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练习题 一

合集下载

美学复习与练习题1

美学复习与练习题1

第一章绪论 9909字符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1.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这个思想来源于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

黑格尔的《美学》在英文版里“美的艺术哲学”。

2.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这种观点偏重于主观方面,分为两个层次:(1)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从客体转向主体,转向主体的心理方面。

代表性人物如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李泽厚。

(2)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主要研究对象。

“美感在心理上怎样产生的。

”“审美经验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活动?”有19世纪德国美学家费希纳《实验美学》、弗洛伊德经验分析美学、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原型就是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以后由人类群体一代代通过遗传机制得到传承)。

3.认为美学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4.把重点放在研究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上面。

这种观点的一个特点就是认为美学不能离开人与现实的关系单独地研究纯客观的美,或者单独研究主体的审美经验和心理机制,而认为一定要从主体和客体、人和现实的关系之中研究美学问题。

(上述看法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往往是从某一视角出发的,反映了美学对象的某一方向或领域)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美学研究对象,是体现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

1.艺术中的审美现象,即艺术美。

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无论是艺术创造或艺术鉴赏,都是审美活动的不同方式。

P82.自然界的审美现象即自然美。

P10自然只有对人才有意义,没有人,自然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现象与人类发生了审美关系才成为美的。

3.科技活动中的审美现象4.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

P12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讲究美,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审美现象,并且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范围有所扩大、程度有所提高。

《美学》网上复习题库

《美学》网上复习题库

答案:对 76、自从有了审美活动,就有了美学观念。 答案:对 77、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答案:对
第四章 美感心理要素
一、单项选择题
82、崇高与壮美的内涵在性质上()。
A.是一致的 B.有一些共同点 C.根本不同
D.差异很大
答案:A
83、悲剧性冲突源于()。
A.正义与邪恶的矛盾 B.人物的过失 C.自然的灾难 D.日常生活的不幸
B.感官层次的审美愉快
C.心意层次的审美愉快
D.精神层次的审美愉快
E.实物层次的审美愉快
答案:BCD
三、判断题
பைடு நூலகம்
73、“桂林山水甲天下”体现出自然物审美价值的高低。
答案:对
74、审美价值标准的体现制约着主体的审美行为,决定着主体的审美指向。
答案:对
75、席勒说,惟独美的意象使人成为整体,因为这两种天性必须和谐一致。
答案:A
84、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主要是()。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心理悲剧 D.问题悲剧
答案:B
85、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A.艺术品是人工制品
B.艺术品是精神产品
C.艺术品用意象思维创造意象世界 D.艺术品主要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答案:C
86、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第三章 美感的性质与特征
一、单项选择题
62、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了()。
A.艺术直觉性 B.艺术符号说 C.艺术模仿说 D.艺术游戏说
答案:B
63、艺术品结构的最重要层次是()。
A.思想内容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您的位置:考核练习>> 在线答题结果单元测试一(第一章、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欧洲美学的奠基人”的是(分数:1分)A. 毕达哥拉斯B. 柏拉图C. 亚里斯多德D. 黑格尔标准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B2、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在他的哪本著作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美本身即美的本质问题? (分数:1分)A. 《老子》B. 《墨子》C. 《大希庇阿斯篇》D. 《诗学》标准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3、“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是哪本著作中提到的?(分数:1分)A. 《老子》B. 《墨子》C. 《论语》D. 《诗学》标准答案是:B。

您的答案是:4、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就是生活”,其美学思想属于(分数:1分)A. 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C. 主观唯心主义D. 唯物主义标准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5、中国的美学思想始于(分数:1分)A. 先秦时期B. 隋唐时期C. 两宋时期D. 明清时期标准答案是:A。

您的答案是:6、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德国哲学家(分数:1分)A. 亚里斯多德B. 毕达哥拉斯C. 鲍姆嘉敦D. 歌德标准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7、园林美感的基础是(分数:1分)A. 视觉美感B. 听觉美感C. 亲切美感D. 复合美感标准答案是:A。

您的答案是:8、下列内容哪个不属于美感的特征(分数:1分)A. 直觉性与理智性的统一B. 生理快适性与社会情感性的统一C. 非自觉性与自觉性、个人主观非功利性与社会客观功利性的统一D. 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统一标准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9、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可以印证其是否心灵美,这说明社会美具有(分数:1分)A. 永恒性B. 变易性C. 形象性D. 感染性标准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10、听松涛体现的是(分数:1分)A. 视觉美感B. 听觉美感C. 味觉美感D. 嗅觉美感标准答案是:B。

