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RNA的提取及组份鉴定与核酸的定量测定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对酵母细胞中的核糖核酸进行分离和组分鉴定,了解酵母细胞中核糖核酸的基本特性和组成。
二、实验原理1. 酵母细胞中RNA的基本特性RNA是一种由核苷酸构成的生物大分子,它与DNA类似,但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蛋白质合成。
RNA包括mRNA、tRNA和rRNA三种类型。
其中mRNA是转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分子,tRNA则将氨基酸运输到肽链上进行合成,而rRNA则是构成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RNA的提取方法常用的RNA提取方法包括:碱裂解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硫酸盐沉淀法等。
其中硫酸盐沉淀法在提取纯度高、效率高等方面表现较好。
3. RNA电泳将提取出来的RNA样品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以得到不同大小的带状图谱,根据不同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出样品中含有哪些类型的RNA。
三、实验步骤1. 酵母细胞的培养和收获将酵母菌株接种到含有YPDA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在室温下静置培养48小时,直至菌落生长到一定程度。
然后将菌液离心收获,去除上清液。
2. RNA的提取和纯化将离心后的酵母细胞加入10ml Tris-EDTA缓冲液中,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混合液混合均匀,离心分离上清液中的DNA和蛋白质。
再用等体积异丙醇沉淀RNA,在70%乙醇中洗涤,最后用DEPC水重悬RNA。
3. RNA电泳将提取出来的RNA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经过染色后在紫外线下观察不同大小带状图谱。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方法得到了纯化后的RNA样品,并进行了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结果显示,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可以看到明显的28S、18S两种大小不同的RNA带,表明样品中含有rRNA和mRNA两种类型的RNA。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地提取出了酵母细胞中的RNA,并进行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结果表明,酵母细胞中含有rRNA和mRNA两种类型的RNA。
这为我们深入了解酵母细胞内部核糖核酸的组成和特性提供了基础数据。
生化实验 酵母RNA的提取及组分鉴定

Exit
酵母RNA的提取及组分鉴定
实验原理
⑵ 核糖:RNA与浓盐酸共热时,发生降解,形成的核
生 物 化 学 实 验
糖继而转变成糠醛,后者与地衣酚反应,在Fe3+或Cu2+催化
下生成鲜绿色复合物。脱氧核糖与二苯胺试剂反应成蓝色
化合物,而核糖无此反应。 地衣酚鉴定戊糖时特异性较差, 凡属戊糖均有此反应。微量DNA无影响,较多DNA存在时有 干扰作用,在试剂中加入适量CuCl2· 2H2O可减少DNA的干扰, 甚至某些戊糖持续加热后生成的羟甲基糠醛也能与地衣酚
酵母RNA的提取及组分鉴定
二.水解RNA 生 物 化 学5mol/L硫酸溶液
10ml,在沸水浴中加 热10min制成水解液并 进行组分的鉴定。
Exit
生命科学学院
酵母RNA的提取及组分鉴定 三、RNA组分鉴定
1.嘌呤碱:取一支
生 物 化 学 实 验
试管,加入水解液
1ml ,浓氨水2ml , 5%的硝酸银溶液 1ml,观察有无白色 嘌呤碱基的银化物
2.将悬浮液转移至
150ml锥形瓶中,在沸 水浴上加热30分钟,冷 却至室温,离心 (4000r/min)15分钟。
生命科学学院
酵母RNA的提取及组分鉴定
3.将上清液缓缓
倾入30ml乙醇溶
生 物 化 学 实 验
液中,注意要一 边搅拌一边缓缓 倾入。加毕用冰 醋酸调pH至2.5,
静置,等核糖核
酸沉淀完全后,
酵母RNA的提取及组分鉴定
实验原理 生 物 化 学 实 验
