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句复句判断★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举例说明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举例说明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句子的世界,特别是单句和复句的那些事儿。
你有没有觉得,有时候语言就像在玩儿魔术,把复杂的事情弄得简单清楚?而有时候,它又像是被打乱的扑克牌,弄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团,搞明白单句和复句的不同。
2. 单句的魅力2.1 定义和特点首先,我们来说说单句。
单句啊,就像是那种一招制敌的快刀,简洁明了,一下子就把意思说出来了。
它通常包含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简单直接,不绕弯子。
比如说,“我吃苹果。
”就是一个典型的单句。
这句话里有一个“我”,还有一个“吃苹果”,一目了然,是不是?2.2 举例说明再比如,“她笑了。
” 这句话也很简单,“她”是主语,“笑了”是谓语,整个句子一个动作就完事儿了。
这样的话,一说出来,意思就传达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
就像是简单的汉堡包,直接又让人满足。
3. 复句的复杂之美3.1 定义和特点然后,我们再看看复句。
复句就像是大厨做的一道复杂的料理,层层叠叠,味道丰富。
它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这些分句之间通过连词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复杂的结构。
比如,“我去超市买了苹果,因为家里没有水果了。
” 这句话就有两个分句,“我去超市买了苹果”和“家里没有水果了”,它们之间用“因为”连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复句。
3.2 举例说明再来看一个:“虽然外面在下雨,但我还是决定出门散步。
” 这句话也挺有意思的,“虽然外面在下雨”是一个分句,“但我还是决定出门散步”是另一个分句,它们通过“但”这个连词连在一起。
这个句子就像是一部小小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有障碍,决定还是得做。
这种句子就像是多层次的音乐,情感丰富,更能表达复杂的意思。
4. 单句与复句的比较4.1 简单性与复杂性所以说,单句简单直接,就像是快节奏的音乐,容易理解,也很有力;而复句复杂丰富,就像是多层次的乐章,表达起来更为细腻。
单句就像是一个快闪的小广告,直接而有力;复句则像是一篇长篇故事,内容充实且富有层次感。
语文语法单句与复句的区别

语文语法单句与复句的区别语文是我们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而语法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语法中,单句和复句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就语文语法单句与复句的区别展开探讨。
一、语文语法单句的特点和用法语文语法单句是指只包含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它可以表达完整的意思。
在单句中,一般只包含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并且只有一个句子成分。
单句的主要特点如下所示:1. 主谓结构简单明了:单句中只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使得句子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
2. 表达完整意思:单句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需要依赖其他句子来进行理解。
3. 句子成分较少:单句中只包含一个主谓结构,所以句子成分较少,结构简单。
常见的单句有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例如:1. 陈述句:小明在写作业。
2. 祈使句:请你帮我一个忙。
3. 感叹句: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二、语文语法复句的特点和用法语文语法复句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谓结构的句子,它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
复句有较为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在交流中起到了丰富和扩展句子意义的作用。
复句的主要特点如下所示:1. 包含从句:复句中包含一个或多个从句,从句有自己的主谓结构,并在句子中担任特定的句子成分。
2. 句子成分丰富:复句中含有主句和从句,句子成分相对较多,使得句子结构更为复杂。
3. 表达复杂意思:复句能够通过主句和从句的关系,表达更加复杂的意思,增加了句子的表达能力。
常见的复句有主从复句、并列复句、状语从句等。
例如:1. 主从复句:我告诉他,他却不相信。
2. 并列复句:他喜欢唱歌,我喜欢跳舞。
3. 状语从句:因为下雨,所以我没去上学。
三、语文语法单句与复句的区别语文语法单句和复句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明显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差异:单句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结构相对简单;而复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结构相对较为复杂。
2. 含义复杂度:单句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意义相对简单;而复句通过主句和从句的关系,能够表达更加复杂的意思,意义更为丰富。
单句与复句

