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沈从文故居导游词文档3篇
沈从文故居讲解词

沈从文故居讲解词欢迎大家来到沈从文故居参观,我是这里的景点讲解员,我姓X,非常高兴能为大家做本次的讲解,故居内请勿吸烟,不要触击陈列物品,谢谢大家的合作。
沈从文先生原名沈岳焕,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史学家,考古学家。
1988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他出生于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先生在凤凰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917年15岁时由于家道中落,离开了凤凰,参加地方武装部队,第二、三张照片是1921年沈先生在我州保靖县当兵时所拍下的,当时他在部队担任小文员,年仅19岁。
1922年,先生受到五〃四运动新思潮余波的影响,只身闯入北京,开始他的文学生涯,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散文集《鸭子》,在当时的文坛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1928年通过好友许志摩先生的引荐进入上海公学任教,后面这三张照片分别是先生在上海任教时所拍的。
先生在大学任教时认识了他的夫人张兆和,张兆和是苏州人氏,原籍是安徽合肥的,是先生的学生,人长得非常温柔漂亮,可是由于皮肤较黑的原因被誉为“黑凤”,沈先生笔下的《黑凤集》就是写给他夫人的。
这是先生和夫人两周年纪念在苏州所拍的。
1933年,先生的爱情事业双丰收,这一年他开始撰写《边城》一书,《边城》是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1934年发表问世,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掀起了一般从文从学热,著名导演凌子风把它拍成了电影《边城》,在中外影坛放映,受到中外人士的欢迎和赞扬。
《边城》发表的那一天他非常高兴,所以在北京的中山公园拍下这张照片。
好下面请大家到里面的西厢房去参观一下。
沈先生年少的时候由于家道中落,参加土著部队,行踪遍及沅水流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沈先生笔下的沅水风光,我们这边主要是以吊脚楼为特色的,大家从北门码头就可以领略风光了,去看看我们这边数百年历史的吊脚楼。
1938年,抗战爆发后沈先生来到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
这是先生与文学界朋友的合影,留学美国归来的梁实秋林夫妇非常欣赏他的才华。
湖南凤凰古城的导游词(二篇)

湖南凤凰古城的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为了您这座古城已等了千年。
凤凰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
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风采依然,古老朴实的沱江静静地流淌,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举世瞩目的南方长城……,所以凤凰的美呀在宋祖英的歌里,在黄永玉的画里,在沈从文的书里······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们的阿妹走进凤凰,了解凤凰.〔沈从文故居〕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文物专家。
他的文学作品被英、美、日、法、瑞士等几十个国家所翻译,如《边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被誉为世界乡土文学之父。
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凤凰人民的骄傲。
他的一生所创作的____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也给后人研究中国和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
(____年),系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占地____平方米,分为前后两栋共有房屋10间,沈先生____年____月____日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____年沈老病逝于北京,骨灰葬于凤凰县听涛山下,同年故居大修并向游人开放,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沱江泛舟〕沱江河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
坐上乌蓬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
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
凤凰之最,莫过于古朴清雅的吊脚楼了。
清一色的灰色吊脚楼,依附沱江之流而顺势展开。
飞檐相勾,灰瓦淡墙,雕花窗台,古式莲灯,成排的楼阁依附于沱江两岸,没有半点庭院相隔的小气与阻碍。
壁连壁,檐接檐,家庭式的客栈店铺既不夸张也不落俗。
整条街的商铺相望,竟似走在千年历史的画卷里。
住在吊脚楼上,最为享受的是黄昏时分倚着阳台的木制栏杆,临江而望,有泛舟的人划开江面的层层波澜。
凤凰古城沈从文故居简介

