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初探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改革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改革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改革初探摘要: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改革学生实验方式;改进效果不好的实验,提高实验效果;挑战不严密的实验,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利用实验意外现象,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词:实验;探究;“意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我国化学界前辈戴安邦先生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化学实验不仅能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有效实施化学实验,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笔者在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就此做了几点初步尝试和探索。

一、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改革学生实验方式传统实验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后机械地得出结论。

实验引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完全背离了实验本身的真正含义。

我们的实验改革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

例如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这个实验原理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很难理解,然而在教师演示实验后,学生显得十分平静,好似完全明白,没有疑问提出,即使有疑问提出在教师讲解后明白了,也是一种死记硬背,在复习做题时对该知识点的变式考察错误百出。

于是我做改进如下:让学生自主假设、设计、选择药品红磷或木炭进行实验。

结果学生实验进行得“轰轰烈烈”、兴致盎然,结果也多种多样:选择物的不同,结论不同;甚至选择物相同,由于操作上的失误结论也不同。

这些不同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对比讨论之后成功的完成了实验。

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实验结论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己思考后的结果。

虽然这样做往往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准备与组织实验,课堂由于学生实验显得“杂乱无章”,然而从中获取的也远远多于传统实验。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能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尝试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尝试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尝试[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笔者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进而对改进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建议,目的在于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字]: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新课改改革创新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实验是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概念的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对培养高素质的化学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加以改进。

一、传统初中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初中化学的教学以实验教学为主,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验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科学态度。

可见,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化学的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初中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

在部分学校,为了赶进度,应付考试,将化学实验的时间压缩,出现讲实验、背实验的现象,实验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部分学校化学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对化学实验的教学仍旧停留在重视实验操作,忽视实验技能培养,只是重视实验的结果,而忽视实验的过程,只是重视实验的数量,忽视实验的质量,导致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

再次,缺乏对实验原理的探究,学生参与实验程度不高。

在分组实验中,动手做的学生少,观看实验的多,对实验缺乏整体的把握和认识,教师只是对实验的原理步骤进行讲解,而对实验后的反思小结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缺乏对探索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运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

初 中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很薄弱 , 动手实验的能力很 差, 因此 , 需要教 的求知欲望 , 营造良好 的学 习与探究氛 围, 使学生 各种感 官处于最活跃 的 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 的实验技能 。 包括 各种常用仪器和 常用 药品的使 用 状态 , 有助于学生的思维与探究。 方法、 避免使用不当造成人 员和财产的损 失; 具体指 导一些基 本的实验 操 综上所述 , 上实验课时学生的 积极性往 往都是很 高的, 这说 明学生还 作技能。此外, 对一些特殊的材料 、 仪器和试剂 , 以及 实验 的 目的和原理 都 是喜欢实验这个实践活动。挖掘化学实验 的趣 味性。 使其 在教学中广泛应 要加以必 要的说 明。掌握了基本技能后 , 还要指导学生根 据实验 目的要 求 用意义重大。在化学实验 中倡导 自由与开放式 的追 问风 气, 启发学生探究 进行实验方案或步骤的设计 , 然后进 行小组讨论 , 出实验 设计 方案 中的 实验 内容 , 指 营造 良好的研 究实验气氛 , 主动设计 趣味性实验 的启发 式教学 不足以及注意事项 , 最后要求学生严格按实验步骤操作 , 并记 录实验 现象 、 符合当今素质教育 的基本要 求, 是增强学生学 习化学这 门科 学精神 动力的 写出实验报告。这样一段时 间的严格训 练后 , 会使 学生养成 严谨 、 良好的 需要 , 提高他们动手、 动脑能 力, 理论联 系实 际的需要 。 是新 一代化 学教 师
测填写实验结论等。在指导学 生实验 的时候 , 启发 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 了教学任务 , 要 因此, 试验操作完成后 , 一定要 求学 生如实填 写实验 报告。试 客观分析: 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 的时候 , 不能马 虎应付 , 应该 找出失败 的 验成功时 , 要有结论 的呈现 ; 实验失败时 , 要如实地 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 原 原因 , 改正后重新再做一遍 ; 对于能得到正确实验结果 的学 生, 要启发他想 因, 可课后补做 , 或者通过示范 帮助学 生掌握操作 技能 , 取得 实验 成功 。 或 下实 验 过 程 遇 到什 么 问题 了? 能 不 能 对 实 验 进 行 改进 … …可 见 , 做 好 帮 助 分 析失 败 原 因让 学 生 重 做 , 至 成 功 。 不 能 听 之 任 之 , 则 . 达 不 到 要 直 否 就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若干改进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若干改进
不 牢 解不 深 刻 。为 此 在 这 里我 补 充 了 这 样一 组 对 比实 验 , 理
极性 , 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和感召力 。下面谈谈我在初 中
化 学 教 学 中 对演 示 实 验 的一 些 改 进 。
取两软塑料瓶二氧化碳 ,向其 中分别倒入等体积 的水和浓氢
氧化钠溶液 , 振荡, 比较 两塑料瓶变瘪 的程 度 , 来说 明二氧化
实 验 现 象 还 明显 。
后, 我追 问如果用两文高低不 同的蜡烛做实验 , 现象如何 ?同 学作 出猜想 , 再将点燃 的高低不 同的两支蜡烛用一只大烧杯 罩上 , 观察现象。同学们清楚地看到蜡烛 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
再引导学 生回顾 6 4向盛有 阶梯蜡烛 的烧 杯 中倾倒二 氧化 " 碳的现象 , 二者形 成鲜明的对照 , 可引导学 生具体问题具体 分 析, 从而得 出逃离火灾现场应匍匐前行 。 [ 例 6 新课 标( 案 ] 人教版 ) 九年级化学(0 6年 4月人教 20 第 2版 ) 十一单元“ 第 盐化肥” 我按 图 1一 中, I7碳酸钠与盐酸 反应的 装置进行 实验时 , 让学生仔 细观察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红, 说明二氧化碳确 实与水发生 了化学反应 。把变红 的液体
分成两份 , 对其 中一份进行加热 , 与未加热 的红 色液体 、 未倒
进 瓶 中 滴 有 石 蕊 的水 进 行 对 比 , 现 加 热 又 变 成 了原 来 的颜 发
色, 而且与未倒进瓶 中滴有石蕊 的水 颜色完全相 同 , 明二 说
两 支试管 中分 别滴 加等量 的紫色石 蕊试 液 , 观察现象 , 中 瓶
以上 只是 我 在 教 学 中 自已 的 几 点 改 进 措 施 和 体 会 , 望 希

