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光耦合器应用电路设计

合集下载

光耦合器件设计与非门电路

光耦合器件设计与非门电路

光耦合器件设计与非门电路
光耦合器件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再传输的器件。

它由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敏晶体管组成,在输入端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再通过光学耦合传输至输出端,再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在一些需要隔离的电路中,光耦合器件可以实现电信号的隔离,从而提高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而非门电路是一种逻辑电路,它的输出与输入相反。

当输入为0时,输出为1;当输入为1时,输出为0。

非门电路常常被应用在数字电路中,比如数码管的译码器、计数器、触发器等。

光耦合器件可以通过与非门电路来实现电路的隔离和逻辑的转换。

在电路中,我们可以使用非门电路来控制光耦合器件的开关,从而实现电路的隔离。

例如,在需要切断电路的情况下,非门电路的输出为1,此时光耦合器件处于关闭状态,电路被隔离。

而在需要通电的情况下,非门电路的输出为0,此时光耦合器件处于开启状态,电路被连接。

非门电路还可以实现逻辑的转换。

例如,在需要将输入信号进行取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输入信号通过非门电路,将其取反后再输入至光耦合器件中,从而实现信号的取反。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光耦合器件实现电路的隔离和逻辑的转换,进一步提高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光耦合器件与非门电路的结合,可以在数字电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实现电路的隔离和逻辑的转换,从而提高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光耦合器件和非门电路的类型和参数,并合理设计电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光电耦合器及其应用

光电耦合器及其应用

光电耦合器及其应用[作者:佚名转贴自:未知点击数:933 更新时间:2006-3-31【字体:A 】光电耦合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半导体光电器件,由于它具有体积小、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温度宽及无触点输入与输出在电气上完全隔离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在电子技术领域及工业自动控制领域中,它可以代替继电器、变压器、斩波器等,而用于隔离电路、开关电路、数模转换、逻辑电路、过流保护、长线传输、高压控制及电平匹配等。

为使读者了解与应用光电耦合器,今介绍几种光电耦合器件及应用电路,供大家参考与开拓。

1.器件选择(1)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耦合器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耦合器电路如图46—1中(a)所示,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其中,1、2端为输入端,通常由发光器件构成;4、5、6端接一只光敏三极管构成输出端,当接收到发射端发出的红外光后,在三极管集电极中便有电流输出。

图46-1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耦合器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输入输出绝缘性能,频率响应可达300kHz,开关时间数微秒。

(2)可控硅输出型光耦合器可控硅输出型光耦合器的电路如图46?中(b)所示。

该器件为六脚双列式封装。

当1、2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被接在4、5、6脚的光敏可控硅接收,使其导通。

它可应用在低电压电子电路控制高压交流回路的开启。

(3)光耦合的可控硅开关驱动器图46—2中(a)为光敏双向开关器件;图46?中(b)为过零控制电路及光敏双向开关器件组合体。

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输入端红外光控制输出端的光敏双向开关导通,进而触发外接双向可控硅导通,达到控制负载接入交流220V回路的目的。

图中(a)为非过零控制,图中(b)为过零控制。

本驱动器有非常好的输入与输出绝缘性,可构成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其输出的控制功率由可控允许功率决定。

图46-2(4)达林顿管输出的光检测器达林顿管输出的光检测器如图46?中(a)所示。

它是由两只管子组成复合管,具有很高的电流放大能力,形成下一级或负载的驱动电流,有较强的光检测灵敏度。

光耦pc410典型应用电路

光耦pc410典型应用电路

光耦pc410典型应用电路
光耦PC410是一种光电耦合器,它可以将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
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再由接收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由于其具有高隔离电压、低电流噪声、低延迟时间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

以下是光耦PC410的一些典型应用电路:
1. 数字逻辑隔离电路:在数字电路中,经常需要将信号从一个电路隔离到另一个电路,以避免不同电路之间的干扰。

光耦PC410可以用于实现数字信
号的隔离传输,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模拟信号隔离电路:在模拟电路中,需要对模拟信号进行隔离传输,以避免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光耦PC410可以用于实现模拟信号的隔离传输,保
证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传感器信号隔离电路:在传感器电路中,需要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传输到后续处理电路中。