凤凰古城沈从文故居简介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吉首市大庸山麓,是中国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
在这座小镇里,有着许多著名文人的故居,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沈从文的故居。
沈从文(1902年-1988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被誉为“湖南散文之父”。
他的故居位于凤凰古城内的沈园,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风格典雅独特,是一座由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融合而成的古典庭院。
沈从文故居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
前厅以三间厅堂和两侧两间侧厅组成,整体呈“凹”字形。
中厅是一个双进式建筑,中心为大厅,两侧分别是起居室和客厅。
后厅是整个故居的核心,也是沈从文先生的生活和创作场所。
后厅中规划了一个安静的书房和一个生活区,书房内陈设着原汁原味的家具和一些沈从文的文物遗迹,如他的书桌、书架、毛笔等。
生活区包括了卧室和餐厅,可让游客感受到沈从文先生的真实生活状态。
沈从文故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明代的官式建筑和清代的私家园林,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整个建筑群的布局合理,以庭院为中心,四周建筑错落有致,保留了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故居周围还种植了各种名贵花卉和参天古树,凤凰河水环绕其间,为整个建筑增添了几分静谧和庄重。
除了建筑本身的独特魅力,沈从文故居还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如沈从文的手稿、书信、诗集等,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位文学巨匠的思想和创作成就。
故居内还设有展厅,展示了沈从文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成果,借以展示他在文学界的卓越贡献。
沈从文故居是凤凰古城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对于广大文学爱好者和游客来说,它是了解沈从文和湘西文化的绝佳机会。
在这里,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到沈从文的创作氛围和精神风貌,欣赏他留下的文化遗产。
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将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为凤凰古城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吸引力。
湖南导游词

湖南导游词湖南导游词(精选3篇)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湖南导游词1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
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
铜仁大兴机场距县城仅27公里,交通便利。
凤凰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
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风采依然,古老朴实的沱江静静地流淌,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举世瞩目的南方长城……这里不仅风景优美,且地杰人灵,名贤辈出。
美丽的小城凤凰山城,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环抱,关隘雄奇。
碧绿的江水从古老的城墙下蜿蜒而过,叠翠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
江中渔船数点,山间暮鼓晨钟兼鸣,悬崖上的吊脚楼轻烟袅袅,码头边的浣纱姑笑声郎郎,……啊!凤凰犹如“一副浓墨浅彩的中国山水画”。
当你徜徉古城用条石砌成的岩板街时,两边的古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亭台楼阁重重叠叠,如巨龙飞舞,似鳌鱼展翅。
细雨声中,仿佛传来进香人的牛皮钉鞋敲击街面,发出“叮叮”的响声,使人产生隔世之感。
沈从文故居位于南中营街,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古院。
古院正中有小天井,用红石方石板铺成。
天井四周为砖木结构的古屋,正屋三间,厢房四间,共十余间。
房屋矮小,虽无雕龙画凤,但显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
特别是雕花的木窗带有湘西特色,格外引人注目。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就诞生在这里。
他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故居历时一百多年,是沈从文祖父沈宏富手上置办的。
由于历史演变,几经易主,为了表示对沈从文老人的崇敬之情,学习他勤学自励,艰苦笔耕,对国家文学事业的卓越贡献的自学精神,激励后人。
