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生物学特性及管理

合集下载

草莓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草莓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03
产业融合发展
草莓种植与旅游、休闲、文化等产业 融合发展,拓展草莓产业的增值空间 。
草莓种植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性发展
环境友好型种植技术
推广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环境 友好型种植技术,降低草莓种植 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实现 草莓种植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 。
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
草莓炭疽病
由真菌引起,导致茎叶和根茎部出现黑色病斑,严重时引起植株死亡。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清除病株和枯叶,使用杀菌剂。
草莓的常见虫害及防治
草莓蚜虫
吸取草莓汁液,使果实和叶片受害。防治方法:使用黄色板 诱杀,化学防治可用敌敌畏、吡虫啉等。
草莓红蜘蛛
吸取草莓汁液,使叶片变形、果实发育不良。防治方法:增 加湿度可有效控制红蜘蛛数量,也可用化学防治,如阿维菌 素等。
要点三
智能化农业技术的应 用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 术,实现草莓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与 调控。
草莓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
01
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 增长
随着人们对草莓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的认识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需求不 断增长。
02
经济效益显著
草莓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带 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施肥管理
根据草莓生长的营养需求规律,合理施肥,提供 足够的营养元素。
草莓的繁殖与分株
繁殖方法
草莓繁殖可采用分株法和种子 法,分株法又分为匍匐茎分株
和根状茎分株两种方式。
分株时间
分株时间宜在春季进行,此时 气温适宜,分株繁殖成活率高

分株标准
分株时应选取具有旺盛生长能 力的健壮匍匐茎或根状茎,移 栽时保证每株带有一定数量的

草莓高效栽培生物学特性与配套技术

草莓高效栽培生物学特性与配套技术

模式 。实行草 莓栽培 理论 与实践相结 合 ,充分 运用 现代科
学技 术发展 草莓高 效栽培 ,无疑是草 莓高效 产业链 中的最 重要 环节之 一 。源于 实践 的草莓栽 培理论 ,不仅具 有解释
功能 ,而且 在实践 的意义 上具有规 范功能 、批判功 能和 引 导 功能 。草 莓生物 学特性 是草莓 的生长发 育规律 ,是草莓
和 产量 ;还 便于排 水灌水 、地膜 覆盖 、植 株管理 和果 实采 收 等 管理 操作 。高 垄栽 植 ,一 般 垄 距 7 5~ 8 0 c m _ ,垄 高
2 0~ 2 5 c m,垄顶宽 3 0~ 4 0 c m。
1 . 2 地 膜覆盖保护根 系
革莓根 系是 由新 茎和根状 茎上 发生 的不定根 组成 ;首
抑 制 ,初 生根 木 质化加 强 ,根 系功能 衰退 。2 0世纪 8 O年
代 末 ,笔者 在 山东烟 台率先 将传统 的平畦 栽植改 为高垄栽
生 长发 育期 ,可利 用水 肥一体化 进行土 壤追施 全溶有 机肥
等 ;或 进行根外追肥 。
植 ,并 配套覆地膜 、滴灌等措 施 ,取得 了成功 。高垄栽植 , 能 保持土壤 疏松 ,提高土 壤温度 ,促进根 系生长 ;也可 改
1 . 5 优化土壤合理连 作
土 壤 中酸 碱度 影 响土 壤养 分 利 用、土 壤微 生 物活 性 、 土壤 理化性 质 ,进而 影响草 莓根 系生长 ;草 莓适 宜在 中性 微酸的土壤 中生长 ,要求土壤 p I - - I 值5 . 6~6 . 5 l土壤 盐类 浓 度上升 ,根系 易出现盐 中毒 ;连 作 由于 草莓根 系的分 泌 物 质和病 株的残 留 ,会打破 土壤 中微生 物的平衡 ,造 成连

