硬件配置方案及预算

3、招标书中要求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

4、公司营业执照

5、法人授权委托书

6、成功案例介绍

7、项目主要技术人员表

8、项目实施组织方案(具体包括:工程实施方案、工程实施工期安排、培训计划等)

9、售后服务计划

PACS使用说明书

PACS医学影像管理与传输系统 使 用 说 明 书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第一章系统简介 (4) 简介 (4) 第二章系统操作 (5) 第一节系统登录 (5) 第二节病人列表界面操作 (7) 第三节影像处理界面操作 (19) 第四节诊断报告界面操作 (37) 第五节胶片打印界面操作 (41) 第五节图像接收 (46) 第六节图像接收 (47) 第七节打印模板设计 (51) 第八节预约登记操作 (53) 第九节查询统计模块操作 (56) 敬告 (60)

前言 随着计算机影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数字化存储和管理,医学影像图文资料的传输已经日益成为各级医院,影像设备升级的重要方面。因为这项工作不仅明显降低成本,提高医务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和增强辅助诊断,还能解决档案存储与管理问题,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医院影像分析与存储水平大大提高。这也为整个医疗系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图文影像信息互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满足医疗卫生领域广大影像工作者、医生和医院管理工作者的需求,我公司应用当代计算机技术、数码影像摄取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开发的PACS医学影像管理与传输系统软件,实现了医院胶片影像数字化、图像存储的数字化以及网络管理现代化,使医院以较小投资进入信息化诊断、存储以及医务管理的新时代。

简介 PACS医学影像管理与传输系统软件可对医学仪器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存储、报告输出、管理、查询等,并支持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为医院对病人信息资料进行数字化、科学化、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带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泛应用于医疗、教学等领域。

PACS介绍

PACS入门知识 什么是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 (1) DICOM3.0标准 (3) PACS RIS HIS的区别与整合 (5) PACS 工作站基本要求 (7) PACS接入设备的几种接口技术 (8) 放射介绍 (8) B超介绍 (9) 什么是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 什么是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 PACS是英文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缩写,译为“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其组成主要有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器及软件。PACS用于医院的影像科室,最初主要用于放射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PACS已经从简单的几台放射影像设备之间的图像存储与通信,扩展至医院所有影像设备乃至不同医院影像之间的相互操作,因此出现诸多分类叫法,如几台放射设备的联网称为Mini PACS(微型PACS);放射科内所有影像设备的联网Radiology PACS(放射科PACS);全院整体化PACS,实现全院影像资源的共享,称为Hospital PACS。PACS与RIS和HIS的融合程度已成为衡量功能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PACS 的未来将是区域PACS的形成,组建本地区、跨地区广域网的 PACS网络,实现全社会医学影像的网络化。 由于PACS需要与医院所有的影像设备连接,所以必须有统一的通讯标准来保证不同厂家的影像设备能够互连,为此,1983年,在北美放射学会(ACR)的倡议下,成立了ACR-NEMA 数字成像及通信标准委员会。众多厂商响应其倡议,同意在所生产的医学放射设备中采用通用接口标准,以便不同厂商的影像设备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图像数据交流。1985年,ACR/NEMA1.0标准版本发布;1988年,该标准再次修订;1992年,ACR /NEMA第三版本正式更名为DICOM3.0(Digital l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中文可译为“医学数字图像及通信标准”。目前,DICOM3.0已为国际医疗影像设备厂商普遍遵循,所生产的影像设备均提供 DICOM3.0标准通讯协议。符合该标准的影像设备可以相互通信,并可与其他网络通信设备互连。 在系统的输出和输入上必须支持DICOM3.0标准,已成为PACS的国际规范。只有在DICOM3.0标准下建立的PACS才能为用户提供最好的系统连接和扩展功能。 PACS的主要作用有:联接不同的影像设备(CT、MR、XRAY、超声、核医学等);存储与管理图像;图像的调用与后处理。 DICOM 是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的缩写,是由ACR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和NEMA (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共同制定的医学图像标准,它是让不同厂商不同影像互相交流的语言,是PACS 底层的标准协议,它可以做到: (1)通过网络进行通讯的标准方式,允许一个厂商向另一个厂商的存档系统中存储信息,允许一个厂商查询另一个厂商的存档系统中存储的信息,允许一个厂商从另一个厂商的存档

