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
微专题07 气压带、风带-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解析版)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07 气压带、风带【考点梳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表所示: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一、单选题纳瓦里诺岛(68ºW,55ºS)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
岛上最高点海拔1195m,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mm,南部年降水量800mm。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2.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3.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气压带与风带D.地形地势【答案】1.C 2.C 3.B【解析】1.纳瓦里诺岛的经纬度坐标是(68ºW,55ºS),北京的坐标是(116°E,40°N),两地的经度差超过180°,所以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东方,位于北京的南方,即是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东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纳瓦里诺岛位于55ºS附近,盛行西风是西北风,南部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A错误。
频临德雷克海峡,西风漂流为寒流,B错误。
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降水多,C正确。
环形山脉,不利于西风深入,D错误。
故选C。
3.纳瓦里诺岛位于55ºS附近,纬度位置高,太阳辐射量小,故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B 对。
海陆位置、气压带与风带对气温影响较小,AC错误。
当地地势不高,岛上最高点海拔1195m,对气温影响较小,D错误。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温
地中海气候
分布范围:30° 40° A 分布范围:30°—40°大陆西岸 气候特征: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B 气候特征: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冬夏季节的南北移动,有些 地方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和影响, 形成的气候特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 复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
温 带 海 洋 性 气 候
气温/℃
降水量/mm
30 15 0 -15 -30 -45 -60 1 4 7 1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气
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 候 气压带、 气压带、 风带 冬:中纬 西风带; 西风带; 夏:副热 带高气压带 气候特征 冬:温和 多雨; 多雨; 夏:炎热 少雨, 少雨,有明 显的季节变 化。 地区 南北纬30南北纬 40°的大陆西 ° 部
还有哪一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 气压带、风带的季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引起的大气环流及其 形成的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回答此题应明确三圈环流高空 风向与近地面风向相反,同时要熟悉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的 名称及分布。
答案 (1)
(2)(自北而南)极地高气压带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
(3)
(4)低纬 中纬 高纬
气候 带 气候类 型 分布 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 特点 全年高温 多雨 全年高 温,干、 湿季明显 全年气温 高,雨季 集中 全年高 温,干旱 少雨 亚马孙河流域、 赤道低气压带控 热带雨 南北纬 10° 之 刚果河流域、 制,盛行上升气 印 林气候 间 度尼西亚 流 非洲中部、 南美 热带草 北纬 10° 至北 巴西、 澳大利亚 赤道低气压带和 原气候 回归线之间 大陆北部和南 信风带交替控制 部 北纬 10° 至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 热带季 亚洲中南半岛、 回归线之间 异和气压带风带 风气候 印度半岛 大陆东岸 位置的季节移动 南北回归线 撒哈拉沙漠、 阿 热带沙 至南北纬 30° 副热带高气压带 拉伯半岛、 澳大 漠气候 之间的大陆 或信风带控制 利亚中西部 内部和西岸
(4)图 2 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将其 序号与上述气候类型的代表字母对应填空: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C B A
图2
解析 分析气候类型一般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分析它的气 温特点,气温受纬度因素和下垫面性质的影响,图中 A,B,D 为温带的气候类型;二是分析它的降水特点,不同地区的大气 环流形势决定其降水状况,降水量还受距海洋远近的影响,图 中 D 地距海洋远,故降水少,B 地常年受西风影响,一年四季 降水均匀,C 地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 因而气候具有冬雨夏干的特点,A 地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学习的分析和辅导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原因与规律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全球形成了有规律分布的大气环流,各纬度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环流形势,即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之下。
1、地球公转是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总体是稳定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季节移动的,例如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往返移动,造成地球上各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进而引起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
例如夏至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全球最热地带不在赤道,而在赤道以北,赤道低气压带也相应地北移到赤道以北地区,由此导致低纬信风带也相应北移,其余的气压带和风带均向北移动。
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的分析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均以赤道对称分布,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23°26´~30°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66°34´南北两侧,南北纬90°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春分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亦随之向北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回归线,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到最北的位置,即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赤道以北地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之向北移动到赤道,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移动到北纬30°~40°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移动到北纬66°34´以北地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移动到南纬23°26´的两侧,南半球西风带可北移到南纬3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则移动到南纬66°34´以北地区,风带亦同样向北移动。
高二地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大多在夏季进入汛期,原因是()A.均受夏季风影响B.均受高温影响C.分别受夏季风和高温影响D.分别受高温和夏季风影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外流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夏季风从海洋吹来,带来丰富水汽,降水较多,河流水量大;内流区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气温高,融化的冰雪多,河流水量大。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
2.下列四座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是()【答案】D【解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是天山山脉,A错。
乙是太行山,B错。
丙是南岭,C错。
丁是大兴安岭,D对。
【考点】经纬度定位,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3.(17分)读伊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简述A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至少两点)(2)(4分)B城和C城纬度相当,但B城1月均温比C城高3℃左右,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能的自然原因。
(3)(6分)D湖是个时令湖,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大。
判断该湖泊面积最大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4)(3分)E地是该国的重要城市、港口、炼油中心。
分析E地发展炼油业的优势条件【答案】(1)(4分)连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阿曼湾/印度洋); 波斯湾出入印度洋的门户; 波斯湾沿海石油出口的海上通道.(任答两点)(2)(4分)B、C两地冬季盛行偏北风,B北侧有高大山地阻挡了寒冷冬季风,消弱了冬季风对B地的影响.故B地冬季气温比C地高.(只要答出北部有山地屏障就可的满分)(3)(6分)夏季; (2分)原因:该湖处内陆地区,为大陆性气候,水系流域降水少,注入湖泊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2分)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2分)湖泊面积此时最大.(4)(3分)石油资源丰富;国际市场对石油产品需求量大;位于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方便产品出口.(每点1分)【解析】(1)、根据经纬度定位:A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其主要性表现为:波斯湾沿岸石油出口的海上必经之地;沟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一、考试内容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2.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二、考查方式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主要通过经纬网地图或区域图考查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的名称,对气候的影响;地中海气候及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及特点是潜在考点。