酵母含RNA,2.62---10%,DNA含量仅为0.03-0.516%,所 以提取RNA多以酵母为原料。 RNA用硫酸水解时,可以生成磷酸、戊糖和碱基. ⑴ 强酸使RNA分子中的有机磷消化成无机磷,使与钼酸铵 试剂中的钼酸铵结合成磷钼酸铵[(NH4)3PO4· 12MoO3】。 (黄色沉淀) PO43-+3NH4++12MOO42-+24H+=(NH4)3PO4· 12MOO3· 6H2O↓+6H2O (黄色)。 ⑵定磷试剂鉴定:上述反应当有还原剂存在时,MO6+被 还原成MO4+,此4价钼再与试剂中的其他MO42-结合成MO(MOO4) 2或MO3O8,呈蓝色,称为钼蓝。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蓝色的 深浅和磷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RNA的含量。
实验三酵母RNA的提取、测定

实验三酵母RNA的提取、测定及组成成分的分析Ⅰ酵母RNA的提取——浓盐法【目的和要求】了解用浓盐法提纯RN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原理】核酸是一类不稳定的生物大分子,在制备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降解。
因此,要使制得的核酸尽可能保持其在生物体内的天然状态,制备核酸必须采取温和的条件,例如避免过酸碱,避免剧烈的搅拌,防止核酸降解酶类的作用。
由于RNA种类较多,所以制备方法也各异。
工业上制备RNA一般选用成本较低、适宜于大规模操作的稀碱法和浓盐法。
稀碱法是用1%NaOH溶液,将细胞壁溶解,用酸中和,升高温度使蛋白质变性,将蛋白质与核酸分离,然后除去菌体,将pH调至RNA的等电点(pH2.5),使RNA沉淀出来。
稀碱法的优点是抽提时间短,但RNA在此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分解。
浓盐法是用10%NaCL溶液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核酸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用浓盐法提取RNA,则就注意掌握温度,避免在20~70℃之间停留时间过长,因为这是磷酸二酯酶和磷酸单酯酶作用活跃的温度范围,会使RNA因降解而降低提取率。
利用加热至90~100℃,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该酶类,有利于RNA的提取。
若要提取接近天然状态RNA,可采用苯酚法或氯仿-异戊醇法去蛋白,然后用乙醇沉淀RNA。
离心收集。
本实验采用浓盐法(10% NaCL)【操作方法】1.提取称取干酵母粉2g于50mL三角瓶内。
加10% Nacl溶液10mL,搅拌均匀,然后于沸水浴中提取半小时。
2.分离将上述提取液取出,用自来水冷却,分装在离心管内,以3500r/min离心10min,使提取液与菌体残渣等分离。
3.沉淀RNA将离心得到的上清液倾于50mL烧杯内,并置于放有冰块250mL烧杯中冷却。
待溶液冷至10℃以下时,在搅拌下小心地用6mol/L HCL溶液调节pH至2.0~2.5。
随着pH值的下降,溶液中白色沉淀逐渐增加,到等电点时沉淀量最多(注意严格控制pH值)。
调好后继续于冰浴中静置10min,使沉淀充分,颗粒变大。
实验三 酵母核糖核酸(RNA)的提取[1]
![实验三 酵母核糖核酸(RNA)的提取[1]](https://img.taocdn.com/s3/m/03fa6ff1d5bbfd0a7956736a.png)
放置数分钟,观察两管颜色有何不同。 磷酸+钼酸铵——磷钼酸+Vc——钼蓝
3.核糖的鉴定:取试管两只,分别标明测定管与
对照管,然后依次加入下列各试剂。
管 号 RNA水解液 5%H2SO4 3,5-二羟甲苯
四、操作步骤
• 1.核酸的提取:每二人用大试管取1g干酵母, 加入0.05mol NaOH溶液5ml提取,放入试管沸 水浴加热30分钟,并经常搅拌。 • 待冷却后加入乙酸5~8滴,使提取液呈酸性 (石蕊试纸),移在离心管里,离心10分钟 (3500转/分)。 • 将上清液倒入另一离心管中,加入95%乙醇 2ml,边加边搅。加毕,离心10分钟,即可得 到核酸钠的白色沉淀。
五、计算
1.反应瓶中H2O2浓度(mol/L) H2O2 mol浓度 加入H2O2ml数
4
(式中:4为反应液量4ml) 2.反应速度的计算:以反应消耗的H2O2 mmol数表示。 反应速度=加入的H2O2 mmol数-剩余的H2O2 mmol数 剩余的H2O2 mmol数:KMnO4 0.005 mol/L×消耗的KMnO4毫升数× 5/2 (式中:5/2为KMnO4与H2O2反应中mol换算系数) 3.求Km值:实验测得的结果,以1/v对1/[S]作图,求出V和Km的数值。
一、实验目的
• 1. 学习并掌握定量测量维生素C的原 理和方法。 • 2. 熟练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 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根据它具有的还 原性质可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常用的测定方法有