初三化学实验课有效性教学初探

初三化学实验课有效性教学初探

的观察和 思考 , 分析 了实验教 学的现状和原 因, 并且通 过 多年 的 实验教 学经验 总结 出四条提 高 实验 教 学有效性 的对 [ 关键 词] 化 学实验教 学 ; 有 效教 学 ; 教 学评 价 [ 中图分类号 ] G 6 3 3 . 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6 7 1 ~1 6 9 6 ( 2 0 1 3 ) 0 1— 0 0 7 0— 0 3
F e b ., 2 01 3 Vo 1 . 2 9 No . 1
初三化学实验课 有效性教学初探
严 小 梅
( 南 京 外 国语 学校 仙林 分 校 ,江 苏 南 京
[ 摘
策.
2 1 0 0 4 6 )
要] 化 学实验教 学是初 中化 学教 学的重要组 成部 分, 但是 一 直以 来实验教 学的效 率 比较低 下. 经过 多年

存 在 的 问题
识、 实 验 态度 、 实 验 结果 和效 率 , 缺 乏相 应 的评 价 , 导
致 学 生在 实验 中缺 乏一 定 的 目标 和 约束 . 实验教学是 学生学 习化 学 、 实现 科学 探 究 的重 要 途径, 也是全 面实现化 学课程 目标 的基本保 证. 所 以教 师要重视 实验教学 , 实验教学并 不是可有 可无 的.
“ 化学 实 验是 进行 科学 探 究 的 主要 方 式 , 它 的功 能是 其他 教 学 手 段 无 法 替 代 的. 教 师 要 注 意 改 进 传

种虚假 的繁荣 , 教 师管理非 常 困难 , 常 常是教师在 上
3 . 教材 的模 糊
面声 嘶力 竭 , 而下 面同学仍然 呈现无序状 态. 人教 版初 三化 学 教材 中对 教 师演 示 实 验 和 学 生 实验 没有 做 出 明 显 的 区分 , 很 多 对 教 师 来 说 易 如 反 掌 的实 验 , 到 了学 生 手里 就 是 另外 一种 情 况 了 , 所 以 没有 合适 的实 验教 材也 让 实验教 学 难 以正规 .