草莓栽培管理

草莓栽培管理

栽前的准备工作
2、田间种植
首先准备秧苗:对葡匐茎苗要求无病虫害,有较多 新根,根茎粗度在1厘米以上,至少有4 片展开叶,中 心芽饱满,叶柄短粗,起苗前先割除老叶,留2~3片心 叶,就近栽植,最好随起苗随栽苗。
然后进行栽植: (1)栽植密度:每亩草莓的株数在1万株左右。 (2)栽植方向:栽苗时将新茎的弓背朝固定的方向。 (3)栽植深度:应掌握“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原则 。 (4)操作方法:先把土挖开,将根舒展置于穴内,然 后填入细土,压实,并轻轻提一苗,使根系与土紧密结 合,栽后立即浇1次定根水。
草莓栽培管理
一、草莓生物学特征
1、草莓又叫红莓、地莓等,是一种红色的水果。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 原产于美洲,在我国栽培的为园艺杂交品种。
2、果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 3、花两性,聚伞花序,1-6朵,萼片卵状披针形,花瓣5,圆形,白色;
雄蕊20枚。 4、自然生长花期4-7月,果期6-8月。 5、目前中国草莓栽培居世界第二位。
草莓莓具喜光耐荫;喜水怕涝;喜肥怕旱等特点,一般的中性土壤均可栽培。 所以应选择地面平整,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且交通方 便等地方作为栽培草莓的用地。
草莓可作大面积露地栽培、大棚栽培及花盆栽培等。 另注意:栽培上应选择与草莓无共同病害的前茬,如有线虫为害的葡萄园
草莓V褐斑病的症状
多为春季低温盛发
老叶较少发病
嫩叶病斑常从叶顶 开始,沿中央主脉 向叶基作V字形或U 字形迅速发展,病 斑褐色,边缘浓褐 色,病斑内出现轮 纹,最后内密生黑 褐色小粒。一般1个 叶片内只有1个大斑
草莓灰霉病的症状
果实上病斑初期呈淡褐色水烫状,迅速扩展并长出灰白色 毛状菌丝,变灰褐色并在顶端长出灰色粉霉。

草莓的生长技术和管理实践

草莓的生长技术和管理实践

草莓的生长技术和管理实践一、草莓的生物学特性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

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主要在土壤表层20-30厘米范围内。

草莓的花期在4-5月,果期在5-6月。

草莓果实富含维生素C、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二、草莓种植技术1. 选地与整地草莓对土壤要求较高,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

在种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翻,清除杂草和石块,然后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入有机肥3000-5000公斤。

2. 定植草莓的定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气温回升后,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进行定植。

定植前,应将植株根部进行修剪,保留3-5个饱满的芽眼。

定植时,将植株栽入土中,覆土踏实,浇透水。

3. 浇水与施肥草莓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浇水。

浇水应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施肥应根据草莓生长需求进行,一般在开花前、结果期和采收后进行追肥。

4. 支架与绑蔓草莓生长期间,为防止植株倒伏,应设立支架。

支架可采用竹竿、树枝等材料。

随着植株的生长,应及时将茎蔓绑在支架上。

5. 疏花疏果草莓植株开花后,应根据植株长势进行疏花疏果,保留发育良好的果实,提高果实品质。

三、草莓病虫害防治草莓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防治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1. 病害防治草莓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叶斑病、灰霉病等。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病株、用药物喷洒防治。

2. 虫害防治草莓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草莓叶蜂等。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昆虫天敌、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四、草莓采收与储存草莓成熟后,应立即采摘。

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伤果实。

采摘后的草莓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尽快销售或加工。

综上所述,要想获得高质量的草莓果实,需要掌握正确的种植技术和精细的管理方法。

希望本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设施果树生产草莓生物学特性电子教材1(精)

设施果树生产草莓生物学特性电子教材1(精)

草莓生物学特性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丛矮小,高度一般只有30cm 左右(图4-1-1)。

作为果品栽培,草莓属浆果中的小浆果。

草莓是结果最快、成熟最早、株体最小、繁殖最易、周期最短、管理方便、病虫害较轻、加工容易、便于调控的一种果树。

草莓果实柔软多汁、甜酸适度、芳香浓郁、营养丰富。

一般载后数月即可成熟收获,既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利用保护地进行促成或半促成栽培,鲜果可周年供应上市,具有及高的经济价值。

一、生长结果习性1.根系草莓根系由根状茎和新茎产生的粗细不等的须根组成(如图4-1-2)。

草莓根系分布较浅,70%的根系分布在20cm 土层内。

由于根系分布比较浅,所以草莓对干旱、高温、寒冷忍耐性差。

草莓根系生长一年有2~3次高峰。

早春根系生长早于地上部约10d左右。

开始主要由上年秋季发生的白色越冬根伸长,然后由根状茎和新茎上发生新根,一般在花序初显期达到第一次生长高峰。

随着开花和幼果的增大,根系的生长逐渐缓慢下来。

果实采收后,新茎和匍匐茎苗生长期进人第二次生长高峰。

从9月下、中旬到越冬前,随着叶片养分的回流,根系生长形成第三次高峰。

但在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由于7、8月地温较高,根系生长非常缓慢,一年只出现2次生长高峰。