• (1)2,6-DCPIP (Dichlorophenolindo phenol ) (还原型VC)
酵母RNA 的提取、鉴定和定量测定实验

用蒸馏水定容到刻度,混匀。取1.0 ml样品液稀释40
倍后,分别取2份2.0 ml的稀释液,加入2.0 ml的地衣 酚试剂,混匀,与标准曲线的各管同时臵沸水浴中加 热45分钟,冷却,测定O.D 670。
(3)RNA含量的计算 根据测得的O.D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对应的 RNA含量,按下式计算出制品中RNA的百分含量:
核酸的分布
DNA:细胞核(95%) 细胞器(5%) RNA:细胞质(75%) 细胞核(10%) 细胞器(15%)
RNA以rRNA的数量最多(80%-85%)
核酸提取的主要步骤
破碎细胞
去除与核酸结合的蛋白质以及多糖、脂类等
生物大分子
去除其它不需要的核酸分子
沉淀核酸,去除盐类,有机溶剂等杂质
管号
试剂 标准RNA溶液 (ml) (100g/ml) 蒸馏水(ml) 地衣酚试剂 (ml) 0 1 2 3 4 5
0
2.0
0.4
1.6
0.8
1.2
1.2
0.8
1.6
0.4
2.0
0
2.0
2.0
2.0
2.0
2.0
2.0
(2)样品的测定 准确称取0.1 g提取的酵母RNA,放入小烧杯中,加少 量蒸馏水调成糊状,溶解,若不溶,则滴入少量5%-6% 氨水助溶,调pH至7.0,小心转移到25 ml容量瓶中,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装臵示意图
1. 滤纸桥 2. 电泳槽 3. 醋酸纤维素薄膜 4. 电泳槽膜支架 5. 电极室中央隔板
3.电泳
将点样后的膜条臵于电泳槽架上,放臵时, 无光泽面(即点样面)向下,点样端臵于负极,槽 架上以双层滤纸作桥垫,滤纸的一端与支架的前 沿对齐,另一端浸入电极槽的缓冲液中。用缓冲 液将滤纸全部浸润并驱除气泡。膜条与滤纸需贴 紧,待平衡5 min后通电,电压为160 V,电流为 0.4~0.7 mA/cm,通电30 分钟左右关闭电源。
实验六 酵母RNA的提取及组份鉴定

2.5g鉬酸铵溶于100mL水中;
10%抗坏血酸溶液:10g抗坏血酸溶于100mL水,棕色并保存溶液;
临用时将三种溶液和水按下列比例混合:
17%硫酸:
2.5%鉬酸铵:10%抗坏血酸:
水=1:1:1:2(V/V)。
二、材料
干酵母粉。
三、器材
移液管
2.0mL(×1),1mL(×4);移液枪;量筒10mL(×1),50mL(×1);滴管;水浴锅;低速离心机;研钵;天平。操作方法
二、RNA组份鉴定
将所提取的核酸转移到试管中,加入
1.5M硫酸5mL,沸水浴加热10分钟制成水解液,然后进行组份鉴定。
1.嘌呤碱:
取水解液1mL加入过量浓氨水。然后加入1mL
0.1M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嘌呤碱银化合物沉淀。
2.核糖:
取水解液1mL,三氯化铁浓盐酸溶液2mL和苔黑酚乙醇溶液
0.2mL。放沸水浴中10min。注意观察核糖是否变成绿色。
一、酵母RNA提取
称5g干酵母粉悬浮于30mL
0.04M NaOH溶液中并在研钵中研磨均匀。悬浮液转入大试管,沸水浴加热30min,冷却,转入离心管。3000r/min,离心10分钟后,将上清慢慢倾入10mL酸性乙醇,边加边搅动。加毕,静置,待RNA沉淀完全后,30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用95%乙醇洗涤沉淀两次,第一次洗涤后3000r/min离心5min,第二次洗涤后过滤,将沉淀转移到滤纸上,沉淀在空气中干燥。称量所得RNA粗品的重量,计算:
实验六酵母
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稀碱法提取RNA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核酸的组分并掌握其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
由于RNA的来源和种类很多,因而提取制备方法也很各异。一般有苯酚法、去污剂法和盐酸胍法。其中苯酚法又是实验是最常用的。组织匀浆用苯酚处理并离心后,RNA即溶于上层被酚饱和的水相中,DNA和蛋白质则留在酚层中。向水层加入乙醇后,RNA即以白色絮状沉淀析出,此法能较好的除去DNA和蛋白质。上述方法提取的RNA具有生物活性。工业上常用稀碱法和浓盐法提取RNA,用这两种方法所提取的核酸均为变性的RNA,主要用作制备核苷酸的原料,其工艺比较简单。浓盐法使用10%左右氯化钠溶液,90℃提取3-4h,迅速冷却,提取液经离心后,上清液用乙醇沉淀RNA。稀碱法使用稀碱使酵母细胞裂解,然后用酸中和,除去蛋白质和菌体后的上清液用乙醇沉淀RNA或调pH
简述酵母RNA定量测定的原理

简述酵母RNA定量测定的原理酵母RNA定量测定是一种用于测定酵母细胞中RNA含量的技术。
RNA是一种核酸分子,参与了生物体内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过程。
