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共25页文档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件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件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件一、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合理保证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可靠、经营效率、合规性等而设计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

它是组织治理结构、风险管理、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的有机融合。

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保护资产安全:防止资产被盗窃、滥用或误用。

确保财务报告可靠性:提供准确、完整、及时的财务信息。

提高经营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确保合规性:遵守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政策。

内部控制的要素:控制环境:组织文化、治理结构、管理层对控制的重视程度等。

风险评估:识别、评估和应对内部和外部风险。

控制活动:设计和实施控制政策、程序和措施。

信息与沟通: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传递。

监督:监督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并及时纠正偏差。

内部控制的实施:制定内部控制手册:明确控制目标、控制流程和控制措施。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将内部控制手册中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流程。

开展内部控制评估:定期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持续改进。

二、风险管理概述风险管理是组织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的过程。

它旨在帮助组织了解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识别潜在风险: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

评估风险影响:了解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影响程度。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监控风险变化: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并调整风险应对措施。

风险管理的步骤:风险识别: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识别潜在风险。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应对措施,例如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

风险监控:定期监控风险变化,并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风险管理的工具:风险矩阵:用于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清单:列出所有识别出的风险。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

(完整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完整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一)两者的概念和内容内部控制是指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及其他各方进行的,旨在加强风险管理、增大实现既定目标的可能性的机会。

内控有3个目标:保证实现银行运行的效果与效率、财务报告的a,靠性和完整性,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同,目标代表着银行努力的方向;内控的内容由控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督5项要素组成,内容代表着实现三个目标所需的元素风险是指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其衡疑标准是后果与可能性;风险管理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检测评估.防止风险,及时发现风险,预测风险町能造成的影响,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并将其控制在某一可以接受的水平口卫丽娟上。

风险管理技术包括风险评估框架,风险防范系统等,前者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缓释和根据模型对可能导致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

(二)两者的联系可以看出风险是一个比内部控制更为广泛的概念。

全面风险管理除包括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之外。

还增加了战略目标,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除在涵盖内部控制的全部5个要素之外,还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3个要素。

因此,全面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是对内部控制框架的扩展,它的范围比内部控制框架的范围更为广泛,涵盖了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必币町少的一部分。

二.如何处理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一)建立植入型内控制度植入型内控制度是一种主动型质量控制系统,以经营管理系统为依托的控制制度,即是植入管理系统中的,而不是附加在管理系统之上的,可以使得内控成为一种事前的,系统的和能被大家都接受的系统。

它对于保证银行实现既定目标具有许多方面的系统化优势:最高管理层可保证银行的质量意识在银行运行中得以贯彻;使质量目标贯穿于银行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其他相关过程中,借助干竞争和客户需求可以促使质万方数据量不断提高。

(二)实施真正意义匕的全面刚殓!管理1.建立ERM框架。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是为了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风险而建立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良好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抵御外部风险威胁,保护企业利益,提高经营绩效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概念、重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实施方法。

一、概念介绍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对可能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

这些不确定因素可能来自于外部环境变化、市场风险、竞争对手、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

风险管理不仅包括对已知风险的管理,还包括对潜在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企业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有效实现其目标,保障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以及资源的合理使用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流程和方法。

它旨在防范和控制各种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损失的风险,确保企业的运营活动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

内部控制包括风险评估、控制目标的设定、内部审计和监督等环节,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企业可以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1.识别和评估风险: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各种潜在的风险。

只有明确了风险的存在和程度,企业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和管理。

2.保护企业利益:良好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可以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保护企业的利益和财产安全。

通过风险管理,企业可以避免或减少潜在的经济亏损和财务风险。

3.提高经营绩效: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利用机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4.符合监管要求:在当今严格的法规和监管环境下,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企业的合规性和诚信经营。

通过严格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企业可以避免违反法律法规,降低监管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范本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范本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范本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范本一、背景与目的为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提高企业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提升股东和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度,制定本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范本。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定义1. 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了达到如下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结构和措施:- 资产保护- 业务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法律、法规和企业政策的遵守2. 风险管理是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识别和评估相关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控制和减轻风险的影响。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原则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及组织机构。