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改革初探

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改革初探

2 . 探究 与水有关的化学问题 由上述事例可 以得 出, 人 的生活离不开水 , 通过喝和 品味 了解 了我们 I S常见到的水 的物理特点 , 无色 、 无 味、 透明的液体 , 理解起 来非常的直观。 而在接下来 的电解水实验中 , 学生可以通 过亲手操
节 中笔者 照本宣科地来讲空气的组成 , 氧化反应 的定义等 内容 , 而 是先从 我们生 活的周 围环境谈起 , 引出空气 的话题 。
的事物都与化学有着息息相关 的联系 , 许多无法解释 的现象 , 都可
通过上述 的模拟雾霾天气 ,学生 了解 到空气与 人类 的生存有 能通 过 化 学 知 识 来 解答 。 着密切 的关系 。氧气是人类呼吸生存 的重要资源 。空气质量 的好 1 . 生 日蜡烛及其燃烧 的探究 同学过生 日, 我们点燃蜡烛庆祝 , 为什么 我们 在吹灭后 , 有 的会用手 捂住 口鼻 , 有 的会用手不 见 的生 活 中 的化 学 问题 。
停的扇动 , 试 图撇开难 闻的空气 。模拟结束 , 学生对空气好坏 的重 要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 2 . 空气与人类的关系
三、 化 学 与 生活
除 了人类生活必需 的空气与水之外 ,我们 身边 还有许 多细小
1 . 模 拟 雾 霾 天气 下 人 类 的 生存 状 态
在过去的一两年时间内 , 环京津包围圈内 , 多次出现雾霾天气 , 作 , 看到水在通 电的情况 下会 发生变化 , 可 以分解 为氢气 和氧气 , 给人类的出行 带来 极大 的不便 。为了让学生体验一下雾霾天气下 借 以此 , 我们可 以更好地将学生引入到关于水的组成 , 水 的化学反 人类生存 的情 况 , 在课前准备中 , 先是用一些无害气体模拟 了雾霾 应等实验 中来 , 引发学生对化学学 习的兴趣 , 并 以此来解决我们常

提高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初探

提高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初探
【 说我说 】 你
提高初 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有效性 的初探
徐 宝 华
( 江苏省射 阳县耦耕初级 中学 , 江苏 射 阳 24 0 ) 2 32
摘要 : 从激发 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 方面分析如何激发 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 学是 师生互动的过 程 , “ 教 从 精讲 精练” 的角度阐述提 高化学课 堂教 学效率的方法 , 重视 实验教 学也是化学教 学中的重要 内容 , 文章从 O u 完全 变为红色c 时 , u 要先 撤酒精灯 , 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H流 。这个实验经 演 示讲解 后 , 我们用H 灯一 一 一 灯 H四个字来 表示 , 使学生 很快地掌握 , 能完整准确地说 出其 四个 字顺序 的含义 并 及 为什么 。 此外 , 我们刻意成立 了化学科 技兴趣小组 。因为初 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 于学 习兴趣 , 其形象识 记 能力超过抽象识 记能力 , 而且喜欢动 手 , 再造想象力 比较丰富 , 通过小组活动 , 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动脑 、 就 动
为此我们及 时对学生进行 了化学史教育 , 讲化学 的发展
面 向全体学生 , 又要配合教材 内容 。 精就是要抓住重点 ,
突破难 点。 练是巩 固知识的途径之一 , 练要练到点子上 , 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 强的问题 , 努力达到举一反三
和形成 ,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 的轶事 , 如 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 贝尔奖 , 道尔顿提 出近代原子 学说 , 谈闻名世界的 中国古代发明如造 纸术 、 火药等 , 论 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 的密切关 系。使学生清楚地 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 的语言 , 国际上用来表示 是 物质的组成 、 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 具, 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 么重要 , 这将 直接关系到 祖 国的发展和建设 。这样做增强 了他们学 习的 自觉性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与改进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与改进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与改进答案: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应该尽量简单、直观,并且能有
效展现化学原理。

实验过程要安全可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化学
概念。

改进实验设计可以尝试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实验设计的关键是确保实验原理清晰,实验步
骤简单易行,以确保学生可以正确操作。

改进实验设计时,可以考虑
增加实验的实用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背后的化学原理。

同时,
也可以围绕学生的兴趣点设计实验,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一步讨论:
在设计初中化学实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应该简单明了,避免复杂的步骤和装置,以免学生无法理解或操作。

实验内容应直接围绕化学原理展开,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改进实验设计可以通过增加实验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

例如,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
在实验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总之,初中化学实验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理解化学原理。