PACS系统介绍

PACS系统介绍 一、PACS简介 PACS (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即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应用于医院的数字医疗设备如 CT 、 MR (磁共振)、 US (超声成像)、X 光机、 DSA (数字减影)、 CR (计算机成像)、 ECT 等设备所产生的数字化医学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诊断、信息处理的综合应用系统。 中国的医院在过去十多年间,引进了大批量进口的先进医学图像设备,对提高诊断水平,加强对医院等级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资金的困扰及仪器设计水平限制,大多数医学图像设备都没有考虑图像存储和传输功能。随着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医学图像的存储和传送成为可能。大容量的硬盘、图像信息的压缩技术、大容量光盘的应用,使医学图像可以实现大量存储。标准的制定使医学图像及各种数字信息在计算机间的传送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通过数据接口与互联网接通,就可以进行医学图像信息的远程传输,实现异地会诊。 PACS 是实现医学图像信息管理的重要条件,它把医学图像从采集、显示、存储、交换和输出进行数字化处理,其发展趋势最后实现图像的存储和传送,在节省存储空间、胶片、显影剂和套药的同时,实现高效化的管理。 此外,通过对医学图像和信息进行计算机智能化处理后,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图像的像素点进行分析、计算、处理,得出相关的完整数据,为医学诊断提供更客观的信息,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不但可以提供形态图像,还可以提供功能图像,使医学图像诊断技术走向更深层次。 PACS 所管理的医学图像也是医院产生的信息,医院在使用 PACS 管理图像的同时,也需要 HIS 系统管理其他信息,所以 PACS 应当具有与 HIS 的互操作性或集成。 远程医疗( Telemedicine )是起源于 50 年代的新型医疗服务,在为农村地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90 年代以来在国内兴起的远程医疗会诊也是远程医疗的一种典型应用。当前国内的远程医疗一般使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双方的

HIS(LIS、PACS、RIS、EMR)系统简介

HIS(LIS、PACS、RIS、EMR)系统简介 一、定义说明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 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S),是专为医院检验科设计的一套信息管理系统,能将实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使病人样 品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繁杂的操作过程 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减少漏洞,提高检验质量。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 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 放射信息管理系统(Radioiogy information system, RIS),是优化医院放射科工 作流程管理的软件系统,一个典型的流程包括登记预约、就诊、产生影像、出片、报告、审核、发片等环节。 电子病历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是指将传统的纸病历完全电子化,并提供电子贮存、查询、统计、数据交换等管理模式,它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 疗领域应用的必然产物,是医院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必然趋势,目前改领域研究已成 为一个新的研究应用热点。 二、概述 医院信息系统(HIS)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它包含财务、人事、住院、门诊、挂号、医技、收费、分诊、药品管理等多个子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HIS系统被赋予更多的功能:随着医院内部业务流程的不断梳理和整合,HIS与LIS,PACS,RIS,EMR等外围模块不断融合;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 HIS与社保,医保,甚至银行系统的业务及数据交互越来越频繁。HIS系统已成为医疗行业业务驱动,流程整合与服务能力提升的核心引擎系统。 1. 建设目标

医学pacs信息系统介绍

PACS

PACS
? 接口知识 ? PACS软件流程图 ? DICOM接入实例 ? 视频接入实例

接口知识
DICOM和视频基础 知识

DICOM 协议基础知识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DICOM协议的层次,DICOM协议是一个在TCP/IP协议之上的通讯协议 DICOM连接三要素
? IP地址---指机器的IP 地址 ? 端口号—指DICOM软件在进行通讯的过程中使用的端口号 ? AE名称---Application Entity名称,指的是一个DICOM通讯程序的名称,该名称标识当前计算机中运行的DICOM 通讯程序
DICOM协议及用途
? 连接校验: DICOM Echo SCU/SCP ? 影像成像设备的图像输出: DICOM Storage SCU/SCP ? 相机(胶片相机,胶片打印机) 的图像输入: DICOM Print SCU/SCP ? 影像成像设备的病人信息输入: DICOM WorkList SCU/SCP