2. 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

3. 评估和监督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并改进制度和措施。

4. 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和监控的精准性和敏捷性。

5. 加强对员工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意识教育和培训。

6. 鼓励员工参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的改进和优化。

四、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点措施1. 风险识别与评估- 根据业务特点和风险分类,制定风险评估标准,对各类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 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识别和排查潜在和实际风险,确定风险等级和影响程度。

2.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流程,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 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包括人、物、财等方面的管理和监控。

3. 内部控制执行与监督- 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与监督制度,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

- 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监督和协调。

4.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信息化- 建立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对风险信息的统一收集、记录、分析和报告。

- 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控的精准性和效率。

5.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育与培训- 组织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内控意识。

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

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

公司内部掌控与风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加强内部掌控与风险管理,提高风险应对本领,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内部掌控与风险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各岗位以及全体员工。

第三条公司内部掌控与风险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内部掌控架构,提高风险防控和应对本领,保护公司的资产安全和利益最大化。

第二章内部掌控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掌控体系,确保公司业务的合规、安全、高效运行。

第五条公司内部掌控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战略和目标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责、流程规范和流程管理、风险评估和掌控措施、信息披露和内部沟通等。

第六条公司内部掌控的具体落实应遵从以下原则:合规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和连续性原则。

第七条公司应订立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明确内部掌控责任人,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考核。

第八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流程规范和流程管理制度,明确各项业务流程的流程图和流程规范,并配备相应的监控措施。

第九条公司应定期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矫正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第十条公司应建立风险评估和掌控措施制度,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相应的风险掌控策略,并定期进行风险监控和评估。

第十一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和内部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提高内部员工的知情权和参加度。

第三章风险管理第十二条公司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风险防控和应对本领。

第十三条公司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掌控、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测。

第十四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及时发现和分析各类风险,并建立风险库,对风险进行分类、整理和管理。

第十五条公司应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对各类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风险掌控策略。

第十六条公司应建立风险掌控措施制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控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包含但不限于订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加强内部监控等。

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PPT共25页

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PPT共25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大,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

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和稳健发展,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

本文将探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实施方法。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与重要性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规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维护内部秩序、提高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保障信息真实可靠性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自律和自我监督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企业利益和资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内部控制通过明确责任和权限、制定规章制度、建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等措施来确保企业运营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它能够减少经营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止丢失和滥用资产、增强企业形象和信誉,并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经营信息。

二、风险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上,通过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风险,以达到在可控范围内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

风险管理通过规避、减轻、分散和转移风险,保护企业免受损失,并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企业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识别潜在风险、评估风险的影响和可能性、监控风险的变化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通过风险管理的实施,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降低损失风险、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持。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提供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基础。

风险管理则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风险管理能够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的风险,从而改善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

而风险管理则有助于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依据。

因此,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需要在企业管理中相互协调、相互支持。

四、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实施步骤1. 确立内控目标和风险管理策略:企业应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和风险管理的策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确定合适的措施和方法。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引言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风险管理是指确定并评估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采取控制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影响。

而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系列控制措施,以确保组织的运作符合规定,遵守法律法规,并且具有高效性和效力。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可以降低组织面临的潜在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影响,从而保护组织的利益。

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风险识别:识别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

这可以通过调研、审核和分析组织的运营活动、财务状况、市场环境等来实现。

2.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组织目标的潜在影响程度和概率。

这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例如风险矩阵、概率统计等。

3.风险应对:根据风险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可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并且,风险应对应该制定相应的责任和时限,确保措施的实施和效果。

4.风险监控:通过实施风险监控,实时跟踪风险的变化和发展,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的可能影响。

监控可以包括内部和外部的监控手段,例如报告、指标监控、审计等。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它通过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方法和流程,确保组织的运作符合规定,达到高效和效力。

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保护:内部控制应该保护组织的各种资产,包括财务资产、知识产权、员工和客户信息等。

通过建立授权、会计与财务、审计和风险管理等制度,确保资产不受侵害。

2.信息可靠性:内部控制应该确保组织的内部和外部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管理和控制制度、审计和验收等手段实现。