由于传感器电路的工作环境可能比较恶劣,因此需要使用光耦PC410进行隔离传输,以避免干扰和噪声的影响。

4. 电源隔离电路:在电源电路中,需要将电源与负载电路进行隔离,以避免负载电路对电源的影响。

光耦PC410可以用于实现电源与负载之间的隔离
传输,保证电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高速数字信号传输电路:光耦PC410具有低延迟时间的特点,因此可以
用于高速数字信号的传输。

例如,在光纤通信和高速数字接口电路中,可以使用光耦PC410进行信号的传输和隔离。

总之,光耦PC410作为一种重要的光电耦合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实现信号的隔离、传输和转换等功能。

光电耦合器原理及使用

光电耦合器原理及使用

光电耦合器,又称光耦,万联芯城销售原装现货光耦元件,品牌囊括TOSHIBA,LITEON,EVERLIGHT,VISHAY等。

型号种类繁多,万联芯城为终端生产企业提供电子元器件一站式配套服务,节省了客户的采购成本。

点击进入万联芯城点击进入万联芯城光耦使用技巧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一种把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封装在同一壳体内,中间通过电→光→电的转换来传输电信号的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光电耦合器可根据不同要求,由不同种类的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组合成许多系列的光电耦合器。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组合成的光电耦合器,其内部结构如图1a所示。

光耦以光信号为媒介来实现电信号的耦合与传递,输入与输出在电气上完全隔离,具有抗干扰性能强的特点。

对于既包括弱电控制部分,又包括强电控制部分的工业应用测控系统,采用光耦隔离可以很好地实现弱电和强电的隔离,达到抗干扰目的。

但是,使用光耦隔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光耦直接用于隔离传输模拟量时,要考虑光耦的非线性问题;②光耦隔离传输数字量时,要考虑光耦的响应速度问题;③如果输出有功率要求的话,还得考虑光耦的功率接口设计问题。

1 光电耦合器非线性的克服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是发光二极管,因此,它的输入特性可用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来表示,如图1b所示;输出端是光敏三极管,因此光敏三极管的伏安特性就是它的输出特性,如图1c所示。

由图可见,光电耦合器存在着非线性工作区域,直接用来传输模拟量时精度较差。

图1 光电耦合器结构及输入、输出特性解决方法之一,利用2个具有相同非线性传输特性的光电耦合器,T1和T2,以及2个射极跟随器A1和A2组成,如图2所示。

如果T 1和T2是同型号同批次的光电耦合器,可以认为他们的非线性传输特性是完全一致的,即K1(I1)=K2(I1),则放大器的电压增益G=Uo/U1=I3R3/I2R2=(R3/R2)[K1(I1)/K2(I1)]=R3/R2。

由此可见,利用T1和T2电流传输特性的对称性,利用反馈原理,可以很好的补偿他们原来的非线性。

6N137应用电路

6N137应用电路

中不改变逻辑状态,则从脚3输入,脚2接高电平。

字电路彻底隔离,电路如图3所示。

电源部分由隔离变压器隔离,减少电网中的噪声影响,数字电源和模拟电源不共地,由于模拟电路一般只有±15V,而A D转换器还需要+5V电源,为使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真正隔离,+5V电源由+15V模拟电源经DC-DC变换器得到。

模拟电路以及AD转换电路与数字电路的信号联系都通过6N137。

逐次比较型AD并行输出12位数据,每一路信号经缓存器后送入6N137的脚3,进行同相逻辑传输至数字电路,输入端限流电阻选用470Ω,输出端上拉电阻选用47kΩ,输出端电源和地间(即6 N137的脚8与脚5间)接0.1uF瓷片电容,作为旁路电容以减少对电源的干扰,6N137的使能端接选通信号,使6N137在数据有效时才工作,减少工作电流。