酵母细胞是一种经典的模式生物,在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
酵母RNA定量测定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酵母细胞中RNA的表达水平,从而揭示细胞功能和生理过程的调控机制。
酵母RNA定量测定的原理主要涉及到RNA抽提、纯化和定量三个步骤。
首先是RNA的抽提。
在酵母细胞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
为了获得总的RNA样品,需要将细胞破碎并释放RNA。
常用的酵母细胞破碎方法包括机械破碎、酶解和化学方法等。
破碎后的细胞溶液中含有RNA、DNA和蛋白质等多种成分。
接下来的步骤就是纯化RNA并除去其他杂质。
其次是RNA的纯化。
纯化RNA的目的是使其从其他杂质中分离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测定和分析。
最常见的RNA纯化方法是使用硅胶或磁珠结合RNA分子的特异性亲和性。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RNA和硅胶或磁珠表面间的氢键和疏水作用使RNA特异性地吸附在固相材料上,而其他杂质则可以通过洗涤步骤去除。
一般情况下,纯化后的RNA可以被溶解在适当的缓冲液中,以便后续测定和分析。
最后是RNA的定量。
RNA的定量是衡量RNA含量并计算RNA浓度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RNA定量方法有比色法、吸光法和荧光法等。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吸光法。
吸光法是通过测量溶液在紫外或可见光区域的吸光度来定量RNA。
RNA在260 nm处吸光度较高,而在280 nm处蛋白质的吸光度较高。
因此,通过比较260 nm和280 nm处的吸光度可以估计RNA和蛋白质的相对含量。
通常情况下,酵母RNA定量测定还会结合核酸电泳分析来进一步验证RNA的完整性和纯度。
总体而言,酵母RNA定量测定的原理是通过将酵母细胞破碎并释放RNA,然后纯化RNA并除去其他杂质,最后通过吸光法来定量RNA。
这项技术能够准确测定酵母细胞中RNA的含量,帮助科研人员深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机制。
酵母RNA的提取与测定

实验项目名称酵母RNA的提取与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稀碱法提取 RNA。
2.学习地衣酚显色法测定RNA含量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
二、实验原理1. 细胞内大部分RNA均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并且多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
因此,分离制备RNA时,首先遇到的是必须使RNA与蛋白解离,并除去蛋白质。
2. 由于RNA的来源和种类很多,因而提取制备方法也各异。
一般有苯酚法、去污剂法和盐酸胍法。
其中苯酚法又是实验室最常用的。
组织匀桨用苯酚处理并离心后,RNA即溶于上层被饱和的水相中,DNA和蛋白质则留在酚层中,向水层加人乙醇后,RNA即以白色絮状沉淀出,此法能较好地除去DNA和蛋白质。
上述方法提取的RNA具有生物活性。
工业上常用碱法和浓盐法提取RNA,用这2种方法所提取的核酸均为变性的RNA,主要用作制备核酸的原料,其工艺比较简单。
浓盐法是用有10%左右氯化纳溶液,90℃提取3~4 h , 迅速冷却,提取液经离心后,上清液用乙醇沉淀 RNA。
稀碱法使用稀碱(本实验用0.2% NaOH 溶液)使酵母细胞裂解,然后用酸中和,除去蛋白质和菌体后的上清液用乙醇沉淀 RNA 或调pH 2.5 利用等电点沉淀。
酵母含 RNA 达2.67~10.0%,而 DNA 含量仅为0.03 - 0.516%,为此,提取RNA多以酵母为原料。
DNA和RNA都有吸收紫外线的性质,最大吸收峰在260 nm波长处。
紫外吸收是嘌呤环和嘧啶环的共轭双键系统所具有的性质,所有含嘌呤和嘧啶的物质,都具有吸收紫外线的特性。
因此,RNA含量测定,可用紫外吸收法。
紫外吸收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对被测样品无损、用量少等优点,适合于核酸分离纯化过程的检测。
该法对纯品核酸准确度高,但由于有紫外吸收的物质对测定有干扰,对不纯核酸样品误差较大。
若样品内混杂大量的蛋白质和核苷酸等吸收紫外线的物质,应设法事先除去。
3.细胞破碎方法-机械物理法:可以用研磨和组织捣碎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酵母RNA的提取及组份鉴定与核酸的定量测定
【课前预习】
1. 为什么用稀碱溶液可以使酵母细胞裂解?