视频设置接入基础
视频接口
? 常用的视频接口包括:复合视频接口,S-端子(S-Video)接口和RGB分量接口。如需了解详细请参考《视频接口 接入规范》
接入设备
? 常用的接入设备包括: 超声; 电子内镜; 显微镜. 还有一些CT、X光透视也只有视频接口
适用科室
? 一般情况下使用视频接入的科室有:病理、内镜、B超
采集卡
? 由于现在采用Windows自带的接入方式来对图像进行采集,原则上是支持所有的采集卡和视频输入源,但通过实际 测试发现有的采集卡有的功能不能使用(如:不能录像、不能调整分辨率等)已通过测试的采集卡为(OK C20)。 采集卡在使用前要通过测试后再使用。测试内容包括:分辨率调整、录像、压缩设置、采集图像是否显示正常。 可以通过影像医技站中的图像采集进行测试,如没有数据库环境也可以通过我们提供的测试工具进行测试。推荐 使用(OK C20 、微视 v200 v500 )采集卡

PACS的发展与组成

PACS的发展与组成 一、PACS的发展(这些英文和相应名称经常互考)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应用在医院影像科室的信息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放射学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等同属于医院信息系统。 PACS的主要任务是把医学影像以数字化的方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调取浏览和使用;并同时具有图像诊断和图像管理功能。 发展至今,PACS系统根据其规模大小可划分为:基于影像科室或某个部门的小型PACS系统;将影像服务扩展到医院的院级大型PACS系统;以及通过将某个地区的医疗资源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在一起的区域PACS系统。 二、PACS的构架和工作流程 (一)PACS系统的组成及架构 PACS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数字影像采集、通讯和网络、医学影像存储、医学影像管理、各类工作站五个部分(图8-1-1)。 而目前PACS系统的软件架构选型上看,主要有C/S和B/S两种形式。 C/S架构,即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架构。C/S架构常用在局域网内,因此信息安全性更高,由于客户端运算内容较多,因此减少了网络数据的传输,运行速度较快,界面更佳灵活友好。但是所有客户端必须安装相同的操作系统和软件,不利于软件升级和随时扩大应用范围。 B/S架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万维网浏览器实现。在B/S架构的PACS系统中,医学影像显示工作站只需要打开万维网浏览器(比如IE)就可以查询数据和调取影像了。B/S架构常用在广域网内,因此信息安全性较弱,但有利于信息的发布;客户端只要有浏览器就可以使用,因此通常不限定操作系统,不用安装软件,对客户端计算机性能要求较低,软件升级更容易。 (二)PACS的工作流程 典型数字化医院的工作流程中,患者办理就诊卡或住院登记→临床医生开具检查申请单→到达放射科→使用登记预约工作站预约登记→放射科的接诊人员为病人安排检查→病人到相应的检查室进行检查→技师操作→医学影像采集→采集图像发送到PACS系统→医师调取PACS系统中的图像→进行图像的阅览、历史图像的比较、测量与处理、最后做出影像的诊断。

