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知识之挥发油类

合集下载

挥发油成分

挥发油成分

挥发油成分
挥发油为多种复杂成分的混合物,一种植物中的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

组成挥发油的成分主要有萜类、芳香族、脂肪族及其含氧衍生物等。

1. 萜类化合物:挥发油中的萜类成分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

它们的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是挥发油芳香气味的主要组成成分。

例如樟脑油中的樟脑(50%),桉叶油中的桉油精(70%)。

2. 芳香族化合物:挥发油中芳香族化合物多为苯丙素类含氧衍生物,如丁香油中抑菌、镇静作用的丁香酚,桂皮油中的桂皮醛等均属此类。

3. 脂肪族成分:挥发油中的脂肪族成分多为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如鱼腥草挥发油中的癸酰乙醛,亦称鱼腥草素,具有抗菌活性。

此外,挥发油中还含有其他成分,如芥子油、挥发杏仁油、大蒜油、白头翁素等。

总的来说,挥发油成分复杂,且各种成分的含量可能会因植物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如需具体了解某一植物的挥发油成分,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相关领域专家。

医疗卫生:中药化学知识之挥发油类

医疗卫生:中药化学知识之挥发油类

医疗卫生:中药化学知识之挥发油类挥发油类挥发油类(VOLATILEOILS) 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汽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大部分具有香气,如薄荷油、丁香油等。

含挥发油的中草药非常多,亦多具芳香气,尤以唇形科(薄荷、紫苏、藿香等)、伞形科(茴香、当归、芫荽、白芷、川芎等)、菊科(艾叶、茵陈篙、苍术、白术、木香等)、芸香科(橙、桔、花椒等)、樟科(樟、肉桂等)、姜科(生姜、姜黄、郁金等)等科更为丰富。

含挥发油的中草药或提取出的挥发油大多具有发汗、理气、止痛、抑菌、矫味等作用。

(一)通性1.大多数挥发油无色或淡黄色。

均具特殊气(多为香气)与辛辣味,一般在室温下可挥发。

2.极大多数挥发油比水轻,仅少数挥发油比水重,如丁香油、桂皮油等,一般在0.850~1.180之间。

3.挥发油难溶于水,能完全溶解于无水乙醇、乙醚、氯仿、脂肪油中。

在各种不同浓度的含水乙醇中可溶解一定量,乙醇浓度愈小,挥发油溶解的量也愈少。

挥发油在水中能溶解少量而使水溶液具该挥发油特有的香气,医药上常利用这一性质来制备芳香水与注射剂,如薄荷水、鱼腥草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

4.各种挥发油均具一定的旋光性与折光率,折光率是挥发油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一般挥发油的折光率都在1.450~1.560之间。

5.挥发油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故多数无确定的沸点与凝固点。

6.在低温时,挥发油中常可有固体物质(为油的组成之一)析出,如薄荷油中析出薄荷醇,桂皮油中析出桂皮醛,樟油中析出樟脑等。

(二)化学组成挥发油为多种类型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有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但更多为萜类衍生物,兹分述如下:1.脂肪族化合物:有烃、醇、醛、酮、酯等,广泛存在于植物特别是水果中。

如正丙醇、辛醛、醋酸乙酯、甲酸、辛酸的乙酯等。

2. 萜类(Terpenes)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大多为异戊二烯,具有(C5H8)n的通式。

7.2-1-挥发油(一)挥发油的组成、理化性质、提取与分离.

7.2-1-挥发油(一)挥发油的组成、理化性质、提取与分离.


更高的温度被蒸馏出来的是倍半萜烯及其含氧化合
物。
3、化学分离法: (1)碱性成分:10%盐酸或硫酸萃取。
(2)酸性成分:分别用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分离羧
酸和酚类、内酯类化合物。
(3)羰基化合物:
A:亚硫酸氢钠法:30%亚硫酸氢钠低温短时间
振摇提取,有加成物析出,分离,加酸或碱分解,
以乙醚提取即可。
一、概述
二、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三、挥发油的理化性质 四、挥发油的提取分离
一、概述
挥发油:
挥发油又称精油,是指存在于植物体内,具有芳香 气味、常温下可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 溶多成分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玫瑰精油,被称为“精油之后”大约五吨重的花朵只能提炼 出两磅的玫瑰油,是全世界最贵的精油之一。 玫瑰精油不但用来制造美容、护肤、护发等化妆品,还广泛 用于医药和食品。 它有刺激和协调人的免疫和神经系统、舒缓神经紧张和压力; 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细胞再生、血液循环等功能。
4、结晶性
常温下为油状液体,但在低温下某些挥发油会有结晶或
固体析出,这种析出物俗称“脑”,如薄荷脑、樟脑等,滤
去脑的油称为“脱脑油”或“素油”。
5、稳定性
光线、空气和温度等因素都可加快挥发油氧化变质,使 其颜色变深,相对密度增大,失去原有的香气并逐渐聚合成 树脂样物质而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因此,挥发油应装于 棕色瓶内密闭保存,装满并低温保存。
例如甲基正壬酮在鱼腥草黄柏果实及芸香挥发油中存在正庚烷存在于松节油中正癸烷存在于桂花油coch甲基正壬基酮ch正庚烷ch正癸烷ch正壬醇川芎嗪chchch二硫杂环戊烯大蒜辣素具抗菌作用4其它类化合物1性状1状态大多数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少数有颜色