教师在设计和改进实验时,需要注重实验的安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培养综合素质,激发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初探10-01-07 点击:【大中小】摘要: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初探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而且重视让...鍛弪谓鞯裥劉烃负陰粜对练諛丽鲢阏愾虾論賺猙鶼燜椏浍鴛踬韩觇蠱嗎謔際摄讧惩瘗徹钫鳕豬煉黌辮痹档飲济枣硖鐲帐禄絳侶镳聞畲蠆詿癤缘廳汆烂艙訥砾篓鈣緇絲锹諞澠親齑谓餼興壓癲誅徹銮駢搂禮戏铅瓚義谋宪议題椏軺。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初探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而且重视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使学生对实验保持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本文从化繁为简、多步组合、改进创新、补充强化、增设必需的实验、微型节约、绿色环保等对实验进行改进。

关键词:化学实验改进初探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化学实验特有的生动性,会使初学化学的初中学生很感兴趣,但只是层次较低的感知兴趣和操作兴趣,再加越来越多的验证实验,他们逐渐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我们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而且重视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使学生对实验保持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化学教学中更应充分应用实验这一手段。

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和补充,请大家指正。

一、化繁为简化学实验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

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时四个实验可以用一个装置完成,方法是,取一个三通管,在它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将它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连接。

不一会,可观察到下部的试纸变红,而上部的试纸不变色,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再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三通管的上方,观察到火焰无变化,再把燃着的木条放在下口处,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由此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同时还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最后将三通管取下来,把试纸变红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很快看到试纸由红色重新变成蓝色,说明碳酸不稳定。

此实验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快而明显,证明性质更多,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更加实用。

二、多步组合根据化学实验应现象明显、易于比较和力求省时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多步实验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在探究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时,采用了如右图所示意的装置:步骤为1.用胶头滴管吸取20%双氧水,加入具支试管中,塞上橡皮塞,观察常温反应情况。

2.取下橡皮塞,迅速加入少量MnO2粉末,迅速塞紧塞子,可观察到大量气泡迅速逸出,右端的量气装置两玻璃管中液面迅速升降。

3.待上述反应停止后,取下橡皮塞,用胶头滴管吸取10% 双氧水,塞好塞子,将双氧水迅速挤入具支试管中,可观察到气体逸出速度明显变慢,右端的量气装置两玻璃管中液面升降变缓。

4.加热具支试管,可观察到气体逸出的速度加快,右端的量气装置两玻璃管中液面升降变快。

本实验所用的药品种类和用量都较少,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

用同一个实验装置演示说明了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多个实验问题。

选用了玻璃管中装有红色液注的量气装置来定量地说明浓度、催化剂、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实验现象更直观,更具有说服力。

多种金属和酸的反应可一次完成,以比较其反应的快慢;如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实验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在生物实验用的玻璃培养皿中放入两个垂直交叉的塑料片,形成四个格子,分别放入镁条、锌粒、铁钉和铜片,倒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使四种金属同时接触酸液,实验现象更具有说服力,而且操作更加简单。

如果把实验现象投影到屏幕上效果更加好。

酸溶液使石蕊和酚酞的变色与碱溶液使石蕊和酚酞的变色同时做,对比实验更易使学生记住这些颜色的变化;NaOH和FeCl3、NaOH和CuSO4的实验同时演示,四种不同的颜色变化更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注意;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实验同时进行,更易比较它们的区别;较高温度下的NaCl饱和溶液和KNO3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学生看清了的KNO3大量析出而NaCl则几乎没有,理解了结晶的两种不同方法。

三、改进创新达尔文说:任何改进,都是进步。

同样对实验的任何改进往往具有积极的意义,甚至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改进装置对实验器具选择及使用进行改进,使得实验操作更方便,方法更简单,效果更明显,说服力更强。

例如:在做氢气的爆炸实验时,由于不知道塑料筒氢气的多少和堵住的小孔是否漏气,导致实验没有100%成功。

为此我对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用2升左右的食品袋,充入空气,插入导管后压出一半空气,用橡皮筋系紧口。

通入氢气待食品袋完全膨胀抽出导管,用燃着的木条捅食品袋,随着“砰”的一声,袋子被炸得粉碎。

此改进使实验更易操作,更安全。

2.改进原料对实验所用药品及用量进行改进,使得实验效果更明显,实验的安全性更好,实验可视性更明晰,另外,对于有些实验的材料,由于受条件或季节的影响,无法得到合适的原料,从而影响实验的继续进行。