3.业务效率:内部控制应该通过合理规划流程和资源,优化组织的运作效率。

这包括制定工作流程、规范流程、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等。

4.合规性:内部控制应该确保组织的运作符合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企业的风险管理
2、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① 收集风险管理的初始信息; ② 进行风险评估; ③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④ 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⑤ 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改进。
四、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比较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着密切联系,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权威的有关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标准为美国COSO于2019年出台的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三、企业的风险管理
(一)企业风险的概念 企业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二)企业风险的类型 1、战略风险 ① 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情况、本行业状况、产业政策 ② 科技进步、技术创新 ③ 市场或服务需求 ④ 战略合作 ⑤ 客户、供应商及主要竞争对手 ⑥ 经营发展战略计划的制定依据、投融资计划、经营目标
COSO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定义及其组成要素分别是: 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其他员工 共同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经营活动的效率与效果、相关法 律法规的遵循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包括五个方面 的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 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应用于战略制定及企业各个层次的活动, 旨在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的各种潜在事件,并按照企业的风险偏好管理 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它有八个组成要素:内部 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 与沟通、监督。
二、国内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5、2019年财政部发布独立审计实务公告《内部控制审核》; 6、2019年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 7、2019年8月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 8、2019年4月1日国资委《关于在国有重点企业加强法律风险防范的倡议
书》; 9、2019年1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 10、2019年1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 11、2019年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12、2019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
一、全球内部控制制度的标准和立法
1985年美国为了遏制日益猖獗的会计舞弊活动,成立了一个反财务舞弊委 员会,调查导致会计舞弊活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该方案强调了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建议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应该在其年报中提供内部 控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承认管理当局对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负有责任, 并讨论这些责任的履行情况,在反财务舞弊委员会结束其使命以后,该委 员会的五个发起组织联合成立了一个新的委员会——反财务舞弊委员会的 发起组织委员会(简称COSO)。它由美国公共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 计协会、国际会计协会、国际财务管理人员协会、内部审计协会、国际会 计协会联合发起。COSO继续研究并于1992年发布了一份关于内部控制的 纲领性文件,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提出的报告得到了美国 联邦储备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等监管机构或国际组织 的认可与采纳,其中的许多定义、建议及思想被吸收到立法与规则的制定 中,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制指引》; 13、2019年6月,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二、国内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14、2019年3月,财政部印发《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 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
15、2019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同时还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
二、国内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在国内,银广厦、中航油、蓝天股份等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同样令人触目 惊心,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管理系 统的有效性是防范舞弊行为的关键。 在全球提高公司透明度、重新审视公司治理结构的风暴中,对于国内企业 来说,借鉴国际通用的内部控制框架及国际最佳实践经验,构建一套系统 化、标准化、可审计、可持续改进的内部控制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1、2000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1、3、 5号; 2、2019年1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3、2019年6月22日,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 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 4、2019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评审工作的通 知》;
一、全球内部控制制度的标准和立法
2019年年底以来,美国爆发了以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财务舞弊案 为代表的会计丑闻,重创了美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同时也集中暴露了 美国公司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美国国会和政府加速通过了《萨 班斯法案》(简称SOX法案)。该法案对美国《1933年证券法》、 《1934年证券交易法》作了不少修改,在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 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美国总统布什在签署 “SOX法案”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这是自罗斯福总统以来美国商业界 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
三、企业的风险管理
④ 管理环节的内控薄弱环节 ⑤ 道德风险 ⑥ 监督和提交、改善管理的能力 5、法律风险 ① 政治、法律环境 ② 新法律法规及政策 ③ 员工的素质及道德观念 ④ 重大协议或承诺 ⑤ 法律纠纷 ⑥ 知识产权
三、企业的风险管理
(三)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 1、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
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 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 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 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 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三、企业的风险管理
2、财务风险 ① 负债及偿债能力 ② 现金流及资金周转情况 ③ 流动资产的占用及企业信用能力 ④ 预算支出情况 ⑤ 盈利能力 ⑥ 主要会计政策 ⑦ 财务核算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
三、企业的风险管理
3、市场风险 ① 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及供求关系 ② 能源及主要原材料的供应、价格变化 ③ 主要客户及占有率变化及替代品影响 4、运营风险 ① 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开发 ② 营销策略及新市场开发 ③ 企业的管理架构及管理层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