模拟电路和AD转换所需的各路控制信号也通过6N137接收,接法同上,在时序设计中要特别注意6N137约有50ns的延时,与未采用光电隔离器的数据采集电路相比,系统信噪比提高了一倍以上,满足了系统设计要求。

光电耦合器组成的逻辑门电路

光电耦合器组成的逻辑门电路

光电耦合器组成的逻辑门电路作者:荣祖庚日期:2012-2-15 11:15:47 人气:2 标签:逻辑门是组成脉冲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由于光耦合器以光为媒体传输信号,器件的输入、输出端在电气上是绝缘的,因此用光耦合器组成的逻辑电路,在隔离噪声及抑制干扰的性能要比晶体管逻辑电路可靠得多。

加之光耦合器的端口资源非常丰富,一般输入和输出各有两个引出脚,只需在输入端为内部发光二极管加限流电阻(各图中的R1、R2),在输出端为光敏管加上拉或下拉负载电阻(各图中的R3),几乎不再需要其它的外接元件,就可十分方便地组成各种逻辑门。

常用逻辑门有缓冲器(驱动器)、非门(反相器)、或门、或非门、与门、与非门、蕴含门及禁止门等,它们的逻辑图形符号、逻辑表达式及真值表如附表所列。

本文介绍用光耦合器组成逻辑门的基本方法,每种门提供两种不同的组接方案,并可用表达式和真值表加以验证。

附表:1.缓冲门如图1、图2所示,输入和输出同相位。

图1中,输入端A=1时,光耦合器导通,输出端Y=1;A=0时光耦合器截止,R3下拉使Y=0。

图2中,A=1时光耦合器截止,R3上拉使Y=1;A=0时光耦合器导通,Y=0。

图1~图42.非门如图3、图4所示,输入和输出反相。

图3中,A=1时光耦合器导通,Y=0;A=0时光耦合器载止,Y=1。

图4中,A=1时光耦合器截止,R3下拉使Y=0;A=0时光耦合器导通,Y=l。

3.或门如图5、图6所示,A、B两输入端之一为1或全为1时,Y=1;只有A、B均为0时,Y才输出0。

图5中,若A=l、B=1或A、B均为1时,对应的光耦合器导通,Y=1;若A=0及B=0时,两光耦合器均截止,R3才下拉使Y=0。

图6中,两光耦合器的输出光敏管串联,只要A、B之一为1或均为1,必有一个或两个光藕合器截止,R3上拉使Y=1;只有A=B=0时,两个光耦合器均导通,才使Y=0。

图5~图84.或非分如图7、图8所示,与或门逻辑关系相反.当A=1、B=1或A=B=1时,Y=0;只有A=B=0时,Y=1。

光耦合器件设计与非门电路

光耦合器件设计与非门电路

光耦合器件设计与非门电路光耦合器件作为一种电子元器件,在数字电路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将输入信号转换为电浆波并通过光耦合技术实现电流隔离,从而避免了信号干扰和相互影响的问题。

光耦合器件的设计要求结构简单、响应快速、稳定性高、耐热性好等,以下将着重介绍光耦合器件的设计以及与非门电路的应用。

光耦合器件的设计光耦合器件是一种基于光电效应的半导体器件,其结构由一对般的光电晶体管组成。

其核心原理为: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外部发射机构发射出去,然后由接收机构进行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

在进行光耦合器件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光源的选择:通常选用LED或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其波长和功率要根据需要选择。

2. 光电晶体管的选择:通常选用PNP型和NPN型光电晶体管,它们的响应速度、灵敏度和噪声参数决定了整个器件的性能。

3. 光电晶体管的放大电路:为光电晶体管提供足够的电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4. 组装和封装:将各部分组装在PCB板上,然后进行封装。