三、考点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三抓”:(1)抓“偏转”——突破风带的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2)突破位置判断——抓“分布”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3)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如图所示: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四、考点训练1.下图表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
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一年中影响南半球的时间较长C.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D.盛行下沉气流2.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
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动力上升B.②为高空西风C.③为热力下沉D.④为东南信风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对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自然现象受地球引力、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下垫面特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形成和运动规律复杂而多变,对气候的影响也具有不确定性和差异性。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通常是指由同一气流或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上空的大气压力状况。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气压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地球表面移动,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压带有所差异。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气压带会影响不同地区的温度。
在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往往具有相对稳定的气压和风向,从而使得该地区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例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由于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往往较高;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则相反。
2、湿度:气压带也会影响不同地区的湿度。
例如,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由于暖湿气流的影响,湿度往往较大;而受到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由于寒冷气流的影响,湿度较低。
3、风向和风速:气压带还会影响不同地区的风向和风速。
气压带会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移动,导致不同地区的风向和风速有所差异。
例如,在夏季,气压带会向北移动,使得中纬度地区吹向低纬度的南风;而在冬季,气压带会向南移动,使得低纬度地区吹向中纬度的北风。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风带是指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在地球表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盛行风系统。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风带会影响不同地区的温度。
在风带控制下的地区,往往具有相对稳定的气压和风向,从而使得该地区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例如,受到西风带控制的地区,由于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往往较高;而受到东风带控制的地区则相反。
2、湿度:风带也会影响不同地区的湿度。
例如,受到西风带控制的地区,由于暖湿气流的影响,湿度往往较大;而受到东风带控制的地区,由于寒冷气流的影响,湿度较低。
3、降水:风带还会影响不同地区的降水状况。
第21讲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和影响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3~4题。
3、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4、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高纬环流
高 低
北极
低
高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低温 多雨北纬30°Fra bibliotek寒冷 少雨
北纬60°
赤道
北半球的三圈环流
90°N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东北信风
赤道低气压带
0°
记忆小窍门 1.气压带
高 高 高 90°N 低 低 低 高 60°N 30°N 0° 30°S 60°S 90°S
(4)、简述南亚季风对水稻种植业的影响。(4分) 有利影响:夏季风(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利于水稻的 生长; 不利影响:夏季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易造成水旱灾害, 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5)、右下图中A、B 地区为高原,它们同 属于季风气候区,比 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 同。(8分) 相同点: A、B高原都 受西南季风影响,并 带来丰沛的降水。 不同点: ①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 影响外,还受东南季 风影响; ②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 受气压带、风带位置季 节移动的影响,东南季 风主要的形成主要受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A
B
496百帕
1006百帕
C A B
498百帕 500百帕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分 圈析 环直 流射 位点 置的 的移 影动 响对
活动2:
(1)总结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
(2)对于北半球而言,何时(月份) 北移的幅度最大?
(3)陆地和海洋上 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的幅度为什么存在 差异 ?
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 图,回答1~2题。
1.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 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 2.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答案 1.B 2.C
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11月—次年3月为 雨季。当地时间2017年2月9日晚,巴厘岛发生了山体 滑坡。下图为巴厘岛地理位置及区域示意图。据此 完成下题。
1.巴厘岛雨季时盛行 ( A.东南风 B.西南风
)
C.东北风
D.西北风
答案 D
下表是美国西部三个沿海城市的经纬度位置,下图是 表中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个城市对应的气候资料图依次是( )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2.三个城市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南风影响程度不同 B.流经沿岸洋流性质不同 C.受西北风影响程度不同 D.距离太平洋的远近不同 答案 D A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 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 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 ℃,7月平均气 温为17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 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
以北半球为例
规律总结
1.赤道和气压带两侧最明显; 2.中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有差异, 热力性气压中心改变大气环流的一致性.
原因分析
1.赤道两侧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不同,引起风带的 位置和性质变化. 2.气压带和风带性质的差异,导致其移动产生冷暖 干湿的变化;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压带移动幅度的差异;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上的高低气压中心的位置 使得中纬度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更显著.
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 季主导风向的成因。
备考建议:
1、熟记大规律,深思小差异;
2、事物、现象和问题,特征、成因和影响; 3、结合区位两方面,分析区域优势与不足;
4、生态、经济和社会三统一,实现区域可持续。
1.R、Q两地( ) A.一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 B.一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 C.七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 D.七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
答案 A
对气候的影响
活动3: 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对气候影响的
空间差异
思路:从纬度和海陆位置思考这一空间差异的 表现,并分析其成因.
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 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 带辐合带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 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A. 沿岸寒流降温 B. 地势高气压低 C. ,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 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 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 下图为非洲局部图。
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地理组 薛殷宗
201901 录播教室
考纲解读与复习目标
1.知识重现 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规律和原因; 2.命题趋势 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对气候影响的 空间差异;
3.实践力的培养 地理原理总体一致性和局部差异性在 高考中运用.
原因和规律
活动1: 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成因. 过程:绘图并说明三圈环流的 位置变化与直射点移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