您的答案是:11、游赏天安门城楼,被它的宏伟、端庄之美所打动,这说明美具有(分数:1分)A. 永恒性B. 变易性C. 形象性D. 感染性标准答案是:D。

《美学》练习题库

《美学》练习题库

《美学》练习题库一、选择题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A 17 世纪B 18 世纪C 19 世纪D 20 世纪答案:B解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 18 世纪。

在这一时期,美学研究逐渐从哲学、文艺学等领域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研究体系。

2、“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美学观点的提出者是()A 柏拉图B 康德C 黑格尔D 马克思答案:C解析: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他强调美是绝对理念通过感性形式的自我显现。

3、提出“美在关系”说的美学家是()A 狄德罗B 博克C 休谟D 车尔尼雪夫斯基答案:A解析:狄德罗提出了“美在关系”说,他认为美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效果。

4、以下不属于审美主体的是()A 艺术家B 观众C 批评家D 绘画工具答案:D解析:审美主体通常指能够进行审美活动的人,如艺术家、观众、批评家等。

绘画工具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

5、下列不属于形式美法则的是()A 对称B 比例C 色彩D 和谐答案:C解析:形式美法则包括对称、比例、和谐等,色彩本身不是一种法则,而是形式美的要素之一。

二、填空题1、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美、美感、艺术2、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范畴有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意境、气韵、神韵3、优美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谐、单纯、平静4、丑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荒诞、怪诞、滑稽5、审美经验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直观性、情感性、超越性三、简答题1、简述美的本质。

答:关于美的本质,不同的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

从哲学角度来看,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的统一。

它既具有客观的属性,如事物的形式、比例、色彩等,又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从社会角度来说,美与社会生活、人类实践密切相关,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美学概论》练习题集

《美学概论》练习题集

《美学概论》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

A. 艺术作品的创作技巧B. 审美现象及其本质规律C. 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观D. 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2.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著名论断?(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黑格尔D. 康德3.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这一概念强调的是( )。

A. 艺术作品的形式美B. 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C. 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D. 艺术作品所营造的超越具象的想象空间4.下列哪项不属于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A. 哲学思辨法B. 科学实验法C. 历史考察法D. 心理分析法5.“审美判断”这一概念主要关注的是( )。

A. 审美对象的客观属性B. 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C. 审美活动的社会功能D. 审美价值的普遍标准6.下列哪部作品被视为现代主义美学的代表作之一?( )A.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B. 梵高的《星夜》C.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D.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7.美学中的“崇高”范畴,通常与哪种情感相联系?( )A. 愉悦B. 悲悯C. 敬畏D. 厌恶8.下列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生活即艺术”的观点?( )A. 朱光潜B. 王国维C. 蔡元培D. 刘半农9.在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形成了多种流派,其中“美在主客观统一”的观点属于( )。

A. 客观论B. 主观论C. 相对论D. 实践论10.下列哪项不属于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 )A. 感知B. 想象C. 理解D. 记忆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方面。

2.在古希腊美学中,______提出了“美即和谐”的观点,强调美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3.中国传统美学中,“______”是评价艺术作品高低的重要标准,它体现了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深远意蕴。

全国美学练习试题 (19)

全国美学练习试题 (19)

1710-全国-美学总分:100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20分)1、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1分)A:自然科学B:人文学科C:实证科学D:逻辑学科2、“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句话所指的审美形态是()(1分)A:悲剧B:荒谬C:丑D:喜剧3、从艺术意象的角度来说,与中国的''隐秀论"相近的西方理论是〔)(1分)A:有意味的形式论B:集体无意识说C:表现论D:符号论4、英伽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表达了审美经验的〔)(1分)A:超越性B:直观性6、【考点】想象答案:C解析:审美经验也叫审美感觉,审美经验的产生就需要与审美对象保持肯定的心里距离,心里距离的产生就需要想象介入。

7、【考点】形式符号层答案:B解析:艺术作品作为连接两个主体间的桥梁,是一种过渡性的存在,创作主体的审美经验■和意象制造要传达给接收主体需要外化为特定的形式符号,凝定在艺术作品中。

8、【考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答案:D解析:唐宋时期,朱熹解释孔子“成于乐〃是提出了消融查滓〃理论。

美育完成目标的过程,就是朱熹“消融查滓〃的过程。

9、【考点】艺术制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答案:A解析:艺术制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

艺术活动的开端即以意象的产生为标志。

在艺术的“制造——艺术品——接受〃的流程中,贯穿始终并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艺术制造阶段艺术家意象的生成。