2.茎草莓有3种茎,既新茎、根茎和匍匐茎(图4-1-2)。

(1)新茎 是草莓当年萌发的短缩的茎,它着生于根状茎上。

新茎可生根,每片叶腋间着生腋芽,腋芽当年萌发抽生新茎分枝,有些腋芽萌发后抽生匍匐茎,有些则不萌发,成图4-1-2 草莓的茎和根系 1.新茎 2.新茎分支 3.新根 4.2年生根状茎 5.3年生根状茎 4.老根图4-1-1 草莓的植株促成 1.根 2.缩根茎 3.匍匐茎苗 4.果 5.叶为隐芽,当地上部受到损伤时,隐芽萌发抽生新茎。

新茎顶端和叶腋顶端都具有生长点,在秋季气温变低,日照变短的条件下,新茎顶端生长点形成混合芽,次年抽生新茎并开花结果。

新茎加粗生长很旺盛,加长生长很少,每年只生长0.5~2.0cm 。

草莓种植管理技术

草莓种植管理技术

草莓种植管理技术1、草莓栽培特点(1)花芽分化草莓大多数品种在温度为13-17℃,8-12小时日照下分化花芽。

在5-12℃的温度下不论日照长短,皆能分化花芽。

当温度在30℃以上,不论日照长短,都不能分化花芽。

4℃以下植株休眠,花芽分化停止。

不同品种间花芽分化需要的低温和日照长短有差异。

(2)开花授粉与果实成熟草莓在日平均温度10℃以上开始开花。

开花前花药中的花粉粒初步成熟,已有较低发芽力,开花后2日发芽力最高,花粉发芽适温25-27℃。

开药适温14-21℃,临界最高相对湿度94%。

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大或降雨均不开药,或开药后花粉干枯、破裂,不能授粉。

雌蕊受精力从开花当日至花后4日最高。

由昆虫、风和振动力传播花粉。

果实发育最适日温18-20℃,夜温12℃。

果实成熟适温17-30℃,积温约600℃。

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30-50日,温度低则成熟慢。

适温时果柄粗,高温时细。

在日照强度欠和较低温的环境中,果实所含芳香族化合物、果胶、色素和维生素C均较高。

(3)休眠现象植株从秋至冬,受低温短日的影响,叶中合成、积累休眠素类物质,全株矮化,叶柄短,叶片小而平地开花。

花柄短,果小,产量低,不发生匍匐蔓和停止花芽分化,发生休眠现象。

这是草莓植株适应冬季低温而形成的一种耐寒的生理状态。

植株进入休眠后,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5-8℃)才能恢复生长。

休眠期的长短,依品种而异,四季莓等休眠浅的品种仅50小时以下,北方露地品种需500-700小时。

露地栽培的休眠期一般从10月中旬开始直到翌年1月。

生理休眠解除后如温度过低,乃处在强制休眠状态,待春暖日照加长,才能进入正常生长。

2、草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重施腐熟的农家肥草莓是反季节作物,而且生长周期长,所处生长气候又在低温寡照的冬季。

这样的情况下,土壤环境对根系的生长以及连续结果能力影响巨大,所以用好基肥是高产高效的基础之一,也是好多果农反应草莓不甜、着色不好、果实个小、青头果、畸形果等的最根本原因,所以基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草莓栽培技术