单句与复句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一般常从以下2个方面区别:(1)定义法。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独立的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定的语气语调。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例如:同学们已经回到学校了。
他非常健康。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词的构成。
例如:飞机!站住!有人敲门。
好极了!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
组成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如:白云朵朵,阳光灿烂。
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辨别单复句,不能片面看字数多少,句子中间有无停顿,关键要看句子包含了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的是单句;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是复句。
如:A、我相信,你却不一定相信。
(前后互不作句子成分,两套句子结构)B、我相信,你一定会学好的。
(后边作前边的宾语,一套句子结构)(2)抓主干法:再长再复杂的单句都可用此法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
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
例1:我们学校的两位有三十年教龄的优秀语文教师也当上了代表。
主干:教师当代表。
例2:“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主干:这是教训。
长句变短句典型练习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截然的界限。
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
1.将下面长句改写为三个语序连贯的短句。
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做出的“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的科学预言必定实现。
答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做出了一个科学预言。
这个预言就是“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这一预言必定实现。
2.将下面长句改写为三个语序连贯的短句。
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是表彰先进,交流技术革新经验,动员广大职工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大会。
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

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一般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区别:(1)定义法。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独立的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定的语气语调。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主要有动词谓语句,如:茶桌擦得滑溜溜地发光。
同学们已经回到学校了。
形容词谓语句,如:他非常健康。
名词谓语句,如:今天星期一。
主谓谓语句你,如:他性格温和。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词的构成。
例如:名词非主谓句。
飞机!动词非主谓句。
站住!有人敲门。
形容词非主谓句。
好极了!叹词、拟声词非主谓句。
哦!(我想起来了)呜!(火车的汽笛响)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
组成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如:白云朵朵,阳光灿烂。
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辨别单复句,不能片面看字数多少,句子中间有无停顿,关键要看句子包含了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的是单句;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是复句。
如:A、我相信,你却不一定相信。
(前后互不作句子成分,两套句子结构)B、我相信,你一定会学好的。
(后边作前边的宾语,一套句子结构)(2)抓主干法:再长再复杂的单句都可用此法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
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
例1:我们学校的两位有三十年教龄的优秀语文教师也当上了代表。
主干:教师当代表。
例2:“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主干:这是教训。
(3)外部标志法: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
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升起,灿烂的光辉照亮了大地。
另一种复句是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只要划出表示各种意义的关联词语,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语言标志。
★单句复句判断★