与非门电路的应用与非门电路是数字电路中最基础的门电路之一,它常被用于构建各种复杂的数字逻辑电路中。

与非门电路的输入信号必须为两路,当输入都为低电平时输出取高电平,其它情况输出均为低电平。

在实际应用中,与非门电路常用于时序控制、时序检测、比较器、计数器等数字电路中。

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在数字电路的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耦合器件与与非门电路的结合在数字电路的设计中,常需要进行信号的隔离和传输,而传统的方式则是利用绝缘刻度进行实现,但是这种方法的响应速度慢、影响系统稳定性。

与此同时,利用光耦合器件进行信号隔离和传输则具有响应速度快、稳定性高、抗干扰性强、无电磁干扰等优点,因此在数字电路的设计中,经常将光耦合器件与与非门电路进行结合,实现更复杂、更高速、更稳定的数字电路系统。

总结光耦合器件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电路元器件,在现代数字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光电耦合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光电耦合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光电耦合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光电耦合器用于数模之间的转换。

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一种电一光一电转换器件。

它由发光源和受光器两部分组成。

把发光源和受光器组装在同一密闭的壳体内,彼此间用透亮绝缘体隔离。

发光源的引脚为输入端,受光器的引脚为输出端,常见的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受光器为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其工作原理时:在光电耦合器输入端加电信号使发光源发光,光的强度取决于激励电流的大小,此光照耀到封装在一起的受光器上后,因光电效应而产生了光电流,由受光器输出端引出,这样就可以实现电一光一电的转换。

光耦合器的主要优点是: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抗干扰力量强,工作稳定,无触点,使用寿命长,传输效率高。

光耦合器是70年月进展起来产新型器件,现已广泛用于电气绝缘、电平转换、级间耦合、驱动电路、开关电路、斩波器、多谐振荡器、信号隔离、级间隔离、脉冲放大电路、数字仪表、远距离信号传输、脉冲放大、固态继电器(SSR)、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及微机接口中。

在单片开关电源中,利用线性光耦合器可构成光耦反馈电路,通过调整掌握端电流来转变占空比,达到精密稳压目的。

在光耦电路设计中,有两个参数经常被人忽视,需要非常留意,一个是反向电压Vr(Reverse Voltage ),是指原边发光二极管所能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超过此反向电压,可能会损坏LED。

而一般光耦中,这个参数只有5V左右,在存在反压或振荡的条件下使用时,要特殊留意不要超过反向电压。

如,在使用沟通脉冲驱动LED时,需要增加爱护电路。

另外一个参数是光耦的电流传输比(current transfer ratio,简称CTR),是指在直流工作条件下,光耦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间的比值。

光耦的CTR类似于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是光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它取决于光耦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值及电耦的电源电压值,这几个参数共同打算了光耦工作在放大状态还是开关状态,其计算方法与三极管工作状态计算方法类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10月第10期电子测试EL ECTRONIC TEST Oct.2008No.10数字信号光耦合器应用电路设计田德恒(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莱芜 271100)摘 要:较强的输入信号可直接驱动光耦的发光二极管,较弱的则需放大后才能驱动光耦。

在光耦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直接接负载电阻即可满足较小的负载要求;在光耦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加三极管放大驱动,通过两只光电耦合器构成的推挽式电路以及通过增加光敏三极管基极正反馈,既达到较强的负载能力,提高了功率接口的抗干扰能力,克服了光耦的输出功率不足的缺点,又提高光耦的开关速度,克服了由于光耦自身存在的分布电容,对传输速度造成影响。