例如: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实验时,由于课程在二三月份时学习,正值冬季,没有什么鲜花可以做实验材料,我改用了一些干花瓣做原料,用酒精浸泡后,获得了同样的结果。

受此启示,学生中有的将干紫草用酒精浸渍,紫草原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有的用杨梅汁,遇酸显红,遇碱显蓝。

有的采来菜园的篱笆上干菜花,如丝瓜花浸泡汁,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黄色。

进一步的探究,怎样长时间的保存和使用这些试剂呢,经过讨论,探索,终于得出了较好的办法:将有关汁液用滤纸浸渍,凉干制得试纸,使自制酸碱指示剂的应用的以延伸。

3.改进过程有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因为操作步骤的不严密,可能导致产生错误的理解,对实验的操作程序及步骤进行改进,使实验过程更加简捷,实验步骤更加合理,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改进一下实验过程。

例如:CO2与Ca(OH)2反应有沉淀生成,而与NaOH反应无现象,那么CO2与NaOH是不是确实发生了反应?对于这种无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在此探究活动中,学生设计的众多方案中有这样一例:由于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将CO2与NaOH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里滴加HCl,如果有气泡产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但是对这样的设计方案过程中是否严密的问题,也有人提出了疑问:因为CO2也能与H2O反应生成H2CO3,同样含有CO32-,怎么知道是Na2CO3中的CO32-与酸反应放出的CO2,还是H2CO3中的CO32-与酸反应放出的CO2?怎么消除H2CO3的影响?所以将实验过程做了一点改进:先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使H2CO3分解,再滴加HCl。

经过改进,这个实验方案变得完整,实验证明,加热后,再滴加HCl,有气泡产生,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使实验解除了疑问,排除了干扰,获得了准确的结论。

4.改进方法有的实验实验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方法,现象不很明显,观察不到,对知识的理解印象不深。

就要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

例如: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实验,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时,现象不很明显,于是做了如下改进:将试管注入少量水,加热至沸腾,移开火焰,水停止沸腾,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少量,发现溶液又重新沸腾,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水又沸腾了。

例如:对倾倒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课本中将收集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沿烧杯边沿慢慢往烧杯中倾倒,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

有些同学把握不好,倾倒时速度过快或集气瓶拿不稳,二氧化碳刚倒出就散开了,结果造成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后熄灭,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作出了错误的结论。

我们对这个实验做了改进后,成功率很高。

在倾倒二氧化碳时,在烧杯内壁处放一短颈漏斗,将二氧化碳从漏斗倒入。

这样就会顺利地完成实验,四、补充强化对一些实验可以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以增强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例如:在做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的实验时,书上只让学生探究了氧化铁与稀盐酸的反应,为了更进一步探究这一性质的普篇性,增设探究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并对传统的这一实验做了一点改进,将一根铜丝擦光亮后,一端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使这段变黑,然后趁热放进稀硫酸中,一会儿就可以看到螺旋上的黑色消失铜丝又变得光亮了,溶液也由无色变成蓝色。

这一实验具有节约、省时、形成对比的特点,既加深了学生对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的性质的理解,实验现象的记忆,又巩固了铜的化学性质,增强了实验效果。

又如:在讲授灭火的方法时,学生对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很容易理解,但对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同样可以灭火,总是持怀疑态度。

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灭火原理,我们增加了一个降低温度灭火的实验。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向一个250 mL的烧杯中加入150 mL左右的水,然后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NO3,并不断搅拌,使水的温度急骤降低。

接着将少量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并点燃;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烧杯冰冷的水面上,学生这时可以看到由于温度的降低而使火焰一下熄灭。

为了使观察到的现象更全面,把小铁盒拿出来,重新点燃,残留在铁盒中的豆油在空气中则再次燃烧起来。

至此学生对降低温度可以灭火深信不疑,同时也加深了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五、增设必需的实验对于重要的知识,虽然教材未安排实验,但增加是必要的。

初中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还不够,大量的实验需要改进,以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是以大理石或石灰石为原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呢?如何让学生信服和领会? 并掌握这部分知识,可补充下面的实验:(1)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刚开始时反应进行很快,但反应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不断生成,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大理石无法接触到稀硫酸,反应就逐渐停止,没有气泡产生。

(2)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反应速度过快,反应物一会儿就反应完了,产生的气体来不及收集。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讨论反思,找出最佳的方法,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容易地记住结论,巩固所学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