所谓有几套句子成分,是指独立的不从属于其他句子成分的主语、谓语有几套。至于定语、状语、补 语等附加成分可以不管,谓语中的宾语经常省略,也可以不管。 不管什么样的单句,全句只有一个结构中心,每个结构中心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即只能有一个主谓结 构(主谓句)或非主谓结构(非主谓句);复句则有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结构中心,因而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 句子成分。一个结构中心就是一个分句。各个分句互不作句子成分,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例如: 1 洋鬼子怎样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单句) 2 但是大家都认为:如果合乎录取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无疑应该是陈伊玲。(单句) 3 他高高的个子,朴素的衣着,满头银发,慈祥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复句) 例 01 有两个主谓短语,但这两个主谓短语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前一个作主语,后一个是谓语。 这就只有一个结构中心,只分出一套句子成分,所以是单句。例 02 的“如果……那么……”这个“复句”充当 了“认为”的宾语。“复句”在作句子成分时便丧失了独立性,要改称“复句形式”。这例也是单句。例 03 有四 个短语,每个短语都互不做句子成分,这就有四个结构中心,因而是复句。 看有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着分句的最重要的成分——谓语。 谓语一般同由动词或动词短语和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充当的。例如:
单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历史的规律。 复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并列) (2)单句中不用关联词表示短语间的关系;复句一般用关联词展示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单句: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句中的“只有......才”只起强调语气的作用,不是关联词。 复句:只有明确 社会主义方向,|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条件)
上述复句用“只有......才”这个关联词,明确了两个分句间的条件关系。 (3)复句中各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紧密相连。 例如:A、学校运动会开幕了,各班同学跃跃欲试。 (复句) B、学校运动会开幕时,各班同学跃跃欲试。(单句) A 句两个分句,内容相连,是复句;B 句逗号前是时间状语,因此是单句。 (4)复句中各分句有语音停顿,而单句则没有语音停顿。例如: 复句:我做完功课,就去锻炼身体。 单句:我做完功课就去锻炼身体。 单复句的区分,应以结构关系为主,主要看有几套句子成分;此外还要看语音停顿、关联词语和意义关系。
单句与复句的界限-2019年文档

单句与复句的界限单句和复句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的汉语知识,可是,学生在学习单句和复句时,往往弄不懂它们的区别。
例如:(1)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4)我们有些同志老爱用成语,搬典故。
在做作业时大多数学生把例(1)(2)(3)划作复句,把例04划作单句,正好混淆了单句与复句的界限。
不仅有学生如此,而且有些语文老师对单句和复句的界限也不是很过关。
曾记得在一次中考前的初三语文复习研讨课上,一位语文教师上复习研讨课定的课题是“复句”。
他在投影机屏幕上打出好几个句子,要求指出哪些是单句,哪些是复句,是单句的请找出句子的主干,是复句的请指出分句间的关系,其中有这么一个句子:(5)风沙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他说这是一个并列复句。
而事后二十多人参加的研讨会上却没有人发现并提出问题。
是给上研讨课的老师留点面子吗?也许吧。
我想,原因嘛,可能更多的是听课者,对单句和复句的区别不是很清楚。
那他们是怎么区别单句和复句的呢?为什么会误解单句和复句的界限呢?我想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看长短,认为较长,较复杂的句子就是复句;二、看句中语音停顿,认为句子内部有语音停顿的就是复句;三、看关联词语,认为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就是复句;四、看句子构成,认为句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形式的就是复句。
这样去区分单句和复句,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单句和复句都是语言表达的自然单位,二者究竟有何区别?怎样才能划清它们的界限呢?我认为傅雨贤先生的“必须从语法意义(关系意义)与语法形式(结构形式)两方面去进行观察和比较”01 的观点非常正确。
是的,从语法意义方面看,单句只是表达一个简单的判断、叙述或描写,内部不存在因果、转折、递进、顺承、选择等关系;独词句、无主句和简单的主谓句且不用说,即使是带上各种附加成分的较长的主谓句,也只是表达一个简单的判断、叙述或描写,内部也不存在因果、转折等关系。
单句复句的辨析

单句复句的辨析2018/10/28单句: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例如:同学们认真地做作业!看!飞机!特点:单句是一个句子,是由句子成分组成的;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相关,结构互不包含的单句充当分句,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比较复杂的句子。
特点:复句=分句+分句例如: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结论:单句是一个句子,是由句子成分组成的,只有一套主谓结构。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各个分句间不能互为句子成分。