10、【考点】第二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答案:C解析: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对象就是艺术。

答案:A解析:西方18、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

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制造和表现。

12、【考点】对崇高的理论探讨答案:B解析:康德认为对于崇高的愉快不只是含着积极地愉快,更多的是惊叹或崇敬,这就可以成为消极的愉快。

在康德看来,崇高给人带来的是消极的愉快。

13、【考点】丑和荒谬答案:D解析:在传统观念中,人们的审美活动主要限于正面的价值和感情的肯定,即使旻员面的感情,也要肯定正面的存在意义,因此D选项错误。

《美学》练习题库

《美学》练习题库

《美学》练习题库一、选择题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A 17 世纪B 18 世纪C 19 世纪D 20 世纪2、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美学观点的是()A 柏拉图B 康德C 黑格尔D 马克思3、“美在关系说”的提出者是()A 狄德罗B 车尔尼雪夫斯基C 亚里士多德D 苏格拉底4、下列不属于审美对象的是()A 自然风光B 艺术作品C 社会现象D 数学公式5、认为“劳动创造了美”的是()A 席勒B 黑格尔C 马克思D 康德6、美感的本质特征是()A 形象直观性B 情感体验性C 精神愉悦性D 自由创造性7、审美活动产生的前提是()A 人类的诞生B 工具的制造C 语言的出现D 审美意识的觉醒8、中国古代美学中“意境”这一范畴最早由()提出A 王昌龄B 皎然C 司空图D 王国维9、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是()A 《诗学》B 《判断力批判》C 《大希庇阿斯篇》D 《美学》10、悲剧的本质在于()A 冲突B 毁灭C 崇高D 净化二、填空题1、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美、_____、_____和艺术。

2、优美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3、喜剧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4、审美经验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5、艺术的审美特征包括形象性、_____、_____、_____。

6、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比德说”主张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所象征的_____。

7、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把审美判断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8、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认为,审美对象的整体结构关系在审美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整体结构关系被称为_____。

9、现代西方美学流派众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_、_____、_____等。

10、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达到的精神境界被称为_____。

三、简答题1、简述美的本质。

2、简述审美活动的特征。

3、简述艺术与审美的关系。

4、简述优美与崇高的区别。

【00037美学】章节习题

【00037美学】章节习题

00037《美学》章节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A.完全等同B.平行关系C.后者以前者为基础D.前者以后者为基2.开启了关于美的形而上学思考方式的哲学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黑格尔3.美学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A.1765年B.1750年C.1745年D.1730年4.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A.感性学B.理性学C.逻辑学D.艺术学5.1883年从西文翻译《维氏美学》的日本学者是A.中江肇民的义B.花之安形C.今道友信D.小尾郊一6.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美的规律B.审美经验C.审美活动D.艺术7.认为美学应该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中来研究审美关系的美学家是A.李泽厚B.蒋孔阳C.杜威D.荣格8.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A.审美心理B.审美经验C.审美活动D.审美艺术9.艺术本质上是一种A.审美创造B.审美经验C.审美活动D.审美心理10.杨振宁认为,物理学家用数学语言、方程写出了“造物者的不朽诗篇”,这句话谈论的是A.艺术美B.社会美C.自然美D.科技美1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A.社会学方法B.人类学方法C.哲学方法D.心理学方法12.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A.实践存在论B.实践认识论C.科学社会主义D.意识形态论13.美学的学科性质是A.自然科学B.价值学科C.实证学科D.人文学科14.黑格尔的美学代表作是A.《实验美学》B.《判断力批判》C.《艺术哲学》D.《美学》15.《艺术即经验》的作者是A.维特根斯坦B.杜威C.荣格D.托马斯·门罗16.认为美学是“关于快与不快的学说”的是A.维特根斯坦B.荣格C.费希纳D.弗洛伊德17.审美现象背后体现的实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A.审美经验B.审美活动C.审美体验D.审美心理18.认为艺术品必须被以审美的方式知觉才会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的是A.英伽登B.杜夫海纳C.海德格尔D.杜威19.感性个体与人类总体交融、统一的实践,造成了人生世界的日新月异,这说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A.继承和批判西方传统实践观念B.是生成性的C.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20.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的根基是A.唯物论B.实践C.德国古典哲学D.人本身二、多项选择题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确立的标志包括A.有专门的美学著作问世B.有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C.形成了独立的研究对象D.形成了独立的研究范围E.有明确的研究人员2.在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中,重点放在审美的主体方面的是A.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的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时代是( B )
A十七世纪中期 B十八世纪中期
C十九世纪末期 D二十世纪初期
2.“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提出者是( A )
A黑格尔 B康德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恩格斯
3.“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主要谈的是( A )
A艺术想象力 B灵感 C艺术技巧 D艺术敏感
4.《论崇高》的作者是( B )
A黑格尔 B朗吉弩斯 C康德 D马克思
5.鲍姆加登的《美学》一书的德文书名Asthetik一词的字面意思是( A ) A感性学 B艺术思维学
C美的思维的艺术D自由艺术的理论
6.晚期智人距今大约多少万年?( D )
A300万-200万 B30万-5万 C1万 D5万
7.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被看做美的本质的是(C )
A和谐 B恰当 C优美 D崇高
8.《美育书简》是谁的作品?( C )
A康德 B柏拉图 C席勒 D黑格尔
9.席勒认为人的游戏冲动产生于( A )
A生命力的盈余 B性欲的升华 C心灵的净化 D想象的自由
10.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的是(D )
A黑格尔 B柏拉图 C博克D康德
二、多选题
11.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包括(BCD)
A反映阶段 B呈现阶段 C构成阶段 D评价阶段
12. 言及情感与艺术关系的古籍有(ABC )
A《礼记·乐记》 B《毛诗序》 C《荀子·乐论》 D《左传》
13.《人间词话》将意境区分为两类(AC)
A有我之境 B超我之境 C无我之境 D理想之境
14.艺术品的鉴赏过程包括(.ABC)
A观 B品 C悟 D思
15.倡导生物本能说的美学家有( ABC )
A达尔文 B弗洛伊德 C博克 D席勒
16.下面属于时间艺术的有(.AD)
A音乐 B建筑 C雕塑 D戏剧
17.美育的特点有(.BCD)
A启发理智 B诉诸感性 C潜移默化 D能动性
三、名词解释
18.审美距离
答:所谓审美距离是由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的一个审美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19.表现说
答:西方世纪浪漫主义思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