2.如何从酵母中提取到较纯的RNA?
3.干扰RNA的提取的物质有哪些并设计排除这些干扰的实验。
4.干扰紫外线(UV)吸收法测定核酸浓度实验的物质有哪些?
【目的要求】
1. 了解并掌握稀碱法提取RNA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核酸的组分并掌握其鉴定方法。
3. 学习紫外线(UV)吸收法测定核酸浓度的原理。
【基本原理】
由于RNA的来源和种类很多,因而提取制备方法也很各异。
一般有苯酚法、去污剂法和盐酸胍法。
其中苯酚法又是实验是最常用的。
组织匀浆用苯酚处理并离心后,RNA即溶于上层被酚饱和的水相中,DNA和蛋白质则留在酚层中。
向水层加入乙醇后,RNA即以白色絮状沉淀析出,此法能较好的除去DNA和蛋白质。
上述方法提取的RNA具有生物活性。
工业上常用稀碱法和浓盐法提取RNA,用这两种方法所提取的核酸均为变性的RNA,主要用作制备核苷酸的原料,其工艺比较简单。
浓盐法使用10%左右氯化钠溶液,90℃提取3-4h,迅速冷却,提取液经离心后, 上清液用乙醇沉淀RNA。
稀碱法使用稀碱使酵母细胞裂解,然后用酸中和,除去蛋白质和菌体后的上清液用乙醇沉淀RNA或调pH2.5利用等电点沉淀。
酵母含RNA达2. 67-10.0%,而DNA含量仅为0.03-0.516%,为此,提取RNA多以酵母为原料。
RNA含有核糖、嘌呤碱、嘧啶碱和磷酸各组分。
加硫酸煮可使RNA水解,从水解液中可用定糖,定磷和加银沉淀等方法测出上述组份的存在。
核酸及其衍生物,核苷酸、核苷、嘌呤和嘧啶有吸收UV的性质,其吸收高峰在260nm波长处。
核酸的摩尔消光系数(或称吸收系数)用来表示。
为每升溶液中含有1克
原子核酸磷的光吸收值(即A值)(表)。
测得未知浓度核酸溶液的A260nm值,即可以计算出其中RNA或DNA的含量。
该法操作简便,迅速,并对被测样品无损,用量也少。
核酸摩尔消光系数及相应光吸收值
ε(P)
含磷量/(%) A260nm
pH7,260nm 1μg/mL RNA 7700-7800 9.5 0.022-0.024 DNA-Na盐6600 9.2 0.02
(小牛胸腺)
蛋白质也能吸收紫外光。
通常蛋白质的吸收高峰在280nm波长处,在260nm出的吸收值仅为核酸的1/10或更低,因此对于含有微量蛋白质的核酸样品,测定误差较小。
RNA的260nm 与280nm吸收的比值在2.0以上;DNA的260nm与280nmx吸收的比值则在1.9左右,当样品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时,比值下降。
若样品内混在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核苷酸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应设法先除去。
【实验用品】
1.试剂
1) 0.04M NaOH溶液;
2) 95%乙醇;1.5M硫酸;
3) 浓氨水;
4) 0.1M硝酸银;
5) 酸性乙醇溶液:30mL乙醇加0.3mL HCl;
6) 三氯化铁浓盐溶液:将2mL 10%三氯化铁(FeCl3· 6H2O)溶液加入400mL浓HCl;
7) 苔黑酚(3,5-二羟基甲苯)乙醇溶液:称取6g苔黑酚溶于95%乙醇100mL。
8) 定磷试剂:
(1) 17%硫酸:将17mL浓硫酸(比重1084)缓缓倾入83mL水中;
(2)2.5%鉬酸铵:2.5g鉬酸铵溶于100mL水中;