只有一套主谓结构,不管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都是单句具体判断方法:一、定义法: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是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例如:昨天,她写了一部动人的小说。
(单)我的故乡襄阳是个依山傍水的古城,城不大,风景却很别致!(复句)注意:用句子形式充当句子成分的单句例如: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宾语是个主谓句)麦穗长,颗粒饱满,是这种麦子的优点。
(主语是复句形式)二、标点符号法。
一个主语若有几个谓语,用顿号隔开,或无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例如:获奖后,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
(单)她大方漂亮! (单)她大方、漂亮!(单)她大方,漂亮。
(复句)三、关联词法:关联词连接的若是词或短语,则是单句;若关联词连接的全是分句,则是复句。
(有关联词的句子,不一定是复句。
)例如: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单)只有我们实践了,才能检验这理论是否正确。
(复句)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判断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1、对待失败的态度应该是: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找到正确的道路。
2、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生命!3、王老师吃过晚饭看电视去了。
4、王老师吃过晚饭,就去看电视了。
5、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
6、更让我动情的是,不少年轻人身上表现出的心灵美。
7、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单句和复句的区别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一般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区别:(1)定义法。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独立的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定的语气语调。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例如:同学们已经回到学校了。
他非常健康。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词的构成。
例如:飞机!站住!有人敲门。
好极了!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
组成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如:白云朵朵,阳光灿烂。
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辨别单复句,不能片面看字数多少,句子中间有无停顿,关键要看句子包含了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的是单句;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是复句。
如:A、我相信,你却不一定相信。
(前后互不作句子成分,两套句子结构)B、我相信,你一定会学好的。
(后边作前边的宾语,一套句子结构)(2)抓主干法:再长再复杂的单句都可用此法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
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
例1:我们学校的两位有三十年教龄的优秀语文教师也当上了代表。
主干:教师当代表。
例2:“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主干:这是教训。
(3)外部标志法: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
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升起,灿烂的光辉照亮了大地。
另一种复句是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只要划出表示各种意义的关联词语,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语言标志。
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关联词:不但……而且……(递进关系)不过使用此方法有时还需要结合使用前两种方法,才能准确区别单复句,因为有些单句的某些成分有的也是由复句充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句子成分在文中的基本位置:[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定语)主语 [状]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结合上面知识结构)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
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分句表示句子没有完全结束的语调,分句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较短的停顿,书面上用句中标点(逗号、分号等)表示。
1、提出问题:复句有哪些类型?复句中的关联词有哪些?练习:(1)请同学们找出下面这些复句中的关联词,并说明这些复句的结构关系。
②迟大冰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遥望着广漠的绿野。