中药化学课件挥发油

中药化学课件挥发油

挥发油的提取

水蒸气蒸馏法:通法


溶剂提取法:通法
压榨法:适用于质地软、含量高的药材。
吸收法:适用于对热敏感的贵重挥发油。
破刺法:适用于质地软、含量高的药材。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 易受热分解的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分离和纯化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有机物 常用的方法
中药粗粉
挥发油的分离
冷冻法
分馏法
化学分离法
色谱分离法
冷冻法:低温(0℃或-20℃)析出固体。 薄荷油 粗脑 薄荷脑
薄荷油→-10℃下放置12小时→第一批粗“脑” → 继续降温至-20℃(24小时)→ 第二批 粗“脑” → 粗“脑”加热熔融 → -0℃下放置 得较纯薄荷脑。
分馏法
利用沸点差异进行分离
功能基的鉴定 酸碱性:测挥发油的pH值。 酚类:三氯化铁试剂,蓝、蓝紫或绿色。 羰基化合物: 醛:银氨溶液;酮:苯肼,氨基脲,羟胺(结晶性衍生物) 内酯类化合物:亚硝酰铁氰化钠及NaOH试剂,红色渐 消失。 不饱和化合物和奥类衍生物: 溴,红棕色褪去,示有不饱和化合物; 继续加溴,蓝、紫或绿色,示有奥类成分存在; 或加浓硫酸,奥产生蓝或紫色反应。
分布:
1、分布广泛 2、存在部位各不相同 腺毛、油室、油管、分泌细胞或树脂道中。 3、同一植物不同药用部位,所含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也不同
4、同一植物相同药用部位,在不同采集时间采集挥发油,其 组成成分也不同。
5、大多数呈油滴存在,也有与树脂、黏液质共存者,也有的 以苷的形式存在 6、植物中挥发油的含量一般在1%以下,少数聚合树脂吸附 法所得到的鲜花芳香成分。
挥发油组成
萜类化合物:单萜、倍半萜及含氧衍生物 非萜类化合物:

挥发油的化学分离法

挥发油的化学分离法

挥发油的化学分离法:
1.当归油的提取取当归50g,捣碎,置于烧瓶中,加适量水浸泡湿润,按一般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蒸馏提取。

2.酚性成分的分离将所得的当归油置于分液漏斗中,加10%氢氧化钠溶液80ml提取,并加150ml 蒸馏水稀释,分取下层水溶液,用10%盐酸酸化使丁香酚呈油状液体,分取油层,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干燥,即得。

(1)碱性成分的分离:将挥发油溶于乙醚,用1%硫酸或盐酸提取,所得酸水液经碱化后再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即得碱性成分。

(2)酚、酸性成分的分离:将分出碱性成分的挥发油乙醚液,再分别用5%碳酸氢钠和2%氢氧化钠萃取,所得水溶液分别酸化后用乙醚萃取,前者可得酸性成分,后者可得酚性成分。

(3)醛、酮成分的分离:①将分出碱性、酸性、酚性成分的挥发油乙醚液用水洗至中性,以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加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分出水层或加成物结晶,加酸或碱液处理,以乙醚萃取,可得醛类成分和甲基酮类成分;②将分出碱性、酸性、酚性、含醛和甲基酮等成分的挥发油乙醚液,回收乙醚后加入适量GirardT或P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用乙醚萃取除去不具羰基的组分,水层酸化后再用乙醚萃取,可获得含酮基类成分。

(4)醇类成分的分离:将挥发油与丙二酸单酰氯或邻苯二甲酸酐或丁二酸酐反应生成酸性酯,再将生成物转溶于碳酸钠溶液,用乙醚洗去未作用的挥发油,碱液酸化,用乙醚萃取出所生成的酯,蒸除乙醚,残留物经皂化反应,再用乙醚萃取,即得醇类成分。