最后给出了光耦合器在数字电路中应用示例。

关键词:数字信号;光电耦合器;输入电路;输出电路中图分类号:TP211 文献标识码:BApplied circuit design of optoelect ronic coupler to t he digital signalTian Deheng(Dep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Lai Wu Vocational College ,Laiwu 271100,China )Abstract :The light 2emitting diode of optocoupler can be directly drived by stro nger inp ut sig 2nals ,t he weaker t he inp ut signal can be enlarged before driving optocoupler.Connecting direct 2ly load resistance wit h t he collector or emitter of p hotot ransistor to meet smaller load require 2ment s ;drover by t he amplifier triode on t he emitter of p hotot ransistor ,p ush 2p ull circuit s con 2sisting of two optocoupler as well as positive feedback added to base of t he p hotot ransistor not o nly achieve st rong load capacity and enhance t he power of t he interface anti 2jamming capabili 2ty ,but also overcome t he shortcomings of t he scant outp ut power ,increase t he switching speed ,overcome effect on t he speed of t he t ransmission due to t he distribution of capacitance.Finally ,t he application example of t he optocoupler in t he digital circuit is given.K eyw ords :digital signal ;optoelect ronic coupler ;inp ut circuit ;outp ut circuit0 引 言光电耦合器是一种把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封装在同一壳体内,中间通过“电2光2电”转换来传输电信号的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光耦合器的主要优点是单向传输信号,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传输效率高。

它广泛用于电平转换、信号隔离、级间隔离、开关电测试工具与解决方案2008.10路、远距离信号传输、脉冲放大、固态继电器(SSR)、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及微机接口中。

光耦合器的技术参数主要有发光二极管正向压降V F、正向电流I F、电流传输比CTR、输入级与输出级之间的绝缘电阻、集电极2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V(BR)CEO、集电极2发射极饱和压降V CE(sat)。

在传输数字信号时还需考虑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延迟时间和存储时间等参数。

电流传输比是光耦合器的重要参数,通常用直流电流传输比来表示。

当输出电压保持恒定时,它的百分比。

,CTR的范围大多为20%~%(如4N35),而PC817则为80%~160%,达林顿型光耦合器(如4N30)可达100%~5000%。

这表明欲获得同样的输出电流,后者只需较小的输入电流。

因此,C TR参数与晶体管的h FE有某种相似之处。

1 输入电路设计常用光电耦合数字信号输入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常用光耦合器数字信号输入电路光电器件或光电输入电路以及其他电路的输出信号比较强,即光耦合器的输入信号较强的情况下,可直接驱动光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

电路如图1(a)、(b)所示。

其中图1(a)为高电平驱动,输入高电平时L ED正偏导通,光耦合器输出端有信号输出。

图1(b)为低电平驱动电路,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L ED正偏导通,光耦合器输出端有信号输出。

如图1(a)、(b)中R1为限流电阻。

图1(a)电路中,R1以如下估算:R1=U H-U FI F(1)式中:U H为数字信号高电平电压值;U F为发光二极管导通电压;I F为导通电流,可从手册上查得。

图1(b)电路中,R1按如下估算:R1=V CC-U L-U FI F(2)式中:U L为低电平电压值。

当输入信号较弱时,须经放大后能驱动光耦。

增大电流驱动电路如图1(c)所示。

R1亦为限流电阻,按如下估算:R1=V CC-U CES-U FI F(3)式中:U CES为三极管饱和压降。

2 输出电路设计2.1 小功率输出电路接口设计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常用光耦合器输出电路其中图2(a)为同相输出形式,即输入电平与输出电平极性相同。

当U i为高电平时L ED正向导通发光,光敏元件受到光照后产生导通,在R2上形成压降,U o为高电平“1”。

电阻R2的由如下估算:I L=C T R I F(4)2008.10Test Tools&SolutionR2=V PP-U CE(sat)I L(5)式中:U CE(sat)为光耦中光敏三极管饱和压降。

图2(b)为反相输入形式,即U i为高电平“1”时,U o为低电平“0”;而U i为低电平“0”时,U o为高电平“1”。

电阻R2的由式(4)、(5)估算。

在这里应该注意:在图2(a)、(b)两种情况中,光耦集电极电阻按照式(4)、(5)确定。

如果其集电极负载电阻能太小,输出电压的摆幅就受到了限制。

如果负载电阻又不宜过大,光电耦合器的频率特性就越差,传输延时也越长。

图2(c)为电路放大输出形式,可以提高电路稳定性和可靠性,图中接法为同相输出形式。

2.2 功率接口的设计微机测控系统中,经常要用到功率接口电路,以便于驱动各种类型的负载,如直流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各种电磁阀等。