PAC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

1概述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诊断成像设备中各种先进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图像技术的应用为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历经逾百年发展,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也从最初的X射线成像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数字成像技术。 什么是医学影像信息系统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简称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与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CIS)、放射学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RIS)、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同属医院信息系统。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狭义上是指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从技术上解决图像处理技术的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系统是指支持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收集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的信息管理系统;放射学信息系统是指以放射科的登记、分诊、影像诊断报告以及放射科的各项信息查询、统计等基于流程管理的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是指覆盖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是一类用来处理实验室过程信息的信息系统。 在现代医疗行业,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是指包含了包括了RIS,以DICOM3.0国际 标准设计,以高性能服务器、网络及存储设备构成硬件支持平台,以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和图像的存储管理工具,以医疗影像的采集、传输、存储和诊断为核心,是集影像采集传输与存储管理、影像诊断查询与报告管理、综合信息管理等综合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医院影像科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DR、超声、各种X光机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DICOM3.0国际标准接口(中国市场大多为模拟,DICOM,网络等接口)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 对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应用的需求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机构的诊疗工作越来越多依赖医学影像的检查(X线、CT、MR、超声、窥镜、血管造影等)。传统的医学影像管理方法(胶片、图片、资料)诸此大量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存储保管,堆积如山,给查找和调阅带来诸多困难,丢失影片和资料时有发生。已无法适应现代医院中对如此大量和大范围医学影像的管理要求。采用数字化影像管理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得到公认。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为数字化影像和传输奠定基础。目前国内众多医院已完成医院信息化管理,其影像设备逐渐更新为数字化,已具备了联网和实施影像信息系统的基本条件,实现彻底无胶片放射科和数字化医院,已经成为现代化医疗不可阻挡的潮流。 2PACS系统软件的优点

PACS介绍讲课教案

P A C S介绍

PACS入门知识 什么是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 (2) DICOM3.0标准 (7) PACS RIS HIS的区别与整合 (10) PACS 工作站基本要求 (13) PACS接入设备的几种接口技术 (15) 放射介绍 (16) B超介绍 (17) 什么是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 什么是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 PACS是英文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缩写,译为“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其组成主要有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器及软件。PACS用于医院的影像科室,最初主要用于放射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PACS 已经从简单的几台放射影像设备之间的图像存储与通信,扩展至医院所有影像设备乃至不同医院影像之间的相互操作,因此出现诸多分类叫法,如几台放射设备的联网称为Mini PACS(微型PACS);放射科内所有影像设备的联网Radiology PACS(放射科PACS);全院整体化PACS,实现全院影像资源的共享,称为Hospital PACS。PACS与RIS和HIS的融合程度已成为衡量功能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PACS的未来将是区域PACS的形成,组建本地区、跨地区广域网的 PACS网络,实现全社会医学影像的网络化。 由于PACS需要与医院所有的影像设备连接,所以必须有统一的通讯标准来保证不同厂家的影像设备能够互连,为此,1983年,在北美放射学会(ACR)的倡议下,成立了ACR-NEMA数字成像及通信标准委员会。众多厂商响应其倡

议,同意在所生产的医学放射设备中采用通用接口标准,以便不同厂商的影像设备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图像数据交流。1985年,ACR/NEMA1.0标准版本发布;1988年,该标准再次修订;1992年,ACR /NEMA第三版本正式更名为DICOM3.0(Digital l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中文可译为“医学数字图像及通信标准”。目前,DICOM3.0已为国际医疗影像设备厂商普遍遵循,所生产的影像设备均提供 DICOM3.0标准通讯协议。符合该标准的影像设备可以相互通信,并可与其他网络通信设备互连。 在系统的输出和输入上必须支持DICOM3.0标准,已成为PACS的国际规范。只有在DICOM3.0标准下建立的PACS才能为用户提供最好的系统连接和扩展功能。 PACS的主要作用有:联接不同的影像设备(CT、MR、XRAY、超声、核医学等);存储与管理图像;图像的调用与后处理。 DICOM 是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的缩写,是由ACR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和 NEMA (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共同制定的医学图像标准,它是让不同厂商不同影像互相交流的语言,是PACS底层的标准协议,它可以做到:(1)通过网络进行通讯的标准方式,允许一个厂商向另一个厂商的存档系统中存储信息,允许一个厂商查询另一个厂商的存档系统中存储的信息,允许一个厂商从另一个厂商的存档系统中调阅信息; (2)打印图像的标准方式,允许一个厂商向另一个厂商的打印机打印影像;(3)存储信息的标准方式,允许一个厂商与另一个厂商使用标准媒体(例如CD)交换信息,提供一个标准的文件格式指定影像和病人数据应该如何存储。