中药化学――挥发油类

中药化学――挥发油类

中药化学――挥发油类挥发油类(VOLATILE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Oils),是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汽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大部分具有香气,如薄荷油、丁香油等。

含挥发油的中草药非常多,亦多具芳香气,尤以唇形科(薄荷、紫苏、藿香等)、伞形科(茴香、当归、芫荽、白芷、川芎等)、菊科(艾叶、茵陈篙、苍术、白术、木香等)、芸香科(橙、桔、花椒等)、樟科(樟、肉桂等)、姜科(生姜、姜黄、郁金等)等科更为丰富。

含挥发油的中草药或提取出的挥发油大多具有发汗、理气、止痛、抑菌、矫味等作用。

(一)通性1.大多数挥发油无色或淡黄色。

均具特殊气(多为香气)与辛辣味,一般在室温下可挥发。

2.极大多数挥发油比水轻,仅少数挥发油比水重,如丁香油、桂皮油等,一般在0.850~1.180之间。

3.挥发油难溶于水,能完全溶解于无水乙醇、乙醚、氯仿、脂肪油中。

在各种不同浓度的含水乙醇中可溶解一定量,乙醇浓度愈小,挥发油溶解的量也愈少。

挥发油在水中能溶解少量而使水溶液具该挥发油特有的香气,医药上常利用这一性质来制备芳香水与注射剂,如薄荷水、鱼腥草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

4.各种挥发油均具一定的旋光性与折光率,折光率是挥发油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一般挥发油的折光率都在1.450~1.560之间。

5.挥发油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故多数无确定的沸点与凝固点。

考试大网站整理6.在低温时,挥发油中常可有固体物质(为油的组成之一)析出,如薄荷油中析出薄荷醇,桂皮油中析出桂皮醛,樟油中析出樟脑等。

(二)化学组成挥发油为多种类型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有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但更多为萜类衍生物,兹分述如下:1.脂肪族化合物:有烃、醇、醛、酮、酯等,广泛存在于植物特别是水果中。

如正丙醇、辛醛、醋酸乙酯、甲酸、辛酸的乙酯等。

2.萜类(Terpenes)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大多为异戊二烯,具有(C5H8)n的通式。

C10H16称为单萜类,C5H24称为倍半萜类,C20H32称为二萜类,由6个或8个异戊二烯组成的化合物分别叫三萜类和四萜类,由更多异戊二烯组成的化合物叫多萜类。

挥发油的组成

挥发油的组成

挥发油的组成挥发油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和挥发性的液体,由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

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用于香水、化妆品、清洁剂等产品的制作,还可以作为溶剂和添加剂在工业生产中使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挥发油的组成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挥发油的组成非常复杂,主要包括芳香烃、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酚类等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挥发性和气味特点,使得挥发油具有独特的香味,并且能够快速挥发到空气中。

1. 芳香烃:挥发油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这些芳香烃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稳定性,能够在制作香水等产品时发挥重要作用。

2. 醇类:挥发油中的醇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乙醇、丙醇、异丙醇等。

醇类具有较高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常用于制作清洁剂、洗发水等产品,能够起到溶解、增香的作用。

3. 醛类:挥发油中的醛类化合物主要有丁醛、戊醛、己醛等。

醛类具有独特的气味,常用于制作香水、香精等产品,能够赋予产品清新的香气。

4. 酮类:挥发油中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丙酮、甲基乙酮等。

酮类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稳定性,常用于制作溶剂、清洁剂等产品,能够起到溶解、增香的作用。

5. 酯类:挥发油中的酯类化合物主要有乙酸乙酯、苹果酸乙酯等。

酯类具有独特的水果香气,常用于制作香水、香精等产品,能够赋予产品特殊的香味。

6. 酚类:挥发油中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有苯酚、萘酚等。

酚类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杀菌作用,常用于制作消毒剂、清洁剂等产品,能够起到抑菌、去味的作用。

二、挥发油的应用领域挥发油由于其独特的挥发性和气味特点,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香水和化妆品制作:挥发油是香水和化妆品的重要成分,通过调配不同的挥发油可以制作出各种独特的香水和化妆品,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2. 清洁剂和洗涤剂制作:挥发油在清洁剂和洗涤剂中起到溶解、增香的作用,能够提高清洁效果和使用体验。

3. 工业溶剂和添加剂:挥发油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常用于工业生产中作为溶剂和添加剂使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药化学课件挥发油ppt课件