()③与其建这么个没用的碑,还不如拿这笔钱救济伤残人。
()④不但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而且能解你体内之毒。
()单复句的区分方法:(1)单句中,各短语充当句子的一个成分,独立性差;而复句中各分句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例如:单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历史的规律。
复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并列)(2)单句中不用关联词表示短语间的关系;复句一般用关联词展示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单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句中的“只有......才”只起强调语气的作用,不是关联词。
复句:只有明确|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条件)上述复句用“只有......才”这个关联词,明确了两个分句间的条件关系。
(3)复句中各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紧密相连。
例如:A、学校运动会开幕了,各班同学跃跃欲试。
(复句)B、学校运动会开幕时,各班同学跃跃欲试。
(单句)A句两个分句,内容相连,是复句;B句逗号前是时间状语,因此是单句。
(4)复句中各分句有语音停顿,而单句则没有语音停顿。
例如:复句:我做完功课,就去锻炼身体。
单句:我做完功课就去锻炼身体。
单复句的区分,应以结构关系为主,主要看有几套句子成分;此外还要看语音停顿、关联词语和意义关系。
一、看有几套句子成分所谓有几套句子成分,是指独立的不从属于其他句子成分的主语、谓语有几套。
至于定语、状语、补语等附加成分可以不管,谓语中的宾语经常省略,也可以不管。
不管什么样的单句,全句只有一个结构中心,每个结构中心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即只能有一个主谓结构(主谓句)或非主谓结构(非主谓句);复句则有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结构中心,因而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成分。
一个结构中心就是一个分句。
各个分句互不作句子成分,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独立性。
例如:1 洋鬼子怎样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单句)2 但是大家都认为:如果合乎录取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无疑应该是陈伊玲。
(单句)3 他高高的个子,朴素的衣着,满头银发,慈祥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复句)例01有两个主谓短语,但这两个主谓短语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前一个作主语,后一个是谓语。
这就只有一个结构中心,只分出一套句子成分,所以是单句。
例02的“如果……那么……”这个“复句”充当了“认为”的宾语。
“复句”在作句子成分时便丧失了独立性,要改称“复句形式”。
这例也是单句。
例03有四个短语,每个短语都互不做句子成分,这就有四个结构中心,因而是复句。
看有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着分句的最重要的成分——谓语。
谓语一般同由动词或动词短语和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充当的。
例如:②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黄花无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
(单句)②阿罗安说:“当这两片唇闭合时,声波就被震入海豚的肌体组织,震入鼻疣(前额凸起的部位),然后直接进入水里。
”(单句)③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经历的最大的一场雨。
(转折复句)④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
(并列复句)例①“那个春天的黄昏”只是时间状语,不是分句;“当满……眼帘”是个省略式的介宾结构状语,它完整的表述是“当……的时候”;末句才是单句,因为它有单句最重要的成分——谓语,即动词“震颤”。
全句只是一个单句,不是复句。
例②的谓语是“说”,“说”后的两个“震入”和一个“进入”本应是三个动词谓语,标示着三个单句,构成复句;可是它们只充当全句谓语“说”的宾语,失去了复句的语法意义,所以,全句仍然是单句。
例③的“大”、“是”各是一个分句的谓语,全句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例④的“冷”、“热”、“冷且热”,是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标示着它们构成的语句各是一个单句,全句是两重关系的并列复句。
上述四例均是常见的语句,是比较容易判别的。
看是否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结构关系。
主语、谓语,是一个单句所应该具有的成分,它们是陈述被陈述的关系;宾语则是谓语的连带成分,它们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具备主语、谓语这样一套结构关系的句子才是一个基本完整的单句,具有这样两套或两套以上结构关系的语句才能称作一个基本完整的复句。
这条标准适用于称代性语句的复句判别。
例如:⑤星星,他是外星人的眼睛。
(单句)⑥人要吃饭,要穿衣,要住房,这是起码的生存需求。
(并列复句)⑦我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的主题是“追求天地的原色”,从字面上你也许就会马上联想到环保与和平这样的字眼,这也正是我的设计原意。
(复句)这三个例句在字面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最后一个语句之首有一个代词,用以称述前面的语句内容。