岱嘉的PACS软件介绍

上海岱嘉的PACS软件介绍 UniWeb---基于web方式的影像浏览软件 完全基于web架构,调用PACS图像及诊断报告的浏览系统。使院内、院间的图像和诊断报告信息的共享成为可能。为医务人员提供快速实现医学影像传输和浏览的功能及服务。各临床科室医生可以通过w eb浏览器查阅患者影像资料、诊断信息,并可根据需要对影像进行分析。院外专家可以WEB方式对病人影像进行辅助诊断,为专家提供了异地实时远程会诊的平台。 主要功能: 1.通过网络浏览器进行工作,可以进行个性化设置; 2.支持访问权限管理; 3.支持各种动静态影像,及多种显示方式; 4.支持显示图文报告; 5.用户可设定图像压缩比; 6.具备各种测量功能,支持文字和图像注释; 7.在线交互式会诊功能; 8.可远程系统诊断及系统维护功能; 9.符合HIPPA的要求。 EBM Server---影像服务端软件 EBM Server 是EBM PACS 系统的核心,可以实现HIS/RIS 系统与UniSight 之间的无缝连接。由于完全符合HL7,使EBMServer 可以通过UniSight 集合所有的数据——病患统计、数据排列、诊断报告以及影像。改进之后的工作流程使医院在病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却降低了管理时间和成本。 容错机制:通过集群服务和RAID 1冗余磁盘阵列配置确保不受单点错误的影响。 EBM Server的独特之处: 1.支持DICOM JPEG/JPEG2000压缩以增加存储能力; 2.多线程工作模式最多可并行处理64个association; 3.高度集成化,支持多项DICOM标准中的SOP,可满足各影像业务部门的需求; 4.符合IHE功能规范。 EBM Server的主要功能: 1.支持集群设计; 2.可直接接收所有符合DICOM3.0标准的影像数据; 3.可允许多个客户端工作站同时根据患者姓名、检查设备、检查部位等多种查询 条件的组合形式查询与调阅影像; 4.可以同时接受多个不同影像设备发送的数据,并提供影像资料的存储; 5.支持服务器可连接的多种影像设备的在线添加、删除; 6.可对不同种类影像数据分别设定不同的压缩条件; 7.可根据RIS信息,为每一部检查设备产生相应检查信息清单,免去在影像设备上

PACS系统综述

PACS中医学影像大数据的存储 [摘要]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是医学图像的获得、存储、显示、 传送的一种分布式系统。其影像数据储存的功能可以减少胶片影像的使用成本和数量,并提高影像的诊断水准与图像的工作效率。本文通过介绍PACS系统和医学图像数据库,来论述医学影像大数据在PACS系统数据库中的存档管理。最后就PACS系统的存储功能,讲述其在医学影像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PACS系统;医学影像;数据存储 Big Medical Imaging Data Storage in PictureArchiving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 [Abstract]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a distributed system which comprehensive achieves the obtaining,display,store,transmission and managing of medicinal image.The image data storage function can save the consumption of the films and cost.It can also improve the diagnoses effect and work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big medical imaging data storage in PACS system by introducing the PACS system and medical image databas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torage function of PACS system, we expound its application in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Keywords]PACS System;Medical image;Data storage 1.引言 数字化的医学影像是使用医疗数字影像传输协议(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DICOM),透过医学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来做储存、传输与管理,解决胶片储存、人力资源问题,提供影像调阅的实时性与方便。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是专门为实现医学图像的数字化管理而设计的,包括图像存档、检索、传输、显示、处理和拷贝的硬件和软件,是计算机通讯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面向医疗系统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已有过去单一的,医院信息系统、班,放射信息系统,发展成为面向医疗服务,集成患者信息、医学影像信息和医疗管理信息的综合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PACS是综合化医院管理信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目前医疗信息系统应用的一个最高水平。 2.PACS系统简介