1988年县人民政府决定购回此屋,重新整修。
并带图样赴京送沈从文审定。
沈从文带病接见,对图样提出意见,并说:“房子烂了,修一下也好,但要将就修上,不要花很多钱,家乡还很穷,要尽量节约”。
凤凰古城沈从文故居简介

凤凰古城沈从文故居简介沈从文故居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凤凰古城内,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沈从文的家乡和创作阵地。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湖南乡土文化和土家族文化为背景,深受读者喜爱。
沈从文故居坐落在凤凰古城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为500平方米。
故居是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湖湘文化的摇篮”。
故居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传统湖南建筑的韵味,体现了湖南乡土文化的特点。
故居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正厅、客厅、西院和东院。
正厅是故居的主体建筑,是沈从文日常生活的场所。
客厅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布置典雅,展示了沈从文丰富的人文素养和温文尔雅的气质。
西院是沈从文的工作场所,他在这里写作、研究和沉思。
院内有一间书房,保存着沈从文的书籍和手稿,展示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造诣。
东院是用来休息和娱乐的地方,有一个小花园和一个茶室,能够满足沈从文的个人需求。
故居内部陈设简洁,几乎还原了沈从文当年的居住环境。
在故居的墙壁上挂满了沈从文的照片和他的名言警句,这些展品向人们展示了他的生平和思想。
沈从文故居不仅是一个文化景点,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沈从文故居所在的凤凰古城是湖南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凤凰古城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建筑,保持着古代水陆交通的布局和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这里的街道、巷弄、古寨和古桥都展现了湖湘地区的乡土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沈从文故居作为凤凰古城的一部分,不仅是文学巨匠沈从文的家园,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
通过参观沈从文故居,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沈从文的创作生涯和湖南乡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观沈从文故居需要门票,票价较为亲民。
游客在参观过程中需要遵守规定,不随意触摸文物和破坏景点环境。
同时,游客也可以在故居附近的街道上漫步,品味湖湘特色小吃、购买纪念品,享受湘西风情。
沈从文故居旅游景点导游词

沈从文故居旅游景点导游词小伙伴们!如今大家逐渐游玩沈从文故居。
沈从文故居是凤凰古城旅游景点中自然景观的最夺目点,她因文学家郁达夫而闻名世界。
近些年,一直受东西方游人和知名人物的亲睐和敬仰,参观考察沈从文故居的四方游人逐渐增加。
沈从文故居是现有百余年历史时间,是清代末期工程建筑,分成前后左右两进,正中间一个小露台,上下配上古香古色的宅子,给人一种精致秀美的觉得。
那廊檐屹立的钢屋架和深灰色牢固的墙面严严实实的融为一体,看起来这般融洽,那衰老老旧的板壁和溶蚀掉下来的窗门,表明房子的老旧与历史悠久。
相传,当初郁达夫的爷爷弃官重归故居,在中国营街的中区买下来了这方面土地,建造了这座四合院式的房子。
从郁达夫的爷爷到郁达夫这一代,前后左右经历了三代,风雨沧桑几十年,也曾显赫一时。
岁月如梭,昔日的光辉与荣誉,已是过往烟云。
现在已经是空无一人。
思慕故友,禁不住让人凄然泪下。
但喜人的是,这原属故主的历史悠久房子,完工了沈几乎生平简介的展示室。
每日到沈从文故居游玩旅游观光的人源源不断,络绎不绝,无形之中给人一种非常大的鼓励和高兴。
郁达夫故故宅陈列厅:一张张清楚宝贵的照片,纪录了郁达夫踏入世间后所踏过的艰辛过程,那一行行顺畅低沉的文本,忠诚地纪录了文学家成长的过程。
檀木小方桌,藤制坐椅、历史悠久的木制构造架子床,全是沈老当初应用过的商品。
亲眼看到这种商品,眼下好像发生了沈老平易近人的音容宛在,好像又在倾听沈老的教导:“照我思考,能了解我;照我思考,可了解人。
”文若此人,这名杰出的文学巨匠,不但用精力给大家无私奉献了900多万字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并且他的憨厚老实正宗,充分说明自身,一生努力辛勤劳动,不辞劳苦追求完美的崇高品质和品性,始终是大家学习培训的榜样。
郁达夫故故宅经典著作室:郁达夫的精典经典著作一本本闪烁着专业知识的辉煌和风采,把文化艺术种籽播撒在每一个人的心底,结果实,打造出和架构中华文化二十一世纪辉煌幸福的文化艺术春季。
湘西凤凰古城沈从文故居

湘西凤凰古城沈从文故居沈从文是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文物考古专家。
他的一生著述丰富,影响深远,是从湘西偏僻地区走出一位乡土气息浓厚的传奇人物。
4月5日上午,我们在凤凰古城参观过熊希龄故居,再去寻访沈从文故居。
经店铺营业员的指点,终于在中营街找到了沈从文故居。