但仔细分析,那些被称代的对象有语言单位的大小,即成分、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例⑸的“星星”是个名词,只能与后面的“他”一起充当主语,全句只有“星星他是眼睛”这一套结构关系,故是单句,不是复句。
例⑹的称代对象有三套结构关系,即人要吃饭、人要穿衣、人要住房,它本身就是个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这”领起的是一个单句,全句共有四套结构关系,当然是复句。
例⑦“这”之前的语句浓缩后是:主题是“追求天地的原色”,你联想到字眼,它显然有两套结构关系。
“这”领起的语句也是一套结构关系,全句共有三套结构关系,是一个复句。
二、句中有无语音停顿单句和复句在语音停顿上有差别。
一般复句,分句与分句之间都有较小的停顿,书面上一般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把语音停顿的情况,作为区分单复句的一个参考标准。
例如:07 小朋友们唱着跳着。
(单句)08 小朋友们唱着、跳着。
(单句)09 小朋友们唱着,跳着。
(复句)例07中间无停顿,是单句。
例08句中的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也是单句。
例09中间有停顿,逗号前后各算一个分句,因此该句是复句。
再如:10 他立即站起来向电话机走去。
(单句:连谓句)11 他立即站起来,向电话机走去。
(复句:顺承关系)12 他有个妹妹在北京工作。
(单句:兼语句)13 他有个妹妹,在北京工作。
(复句:顺承关系。
第二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的宾语而省略。
)但是,不能机械地认为在书面上没有用标点表示停顿的就一定是单句,句中出现逗号、分号的就一定是复句。
因为复句中间也可以没有停顿,单句的成分之间或成分内部也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
例如:14 困难再大我们也能克服。
(紧缩复句)15 一个自命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作家,尤其是党员作家,必须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
(单句)例14中间无停顿,但有关联词语作标志,是紧缩复句。
例15有两处停顿,分别用在独立语前后,全句只有一个结构中心,是单句。
三、有无关联词语复句常用关联词语连接分句,显示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层次,单句的各成分间一般不用关联词语联结。
因此,可以把关联词语看作复句的一种语法标志。
识别这种标志,有助于区分单复句。
例如:16 他坐下来练毛笔字。
(单句)17 他一坐下来就练毛笔字。
(紧缩复句)例16关联词语,是连动短语作谓语的单句。
例17用了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一……就……”,使人感到“坐下来”和“练毛笔字”是分别陈述“他”的,有两个结构中心,所以是紧缩复句。
但是不要认为只要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就一定是复句。
因为极少数单句,也可以使用关联词语。
例如:18 只有我的诚挚,才能赢得你的信赖。
(单句)19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
(单句)例18“只有”放在主语前,与谓语里的“才”相响应,强调主语。
例19“无论”放在状语前,和谓语中的“都”相响应,强调状语所讲的情况毫无例外。
这两例虽都使用了成对的关联词语,但它连接的只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因此都是单句。
四、看词语的语法性质(有关联词,看前关联词连接的有无谓语(动))单复句的划分,和词语的性质密切相关。
关联词语连结的前后两项,如果前项是名词性的词语,一般要看作单句;如果是谓语性的,一般要看成复句。
例如:20 无论谁,都必须依法办事。
(单句)21 无论谁当领导,都必须依法办事。
(复句)22 只有你,才能说服他。
(单句)23 只有你去,才能说服他。
(复句)例20的“谁”、例22的“你”,都是名词性词语,作主语,因此它们是单句。
这时关联词语的作用在于连结主语和谓语。
例21中的“谁当领导”、例23中的“你去”都是主谓短语(谓词性的),因此它们是复句。
紧缩复句——紧缩句紧缩句复句可以扩展,扩展了的简单复句成为一个多重的复句。
复句也可以紧缩,紧缩后的复句就变成一个内容不变但形式上相当于一个单句的实体。
如:谁要是动,就炸死谁。
→谁动炸死谁。
只有有了水,才能游泳。
→有了水才能游泳。
比较可知:(1)紧缩句在语音上是紧缩的:紧缩掉了原来小句间的停顿。
(2)紧缩句在结构上也是紧缩的:一些句间的关系词语得到了简省。
这样,就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句子:在结构,它近似于单句,当它出现在复句内部时,只算一个小句,但是,又有别于单句:它表达了一个一般由复句才能表达的语义内容。
紧缩句一般不做句子成分分析。
所以,所谓“紧缩句”,指的是:原本构成复句的几个小句紧缩在一起形成的句子。
它是用单句的形式表达复句内容的语言现象。
紧缩句的种类汉语的紧缩句通常有两种类型:无标志紧缩句和有标志紧缩句。
1.无标志紧缩句指原本构成复句的几个小句直接结合在一起,中间没有明显的语音停顿,书面上不用任何标点隔开,句子比较简短。
如:人欢马叫。
(并列)雨过天晴。
(连贯)人逢喜事精神爽。
(假设/因果/条件)明天你去呀我去?(选择)你不高兴我高兴。
(并列/转折/因果)因为没有具体的标记,所以有些句子隐含的语义关系不容易明确。
看是否有两层或两层以上复句意义关系。
有一类复句,其分句与分句紧密结合,形式上不用标点符号,意义关系紧密相连,像一个单句,这叫紧缩复句。
紧缩复句是复句的浓缩形式,是一种特殊的复句。
判别一个语句是不是紧缩复句,主要标准是看它有没有两层复句意义关系。
例如:⑧光明街亮了丽了。
(否)⑨要么你来要么我去。
(是)⑩天塌地陷志不移。
(单句)这不整治不得了。
(是)例⑧的“亮”、“丽”都是近义形容词谓语,它们共同陈述同一主语“光明街”,尽管形式上结合很紧,但没有两层相对不同的意义,更未构成某种意义关系,故不能算紧缩复句。
例⑨“你来”、“我去”是明显的两种不同的意义,“要么”、“要么”标明选择关系,句中没有标点符号,是紧缩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