这种接口电路一般具有带负载能力强、输出电流大、工作电压高的特点。

工程实践表明,提高功率接口的抗干扰能力,是保证工业自动化装置正常运行的关键。

就抗干扰设计而言,很多场合下,我们既能采用光电耦合器隔离驱动,也能采用继电器隔离驱动。

一般情况下,对于那些响应速度要求不很高的启停操作,我们采用继电器隔离来设计功率接口;对于响应时间要求很快的控制系统,我们采用光电耦合器进行功率接口电路设计。

这是因为继电器的响应延迟时间需几十ms,而光电耦合器的延迟时间通常都在10μs之内,同时采用新型、集成度高、使用方便的光电耦合器进行功率驱动接口电路设计,可以达到简化电路设计,降低散热的目的。

图3是采用光电耦合器隔离驱动直流负载的典型电路。

因为普通光电耦合器的电流传输比CR T非常小,所以一般要用三极管对输出电流进行放大,也可以直接采用达林顿型光电耦合器来代替普通光耦T1。

例如东芝公司的4N30。

对于输出功率要求更高的场合,可以选用达林顿晶体管来替代普通三极管,例如ULN2800高压大电流达林顿晶体管阵列系列产品,它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分别达到500mA和50V 。

图3 加三极管放大驱动2.3 提高光电耦合器的传输速度当采用光耦隔离数字信号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时,光电耦合器的传输特性,即传输速度,往往成为系统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决定因素。

在许多总线式结构的工业测控系统中,为了防止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不降低通讯波特率,我们不得不采用高速光耦来实现模块之间的相互隔离。

常用的高速光耦有6N135/6N136,6N137/6N138。

但是,高速光耦价格比较高,导致设计成本提高。

我们介绍两种方法来提高普通光耦的开关速度。

由于光耦自身存在的分布电容,对传输速度造成影响,光敏三极管内部存在着分布电容Cbe和Cce,如图4所示。

由于光耦的电流传输比较低,其集电极负载电阻不能太小,否则输出电压的摆幅就受到了限制。

但是,负载电阻又不宜过大,负载电阻R L越大,由于分布电容的存在,光电耦合器的频率特性就越差,传输延时也越长。

图4 光敏三极管内部分布电容图5中用两只光电耦合器T1,T2接成互补推挽式电路,可以提高光耦的开关速度。

当脉冲上升为“1”电平时,T1截止,T2导通。

相反,当脉冲为“0”电平时,T1导通,T2截止。

这种互补推挽式电路的频率特性大大优于单个光电耦合器的频率特性。

图5 两只光电耦合器构成的推挽式电路 此外,在光敏三极管的光敏基极上增加正反馈电路,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光电耦合器的开关速度。

如图6所示电路,通过增加一个晶体管,4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实验证明,这个电路可以将光耦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提高10倍左右。

图6 通过增加光敏基极正反馈来提 高光耦的开关速度3 光耦合器在数字电路中应用示例图7为某能源自动检测系统中液体流量检测通道电路图。

U i是幅度为几伏的脉冲信号。

它是由系统中涡轮流量变换器、磁阻传感器经前置放大后输出的(图中未画出)。

U i的频率与涡轮转速亦即和流量成正比。

图7中,光耦为有基极引出线的4N35型光耦,它不仅能有效抑制工业现场干扰,提高测试通道信噪比,还能完成变换器与数字信号间信号电平转换。

4N35的主要参数:图中R1、R2组成偏置电路,使V1输入为高电平时可靠导通;R3为光耦L ED限流电阻;R4为光敏三极管集电极偏置电阻。

当光敏三极管截止时,光耦输出高电平,当光敏二极管导通时光耦输出低电平。

后面接两个施密特触发器进行整形,将输入与流量成正比的的脉冲变成沿口陡直的矩形窄脉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