草莓栽培技术

VS
草莓生长习性
草莓喜温凉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15~ 25℃,耐寒性较强,但耐热性较差。草莓 根系较浅,茎和根状茎容易繁殖,繁殖系 数高,适合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 壤中生长。
草莓的分类与品种
野生草莓
野生草莓是指自然生长的草莓植物,主要分为五种类型:森林草莓、沼泽草莓、苔原草莓、高山草莓和平原草 莓。
详细描述
草莓生长异常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如温度过高或过低 ,湿度过大或过小,光照不足等环境因素所导致。此外,肥 料和水源管理不当也是草莓生长异常的常见原因,如施肥过 多或过少,水源污染等。
草莓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总结词
草莓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用抗病 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定期喷洒农药等。
详细描述
生产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草莓生产方式以传 统的小农户为主,缺乏规模化
、专业化、集约化生产。
新品种选育滞后
国内草莓品种选育工作滞后,缺 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导致种 植品种单一。
病虫害严重
草莓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较 为普遍,部分地区存在滥用农药的 情况,对草莓品质和生态环境造成 一定影响。
草莓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
草莓栽培技术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草莓栽培的基础知识 • 草莓栽培的技术要点 • 草莓栽培的实践应用 • 草莓栽培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草莓栽培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01
草莓栽培的基础知识
草莓的生物学特性
草莓形态特征
草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匍匐茎和根 状茎,茎有较明显的髓心和棱状突起,被 有柔毛。叶为三出复叶,边缘锯齿状,表 面光滑或被绒毛。花为白色或红色,花瓣 近圆形或宽倒卵形。果实为聚合果,由多 个小浆果组成,颜色为红色或深红色。

草莓的生物学特性

草莓的生物学特性

草莓的生物学特性草莓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呈半平卧丛状生长,根系属须根系,在土壤中分较浅。

草莓的茎呈短缩状,分地上和地下部分,地上短缩茎节间极短,节密集,其上密集轮生叶片,叶腋部位着生腋芽。

地下短缩茎为多年生,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也可发育成不定根。

匍匐茎是草莓的特殊地上茎,是其营养繁殖器官,茎细,节间长,一般座果后期发生,。

叶属于基生三出复叶,呈螺旋状排列,在当年生新茎上总叶柄部与新茎连接部分,有两片托叶顶端膨大,圆锥形且肉质化。

离生雄蕊20~35枚。

雌蕊离生,呈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数目从60~600不等。

花序为二歧聚伞花序至多歧聚伞花序。

果实为假果。

果实成熟是果肉红色,粉红色或白色。

草莓的栽培习性草莓根系在土壤温度达到2℃时开始活动,在10℃时开始形成新根,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秋季温度降低到7~8℃时生长减弱。

春季气温达5℃时植株开始萌芽,茎叶开始生长。

草莓是喜光植物但又比较而阴。

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旺盛,叶片颜色深,花芽发育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反光照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叶柄及花序柄细。

叶片色浅,花朵小,果实小,着色不良。

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加上植株矮小,叶片较大,因此蒸发量大。

在整个生长季节,叶片几乎都在不断地进行老叶死亡、新叶发生的过程,叶片更新频繁。

这些特点,决定了草莓对水分要求较高,但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开花期土壤的含水量应不低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

果实膨大及成熟期土壤的含水量应不低于80%,而秋季9,10月份,土壤持水量达60%即可,草莓不耐涝,要求土壤既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又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

草莓对土壤适应性强,在各种土壤都能生长。

但由于是浅根性作物,要求肥沃、疏松、透水、通气的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

草莓组培的原因草莓色泽鲜艳、果实香嫩多汁、甜酸适口、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一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冬令鲜果。

随着农业产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草莓的需求逐年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开花和结果期
开花期:
当新茎展开3-4片 叶时,花序在第4片叶 的托叶鞘内长出来。 花蕾出现至第1朵 花开约15天,花期约 20天。
2、开花和结果期
结果期:
草莓果实多数品种
从开花到成熟需30-35
天。
管理措施:
● 预防畸形果措施:
①调控温湿度提高授粉受精能力; ②配植授粉能力强的品种; ③蜜蜂辅助授粉;

腋茎
腋芽具有早熟性,高温长日照条件下( 夏秋)抽生匍匐茎;低温短日照条件下 (早春、晚秋)萌生新茎分枝。
4、叶
叶为三出复叶,单 叶寿命一般为60天。 晚秋随气温降低, 新发叶叶柄变短,植株呈 莲座状,是行将进入休眠
的象征。
草莓的叶片
5、花 序
二歧聚伞花序,一般 着生7-15朵花。 花序由不同级序花组 成,第一级序花先开,
坐果大,第四级序以上
花则坐果小。
草莓二歧聚伞花序结构示意图 (1,2,4,8)