PACS系统简介

PACS系统是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缩写,意为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它是应用在医院影像科室的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超声,各种X光机,各种红外仪、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各种接口(模拟,DICOM,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它在各种影像设备间传输数据和组织存储数据具有重要作用。 一、概述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简称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与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CIS)、放射学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RIS)、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同属医院信息系统。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狭义上是指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从技术上解决图像处理技术的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系统是指支持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收集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的信息管理系统;放射学信息系统是指以放射科的登记、分诊、影像诊断报告以及放射科的各项信息查询、统计等基于流程管理的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是指覆盖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是一类用来处理实验室过程信息的信息系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机构的诊疗工作越来越多依赖医学影像的检查(X线、CT、MR、超声、窥镜、血管造影等)。传统的医学影像管理方法(胶片、图片、资料)诸此大量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存储保管,堆积如山,给查找和调阅带来诸多困难,丢失影片和资料时有发生。已无法适应现代医院中对如此大量和大范围医学影像的管理要求。采用数字化影像管理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得到公认。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为数字化影像和传输奠定基础。目前国内众多医院已完成医院信息化管理,其影像设备逐渐更新为数字化,已具备了联网和实施影像信息系统的基本条件,实现彻底无胶片放射科和数字化医院,已经成为现代化医疗不可阻挡的潮流。 二、PACS架构与数据 结构层次 (一)物理层次

pacs系统简单的介绍

PACS系统简介 2010-11-06 18:20:59| 分类:信息化阅读7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PACS即影像存储和通信系统,它能为改进医院管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而发挥效力,同时又能实现实时化、网络化医学影像的远程传输(且具有高清晰性和高准确性)。随着医院现代化进程的加快,PACS目前已成为医院医学影像科建设中的重点。建好与用好PACS(经济、性能稳定、使用方便、易管理的PACS)是实现医学影像资料全数字化、无胶片化的基础。 1、PACS系统带给医院的好处 1.1物料成本的减少:引入PACS后,图像均采用数字化存储,节省了大量的介质(纸张,胶片等)。 1.2管理成本的减少:数字化存储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不失真,同时占地小,节省了大量的介质管理费用 1.3提高工作效率:数字化使得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调阅影像成为可能,比如借片和调阅病人以往病历等原来需要很长周期和大量人力参与的事情现在只需轻松点击即可实现,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医生工作效率的提高就意味着每天能接待的病人数增加,给医院带来效益。 1.4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通过数字化,可以大大简化医生的工作流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诊断上,有助于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同时各种图像处理技术的引进使得以往难以察觉的病变变得清晰可见。方便的以往病历的调阅还使得医生能够参考借鉴以前的经验作出更准确的诊断。数字化存储还使得远程医疗成为可能。 1.5为医院提供资源积累:对于一个医院而言,典型的病历图像和报告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而无失真的数字化存储和在专家系统下做出的规范的报告是医院的宝贵的技术积累。 1.6充分利用本院资源和其他医院资源:通过远程医疗,可以促进医院之间的技术交流,同时互补互惠互利,促进双方发展。 2、PACS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PACS的规模可分为四大类型:放射科内PACS、医院内医学影像发布系统、全医院PACS、全医院PACS与远程放射学系统。PACS的基本结构包括成像设备、PACS控制器、图像显示工作站和网络。 2.1实施PACS的基本条件是医学影像(即成像设备)自身数字化,目前医学影像设备如CT、MRI、DSA、数字X线机(如CR、DR等)、ECT、PET、数字内镜等均已不同程度数字化,且具有DICOM标准接口,能与PACS实现无缝融合与自由对接。 2.2 PACS控制器是PACS系统核心,由两个重要组件构成:工作流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图像文件归档系统)。工作流服务器是PACS的数据控制单元。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医学图像文件归档、索引与查询服务,同时又能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放射医学信息系统(RIS)、临床信息系统(CIS)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库服务器中图像文件归档系统是PACS的要害部分,医学影像数据量非常大(CT扫描10MB、胸片20MB、DSA造影80MB),完好实现PACS存储功能(通常占PACS投资成本40%~60%)是成功应用PACS的首要条件。 2.3 图像显示工作站是PACS系统的窗口,也是医学影像诊断的基础,它为用户提供良好操作界面,实施图像(组织、测量、文档处理等)多种操作。