中药化学课件挥发油ppt课件
第二节 挥发油 (Volatile Oil)
(Essential Oil)
概述 挥发油的组成 挥发油的通性 挥发油的提取 挥发油的分离 挥发油的鉴定 挥发油研究实例 薄荷油、莪术、吴茱萸、陈皮
概述
挥发油:存在于植物体中的一类具有 挥发性、芳香气味、能随水蒸气蒸馏 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也称精油。
二氧化碳:临界温度31.04℃;临界压力73atp。
挥发油的分离
冷冻法 分馏法 化学分离法 色谱分离法
冷冻法:低温(0℃或-20℃)析出固体。
薄荷油
粗脑
薄荷脑
薄荷油→-10℃下放置12小时→第一批粗“脑” → 继续降温至-20℃(24小时)→ 第二批 粗“脑” → 粗“脑”加热熔融 → -0℃下放 置 得较纯薄荷脑。
分馏法
利用沸点差异进行分离
单萜(双键):三烯>二烯>一烯 含氧单萜(官能团):醚<酮<醛<醇、酯<酸 沸点:
单萜烯, 150-200℃,35-70℃/1333.2Pa 单萜含氧物,200-230℃,70-100℃/1333.2Pa 倍半萜, 230-300℃,80-110℃/1333.2Pa
SUCCESS
挥发油乙醚液
10%盐酸萃取
酸水层
碱化,乙醚萃取 蒸去乙醚
乙醚层
水洗,5%NaHCO3萃取
碱性成分 碱水层
(挥发性生物碱)
毒藜碱
CH3
N
CH3
CH3 N
CH3
川芎嗪
通性
颜色: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奥有特殊颜色。 气味:大多具有芳香气味,主要来源于芳香族的含
氧物。 形态:常温下为油状液体,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挥发油类
挥发油类(VOLATILEOILS) 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汽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大部分具有香气,如薄荷油、丁香油等。

含挥发油的中草药非常多,亦多具芳香气,尤以唇形科(薄荷、紫苏、藿香等)、伞形科(茴香、当归、芫荽、白芷、川芎等)、菊科(艾叶、茵陈篙、苍术、白术、木香等)、芸香科(橙、桔、花椒等)、樟科(樟、肉桂等)、姜科(生姜、姜黄、郁金等)等科更为丰富。

含挥发油的中草药或提取出的挥发油大多具有发汗、理气、止痛、抑菌、矫味等作用。

(一)通性
1.大多数挥发油无色或淡黄色。

均具特殊气(多为香气)与辛辣味,一般在室温下可挥发。

2.极大多数挥发油比水轻,仅少数挥发油比水重,如丁香油、桂皮油等,一般在0.850~1.180之间。

3.挥发油难溶于水,能完全溶解于无水乙醇、乙醚、氯仿、脂肪油中。

在各种不同浓度的含水乙醇中可溶解一定量,乙醇浓度愈小,挥发油溶解的量也愈少。

挥发油在水中能溶解少量而使水溶液具该挥发油特有的香气,医药上常利用这一性质来制备芳香水与注射剂,如薄荷水、鱼腥草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

4.各种挥发油均具一定的旋光性与折光率,折光率是挥发油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一般挥发油的折光率都在1.450~1.560之间。

5.挥发油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故多数无确定的沸点与凝固点。

6.在低温时,挥发油中常可有固体物质(为油的组成之一)析出,如薄荷油中析出薄荷醇,桂皮油中析出桂皮醛,樟油中析出樟脑等。

(二)化学组成
挥发油为多种类型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有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但更多为萜类衍生物,兹分述如下:
1.脂肪族化合物:有烃、醇、醛、酮、酯等,广泛存在于植物特别是水果中。

如正丙醇、辛醛、醋酸乙酯、甲酸、辛酸的乙酯等。

2. 萜类(Terpenes)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大多为异戊二烯,具有
(C5H8)n的通式。

C10H16称为单萜类,C5H24称为倍半萜类,C20H32称为二萜类,由6个或8个异戊二烯组成的化合物分别叫三萜类和四萜类,由更多异戊二烯组成的化合物叫多萜类。

挥发油中的萜类主要为单萜与倍半萜。

多萜类在挥发油中并不存在,而为某些树脂、色素、橡胶等的成分。

挥发油中的萜类化合物可以含氧或不含氧。

对于大多数挥发油来说不含氧的烃类成分虽占大量,但多数无佳适
香气因而不是重要成分。

含氧衍生物有醇、醛、酮、醚、酸、酚、酯等,含量虽较少但大多具有优异芳香气,是挥发油中的重要成分。

(三)含量测定
主要原理是得用中草药中所含挥发油能随水蒸汽共同蒸镏出来收集在标准测定器中而计算其百分含量。

常用的方法与仪器在中国药典中均有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