花为多为两性花,白 雌蕊 色,有5-8个花瓣。 雄蕊30-40个,雌蕊 离生,螺旋状排列在花托 雄蕊 上,200-400个,能自花 结实。
6、果实
假果:果实由花托和子房共同发育而成,食用的果
肉为花托。
聚合果:雌蕊密生于花托上,受精后形成瘦果,许
根状茎
根状茎由新茎转化而
来,生长于土层中。
根状茎上有节和轮纹
,是营养贮藏器官。
匍匐茎
葡匐茎由新茎的腋芽 萌发抽生的地上茎。 奇数节 葡匐茎发生需要高温 长日照(12-15h,18 ℃ 以上)。 匍匐茎具有繁殖能力, 其偶数节上能形成匍匐茎 苗。
偶数节
利用匍匐茎繁殖新植株
3、芽
顶芽
顶芽第二年萌发抽生新茎并形成花序。
草莓生物学特性及管理
一、植物学特性
二、生长发育周期
一、植物学特性
1、根系
2、茎
3、芽
4、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花
6、果实
1、根系
不定根形成的须根系. 根系分布浅,主要集中
在20cm以内的土层中。
随植株生长,发根部位
上移。
2、茎
地 下 茎
新茎
草莓的芽当年抽生的短缩茎。
根状茎 地 上 茎
新茎上的叶全部枯死脱落后
①高温长日照; ②赤霉素喷施调控(50ppm)。
● 抑制匍匐茎发生:
①匍匐茎发生后及时多次摘除;
②激素喷施调控(2000ppm青鲜素、4%矮壮素)。
4、花芽分化期
在低温和短日照条件 下开始花芽分化。 以日照8-9h,温度1417℃最适宜。 花芽开始分化后9-16 天即可形成花芽。
管理措施:
多瘦果聚生在花托上成为一个果实。
浆果:草莓果实柔软多汁。 级序果:不同级序果由对应的不同级序花发育而成,
第一级序果最大,第二级序果次之,级序越高果实越小。 草莓果实大小一般以第一级序果为准。
草莓果实结构(1)
草莓果实结构(2)
第二级序果 第三级序果 第四级序果
第一级序果
6、种子
密生于花托上的雌蕊,受精后形成一个 个瘦果,即为草莓的种子。 根据种子嵌于浆果表面的深度分三种类型: ①与果面平
形成的根状茎。
匍匐茎
新茎上腋芽萌发形成的地上茎。
新茎
匍匐茎
根状茎


新茎是草莓发叶、生根、长
茎和形成花序的重要器官。
叶片密集轮生于新茎上。 顶芽 不定根产生于新茎基部。 新茎的腋芽温度高时萌发成 匍匐茎,温度低时萌发成新茎 叶柄 新茎 分枝。 新茎的弓背处抽生出花序, 顶芽分化混合花芽抽生花序。
④开花期避免喷药。
● 疏花疏果:
及时疏除过高级序的花或果,集中营养供应果 实发育。
● 调节果实成熟:
①温度调控; ②乙烯利外施调控(1-2ppm); ③果实套袋;
● 垫果:
植株下铺草或覆膜,隔离土壤污染。
3、匍匐茎发生期
开花期间匍匐茎少
量发生; 果实采后匍匐茎大 量抽生。
管理措施:
● 促进匍匐茎发生:
②凸出果面(较耐贮运)
③凹入果面(不耐贮运)
种子
二、生长发育周期
1、萌芽生长期
2、开花和结果期 3、匍匐茎发生期 4、花芽分化期 5、休眠期
1、萌芽生长期
春季地温稳定在 2-5℃时,草莓根系开 始生长,越冬叶开始 进行光合作用,随后 新叶出现。越冬叶枯 死。
管理措施:
● 摘除枯老病叶:
基部叶片呈水平状并已变黄要及时摘除;病虫 叶及时摘除。摘除的叶子要带出棚外,集中销毁。
管理措施:
● 打破休眠:
①高温处理(白天26-27℃,夜间12-13 ℃ ) ②长日照(﹥16h) ③赤霉素调节(5-10mg/l)
● 环境调控花芽分化:
低温(17℃以下)短日照(﹤12h)。
● 农艺措施调控花芽分化:
①培育壮苗; ②氮肥调节; ③激素调节(5mg/l脱落酸诱导); ④移栽和断根处理调节。
5、休眠期
晚秋气温降低、日
照变短,草莓进入休
眠状态。
此时新叶变小,叶
柄变短,新茎和匍匐
茎停止生长,整个植
株矮化呈莲座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