HIS(LIS、PACS、RIS、EMR)系统简介

精心整理HIS(LIS、PACS、RIS、EMR)系统简介 一、定义说明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HIS 与LIS,PACS,RIS,EMR等外围模块不断融合;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HIS与社保,医保,甚至银行系统的业务及数据交互越来越频繁。HIS系统已成为医疗行业业务驱动,流程整合与服务能力提升的核心引擎系统。 1.建设目标 v以病人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以全面集成为手段,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为目标,打造先进的、全面的现代化的数字医院。数字化医院建设是建立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用最新的最先进的IT技术对全院的信息资源

(人,财,物,医疗信息)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全面的优化和整合医院内部的资源 以及医院外部全社会的信息资源为医院临床、管理服务,运用所有的信息资源为患 者提供先进的、便捷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v人性化: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系统的每个细节都应该体现人文关怀 主义,考虑如何更加的方便患者,更加方便业务人员,更加的人性化。 v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将有众多不同的系统组建而成,并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规避医疗信息孤岛。 v v 化。 v v 2. v v v v v v一体化设计,简化了系统软、硬件结构,降低了系统开发、实施和维护成本,提 高了系统运行效率,便于升级。 v与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无缝融合。 三、总体建设思路 1.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信息为主线。

PACS系统介绍

P A C S系统介绍-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PACS系统介绍 一、PACS简介 PACS (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即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应用于医院的数字医疗设备如 CT 、 MR (磁共振)、 US (超声成像)、 X 光机、 DSA (数字减影)、 CR (计算机成像)、 ECT 等设备所产生的数字化医学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诊断、信息处理的综合应用系统。 中国的医院在过去十多年间,引进了大批量进口的先进医学图像设备,对提高诊断水平,加强对医院等级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资金的困扰及仪器设计水平限制,大多数医学图像设备都没有考虑图像存储和传输功能。随着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医学图像的存储和传送成为可能。大容量的硬盘、图像信息的压缩技术、大容量光盘的应用,使医学图像可以实现大量存储。 DICOM3.0 标准的制定使医学图像及各种数字信息在计算机间的传送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通过数据接口与互联网接通,就可以进行医学图像信息的远程传输,实现异地会诊。 PACS 是实现医学图像信息管理的重要条件,它把医学图像从采集、显示、存储、交换和输出进行数字化处理,其发展趋势最后实现图像的存储和传送,在节省存储空间、胶片、显影剂和套药的同时,实现高效化的管理。 此外,通过对医学图像和信息进行计算机智能化处理后,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图像的像素点进行分析、计算、处理,得出相关的完整数据,为医学诊断提供更客观的信息,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不但可以提供形态图像,还可以提供功能图像,使医学图像诊断技术走向更深层次。 PACS 所管理的医学图像也是医院产生的信息,医院在使用 PACS 管理图像的同时,也需要 HIS 系统管理其他信息,所以 PACS 应当具有与 HIS 的互操作性或集成。远程医疗( Telemedicine )是起源于 50 年代的新型医疗服务,在为农村地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90 年代以来在国内兴起的远程医疗会诊也是远程医疗的一种典型应用。当前国内的远程医疗一般使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双方的通信,而

[VIP专享]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基本概况和工作原理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基本概况和工作原理摘要: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从最初的x射线成像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数字成像技术,已经经历百年历史,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诊断成像设备中各种先进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图像技术的应用为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概况;规范 ?1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是什么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简称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狭义上是指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从技术上解决图像处理技术的管理系统;而广义上是指是指包含了包括了ris,以dicom3.0国际标准设计,以高性能服务器、网络及存储设备构成硬件支持平台,以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和图像的存储管理工具,以医疗影像的采集、传输、存储和诊断为核心,是集影像采集传输与存储管理、影像诊断查询与报告管理、综合信息管理等综合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医院影像科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通过标准接口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 ?2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产生的原因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机构的诊疗工作越来越多依赖医学影像的检查,传统的医学影像管理方法给查找和调阅带来诸多困