(3)10%抗坏血酸溶液:10g抗坏血酸溶于100mL 水,棕色并保存溶液;
临用时将三种溶液和水按下列比例混合: 17%硫酸:2.5%鉬酸铵:10%抗坏血酸:水=1:1:1:2(V/V)。
9) 钼酸铵-过氯酸沉淀剂:取3.6mL 70%过氯酸和0.25g钼酸铵溶于96.4mL蒸馏水中,即成0.25%钼酸铵-2.5%过氯酸溶液。
10) 5-6%氨水:用25-30%氨水稀释5倍。
11) 钼酸铵-过氯酸沉淀剂:取3.6mL 70%过氯酸和0.25g钼酸铵溶于96.4mL蒸馏水中,即成0.25%钼酸铵-2.5%过氯酸溶液。
12) 5-6%氨水:用25-30%氨水稀释5倍。
2.测试样品
干酵母粉。
3.器材
移液管0.2mL(×1),0.5mL(×2),1mL(×4),2mL(×4);滴管;容量瓶50mL(×3);量筒10 mL(×1);离心机;分光光度计;冰浴;水浴锅。
【方法步骤】
1.酵母RNA提取
称5g干酵母粉悬浮于30mL 0.04M NaOH溶液中并在研钵中研磨均匀。
悬浮液转入三角烧瓶,沸水浴加热30min,冷却,转入离心管。
3000转/分,离心15分钟后,将上清慢慢倾入10m L酸性乙醇,边加边搅动。
加毕,静置,待RNA沉淀完全后,3000r/min离心3min。
弃去上清液。
用95%乙醇洗涤沉淀两次。
再用乙醚洗涤沉淀一次后,用乙醚将沉淀转移至布氏漏斗抽滤,沉淀在空气中干燥。
称量所得RNA粗品的重量,计算。
2. RNA组份鉴定
取2g提取的核酸,加入1.5M硫酸10mL, 沸水浴加热10分钟制成水解液,然后进行组份鉴定。
1) 嘌呤碱:取水解液1mL 加入过量浓氨水。
然后加入1mL 0.1M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嘌呤碱银化合物沉淀。
2) 核糖:取水解液1mL,三氯化铁浓盐酸溶液2mL和苔黑酚乙醇溶液0.2mL。
放沸水浴中1 0min。
注意观察核糖是否变成绿色。
3) 磷酸:取水解液1mL,加定磷试剂1mL。
在水浴中加热观察溶液是否变成蓝色。
3. 紫外吸收法测定核酸的含量
1) 准确称取待测核酸样品0.5g,加少量0.01mol/L NaOH调成糊状,再加适量水,用5-6%氨水调至pH7.0,定容至50mL。
2) 取两支离心管,甲管加入2mL样品溶液和2mL蒸馏水,乙管加入2mL样品溶液和2mL沉淀剂。
混匀,在冰浴上放置30min。
3) 在3000r/min下离心10min。
从甲、乙两管中分别吸取0.5mL上清液,用蒸馏水定容至5 0mL。
选择厚度为1cm的石英比色杯,在260nm波长处测定A值。
【实验结果】
1.干酵母粉RNA粗品的含量:
2.记录RNA组份鉴定各管的现象;
3.计算干RNA粉中核酸的含量:
式中,为甲管稀释液在260nm波长处A值减去乙管稀释液在260nm波长处A值;
L──比色杯的厚度,1cm;N为稀释倍数;
0.024──每毫升溶液内含1μgRNA的A值;
0.020──每毫升溶液内含1μgDNA钠盐的A值。
核酸%=
在本实验中,1mL待测液中制品量为50μg。
【注意事项】
实验要求各种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必须相当准确。
【实验报告】
总结实验结果,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分析评价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