那是一幢湘西民居风格的建筑,二进平房,头进为三间青砖瓦房,中间一间装有通间板门,门楣挂着一块“沈从文故居”横匾,大门两侧各立有一块石碑,一块碑上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从文故居”,另一块碑上刻的是《沈从文故居简介》:沈从文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故居位于凤凰古城中营街24号,房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沈从文在此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故居为一幢四合院式的平房建筑,占地面积411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二进。
室内装饰十分考究,是南方宅院的代表建筑。
走进大门,屏风上挂着一块木板,黑色木板上用金粉写着一篇《沈从文先生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
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的身上流淌着湘西多个民族的血液。
沈从文4岁识字,6岁上私塾,15岁时参加土著部队,行迹遍及沅水流域,20岁时﹙1922年﹚离开湘西闯入北京,一面学习,一面开始文学创作。
1925年在北京香山慈幼院图书馆当办事员,以后辗转于青岛、上海、武汉、北京、昆明等地从事文学创作或执教于多所大学。
1933年9月9日与张兆和女士结婚。
一生著有9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行散记》《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品。
他的大部分文学作品以湘西苗族的生活为蓝本,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沈从文曾两度参选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我国上个世纪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一位文学家。
沈从文晚年从事历史文物研究,发表过多篇文物专著,他以十多年心血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
沈从文先生从边城走向了世界,为祖国为民族争得了荣誉。
湖南导游词(精选13篇)

湖南导游词(精选13篇)湖南导游词(精选13篇)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南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湖南导游词篇1各位旅客朋友们:六奇阁为人工建筑,坐落在张家界森林公园黄石寨。
话说,这六奇意指哪些方面呢?”原来是为了称赞张家界的山奇、水奇、云奇、石奇。
树奇以及珍禽异兽之奇。
您到了黄石寨山后,便可以看到六奇阁矗立在左游道不远处。
六奇阁分为三层,覆以黄瓦雕梁画栋,为塔壮的亭楼,位于黄石寨最高峰。
古色古香,富丽堂皇可谓朱阁青楼。
是张家界唯一一处人工建筑,凭阁倚望,各种风景尽收眼底,如袁家界、杨家界、天子山、朝天观、三姊妹峰……阁楼的楹联出自羊春秋先生(湘潭大学教授):名动全球,到此真堪三击节;势拔五岳,归来不用再看山。
对六奇阁的风景做出了最为合适不过的诠释。
登阁远望,如天高气爽,您能看到张家界各个方向方圆数百里的风景。
东边,有水绕四门、金鞭溪,以及天子山;南边,有天门山、土地垭、锣鼓塔、公园建筑、层层梯田;西面,有朝天观、龙凤庵、玉皇宫、棋盘岩;北面,有天桥遗墩、黑枞垴原始次森林与袁家界一大片重叠的风景。
这里顺便简单介绍黑枞垴,它也就是我们平时指的原始森林,得名于郁郁葱葱的枞树林,其繁茂如有遮天之势,坐落在黄石寨的东北方向,是现存的较为完整的原始次森。
而且这里的树木具有古、大、珍、奇、多等特点。
可是这里的景观只能远远望着解解馋,因为它四周都有高约三百余米的悬崖峭壁,将其保护的严严实实,只有依稀可见的孤峰上有大片黑乎乎的枞树林。
值得推荐的是,您还可以欣赏到石壁边缘的寄干杉,具有硬如钢铁,常年不腐烂的特点,它也就是由于干旱死在石壁上的冷杉,光秃秃的,没有一片树叶,但依然像活的一样,坚挺的矗立着上百上千年,令人为之震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沈从文故居导游词文档3篇Guide words of Shen Congwen's former residence in Hu
nan Province
编订:JinTai College
湖南沈从文故居导游词文档3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湖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湖南沈从文故居导游词范文
2、篇章2:湖南沈从文故居导游词范文
3、篇章3:湖南沈从文故居导游词范文
沈从文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湖南沈从文故居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章1:湖南沈从文故居导游词范文
朋友们!现在我们开始游览沈从文故居。
沈从文故居是凤凰古城旅游景区中人文景观的最耀眼点,她因大文豪沈从文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一直受中外游客和知名人士的青睐和仰慕,参观沈从文故居的四方游客逐年增多。
沈从文故居是已有百余年历史,是清朝晚期建筑,分为
前后两进,中间一个小天井,左右配以古色古香的厢房,给人一种精巧秀丽的感觉。
那飞檐矗立的屋架和灰色牢实的墙体结结实实的融为一体,显得如此协调,那苍老陈旧的板壁和剥蚀脱落的门窗,显示房屋的陈旧与古老。