难,丢失影片和资料时有发生,已无法适应现代医院中对如此大量和大范围医学影像的管理要求。 ?3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功能规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医院运行机制的转变,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所以卫生部对医学影像信息系统要求有以下功能。 ?3.1 影像处理 ?1)数据接收功能; ?2)图像处理功能; ?3)测量功能; ?4)保存功能; ?5)管理功能; ?6)远程医疗功能; ?7)系统参数设置功能。 ?3.2 报告管理 ?1)预约登记功能; ?2)分诊功能; ?3)诊断报告功能; ?4)模板功能; ?5)查询功能; ?6)统计功能。 ?3.3 运行要求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基本概况和工作原理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基本概况和工作原理 摘要: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从最初的x射线成像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数字成像技术,已经经历百年历史,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诊断成像设备中各种先进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图像技术的应用为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概况;规范 1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是什么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简称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狭义上是指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从技术上解决图像处理技术的管理系统;而广义上是指是指包含了包括了ris,以dicom3.0国际标准设计,以高性能服务器、网络及存储设备构成硬件支持平台,以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和图像的存储管理工具,以医疗影像的采集、传输、存储和诊断为核心,是集影像采集传输与存储管理、影像诊断查询与报告管理、综合信息管理等综合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医院影像科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通过标准接口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 2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产生的原因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机构的诊疗工作越来越多依赖医学影像的检查,传统的医学影像管理方法给查找和调阅带来诸多困难,

丢失影片和资料时有发生,已无法适应现代医院中对如此大量和大范围医学影像的管理要求。 3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功能规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医院运行机制的转变,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所以卫生部对医学影像信息系统要求有以下功能。 3.1 影像处理 1)数据接收功能; 2)图像处理功能; 3)测量功能; 4)保存功能; 5)管理功能; 6)远程医疗功能; 7)系统参数设置功能。 3.2 报告管理 1)预约登记功能; 2)分诊功能; 3)诊断报告功能; 4)模板功能; 5)查询功能; 6)统计功能。 3.3 运行要求

pacs简介

医院派克斯系统--医院PACS系统 PACS是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缩写,意思为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它是应用在医院影像科室的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超声,各种X光机,各种红外仪、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各种接口(模拟,DICOM,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由于医疗影像设备接口类别众多,同时每天产生大量数据,所以如何在各种影像设备间传输数据和如何组织存储数据对于系统至关重要的。 2. PACS带给医院的好处 1)物料成本的减少:引入PACS后,图像均采用数字化存储,节省了大量的介质(纸张,胶片等)。 2)管理成本的减少:数字化存储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不失真,同时占地小,节省了大量的介质管理费用 3)提高工作效率:数字化使得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调阅影像成为可能,比如借片和调阅病人以往病历等原来需要很长周期和大量人力参与的事情现在只需轻松点击即可实现,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医生工作效率的提高就意味着每天能接待的病人数增加,给医院带来效益。 4)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通过数字化,可以大大简化医生的工作流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诊断上,有助于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同时各种图像处理技术的引进使得以往难以察觉的病变变得清晰可见。方便的以往病历的调阅还使得医生能够参考借鉴以前的经验作出更准确的诊断。数字化存储还使得远程医疗成为可能。 5)为医院提供资源积累:对于一个医院而言,典型的病历图像和报告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而无失真的数字化存储和在专家系统下做出的规范的报告是医院的宝贵的技术积累。 6)充分利用本院资源和其他医院资源:通过远程医疗,可以促进医院之间的技术交流,同时互补互惠互利,促进双方发展。 3. 我们的PACS特点 第三代PACS 实现工作流,根据医生登录地点,图象自动送到医生处 2)开放系统 从系统内部存储,模块之间的通信到和外部系统之间的通信完全采用DICOM协议,完全基于DICOM协议,互联极为方便 3)模块化系统 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功能组合出适合自己的产品 4)用户可配置系统 可以由用户灵活配置出适合自己的用户使用界面 4. PACS的技术内涵 PACS真正的技术在于接口技术和存储技术。在存储方面,技术都已经比较成熟:大容量分级存储,预提取机制。但是在接口技术方面,由于接口标准日新月异,接口技术也不断发展。在接口方面主要有一下几种: 1)模拟接口 2)网络接口 3)DICOM接口 5. 超声介绍 琥珀超声PACSA型超声,它为振幅调制型,是一种超声示波诊断,按不同的反射波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