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指出“天才是和模仿精神完全对立着的”。

表现说批评模仿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

20.集体无意识
答:集体无意识说由荣格提出,荣格发展了他的老师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不是以某个人为代表的,而是体现出人类群体的超越了时空界限的心灵。

这种理论同样有其合理因素,它揭示了艺术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某种内在联系。

然而,遗憾的是,“集体无意识”只是一种心理学的假设,并没有足够的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根据;同时,这种理论抹杀了艺术家的个性,也是不符合艺术创造的实际的。

四、简答题
21.马克思的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是什么?
答: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为根本基础的社会存在论。

马克思对人的存在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自我意识”到“人自身”再到“现实的人”,即从理性存在到感性自然存在再到社会存在的转变过程。

最初,他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视人的存在本质为“理性”、“自我意识”。

以后,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下,他把人的存在看作“人本身”,即感性自然的肉体存在。

最后,他告别费尔巴哈,把人定位于漫长实践中生成出来的社会存在。

马克思的存在论的基本特色有三个方面。

第一,与实践论紧密结合。

第二,始终紧扣现实生
活来理解人的存在。

第三,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

22.简述悲剧的基本特征。

答:悲剧有以下基本特征:1.悲剧必须有悲惨的结局,不能以大团圆收场。

2.悲剧主人公在根本上必须是无辜的受害者。

3.悲剧主人公往往是崇高的英雄人物。

4.悲剧感是一种以痛感形式出现的快感。

5.悲剧来源于人的有限性和盲目的命运。

6.悲剧体现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精神。

五、论述题
23. 为什么说“读者也是一种作者”?请结合自己对某一具体作品的接受经验说明艺术接受活动的再创造性及其主要表现。

答:这一观念主要来自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也就是说,真正给予受众的鉴赏活动以应有的重视、将其提到艺术本体论的位置加以探讨的,乃是世纪中叶兴起的接受美学理论。

该派理论的代表人物姚斯认为,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他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

在他看来,一部艺术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鉴赏和相互交流,作品才能进入一种连续变化的审美经验之中,这一过程从根本上决定了读者与艺术家及其新作品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受众的鉴赏不仅促成了既定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而且直接影响到了艺术家对于新作品的创造。

因此,他认为过去那种封闭在作者与作品、创作与生活之间的批评模式,就必须向接受美学开放和转换。

可结合《红楼梦》、《狂人日记》等经典文本展开具体分析。

24.举例说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第一,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

第二,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联系: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为艺术品。

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趣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