据传,当年沈从文的祖父辞官回归故里,在中营街的中段买下了这块地皮,修建了这座四合院式的楼房。
从沈从文的祖父到沈从文这一代,前后经历了三代,风雨沧桑几十年,也曾显赫一时。
时过境迁,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已成过眼烟云。
如今已是人去楼空。
思慕故人,不禁令人凄然泪下。
但可喜的是,这原属故主的古老楼房,建成了沈从来生平事迹的展览室。
每天到沈从文故居游览观光的人络绎不绝,游人如织,无形中给人一种莫大的鼓舞和欣慰。
沈从文故故居陈列室:一张张清晰珍贵的图片,记录了
沈从文步入尘世后所走过的艰难历程,那一行行流畅深沉的文字,忠实地记录了作家成长的过程。
檀木方桌,藤编靠椅、古老的木质结构架子床,都是沈老当年使用过的实物。
目睹这些实物,眼前似乎出现了沈老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在聆
听沈老的教诲:“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文若其人,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不仅用心血给人们奉献了900余万字宝贵文化遗产,而且他的憨厚纯正,昭示自我,一生勤奋劳作,孜孜不倦追求的高尚品德和情操,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沈从文故故居著作室:沈从文的精品著作一本本闪耀着
知识的光辉和魅力,把文化种子撒播在每个人的心田,开花结果,打造和构架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光辉美好的文化春天。
沈从文故居这座坚固牢实、历经沧桑风雨的百年老屋,
是一座蕴含深厚永远掘取不尽的文化知识殿堂;她是沈从文用
心血凝结的永不坍塌的文化丰碑;她是古城凤凰一抹永不褪色
的风景。
朋友们,沈从文故居旅游到此结束!我们继续前往下一个
景点参观。
篇章2:湖南沈从文故居导游词范文【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
1920xx
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
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的祖父沈宏富(曾任
清朝贵州提督)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
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
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
马头墙装饰的鳌头,沈从文故居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
沈从文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
20xx年05月25日,湖南省凤凰县的沈从文故居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故居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系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占地600平方米,分为前后两栋共有房屋10间,沈先生920xx年12月28日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88年沈老病逝于北京,骨灰葬于凤凰县听涛山下,同年故居大修并向游人开放,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篇章3:湖南沈从文故居导游词范文【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沈从文故居是已有百余年历史,是清朝晚期建筑,建成
了沈从来生平事迹的展览室。
沈从文故居是凤凰古城旅游景区中人文景观的最耀眼点。
这是一栋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清朝晚期建筑,建成了沈从
文生平事迹的展览室。
正屋之外,暖暖的春阳洒满了四合院的天井坪坝。
故居
购物室里,时常有许多年轻人拥挤在购书柜台前,争先恐后地购买沈从文的精品著作。
从他们年轻稚嫩的脸上,洋溢着渴求知识的欲望,让人们看到了充满希望的新一代。
沈从文一本本闪耀着知识光辉和魅力的精品力作,吸引了多少年轻火热的心,他们一批批从远方而来,来了又去,把从故居获取的文化种子,撒播在每个人的心田,开花结果,打造和构架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光辉美好的文化春天。
凤凰故居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特色,现为湖南省及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先生一九零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在此出生;青岛故居位于八关山麓福山路三号,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
三年沈先生在xxx大学中国文学系执教期间在此居住;北京故
居位于东堂子胡同中段北侧,坐北朝南,沈先生一xx三入住
里院靠东头的北房三间,至一九八零年搬出。
沈从文在此先后创作了《从文自传》、《记丁玲》、《月下小景》、《八骏图》等名著名,《边城》也是在这期间酝酿而成的。
沈从文故居斜对面曾是著名作家吴伯箫的故居,后因城市建设被拆除。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